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成逝世40周年音樂會在台南,市議員蔡旺詮與林易瑩為民主發聲
—————-///————————————-
〈內容:〉
陳文成博士逝世40周年紀念音樂會將於8月29日舉行,由台南市議員蔡旺詮與林易瑩擔任協辦單位並招開記者會,探討台灣民主之外,也邀請愛樂視障合唱團現場表演音樂會曲目,希望藉由音樂來傳達陳文成教授的民主精神。
蔡旺詮在記者會中提到,台灣民主有現在這樣的成果,是眾多前輩先人不斷的犧牲,漫長的旅程一路走來,塑造了台灣的民主奇蹟。眾所皆知,陳文成博士深愛這片土地,秉持知識份子的良知,熱心支持台灣的人權與民主發展。他留學期間,短短三年內拿到碩士與博士學位,是數理奇才也是學界中耀眼的新星,然而卻因支持台灣的民主運動,而殞命於台大校園。
蔡旺詮表示,早在30年前就與陳文成基金會結下很深的緣分,當時他是東吳大學學生會長,也是串聯13所大學的學生自治聯盟第二屆召集人,他從第一任召集人范雲與副召集人鄭文燦手中接下重任,並擔任聯盟刊物「大學報」的總編輯,第一次專訪就獻給了陳文成基金會,這也是全台灣第一次在大學中公開討論此事件,讓他受到極大的衝擊,也更堅定民主的道路。這份報導也讓大學生們知道,在台灣的民主歷程中,有這樣一位前輩披荊斬棘。
現場蔡旺詮也展示了30年前的刊物,雖早已泛黃,卻不影響其中蘊含的民主精神。蔡旺詮也提到,愛樂視障合唱團藝術總監黃南海及財團法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執行長張龍僑,兩人與他都是舊識,但都20多年沒聯絡了,音樂會又將他們聯繫到一起,感嘆緣分的奇妙,也極力促成此次的紀念音樂會。除了感謝基金會與合唱團的努力,他也特別感謝楊黃美幸董事長的支持,巧合的是,兩人當年也是同事。這次音樂會選在台南這民主聖地舉辦,意味著傳承與走出歷史框架的意義,民主是爭取來的,然而紀念之餘一定要有所反省與警惕,我們共同的信念就是「阮的愛底這」,讓政治的傷口化為民主歷程的墊腳石,權利是爭取來的,我們緬懷陳教授用生命換我們今日的和平生活,用最虔敬的心,預祝音樂會順利。
黃南海總監表示,這次他以一種非常光榮且莊嚴的心情來舉行音樂會,也是首次紀念音樂會移師台南。陳教授為民主的犧牲大家有目共睹,他以生命爭取民主,今日大家才得以享受和平的生活。他也預告,音樂會一開始會以三首詩歌撫慰陳教授在天之靈,之後會有一系列的台灣民謠歌曲,有不少出自他本人之手以台語創作,以壓軸曲「千秋之敬」弔唁陳教授,並由83歲的男高音獻唱,最後以祝福曲作為結束,獻給家屬。他也提到,因為疫情影響,所以座位必須有間隔,原本260個名額減半成130名,大家如果想到現場聆聽,一定要把握先機。
張龍僑執行長表示,首先感謝愛樂合唱團黃博士和王老師主辦這場紀念音樂會,也謝謝台南鄉親的幫忙。陳文成殉難40年了,促轉會在2020年提出調查報告,雖然強調他殺的可能性大於自殺或意外,但仍然無法給家屬和社會大眾一個明確的真相,台灣的轉型正義工程,需要大家繼續的努力。近日美軍撤離阿富汗,引起美國是否會放棄台灣的爭論。我們想說,我們當然希望朋友們能和台灣站在一起,但首先我們自己要有堅持留在台灣的決心。1980年陳文成在國民黨的戒嚴統治下,仍然心繫台灣,念茲在茲的就是要回來台灣為自己的國家頁獻心力。愛鄉愛國,保衛家園,這就是陳文成精神、台灣人的精神。陳文成博士殉難40周年紀念音樂會,邀請大家來參加,發揚民主的精神。我們會繼續努力,讓台灣成為一個民主自由公平正義,新而獨立的國家。最後,有許多朋友今天早上聲援黃春香家的緩拆行動,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
林易瑩也回憶了自己與陳文成基金會的淵源,大學時他參加學運社團,隔年爆發318學運,由於他的學費都是自行打工賺取的,因學運而減少了工時,雖不後悔,但卻面臨學費無以為繼的困境,所幸當時有基金會的「社會關懷獎學金」資助,讓他能夠順利完成學業。她也提到陳教授的名言「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感嘆我們都是成長在麥田裡的小孩,享受著民主的社會。她也強調台灣還有不少人權爭議,如南榕廣場的正名、陳文成紀念碑的修改等,這些都代表台灣還有更多努力的空間,期望大家一起來努力。
最後蔡旺詮也對今日南鐵拆除事件表示看法,他表示我對聲援緩拆也表示支持,對於鐵路局堅持拆除一事表達沈重的遺憾,如此並無法真正使城市發展向前進步,突顯出了,即便解嚴過了三十多年了,我們離真正民主的道路仍然有一段距離。也希望藉由音樂會的精神傳承,發揚民主精神,使台灣變得更好,需要你我一同來努力。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中時就寫詩的廖建華,對創作原就抱有高度熱情,大學時期他就讀工程科系,畢業之際對此生就要成為工程師感到迷惘與不安,而後開始接觸台灣新浪潮電影,對影像十分感興趣,研究所也展開相關的創作,包含拍系上工友的紀錄短片《移動的日晷》,以及與同學合作的《千甲》,探討社區支持型農業和都市原住民的生存處境。 廖建...
