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川普要帶領美國走向孤獨,而如果按書中作者的說法,美國走向孤獨是一條必然的路,中產階級的再次革命已經是命運使然,美國人只是在找一個走這條路的領袖罷了。
如果是這樣,那川普的勝利也很合理,時代所趨,所謂亂世造英雄。
只是,希望是英雄,而非是最後一段寫的,成了孤獨後的黯暗寂寥。
好像應該把這本書列入書單了!
有人要陪我一起看嗎?:)
--------------------------------------------------------------------------------------------
「衰退」在美國是個敏感字眼,美國即使身為群龍之首仍必須先改造自己,才足以面面大幅改變的世界。
作者提到,遠離華府當局的年輕世代,比較能理解全球局勢的變遷,很多人對於未來非常悲,這些年輕人對世界前景以及華府當局與政治系統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的悲觀看法,令作者非常的震驚。」
萬一美國經濟無法完全復甦,經濟成長減緩至遠低於前述2.7%的水準,美國與國際系統都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情況。
疲軟的國際貿易與美國國內危機的外溢效果,將會減緩其他國家的經濟成長。經濟成長放緩也會壓低美國的生活水準,美國的中產階級在過去二十年間已經經歷了收入停滯不前的窘境,在這種悲觀的情境下,中產階級會再進一步墜落!
雖然美國在這種情境中不見得會絕對衰退,但多數美國人與觀察家會以為美國正在衰敗,讓美國更難領先。美國在這種情況下無疑會更加關注國內的局勢,走向孤立主義。
94狂呀!! 川普當選了,2016~2030全球趨勢大解密
下一任美國總統川普曾說,要在美國和墨西哥之間築起一道牆,
可能多達一千一百萬非法移民將被驅逐出境,他也說要攻打伊拉克奪取油田,低迷的經濟局勢會讓美國走向孤立嗎?會影響亞洲局勢和美台關係?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前顧問Mathew Burrows在《2016~2030全球趨勢大解密》中提到:未來幾十年,亞洲秩序的四大發展可能,其中就預言美國可能走向孤立主義,專注處理國內事務。
一、延續目前的秩序:中美之間按照規則合作,卻也暗中較勁,亞洲多數國家則是居於中美之間。美國持續維持海上霸權,其聯盟體系則維持安全秩序,而美國目前的權力優勢削弱了中國軍事化、北韓核武發展,以及亞洲其它潛在安全問題的風險。亞洲體制繼續扎根,經濟整合持續朝太平洋軸心發展,而不是單純的亞洲軸心。最大的衝突威脅是小型的軍事衝突過度發酵,進而導致情勢失控,引發大眾潛在的民族意識狂熱。
二、權力平衡的秩序:強國競爭不受限制,勢力的相對變化助長了競爭,美國的角色弱化,退回孤立主義或經濟衰退會讓人更覺得美國的投入減少,例如美國維護東亞安全的意願。這樣的地區秩序「正適合競爭對立」,有些亞洲國家可能會發展或購買核武,做為彌補美國維安減少的唯一方法。這是最糟的情境,東亞可能因此陷入區域衝突,規模比現在的中東衝突還大,而且東亞有更多的經濟與科技方法,可以發動比中東還要致命的戰爭。
三、統一的地區秩序:東亞共同體照著歐洲民主和平的方式發展,這種區域發展的先決條件是中國的政治走向自由化。這樣的區域秩序發展是假設亞洲的地方主義會想要保留亞洲小國的自主權,但是多元又愛好和平的東亞共同體,可能仍需要由美國來負責維護區域的安全。有鑑於大家對中國勢力的日益恐懼,這是目前看起來最不可能出現的情境。
四、以中國為中心的秩序:中國位居階層式區域秩序的頂峰,這是假設亞洲體制必須改變方向,照著亞洲軸心的封閉路線發展,而不是開放的跨太平洋區域主義(一九九○年代初期以來,建立亞洲共同體背後的主導動力)。除非中國降低威脅性,並和鄰國培養更好的雙邊關係,否則很難看到這種情境發生。
另外「衰退」在美國是個敏感字眼,美國即使身為群龍之首仍必須先改造自己,才足以面面大幅改變的世界。作者提到遠離華府當局的年輕世代比較能理解全球局勢的變遷,很多人對於未來非常悲,這些年輕人對世界前景以及華府當局與政治系統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的悲觀看法令作者非常的震驚。
