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時光今年與尖端出版合作的作品─「年記」,共16本,自1960年至1975年,以「年記」為名,每一年選出當年的30張照片,邀請當年出生的作家創作。
朋友們持續傳來的閱讀及收藏好評,
為報時光在歷史資料探勘、轉化的路,
添了柴火,謝謝大家支持。
分享給大家「年記」系列,
由作家吳鈞堯撰寫的推薦。
過去的時光不會再回來,
而創作者的影像和文字為我們留下了一些痕跡,
如果你還不大清楚,一起來了解
【2021-03-20/聯合報/D3版/聯副.周末書房】
關於歷史從我說開始
【吳鈞堯】
推薦書:1960-1975《年記》系列(尖端出版)
年記,為年代依序記錄,由報時光與尖端出版聯合企畫,以三十張老照片為引,勾勒舊時代。
「年記」與「年紀」發音同,實則前者大時代、後者小敘事,但沒有「小」的餵養,時代的「大」何處著床?故而出生年為軸,一九六○到一九七五,十六位作家,依照出生年一字排開,浩浩盪盪成為歷史敘事。
要出生在一九六五年的李進文書寫一九六五、要歐銀釧寫她的一九六○、讓馮翊綱記他的一九六四,除非他們帶著前世記憶投胎,否則只能發一聲「甚」,其餘無解。
「年紀」寫「年記」,是一種再認識。著名空間研究學者克瑞斯威爾(Tim Creswell)提到,「當人將意義投注於局部空間,然後以某種方式(命名是一種方式)依附其上,空間就成了地方」,又說,「地方不單只是有待觀察、研究和書寫的事物,地方本身就是我們觀看、研究和書寫方式的一環」。
時空得進入了,才能成為我們的時空,「認名」跟「命名」猶如「年紀」與「年記」。
●
門,在出生年打開,允許我們帶著不同的成長背景與識見,每人派與照片,書寫三十則短文,再從濃縮中找到最緊要的關鍵詞,成為書名。年記系列成為非常「獨斷」的檢索,翻開扉頁,有一段文字精簡自作者的短序,有必要一一條列,因為它們是作者群的有趣註解,巧妙與霸道兼具。
毆銀釧《年記1960:時光的線條》,「依舊1960,香氣迎面」。
王淑芬《年記1961:誰在路上走著》,「人類矛盾與兩難,往往是自找的」。
楊翠《年記1962:一個時代的誕生》,「我與一則史詩級的美麗神話同時誕生」。
陳輝龍《年記1963:或許,不只三十個短篇》,「關於1963年,差不多要到1973年才知道原來如此」。
馮翊綱《年記1964:隨人解讀》,「梨園說書先生,將陽世百態述說」。
李進文《年記1965:捕魚和寫詩之間》,「我出生的那一天,時間最肥」。
嚴忠政《年記1966:交換日常》,「這一年,我們學習見面,練習摩擦」。
張萬康《年記1967:時空咖啡廳》,「我倒著生長,愉快的縮小兼重生」。
顏艾琳《年記1968:走慢的時光》,「據說1968年出生的人,在40歲會遇到改變成人生的重大事件」。
郝譽翔《年記1969:流動的夢境》,「1969,反抗與純真同在,樂觀與放縱並存,我心深嚮往之」。
李鼎《年記1970:原來是今日》,「我在50年之後遇見這30張毫無記憶的照片,好似重新檢視了自己過去所有『理所當然』的刪除」。
洪凌《年記1971:風靡宇宙的復刻版》,「天光破曉,滄青色光暈是萬年後的玄黃洪荒」。
張哲生《年記1972:記憶裡的前塵》,「令人回味無窮的國語卡通歌曲在25年後,引領我步上了漫漫的懷舊之路」。
徐國能《年記1973:與童年重逢之地》,「世界暫時失去了顏色和詩,但孕育了未來的無限驚喜」。
凌性傑《年記1974:飄浮的時光》,「天干地支裡,充滿了時間的暗示」。
李長青《年記1975:與這個世界》,「這是文學與我一種奇妙的緣分」。
●
