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世界自殺防治日」,請和我們一起重視,結合家庭、校園、衛政三方的資源與專長,接住每一個需要支持的孩子。
-
依據統計,新北市去(2020)年的自殺死亡人數為635位,在自殺通報人次與占率方面,24歲以下,總共有2,475例,占率高達42.8。其中14歲以下的通報人次為641,占率為11.1,若再納入25~44這個年齡層,44歲以下占率高達76.6,顯示自殺防治工作的推動與再改進,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
因此,在「世界自殺防治日」的今天,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召開「校園專輔待改善 心理健康不漏接」記者會,說明台灣現行青少年校園心理健康促進促施所遇到的困難,並提出建議精進方向。
-
今日記者會內容如下:
-
總召邱顯智委員首先表示,根據去(2020)年死因統計報告指出,自殺(蓄意自我傷害)已連續第 4 年成為國人主要死因第 11 名,死亡人數雖較 2019 年減少 5.3%,但今年上半年全台自殺通報數,也比去年同期多了 3 千人次。值得特別注意的是,自殺已經成為 15-24 歲、25-44 歲兩個年輕世代的第 2 大主要死因。
-
回頭檢視過去衛福部的承諾,邱顯智委員強調,據「2025 衛生福利政策白皮書」所設立的自殺防治目標,政府近年成績不盡理想,也未達成 2020 年的中程目標,自殺防治工作長期而言未見顯著改善,政府應該持續精進、有效投資。
-
幹事長王婉諭委員接著表示,兒少面臨的心理壓力與求助門檻,絕不小於成人。自殺是多重因素造成,因此,防治工作是跨領與跨團隊的巨大工程。然而,目前自殺防治策略與教育部三級輔導機制,實務執行面仍存有諸多困境。
-
#學生自殺通報系統 #亟待跨部會介接
-
首先,醫院端的第一線人員反映,衛政自殺通報系統與教育端的校安通報系統,長期以來橫向聯繫狀況不佳。王婉諭委員已於今年 3 月針對此情況進行質詢,促使兩部會決議將衛福部的自殺通報系統介接到學生學籍資料、休退學狀況,但目前尚未落實。另外,囿於各級學校之輔導紀錄表單格式不一,且各級學校之輔導系統尚未整合,因此仍無法介接受通報學生是否接受過輔導諮商的紀錄。
-
#通盤檢視學生輔導需求 #輔導人力資源應到位
-
根據教育部 2018 年至 2019 年的校園學生自我傷害事件相關報告指出,自殺身亡個案當中,高達 67% 未曾尋求校園三級輔導資源,顯示各級學校輔導資源與學生需求間顯存有落差。
-
王婉諭委員進一步說明,目前負責三級預防的各縣市輔諮中心,組織型態為隨時可能被裁撤的「任務編組」性質,且礙於地方財政,專輔人員採一年一聘約聘制、調薪幅度低、專業人力薪資與自費市場落差過大,再加上行政工作負擔重,導致流動率高等情況時有所聞。而負責二級預防的專業輔導老師及相關人員,同樣存在人力不足及行政工作負擔過重,以致影響輔導效能及學生接受輔導之成效。
-
#解決大學端專業輔導人力困境
-
副總召陳椒華委員就大專院校的部分指出,現行《學生輔導法》規定,專科以上學校學生 1200 人以下者,應置專業輔導人員至少 1 人,但實際上大專院校內部的諮商輔導體制同樣存在人力缺口,以及有難以專業久任的嚴重問題。
陳椒華委員說明,因為目前一年一聘的方式,除造成專業輔導人員流動率居高不下外,他們還需要從事無關輔導諮商專業的行政業務,加上專輔人員長期待遇不足,與人力不穩定等問題 ,都是大專院校在學生輔導上成效不佳的原因,也明顯影響學生接受輔導的品質。
-
另外根據統計,每年休學的高中職生有近 2 萬人,大學生更是高達 8 萬人。而在疫情期間,這些離開學校的學生,也可能同時的失業,而變成「雙失」的年輕世代。然而「雙失」的年輕世代因為離開校園,因此無法獲得學校系統的心理諮商資源,其自身的經濟狀況,也難以負擔心理諮商所需的費用。因此,整個社會或是家庭與醫療系統,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去承接這樣的需求,是一個令人非常擔憂的問題。
-
陳椒華委員呼籲,教育部與衛福部應積極研擬因應措施,協助離校後的年輕世代,仍有適當管道,能及時獲得諮商或治療的協助。
