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大家都在關心疫情,不過看到一則新聞,覺得要出來講點什麼。
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拋出大新竹市的議題,引發一時議論,當然藍綠各有說法。我原本以為,這只是定期出現的議題戰,畢竟台灣每個地方都吵過要升格嘛,結果不是這樣,連「新竹縣人不夠多就加苗栗」這種講法也出來。
我說啊,這說法一出爐,林智堅是不是想繼續選新竹?沒人這樣想才奇怪,也很難幫他講話,畢竟歷史並非沒有循此模式者。不過他想不想,這不是我這篇重點,我想提的是升格這件事。
基本上我反對新竹升格,原因有三個。
一個是人口基數不夠,依照內政部人口110年7月速報,竹竹苗人口如此
新竹縣573,385,新竹市452,807,苗栗縣540,312
幫忙加一下,大新竹會有1,026,192,竹竹苗1,566,504
直轄市門檻125萬,大新竹是甭想了,竹竹苗倒可以。
若為了新竹所謂的竹科生活圈,刻意切割苗栗,硬擠一個125萬人口出來,那此例一開後患無窮。為何?彰化縣就126萬人欸,人家符合資格的沒得升,然後新竹可以配合升,開玩笑嗎?
另一個原因,是地理環境不適合,竹苗的丘陵地帶比例高,人口高度集中,其他六都升格後,已經出現偏鄉資源更加缺乏的狀況,新的大新竹市長,選票基礎會更偏向新竹市周邊,苗栗大概會比二等國民更下一等去。
這不是只有新竹,其他六都除了台北,現象只是嚴重與否。現實而言,選舉要依靠大票倉,除非我們徹底重改選制,不然此題無解。
第三個原因,就是我根本上反對直轄市的結構,因為直轄市的行政區,區級首長官派,然後沒有區議會,這根本上違反地方自治的原理。我們只看到合併升格後,直轄市因為權力高度集中,大型計劃較易推動,地方反抗力量變小的優點,卻沒看到這就是缺點。
民主國家,民意要能夠反映,依靠的就是民意代表,立委人數減半後已經很清楚顯示其弊端。一者負責區域太大,難以兼顧立法與選民服務; 另一者,形同承認票票不等值,人口少的選區數千票一名立委,人口多的十萬票一名,兩者在國會的地位相等,實際上等於我們降低了人口密集度的選票價值。第三者,最嚴重的弊端,就是我們讓政治業相關人員,失去基層磨練的機會,人民漸漸放棄自己對選區在地的監督,全數交給較大的市議員、市長,這嚴重違背民主政治的真諦。
不過,透過大新竹市的概念,我倒認為可以讓大家重新思考,從林全院長開始,到賴清德院長兩任期間,一直都有私下探討國土重劃的合理性,只不過1124讓所有的規劃都成泡影。很多人不解,為何我老講2018,因為1124公投海嘯只是最表面的,許多具有長期性的議題,新產業的開發,全部隨著地方政權更迭,幾乎停擺殆盡,要是當初沒有被公投綁架,今天我們不會整天喊護國神山,而會有更多可以喊的新產業出現。
算了,講這講不完
我的意思是,國土重劃,是一條一定要走的路,今天六都直轄市擁有1,600萬人口,但是極端欠缺中間議會組織,像板橋區擁有55萬人口,比苗栗、嘉義縣都還要多,唯一可以代表板橋人民發聲的民意代表,只有2名立委、9名議員,這合理嗎?
