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惡劣的示範 另類的學術詐欺
如果提供資源就可以掛名作者 那麼郭台銘捐了一個癌症中心 蘇貞昌統管科技部預算
這兩位就當中研院正副院長 順便推荐角逐諾貝爾獎
防疫論文赫見陳其邁列第一作者 看見學界大尾掛名陋習?
2020-05-08 17:00 聯合報 / 記者馮靖惠
鑽石公主號防疫論文獲刊「醫學網路研究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一篇論文洋洋灑灑掛了12個人的名字,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更名列第一作者,排名前三的作者都是中央官員,引發爭議。學者直言,有權力的高官比較容易拿到資源,是典型的「官愈大學問愈大」。
台灣學界論文 老師掛名宛如「買路錢」
台灣學術界論文,一直以來充斥老師掛名學生論文、大尾掛名新進論文等陋習,甚至借用實驗室的設備都會被要求掛名,這在學界被形容有如「買路錢」。
台灣學術界的潛規則,通常名氣大的會放在第一作者,因為比較容易通過學術審查,也容易刊登在重要學術期刊。若撰寫論文的主要作者是自己學生或好友,基本上都會同意而幫忙,也可以「順便」累積論文數量,「下線越多,累積的論文數量成長越快。」
學者:學界長期被「學霸」把持 好處總是山頭拿
台灣大學心理系名譽教授黃光國表示,台灣學術界長期被幾個「學霸」把持,有權力的高官,比較容易拿到資源、經費,論文不敢不掛上他的名。一般的政府計畫也是,通常都是「山頭」拿到好處,台灣的政治人物有了權力就容易亂搞,「很多官員都這樣」。
教育部前部長、台大校長 都曾陷論文風波
「應該自己摸摸良心到底有沒有貢獻!」黃光國表示,很多教授不是真正自己有做研究,都是叫學生做,論文再掛名。台大前校長楊泮池、教育部前部長蔣偉寧,都因被掛名學生或校內教授論文,事後論文涉及造假或違反研究倫理,自己也出事下台。
黃光國說,台灣學術界的掛名亂象再這樣下去,遲早「會出事情」。他以陳其邁的論文為例,掛12個人的名字,萬一其中一個人出事,掛名第一作者的陳其邁要不要下台?如果真的有學術良心的,一旦論文出事,第一作者一定是第一個下台。
近年學術論文造假抄襲、浮濫掛名等醜聞不斷,除了蔣偉寧、楊泮池,國防部前部長楊念祖也曾涉及類似的論文疑雲案。郭明良、楊泮池論文案鬧得沸沸揚揚時,教育部長潘文忠更曾在立委質詢時說更說下重話,即使掛名第二作者,不管實際參與或共同參與,都應該更仔細了解內容,一定要用更高的道德標準、更珍惜羽毛,才不會影響自己及團隊多年的努力。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指出,論文有些是科學研究的論文,有些是社會研究的論文。如果論文是描述政策的設計執行,尤其是要動用政府的公權力,行政官員來當第一作者是可以的,因為沒有他的行政權力是無法執行;但如果是純粹的科學研究論文,不牽涉到公權力,那就不合適。
列出作者貢獻程度 或許是解決方法
陳培哲表示,最近有些期刊要求敘述每位論文作者的貢獻程度和參與內容,這可能是一個好的做法。這樣讀者或學術評鑑,就可以了解每位作者的比重。
武漢大學楊姓研究員說,當論文變成升等的重要依據,掛名風氣就很難避免。對某些人而言,他出錢出資源卻不讓他掛名,為何要當冤大頭?這是學術界潛規則,畢竟某種程度上是「雙贏」。
但陳其邁掛名的這篇論文,是用人民公帑做的研究,又是另一回事。陳其邁和其他掛名的官員,憑藉官位掛名論文前幾名的做法,就是典型的「官愈大學問愈大」。
楊姓研究員也說,過去也有不少學者批評,某些貴重儀器、資源由少數學術霸權獨占,研究者只要使用,就必須讓他們掛名。連學術圈都這樣,「政治圈過來插科打諢的就更多了」。
第一作者 通常是論文主筆者
一名國立大學教授表示,目前很多學術期刊都會要求提供投稿者提供「author statement」,說明每位作者對這篇論文的貢獻,通常研究團隊的領導者,大部分是以排序最後的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出現,再按論文貢獻度進行其他作者的排序,第一作者通常是論文構想、執行與主筆者。
這名教授指出,學術論文的作者排序是非常重要的學術倫理,與政府的文宣、新聞投書不同,政務官要掛名學術論文的第一作者,一定要有很清楚的「author statement」,「行政院的政務應該比研究生或教授還忙吧!」
台灣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表示,論文第一作者通常主導大部分的研究工作,在第一作者之後,作者順序是根據對研究的貢獻程度排序,貢獻越多則排名越前面。陳其邁以其參與防疫工作的程度、掌握的資源,是有可能主導這篇論文的大部分研究而被列為論文第一作者。
但尤榮輝說,從另一角度來看,台灣學術界一向有「官大學問大」的陋習,許多學閥和官員公務繁忙,只因掌握資源,明明未實際參與研究卻因權勢地位列名第一作者。「行政院副院長想必公務繁忙,是否有餘暇能主導論文研究,不免讓人有所質疑」,但也可能是其他作者「禮讓」,得以名列第一作者。
「科技部期刊排名」的推薦目錄:
- 關於科技部期刊排名 在 彭文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科技部期刊排名 在 陳良基的創新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科技部期刊排名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科技部期刊排名 在 科技部期刊排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科技部期刊排名 在 科技部期刊排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科技部期刊排名 在 科技部推薦期刊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愛情#小三#出軌 ... 的評價
- 關於科技部期刊排名 在 科技部推薦期刊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愛情#小三#出軌 ... 的評價
科技部期刊排名 在 陳良基的創新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長期深耕,贏得尊敬!