-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張家銘醫師表示,儘管從去年統計來看,台灣同日本、韓國情況,自殺人數略有下降,但疫情期間,國人工作就學和民生經濟都受到影響,自殺防治仍不可輕忽。另外,去年台灣 0-14 歲族群的自殺人數卻反而上升,擔憂恐有「年輕化」的趨勢,而 15-24 歲去年狀況雖有好轉,但自殺通報數還是上升,有 1 萬多人試圖自殺,他們事後是否有被關心跟協助,需要高度關注。
-
張家銘醫師強調,這群出生在網路通訊發達的 Z 世代,在遇到情緒問題時,往往不會尋求協助,平均而言,Z 世代的憂鬱症和自殺風險都在增加。今年年初,有位 17 歲高中生在公共政策平台提案,希望精神與心理疾病的知識能納入課綱,教育部也確實應該思考讓大家更能認識精神疾病,察覺情緒問題。
-
張家銘醫師也分享校園自殺防治有三個面向,分別是自助、助人、求助,同學要能認識自身心理狀況,並學習與同儕間的陪伴與支持,學校也應暢通求助管道,建立穩定的專輔資源和人力。青少年的自殺防治工作,需要大家繼續關心和努力。
-
我們認為,政府應結合家庭、校園、衛政三方的資源與專長,共同守護兒少心理健康,接住每一個需要支持的孩子。尤其在校園三級輔導機制中,接受諮商輔導個案,往往都需要長期深入的服務,因此,教育部須正視專輔人力流動率高、專輔人員行政工作繁重、專輔人力實聘率無法符合應聘數量等問題,讓專業人力得以專業久任,提高輔導效能,都需要政府重新檢視及提出因應措施。
白皮書格式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財建委員會由產發局、動保處、北水處進行工作報告。在各處室工作報告後,我就 1⃣ 節電效益、 2⃣ 「臺北市城市級電能管理系統資訊平台TPCEMS」、 3⃣ 天然瓦斯接管普及及大安區自來水漏水問題等議題提出質詢。
.
#節能減碳應重視實際整體數據
.
產發局在工作報告中,提及推動電器汰換節能1億度。但是,實際上去年臺北市的整體用電量仍微幅增加。2019年臺北市用電量161.04億度,2020年則是161.15億度。2020年的用電量,只比2018年減少了0.5%,更比前一年增加了1100萬多度電。
,
產發局表示,去年商業、工業部門用電量有削減,去年增加的用電量主要來自住宅部門。確實,以台電售電資料來看,服務業售電量從2019年的97.23億度降到2020年的93.26億度,減少約4億度電,減幅4.1%。住宅部門則從52.52億度,增加到56.25億度,增加近4億度電,增幅7.1%。
.
但不同部門的增減數,都與產發局宣傳的汰換電器節電數有所落差,產發局每一年的節電活動都宣傳減少了幾億度的用電,但這些估算的削減量與整體用電增減的關聯是什麼,卻沒有辦法說明。
.
我希望,產發局的節電政策,不要只有估算值,更要掌握實際的用電增減,並且研究其中的關係到底是什麼。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節電。
.
我也進一步就電器汰換議題詢問產發局,中央的「縣市共推住商節電方案」補助預計今年結束。如果未來中央沒有補助,市府方面是否對節電汰換政策有相關的預算規劃?
.
產發局態度相當被動,表示還沒有相關規劃。局長更表示,中央也不一定沒有補助,電器業者也有市場誘因投入,不會因為沒有補助就沒有汰換。台北市也有相關的稽查,鼓勵業者進行節電。
.
我先前在警政衛生部門質詢以及臉書發文都曾指出,台北市在去年提出「#能源政策白皮書」以2018年為基準,喊出2030年節電21.6億度的目標。從這個目標來看,自2018年以來每年平均應節電約1.8億度(比2018年少1%)。如果從「白皮書」發表的2020年起算,每年要節省的電力更不只1.8億度。
.
台北市自己訂定了各種相當具有野心的節能減碳的目標,大搞論壇、白皮書行銷,實際上這些「白皮書」都欠缺真正的白皮書應該有的議題分析、政策評估,僅是精美的文宣品。實際的政策推動又如此被動,實在是不應該。我希望,無論有無中央補助,台北市都應該持續推動相關政策。
.
#台北市城市級電能管理系統資訊平台TPCEMS
.
就在上一週,產發局將「臺北市城市級電能管理系統資訊平台TPCEMS」上線,有研究者指出首度有縣市政府釋出用電大戶及私部門安裝狀況資料,這值得肯定。
.
但是,這些資料並沒有同步以開放資料的格式放到台北市資料大平台中,提供民眾使用。
.
我要求,產發局應該將這些資料以 #開放資料 的格式放到台北市資料大平台中。
.
