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分享 #錯覺偵探團3謎樣的影子 #文末贈書
錯覺偵探團1-3集開箱文: https://0rz.tw/QBZmE
錯覺偵探團的主角是小學四年級的小翔,適讀年齡為8-12歲中高年級,以有注音的文字為主,有全文字頁面,或穿插1/4或1/2篇幅的插圖。內容豐富與精采程度連大人也會想仔細閱讀,劇情為三本連貫,有些謎底會留到很後面才恍然大悟,因此建議一次收錄全套唷!
▊《錯覺偵探團3:謎樣的影子》▊
這集主角們為了準備學校分組表演到圖書館參加皮影戲體驗課,認識了大學生奈美。奈美因為親人被騙高額金錢,決定去應徵該公司的職務當臥底,就在她獲得詐騙集團的犯罪證據之時,卻被發現了。
邪惡的歹徒四處尋找她,回家路上緊隨其後的陌生影子,拉門上也出現妖怪的眼光,而好不容易保護好的檔案證據竟然被調包了!
經過一番搜查後,原來偷走證據的人並不是詐騙公司的人,而是神秘的贗品收藏家 - K,也是二之谷一直在尋找的人。
劇情起伏跌宕,一波未平一波右起,真是太精彩了,直到故事的最後,小翔是否能推理出隱藏的真相呢?
▼ 四塊等分的蛋糕,為什麼有一塊看起來特別大?
▼ 顏色深淺的錯覺。
▼ 吉竹伸介幽默的畫風讓這系列增色不少。
▼ 上圖跟下圖竟然是一樣的菱形,只看上圖會覺得有的深有的淺,視覺遊戲真好玩。
▼ 搖搖晃晃的圖,是大內錯視的一種唷~
1-3集開箱文: https://0rz.tw/QBZmE
抽錯覺偵探團2: https://reurl.cc/zWNKge
博客來連結: https://reurl.cc/WXk8mD
❤️💙💛💚🧡
采實文化要來贈送2本錯覺偵探團3,10/8公布,方法請看留言唷!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日本職人 就是狂!」 「#一生懸命!#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你發出過這種讚嘆嗎? 那麼 #臺灣 的百年職人在哪呢?🤔🤔🤔 在日綜或是紀錄片裡, 那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工作的職人們, 工作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但其實在 #高雄, 也有這麼一群百年職人們, 用一生,真的是一...
皮影戲是什麼 在 嘎咕的繪本探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書抽獎
錯覺偵探團第三集今天上市啦!!
繼在派對會場遇見了寶石偷竊案件、又在演奏會發生新同學的失蹤事件,這次小翔與他的錯覺偵探團夥伴們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呢!他們是否能釐清錯覺造成的陷阱,一解謎團找出事件的真正兇手呢?
.
📖《錯覺偵探團3:謎樣的影子》
📖《錯覺偵探團2:鬧鬼坡失蹤案》
貼文介紹|https://reurl.cc/L7M7ee
📖《錯覺偵探團1:神祕月夜的寶石小偷》
部落格介紹|https://reurl.cc/4a7AMY
三本都很讚!第一集平易近人、第二集懸疑刺激、第三集豐富度更高了都很推薦!
.
這次小翔一群人參加了“皮影戲體驗課”,大學生哥哥還示範了各種有趣的影子錯覺,明明看到的盒子一深一淺,沒想到其實是是一樣的顏色!利用光影變化的表演好迷人啊!
但就在活動結束不久,突然衝出了兩個奇怪的男人要搶走大學生姊姊手上的東西,在小翔聽從姊姊交付的指示拿走藏在紙盒裡的物品時,兩個奇怪的男人就這樣追了上來!好不容易成功逃脫後,卻又發現藏盒子裡的重要物品不見了.....
錯覺偵探團是否能利用僅有的線索,解開錯覺的謎團,找回遺失的物品呢?另外又會發現什麼其他隱藏許久的秘密呢?
.
第三集謎樣的影子利用了更多錯覺科學來撥開迷霧,大內錯視、赫曼方格錯視,看起來是黑但是其實是白、看起來搖晃但是其實沒有,在錯覺中慢慢釐清真相就是這系列最迷人的地方啊!另外前幾集裡的埋藏的小祕密也在第三集解開真相。到底什麼是真、什麼是假,讓我們跟著錯覺偵探團一起找出答案吧!
.
【#抽獎辦法】
①粉絲團及本篇貼文按讚
②本篇貼文下tag一位朋友並留言「@小翔 謎樣的影子藏著什麼秘密呢?讓我們跟著錯覺偵探團一起解開謎團吧! 」
③公開分享本篇貼文
【#抽獎品項】
《錯覺偵探團3:謎樣的影子》共2本
感謝采實文化提供贈書!
【#活動時間】
9/30(四)-10/3(日)
獎項將由出版社寄出喔(寄送地限台灣本島)
.
是說出到第三集出版社推出了有盒裝的套書,套書不僅有個硬盒還送了一個錯覺胸章呢好吸引人啊!有喜歡的朋友不要錯過了嘿,購書連結放在留言處,大家可以參考!