美國的市井小民抓到了一些趨勢,無論你怎麼看,西方國家都會愈來愈趨於少數,處於權力日益分散的環境。全球經濟的榮景將與開發中國家的發展愈來愈相關,全球的財富版圖正在轉移,2008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儲蓄國,到了2020年,新興市場的金融資產比例預期將會加倍,新興市場將會成為世界經濟中更重要的資金來源。
美國透過TPP與TTIP,與歐洲和亞洲建立緊密貿易關係
二次大戰以後的時代是由G7(指美、英、法、德、義、加拿大、日本)主導經濟和政治。美國也因為這個聯盟關係而壯大。展望未來,無論你建構什麼務實的經濟成長情境,G7整體占全球軍事總開支的比率將會下降。二○三○年,美國仍會保有領先的軍事實力,但要維持目前這樣的國防開支則令人懷疑。過去幾十年來,美國國防開支占美國經濟的比率持續下滑,隨著人口老化與利率攀升,美國如果不徹底改革社會福利計畫或大幅增加稅收,社福成本將會在聯邦政府預算中占愈來愈高的比率,過去G7享有的軍事優勢將會逐漸消失。
不過,由於歐洲與美國有共同的價值觀,歐洲對美國來說是最關鍵的因素之一,但是這並非典型的美國觀點,美國外交政策界有許多精英都認為歐洲沒這麼重要,他們批評歐洲已趨疲軟,不太能夠成為美國的優良合作夥伴。我的職業生涯是從分析歐洲起家的,我可能比較能夠了解這對美國與歐洲來說牽涉到多麼龐大的利益。歐洲確實面臨多重挑戰,即使是在最近發生歐元危機以前,歐盟就已經出現身分認同危機,而且現在大家對歐盟的看法愈來愈負面。2013年的民調顯示,60%的歐洲人不信任歐盟,比2007年初的32%大幅增加,將近50%的歐洲人表示他們對歐盟的未來感到悲觀,相較之下,2007年底的悲觀比率才25%。當世界逐漸走向多極化時,歐洲疲軟會讓美國更難以維持二次戰後的國際自由秩序;相反的,由於歐洲在多邊主義方面與美國有許多相同的價值觀,如果歐洲變得更強大,可以提升美國維持這種秩序的機率。在歐洲各國的首都談論歐洲是否衰退,就像在美國討論美國的未來一樣,是個充滿爭議與敏感的議題。
萬一美國經濟無法完全復甦,經濟成長減緩至遠低於前述2.7%的水準,美國與國際系統都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情況。疲軟的國際貿易與美國國內危機的外溢效果,將會減緩其他國家的經濟成長。經濟成長放緩也會壓低美國的生活水準,美國的中產階級在過去二十年間已經經歷了收入停滯不前的窘境,在這種悲觀的情境下,中產階級會再進一步墜落,雖然美國在這種情境中不見得會絕對衰退,但多數美國人與觀察家會以為美國正在衰敗,讓美國更難領先。美國在這種情況下無疑會更加關注國內的局勢,走向孤立主義。
在樂觀的情境中,美國經濟重振將會增加美國持續參與全球和區域挑戰的機率。美國政府在完成《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與《跨太平洋夥伴協議》之後,可以進一步促成新的全球貿易談判,強化管理國際貿易體系的規則。當美國更強大時,才會更有能力因應中東的動盪,以及防止其他失敗國家的崩解。美國更往外發展後,可以在多強崛起(尤其是中國與印度)因而導致對立加劇的亞洲,繼續扮演維護秩序的角色。不過,美國重振雄風不見得是萬靈丹,無論美國是否領導世界,恐怖主義、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擴散、地區衝突,以及其它對國際秩序的威脅,還是會受到本身動態的影響。
不過,在悲觀的情境中亦即美國復甦失敗,影響會更加顯著,全球將會出現龐大且危險的權力真空,而且非常迅速。如果美國疲弱,歐洲經濟也會放緩,貿易改革與金融和貨幣體系的改革都會遭到拖累,全世界的貿易集團可能都只在乎集團內的狀況。
在這種負面情境中,美國更有可能失去在區域的影響力,例如亞洲的中國與印度、中東的伊朗、歐亞大陸的俄羅斯。已故的哈佛大學社會學家薩繆爾.杭亭頓與其他的學術界理論家談過,「中產階級往往生性喜歡變革,但中年時轉趨保守」。中產階級是社會與政治秩序的捍衛者,前提是那些秩序必須符合他們的利益。
不管怎樣世界已經在改變,我們的思考訓練方式也要開始改變了。
更多為你而讀活動 http://pics.ee/1a6L
社會福利 前景 的 悲觀 論 還是 樂觀 論 在 東講西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李光耀目光如炬,可是當他看終國之時,其如炬的目光仍存在着盲點。
不管別人甚樣看他所建立的星加坡,無可置疑的是,星加坡對比香港最大的優勢是遠離終國。
[國際學海迷津23] 台灣選後重溫:《李光耀觀天下》的小國現實世界觀
