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吃沒幾口,一大一小一邊聊一邊往餐桌這邊過來,蕃茄很顯然還陷在話題裡,雖然坐下來了,但是腦袋轉個不停。
「5+15是20吧?再問我一題!」
「15+15呢?」
「嗯⋯⋯等我一下唷!」
蕃茄離開座位,到地板上拿了一把樂高回到餐桌,開始排來排去不知道在幹嘛,手肘動來動去,隨時有機會把碗或餐具掃到地上去。我皺起眉頭,把碗跟餐具都移動到遠處,覺得很煩。玩具根本就不應該拿到餐桌上的。
「這樣是5+15⋯⋯這樣是5+17⋯⋯爸爸你看!」
我沒好氣地出聲制止。
「可以不要玩這些東西嗎?吃飯就專心吃。」
蕃茄嘆了一口氣把樂高推到旁邊,終於拿起筷子夾了一片蘑菇,正要送到嘴裡,突然又放下來。
「1+2+3+4+5也等於15嗎?」
「對喔。」
夾了東西準備吃,想到什麼要講就又停下來,傑克回應他之後,蕃茄就更開心,腦袋又繼續轉,回頭夾起剛剛的菜要吃,又放下來講新的數字⋯⋯。就這樣不斷循環不斷循環不斷循環,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投入,我心裡的火也開始越燒越旺越燒越旺越燒越旺。
莫名其妙這什麼吃飯的規矩,都坐下來十分鐘了連一口都沒吃,老是讓小孩養成這種習慣,邊摸邊玩邊吃是要吃到什麼時候?每隔一陣子就要來一次真的是煩死了!
「55是1加到10嗎爸爸?」
「可以專心吃飯嗎?」
「爸爸,55是1加到十嗎?」
我極度不爽地瞪著傑克,示意要他快點阻止這個小鬼繼續囉唆下去,沒想到傑克扒了兩口飯,說了「我想一下喔」,就站起來從旁邊拿了紙筆回來,要在餐桌上算給蕃茄看。
「啪!」
我的理智瞬間斷線,直接從傑克手上搶走紙筆,重重放在旁邊桌上。
「你幹嘛啊!」
「還好意思問我幹嘛???他就已經沒在吃了,你還拿紙筆來是什麼意思??再算下去是要吃到什麼時候????吃個飯可不可以專心一點不要在那邊東摸西摸搞一堆有的沒的????」
我氣到大聲尖叫。傑克看著我好一陣子。
「我是覺得你之前就開始在生氣了。」
「有可能啊!我就累了你們還在那邊囉囉拉拉胡說八道,煩死人了!隨便你們啦,你們愛弄到幾點就弄到幾點,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不要拖我在這裡!」
小孩沒規矩就算了連大人都加進去胡鬧是怎樣?我把剩下的幾口飯「唰唰唰」一口氣全吞掉,摔下碗筷,頭也不回走進房間,關門。
***
我個人認為,在理解「為什麼會造成創傷」之前,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是「辨認出創傷反應」。所謂的「創傷反應」的意思是,這個人現在處在一個特別的狀態下,他的傷口被掀起來了,所以他整個人的思考跟反應都亂掉了,不能跟平時的狀態相比。
類似當你左手臂上有一個傷口,結果朋友從旁邊走過來隔著袖子「啪」地一聲就拍下去,你只能「幹!!!!!!」,然後抱著手臂蹲下來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的狀態。
當我們心裡的傷被碰到的時候,我們是會有類似的強烈反應的。但是這個反應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對於「創傷反應」的表現沒有概念,我們會誤以為「我/這個人的個性本來就這樣」。
當我們把「創傷反應」誤認為「個性」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認為「我好好的」,或者是「這個人好好的」,只是個性需要改一改而已。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們一直以為被體罰或是被辱罵的孩子們都「好好長大了」。我們辨認不出來自己或者是周遭親友身上留下來的後遺症,所以摸不出怎麼跟彼此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溝通。
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很容易認為「創傷」是那些受到虐待或是性侵的人才會有的遭遇,而錯失了讓我們療癒自己,或者是調整自己教養方式的機會。
對我而言,「療癒」,還有「成為跟父母不一樣的家長」這兩件事情,是必須先從「清楚看見自己身上的傷痕」開始的。
在《創傷的智慧》紀錄片的官方網站上,除了幾位專家的對談之外,Dr. Gabor Mate還提供了12段影片詳細談論「創傷」。在第一個單元《了解創傷》裡,他有幾段描述我覺得非常精彩。因為他是口述,有時語句會有些重複瑣碎,以下是我精簡過後的翻譯:
『「創傷」這個詞彙來自於希臘文的「受傷」。所以創傷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用傷害的譬喻來思考,一個傷口的自然特徵是什麼?也許你可以說,創傷有兩種特徵。一個是當傷口被劃開,還很燒灼的時候,他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如果你去碰它或者是他被什麼碰到的話,是非常非常痛的。所以從這個概念去理解,創傷其實是一道還沒癒合的傷口。