知識份子的社會關懷 在 財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研院院士 #余英時 8月1日於美國寓所睡夢中辭世,享耆壽91歲。
他一生深入研究中國思想、政治與文化史,是全球極具影響力的史學大師,也是位具社會關懷、維護自由民主價值的知識份子。
知識份子的社會關懷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代史學家殞落 本院余英時院士辭世】
本院余英時院士(1930-2021)今(2021)年8月1日晨間於美國寓所睡夢中逝世,享耆壽91歲。
余英時院士為全球極具影響力的史學大師。他深入研究中國思想、政治與文化史,貫通古今,在當今學界十分罕見。尤其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皆扮演開創性的角色,更提出許多發人深思的議題。學術研究之外,他亦為具社會關懷、維護自由民主價值之公眾知識份子。2014年獲得首屆唐獎漢學獎殊榮後,為鼓勵年輕學人投入人文研究領域,委託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設置「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提攜後進不遺於力。
余院士1930年出生於中國天津,先是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後赴美國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專長以現代學術方法詮釋中國傳統思想,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裔知識分子,在中國歷史、尤其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所作的研究,皆扮演開創性的角色,西方學界皆推崇其為二十一世紀中國史學之泰斗。
余院士為美國普林斯敦大學榮譽教授,曾任美國密西根大學副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美國耶魯大學歷史講座教授。一生獲頒多項海內外學術榮譽,包含1991年獲行政院文化獎、2004年美國哲學會(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院士、2006年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John W. Kluge Prize)、2014首屆唐獎漢學獎等,並於1974年當選本院第10屆院士。
#余英時
▪ 余英時院士:https://reurl.cc/gWyRMN
Professor Yu Ying-shih, historian and Sinologist known for his mastery of Chinese history, passed away in his sleep in his home in Princeton, New Jersey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August 1, 2021.
Professor Yu was an esteemed scholar and venerable public intellectual hailed as the greatest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ian of his generation. For his tireless effort in academia, Professor Yu was elected Academician of Academia Sinica in 1974, awarded the 2006 Kluge Prize in recognition of his lifetime achievements in the humanities, and recognized with the inaugural Tang Prize in Sinology in 2014 for his mastery and insight into Chinese intellectu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history.
