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馬索」——念珠之功德與作用之三 》
我對水晶初時之所以會產生興致,進而盎然勃勃地四處蒐集,說起來也算有一段因緣。大約在八O年代初期,我和幾位對金剛乘有信解的道友,從尼泊爾邀請了幾位修行人來台灣結緣藏傳佛教的法門,台灣在此之前並沒有喇嘛常駐台灣,因此也引起了有心人士的諸多好奇。
其中有一位香巴噶舉的老喇嘛,我對他印象最為深刻,原因是他雖然是一位修持有成的修行人,但卻極為低調,最難得的是保有一顆童赤之心。由於他過往一直在窮林老穴中閉關修行,對於世俗一切對應似乎無任何之修飾,直來直往,讓我感覺有種「吞舟之魚,不游枝流」的脫俗感。這位老修行者,初次與他見面時,安排住在一位居士家中,去拜訪時,我被眼前的場景給吸引住,原來這位老喇嘛竟然趴在居士家中的地板上和居士的小兒子玩起電動火車和積木等玩具,極為自然,毫不造作,就如同是那位小孩的玩伴一般,無拘無束,高興時仰天長笑,在地板上打滾,用聽不懂的藏語浮聲亢響地嘻笑喊叫著,這莫非古人所說的「心若至柔,可以致嬰兒乎」,這位老喇嘛肯定修持功夫極高,我當時心裡便把他和民初的慧明法師連在一起想。
這位慧明法師是民初天童寺的開悟法師,據我禪宗的師父所言,這位老和尚身材純屬五短,不超過六尺,但卻長得一副羅漢奇相,完全不認識字,但光講個經題便可以三天三夜。尤其講話時嘎天響地、洪鐘般的嗓音,更是令人驚奇。據說他在寺廟時,還有一件日常的功課,那就是和狗子打交道。寺廟裡外所有的狗所吃剩下的餿菜餿飯,他都會把它們全部集攏在自己缽內淘洗,吃個精光,還用舌頭去舔,就這麼長年累月都如此做。在日常生活裡,他也常常悟到某些經偈時,便會傻笑或大聲笑,有時有些舉止看似嬉鬧,其實自有他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但一些所謂高僧大德卻也都無法會得其意⋯⋯
第二次,當我再去拜訪這位香巴傳承的老喇嘛時,卻又是令我一番地出乎意表。這次這位老喇嘛儼然如同換身一般,坐在飯店裡一具皮質沙發上,沙發上鋪著一條專屬的橘紅色坐具,上面便是前幾日我才見過的、如同稚兒般的老喇嘛,今日儼然如同一尊鑄作莊嚴的佛像一般,不苟言笑,手中持著念珠喃喃有詞地持誦著咒語,我被他手上的那串水晶念珠給深深地吸引住。飯店鄰近馬路的窗戶,陽光灑落在喇嘛所坐的沙發上,更顯得那串水晶念珠晶瑩剔透,那是一串大約十毫米大小的水晶念珠,珠頭及三顆隔珠分別是用山珊瑚區隔。老喇嘛不管分別去拜會他的仰慕者一一在他的座前做頂禮,雖然不苟言笑,但從他一雙黑白分明,如翦水般清澈如鏡,卻又透發出令人感動的慈悲眼神,不由得讓自己混亂的心,霎時間靜止下來,這是我對這位令人敬重的老喇嘛所回想得到的深刻印象,但更深刻的是他手上那串不斷撥弄,口中喃喃的六字大明咒的咒音。
極長的一段時間我陸續從各國及本地尋找如老喇嘛身上的,置於水中便會消失般的水晶念珠,這是早期我在水晶身上所花的功夫。其實水晶它的發源時期,在舊石器時便已經有,曾經在發掘北京人的地方,出現過水晶之類的器皿。水晶是屬於石英同類之物,結構體上來說是屬於六方晶系,它的特質是從二氧化矽所形成的,硬度頗高,大約有七,外表上肉眼看上去,有玻璃光澤極為明顯,裡面內含有各類金屬的雜質,所以會呈現出各式各樣的顏色,它尚有特殊的電氣性質,現代人時常用在電子產品上,一般可見使用於如玻璃、陶瓷寶石或者是裝飾用品,以及耐火的所有用途上,現代許多的電子工業用品早已經使用水晶作為半導體等材料⋯⋯。