舉例來說,在現在這個當下,有人不理解你,你感受到心痛。其實,「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其實沒什麼讓人痛苦的事。如果你能理解自己,「有人不理解你」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我現在對著你說匈牙利語,或者倒過來說,如果你現在對著我說芬蘭話,或者保加利亞語或阿拉伯文或希伯來文或俄文,我根本沒辦法理解你,對吧?但是這不會讓你覺得很心痛。你只會認為,喔這個人不會說這些語言。「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不會讓人心痛。
然而,在人生當中,有一個時期,不被了解是非常痛苦的。當你是一個幼小的孩子,你需要被理解,但是沒有發生,而這樣的狀況傷害了你。於是現在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真正被碰觸到的是那個傷口。所以才會這麼的敏感。因為在你的心裡,有一個傷口,還有不被理解的恐懼。這就是我所謂的傷口的敏感性。你只是碰了一下然後就「唉唷」,痛死人了!但是我們感受到的這些痛苦,他們跟當下沒有關係。他們其實跟過去有關。而這裡真正的教導是,我們在當下感受到的痛苦,其實是來自過去的傷口。我們背負著這些創傷而他們被當下的事件碰觸到了,所以我們覺得很痛。接下來我會讓你看見,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
所以第一件事,是他的敏感性。第二件事情是,他感覺很像是裂開來一樣。當我們身上有傷口的時候,會形成疤痕組織。疤痕組織負責保護傷口,他會用某些比較堅硬,比較厚實的組織來替換原本的組織,把傷口周圍的組織重新密合起來。這樣一來身體就可以繼續運作。但是疤痕組織的天然特性是什麼?他確實有保護作用,但是他同時也非常的堅硬。當你觸碰它的時候他非常不敏感,幾乎沒有什麼感覺,因為疤痕裡沒有神經末梢。同時它也毫無彈性。僵化。他是束縛性的。
所以「創傷」既是一個未癒合的傷口,同時也是疤痕組織。這個部分讓我們過度敏感,過度反應,相對於當下的刺激來說。但是這個部分也同時很僵化、堅硬、遲鈍、讓我們毫無感覺,無法成長。疤痕組織無法繼續生長。疤痕組織不具有彈性。」
我從Dr. Mate這一段的描述當中理解,就是因為「創傷」的保護性,會讓我們某部分的自己變得遲鈍和僵化,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坐在沙發上捧著一杯熱咖啡,輕輕鬆鬆地回想自己的童年,用這樣的方法去摸索我們的心理是否有留下創傷,因為他已經被傷疤遮蓋住了,我們會自動跳過,覺得「很好啊都沒問題」。
心理上的傷口,只有在被一腳踩上去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洞。
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某一件事,這個人,或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反應,激烈到不成比例的時候,就表示這很可能是一個「創傷反應」。我們會這麼激動,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幹!!!!!!」的時刻。
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是生活當中其實隨處有例子。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幾年前一個很大的新聞,花蓮有一個檢察官,因為懷疑女兒在幼稚園被霸凌,帶著警察直接衝進女兒的學校。當時我對「創傷」還不是很理解,但是內心裡有一個強烈的直覺:「這個爸爸很有可能自己曾經被霸凌過。」因為他自己有過那樣的經歷,一想到女兒可能會遇到相同的事,他的情緒就完全失控了,淹沒自己的理智。
另外就是在DCard或者批踢踢上,時不時會看到有人求助,說自從有了小孩之後,發現配偶原來脾氣非常容易失控,一些小事就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事後都會表現得很懊悔,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但是還是一直發生。
以上的兩個例子,我都看到網路上許多強烈批評的留言,認為他們太誇張,這麼大的人了還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也不少人認為這種人就是應該要「放生」,讓們知道沒人有義務忍受他們這種爛脾氣,尤其他們還傷害小孩。
我同意他們的反應過度,也同意他們的行為會傷害到孩子,但是我不同意任意下結論這些人是「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或是「判斷能力有問題」。他們有可能是因為心理的傷被踩到了,所以失控了,指責他們管理自我的能力,等於是在要求一個人被打到鼻梁的時候自我控制露出微笑一樣。
同時,一個人的傷口會被碰到,是因為跟別人的距離很近。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要跟別人的內心靠近的時候,他內心的傷口是不會被掀開的。為什麼這些情緒很失控的人總是「欺負」身邊的人?或者為什麼我們有些雷總是只會被身邊的孩子或者配偶踩到?因為我們很想靠近他們。但是在接近的時候,就是會有傷口被撞到的風險。
當我們理智斷線的時候,我們是否有能力可以看清,觸發我們的究竟是什麼?真的是我們以為的「我就是受不了孩子吃得桌面亂七八糟」、「我就是無法忍受小孩說話沒禮貌」、「先生/太太就是想要故意氣死我」嗎?