科技部「生醫科學雜誌」於1994年創刊,是台灣生醫科學領域第一本由台灣人擔任主編的國際性英文學術期刊。今年邁入25年,並在同類型的國際期刊排名第20名,非常不簡單!感謝歷屆主編和編輯群的費心經營,更感謝所有的投稿著作人,有好的水準,才能有好名聲!
生醫科學雜誌創刊25年 國際排名大躍進
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1912040102.aspx
科技部期刊排名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 蘇國棟教授: 單透鏡仿生複眼光學鏡頭之研製】
透鏡成像為人類科技中,至為重要且應用在許多領域。為確保成像品質,光學成像系統透鏡模組於實際製作過程中,必須滿足與標定值相偏差的極限容許量,亦即滿足國際公差規範所制定之設計容忍度。
傳統的成像系統, 例如手機相機, 乃採取疊加多個透鏡來提升攝像品質,然而多透鏡系統之設計方式於實際生產時,必須考量各透鏡彼此間之偏移狀態,以利滿足公差規範。理論上,透鏡數越多成像品質越高,但也意味有著更多的透鏡需滿足公差所訂規之允許變動量。故此,於實際生產過程中,更多的透鏡將造成公差規範更難以滿足,為了精確地擺設透鏡,勢必增加更高的製作成本。
為解決此一棘手的問題,微光學實驗室 蘇國棟教授所領導之光學系統設計團隊創新研發單透鏡成像系統。此一成像系統乃是基於人眼以及由生物啟發之多焦距人工複眼原理,所製作出之光學結構。人工複眼乃是類似於昆蟲複眼之曲面六邊形微透鏡陣列,當中的每個人造小眼排列成圓弧形陣列,並以小角度接受正向入射光來調整其焦距,此舉有助於本研究實現具有廣視野且結構緊湊之薄型化相機模組。並因系統中僅存在單一透鏡,故無須考量多透鏡彼此間之偏移情況,而使公差規範更容易滿足,如此得以降低製作成本。
由於半球型透鏡具有廣視角、無慧差等優異特性,故此本研究採用半球型透鏡作為光學系統中仿人眼之主透鏡設計。然而半球型透鏡存在場曲像差,以至於光學系統若僅使用半球型透鏡將無法得到較佳的成像品質。為解決此一難題,研究團隊特別引入微透鏡陣列製程技術,使得半球型透鏡表面得以結合曲面型微透鏡陣列。其中的每顆微透鏡,乃利用噴墨技術滴出溶液至基板後再經翻模而成。各顆微透鏡之曲率半徑可藉由控制溶液滴數來進行調變,因此微透鏡之焦距可藉由調控溶液滴數而獲得改變。不同位置之微透鏡負責調整其存在位置所接收到之入射光場聚焦點,用以校正光學聚焦平面。如此僅需單一透鏡片,即可達成薄型化相機鏡頭。
本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高影響指數之光學和光電子學領域SCI期刊Optica。 研究經費感謝臺灣科技部「數位經濟前瞻技術研發與應用專案計畫」的支持。 [W.-L. Liang, J.-G. Pan, and G.-D. J. Su, “One-lens camera using a biologically-based artificial compound eye with multiple focal lengths,” Optica, Volume 6, Issue 3, 326-334 (2019). DOI: 10.1364/OPTICA.6.000326 (https://www.osapublishing.org/optica/abstract.cfm…)]
關於Optica:
為一基於學術研究結果應公開大眾取閱的精神,而採用開放取用期刊出版模式之光學和光電子學領域SCI期刊,其影響指數於OSA Publishing美國光學學會出版物(係光學領域權威的國際性學術組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光學和光子學信息同行評審集合)中排名第二。
#NTU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 #蘇國棟
#Optica
科技部期刊排名 在 科技部期刊排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科技部期刊排名」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呼籲學者慎選發表標的,維護臺灣國際學術品質-科技部2019年3月28日· (三)文中提到由商策會出版之 ... ... <看更多>
科技部期刊排名 在 科技部推薦期刊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愛情#小三#出軌 ... 的推薦與評價
各學門期刊排序歷史報告資料-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科技部2020年12月1日· 各學門期刊排序歷史報告資料. 1. 財金及會計. 1.1國內會計領域專業學術期刊評比排序專案 ... ... <看更多>
科技部期刊排名 在 科技部期刊排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科技部期刊排名」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呼籲學者慎選發表標的,維護臺灣國際學術品質-科技部2019年3月28日· (三)文中提到由商策會出版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