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就算沒有人刻意地想去改變我們、為我們設計規劃未來,我們的行為思想依舊會被周邊的環境所影響的事實。
但無論是什麼樣的環境,都有積極樂觀和消沈悲觀的兩類人。要是你選擇與一些渾身上下除了正能量還是正能量的人相處,你肯定會和他們一起努力打造美好未來
所以,我們要學會擇良木而棲,主動地去選擇對自己有益的環境。遇到志同道合的友人,就要抓住不放,跟他們桃園三結義;相反,遇到一些損友就應當學習管寧割席,狠下心來跟他們保持距離。
幸運的時候,我們可以去選擇環境,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無法改變周邊的環境。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的時候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的未來已經定性了呢?
告訴你,答案還是必然不可能。
不同的環境會造就不同品質的人,同樣的環境其實也會造就不同品質的人。好比一對雙胞胎,他們有著同樣的父母,同樣的條件,同樣的環境,但是兩個人的性格有時是截然不同的。就算你出生於市井街頭,也可以高貴雅致,有著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誠然,環境的確可以造人,但是環境只是起到影響的作用,最後決定我們未來的還是我們自己。
面對不好的環境,你可以隨波逐流,放縱自己,同時也可以高飛遠舉,選擇更佳的地方去學習成長。在責備周邊人怎樣影響你的時候,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為什麼不能做到坐懷不亂,毫不在意周邊的噪音和行人的目光,專心做自己的事情。
●種子放在水泥地板上會被曬死,種子放在水裏會被淹死,種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發芽結果。選擇決定命運,環境造就人生!
●懂得如何避開問題的人,勝過知道怎樣解決問題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選擇順其自然,也許是最佳選擇。勝出者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觀念!
●在家裡看到的永遠是家,走出去看到的才是世界。把錢放在眼前,看到的永遠是錢,把錢放在有用的地方,看到的是金錢的世界。
●給人金錢是下策,給人能力是中策,給人觀念是上策。財富買不來好觀念,好觀念能換來億萬財富。世界上最大的市場,是在人的腦海裡!
●要用行動控制情緒,不要讓情緒控制行動;要讓心靈啓迪智慧,不能讓耳朵支配心靈。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主要差在兩耳之間的那塊地方!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好的時候要找一條備胎,人不好的時候要找一條退路;人得意的時候要找一條退路,人失意的時候要找一條出路!
●有什麼信念,就選擇什麼態度;有什麼態度,就會有什麼行為;有什麼行為,就產生什麼結果。要想結果變得好,必須選擇好的信念。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思想會變成語言,語言會變成行動,行動會變成習慣,習慣會變成性格。性格會影響人生!
●習慣不加以抑制,會變成生活的必需品,不良的習慣隨時改變人生走向。人往往難以改變習慣,因為造習慣的就是自己,結果人又成為習慣的奴隸!
●人生重要的不是你從哪裡來,而是你到哪裡去。當你在埋頭工作的時侯,一定要抬頭看看你去的方向。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熟悉的習慣,熟悉的路線,熟悉的日子裡,永遠不會有奇跡發生。改變思路,改變習慣,改變一種活的方式,往往會創造無限,風景無限!
●發生一件事,喜歡它那就享受它,不喜歡它那就避開它,避不開那就改變它,改變不了那就接受它。接受不了是你的觀念,別埋怨事情的本身。
●無法改變世界,可以改變觀念;無法改變事情,可以改變心情;無法改變別人的看法,可以改變自已的想法!
