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西多.多明哥自傳-7
多明哥常在書中提到跟哪個指揮、導演或演唱家合作的觀感,他提最多的應該是指揮,因為他自己除演唱,也指揮樂團,所以很有感,他能夠一針見血的指出指揮家的特色,如李察‧邦寧,是一個有條不紊的指揮家,對法國曲目有深厚的見識,將「霍夫曼」把握的很好;朱賽培.桑提有絕佳的記憶力,坐下來可以把總譜默寫下來;祖賓梅塔幽默講義氣,聰明且有超強的記憶力,有著不尋常的氣質,能用輕鬆的態度處理總譜;伯恩斯坦,常不辭勞苦將每個音餵養給樂隊的演奏者;佛多,能將作品內在的生命火花激盪出來,尤其能在鋼琴上陪歌唱家練唱,站在管弦樂團前,呈現所有樂思和活力給觀眾;朱里尼,將排練演出視為再創作的藝術工作,從他身上發現詠嘆調的快慢與場景、整體與歌詞都有密切相關。他是一個親切、深沉的音樂家,卻也善於激勵鼓勵工作同仁。當他指揮「震怒之日」他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最後審判的上帝的化身,減少過度誇張的戲劇性動作,音樂冰冷的進行,帶領上帝高度憤怒的權威感是如此逼真嚇人;阿巴鐸,忠於威爾第原著的音樂家,雖是很好的鋼琴演奏家,但卻常用很輕的聲音駕馭樂團、我最喜歡和他合作比才的「卡門」,他能按總譜的要求把透明的音響、熱情與性慾的特質全都表現出來,樂團和他充分合作,令演唱者彷彿享受一場古典樂的演出;詹姆斯.雷文,對工作專注熱誠,對歌劇掌握各種音樂風格,全盤了解,並維持高品味的音樂效果;穆堤,是一位天生傑出的音樂家,很少給樂隊規定,卻不可思議的精準,對樂隊聲音辨識更是準確;彭內,聰明的指揮,懂得適度的堅持與退讓;克萊柏,註定天生要吃指揮這行飯,他身材高大且苗條,雙手似乎無限長,其指揮技巧和樂句的處理都很精緻,他對指揮與音樂了然於心;貝姆,可以說是音樂的化身,他87歲(1980)和他合作錄製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觀察,他對工作嚴謹且專注,他的手勢傳達出巨大的力量和強度,有如滾滾江河般洶湧,起拍和速度準確無比,對獨唱者和合唱團的控制從未失手;卡拉揚,1981他與維也納交響樂團合作,認為用團在卡拉揚的魔棒指揮下,表現出一種超自然的美,和弦由虛浮下沉,一直到豐沛的音量,從低音提琴到長笛,就像含苞待放的花等著盛開,有時速度慢,你可以聽到快速中無法聽到明晰的音響如月亮之歌,是絕對嚴格和專注合而為一的圓滿。
王淑汝老師文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演奏: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 Play: 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揮:(印度)祖賓•梅塔 Conductor: Mr.Zubin Mehta 1.(法)喬治•比才 - 卡門序曲 Georges Bizet - Carmen Suit 2.(美)約翰...
「祖賓梅塔」的推薦目錄:
- 關於祖賓梅塔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祖賓梅塔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祖賓梅塔 在 吳家揚的樂透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祖賓梅塔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祖賓梅塔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祖賓梅塔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祖賓梅塔 在 祖賓梅塔,小提琴 帕爾曼、祖克曼,大提琴 杜...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祖賓梅塔 在 電影線上看- Gimy劇迷- 第1頁 - PttPlay 的評價
祖賓梅塔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馬勒第一號「巨人」交響曲
指揮:祖賓梅塔
樂團:NHK交響樂團
晚間音樂會
原始連結:https://youtu.be/gh5Ya80YfzQ
祖賓梅塔 在 吳家揚的樂透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布拉姆斯交響協奏曲
小提琴:祖克曼
大提琴:阿曼達·福賽斯
指揮:祖賓梅塔
樂團:以色列愛樂
原始連結:https://youtu.be/56oJRDPF2A0
祖賓梅塔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演奏: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 Play: 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揮:(印度)祖賓•梅塔 Conductor: Mr.Zubin Mehta
1.(法)喬治•比才 - 卡門序曲 Georges Bizet - Carmen Suit
2.(美)約翰•菲力浦•蘇薩 - 永遠的忠誠 John Philip Sousa - Semper Fidelis
3.(美)約翰•菲力浦•蘇薩-星條旗永遠飄揚 John Philip Sousa -The Stars and Strips Forever
