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促使近九成大學改善論文授權流程
#博碩士論文不是商品
#學術成果全民共享
去年12月30日,我曾舉辦 #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 記者會(詳見:https://reurl.cc/bzM0Vl ),與立法委員 莊競程、經濟民主連合、台灣大學研究生協會及多位學者、學生一同呼籲 #學術論文不應被商品化、#學術成果是公共財!
而 #碩博士論文公開授權率過低,就是其中一個需要立刻解決的重要問題。
但這個問題的產生,不是因為學生不願意授權,而是因為行政單位的怠惰。先來看看幾個數據:
在 #國家圖書館 的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上,以107學年度全文授權率為例,
📌國立臺灣大學 1.06%
📌國立成功大學 14.21%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22.94%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24.42%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31.08%
📌國立政治大學 53.72%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54.27%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56.07%
📌國立中興大學 56.35%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56.47%
一共有十所國立大學授權率不及60%,低於全國公私立大專校院整體平均67.83%。
其中, #台大近15年授權率幾乎都不到2%!
論文授權率的高低,很大程度取決於各校畢業生上傳/授權論文的行政程序,以及論文授權書的內容。
因此,在我要求下,教育部擬定了 #學位論文授權書範本,於今年3月3日通函發送給全國各大專校院參考。教育部的範本強調清楚並列學校、國家圖書館、商業資料庫三個授權對象,#不偏頗任何一方,並對著作權相關事宜有完整的規範。
截至今年四月底為止,已有37所大學配合修正了自己的論文上傳系統;另有83校使用國圖的論文上傳系統,國圖也已參照教育部範本修正系統內建的授權書。 #整體修正率將近九成!
#行政流程如何影響論文授權情況
#不是學生不授權而是學生不知道可以授權
博碩士論文等學位論文,一般是在博碩士畢業生辦理離校手續時,依循學校的論文上傳/授權流程,來選擇是否將電子全文授權給學校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商業資料庫。
然而,各校的上傳/授權程序不一,有可能造成誤導學生只授權給其中一方的情事。
台大日前就被 #台大研究生協會 踢爆,在台大的論文上傳系統中,僅詢問畢業生是否願意授權「資料庫」,卻沒有揭露這裡所謂的資料庫,其實單指 #華藝商業資料庫。
這樣的行政誤導,造成台大每年在國圖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的學位論文授權率,#始終低於2%。
台大研協於4月11日的臉書發文指出,「根據國圖碩博士系統顯示,在2003年國圖系統仍有臺大約66%電子全文授權率,2004年從國圖系統轉用華藝系統後,當年授權率即銳減至12%,2005年後更僅剩1.7%。」
#為什麼要推動學位論文公共化?
#促進學術傳播與交流
#平衡南北學術資源
《學位授予法》第十六條規定,博碩士論文應該送交國圖保存,並於 #館內 提供公開閱覽。然而若要將論文電子檔開放於國圖的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供大眾免費線上閱覽,則需論文作者另行授權。
但,過去的流程,造成國圖電子全文授權率非常不足。
因此,非居住在台北的學生、學術工作者、社會人士,若想閱覽文獻,難道只能舟車勞頓到台北國圖看實體本?想即時線上閱讀的人,又只能到商業資料庫付費下載嗎?