作家姿態各異,觀點與出手方向,都是他們與世界的接軌。如此「任性」,肇因於歷史的讀與解,本來就沒有統一,甚至標準答案。任性出手,根源於規格的控管,嚴謹更勝防疫。字數最少的顏艾琳、郝譽翔,與最想多說的李鼎,很抱歉,都是七十頁篇幅。後記「這一年有什麼誕生了」,作者比台灣退出聯合國、蔣介石過世、王子麵生產、《八百壯士》首映、台視正式開播更要緊,列在第一順位。嚴謹中自由誕生,看似自在揮灑,對比書名與扉頁文字,實則個性盡現。
我在其中找到為文風格。
王淑芬、歐銀釧、顏艾琳抒情為尚,馮翊綱看圖說故事,不乏寫逸演出,洪凌的出場就預示了科幻風。以圖片勾勒筆意的,還能分出兩種,楊翠、張萬康、凌性傑借圖片說自身成長與感受,屬於主觀派;郝譽翔、張哲生系出同門,但客觀許多。陳輝龍寫就許多隱喻的小故事,李鼎則隱喻少、故事多,有一個大宗是散文詩,如李進文、嚴忠政、李長青、張哲生,張哲生偏白話運用、李長青則有意識地把古今詩人入文,這樣的「混搭」徐國能運用徹底,短文、短詩,連七言絕句都用上了。
凸顯作家個性的時代記錄,沒有總序、代序等「剪綵」儀式,系列訴諸美學要求,「以大面積留白並搭配簡潔的設計感╱內頁採用韓國進口厚磅美術紙╱書衣的設計、圖騰從日常中取材╱以雙色的撞色視覺感,展現時間與空間各自獨立又互相融合的概念」。
同時,為了避免作家「離圖」太遠,讀者難以跟上,書冊末頁條列照片拍攝年代跟史實記錄,閱讀年記時,讀者可以依照作家書寫,也可以前後對照,找到自己與歷史的軌跡。
●
「高二那個夏天,我一口氣讀完四十本金庸小說。沒有按照序號,而是有哪一部就租哪一部。年少讀武俠,我長了另一種滄桑,那是款霸氣,整個江湖都需要我。我到中華商場買了兩把木劍,一長一短,掛在身側,搭上二二一公車,車廂裡的乘客都顫慄,劍是其一、劍眉其二。我很習慣把眉毛皺成『劍眉』,眉心夾緊,尾梢自然跋扈」。
「人人行囊飽滿,商家的貨品越來越少,大肆採購後,回望中華商場,才警覺,張燈結綵似的海報早已消失,斑駁大樓前,人群密密麻麻,像螞蟻,為了過冬而覓食。隔許多年,才知道,從中華商場搬運出的,是每一個人對它的獨有回憶,那一身斑駁、那一臉灰槁,正是青春的側影」。
兩則短記不出自於上述作者手筆,而是閱讀「年記1967」,看到老照片,想起我跟中華商場的逢遇。記述於此,是年記系列透過它的規範與客觀,對我發出呼喚。
出版方把筆交付給十五位作者,讓他們做主,個性化不同的年頭,更有透過他們全境擴散的深意。這幾年《聯合報》分別以時代跟地方,多元思維留住歷史,懷舊之外,還有歷史感的培養,沒有拉滿的弓,就沒有飛揚的箭,無論朝天空向地心、朝悲傷或圖騰,任何一種飛行有目的,也有道長長的氣流。
「敲時間如竹,聽它走遠、聽它回來。來、去,有時依循五線譜,有時候是枝畫筆,以及原來如此」。
我寫它們,在自己年記的扉頁上。
#歐銀釧 #王淑芬 #楊翠 #陳輝龍
#馮翊綱 #李進文 #嚴忠政 #張萬康
#顏艾琳 #郝譽翔 #李鼎 #洪凌
#張哲生 #徐國能 #李長青 #凌性傑
#年記 #報時光UDNtime #尖端出版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050的網紅大犀膽bigwestd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 眾善積福 巫顯東 2 賞心星 莫雷拉 3 神馬飛揚 巴度 4 環保時代 何澤堯 加入youtube會員計劃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clbk_-hoz2vC-u5H7_j_w/join 按加入就可加入做會員 p...
神武飛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圖文版:https://bit.ly/3g8Xo0u
.
一如當時哈日的日劇日影迷,毫不意外地,我是她廣大粉絲的其中一員。
.