要做,就做得徹底,一條就是把全台組織扁平化,依照人口與地形地勢,切割成適合大小的市,好比說台灣2,300萬人口,就切成11塊,每塊200萬人上下,然後轄下每一區都民選區長,以及用里民數量規劃適當的區議員。
另一條,乾脆三級到底,台灣省廢掉,回到日本的五洲三廳概念,像是整個北北基區就合併為一個600萬人的直轄市,靠近桃園的三鶯跟林口就依照地理切割給桃園,桃園再去合併北新竹,變回古早的新竹州,或成為桃竹市都可。然後在這之下,基隆、台北港等依照港務需求,部分地區收歸中央,同樣舉辦區長跟區議員選舉。當然,博愛特區也可以擴大,整出一個首都特區。
換句話講,我不是無條件反對升格,也不是誰執政就挺誰,而是這種茲事體大的,應該是要好好坐下來談。現在這種不上不下,直轄市占了多數人口,然後直選民意代表基數超級大,根本亂七八糟,早該改一改了。
結論就是,單純升格這件事,我是很反對。
尾巴來罵幾句,進步派想選舉我沒意見,但自己去從里長、議員開始選可以嗎?2018威脅跟黃白聯合,不然要大家一起死,還想故技重施?我知道林智堅會急,市長連任又正處於衝刺的年紀,想要找新的舞台,這大家都可以理解。但那些從後面出餿主意的,幻想可以藉此撈到提名權的,還是省省吧。
威脅的戲碼玩一次兩次會有用,但選民不見得會再次買單,別以為耍手段弄到黨內提名,就可以逼選民含淚投票。地方選舉可不是總統,吃這套的人沒那麼多。
「直轄市區長官派」的推薦目錄:
- 關於直轄市區長官派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直轄市區長官派 在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直轄市區長官派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直轄市區長官派 在 [時事] 鄉鎮市長改官派江聰淵樂觀其成- 看板I-La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直轄市區長官派 在 鄉鎮市長,通通改成「官派」?你覺得這樣的制度是好還是壞? 的評價
- 關於直轄市區長官派 在 區長官派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直轄市區長官派 在 [政治]區長是民選還是官派? - 看板BigBanciao - PTT台灣在地區 的評價
- 關於直轄市區長官派 在 Re: [討論] 為什麼民進黨會輸掉桃園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直轄市區長官派 在 Re: [討論] 為什麼民進黨會輸掉桃園PTT推薦- HatePolitics 的評價
直轄市區長官派 在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看到林智堅市長和新竹縣楊文科縣長,這兩天同時表態支持「大新竹合併升格直轄市」,身為一個出生成長在南香山竹苗邊界的孩子,這些支持合併升格的美麗願景在我跟和我相同出生環境的鄉親耳中聽起來,總是會讓我們忍不住露出尷尬的微笑,這兩天我問起鄉親大新竹合併升格時,他們總會笑著反問:
「這樣錢(預算)會比較多嗎?」、「那我們會分得到嗎(建設會多一點嗎)?」然後大家似乎都心照不宣地心底有了答案,笑了起來,那笑容不知是對這些動人的政治語言的無感,又或是對生活在「非山非市」地區,早已習慣缺乏改變與建設的自我解嘲。
我不反對大新竹合併升格,甚至我覺得,順著這個議題去處理林智堅市長所說的縣市共同面對的跨域治理問題,包括飲用水水源污染、垃圾處理、交通問題,甚至是颱風假,是很值得的。
但我也要強調,這些因為共同生活圈所產生的跨域治理問題,合併升格不會是唯一解方,無論是縣市間為了解決特定問題成立的協調平台,很多污染的問題目前是這樣合作處理而且確實有成效,或是由中央政府出面協調縣市共同解決,都可以是解方,而且甚至比起升格直轄市更直接更對症下藥。