⋯⋯⋯⋯⋯⋯⋯⋯⋯⋯⋯⋯⋯⋯⋯⋯⋯⋯
上世紀70年代,加拿大心理學家亞歷山大設計了一套著名的實驗「老鼠樂園實驗」,為的是研究環境和藥物依賴的關係。
實驗中亞歷山大建造了兩個場地,一個是經典實驗室裏的狹小老鼠籠,裡面只有飼料、飲用水和用摻了糖的嗎啡水;另一個是5個平方大小的「老鼠樂園」裡面有食物、玩具、照明、飲用水和沒有摻糖的苦的嗎啡水,小白鼠們甚至能在這裡自由交配 。
參加實驗的小白鼠被分為4組,數量、年齡、雌雄比例都相同,其中A組在籠子裏飼養,B組在樂園裡飼養,C組現在籠子裏飼養再轉移到樂園裡,D組先在樂園裡飼養再移至籠子裏。
經過80天以上的觀察,實驗結果非常有趣。不論是否在樂園裡生活過,只要住進籠子裏的老鼠都染上了毒癮。一直住在樂園裡的了老鼠對嗎啡水不感興趣,它們只喝普通水。
C組老鼠最值得觀察,它們帶著毒癮從籠子裏轉移到樂園裏,它們不喝苦味的嗎啡水,但只要將嗎啡水稀釋,並加入更多的糖,它們還是願意喝的。或者在其中加入嗎啡戒斷藥物,老鼠也會喝這樣的水。
由此可見它們只是喜歡甜味,並且主動戒毒。
於是,亞歷山大得出了以下結論:藥物依賴只是成癮問題的一部分,關鍵因素不是藥物本身,環境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當人只會順應環境時環境就會造就人。
#之所以能夠點石成金是因為腦裡本來就有金。
#一旦思路打開生路也會大開。
#既然想試水就要做好被嗆水的準備。
#所有的出新都容易被人當成出格來對待。
沒人能預知下一瞬間的事,所以不必堅持更不必那麼固執。順其自然船到橋頭自然直,就像下雨就打傘,冷就蓋被子,開心就笑,難過就哭,很簡單的道理。你不愛我我就自己愛自己。
人都是逼出來的。一個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每個人都有潛能,一個人的成長,必須通過磨煉。有時候,必須對自己狠一次,否則永遠也活不出自己。
不管歲月裏經歷多少辛酸和艱難,告訴自己風雨本身就是一種內涵,努力的面對,不過就是一場命運的漂流,既然在路上,那麼目的地必然也就是前方。
結果固然重要,但是讓我們有成就感有滿足感的,大多是努力的過程,這並不是理想主義,因為人生本就是一個過程,活得充實比活得成功更重要,而這也正是努力的意義。
時刻堅持希望和信念。希望是我們前進的路燈,信念是我們前進路上的石油。兩者缺一不可,所以我們必須要學會堅持的信念,歸根到底,就是堅持。
人生應當是場有目的航行。航線縱然可以千變萬化,但終點應該直指心中的目標。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一支箭一樣,箭頭直指目標,哪怕穿過再多的障礙,也要到達自己心中的目的地。
匆匆十年,如果只有一聲嘆息!功不成,名不就!與成功無緣,與失敗邂逅,與失意乾杯!屢戰屢敗是結果,那屢敗屢戰就是不變的精神和意志!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萬的網紅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人一直都改變不了... 博士說的方法,可以多加練習,情況就會慢慢改善。 ►Special thanks to Tom Bilyeu for this wonderful interview.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YMOamNK...
