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佳慧到天上了 我們在地上要繼續努力當可靠的大人】💪🤝
昨天看到今年的金鼎獎特別貢獻獎得主幸佳慧老師因病逝世的消息,雖有心理準備,但仍滿懷不捨。😢
其實,她不喜歡我們稱她「老師」,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總會要大家叫她「佳慧」或「阿慧」,親切又充滿活力的鄰家大女孩,是大家對她的第一印象。急公好義、坦率敢言,透過研究、翻譯、書寫、演講等各種方式,推廣閱讀、為弱勢發聲、倡議兒童權益與公平正義價值,推動各項閱讀社會運動的「俠女阿慧」,則是大家公認最適合放在她身上的封號。🤺
#一起在閱讀中找力量 #當孩子的靠山
之前曾在粉專上跟大家推薦過阿慧臥病在床期間,仍心心念念一定要創作出版的,台灣第一本以熟人性侵為題材的兒童繪本-《蝴蝶朵朵》。🧚♀
今天我想再多說一些,讓這本繪本產生更大、更好的蝴蝶效應,希望有更多大人重視兒童性侵的嚴重性,加倍警覺、關注身邊的孩子們。緬懷俠女阿慧,一起來當孩子的靠山。💪
心理創傷研究《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專書中,引述一篇研究指出「兒童性虐待的發生、恫嚇、汙名化、孤立、無助與自責,都仗恃著一項駭人事實...『別擔心這種事,那不可能發生在我們家』『你怎麼會想得出這麼可怕的事?』『以後不准再講任何一句這樣的話!』一般的孩子絕對不會再問,也絕對不會再提。」🤐
這段話清楚顯示當孩子遇到性侵(不分男女)時,倘若向外求助時遇到挫折,通常都會轉而認為是自己的錯,不敢繼續求助而反覆遭到性侵,尤其是5歲以前的幼兒,更常因為語言或認知發展的限制,無法清楚表達自己所受到的傷害,而多數曾遭受性侵的孩子們,都很容易產生發展性創傷,出現自卑、憂鬱、暴力、自傷、自殺等重大發展障礙。💔
所以大人們平常就要 #主動了解什麼是兒童性侵害、#保持警覺性、 #引導孩子了解什麼是身體自主權與性侵害、 #察覺受到性侵的兒童可能有的徵狀、 #適當地回應孩子的求助 。一但發現孩子突然出現明顯且異常的 #社會退縮行為、 #語言中夾雜性或性器官、#情緒易怒或容易憂鬱、#陰部或生殖器疼痛或搔癢、#走路困難或坐立難安,或者出現無來由的 #肚子痛 #頭痛等症狀,都可能是一種警訊,需要特別小心地確認孩子是否有遭受性侵或猥褻,若孩子真的遭到性侵,也要堅定地表現「這絕不是孩子的錯」的態度,溫柔地陪伴孩子一起面對與處理。🤗
阿慧,妳去天上了,未來我們在地上仍會繼續努力,持續不輟地在各個不同的社會位置上,以閱讀或任何其他適當的方式,倡導倡議兒童人權、公平正義,努力讓每一雙翅膀,都能不畏風雨地振翅飛翔。🧚♂
☎#24小時婦幼保護專線113
🗂參考資料:
幸佳慧個人臉書
https://reurl.cc/RdzO6z
兒童文學家幸佳慧癌末辭世 俠女阿慧到天上去了
https://reurl.cc/rl5Rob
金鼎獎得主幸佳慧睡夢中離世 蘇揆、鄭麗君發文感念她
https://reurl.cc/5g1pXy
閱讀起步走 從《蝴蝶朵朵》開始放閱讀火種
https://reurl.cc/qDLZNE
哪個縣市性侵發生率最高?「東部狼鄉」問題最嚴重
https://www.storm.mg/article/454386
讓朵朵再次飛舞 防治熟人性侵缺你不可
https://is.gd/tSHPQk
第43屆金鼎獎得獎名單公布!「兒童文學領域內的社會運動」 幸佳慧獲特別貢獻獎
https://is.gd/LSjDmY
金鼎獎特別貢獻獎》得主幸佳慧專訪:「為受傷的孩子找到光亮,是創作者的責任」
https://reurl.cc/1QgxjW
就是不想看大人一直欺負小孩──幸佳慧與她的《蝴蝶朵朵》
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2192
【閱讀火種全台連線,放火🔥🔥🔥挺阿慧】「孩好書屋《蝴蝶朵朵》分享會」
https://reurl.cc/rlaxbx
兒童性侵害防治方案
https://reurl.cc/K6xjlg
預防孩子遭性侵,家長必知5步驟
https://reurl.cc/NaX62m
蝴蝶朵朵傳愛偏鄉,熟人性侵防治缺你不可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23638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2017,大家出版社)
#GiveMeFire #幸佳慧 #蝴蝶朵朵
#台灣第一本以熟人性侵為題材的兒童繪本
#從家庭到學校到圖書館到社會
#閱讀社會運動
📚幸佳慧創作、譯作部分列表:
《蝴蝶朵朵》
《哇比與莎比》
《親愛的》
《愛老虎油─小森巴的禮物》
《家有125》
《希望小提琴》
《透明的小孩》
《候鳥》
《大鬼小鬼圖書館》
《天堂小孩》
《臺南孔廟好好玩》
《雄愛讀冊:從0開始閱讀高雄》
《蚯蚓愛蚯蚓》
《掉進兔子洞》
《走進長襪皮皮的世界》
《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
《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
《靈魂裡的火把》
《走進魔衣櫥》
《金賢與寧兒》
《親愛的大人:其實我沒有那麼壞,我只是靜不下來》
《我就是這樣》
發展性創傷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轉型正義不能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061882758/posts/2480138185331553/
民國108年6月1日,蔡英文總統親自宣布撤除5837件政治受難者的刑事判決,統統無罪! 我爸(今年79歲)也在名單上面。
我的父親,蘇鎮和,在民國51年在東吳大學就讀大一時因為施明德的關係被抓入獄,那時施明德人在小金門當兵(台灣獨立聯盟案),兩人沒有來往。被抓的原因是他和施是初中同班同學。對,國民黨一路捉到施過去的所有同學,包括雄中校長與老師都被抓去問話。我爸說那時初中同班同學大部分都因此被抓入獄。真是無理的莫須有!