***
回到開頭的故事吧。
當天我氣呼呼地回到房間之後,心情依然極度惡劣。我確實覺得我的反應很大,但是想來想去也沒什麼頭緒,就以「應該就真的是太累了」作結,不再去鑽研什麼了。
幾天之後,我跟傑克一起看完《創傷的智慧》記錄片,我一邊估狗Dr. Mate的個人經歷,一邊跟傑克聊天。
「欸,剛剛電影裡不是說,有『成癮行為』的人都是因為心裡有一些痛苦需要轉移嗎?」
「嗯嗯,是啊。」
「這裡有一句Dr. Mate的話很有趣,他說『90%的人都有成癮問題,剩下10%的人是在欺騙自己。」
「那不就全部的人都有了?」
我想了想,坐直了身子問。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你覺得你對什麼事情上癮?」
「呃,我不是很確定。晚睡算嗎?我對晚睡上癮。」
「好像是耶,你真的一直都很晚睡。」
「那你呢?」
「我喔,我覺得我好像對聊天上癮。」
「有,我覺得有。你最近聊得滿誇張的。」
我安靜下來,開始思考。我最近確實在網路上聊個不停,有的時候還會帶ipad進去廚房,邊聊邊煮飯。雖然我知道這樣很危險,也無法專心,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停下來。如果這個真的是我的「上癮」,那我是在轉移什麼樣的痛苦呢?
胸口突然一陣糾結,想起那天蕃茄滔滔不絕邊算數邊吃飯的那個晚上,我看著他跟傑克熱烈的互動,渾身不自在,內心的火焰越燒越烈的刺痛感。我以為我是因為蕃茄吃飯不專心所以被惹毛了,但是其實我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好熱絡,把我晾在一旁的情境,把我的創傷喚醒了。
從小我在家裡就是比較笨的那個,因為我擅長的是沒有用的文科,就算我功課不錯也沒有用。弟弟從小就數學腦,高中還進數理資優班,腦袋跟爸爸一樣好。每次吃飯談到課業,我就只能坐在那裡埋頭吃自己的東西,聽爸媽不停稱讚弟弟,吃飽以後默默離開。
現在我長大了,我不怕你們了!我不接受這樣的對待了!我可以摔碗筷不用忍耐了!!你們不敢再這樣對我了吧!!!
當下的我根本沒有發現,眼前的人早就已經不是爸媽和弟弟,是傑克跟蕃茄,他們只是聊天聊得很開心,他們沒有不在乎我,也不是故意要忽略我。
「創傷」就是像這樣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細節裡,難以察覺。必須要刻意往自己的內在探索,才能逐漸辨識出來。
不過,只要記得Dr. Mate說過的:「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用「驗證看看這句話是不是真的」的想法來讓盛怒下的自己停下來,觀察「現在的我到底在氣什麼」。就算沒有辦法當下就釐清,(我也一樣沒有辦法),都是在累積一個重要的線索,幫助我們一步一步摸清楚自己的內心。
先說到這裡,下回再繼續分享!
--
歡迎到以下連結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5njdu44phvgf6rrn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This is VV就是V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VV頻道▶https://reurl.cc/dKQjk ▼誰是VV? Who Are The Members Of VV? 🐳金魚腦SZUMIN肆旻🐳 ➫粉絲頁Facebook:https://goo.gl/zKL4M9 ➫哀居Instagram:https://goo.gl/M5FxGN...
直板夾dcard 在 奇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
@olacookey
與你的平凡,
來自不經意的確幸,
緩緩的蔓延.
.
蔻奇手工曲奇餅-
(經典原味/竹炭巧克力)
酥鬆的手感, 直接吸晴!!
✨先以100度等度數來預熱烤箱
然後中火慢烤;
每5分鐘提升15~20度的溫度烘烤, 後用180度烤出最酥的口感.