神為什麼要給人自由意志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若有一類書,值得整本抄寫、值得烙印後世,《#滅頂與生還》必得是其中之一。兩年多前恍恍惚惚不經意翻開了《如果這是一個人》,普利摩李維便成為了我納粹大屠殺與集中營主題的致命起點,過去也不是沒有接觸過相關作品,然而,能帶領讀者真正從肉眼可見的煉獄,長驅直入人心最黑暗,連神都不屑一顧之處,引導我們從難以體會的處境,與自我質疑、與自身記憶抗爭,理性且冷靜思考人類史上最大的惡行,致力於還原戰後世界在各方政治考量下被蒙蔽的歷史真相的重量級學者,非他莫屬。
⠀⠀⠀⠀⠀
「這一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上演的巨大悲劇,對猶太人的屠殺滅絕,有其古老根源。反猶太主義並不是二十世紀當代歷史的產物,但是把人送進毒氣室的種種安排,那些理念和行動、主張和棄權、閃閃發亮的眼神和閃爍迴避的眼神、下達並執行的命令、袖手旁觀、偽裝、投機取巧和沉默不言,以及軟弱和歇斯底里,與我們這個時代的思維模式息息相關。」
⠀⠀⠀⠀⠀
《無聲》校長說,該懲罰的不是都懲罰了嗎,不然你還想要怎麼樣?紐倫堡審判後,時不時有人表示,該處決的、該判刑的不是都處理了嗎,為什麼世人還要一提再提?而今,誰又看見了造成這場巨大悲劇的真相?誰又認清了「沉默的共犯」與「平庸的邪惡」為整起歷史創造出多少幫兇,且持續誕生?「集中營雖然被解放,但並未解放良知」,不過幾十年的時間,多少見證者極力撇清關係,多少領導者忙於鞏固新政權,俄國、美國、法國,歷史早已過去,真相不被需要,只是為達政治目的的利器。惡行發生時選擇袖手旁觀,惡行發生後持續置若罔聞,曾經匍匐於深淵之底的倖存者依然深陷其中,讓自己「記得」、讓世界「記得」,變成一件極其艱難的事。
⠀⠀⠀⠀⠀
關於「一場所有人不斷對抗所有人的戰爭」,善與惡,納粹與猶太人,滅頂者與生還者,施暴者與被害者,發號施令者與聽令者,這些粗暴的道德二元分類是無法套用於集中營巨大的灰色地帶,他說,這是一個匪夷所思又難以理解的世界,敵我無從區隔也是最令人不安的一部分。
⠀⠀⠀⠀⠀
「在獲得解放那一刻,大多數倖存者既沒有感到開心,也沒有鬆一口氣,因為同時要面對的是毀滅、屠殺和煎熬。在那一刻,感覺到自己重生為人,有責任感的人,也重新擁有身為人的痛苦:為家庭全毀或破碎而苦,為身旁眾人傷痛而苦,為自己看似無藥可醫、無法挽回的形銷骨立而苦,也為人生要從廢墟中重新開始,而且恐怕必須獨自一人重新開始而苦。」
⠀⠀⠀⠀⠀
曾有生還者沉痛道出難堪的事實,往往活下來的,都是不值得活下來的人,憐憫與殘暴可以並存,暴力來自威權也來自同伴,人類的意志相當脆弱,褪去文明軀殼後你會為了生機、為了利益、為了資源、為了特權,為了找到存活之道做出自己無法原諒的行為,「如果第一天沒發瘋,你會就慢慢習慣」,沒有人真的懦弱,甚或缺乏道德勇氣,那自己為什麼是活下來的人?為什麼可以取代他人的人生?重獲自由後只剩羞愧與罪惡,剩下再也無法取得平衡的道德天秤。
⠀⠀⠀⠀⠀
還原歷史真相,咎責或卸罪只是目的之一,世人更應該從社會悲劇中深刻反省的是為什麼發生、如何發生、正義該如何被伸張,以及極權之惡帶給人與人性的根本影響,並給予倖存下來的無助之人省思與力量。活著就不可能遺忘,但你應該怎麼記得?作者提醒我們,創傷記憶作為工具並不可靠,為了逃避現實,記憶可以捏造,可以錯置,可以扭曲,可以美化,可以否定,事實也是,因此光憑著記憶闡述的史實就存在不少保留空間,他的餘生都以這樣的心態看待自己,看待永遠無法爬出的灰色地帶;普利摩李維是文明與人性撞擊出最偉大的交會點,每個人都應睜開眼看一看他用生命寫下的博學、理性、勇氣與沉痛警示,因為真正的罪,當年幾乎所有德國人集體性、全面性犯的罪,就在於他們沒有勇氣開口。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一次喪鐘響起,都是為你我敲響。」
神為什麼要給人自由意志 在 吳家揚的樂透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李前總統追思會-家屬追思文 」
信仰帶來生命的意義
長女 李安娜