4.(奧)小約瑟夫•赫爾梅斯貝格 - 魔鬼音程之舞 Josef Hellmesberger – Danse Diabolique
5.(奧)約翰•施特勞斯 - 閒聊波爾卡 Johann Strauss - Tritsch-Tratsch-Polka
1:- Carmen Suit-1873年初,比才開始歌劇《卡門》的寫作,《卡門》取材於梅裡美的同名小說,1875年3月3日在巴黎喜歌劇院首演,慘遭失敗。當代人對他的作品中“大膽的現實主義和赤裸的情感感到震驚和受到冒犯”,指責這是一部“淫穢的作品”,“音樂不知所云”。據說他曾為此整夜痛苦地在巴黎的街道上徘徊。但《卡門》卻受到了同時代的聖-桑、柴科夫斯基以及後輩德彪西的讚揚,前面兩位預言“十年之後,將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一部歌劇”。然而,比才未能等到這一天,僅三個月後的1875年6月3日,他即因抑鬱在布日瓦勒逝世,年僅37歲。五年之後,《卡門》再度在巴黎上演,獲得了極大轟動。
2-3:- 約翰•菲力浦•蘇薩(英語:John Philip Sousa,1854年11月6日-1932年3月6日)是浪漫主義時代後期的一位美國作曲家及指揮家,主要的作品是美國軍旅及愛國進行曲,他亦因此而享負盛名。在大約1890年,有英國雜誌把精於創作進行曲的蘇薩稱為「進行曲之王」,蘇薩的音樂出版商亦採用這個綽號推廣他的音樂,自此「進行曲之王」就變得家傳戶曉[1]。蘇薩最著名的進行曲包括《自由之鐘進行曲》、《雷神進行曲》、《華盛頓郵報進行曲》、《忠誠進行曲》(美國海軍陸戰隊進行曲)及《星條旗永不落》(美國國家進行曲)。
4:-約瑟夫•赫爾梅斯伯格(Joseph Hellmesberger,1855)奧地利天才的小提琴大師,出色的作曲家和指揮家。其父為小提琴家和樂團指揮。黑爾梅斯伯格年少時從父學小提琴;1875年成為父親的赫爾梅斯伯格四重奏樂團成員,1887年成為該四重奏樂團團長。1878年任維也納音樂院教授。1901年至1903年任維也納交響樂團總指揮。在他眾多的作品中,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這首充滿神秘色彩的《魔鬼音程之舞》
5:- 閒聊波爾卡(德語:Tritsch-Tratsch-Polka, Op. 214)有時也稱為《嘰嘰喳喳波爾卡》,小約翰•施特勞斯作於1858年,同年在俄國彼得堡的近郊首次演出。這是一首舞曲小品,有聲有色地表現了婦女們嚷著笑著和愉快地閒聊的情景,是作者的波爾卡舞曲中較為流行的一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SuX1y81Otw/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p1N58VdUFqCM4Us0ZejRvHpWZcg)
祖賓梅塔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演奏: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 Play: 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揮:(印度)祖賓•梅塔 Conductor: Mr.Zubin Mehta
鋼琴演奏:(中國)朗朗 Soloist:Lang Lang
1. (俄)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 -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1樂章 Peter Ilitch Tchai–kovsky -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 flat minor, op.
2. 史特勞斯變奏曲 Strauss Variations
降b小調第1號鋼琴協奏曲(英語:Piano Concerto No. 1 (Tchaikovsky),俄語:Концерт для фортепиано с оркестром № 1 (Чайковский)),作品23,是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管弦樂作品。創作於1874至75年,題獻給德國鋼琴家兼指揮家漢斯·馮·彪羅。柴可夫斯基於1874年在寫給其弟的家信中首次提到創作這首樂曲的情況,不久後的12月,作品大致完成,柴可夫斯原本打算將這部作品交給著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尼古萊·魯賓斯坦來修訂和首演,但是魯賓斯坦對作品作出了無情的批評,令柴可夫斯基改變了初衷,將這部作品題獻給了德國指揮家漢斯·馮·彪羅。彪羅將這部協奏曲帶到了美國,1875年10月25日在波士頓音樂廳進行了首演。19天以後,這部作品才回到了俄羅斯家鄉,地點是聖彼德堡。由古斯塔夫·葛羅斯(即拉赫曼尼諾夫的老師)及捷克指揮家愛德華·那普拉夫尼克演出。但是這次俄羅斯的首演卻又因演奏的速度過快而宣告失敗。柴可夫斯基事後形容葛羅斯的表現是:「聲音有如被殘暴地演奏出來」。[1]幸好,12月3日在莫斯科舉行的演出則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當時擔任鋼琴獨奏的是當時年僅18歲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塔涅耶夫,而指揮正是當初拒絕彈奏的尼古萊·魯賓斯坦,他後來亦成為這首曲子的其中一位公認的演繹權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98DhM-vIdc/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FvTUFpkINHLyi7NQZcTjZcyOnQg)