新加坡李光耀在2015年逝世,新加坡在其帶領下,實現了國家獨立與經濟騰飛,更與世界各大國建立了緊密關係,縱有批評聲音,但瑕不掩瑜,李光耀本人除了被各國政要奉為上賓,也被認定是一代智者。李光耀的遺作《李光耀觀天下》,就是他從新加坡的小國角度,對全球局勢觀察所得的總結,分析圍繞兩個核心問題:決定各地發展前景的根本要素是什麼?未來世界發展的機遇又在哪裡?這些問題是國際關係業界普遍關心,自然也希望從李氏一家之言得到啟迪。
李光耀是典型的現實主義者(realist),但因為習慣了危機處處、左右逢源的小國思維,也加入了不少後天創見。在李光耀看來,影響一個國家發展趨勢的基本要素還是人口結構、經濟實力、地緣政治等傳統條件,但同時也反覆強調社會文化因素的重要性,這是他和基辛格一類傳統現實主義者的最不同之處。例如在東亞地區,李光耀認為中國人五千年來的文化和思維傳統,決定了他們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政體,來確保國家的穩定繁榮,而中國共產黨政府恰好提供了這一保證,令中國政府對社會各方面保持控制能力,才能與經濟同步發展。相較而言,他認為日本將迎來第三個「失去的十年」:持續的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齡化,極大限制了日本經濟發展的潛力,而日本強烈的民族純潔性、對外來移民的排斥,都將導致日本無法化解沉重的人口負擔,在國際舞台難以再扮演舉足輕重角色。
李光耀對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充滿信心,認為儘管受到中東戰爭和金融危機的拖累,美國仍能很快恢復實力,正是因為美國經濟相當有活力,而且體制健全。李光耀對美國經濟的樂觀主要基於四個理由:
(1)美國能夠吸引全世界的移民、特別是高質素移民,他們為美國帶來創造力與激情,抵銷了發達國家趨於安逸的心態;
(2)美國國內遍佈經濟發展都會,這些城市競相吸引資金與人才,使美國社會多元而有活力;
(3)美國企業奉行靈活的生產經營策略,能夠迅速適應全球市場的變化;
(4)美國社會有鼓勵人走向世界創業致富的文化,年輕人被視作社會創造力的核心,上向流動機遇不成問題,是為「美國夢」。
但對大西洋的另一側,李光耀就趨向悲觀。縱然他本人仰慕英國文化,李光耀還是認為歐洲正在走向無可避免的衰落。一方面,他認為歐盟貨幣一體化的嘗試,一直沒有各國財政整合作為配套,只要有國家出現難以解決的債務危機,歐元區將難以為繼。另一方面,他認為歐洲經濟與美國相反,完全缺乏活力,根源在於其僵化的福利社會制度:歐洲的勞工保護體制,讓歐洲勞動力相較於東亞失去競爭力;持續高企的社會福利開支,讓國家財政難以負擔;無差別的福利待遇,則讓歐洲人喪失了努力奮鬥的動力,令「歐洲的世紀」已成為歷史。
在他眼中,前景同樣暗淡的還有中東地區。李光耀認為,「阿拉伯之春」的民主實驗不會持久,受其社會文化根基所限,中東地區始終無法實踐民主政治。他認為中東地區有根深蒂固的部落封建制度,社會缺乏對「平等公民權」的認知,而且中東經濟發展過分依賴自然資源,難以持續;沒有持續的經濟發展,則無法構建穩定的民主政治體系。他認為中東動盪的核心依然是以巴衝突,伊朗則會利用以巴衝突,拉攏區域內什葉派穆斯林,與遜尼派阿拉伯國家抗衡,意圖稱霸中東。李光耀直言,化解中東矛盾的希望相當渺茫。
最後,李光耀的目光回到東南亞,而他認為該區域目前相對平靜,前景也相對穩定。例如泰國日益增強的中下層力量雖然削弱了王室,但社會流動性加強,經濟發展勢頭不俗;越南和緬甸領導人均走向了正確的改革方向,儘管改革力度與成效還有待觀察,但機遇處處;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因為族群問題分道揚鑣,卻也相安無事,經濟也持續發展,還能建立新型合作關係。對於新加坡自身發展,李光耀相信人民行動黨執政可以保證政府的執行力,而新加坡一直以來與世界各地建立經濟聯繫的做法,應能繼續抵禦風險。他最擔心的問題仍是新加坡的人口結構,引進外來移民只是不得已而為之,要長遠解決人口老齡化負擔、實現可持續增長,還是需要社會文化的轉變。
放眼全球,李光耀認為以下五個大方向,可綜合21世紀的基本脈絡:
(1)中國仍將在政府高度集權的條件下發展,不會出現革命,亦不會轉向西式自由民主;
(2)三十年內,中美兩大國實力將會趨於平衡,中國會成為東亞強國,把美國情報活動排除出兩百海里專屬經濟區範圍外;
(3)美國在東亞的活動空間將被壓縮,但仍將保持對全球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領導地位,並與中國在經貿上更密切合作;