在我小學的時候,爸爸和媽媽常常晚上都要去教會,那時候的我不知道去教會是做些什麼?還記得有一次他們從教會回來,討論著五餅二魚的故事,爸爸説這個可能嗎?爸爸是位有科學知識的學者,卻在探討這個不可能的神蹟故事。
在我高中的時候,我有幾位很好的朋友,常常在討論人生應該如何才會帶來意義,因為爸爸都是基督徒,我便開始尋求上帝;我上教堂,也開始閲讀聖經,直到結婚之前,我決定成為基督徒。
成為真正的基督徒是一條漫長的人生道路,就像父親一樣,不只是成為上帝的兒女,還要憑著信心,藉著神的恩典所賜下的盼望與愛,奔走苦難,卻有甘甜滋味的生命路程,最後得見主面而得永遠的生命。
這就是父親在一次訪談中談到科學帶來知識,可是科學卻沒有帶來對生命的意義。這應該是父親留給我最美好且可享用一生的禮物,爸爸,謝謝你!
=============================
永別了,親愛的父親
次女 李安妮
1999 年的春天,為了出版《華枝春滿》慶祝爸媽的金婚紀念,我滿懷愉悅祝福的心情,首度以文字公開父母與我超過40年的溫馨生活點滴。21 年後的今天我則是在內心萬分哀痛與不捨的情況下,再度以文字來追憶父親與我超過 66 年的父女情懷,兩樣心情卻是一樣的感恩。
坦白說,父親在我 40 歲之前始終視我為么女在呵護疼愛著,對我沒有太高的期待,也沒有給我太大的壓力,但也因此讓我享有了最大的自由度。我可以讀我自己想讀的書,談我自己想談的戀愛,做我自己喜歡做的工作,規劃自己想像的人生,偶有拆框、翻牆行為,只要沒有超越紅
線,都是被允許甚至可能獲得稱讚的。
從一個女性主義者的角度觀之,父親讓我始終擁有自主的選擇權與機會,應該算是幸福的,但我卻常常抱怨他沒有把我當兒子看待。此刻深自反省,也許是自己資質駑鈍、努力也不夠,無法跟上爸爸的腳步所致,相較於我這個年代生長的多數女子而言,我所擁有的條件與機會其實是足夠好好追父親,對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才是。感謝父親,
往後我將會加倍努力。
在我 40 歲之後,由於台灣社會已逐漸轉型為多元開放、自由民主的國度,我也從原本只擁有來自家庭的寬容,增添了來自社會的自由度,加上剛從英國留學回來,開始懂得探索父親與大社會的連動。在 1996 年首次民選總統的近百場助選活動過程中,從許許多多老百姓的手中、眼裡與言談間,透露出期盼他能灌溉給這塊土地更豐沃的民主養分,提供給人民更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我深刻體會到「我的父親不是我的」,我不應該獨享父親為我所構築的那既自由又安全的舒適窩,而應該藉著所擁有的相對較佳條件,更積極投入社會,協助弱勢者也能擁有自由的選擇與機會,獲得公平的對待與幸福。
2000 年之後父親卸下公職,改以更貼近台灣土地與人民的方式,繼續呵護關心這民主初長成之國家的各項發展,我也才有機會更近距離觀察父親如何去實踐自己的理想。這一段日子裡,盼望能與父親出遊海外的夢想也得償宿願,尤其在幾趟日本行旅中,深刻感受到父親與日本政界暨民間的連結力。有一回還曾發生一位計程車司機在獲知我們是陪同台灣前總統來的成員後,竟然免收我們的車資。父親為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耕耘,可說是深耕至基層民眾的內心,這種感動不在當下是絕對無法體會的。
父親最後在病榻的近六個月當中,無論是形體或是意識都顯見逐漸凋零,每回去探望他,內心雖有無限的不捨,但我從未掉過一滴淚水。我瞭解父親對生命的詮釋,對信仰的倚靠,我堅信他仍在與病魔奮鬥,卻也同時在等待上帝的恩召。
7 月 29 日,在葉啟祥牧師帶領下,全家人一起跟上帝禱告,懇求上帝止息家父在世間的勞苦,帶領他讓他沒有任何牽掛,沒有任何恐懼,內心充滿上帝的愛及平安,回到上帝的懷抱。此刻我意識到我的父親終於是我的父親了,但他也將只會出現在我的夢裡,長存在我的記憶中。
父親過世後的這幾天,從許多至親好友、同僚部屬、甚至庶民百姓所留下的追思長文或隻字片語,我更進一步認識了我的父親。我也想跟父親說,我會牢記您對我在知識上、思想上、信仰上以及生活上的所有身教與言教,我也會好好照顧您最牽掛的阿嬤,直到她與您在上帝的國度裡
相見。永別了,親愛的父親,心中滿是無限懷念與不捨!
