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街市裝修後重開,人頭湧湧好不熱鬧。
第一代的中環街市,最早建於1842年。旁邊的砵典乍街紀念第一位香港總督——砵甸乍爵士。這個教科書上讀到的名字,今天還變成了酒店的名字(石板街酒店英文名就是Pottinger Hotel)。
19世紀英國所向披靡,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象徵清朝敲起喪鐘。當耆英與砵甸乍於1843年6月26日在香港就《南京條約》換約,砵甸乍遂正式成為香港首任總督。
鴉片戰爭爆發後不久,日本也遇上跟清朝一樣的麻煩。1853年,美國艦隊司令Perry率領四首軍艦駛入江戶灣(東京灣),在日本引起的騷動不亞於13年前英國軍艦到達大沽口。
當時手日本民間流傳這首歌謠:
「泰平の眠りを覚ます上喜撰、たった四杯で夜も眠れず」
歌謠中的「上喜撰」,本來是一種京都宇治出產高級綠茶的名稱。由於跟「蒸氣船」的讀音「じょうきせん」一模一樣,用諧音諷刺幕府必須面對現實,不能再裝睡。
歌謠表面說喝四杯「上喜撰」會徹夜難眠,實際上是諷刺四條蒸氣船的到來,從此將令德川幕府不得繼續安眠。
德川幕府面對Perry送來的國書,神態猶如清道光帝手持巴麥尊致中國宰相書。第二年,德川幕府在武力的威逼下終於接受美方條件,簽訂條約被迫開國。
缺口打開後,禍患洶湧而至。至1858年,日本與多國簽定不平等條約。西方國家由此獲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協定關稅、設定租界等不平等權益,除了割地賠款,日本跟中國「享受」同等待遇。
一個民族在歷史或者會經歷多次失敗。失敗並不可怕,日本的失敗雖然帶來各種災難,但以時間為主軸的歷史,給世界上任何民族東山再起的機會。
日本證明避免交戰減少損失,也是明智選擇。即使定立不平等條約,也不變得一直沉淪下去。
假如清朝迎戰必敗,盡早與英國締結相對有利的和約是否方為上策?
如果根據這一判斷,清朝早就不應抵抗,英國軍艦開到中國海馬上就應該投降。再根據這一個邏輯,戰場上曾經英勇抵抗的將領的血都是白流。
失敗的民族仍有機會再度輝煌,關鍵在於戰後的奮發。
歷史系舊同學指出,北京大學歷史系的茅海建教授《天朝的崩潰》是當年中文大學歷史系劉義章教授力推的好書,是研究近代中外關係的必備讀物。好多讀歷史的同學、研習近代中國歷史的網友都讀過了。
雖然這是他80年代的論文結集,並早於1995年成書,並不影響40年後的今天重新閱讀的價值。
以前讀高中,「政治腐敗」四個字概括了清朝當時的環境。到底道光皇帝、林則徐、琦善、奕山、耆英對世界認知如何?他們當時立場如何?他們的醒覺與反應,是否能跟上時局變化?關於這些深入的內容,這些年來,我都沒有仔細思考過。
冷兵器對熱兵器,不是士氣問題,不是軍心問題。落伍守舊又迷信無知的民族,在文明利器的摧殘下,根本不可能翻身。每一場戰役的仔細描寫,看到的是驚心動魄血流成河、一次又一次注定速亡。
大量資料佐證目不暇給,好睇過偵探小說。
我自己做功課,節錄了幾千字茅海建式歷史觀。謹摘錄其中一段關於「條約平等」之語,分享各位:
//若從具體條款來看,南京條約之所以不平等,主要是三項內容:割地、賠款、赦免漢奸。其中釋放英國囚犯合乎當時和現在的國際慣例,至於平等國交,其實是不平等條約中的平等條款。
另外還有三項規定:五口通商、廢除行商、新定稅制,這些關於經濟貿易條款也比較難界定平等或不平等。從社會經濟發展歷史角度來看,一口通商,行商制度束縛中國貿易發展,不理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轉向市場交換的工商經濟;廣州的關稅由官吏和行商操縱,使每一次關稅都成為討價還價灰色交易,外商受害國家無利,這些還要保留?
理論上來說最佳方案是清朝政府自身改革,作好內部準備主動開放,並在具體做法與國際接軌。但在歷史現實中,這種可能性等於零。
後來歷史證明,西方衝擊了中國舊有模式,民眾的物產和生活為之大受損害,當中有出現前所未有的種種社會經濟現象。表面上作為英國戰爭目的,卻反映了把中國納入世界貿易體系的企圖,令中國在毫無準備和放被情況下開放。這對中國有不利一面,但在客觀上為中國提供擺脫循環新途徑。從短期上觀察,負面作用大於正面效應,以從長期來看,負面再用不斷退隱,正面效應逐漸生長。
到了20世紀,正面效應遠遠超過負面作用。如果中國開放不是上世紀中葉而是更晚,中國現狀又會怎樣?//
圖:Pottinger hotel,又一間吃環境的餐廳,曾跟歷史系學妹去過打卡。望出去就是石板街,砵典乍街。
這個砵甸乍爵士手段高明,成功履行英國政府的吩咐。比起之前的Elliot要有能多了。至於有幾高明,書本都好詳細。
餘下那些耳熟能詳的清朝大臣名字也不是曇花一現,他們在鴉片戰爭往後的人生至死,都可在《天朝的崩潰》中找到答案。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80的網紅Sharon & Annie為食旅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地址:終於嚟到第二日,我哋離開咗西環之後就嚟到中環,咪睇中環係一個商業區,其實佢仲保留咗好多具歷史嘅事物,究竟中環有咩食、有咩睇,大家一齊去片就知架喇! 景點: 1)中環嘉咸街壁畫 2)石板街(砵甸乍街) 3)PMQ元創方 美食: 1)蓮香樓 地址:中環威靈頓街160-164號 2)公利真料竹...