這不僅加劇南北的學術資源不平衡,也不利於增進學術發展與交流的風氣,難以打造知識共享的社會氛圍。
這次成功促使近九成大學 #改善碩博士論文授權流程,使其學術成果能全民共享,是台灣促進學術傳播與交流的重要一步,讓所有學子、學術工作者都能更平等的獲取知識成果。
但,這只是第一步。
也邀請所有碩博士,不管是以前的論文、剛寫完的或正在寫的,都能授權公開論文電子全文給國家圖書館,分享學術果實、造福研究後進,一起打造國家級的開放學術資料庫。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
最後,我想謝謝與肯定台大,已經採取具體行動,鼓勵畢業生公開論文電子全文。
在台大在研究生協會強力爭取下,台大在今年7月已參照教育部的授權書範本,修正其論文授權程序,並且不再連結至華藝資料庫。
現在起,台大的博碩士畢業生都可於提交論文時,直接選擇授權於台大自己的論文典藏系統,以及國圖的系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6)日林佳龍委員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就「學產基金管理條例草案」與「私立學校法」修法等案質詢教育部長蔣偉寧。林佳龍委員表示,教育部的學產基金坐擁有一千多億的資產,卻欠約有系統的管理,而且新設的學產基金管理條例裡也沒有成立管理委員會去監督龐大的金額,難保不會成為部長的私房錢。 教育部擁有土地860...
私立 大學 圖書 館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球場逃兵(超長文慎入)|
疫情中跟著大家一起瘋東奧,看著場上的運動員們,不管輸贏,我心裡對這些堅持到最後的運動員們,有著最深的敬意。但這幾天看到小粉紅因為民族主義而到處出征運動員,其中還包含自家的運動員,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又為這些運動員感到傷心,於是決定跟大家分享地方媽媽的球場逃兵故事~(菸~)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小時候我父親有位在大學教書的好友,他某次在課堂上閒聊我們一家人的事情,下課後一位企業球團的女籃國手學生就請他幫忙聯繫,看我有沒有興趣打籃球。
當時我國中二年級,眼見著住宿女校裡的各種霸凌,雖然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但也受不了整體的氣氛。所以當企業球團對我伸出橄欖枝時,我連藍球是什麼都不知道就一口答應,只為了轉換環境。而我父親雖然不太情願,最後在他老友的勸說下也勉強答應了。於是我就轉學到另一所以女籃著名的國中,從零開始學習。
運動員的生涯是離鄉背井的,雖然當時球隊合作的中學離我家只有二站捷運,但我還是要住校。沒打球之前,我念的是一所私立住宿女校,早上起床後要把棉被收到衣櫃,用衣架把床單整平,毛巾掛在毛巾架上要二邊對齊、椅子收好也要對齊。而籃球隊的住校,則是學校體育館樓上的大通舖,洗澡是沒有隔間的大淋浴間。飲食方面,私立女兵學校有營養師精心安排一日三餐,飲食均衡之外,還計算卡路里。球隊的三餐,早餐是一個隊友前一晚幫忙煮的綠豆粉圓,中午叫便當,晚上是一位吃素的上班族兼任球隊管理煮給我們吃。所以晚餐的蛋白質,常常是外面買的白斬雞。
初到新的國中,認識新的同學和隊友,雖然每天早上五點半就要起床暖身、練球,但是同學和隊友們都很好,大家一起被教練罵、被管理罵,一起笑、一起鬧、一起做壞事。不過,體育競爭還是有的的,我後來才發現,除了我之外,其他人都是從小學開始打球,很努力才進了這所中學,她們也要很努力才能進入找我來打球的企業女籃。而運動選手殘忍的地方就是非常看天生的條件,我因為身高優勢被認為是一個可塑之才,身材條件好又靈活,很快就登上了籃球雜誌,被認為是前途無量的女籃中鋒。
在國中部訓練沒多久,我就離開我那些可愛的同齡隊友,到企業女籃的總部跟高中部的學姐們一起訓練,這時候我才意識到,打籃球沒那麼好玩,因為每天早上的訓練從暖身開始,先跑籃球場不知道十圈還是二十圈,然後跑個全場傳球、半場半場傳球什麼一堆,最後才開始分組對打練戰術。以為到這裡就結束了?不,練完戰術有時還會再跑個全場傳球,然後再爬樓梯,五六層樓上下十遍時間內跑完,跑不完重來。最後,還要去健身房做重量!