我早期修持一切的寂靜尊時,一方面是因為偏愛水晶,因此使用了不同顏色的水晶材質,例如修觀音的時候,我便會用白水晶念珠;念綠度母時,便會使用綠色的水晶念珠;修懷愛法時,我又會使用粉色的水晶念珠;當發覺自性瞋心要油然生起時,為了要轉化內在的三毒,此時我便會用上黑色的水晶念珠。
近年來坊間商家炒作水晶價格幾達天價,事實上個人對此無任何意見,只是一般人比較忽略掉水晶在古代其實也有藥用的價值,李時珍甚至於把水晶視為於精神上有安神、解心熱之效,古代也有許多人把水晶雕刻成髮器,用於整梳髮膚,據說可使毛髮濃密,美肌顏,益於氣色。水晶性質溫和,研磨成粉入藥時,可治肺、腎諸症,久服也有利於心臟系統⋯⋯。
西方許多水晶開發商配合現代儀器,用來勘測佩戴者的能量圖譜,至於其效果及依據如何,無置可否。也有些商家用水晶不同色系代表何種作用,也有許多人問我,我也不好回答,只能說憑自己個人喜好做抉擇。我比較在意的是修行人當他手持念珠的時候,手上的這串念珠是否可以和自己的身、口、意相應,顯教、密教在念珠的解釋上都各有說法,一般而言,顯教較不執著於材質,因為顯教都以持誦佛號為主,因此任何佛珠只要能夠用來憶佛、念佛即可,但在密宗上念珠卻有不同的意義,這和自己本身所修本尊有關係。也聽過一些修行人有特別的講究,例如念珠的繩子粗細、長短等,有的認為會和成就時間長短有關,或者會否引起違緣,至於結果如何,端賴修行者本身是否在意。
最初使用密宗修法念珠時,一位很老的堪布還教導我念珠如果未經加持開光,便屬於不如法,因此很慈悲地告訴我要如何對一串新的念珠做開光和加持所需念的咒語有哪些。他用自己脖子上的念珠做示範,告訴我如何把念珠挽起來置於手掌上,同時觀想自己為本尊身,放光加持念珠,持誦三金剛咒,加上子音、母音緣起咒,這串念珠的功德及加持又不一樣,也有些上師幫弟子加持念珠時,只拿白米,口中誦咒,將米加持於念珠上,亦得功德,也有些上師把弟子的念珠置於自己手上,象徵性持誦加持⋯⋯。
另外,大部分的講法,念珠的珠頭可以觀想為本尊,其餘諸珠便是法眷代表,如果修行人把念珠視為法器所依物,行、住、坐、臥不離佛珠,那此串念珠久而久之便會有能量產生。在唐密經文上也有提及念珠的母珠是阿彌陀佛的代表,因此為了對法的尊重,持誦念珠時不可跨越母珠,如此便會冒犯到戒律。至於水晶的功德,文殊師利菩薩對此也曾提過一切念珠皆有功德,為水晶念珠及菩提子可令行者持誦獲得不可思議的功德⋯⋯。(未完待續)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書法教學創作吳啟禎,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行草書道宗偈語-清道泛味靜心覺,禪宗取真悟真諦。如性無法口心同,望現蓮臺持心法。不染緣著塵煙脫,世苦行修堅心訣。吳啟禎書法教室教學...