以下是他的回憶,
民國51年5月 被關在台北市青島東路3號,警備總處看守所(現在的喜來登飯店),待了四年
民國56年 轉至新店安坑 軍人監獄,再待四年
民國60年 移至台東泰源監獄 (經歷泰源槍擊事件) 一年
民國61年 轉至綠島監獄 一年
民國62年 轉至土城看守所兩年
最後在民國63年5月14日出獄,被關12年,4380天。
每一天他都記得清清楚楚,79歲了。21歲被關到33歲,人生最精華的時間就在監獄裡度過,沒有理由。事發57年後才被宣告無罪。白色恐怖的影響並沒有就此結束。因為這樣,他很晚婚,40歲才生下我。
小時候,爸爸的脾氣就是暴躁易怒,沒耐性,動不動就吼人打罵,我又調皮,被他捉起來打是家常便飯。我的童年往往在打罵吼吵架中度過。現在的我也常常因為自己小孩的事情而暴躁易怒,想打小孩還好被老婆阻止。
我現在知道因為爸爸的暴怒與打罵的行為,我的童年其實形成了"發展性創傷 (development trauma)",這樣的創傷經驗深刻影響到我對自己小孩的教養行為,我也會暴躁易怒。但我不會恨我爸。因為我現在知道為何他容易暴怒,因為他有連自己都不知道的創傷後症候群 (PTSD),來自12年的監獄經驗。他可以因為任何不受自己控制的事就引發創傷的情緒記憶而爆怒。事件雖然過去了,但是身體與情緒還停留在創傷的當下,時間彷彿凍結。他依然記得清清楚楚在監獄裡的日子,特別是痛苦的情緒。
我知道我那個年代的父母對小孩大多是權威及體罰教育,小孩不乖就打到聽話。而教養方式是會遺傳的,因為我們學習父母。於是父親的創傷造成小孩的創傷,當我長大為人父後,我的創傷也會造成我孩子們的創傷,於是一代接一代。白色恐怖的影響會這樣世代交替下去。
幸運的是我發現了自己的問題來自於發展性創傷,我開始閱讀相關書籍,練習相關的療法,想辦法治癒自己童年的傷,至少,不要讓它複製到下一代。但還是有很多與我同輩的新手父母們不知道,台灣社會還是普遍接受適當體罰,或是處罰是合理的(其實一點都不合理!)。
扯遠了,繞回來,所以轉型正義重不重要? 2000年阿扁當選,直到19年後民進黨政府才做到,這是多不容易的一步。
最後,我爸被國民黨關12年,你可以知道他是多麼憤恨這個黨,結果他去年竟然投給韓國瑜! 挖哩咧,氣死我了。我剛剛打電話回去告訴他這個消息,順便問他為何還投給韓,他也支支吾吾說不上來,想說換人做看看,唉。
附註2: 不用猜測有的沒的,我爸現在也後悔投給韓國瑜。單純就選前那段時間被周圍環境和我媽洗腦。
其他圖來自: 父親的手提箱: 白色歲月裡的生命故事。
--
附註: 政治受難者的創傷後症候群,和他們對其家屬的影響其實一直不廣為人知,因為往往連受害者自己也沒有意識到。要普及創傷知情,一本書推薦給大家: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19245.html
發展性創傷 在 NZ_分享二什麼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先別急著吃藥,最 ... 的推薦與評價
什麼是複雜性創傷症候群?先別急著吃藥,最常被誤診為焦慮症、憂鬱症因此而無法根治CPTSD症狀、CPTSD源頭、沒安全感、缺乏自我價值感、情緒極端、自殺 ... ... <看更多>
發展性創傷 在 創傷、發展與療癒-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執業十多年來,陪伴過的無數個受創個案,除了時常耳聞的家庭暴力與性侵害,近年來經歷過其他童年逆境,因而產生心理創傷的人數也日益增加。這使得我開始關注有關創傷成因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