當時我才剛打藍球幾個月,體力無法負荷這些訓練,常常熱身完就有想死的感覺,到後來怎麼撐完的都不知道。練完球還得搭公車去上學,常常上課時累得像條狗,只能趴在桌上睡覺,然後放學回球隊後再練一次。
在球隊總部訓練的日子裡,我是全隊最小的,其他都是高中部和大學部的大姐姐們。她們人都很好,但球隊裡的長幼尊卑還是壁壘分明,我一個國中生也沒有同齡朋友可以在生活中一起笑鬧學習。而我知道優秀運動員之間英雄惜英雄,就是在我們球隊裡常常看到其他球隊的大姐姐,大家球場上廝殺激烈,但私底下都是好朋友。
故事聽到這裡,大概就知道地方媽媽當時並不快樂。是的,我每天上下學搭公車的時候,就在想著:「自己適不適合當運動員?」雖然我身手還算靈活,反應也算靈敏,但我沒有求勝的慾望,沒有跟大家搶球的慾望,這是運動員應該要有的基本條件,但是我沒有。我就是那種有什麼好搶的態度,對運動員來說就是不夠積極,沒有企圖心。
企業女籃的大樓裡,除了一層籃球場、一層女籃宿舍,還有一層是桌球室、一層是圖書室,考試時我們就在圖書室k書。最後讓我決定不打藍球的原因,是我國三暑假跟高中部去中國移地訓練回來之後,一個大姐姐跟我說:「我那天在圖書室看到妳,我覺得妳唸書時眼睛是閃耀的、有光芒的。」對,我從小就愛泡在圖書館裡看各式各樣的書,可以待上一整天都不覺得無聊。
我也意識到自己的性格無法當運動員,除了沒有「贏」的企圖心,我的毅力完全沒辦法用在自己的身體上。每次跑樓梯時,都會有大姐姐說:「加油!最後一趟了!」大部分的人聽到「最後」二字而加快腳步,但我當時卻是相反,聽到最後馬上意志力薄弱而腳步變慢。
後來跟我父親說不想打球時,我父親再次生氣,而且當時高中聯考已過,移地訓練回來只剩下高職入學考試,聽從學校輔導老師建議,我就去考了華岡藝校(我父親氣到後來都不太跟我說話了,太任性的小孩😅)。
人生中有當籃球逃兵的經驗,我很清楚運動員的辛苦。不過,我當時體驗到的只是訓練,還沒有輸贏的部分。運動員除了我們看不到的訓練、受傷,最殘酷的就是要不停的面對輸贏,還有肩膀上背負的各種壓力與期望。這就是為什麼最近民族主義的謾罵或是激動下的情緒性言語,都讓我很難過。不用問這些批評選手的鍵盤俠能不能做到像奧運選手一樣,只要他們的暖身運動,我相信就很吃不消了!
下圖:這是在巴黎交易所,法國富豪皮諾的當代藝術收藏,是美國非裔藝術家David Hammons的作品《無題2000》。藝術家用義大利威尼斯慕拉諾精緻的水晶重現籃球框,反映美國社會中某些族群因為追求體育表現而忽略人類教育核心價值的脆弱性。(難得圖文相符?Yes!💪🏻)
私立 大學 圖書 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727防疫記者會綜整】
即日起啟動258個據點 做為疫苗登記預約服台
今天連續第3天+0,累積確診人數269人,居家隔離人數52人。
今天1922公費疫苗預約平台已經重新開放登記,請快上網進行意願登記,之前已有意願登記且收到1922簡訊後,請上網登記預約接種的時間及地點,再前往施打。提醒大家不管是第一劑或是第二劑都要上網預約登記,中央才會撥發疫苗,才會有疫苗為您施打,輝瑞、莫德納、AZ三種疫苗都很好,「有注有保庇」。有意願接種疫苗者,提醒鄉親朋友,如果不會使用網路,可至戶政事務所、藥局等258個據點,或至村里長辦公處,由相關人員協助幫您預約。
今天是第三輪的第5天接種,今天預約施打7,258人,上午預約接種率99%,總計50歲以上有49萬2,411人中,已接種24萬2,087人,接種率49.16%。
第四輪簡訊通知有6萬7,847人,今日開始預約,含前期未預約者1萬1,824人,中央預計撥發疫苗量7/28有 9,300劑,8/4有1萬7,100劑,合計共2萬6,400劑,預估施打人數3萬9,901人(含第二輪第三輪累積未施打量),第四輪預約完成民眾,配合中央疫苗分配時程,規劃7/31、8/5、8/6三天,其餘不開放民眾預約。因為疫苗不足,只好7/31施打完後,再等到有疫苗才能繼續下一階段的施打,請大家多多體諒。
