即使很久沒踏進Good TV,見到工作人員和來賓們依舊開心交談,一整個就是回娘家的感覺啊!
最近轉型當YouTuber的瑽寧醫師眼尖發現我的愛鞋,還沒來的及討論就發現 鈺璽診所 的鈞蔚醫師閃亮亮走進來,瞬間一群人圍上去討論起來哈哈哈~~~
今天徐老師錄了三集: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如何與寶寶建立關係、兩代教養大不同、穿耳洞/化妝/染髮/刺青,又是向不同專業取經的滿滿收穫啊!最後更巧遇皓宜心理師及婉萍營養師,真是開心的一個下午~~~想知道更多教養新知請鎖定愛+好醫生!
#許皓宜心理學與生活
#李婉萍的營養天地
#愛家好醫生
「穿耳洞心理」的推薦目錄:
穿耳洞心理 在 初和心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那老奶奶為什麼要包尿布啊?」
「男生穿耳洞和裙子耶!
「他是小矮人嗎?」
「他的臉怎麼爛爛的好可怕!」
面對不一樣,每個人都有好奇心,差別只在於是內心的OS,還是如孩子衝口而出的童言無忌。
該怎麼回應,才能避免尖銳提問造成他人不舒服?
對於已然接納自己的不同的那些人,怎樣的反應不會突增尷尬?
我們來試著想想,怎麼做可以更好呢?
—————
文:朱芯儀 Julia 心理師
圖:freepik
朱芯儀 視障心理師 初和心理 #同理心 #教養 #提問 #好奇心 #尷尬 #包容 #衝突 #學習接納 #不同 #眼光 #意圖 #感受 #友善 #體貼
—————
🔥🔥#初和心理諮商所 有IG了🔥🔥
IG搜尋👉👉trueheartcounseling
每周心靈小語播放中,千萬別錯過❗❗
—————
穿耳洞心理 在 李介文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人啊大人>>
「老師,我去穿了耳洞」高中女孩對我說。
「喔?耳環很漂亮啊!而且你才穿一個洞喔?這麼客氣?」
「什麼客氣?我是偷偷去穿的!我爸媽根本不同意!」
事後,我不小心說溜了嘴。
媽媽不太高興:「他還沒滿18歲啊!就跟他說滿18了再去嘛!為什麼大人叫她不要做什麼,她都偏要做啊?」
先說,這篇文章沒有要宣傳刻意失戀了,我猜這幾日瘋狂宣傳,大家也都看膩了。
再說,我在精神科待久了,狗屁倒灶的事看多了,對於「奇怪」的耐受度也比較高,所以這次我覺得孩子的行為並不奇怪。
如果你不喜歡我的觀點,歡迎跟我討論,我只想討論,沒有想說服任何人,如果你剛好被我說服了,那就這樣,如果你不喜歡,也拜託理性勿戰。
我:「指令是你下的,她有可能並不同意啊,所以才不想執行。媽媽妳反對她穿耳洞的原因是?」
媽:「這是一個傷害自己的行為啊!而且她沒滿18歲,她必須等到她可以為了她的行為負責時…」
我:「 (可是妳也有穿耳洞) 所以,穿耳洞這件事本身如果是不對的,到了18歲,就可以做不對的事情…?」
媽:「她那麼懶,可能照顧不好傷口,可能會發炎」
我:「所以,如果我們幫她找一家合格的皮膚科,也督促她照顧傷口,是不是就可以了?至少現在我們還照顧得到她,如果上了大學,離家了,她還是一樣懶,也是照顧不好傷口啊」
媽:「或許這跟照顧傷口沒關係,如果傷口可以照顧好,我還是不會同意她去穿耳洞,畢竟她還沒有滿18歲…」
我真的是想跟媽媽討論,以心理師的角色,我期許自己盡量用客觀的角度,理解雙方,也促進雙方理解彼此。
不過這的確是雙方價值觀的衝突,似乎「成年」、「18歲」這件事是個很重要的門檻,彷彿到了18歲,我們的心智、理性思考能力、決策能力,就會一步到位。
很可惜的是,許多事情是需要練習的,你說18歲是成人了嗎?抱歉,我看過許多四五十歲的人,行事風格一樣衝動,有些高中生、大學生,思考反而很縝密,也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那時,在我心中突然出現一個畫面,我媽跟我說,高中要好好讀書,不要交女朋友,不然會荒廢課業,到了大學怎麼交,隨便你。
等我真的上了大學,我才發現,大學課業更重,更需要自制力、需要自己規劃時間,這些我都不會,因為高中全部被安排好了。更慘的是,我不知道怎麼交女朋友!