(4)與中美兩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洲、日本、印度等,將淪為國際舞台的配角;
(5)未來世界發展中心將在亞洲,亞太地區的新興經濟體將迎接全球化過程中無數的機遇與挑戰。也正因此,李光耀相信新加坡「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嘗試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本區域的『巨樹』之間穿梭」。
在過去數十年,李光耀對國際格局的洞悉,已被其帶領的新加坡「業績」所證明,關於「新加坡模式」的討論,也在中港政圈不絕於耳。當然,李光耀從未試圖在外推廣「新加坡模式」,其對21世紀的前瞻性分析仍有待考證,但他着眼於全球局勢、為新加坡發展未雨綢繆的經驗,仍有相當借鑑意義。香港和新加坡相似,也是一個外向型經濟體,新移民眾多,長久以來以「亞洲國際都會」為傲,但今天香港人有沒有李光耀這樣的智者,去閱讀未來世界?李光耀並沒有單獨對香港給出他的答案,但許多啟示,在《觀天下》一書,早已不言而喻。
小詞典:李光耀 (1923-2015)
新加坡建國總理,有「新加坡國父」之稱,本是留英劍橋大學法律高材生,回國任律師後創立人民行動黨,早年倡議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但被大馬領袖東姑逼走,才領導新加坡獨立。對內採取威權主義政策,倡導亞洲價值觀,帶領新加坡經濟起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對外一方面加入美國主導的亞太區域合作,另一方面則積極和中國發展經濟關係。2015年病逝後,數十萬人排隊參與國葬,可見地位之超然。
沈旭暉 信報財經新聞 2015年10月19日
延伸閱讀:李光耀之喪禮外交
https://www.facebook.com/…/a.1004815379552…/937178469649637/
社會福利 前景 的 悲觀 論 還是 樂觀 論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際學海迷津23] 台灣選後重溫:《李光耀觀天下》的小國現實世界觀
新加坡李光耀在2015年逝世,新加坡在其帶領下,實現了國家獨立與經濟騰飛,更與世界各大國建立了緊密關係,縱有批評聲音,但瑕不掩瑜,李光耀本人除了被各國政要奉為上賓,也被認定是一代智者。李光耀的遺作《李光耀觀天下》,就是他從新加坡的小國角度,對全球局勢觀察所得的總結,分析圍繞兩個核心問題:決定各地發展前景的根本要素是什麼?未來世界發展的機遇又在哪裡?這些問題是國際關係業界普遍關心,自然也希望從李氏一家之言得到啟迪。
李光耀是典型的現實主義者(realist),但因為習慣了危機處處、左右逢源的小國思維,也加入了不少後天創見。在李光耀看來,影響一個國家發展趨勢的基本要素還是人口結構、經濟實力、地緣政治等傳統條件,但同時也反覆強調社會文化因素的重要性,這是他和基辛格一類傳統現實主義者的最不同之處。例如在東亞地區,李光耀認為中國人五千年來的文化和思維傳統,決定了他們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政體,來確保國家的穩定繁榮,而中國共產黨政府恰好提供了這一保證,令中國政府對社會各方面保持控制能力,才能與經濟同步發展。相較而言,他認為日本將迎來第三個「失去的十年」:持續的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齡化,極大限制了日本經濟發展的潛力,而日本強烈的民族純潔性、對外來移民的排斥,都將導致日本無法化解沉重的人口負擔,在國際舞台難以再扮演舉足輕重角色。
李光耀對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充滿信心,認為儘管受到中東戰爭和金融危機的拖累,美國仍能很快恢復實力,正是因為美國經濟相當有活力,而且體制健全。李光耀對美國經濟的樂觀主要基於四個理由:
(1)美國能夠吸引全世界的移民、特別是高質素移民,他們為美國帶來創造力與激情,抵銷了發達國家趨於安逸的心態;
(2)美國國內遍佈經濟發展都會,這些城市競相吸引資金與人才,使美國社會多元而有活力;
(3)美國企業奉行靈活的生產經營策略,能夠迅速適應全球市場的變化;
(4)美國社會有鼓勵人走向世界創業致富的文化,年輕人被視作社會創造力的核心,上向流動機遇不成問題,是為「美國夢」。