不油膩的入口,
才能美美的chill生活!
個人超愛杏仁堅果的顆粒口感,
每一口幸福,
都蘊含了層層的驚喜;
緊接著是淡雅的奶香,
每一口每個角度的,
在舌尖翩翩遊走!
巧克力口味是恰恰好的苦甜,
苦甜中夾著微微的奶香,
非常適合搭咖啡或者花茶!
.
想你的時刻,
也請流連那在你舌尖的纏綿! .
.
✨手工蛋奶素曲奇餅
✨添加杏仁堅果增加口感層次
✨減糖配方
✨SGS認證合格無防腐劑/色素等添加物
✨使用西班牙天然草飼發酵奶油,
杏仁果脆片/竹炭可可粉/瑞士黑巧克力
✨ 保存期限一個月/奶素可.
.
購買連結🔗
官方LINE:@olacookey
olacookeys.com/igtop
.
#蔻奇 #蔻奇手工曲奇餅 #蔻奇曲奇餅 #曲奇餅乾 #曲奇餅 #手工餅乾 #伴手禮 #團購美食 #團購甜點 #團購 #宅配美食 #宅配 #宅配甜點 #辦公室美食 #生活美學 #儀式感生活 #網路購物 #網路美食 #網路甜點 #波波發胖 #波波黛莉的異想世界 #popyummy全台 #yummyday台灣 #yummyday全台 #susu流口水 #dcard美食板 #olacookey #cookeys #cookey #onlineshopping
W/: @han.0630 @guanxing_li
@waittoeat @inspot_fun @popkimchi_mag @popyummy_mag
直板夾dcard 在 Alli 台北美食 台灣美食 新北美食 基隆美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甜外飛來一筆🍰
戚風小禮盒💰380
海鹽奶油捲💰100
我真的很不會拍外帶甜點,可能是我家燈光永遠比不上咖啡店那窗外灑進來的陽光來的透亮,啊~真的豪想一個人愜意的坐在咖啡店裡發呆2小時(我以前很常這樣)。回歸正題,一直以來都很想吃貝克宅,每次看到那個戚風蛋糕跟鹹沙拉吐司的文章,都會把它存進收藏裡,結果人算不如天算,現在只能帶回家吃ㄌ,不過沒關係,只要還能吃甜點的一天,我都不想錯過。好啦廢話不多說,現在就來本次的食記分享吧,請大家好好觀賞,好嗎好嗎(˶‾᷄ ⁻̫ ‾᷅˵)
#戚風小禮盒
🌕🌕🌕🌕🌗
身為甜點愛好者,這組合真的是很可以,一盒有三種口味,櫻桃可可、水蜜桃紅玉跟芒果抹茶,反正小朋友才要選擇,我通通都有ㄌ,吃完了三種口味,整體來說我都喜歡,所以不含糊的分開介紹,話說沒有給滿分是因為一個人真的吃不完,我吃一半就快撐死惹,真的是體脂肪甜蜜的負荷ಥ_ಥ
#櫻桃可可戚風
🌕🌕🌕🌕🌕
以巧克力戚風為基底,夾層抹上巧克力慕斯及新鮮的櫻桃,戚風的部分沒有因為重放回自家冰箱而乾巴巴,不管是蓬鬆感還是可可的味道都保留的很好,而中間的慕斯以濃而不膩、甜中帶苦的方式呈現在口腔中,偶爾出現的新鮮櫻桃,酸甜味點綴出另一種層次的甜蜜,嗚我跟朋友都愛這塊,巧克力控不能錯過(⁎⁍̴̛ᴗ⁍̴̛⁎)
#水蜜桃紅玉戚風
🌕🌕🌕🌕🌗
這款以茶類為基底的紅玉戚風是這三種口味中最清爽淡雅的一款,戚風本身的茶味聞起來很明顯,但吃起來茶味卻不會過重,中間的茶慕斯跟多汁的水蜜桃片搭起來像在喝水蜜桃紅茶一樣,混的如魚得水~吃完有驚艷的感覺,整體而言不嗜甜的人應該也能接受,是款偏大人味的戚風!