產發局表示資料將配合後續資料開放工作進行。我也請產發局釐清其中具有個資疑慮的部份。
.
市府的資訊揭露、相關儀表板的建置,不應該只是為了秀政績、求酷炫,而是應該讓資料能夠真正地讓民眾能以多元方式進行運用,達成真正的 #公私協力、 #資料治理。
.
#瓦斯 #自來水 #管線問題
.
最後,我也在質詢時分別向產發局、北水處提出管線相關問題。產發局在工作報告中提到,台北市天然瓦斯普及率為66.49%,並要持續推動。我就此向產發局局長了解天然瓦斯普及的狀況。產發局長表示,尚未安裝的地方,可能是因為山區不易接管。
.
不過,我過去曾接獲萬華民眾陳情,民眾表示自己向瓦斯公司申請接管,卻苦等兩個多月才接到。由此來看,普及率未能提昇的原因,恐怕與瓦斯公司的經營也有關係,我請產發局多加了解,並研擬改善方案。
.
此外,我也向北水處了解為何在市中心的大安區仍有漏水出現。北水處則表示,目前全台北市分為800區,以各區漏水率為指標進行汰換,並非是以市區、郊區進行汰換。
.
我要求北水處提供相關進度資訊,以讓我們了解全市狀況,作為問政參考。
---
#大安 #文山 #林穎孟
問政報告 https://yingmeng.pros.is/report2020fw
陳情與免費法律諮詢請洽 https://forms.gle/pG7YjamwHcN1735d7
白皮書格式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監督預算,法務部對犯罪被害人保護工作仍待改善!
審查預算是立法委員應盡的職責,也是為人民把關每一分納稅錢是否用在刀口上。今天,司法委員會審查法務部、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明年度的預算。
犯罪被害人保護,是我自上任以來不斷提出質詢的議題,希望法務部及犯保協會明年在執行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相關政策時,能改善現行的不足與消極,針對死亡、重傷與性侵案件被害人提供長期、穩定且具有深度的支持服務。
✔️改進年度工作計畫與工作報告
犯保協會雖然有定期公布預算書與決算書,但是我們研讀近五年的資料發現,犯保協會歷年的工作計畫與執行成效,格式與內容千篇一律,每年的差別竟只有更改「服務人數」、「服務人次」等數字。我們不禁疑問,難道不同案件類型的被害人,每年的服務需求都一樣?
我們收到許多的陳情,特別是重傷案件的被害人,他們在通過身心障礙鑑定前,長達 6 - 12 個月的空窗期無法使用長照資源,導致家屬為了照護而傾家蕩產。我從上個會期至今不斷提出質詢,法務部及犯保協會卻仍舊沒有積極作為。
我們認為,法務部及犯保協會應針對不同困境的被害人,擬定每年的工作目標與方向,提供真正符合他們需求的服務。
✔️改善各分會志工管理
犯保協會由於人力吃緊,平均一位專任人員必須服務將近 200 個被害家庭。志工是不可或缺的人力支援,執行關懷訪視的服務也多仰賴志工的協助。但是,目前各分會的志工素質參差不齊,有志工自行提供法律意見,甚至向被害人透露其它服務對象的案情,這樣的情況明顯不恰當。
我們認為,犯保協會應區分個案志工與行政志工,由專職人員進行適性適才的分流管理,訂定方案施以不同專業訓練。實際接觸個案的志工,必須經由見習、督導及考試認證,才能接觸服務對象。另外,目前的培訓內容也較欠缺被害人保護服務專業倫理、性別主流化與障礙者權益維護等內容,實應予以改善。
✔️改革現行兼職人員與顧問制度
法務部 2019 年的「犯罪被害人保護服務白皮書」早已指出,現行犯保協會的兼職人員及顧問制度,應優先考量聘請非檢察系統的專業人士來擔任。尤其,各分會榮譽主委、委員及顧問組成的專業資格,應納入心理學、社會工作學等相關背景,從「犯罪偵查」轉換為「創傷知情」的專業,真正落實被害人為中心的服務。
以上三項提案,已經在司法委員會審查通過。感謝 賴香伶 委員的共同提案,也非常謝謝召委 李貴敏 委員與 愛信任-劉世芳 委員的支持,一起為犯罪被害人保護努力。我們會持續監督法務部及犯保協會,改善目前對被害人權益保障不足的情況!
白皮書格式 在 青村白皮書-洄游農村計畫- 第八屆大專生 ... 的推薦與評價
... 格式為avi或mp4(影片名稱:「學校_科系_駐村社區_隊名」) ⭕️條件2:文字清楚,畫質清晰,對焦清楚,手不要抖!! ⭕️條件3:背景音樂或剪接素材注意版權!!! 3大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