如果跨域問題不是合併升格最重要的理由,當然最現實的爭取升格就是預算和人事權問題了,姑且先不論新竹縣市就算合併,人口也還沒達到《地方制度法》的直轄市125萬人人口門檻,行政首長為了獲得更多補助、統籌分配款和人事自主權,想要爭取升格直轄市當然能夠理解。
但是政治的核心關懷從來就不只是獲取更多的預算,更要問的是這些爭來的錢用在哪裡,用在誰身上,新竹縣市如果是一間公司,它的收入當然可以理直氣壯地再投資在能繼續為公司賺錢的事業上,但它是收取納稅人稅金的政府,它該做的是盡可能地讓轄區內的每位市民,不分東區、北區、香山區,都能夠獲得水準相近的公共服務,包括最基本的醫療、教育、社會福利與公共交通,到促進區域發展的建設。政治的核心關懷其實是資源的再分配與照顧每個人。
其實從上一波合併升格至今10年過去,高雄、台中、台南和新北,雖然都得到了更多預算,但這些直轄市中本來的城鄉差距也變得更大,市長選擇優先投入資源建設在人口快速成長的都會區,而原本還有民選鄉鎮長的鄉村地區,改成了官派的區長和區公所,失去了本來還能自主的一點預算,卻未必能換到更符合地方需要的建設,而本來鄉鎮長要回應民意的基層草根民主也被來來去去的官派區長給取代,這樣的聲音其實在我從小成長的香山沒少聽過,因為當年我們香山鄉就是和縣轄市的新竹市合併成為今日的省轄市新竹市。
在邊陲的區域維持一定的公共服務水準,很多時候是需要花更多資源的,無論是留住一位小校的優秀老師,還是維持一條虧損的公車路線,談合併升格的願景很美,但別忘了那些偏鄉或「非山非市」的區域,要讓他們能有這些基本公共服務,需要更多資源。
爭取升格之餘請別忘了我們,因為我們都是新竹市民。
直轄市區長官派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竹縣市合併,可不可?
近日林智堅市長拋出縣市合併的議題,在地方引發不小的討論,對於新竹市這座小而美的城市以及台灣的國土發展整體規劃,確實是相當值得探討的議題。
📌 合併與否的背後,實質議題是 #預算分配。
根據財政部四月時公布的各縣市綜合所得資料,新竹市是全台僅次於台北市,#人均實徵繳稅額第二高的城市,109年平均每人26.9萬元。但,同樣依據財政部資料,109年度的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實撥金額,新竹縣只有43.9億,新竹市也只有44.2億,縣市加起來僅約88.1億,不僅只佔了統籌分配總計約3.2%,和桃園市相比也僅4成2而已。
目前社會各界合理預期,新竹縣市除了合併,也要設法 #升格為直轄市,與其他六都共享「直轄市級」的統籌分配款總額。
但我必須指出,縣市合併及升格與否,都只是 #名稱和職稱的改變,最實際的問題,是新竹所獲得的稅收資源是否會增加;但就算成為直轄市後的預算如願增加,在統籌分配加補助款這一塊大餅總數固定的情況下,也勢必拉大與省轄縣市貧富差距,導致「富都窮縣」,也是後來桃園、台南、新北爭相「軍備競賽」爭取升格之根本原因。但其他非六「都」的縣市,就有淪為「二等公民」之虞,這也非全民之福。
📌 應納入鄰近區域,做整體國土規劃之通盤考量。
既然核心問題在於預算分配,那我們應將焦點放在地方政府收入上,重新檢視現行的地方統籌分配款與地方稅收,對於各地方政府而言,是否真的合理與足夠,是否應該修改法制,讓更多資源依法直接分配到地方政府身上;長期而言,我們也應將鄰近區域的未來發展,納入整體國土發展計畫進行通盤考量。而非即便是全區升格,仍然是「市中又有市」,造成轄區內各區域的發展更加失衡的危境。
另外,虹安也必須提醒,一旦合併升格成直轄市,原新竹縣下的鄉、鎮、市等三級地方自治體,原可自行選出鄉鎮市民代表、鄉鎮市長,在合併後也會改制為區,不但地方代表會消失,區長也將改為公務人員官派,地方自治之發展將有極大變化,也應一併審慎思量。
📌 柯建銘總召:2022 九合一大選前有望修「地方制度法」。
提出新竹縣市合併概念討論很好,但不該因人設事、量身訂做。升格之目的應該是爭取資源,讓大新竹有更好更均衡的發展,而不是為了延長政治人物的生命。若要修 #地方制度法 以利合併升格,也應配合修訂行政首長任期條款,將升格前之首長任期也納入第一任和第二任升格區域首長的連任限制,讓八年就是八年,畢竟當初這樣的設計就是希望「#讓治理同一地區的地方首長可以適度輪替」,這個精神仍應設法貫穿於整個地方自治制度中。