但對大西洋的另一側,李光耀就趨向悲觀。縱然他本人仰慕英國文化,李光耀還是認為歐洲正在走向無可避免的衰落。一方面,他認為歐盟貨幣一體化的嘗試,一直沒有各國財政整合作為配套,只要有國家出現難以解決的債務危機,歐元區將難以為繼。另一方面,他認為歐洲經濟與美國相反,完全缺乏活力,根源在於其僵化的福利社會制度:歐洲的勞工保護體制,讓歐洲勞動力相較於東亞失去競爭力;持續高企的社會福利開支,讓國家財政難以負擔;無差別的福利待遇,則讓歐洲人喪失了努力奮鬥的動力,令「歐洲的世紀」已成為歷史。
在他眼中,前景同樣暗淡的還有中東地區。李光耀認為,「阿拉伯之春」的民主實驗不會持久,受其社會文化根基所限,中東地區始終無法實踐民主政治。他認為中東地區有根深蒂固的部落封建制度,社會缺乏對「平等公民權」的認知,而且中東經濟發展過分依賴自然資源,難以持續;沒有持續的經濟發展,則無法構建穩定的民主政治體系。他認為中東動盪的核心依然是以巴衝突,伊朗則會利用以巴衝突,拉攏區域內什葉派穆斯林,與遜尼派阿拉伯國家抗衡,意圖稱霸中東。李光耀直言,化解中東矛盾的希望相當渺茫。
最後,李光耀的目光回到東南亞,而他認為該區域目前相對平靜,前景也相對穩定。例如泰國日益增強的中下層力量雖然削弱了王室,但社會流動性加強,經濟發展勢頭不俗;越南和緬甸領導人均走向了正確的改革方向,儘管改革力度與成效還有待觀察,但機遇處處;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因為族群問題分道揚鑣,卻也相安無事,經濟也持續發展,還能建立新型合作關係。對於新加坡自身發展,李光耀相信人民行動黨執政可以保證政府的執行力,而新加坡一直以來與世界各地建立經濟聯繫的做法,應能繼續抵禦風險。他最擔心的問題仍是新加坡的人口結構,引進外來移民只是不得已而為之,要長遠解決人口老齡化負擔、實現可持續增長,還是需要社會文化的轉變。
放眼全球,李光耀認為以下五個大方向,可綜合21世紀的基本脈絡:
(1)中國仍將在政府高度集權的條件下發展,不會出現革命,亦不會轉向西式自由民主;
(2)三十年內,中美兩大國實力將會趨於平衡,中國會成為東亞強國,把美國情報活動排除出兩百海里專屬經濟區範圍外;
(3)美國在東亞的活動空間將被壓縮,但仍將保持對全球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領導地位,並與中國在經貿上更密切合作;
(4)與中美兩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洲、日本、印度等,將淪為國際舞台的配角;
(5)未來世界發展中心將在亞洲,亞太地區的新興經濟體將迎接全球化過程中無數的機遇與挑戰。也正因此,李光耀相信新加坡「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嘗試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本區域的『巨樹』之間穿梭」。
在過去數十年,李光耀對國際格局的洞悉,已被其帶領的新加坡「業績」所證明,關於「新加坡模式」的討論,也在中港政圈不絕於耳。當然,李光耀從未試圖在外推廣「新加坡模式」,其對21世紀的前瞻性分析仍有待考證,但他着眼於全球局勢、為新加坡發展未雨綢繆的經驗,仍有相當借鑑意義。香港和新加坡相似,也是一個外向型經濟體,新移民眾多,長久以來以「亞洲國際都會」為傲,但今天香港人有沒有李光耀這樣的智者,去閱讀未來世界?李光耀並沒有單獨對香港給出他的答案,但許多啟示,在《觀天下》一書,早已不言而喻。
小詞典:李光耀 (1923-2015)
新加坡建國總理,有「新加坡國父」之稱,本是留英劍橋大學法律高材生,回國任律師後創立人民行動黨,早年倡議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但被大馬領袖東姑逼走,才領導新加坡獨立。對內採取威權主義政策,倡導亞洲價值觀,帶領新加坡經濟起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對外一方面加入美國主導的亞太區域合作,另一方面則積極和中國發展經濟關係。2015年病逝後,數十萬人排隊參與國葬,可見地位之超然。
沈旭暉 信報財經新聞 2015年10月19日
延伸閱讀:李光耀之喪禮外交
https://www.facebook.com/…/a.1004815379552…/937178469649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