是啊!到底是誰規定高中生不能交女朋友、不要花太多心思在打扮上、不要這個不要那個…
你還記得嗎?這些規則,在我們念高中的時候,不是也很不爽嗎?只是當時的社會氛圍不允許我們質疑,真的有勇氣去質疑的,會被當成異類,我們嘴巴閉上好好讀書就好。
你知道嗎?現在我們竟然也認同這些規則了,當年或許我們只敢在心中問的「為什麼?」,現在卻不准孩子問!
只能說,現在的孩子聰明多了,有想法多了,這個社會也鼓勵他們去挑戰。
對,孩子會犯錯,但如果我們好好引導,孩子是可以從錯誤中學習的。而且,當這個錯本身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孩子才能沒有壓力的去學習。
舉例來說吧,因為談戀愛,荒廢課業,搞砸了高中的一次段考、或搞砸了大學學測、或大學某科被當,哪個比較嚴重?
如果要我選,我寧可在孩子搞砸段考的時候,就認真的跟他討論,讓他有機會學習怎麼談戀愛,而不是很兇的禁止他戀愛,上大學再說。
不然你以為大學生就不會因為愛情而荒廢課業嗎?你沒讀過大學喔?
對,的確有人不會,但那些人可能天生就不會。心智不是一種生理能力,是要學習才會慢慢變成熟的。
所以,我真心希望媽媽能跟孩子討論,或跟孩子約定,穿耳洞之後的配套措施,在我們還看得到、還管得到的時候,讓孩子把能犯的錯趕快犯一犯,能改得趕快改一改。
犯錯也是要學的、怎麼改也是要學的。如果你看過有人因為一些錯誤而一蹶不振、或做出令人惋惜的傻事,你就知道,他沒學過犯錯之後要怎麼辦。
我在刻意失戀裡面寫到 (不好意思還是忍不住宣傳一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道理跟知識,有些錯誤,不管前人怎麼講,我們就是會犯,沒什麼,改了就好。
最後,孩子,我知道你不聽爸媽的話,或許帶著一點賭氣的成份,我們一起學習,來當一個可以為自己行為負責的人吧!
不管妳現在幾歲。
不爭氣的放上刻意失戀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0206
穿耳洞心理 在 男女心理學- 我以前覺得去夜店,紋身,打耳洞這些很酷。 後來 ... 的推薦與評價
我以前覺得去夜店,紋身,打耳洞這些很酷。 後來發現這些事一點難度都没有,只要你願意就能做得到。 更酷的應該是那些不容易做到的事,比如讀書,賺錢,這種在常人看來 ... ... <看更多>
穿耳洞心理 在 [心得] 穿耳洞- tattoo_ring | PTT消費區 的推薦與評價
我大概一個多月前總算跨越心理障礙去穿耳洞了主要是怕我爸媽會唸而且看過粉多朋友耳洞發炎怕怕的可是想說反正現在再國外爸媽暫時看不到就狠下去穿了我是在一間專門賣小 ... ... <看更多>
穿耳洞心理 在 打耳洞的感覺就像擴充裝備欄啊 - 閒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那時都馬矢口否認說打耳洞很痛很恐怖,還有傳說這輩子打耳洞下輩子會 ... 當時想穿耳洞主要是要和我家老爸唱反調,因為我爸說不要穿結果我就穿了X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