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有在健身的人到底有多少比例有請教練?】
先說明一下這裡的健身指的是從事任何形式的阻力訓練,
包括徒手運動、街頭健身、自由重量、機械重量、彈力帶運動......等等。
網路上很多教練或是部落客在寫給健身新手的建議很多都是
「要請專業健身教練指導」。
理想上,如果每個人都能去上教練課,
有人幫你設計課表、修正動作、矯正肌力失衡,
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但事實上,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
首先,一堂動輒一兩千起跳的教練課,
本來就不是個平價的消費。
而負擔不起教練費的人,
是不是就該受到「自學不是個好方法」、
「看影片學動作會受傷」這樣說法的影響,而不敢踏入健身房?
甚至是「不建議找練得不錯的前輩來指導」?!
這樣一來,可以獲取資訊的管道幾乎被否決掉,
除了上教練課外就別無選擇。
真的是這樣嗎?
有時候我甚至快要以為這樣的言論是某些以惡意傾銷教練課為名
的健身房所刻意營造出來的。
不要說「錢,慢慢存就有了」。
我認識的一些朋友,換算一下單位,
一個月的生活費大概是三堂教練課,
我只能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課題,
他們無法負擔教練課,難道就必須就跟健身絕緣?
我不這麼認為。
其次,換另一個角度思考,
台灣的教練費基本上都要一兩千/hr起跳,
這個價格到底是怎麼訂出來的?合理嗎?
以下節錄自Martin教練
<健身教練在美國的待遇、以及未來專項化發展的趨勢>
http://martinlifenyc.blogspot.tw/2016/10/blog-post.html?m=1
「簡易薪水換算,
在美國年薪十萬USD的生活,約等於在台灣月薪十萬NTD的生活 。
通常我們在美國衡量一個東西貴不貴,都是把它乘以10之後對照台幣。
......
他們很多品牌一件衣服都才 $15,
對美國人而言一件衣服150台幣的感覺,
真的超便宜。但台灣還是乘以30賣,所以台灣會標450,根本不「平價」。講了這麼多,我要表達的是,
以美國人的收入水準,
普通健身房一堂課$50-80其實等於台灣的500-800,
#對美國人而言是很負擔得起的,
最高階的EquinoxTrainer的課對他們來說就等於台幣1800,
跟台灣一般健身房的課售價差不多,
但教練的品質幾乎可以是業界最好的品質,
所以美國人買教練課的人還滿多的。
#相對起來台灣在教練課的定價對民眾而言就比較高、
#品質落差也很大。」
我肯定健身教練的專業,
舉凡健力、專項運動、備賽、動作的修正等等,
都是十分專業的領域。
只是,就台灣的現況而言,
#付出的教練費似乎與得到的上課品質不一定成正比。
況且,我也懷疑,
#台灣目前真正專業教練的數量,是否真能吸納所有健身人口?
因此,我幾乎可以很肯定的說,
如果一再強調一定要有教練才能帶入門的這個門檻,
那麼健身是絕對無法普及的。
絕對無法普及的,
好吧說絕對或許沒有這麼絕對,
但至少是相當困難的。
我想,不同的立場會有不同的思考角度。
如果我是健身教練,
我會希望我的客戶在健身能先接受專業評估,先治療舊疾,再循序漸進
(事實上我也認為,只要有舊疾,
不管從事任何運動都最好尋求專業評估與指導)
但另外就醫療公衛的角度來看,
由於阻力訓練能夠維持/增加肌肉的這項好處不易被其他運動取代,
更可促進老年生活品質,相當具有推廣的價值。
如果因為「沒有教練教導」而被侷限,
我認為是很可惜的。
若不追求一定的表現或是難以駕馭的動作,
只是單純想要享受肌肉酸痛的快感、享受健身帶來的健康效益,
或許教練課不一定是必須?
(當然若不請教練,就必須要自己做足功課,
這點我要再強調一下)
期待有那麼一天,健身可以和羽球桌球等一樣平易近人~
<延伸閱讀>給想要踏入健身房的你的幾個指引
http://pinyi1002.pixnet.net/blog/post/201994240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