#芒果抹茶戚風蛋糕
🌕🌕🌕🌕🌗
一開始吃的抹茶戚風體時,我覺得抹味沒有想像中的飽滿,不過吃到內餡的抹茶慕斯,只能說瞬間改觀,真的是微之驚人的濃郁,而夾層芒果獨特的甜味,搭配正在流心的抹茶慕斯,串起微突兀的撞味感,我已經忘記是不是第一次吃到芒果配抹茶的組合,但別出心裁的設計和芒果綠茶味道,推薦大家嚐嚐(・_・;
#海鹽奶油捲
🌕🌕🌕🌑🌑
說到喜歡的麵包,我真的太愛星巴克海鹽奶油捲,每次吃都完一個都會很後悔,為什麼不在多買一個(我平常漢堡是不吃麵包的人),所以看到貝克宅有海鹽捲也決定來試試~一份兩入中有兩個口味,一個是巧克力,一個是原味,整體來說麵包的鬆軟度及烤氣都很不錯,不會過濕或過硬。巧克力口味的海鹽捲內裏會流心,醬的苦甜度較高,而原味海鹽捲的味道我覺得普通,記憶點不是太高。我想海鹽捲如果能在店裡吃,味道會比外帶好~
#總評
🌕🌕🌕🌕🌗
嗚貝克宅蛋糕外帶的品質棒棒的,之後有機會一定會再去店裡面拜訪滴,哎期望我的體重也是微持平衡,不要再微上升了,好了這次分享就到這裡結束啦,喜歡這篇文章的孩子們就趕緊收藏分享然後追蹤我,放心不會有什麼驚喜,也不會有什麼驚嚇,希望你會感到驚艷就是了,我們下篇文章見!
——————————————
📍貝克宅
🏠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89巷5弄4號
🚇南京復興站
💳現金
#台北美食 #台北甜點 #台北咖啡廳 #戚風蛋糕 #甜點 #相機先食 #手機食先 #外帶美食 #防疫美食 #taipeifood #taipei #popdaily #popyummy #popyummy台北 #4foodieforfoodie #dcard美食板 #alli吃甜點 #alli吃台北
直板夾dcard 在 This is VV就是V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訂閱VV頻道▶https://reurl.cc/dKQjk
▼誰是VV? Who Are The Members Of VV?
🐳金魚腦SZUMIN肆旻🐳
➫粉絲頁Facebook:https://goo.gl/zKL4M9
➫哀居Instagram:https://goo.gl/M5FxGN
🐑我是李肆旻的表姊啦不要再問了-小羊MehMeh🐑
➫粉絲頁Facebook:https://goo.gl/3Lk2us
➫哀居Instagram:https://goo.gl/eTri4b
►相關合作邀約請洽:
Business Request:
➫E-mail:thisisVVofficial@gmail.com
📎This is NOT sponsored video
/ 若欲轉載或使用於其他平台,請來信取得分享授權 /
Thanks for watching :)
直板夾dcard 在 Asto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訂閱 #開啟小鈴鐺 #追蹤IG:heyheyastor
談工作▍lordrings107@gmail.com
想聊天/看貓去IG ▍https://goo.gl/HZhvP3
還有其他社群要不要看都沒差▍
FB■https://goo.gl/JRmIum
blog■http://goo.gl/3571Ul
wibo■http://goo.gl/uY6NoQ
■ 我在逼哩逼哩有官方帳號,不要再搬運我影片了■
/
00:00 髮根造山術
00:59 30秒分辨長短臉的方法
03:00 30秒分辨額頭寬度的方法
03:36 綜合型臉型怎麼夾澎
04:17 造山術詳細步驟
07:40 蓬髮夾好用嗎?
/
■影片中使用的產品■
離子夾 SALONIA
蓬髮夾 淘寶 https://bit.ly/368oq3h
※補充蓬髮夾的使用心得,這支是同性質產品中價位較低的,外盒包裝和機體質感都很普通。外殼是塑膠,陶瓷鈦面板,可調三段熱度。加熱時間約1-2分鐘左右,加熱完畢後面板外側的外殼也會熱,避免用手觸摸不然會燙到。面板可以夾很緊,可以夾出很毛操的效果達到很大程度的蓬鬆感。不噴定型液的話我可以撐6小時,但捲度會越來越不明顯。噴定型液可以維持一整天沒問題。賣場有示範夾直的方式,我試了之後覺得夾完頭髮會變很乾燥,霧霧的好像髮質很差的感覺,我不太喜歡這種效果,不建議拿來夾直。
/
更多 #造型影片▍
鯔魚頭 狼尾頭 中性短髮怎麼整理《漫畫瀏海怎麼捲?》
https://youtu.be/Q2wfPvTIdOo
《你不知道的挑帽子技巧》戴帽子會變醜,原來是頭的問題!
https://youtu.be/prYm2NDBHXM
/
■這不是合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