=============================
永念的身影
二女婿 賴國洲
台北賓館追思主壇上的照片,選定的是微露牙齒、慈祥親和的笑容。當下的直覺是「這張很台灣歐吉桑,而且很他年輕時的味道」。在國人、世人,他是李總統以及卸任的李前總統。在家中,他是安妮的爸爸、我的岳父。
回顧一些舊影片,可以看到李前總統年輕時在台灣許多農村經濟工作留下的身影,那樣的樸質真情的形貌,在這張照片上亦可感受深刻。
想起他在台北市長任內的格言「誠實自然」。用現代的網路語言就是「暖男」吧!顧家的暖男每天下班回家,首先一定呼叫安妮媽媽的名字。如果早上出門時家中有人身體違和,他一定接著關心「怎麼樣?」、「好一點了嗎?」不論公務再怎麼繁重和忙碌,「像極了愛情」。
接著他會換家居服,同時將外出服掛入衣櫃,晚上睡前他會準備好明天要穿的衣服。書桌,永遠都是井然有序的,書架上堆滿了書,中文、日文、英文,而且常有新書,但是,他一定記得哪本書放在甚麼位置。
溫馨的內在,透過堅定的意志力與慈悲的人文關懷,務實於他堅定但包容的執行力。住院時,6 月 14 日清晨發生地震。當下他醒來後,就一直不肯再入睡,心情顯然很不平靜,後來是護理師一直告訴他「台灣真安全」、「台灣無代誌」,整個精神才放鬆下來。沒錯,他是馬上想到 921 大地震,那天一大早,他人已經在南投、台中,救災及善後的部署已然展開。其實,一般所不知,920的晚上,他身體是略為違和的。
醫療團隊也常說,他的意志力是超強於任何人的,瞬間的行動力也是非比尋常的。
卸任後,2015 年 7 月有幸陪同赴日,22 日在日本國會聆聽他對兩百多位日本國會議員講述「台灣的典範轉移」。特別說「卸任後」,一則是希望台灣的聲音被聽見的意志和努力,是他永不鬆懈的志業。愛台灣的暖男,一刻不停歇地奉獻。二則,他公職身分時,我們就只能看新聞報導、聽廣播了,不可能有親聆親炙的機會的。
2015 年 7 月 24 日清晨,在永田町散步的我,6:03am 正巧拍下這張照片,紀念此行,也象徵他常說有生之年要為台灣的民主一直盡心力。遠方是日本國會,他開啟了前行的綠燈,綠燈通往更多的國際認識與友誼。
想起 1995 年康乃爾大學演講「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當時他用美式幽默說了雙關語 USOpen(高爾夫職業公開賽),引為對美互動的新境。其實,前一年,1994 年,過境美國才出現一段「不下機」、「睡衣接見美國代表」的軟中帶硬抗議呢。務實的意志力,讓暖男的包容力,為國家開創了更多的邦誼契機。這也許也可一窺他的領導哲學。
病房的窗戶可以遠眺觀音山,在觀音山頂,他曾經娓娓道出他的思維與家人分享。這天清晨,我為他從病房拍下觀音山。這天是 2020 年 7 月30 日,早上 7:05。
=============================
三十九與九十八
孫女 李坤儀
最後的 174 天裡,扣掉跟阿公請假的時間,大概有 150 天都會和他見面,陪他說說話,就像我過去 39 年的人生一樣。體貼如他,讓我把心裡想說的話、想唱給他聽的歌,都在這 150 天裡跟他說了,也算是沒有太大的遺憾。