祖賓梅塔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演奏: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 Play: 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揮:(印度)祖賓•梅塔 Conductor: Mr.Zubin Mehta
1.(奧)約翰•施特勞斯 - 維也納的血統 J. Strauss - Wiener Blut (Waltz)
2.(俄)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 - 1812序曲 Peter Ilitch Tchai–kovsky - Overture 1812
3.(英)愛德華•威廉•埃爾加 - 尼洛德慢板 (選自《謎語變奏曲》) Edward William Elgar - Nimrod Adagio (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 “Enigma”)
1.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Strauss 1825-1899),寫了一首《維也納氣質圓舞曲》 Wiener Blut waltz ,這個Blut 英文是Blood,如果照字面翻譯應是血液,血統等意思,這裡翻譯成氣質實在太妙,和希臘醫生的體液造就性情的說法相吻合,還有把氣質這個詞還原為人的本性,特點,再不要被裝腔作勢來混餚視聽。1837年,奧地利的維也納發生了極為嚴重的經濟危機,各企業公司紛紛倒閉,失業人數大大增加。為了讓人們振作起來,走出對命運和生活悲觀失望的情緒,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了這首《維也納氣質圓舞曲》,像一陣清新的風,像一股熱血的暖流,告訴維也納人們,振作血液裡與生俱來的樂觀和堅強,困難必將過去,光明必將來臨。由七首風格各不相同的圓舞曲組成了這首非凡的“維也納氣質”。是美泉宮(Schloss Schönbrunn)音樂會必演的曲目。說起愛國的樂曲,蕭邦和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是夜不能寐,有家不能歸的思念和悲天憫人。西貝柳斯在《芬蘭頌》裡展現的是莊嚴壯闊,神聖的感情。我們引以為傲的《黃河》更多的是洶湧澎拜,一瀉千里的氣魄。而這首《維也納氣質圓舞曲》卻處處流露出骨子裡的優越,高貴,自豪。
2.《1812序曲》(降E大調序曲「1812」,作品第49號)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作品以曲中的炮火聲聞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戶外演出——曾起用真的大炮。該序曲於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在「2005 Classical Spectacular」的演出中,《1812序曲》最後一段的場景。
曲目開始時出現一個深廣的主題,代表著俄羅斯廣袤的領土和無限風光。後來樂曲進入發展部,一個侵略性的主題代表著法軍的入侵。再次轉到一個進行曲,表達的是俄羅斯人武裝上前線,準備抵抗侵略者。後來激烈的主體衝突描繪了殘酷的戰爭。裡面被扭曲的馬賽曲代表著法軍。後來,俄國人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俄國國歌在炮聲鐘聲中把樂曲推至最高潮。
3.回顧十七世紀起的音樂發展,自普賽爾(Henry Purcell, 1659-95)之後,英國幾乎沒有其他舉足輕重的作曲家;直到艾爾加(Edward Elgar, 1857-1934)的出現,才為英國在十九、二十世紀的音樂發展增添了燦爛丰采。艾爾加出生於英國鄉間小城,父親在當地開了一間音樂店。由於環境使然,艾爾加從小對於音樂就很有興趣,能夠演奏鋼琴,小提琴,還能吹低音管與作曲。艾爾加並沒有受過正式的音樂教育,但依靠自學,他努力地開啟自己的音樂創作大門。1899年創作的《謎語變奏曲》(Enigma Variations, Op. 36),讓這位作曲家首獲極大的成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RpFGBVBM4/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7K9A54XYvjACGjGZsWfIrFnIcfw)
祖賓梅塔 在 電影線上看- Gimy劇迷- 第1頁 - PttPlay 的推薦與評價
恐怖片 · 720P超清 · 電鋸驚魂4. 斯科特·帕特森,托賓·貝爾,貝茜·拉塞爾 · 720P超清 · 電鋸驚魂3. 托賓·貝爾,安古斯·麥克菲登,戴安·梅爾 · 720P超清 · 電鋸驚魂2. 唐尼·沃爾伯 ... ... <看更多>
祖賓梅塔 在 祖賓梅塔,小提琴 帕爾曼、祖克曼,大提琴 杜...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這個鳟魚五重奏的組合真的是太經典了!!!低音大提琴-祖賓梅塔,小提琴─帕爾曼、祖克曼,大提琴─杜普蕾,鋼琴─巴倫波音,當時的他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