但我一直不知道其他人是何時中了這位森女的清新魔法,仔細想想,這是很怪的事情。她成名尚早,許多人看著她長大,但是與她差不多同期而紅的少女演員們(石原聰美、綾瀨遙…當然,還有不得不提的宮崎葵)早早就擔正了,在一部又一部熱門作品成為耀眼的核心,是其他演員去搭配她們幾位紅花。
.
可是,你會對這位早期走清新派女演員印象最深的作品,卻往往都是配角(或是雙主角),很少看到她在少女時期是真正的、唯一的主角。真的很怪,日本演藝圈生態,最愛讓美麗少女演員透過作品顯出青春活力美──就跟宮澤母親如何說服理惠女兒去拍全裸寫真集的理由同源:為了紀錄美好清純。
.
當然了,她在當時還是有主演作品,但是少得很不尋常。
.
不過,終究還是有許多人發現她的魅力,並且愛上她了。
.
後來回憶,第一次在影劇作品看到她,不是很多人提到「日式青春」兩字總會聯想到的《青春電幻物語》(很抱歉,我非常討厭這部)或《花與愛麗絲》(太感謝,我非常喜歡這部),而是兩部漫改連續劇及電影《料理仙姬》、《蜂蜜幸運草》。巧合又尷尬,這兩部漫畫的原著作者,其實都對自己故事的真人化版本有些微詞(菊地正太甚至在另一本漫畫裡寫了句「你有辦法就再給我真人化啊」),可是,那兩部作品至今仍能被人深深記住,就是因為有她的存在。
.
不是因為她演得有多好,而是留著烏黑亮麗長髮、總是露出髮際線恰到好處的額頭,以及有一對令人印象深刻的野生眉的她,在那兩部作品開始給了觀眾「空靈」及「仙」的強烈印象。
.
你仔細深思一下,你我皆凡人,人怎麼可能會是仙?但多少篇寫她究竟長得有多美的文章(包括要怎麼穿、要怎麼化妝才會變成她),多少位「小蒼井優」稱號的女模特兒及女藝人,以及許多影片或文章下方都會有粉絲留下「優醬是仙女本人」「神顏少女」等等你套用在絕情谷底的小龍女身上都不偏不倚的形容詞──甚至在另一部不太符合漫畫原著改編的《蟲師》電影版裡,她還真的把角色性格如名字的「淡幽」演得像小龍女:身著日式古裝,坐在和室裡,在陰暗的自然光裡,那氛圍像是一幅用淡墨繪出的清谷幽泉,遠觀,還真的有點像仙。
.
不過,你真的了解她以及知道她的個性之後,她怎麼可能會是仙,她也無意成為大家的仙。
.
比方說,當年讓她有了知名度的《花與愛麗絲》,岩井俊二拍進她小時候想進演藝圈總是落選的慘況,然後用可愛的方式讓她在電影裡的試鏡演出慘到不行,比方說,導演跟她說「哭戲很簡單啦,妳就想像打噴嚏打不出來就有眼淚」,岩井俊二給了她一個很好笑也很可愛的特寫,讓我們看到她打不出噴嚏的搞笑皺眉表情,但還是沒有眼淚,試鏡還是失敗了(但噴嚏倒是打出來了)。《花與愛麗絲》有很多這種淘氣少女鬼臉時刻,穿著奇怪雨衣在大雨跳奇怪土風舞的樣子,跟閨蜜在海邊大吵扭打成一塊全身都髒掉的樣子,在巴士上睡著仰著天張大嘴的樣子,當然,還有那個腳套個紙杯就跳起優美芭蕾舞的樣子。
.
回想當年,她在《花與愛麗絲》發佈記者會,她說「我就是愛麗絲啊,這個角色只有我才能演啦」,是啊,她當然不是仙,她當然是那個時不時都在扮鬼臉的愛麗絲啊,就算是十數年後公佈與山里亮太的結婚記者會,在一大堆無腦記者在先生面前問她會不會外遇的談話之中,說了很多為什麼會喜歡上他的理由,最後一句是:「他打開冰箱後會馬上關上,真的很溫柔體貼」(請在內心黜臭:誰打開冰箱會不關門的啊啊啊)。
.
但就是這種莫名的少女自信,莫名的不按牌理搞笑,這才是蒼井優的醍醐味吧。
.