采實童書-找本書與孩子一起讀
#嘎咕的繪本探險
皮影戲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剛打開的書|
最近剛打開的書是由荷蘭作者馮客撰寫的《毛澤東的大饑荒:中國浩劫史1958-1962》,為什麼會想讀這本書?理由很簡單,台灣出生長大的我,對1958到1962年的中國完全不認識,只有在歷史課本中讀到簡單的「大躍進」、「超英趕美」、「人民公社」這些名詞。
我記得以前唸書的時候,老師在課堂上放張藝謀的電影《活著》,這部電影當時讓我們這些台灣年輕學生感到非常震驚:輸光家產逃過一劫、人海戰術的共產黨軍隊、男主角的皮影戲、鍋碗瓢盆連吃飯傢伙都要上繳的大煉鋼⋯⋯等等,戲中人說著我們能聽懂的中文,卻是另一個世界。
ㄟ?有那麼嚴重嗎?現在很多人都說「視頻」、「高清」、「閨蜜」這些,不是也能懂?不不不,上個世紀九〇年代的台灣還沒有被中國用語攻陷,加上國立編譯館教科書的影響,對中國的認識是很模糊的。
打開這本書,作者序還沒看完,年輕時看《活著》的記憶就慢慢浮現。大耀進時期的人民公社最後導致大饑荒,中國人要吃土吃樹根這些以前在黨國教育課本裡讀到的,好像還真是那麼一回事!
我上一篇貼在方格子的文章,說到製作陶瓷的秘密是高嶺土,其實高嶺土又稱觀音土,就是當時大躍進飢荒時,被拿來裹腹的土。因為高嶺土又白又細,吃到肚子裡會有碰轟(台語)的飽足感,所以我們小時候課本裡學到的吃樹根吃土,吃的就是高嶺土。
我想對許多強國人或小粉紅來說,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一個不堪入目的時代,就像晚清連續戰敗一樣。但只有面對歷史和更了解過去,才會知道為何今天中國會變成這樣。這幾年來從禁奢、禁浪費,到現在連打個電玩都不行。🤷♀️
有興趣和我一起閱讀這本書的朋友,請在留言處舉手🙋,有一本電子書贈送。
下圖:這本書的封面有電影海報感😂
皮影戲是什麼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歡迎光臨臺灣吧
「#日本職人 就是狂!」
「#一生懸命!#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你發出過這種讚嘆嗎?
那麼 #臺灣 的百年職人在哪呢?🤔🤔🤔
在日綜或是紀錄片裡,
那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工作的職人們,
工作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但其實在 #高雄,
也有這麼一群百年職人們,
用一生,真的是一生!
投注在代代相傳的志業中🔨
不過,隨著時代的改變,
傳統技藝正在被遺忘😢
有些職人甚至還要額外種田、開副業,
以維持家計......
那麼,我們可以做什麼?
📌網路平台需要流量,#傳統技藝也需要關注📌
請給我們三分半的時間,
認識職人們代代守護的百年技藝──#皮影戲!
_
#文化部 X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X #高雄市皮影戲館 X #臺灣吧
讓百年技藝再次偉大!
_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東西|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想了解 #黑啤 多一點點
Facebook很可愛|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Instagram必追|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同時也是YouTubear|https://lihi1.com/gXg6U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gokAaG_Rdc/hqdefault.jpg)
皮影戲是什麼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可能性調查署第二季 #人面魚 #都市傳說 #空想性錯視 #布袋戲 #魚肉好吃嗎
👉這回,youtuber阿成和阿明🎥
決定一起挑戰「人面魚」的都市傳說👹
誰知...兩人卻在吃下美味烤魚後,聽見老婦人的笑聲...究竟這個聲音從何而來?難道人面魚的都市傳說真的存在嗎?
#感謝公視台語台配音員呂尚儒鼎力協助腳本翻譯
🧠【章節重點】
00:00 史馬特講古—人面魚
00:16 都市傳說人面魚!挑戰!
02:03【動畫】為什麼會在魚身上看見人臉?
04:42 現在年輕人真是浪費!
05:56【後記】在故事之後
🧠【相關文章】
(1)「魚肉好吃嗎?」人面魚的都市傳說從何而來?我們又為何會在魚身上看到人臉?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50295
(2)靈異照片中的臉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0000
(3)中秋抬頭賞月,你能找到幾種動物?談月面光影的「空想性錯視」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70107
🧠【追蹤我們】
如果你喜歡我們💙
除了按讚影片、訂閱頻道,開啟小鈴鐺🔔
還可以到這些地方和我們一起聊生活中📱、時事裡📰、課本上📚沒有的科學 ↓↓↓
PanSci 科學新聞網|https://pansci.asia/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nSci/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ansci/
Telegram|https://t.me/pansciasia
🧠【參考資料】
2014搞笑諾貝爾獎:在吐司上看見耶穌
Liu, J., Li, J., Feng, L., Li, L., Tian, J., & Lee, K. (2014). Seeing Jesus in toast: neural and behavioral correlates of face pareidolia. Cortex, 53, 60-77.
https://reurl.cc/Y13gQ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iKUVFDLF_w/hqdefault.jpg)
皮影戲是什麼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可能性調查署2 身為台灣人的你,對地震一定不陌生!但你知道它為什麼叫「地牛翻身」嗎?
地牛地牛念起來很順口,但台灣本來沒有牛?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你喜歡這支影片,歡迎點擊:https://lihi1.com/CwV8u 收看布袋戲+皮影戲動畫的跨領域結合!
這次,我們再度請到布袋戲國寶陳錫鍠老師的弟子陳冠霖老師出任頭手,為我們演繹精彩的台灣傳說。
之後,我們的YT頻道也會每週二固定上架布袋戲的新集數喔,快去訂閱按小鈴噹:https://www.youtube.com/user/pansci?sub_confirmation=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m8RAyBfnSs/hqdefault.jpg)
皮影戲是什麼 在 童遊城堡館- 新北新莊分館- 小朋友,你知道皮影戲是什麼嗎 ... 的推薦與評價
小朋友,你知道皮影戲是什麼嗎?(*´・д・)? 皮影戲是中國傳統藝術的一種形式最早以前是以獸皮削薄,並裁剪成人偶造型之後再由操偶師操作,配合光影與布幕來表演的一種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