對每個人而言,他都擁有許多不同的面向;對我來說:他是個認真直接的人,認為對的就要付諸行動。也是個充分授權的人,抓大方向不過問繁瑣細節。
是個自我要求的人,即便是住飯店離開前,會要求收拾整齊,因為這是個人的教養與對提供服務者的禮貌。是個包容的人,相信各個信仰最終都在與人為善。從哲學的角度思考,某些觀念是相通的。
是個窩心的人,和照護他的安全人員、醫護團隊都有說不完的貼心故事,也建立了只有他們才懂的情感連結。
是個慈愛的祖父/曾祖父,為了讓小朋友開心十分鐘,他願意特地起床外出散步。
誠如他非常喜歡的一句話:「生命的本質即在不斷的自我超越」,在我有幸參與他不到一半的人生中,他已經擁有許多精彩的片段,足以去成就生命的意義。
=============================
以生命來教導我們
外孫女 黃怡寧.黃怡丰
我們從很小就知道我們的外公是台灣總統。很多人常常問我們:「有這樣的外公,你們跟他學了什麼東西?他跟你們談論些什麼事情?」現在長大了,知道外公教導我們「犧牲」的意義。在他的人生當中,我們的外公犧牲了很多和我們相處的時光。他把台灣、台灣人和我們所有的未來擺在第一優先。
很多人想到他們的外公會有很多開心的回憶。我們沒有這些甜蜜的回憶,我們只記得我們的外公是一個「巨人」。他不只是有體力,還有決心,也很會吃苦。每天清晨他就起床閱讀所有的報紙,然後再去上班。晚上,他還在練習講稿,看重要的資料。
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他如此的忙碌,
可是他的每一分鐘都貢獻在為實現台灣未來的目標。有時候,我們全家必須陪外公出去跟特別來賓吃飯。當時,我們並不知道我們放棄和朋友邀約玩樂的時間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現在,我們明白那是外公正在開拓一條可以讓我們跟隨的道路。
外公的思維像一個複雜的迷宮,他了解其他人的觀點,但仍然保有自己的願景。他努力為了台灣真實的民主而犧牲個人的生命時間,不畏懼別人的指控與批評。透過他的所為,教導了我們什麼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意義。我們是否責備外公沒有給予我們很多相處的美好時光?完全不會。當我們看到台灣人民可以享有自由的言論、選舉的權利,與自由生活的今天,對於外公的犧牲感到無比的驕傲。
=============================
想再一起讀本書
外孫 賴緯綸
我的阿公是個嚴肅的人小時候的記憶裡,阿公總是以嚴肅正直的態度對待台灣人民賦予他的公職和使命。他每天的生活非常規律,即使假日也是大清早就起床。我偶爾可以抓到阿公用早餐的尾巴,和他同桌度過用餐時間。餐桌上阿公不多話,他總是安靜地看報。
在那個報紙是資訊主要來源的年代,我仍印象深刻,餐桌會擺上滿滿的各家早報––因為阿公喜歡閱讀,從一早就開始閱讀。小時候的我很難了解家裡怎麼會有這麼多書,量多範疇又廣。從文學到哲學,從科學到神學,我對此感到不可思議,他怎麼能吸收這麼多元的知識,又怎麼會有時間和精力,在繁忙的公務之餘仍做這麼多閱讀?