笑著對媒體說,我會一個人去看相撲啦;笑著在節目上說,我常去武道館替早安家族偶像團ANGERME應援啊(還跟另一位迷妹藝人菊池亞希子一起為了少女偶像們編了特刊 https://bit.ly/3iQvcBl ),然後活生生像個常見的迷妹樣貌,一邊笑一邊看著她們感動到爆哭;笑著說平常經紀人在跟她報今日行程心情會變糟的時候,她一耳聽著經紀人的碎碎唸,戴著耳機的另一耳,是音量會再調高幾格的ANGERME動感舞曲「這樣心情會變超好的~」。
.
連被八卦雜誌拍到她與老公在路上散步時,她也咧嘴笑著的,好像山里亮太隨口幾句話又逗笑她了,哈哈你真的好好笑──所以很多人說她越來越真實了。
.
因為,有很多人都說她是為了擺脫仙女形象,這幾年才會接演不少挑戰尺度的電影(比方說《她不知道那些鳥的名字》或《愛情人形》),但與其說她越來越不像仙,倒不如說我們終於好好地看到她不是仙的那些樣貌,外貌像空靈仙女是她,個性不像仙也是她,但從頭到尾,她都在好好地做自己啊,幽默的像自己,大笑的像自己。
.
而時至今日,她仍然常常是主角旁邊的配角。新垣結衣的《兵乓少女大逆襲》,當然是襯出可愛結衣,佐藤健的《神劍闖江湖》系列,當然是襯出神劍武士,在《我啊,走自己的路》裡演年輕的田中裕子,當然是要襯出田中裕子,就連黑澤清的得獎之作《間諜之妻》,在片名已經很清楚地告訴觀眾重點在於「妻」而不在「間諜」的時候,卻在刻意舞台劇化的表演模式及走位裡,讓間諜丈夫高橋一生十分突出。她確實是空靈的,不過她的「空」,其實是那種能讓其他演員透過她,透出自己的氣質。
.
不過,最怪的是,我第一次覺得真的有點被她擊中(怕羞如我怎麼好意思說被她迷倒),其實是在宮藤官九郎的搞笑日劇《自戀刑警》。主角是長瀨智也,故事是戲仿日本電視台週間常有的二小時俗濫推理劇,宮藤官九郎玩了個「男刑警每集都要跟女犯人求婚」的惡搞哏,她是第二集的犯人,是個戀愛詐欺犯,不過在喜劇大師宮藤官九郎的手筆之下,再邪惡的角色都像個可愛小丑。
.
但是,在那集的最後,戲份只有一集的她,與長瀨智也站在懸岸邊(惡搞「你再過來我就要跳海了」的場景),她從原本清純的善良天使,變成滿嘴都是「我愛錢」的腹黑惡魔,可是最後刑警與她求婚,她卻告訴他「我不想讓你不幸」就把手銬接了過來銬住手腕。懸岸邊風吹的她長髮飛揚,淺淺一笑露出的溫柔──身在喜劇,是浮誇表演,可是那瞬的她,竟然美得像仙。
.
真的很怪,但這就是蒼井優。
.