當然,上述相關議題既是虹安身為立法委員的職責,我也會在即將開議的新立院會期,積極敦促監督主掌 #國土規劃 與 #地方自治 的內政部與其他相關部會,提出政策規劃以進行更加完整的評估。
#大新竹共好
#問題不在改制而在國家和區域資源分配
直轄市區長官派 在 鄉鎮市長,通通改成「官派」?你覺得這樣的制度是好還是壞? 的推薦與評價
彰化縣長魏明谷拋出鄉鎮市長官派的議題,鄉鎮市長比照6都區長改官派,強調如此一來 ... 應該是直轄市及省轄市的區要改為民選才是正道,綜觀全世界鄉鎮市區級都是民選 ... ... <看更多>
直轄市區長官派 在 區長官派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的地方自治目前仍存在著「一國兩制」,六都直轄市區長由首長任命,縣的 ...,行政院日前通過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將農田水利會改為官派,而民進黨立委鄭運鵬也...一次看 ... ... <看更多>
直轄市區長官派 在 [時事] 鄉鎮市長改官派江聰淵樂觀其成- 看板I-La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這種人也能當選宜蘭市長 真不知道會投江聰淵的都是怎麼樣的人
縣長也官派 鄉鎮市長也官派
小弟對自稱民主聖地的宜蘭人的民主素養真是大開眼界啊~
1.時事來源:
中國時報
2.完整標題:
鄉鎮市長改官派 江聰淵樂觀其成
3.完整內文:
鄉鎮市長改官派 江聰淵樂觀其成
2017年11月14日 04:10 中國時報 胡健森/宜蘭報導
繼水利會會長改為官派後,民進黨立委鄭運鵬等人又推動修法,欲將鄉鎮市長全面改為官
派,如放棄爭取縣長寶座,極可能回到原點爭取連任的宜蘭市長江聰淵13日表示,如果能
夠在「提高行政效率」,又能提供民眾政治參與適當途徑的前提下,他個人樂觀其成。
宜蘭縣的鄉鎮市長有一半以上已連任2屆必須卸任,其餘的才要爭取連任,宜蘭縣的「大
房」宜蘭市更是兵家必爭之地,不排除爭取連任的市長江聰淵表示,鄉鎮市長改成官派各
有優缺點,在優點方面可以提升行政效率及減少地方派系色彩,但改為官派也有缺點,包
括政治責任難以釐清、以及基層民眾政治參與的權利恐將被剝奪等。
江聰淵說,如果能夠在提高行政效率又能提供民眾政治參與適當途徑的前提,且考慮距離
選舉時程已近,如能夠訂定落日條款的情形下,他個人對鄉鎮市長改官派的政策推動樂觀
其成。
曾參選宜蘭市長失利、前縣議員賴瑞鼎說,雖然他已預定將在下周一前往民進黨宜蘭縣黨
部辦理參選登記,但個人仍表示同意,因為鄉鎮市長改為官派後,變為二級政府可更有效
率,有限的地方資源也能更集中,但這是否還牽涉到修憲層次,恐有待政黨間做一番辯論
、研究,讓台灣的百姓都認為可以接受。
至於同樣要爭取連任的頭城鎮長曹乾舜僅低調表示,將會配合中央決策,他個人沒有意見
。
4.完整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114000538-260107
--
當總統沒什麼了不起 美國一共有41位總統 可是大家記得的是
林肯曾經解放過黑奴 羅斯福總統曾經推行過新政
這是因為他們真正為美國人民做了很多的事
要做總統就要作一個會做事的總統
給台灣一個機會 讓會做事的宋楚瑜 繼續為台灣人民打拼
為台灣 我們一起加油 加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eLKtSll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94.80.246.1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Lan/M.1510668825.A.4B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