我的阿公更是個風趣的人在他卸任總統後,我們有了更多互動的時間和機會,而「書」是我們的交流的中心。他不再表情嚴肅,總是嘴角上揚開懷地和我談論書中知識。談思想的書,談生死哲學的書,更談科學新潮流的書。
阿公最愛笑嘻嘻的拚命開書單給我。從奈米材料、量子電腦、低溫核融合,到基因工程,他總會掩不住內心的興奮和我分享新科技,更和我分享在台灣產學應用上他獨特的見解。
就算是念工程的我,還是得做足功課,為的是希望可以和他進行充滿火花的對話。我崇拜阿公對新知的愛好,也從他身上學到知識的迷人之處,更重要的是景仰他一顆無時無刻以台灣發展為出發點的心。
阿公常說:「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我想是這個單純又深遠的理念,讓他從未停止閱讀學習,而能有遠見地從各個角度為台灣未來鋪路。我對您的離去感到不捨與思念,但我看到了您在遠方為台灣未來點的明燈。謝謝您為台灣的付出,更謝謝您帶給我說不盡的言教與身教。如果可以,我想和您再一起坐下來討論研究一本書。
原文出處:https://reurl.cc/x0lr11
追思會現場直播
https://reurl.cc/EzG9oR
#再見了李登輝總統
#謝謝你一生看顧台灣
神為什麼要給人自由意志 在 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人一直都改變不了...
博士說的方法,可以多加練習,情況就會慢慢改善。
►Special thanks to Tom Bilyeu for this wonderful interview.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YMOamNKLGVlJgRUbamveA
你可以用僅存的5%有意識心智說:「我想變得健康、快樂、自由」,
但身體運行的是完全不同的程式。
所以,他們的自由意志被程式操控了。
「難道妳現在要停止為自己感到悲哀嗎?」
喬.迪斯本札博士 (Dr. Joe Dispenza) 是腦神經學的權威,是有名的講師與作者。
標題:為什麼大腦潛意識程式 ► 束縛著你的情緒和決定?這真的很重要 - Dr. Joe Dispenza 喬.迪斯本札博士(中英字幕)
https://youtu.be/nuyipRzX90s
Speaker: 喬.迪斯本札博士 (Dr. Joe Dispenza)
#智慧麵包 #潛意識 #情緒操控
--------------------------------------------------------------------------
► 此頻道沒有啟動Youtube廣告。
所有影片為教育用途,希望讓更多人能夠受到啟發,學習和受益。
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理念,請轉發此影片。!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影片對您有幫助,可以贊助一杯咖啡。謝謝!
https://www.buymeacoffee.com/wisdombread
- 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
--------------------------------------------------------------------------
Speaker: Dr Joe Dispenza 喬.迪斯本札博士
Special thanks to Dr Jordan B Peterson for this inspiring speech
► 原完整版影片:
How to Unlock the Full Potential of Your Mind | Dr. Joe Dispenza on Impact Theo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a9oLLoI5Rc
剪輯/翻譯/字幕: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
Music & Footage used in this video licensed to Wisdom Bread
► 訂閱Wisdom Bread智慧麵包??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wAKnBVzUlbNwol3UCZIA?sub_confirmation=1
--------------------------------------------------------------------------
► 更多啟發、智慧、勵志影片 ??
當你覺得生活艱難時 ► 一定要記住這番話! - Les Brown
https://youtu.be/ZraoxMfhKNk
給人生最好的建議 - 為什麼你應該趕緊去失敗?丹佐.華盛頓
https://youtu.be/22y9RBUZ7fM
當你想要放棄的時候... ►「我在車子裡生活了3年,身上只有25美元」- Steve Harvey 史蒂夫哈維
https://youtu.be/TJqEvNkmIjw
--------------------------------------------------------------------------
► 收看最更新的影片,請追蹤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dailywisdomb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