(photo:川島小鳥 https://amzn.to/3iSbkOn)
神武飛揚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物質文化作為人類文化的遺產,可以說是除了口傳心授、約定俗成之外最能夠保留與延續人類社會與文化多樣性的一種媒介與管道。不過,在一千多年來,不同宗教的衝突以及其背後的政治差異,常常讓需要被保留的物質文化在衝突中成為價值觀差異的犧牲品。例如阿富汗中部高地的巴米揚大佛,作為六世紀佛教文明與絲路貿易交流的存在證明,經過了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兀兒帝國去處大佛臉部的洗禮,最後在塔利班政權的時期直接被毀壞一空。但是,當地居民儘管早就不再信奉佛教,卻仍舊將大佛作為典範認同的一部份,只不過這個過去宗教與文明的遺產、地方的地景認同卻都在當代的政治衝突中付之一炬。
————————————
位於中東一帶,伊朗與中國之間的阿富汗中部高地的巴米揚省(Bamiyan)聽起來非常陌生,卻和我們熟知的佛教文化有很深的淵源。省內的巴米揚谷紅土飛揚、充滿懸崖峭壁,卻非完全荒蕪落魄,岩壁上除了有一格一格的洞穴、變成當地人的住所,還曾經有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就這樣穩穩地站在岩壁邊俯瞰一切。
巴米揚大佛到底有多巨大?離台灣較近的吳哥窟一直是遊客們喜愛造訪的景點,站在四十幾公尺高的吳哥窟佛像前,感受前人精湛的手藝、也在自然環境的襯托下感受自己的渺小。而巴米揚大佛甚至比吳哥窟大佛更高,身長五十五公尺,旁邊比較「小」的佛像也有三十八公尺,是多數人身高的十九倍到二十五倍。
巴米揚大佛於西元六世紀左右被建立。因為這個區域就在絲路上,中國及中亞商人往來頻繁、文化交流也繁盛,而一度成為佛教重鎮,孫悟空的師父玄奘、元朝皇帝成吉思汗都曾到訪。除了兩尊最大的佛像外,岩石壁上還刻有其他大大小小的佛像。
然而,隨著伊斯蘭勢力崛起,為了商業活動方便,巴米揚區的居民也漸漸改信伊斯蘭教。十七世紀時,蒙兀兒帝國皇帝,阿拉姆吉爾(Aurangzeb)因為伊斯蘭教義中規定不能偶像崇拜,將大佛的臉毀容。
2001 年時,塔利班政權除了在美國引發死傷數千人的九一一事件、也在自己的國家摧毀了人們的精神指標:巴米揚大佛。他們在拿槍砲射擊大佛失敗後,改以武力威脅附近的居民搬運威力更強的砲彈、炸藥,放到佛像前,直接將有一千五百年歷史的大佛炸毀。原先矗立著大佛的岩洞,變成兩個空空的洞穴。
二十年過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日本、義大利、中國等國家強力支援巴米揚大佛的修復工作,甚至以 3D 光影技術重建大佛、連遺失多年的容顏都找了回來。
然而,塔利班政權帶來的支離破碎卻難以被重建。在 BBC 2016 年的一個訪談中,詢問到住在巴米揚省的居民海珊(Sayid Mirza Hossein)。他表示巴米揚大佛對當地人而言是身份的表徵,除了直接的經濟利益外,更是他們的身份認同。即便十幾、二十年已經過去,想到當初被要脅、和其他俘虜一起搬運炸藥,看著大佛在自己眼前被摧毀,海珊仍覺得「就像是要我拿斧頭砍了自己的家一樣」。
二十週年的紀念,或許就是在提醒我們,不只是只有人員傷亡可以造成傷害,文化紋理、精神上的殘酷也會長久地留在受害者心中。
(以上內容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the-disappearance-of-bamiyan-buddha/
神武飛揚 在 大犀膽bigwestdam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 眾善積福 巫顯東
2 賞心星 莫雷拉
3 神馬飛揚 巴度
4 環保時代 何澤堯
加入youtube會員計劃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clbk_-hoz2vC-u5H7_j_w/join
按加入就可加入做會員
patreon 傳送門
https://www.patreon.com/bigwestdam

神武飛揚 在 大犀膽bigwestdam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加入youtube會員計劃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clbk_-hoz2vC-u5H7_j_w/join
按加入就可加入做會員
patreon 傳送門
https://www.patreon.com/bigwestdam
1 開心大師 莫雷拉
2 神馬飛揚 巫顯東
3 盛勢 梁家俊
4 表表馬 田泰安

神武飛揚 在 PILI 霹靂布袋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正式直播時間:20:00
「拜託你了,名偵探小武!」
玄秘、玄秘、玄秘!
南域的名偵探,一信偵破不落事件🔍
竟讓武林中消失多年的神秘對聯再現塵寰
當年鄉民無心插柳的惡趣對聯
竟牽起連綿數十載的江湖秘密
東宮已經落地,神鶴何時上崖?
吞佛小船未靠⛵,飛揚不出闍城🏰
傳說中未果的神秘案件,是否能水落石出?
預知精彩結果,請鎖定霹靂直播強檔節目
「八點,霹靂一下!」
不要忘記收看本週的霹靂天越喔!٩(。・ω・。)و
#8點PILI一下 #YouTube直播 ##每周四晚間八點
-----------------------------------------------------------------
立即加入【霹靂布袋戲YouTube】頻道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XjKdruFuLXv9X2FK6_Q7w/jo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