知識份子的社會關懷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高中時就寫詩的廖建華,對創作原就抱有高度熱情,大學時期他就讀工程科系,畢業之際對此生就要成為工程師感到迷惘與不安,而後開始接觸台灣新浪潮電影,對影像十分感興趣,研究所也展開相關的創作,包含拍系上工友的紀錄短片《移動的日晷》,以及與同學合作的《千甲》,探討社區支持型農業和都市原住民的生存處境。
廖建華坦言拍片的動機,其實是意圖擺脫成為工程師的生涯,想要以創作為生,而《末代叛亂犯》才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完全出於他的意識與掌控下的創作。之前的兩部比較是習作,但也讓他在實作中與各式錯誤裡獲得良多。
《末代叛亂犯》的主題是1991年5月發生的「獨台會案」,逮捕四名青年,並處以唯一死刑,而後引發社會各界的聲援,並在台北車站進行抗議,最終迫使立法院在九日內廢除了施行長達42年的懲治叛亂條例。廖建華經由影像重現該案的過程,以及後續的發展,進行多位相關人物的深入訪談,其中也有許多後來成為立委與部長的人物。
廖建華表示,以知識份子為主、進行公共領域回溯的《末代叛亂犯》,如同他的啟蒙,讓他看見且能深入更多自己所不知道的台灣,並從而察覺自己的關懷══在歷史、社會與政治的浪潮下,其實廖建華更在乎那些平凡者、失敗者的身影與故事,也就有了日後針對抱持理想參與政治、想要改變世界而犧牲家庭、生活的庶民所拍攝的《狂飆一夢》。
當那些民主老兵失去舞台、意識到自己的時代過去了,而傷病、經濟等現實問題無可閃避,被打下來的人們如何面對失敗的事實,如何迎向人生的後半場,讓廖建華特別著迷。廖建華直言,他們的身上附著台獨的鬼魂、台灣的鬼魂、未盡之志的鬼魂。而人生始終無可逃躲,政治社會參與的激情並不會消解所有的問題,最後他們還是得回過頭與自身相處。
這也是廖建華拍完《狂飆一夢》的最大體悟:真實人生還是得要自己去真實面對。
小檔案
廖建華,獨立影像工作者,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化工所。研究所時期開始嘗試影像拍攝,2015年完成紀錄片《末代叛亂犯》,入圍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競賽、台北電影獎紀錄片競賽、韓國DMZ紀錄片影展。創辦影像工作室,持續投入影像拍攝領域之中。《狂飆一夢》為最新紀錄長片作品,於2020年上映,並出版同名實體書。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馬立群 剪接:李信德
作品提供:廖建華

知識份子的社會關懷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新疆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55 新疆民眾進入上游工廠的原因
01:45 再教育營是什麼?
03:14 設立再教育營的原因之一:促進一帶一路發展
03:52 設立再教育營的原因之二:維穩、促進中華民族融和
06:13 國際怎麼看待「新疆再教育營」
07:30 為什麼中共政府要這麼強調「中華民族融合」?
08:43 我們的觀點
09:49 提問
10:02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
|腳本:+🐟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西方公司捲入中國同化穆斯林的行動:https://on.wsj.com/2H67MF4
→ 密令曝光!習下令全國監獄轉「再教育營」 各大宗教恐全滅...:https://bit.ly/2KFSOGJ
→ 新疆伊宁强逼穆斯林当廉价劳工:https://bit.ly/2Mf103P
→ 他們在黑工廠的日子:https://bit.ly/2MdGC35
→ 當國民被抓進新疆「再教育營」,哈薩克政府為何沉默?擋不住的中國銳實力|© 端傳媒 Initium Media:https://bit.ly/33F6qL8
→ 新疆的「再教育」:從「多元帝國」到「民族同化」|© 端傳媒 Initium Media:https://bit.ly/2TwtOpw
→ 他們在「黑工廠」的日子-新疆少數族群淪為一帶一路「生力軍」:https://bit.ly/2MdGC35
→ 2018年新疆口岸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势良好:https://bit.ly/2OSNPaQ
→ 伊斯兰教中国化﹕邊緣化穆斯林的五年計劃? | DW | 09.01.2019:https://reurl.cc/NVkZn
→ 中國人染上了「伊斯蘭恐懼症」?:https://nyti.ms/2N1ernE
→ 「潰而不崩」的中國:「維穩」開支超軍費,地方政府就是社會矛盾的製造者:https://bit.ly/2Z3iIJu
→ 新疆漢族的求救電話:「家人也進集中營!我們被迫去做維穩」:https://bit.ly/2N53wcq
→ 流亡維吾爾醫師:中共把維吾爾人都打成「恐怖份子」能合理鎮壓又可加入「全球反恐戰爭」:https://bit.ly/2FFz5o7
→ 維穩|維基百科:https://bit.ly/2KxqCHb
→ “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是什么组织?:https://bbc.in/2H1lCs6
→ 原文:《新疆的「再教育」:從「多元帝國」到「民族同化」》|© 端傳媒 Initium Media:https://bit.ly/2TwtOpw
→ 【新疆再教育營】22國串聯施壓後 俄菲等37國發聯名信為中國辯護:https://reurl.cc/5Ydrv
→ 「新疆自古就是中國領土」? 被篡改歷史、文化刨根的維吾爾族正在消失中:https://bit.ly/2FAGXr1