7/27-8/9 二級警戒期間,日間照顧機構有條件恢復服務,恢復服務條件為全體工作人員80%以上完成第一劑疫苗接種,目前彰化縣日照員工疫苗接種率是100%;工作人員未接種疫苗或第1劑未滿14日者,於第一天開始上班前出具3日內抗原快篩陰性證明,開始上班後每周1次抗原快篩陰性證明。針對接受日照服務之長輩應完成第一劑疫苗接種且滿14天(本縣日照長輩疫苗接種率已達八成)尚未接種疫苗者,衛生局可優先安排接種疫苗。長輩未接種疫苗或第1劑未滿14日者,於恢復服務前出具3日內抗原快篩陰性證明,日照服務期間,每周1次抗原快篩陰性證明,中低收及低收入戶抗原快篩由縣府免費提供。
王縣長表示,相關行業開放加嚴指引說明,通則是飲食外全程戴口罩、實聯制、社交距離人流控管或總量管制室內50人、室外100人,超額者未於7天前提報防疫計畫,經衛生局核定是禁止執行。民俗調理業及美容業都要預約並禁止飲食,拿下口罩進行的項目仍不開放並禁止密閉空間,未施打疫苗或施打未滿14天,每7天進行快篩。針對傳統市場、夜市、旅遊服務中心、1895抗日保台史蹟館、自然生態教育中心、休閒農場、公用圖書館採單一出入口,還有文化史館都一樣。只要是具餐飲性質皆須梅花座並全面設置隔板,美術場館、博物館與文化館採預約制。私立托嬰中心、早療中心及身心障礙社區式服務,都是全體工作人員80%以上完成第一劑疫苗接種。
防疫期間,民眾餐飲內用有6大防疫守則,分別是餐前一定要洗手、前方左右有隔板、隔桌相距1.5公尺、個人套餐才安全、吃飽離場不逗留、身體不適勿入内、發燒生病速就醫。容留人數管制為室内50人、室外100人以下為限,超過上述人數,應7天(含)前提報防疫計畫報衛生局核定;從業人員健康管理上,每日量體溫及健康狀況監測,戴口罩、勤洗手,預約打疫苗、有症狀要篩檢;顧客用餐管理上,實聯制、量體溫、噴酒精,餐桌全面使用隔板,桌距、不同桌顧客保持1.5公尺以上,調理區(吧檯)禁止提供顧客用餐,以個人餐型式供應,自助餐型態餐廳,菜餚應有適當阻隔,西式自助餐(吃到飽)專人夾菜服務,除飲食外,全程戴口罩;餐飲場所清潔消毒上,隔板於每次翻桌,以75%酒精或1000ppm漂白水消毒,廁所每30分鐘清消1次。
大學指考7月28-30日登場,採高規格防疫措施,試務人員施打疫苗,全面配戴口罩、量體溫、消毒雙手。每間試場調降至20人,座位間距達1.5公尺以上並不開放陪考(身心障礙及重大傷病、突發傷病考生得例外),考生休息、用餐在原試場原座位,隔板一次性使用、每日考完試清消並設置隔離試場。
私立 大學 圖書 館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6)日林佳龍委員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就「學產基金管理條例草案」與「私立學校法」修法等案質詢教育部長蔣偉寧。林佳龍委員表示,教育部的學產基金坐擁有一千多億的資產,卻欠約有系統的管理,而且新設的學產基金管理條例裡也沒有成立管理委員會去監督龐大的金額,難保不會成為部長的私房錢。