砵甸乍街歷史 在 Imeatstock我係吃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黑洞放假去邊玩
#1312 魔鬼山
最近步入盛夏🔥
黑洞想行山又怕曬黑🌚
所以都揀d無咁chur😗
今次介紹嘅路線有齊歷史古蹟同打卡景點📸
-
路線:
衛奕信徑3段 >▶️魔鬼山山頂炮台>▶️鯉魚門天后廟 >▶️鯉魚門礦場 >▶️鯉魚門燈塔
-
起步點 (圖2):
油塘大本營商場穿過中庭去高超道
沿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車路上斜
呢段路算係最辛苦🥵
上到中段會見到衛奕信徑3段
留意左邊有紅色欄杆樓梯⚠️
-
🔺魔鬼山山頂炮台
跟指示牌去炮台山方向行😉
就可以去齊👇🏻
✅魔鬼山碉堡
✅歌賦炮台
✅砵甸乍炮台
炮台日久失修 雜草橫生😂
最後再行多條樓梯就到山頂⛰可以飽覽海景
-
🔺鯉魚門天后廟
離開魔鬼山之後原路折返
去返一開始衞奕信徑條樓梯
轉左繼續沿車路行5分鐘
右邊會有一條小路㊙️
跟指示牌往鯉魚門方向行
大概20分鐘就落到☺️
-
🔺#鯉魚門礦場
跟沿路指示行多10分鐘就到
環境好空曠好舒服😎
-
🔺#三家村 燈塔
出番大路沿鯉魚門海傍道行
位置比較近海鮮街
不過現場環境冇想像中咁靚😖
只係沙地上嘅超迷你燈塔🤫
-
#香港美食#foodiehk
#hkigers #hkig#hkigfood#foodiehk#hkfood#食好西 #hkfoodlover#一路食一路post #hkfoodporn#hkfoodstagram#hkdaily #hkfoodie#香港美食 #相機食先 #hkfoodsnap#hkfoodshare#hkfoodpic#手機食先 #852food #852ig #foodhk#hkfoodstagram #食左先講 #一路食一路post
砵甸乍街歷史 在 尋蹤覓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被納入一級歷史建築的百年老街——砵甸乍街】
說起歷史建築,我們第一時間可能會想到不同的廟宇或教堂。但其實香港有一條街道就因其悠久歷史而被列入一級歷史建築,它就是砵甸乍街(又名石板街)。砵典乍街最初由皇后大道中一直向荷李活道鋪建。 由於該街道頗為陡直,因此用石塊鋪蓋地面,並且採用一塊凹下一塊凸起的設計,方便路人行走,更有利於雨水沿兩旁瀉走。
後來,政府於1858年將此街道正式命名為砵甸乍街,以作紀念香港的第一任總督——砵甸乍爵士(Sir Henry POTTINGER)的功績。時至今日,每當途徑砵甸乍街,仍有時光倒流的錯覺,彷彿置身殖民時期的香港。
砵甸乍街歷史 在 Sharon & Annie為食旅記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地址:終於嚟到第二日,我哋離開咗西環之後就嚟到中環,咪睇中環係一個商業區,其實佢仲保留咗好多具歷史嘅事物,究竟中環有咩食、有咩睇,大家一齊去片就知架喇!
景點:
1)中環嘉咸街壁畫
2)石板街(砵甸乍街)
3)PMQ元創方
美食:
1)蓮香樓
地址:中環威靈頓街160-164號
2)公利真料竹蔗水
地址:中環蘇豪荷李活道60號地下
3)太平館餐廳
地址:中環士丹利街60號地舖
4)泰昌餅家
地址:中環擺花街35號地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our IG:
Sharon.C
https://www.instagram.com/sharon.ckm/
Annie.Y
https://www.instagram.com/annieyeungly/
E-Mail:hongkonggirl331@yahoo.com.hk
拍攝工具:SONY HDR-AS300 Action Cam
剪片工具:PowerDirector 16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SFYDh8xGpg/hqdefault.jpg)
砵甸乍街歷史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月26日是香港開埠180周年,作為香港人的你,對這段歷史又有多認識?以下15條關於香港開埠初期歷史的問題,涵蓋人物、地區、社會事件及政治問題,每答對一題獲得1分,看你能答對多少,便知道「真.香港人」的程度有多高。
A. 義律 B. 莊士敦 C. 砵甸乍 D. 麥理浩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126/QHSVP6WNQFALZPX2WF4DAFMLV4/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香港開埠 #180周年 #香港人 #常識問答比賽 #歷史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ksU9sOcadM/hqdefault.jpg)
砵甸乍街歷史 在 快閃香港:百年古蹟(一)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昔日中環 砵甸乍街 ... 歷史 建築石板街|活化下大館元創坊|Exploring Hong Kong Central. 小旺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