→ 中國少數民族政策:擺盪於同化和融合之間:https://bit.ly/2yWpMgA
→ 笑什麼,你也是中國人!──「中華民族」的歷史與港人的身分認同:https://bit.ly/2KOwDhM
→ 新疆三问之二:为什么经济发展没有缓和民族矛盾?:https://bit.ly/2YLWe4D
→ 《1927:民國之死》:你們的「新疆」,我們的「東突厥斯坦」:https://bit.ly/2YHqoWw
→ 想像的真實與真實的想像——「近代中國的民族與敘述」專題討論一則:https://bit.ly/2TqQXcQ
→ 中國打壓伊斯蘭教! 清真寺要有「中國風」:https://bit.ly/2ZXZTsC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知識份子的社會關懷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記得打開CC字幕 #文資保存 #全能古蹟燒毀王 #鄉野奇聞 #自燃就是美?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1:28 【神秘的《文化資產保存法》】
02:26 【為什麼屋主不希望自己的房子成為古蹟?】
03:13 【我的家變成古蹟之後會有什麼麻煩?】
03:50 【所以政府做了什麼?】
04:54 【我們的觀點】
06:30 提問
06:45 結尾
06:56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土龍
|腳本:土龍、志祺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夯吉
|演出:志祺
——
🔥🔥🔥🔥🔥🔥🔥🔥🔥🔥🔥🔥🔥🔥🔥
🔥全能古蹟燒毀王:https://bit.ly/2ItsPUj 🔥
🔥🔥🔥🔥🔥🔥🔥🔥🔥🔥🔥🔥🔥🔥🔥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全能古蹟燒毀王⏤你知道嗎?在台灣,平均每個月都會有歷史建物「離奇失火」:https://bit.ly/2lz4Oyq
→ 巴黎聖母院大火:馬克龍稱將籌款重建大教堂:https://bbc.in/2v3npGS
→ 巴黎聖母院大火 法國榮光支離破碎:https://bit.ly/2VbAOez
→ 巴黎聖母院大火省思 文化部9月提文資法修法:https://bit.ly/2GvD7kG
→ 【圖輯】856年歷史的「巴黎之心」聖母院燃起大火,上千法國民眾齊唱「聖母頌」:https://bit.ly/2V9tEra
→ 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為15倍! 全球租屋風氣正盛:https://bit.ly/2PgDx0Y
→ 台灣世界第一了!內政部:北市房價所得比全球最高:https://bit.ly/2Iq9xPx
→ PNN 公視新聞網臉書貼文:https://bit.ly/2vbaSBe
→ 維基百科:臺灣文化資產火災列表:https://bit.ly/2GpTAFt
→ 文資法修法後的問題:https://bit.ly/2KOtbXv
→ 古蹟管理維護辦法:https://bit.ly/2GvTsG4
→ 文化資產保存法: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70001
→ 【新聞看點】巴黎聖母院大火之謎 法國哭泣:https://bit.ly/2Gtfmtx
→ 立法院三讀通過《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案 強化我國文化資產保存工作及台灣土地與歷史之連結:https://bit.ly/2IGEZbM
【 延伸閱讀 】
→ 【投書】文化資產火力發電廠──臺灣古蹟的悲慘歷程:https://bit.ly/2DjjMky
→ 「文化恐怖份子」凌宗魁:文化資產自燃是臺灣特產|公民之夜開講:https://bit.ly/2M7X5Xb
→ 古蹟會自燃 文資局長:抓到兇手難:https://bit.ly/2VQyXcl
→ 政府只在乎發展文創,卻不管每個月我們都有文化資產遭受「迫害」:https://bit.ly/2ZlD4Pu
→ 【巴黎聖母院大火給我們的反思】台灣《文資法》根本沒在保護古蹟,一張台灣地圖無情揭示:https://bit.ly/2cPGlhr
→ 用《刺客教條》重回現場,瞭解巴黎聖母院為什麼會著火、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https://bit.ly/2Gy3SUr
→ 【巴黎大火的兩個故事: 我們與散播假新聞的距離】:https://bit.ly/2GkUfIA
→ 3D mapping of Notre Dame will help restoration:https://bit.ly/2UGMaI4
→ 巴黎聖母院遭火噬,如果人類瑰寶都能被遊戲保存該有多好?:https://bit.ly/2Dhn73y
→ 重建「巴黎聖母院」的期限與步驟:5至30年?法國漫長修復總動員:https://bit.ly/2GtnQko
→ Ubisoft臉書貼文:https://bit.ly/2UqcLEm
→ 【投書】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的分類與困境,我們需要一部新的文資法:https://bit.ly/2DhQMto
→ 文資法及文資主管機關面對私有資產的困境、妥協與逃避:https://bit.ly/2Irt3Lw
→ 花敬群:都更價值與老屋價格:https://bit.ly/2UpCNaJ
→ 都更利益肥滋滋 誰賺走了?:https://bit.ly/2V6JjaU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