禪宗偈語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王薀老師的雲端講堂】
外國學生問:「學佛要如何融合在自己的生活裡?常覺得一天裡面自己要做很多的事情,要再修學佛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感覺會多一個責任要完成它,想請教老師應該怎麼做?」
王薀老師回答:「你現在都做什麼功課?」
外國學生答:「氣功、打坐」
王薀老師回答:「有遇到什麼問題嗎?」
外國學生答:「覺得做這些功課,感覺不是直接針對自己要面對的事情及生活。」
王薀老師回答:「那你自己認為要面對的問題是哪些?」
外國學生答:「上次老師有說要把自己的情緒先穩定下來。」
王薀老師回答:「對啊,那有穩定下來了嗎?」
外國學生答:「正在努力中。」
王薀老師回答:「所以要繼續努力,努力到情緒可以穩定,在一天的生活當中沒有多餘的情緒,沒有這些,就不用穩定情緒啊,有多於的情緒才要去穩定情緒,那如果不用穩定情緒也不用做氣功來幫忙穩定情緒,現在是因為沒有辦法穩定情緒,所以利用氣功跟打坐讓自己的情緒暫時穩定,但那也只是暫時。
暫時的東西也是不實在的、虛幻的,因為它是無常,現在穩定,等下又不穩定,接下來又穩定,然後馬上又不穩定,就像天生的雲,有時候晴空萬里、有時候烏雲密佈,我們的心就是這樣子,所以繼續努力讓自己的心穩定,這樣慢慢才會把修行用在生活上。」
外國學生答:「沒有情緒是一個正面的事情嗎?」
王薀老師回答:「不能這樣說,有情緒不是壞事,你有情緒才有辦法看到自己的煩惱,看到自己的煩惱才有辦法去修正自己的心念,修正愈清楚,你的心就會愈乾淨,所以一般人不可能沒有情緒,但是要去善用那個情緒,所以記住一件事情,『有佛處疾走過,無佛處莫停留』
很多開悟的偈語都是中文,英文現在還翻譯不太出來,『有佛處疾走過,無佛處莫停留』其實意思就是指不要執著,有佛無佛都一樣,這只是一個境界,一個比喻,對啊,真正要做到禪宗常說的『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再白話一點講,那就是,沒有好跟不好,都是我們的心在妄想分別而已,對不對,不要停留在任何煩惱的當下,不管你現在發生任何事情,不管在任何的境界下,尤其是在自己煩惱最熾盛的時候,尤其是在自己身體最不好的時候,尤其是在自己發生生命中最嚴重的事情的時候,那時候更注意自己的心,你可以做到這樣子,就可以了解「『有佛處急走過,無佛處莫停留』真正的意思。
生命中太多太多的事情會發生,生活當中有很多突如其來的狀況,你沒有辦法控制、掌握、避免的,該怎麼辦?那個時候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心,不是只祈求佛菩薩加持你,佛菩薩是無所不在、無處不在,但是如果你的煩惱遮蔽著你的心,佛菩薩也難幫你。」
外國學生:「謝謝老師的解釋。」
節錄自王薀老師與學生的上課問答集
若對此問題有任何疑問,✅歡迎點擊「發送訊息」
禪宗偈語 在 鍾文音 Chung Weny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7560?loc=P_0001_004
《送別》麥田:當代小說家系列
~2021/4/3日來襲!
塵埃落而不定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禪宗著名的偈語撲面而來。鍾文音創作近三十年,她的紅塵男女故事有如風飛沙起,四散飄移。藉著《別送》,她有意面向宇宙星塵,讓那未知與不可知在筆下爆裂湧現,從而證成須彌盡在芥子之中。而如果塵埃也只是虛構,她的文字因緣是別是送,污染還是不污染,何能一語斷定?塵埃落而不定,鍾文音「有情」又「無情」的敘事完而不了,文學與佛學的對話仍在持續。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禪宗偈語 在 【恭逢殊勝節日】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聖誕】 (轉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2021年3月21日,農曆二月初九, 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聖誕紀念日。 ... 去湖北黃梅縣東禪寺禮拜禪宗五祖弘忍。 ... 覺得神秀的偈語還沒有領悟心性空寂, ... <看更多>
禪宗偈語 在 禪宗傳法偈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禪宗 傳法偈. 佛弟子. 佛弟子. 76.9K subscribers. Subscribe. 361. I like this. I dislike this. Share. Share. Save. Save. 26K views 6 years ago.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