教育部擁有土地860幾公頃價值700多億、現金79億6千多萬以及有價證券6億多,林佳龍委員表示,坐擁有一千多億的資產,但是教育部新設的學產基金管理條例,卻沒有成立一個機制去管理監督這麼龐大的金額,「這麼多資產會不會變成部長的私房錢?」蔣部長回答: 「以前不是,未來也不是」,林佳龍委員馬上表示:「以前到底是不是,不是你能回答」,一個非常清廉很想做事的人也不想「懷璧其罪」,所以「未來也不能確定是不是啦!」。蔣部長表示,目前在教育部組織法有任務編組的管理委員會,他支持也接受林委員的建議,願意在從法律的規範上去進一步考慮明訂規範。林佳龍委員也在教委會提出法律草案的修正動議,提出學產基金的收支、保管及運用,應設置學產基金管理委員會,置委員十一人至十七人,其中一人為主任委員,由教育部長或其指派人員兼任之;其餘委員,由教育部聘請相關單位主管、有關機關 (構) 之代表、學者及專家兼任之。管理委員會每三個月開會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均由主任委員召集之;主任委員因故不能出席時,由主任委員指定委員一人代理。
林佳龍委員表示學產基金「千億資產,只有七億租金」非常沒有效益,用地有4000多筆因為欠約有系統的管理,發生花蓮、北投、士林等地有土地被占用、廉價出租、閒置等狀況。林佳龍委員也指出,例如台中中興大學與國立台中圖書館旁急需增加校區作為「數位文創園區」,學產基金不動產應該多用於文教建設上,只要是有助促進興學與教育就應開放來運用。蔣部長於席中亦同意林委員的主張。林佳龍委員立即在教育委員會上提出臨時提案,要求教育部應於一周內全面檢討提供上述學產基金不動產被占用、產廉價出租、閒置沒有被利用之現有清冊,以及未來活化規劃等面報告送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備查。
今日教委會亦審查「私立學校法」修法,林佳龍委員表示, 因應12年國教,私立學校教學也是重要的一軌,教育部應成立專案小組針對從小學到大專,私校的定位及其權利、義務明訂規範清楚。林佳龍委員針對「私立學校法」修法指出,不能為了鼓勵私校興學,而一昧提出完全免稅優惠或租稅補貼,這樣會變成表面上是讓私校可以生存,但事實上卻對私校的發展環境相當不利,有些私校學雜費又高、又貴,教學品質卻不好,「該退場的,就該讓他退場」。蔣部長也答覆,的確12年國教後私校既然受政府補助就要有監督機制,例如董事會要設公益監察人等,教育部在上次林委員就私校公共化議題質詢後,就已經成立專案小組具體檢討整個私立學校在獲得政府的補助與辦學的彈性間如何平衡的問題,並將在七月底完成研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qauf74g6E4/hqdefault.jpg)
私立 大學 圖書 館 在 國內外圖書館 的相關結果
國內外圖書館 · 台北榮民總醫院圖書館 ·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圖書館 · 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圖書館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圖書館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圖書館 · 臺中榮民總醫院圖書館 ... ... <看更多>
私立 大學 圖書 館 在 淡江大學覺生紀念圖書館 的相關結果
Orbit · 查詢本館圖書、期刊、視聽資料、學位論文、電子書、資料庫及其他特殊館藏等。 · 查詢期刊文獻請用「資源探索」查詢。 ... <看更多>
私立 大學 圖書 館 在 可以讀書也可以拍美照!全台10座最美大學圖書館 - 風傳媒 的相關結果
可以讀書也可以拍美照!全台10座最美大學圖書館,這裡的學生實在太幸福啦 ·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圖書館 · 國立台北大學圖書館 · 實踐大學圖書暨資訊處 · 淡江大學圖書館 · 72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