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加油居家中醫保健❤️ 近日濕氣重 #提供簡易排濕飲品🥤
#大家有空可以自煮防疫💪🏻
#防疫宅在家記得做點運動排汗排濕喔!別一直打開冰箱喝冰飲喔!!
複習一下排濕氣的方法在這裡 ↘️↘️ https://drhsin.pixnet.net/blog/post/8599706
體內濕氣重的人,是健康的隱憂,一旦與外來的濕氣裡外相合,就更加糾纏不清了,這也是濕氣重的人一遇到陰雨天或梅雨季節,濕濁阻遏氣機與清陽,時常會覺得頭昏沉、提不起勁、很想睡覺、四肢沉重無力、大便變的軟黏的排不乾淨、胃口不好、嘴巴淡淡的沒什麼味覺,甚至皮膚濕疹發作搔癢加重…
(一).發汗是排濕氣最好的方法之一
a.利用有氧運動,訓練心肺功能,促進脂肪燃燒,較佳的方式如健走、健身車、滑步機、踏步機、慢跑等運動,運動的熱效應促進排汗,也可以幫助消除水腫。
b.可以多泡澡、使用烤箱、蒸汽浴,藉由溫熱發汗加速新陳代謝及水分的排除,記得結束後多喝水補充流失的水分
c.發汗排濕法寶~寒體質多吃「老薑」料理;熱體質多吃「嫩薑」料理
生薑性味辛溫,發散風寒,發汗去濕,溫中止嘔,溫肺止咳 ,簡單來說生薑可驅逐身體的寒氣,幫助發汗袪濕,溫肺顧胃。此外,透過發汗來排除濕氣,消除浮腫,同時能消耗熱量,據研究指出生薑含有一種有助瘦身的成分「薑辣素」,可促進末梢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促進脂肪燃燒,幫助瘦身!
尤其不少女生肥胖的原因是長期喝冰飲或寒性食物,造成體內「寒濕積聚」,體內累積的水分無法順利排出而造成水腫、肥胖,生薑可以幫助發汗、去除濕氣,生薑皮利水消腫作用更強!
平時多吃生薑料理或簡易自製生薑紅茶飲,可以溫暖身體提升新陳代謝,炒菜時也可多放點薑,因為老薑比較辛辣溫熱,燥熱體質的人(容易嘴破、便祕、痔瘡的人)可以改用溫和的嫩薑代替。
(二).利小便也是一個消水腫的好方法
積極作法可多攝取利水消腫的飲食:薏仁水、紅豆水、玉米鬚茶、冬瓜、絲瓜、蛤仔、鯽魚、鯉魚等
a.利小便排濕法寶:薏仁水
薏仁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神農本草經》提到:「久服輕身益氣」,此外薏仁還有清熱排膿,改善痘痘,養顏美容的功效!
如果想吃薏仁料理,建議妳可以在早上或中午溫熱食用比較不會發胖,因為薏仁屬於澱粉類,溫熱多少可以兼制薏仁的微寒之性。
〔薏仁水煮法〕:
洗淨泡軟(用熱水泡較快軟,大約泡一小時,若用冷水則大約須泡6小時)後,放入水中煮沸,再以小火煮20分鐘,可加少量冰糖,增添口感。
★想加強消暑清心火,養顏美容:加蓮子(去心)同煮
★如果比較沒胃口,容易拉肚子:加茯苓、山藥同煮
薏仁水當飲料喝
想積極控制體重的女生可不加糖、不吃薏仁,因為薏仁是澱粉,吃太多容易發胖,建議妳可以只喝薏仁煮出來的水,但一天不要超過500cc,因為裡面還是有澱粉溶在水裡,不宜喝過多。
b.利小便排濕法寶:玉米鬚茶
玉米鬚茶近年來在韓國掀起一股旋風,許多韓國女生很喜歡泡玉米鬚茶包當日常生活的茶飲來消水腫,其實玉米鬚也是一種中藥材,味甘性平,有利水消腫,利濕退黃,調解血壓的功效,臨床上與其他中藥材搭配應用於調理水腫、黃疸、高血壓等病證,但泡來飲用時要注意茶包或玉米鬚來源是否經過合格安全檢驗,因為玉米鬚較容易殘留農藥。
c.利小便排濕法寶:紅豆水 加上黃耆更加事半功倍!
提醒各位美人,想要消水腫的話最好自己煮紅豆水,因為市售的紅豆湯甜度偏高,以超商販售的為例,紅豆湯一碗300cc有366大卡,甜品店賣的稍大碗,約427大卡,再加入湯圓就突破500大卡,等同於吃了兩碗白飯的熱量,如此一來消水腫不成反而增胖,得不償失。
〔紅豆水煮法〕:
手抓一把紅豆,用水清洗過後,放入600至800cc剛燒開的熱水中,關火,蓋上鍋蓋悶泡30分鐘後,將紅豆撈出,只喝紅豆水。
紅豆皮富含有助利尿的皂角化合物,因此煮紅豆水時,盡量不要將紅豆皮煮破。
張醫師的小叮嚀~正氣虛的時候,人不但會容易疲勞,排濕的功能也會下降,經常疲累的人可加入黃耆3錢一起悶泡,效果更加顯著,因為黃耆有補氣效果建議白天飲用為主
黃耆性味甘溫,能補氣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
(三).記得避免重口味食物
努力遵守「少醬、低鹽分飲食」,以免水分滯留在體內,出現身體或臉部浮腫的現象!不只做菜時須減少使用鹽分、味精,也不要添加辣椒醬、沙茶醬、甜麵醬、豆瓣醬、番茄醬等醬料。此外,許多加工食品在製作過程中早已添加大量食鹽或味精,這些看不到的鹽分,很容易讓人不知不覺吃下肚。
💟體內濕氣重,好發濕疹怎麼辦?http://drhsin.pixnet.net/blog/post/32684174
💟體內濕氣重,白帶偏多怎麼辦?http://drhsin.pixnet.net/blog/post/22506051
#張文馨醫師 #中醫排濕 #中醫調理水腫體質
更多張醫師的簡介👉 http://drhsin.pixnet.net/blog/post/3516481
「痔瘡大便不乾淨」的推薦目錄:
痔瘡大便不乾淨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直以來不管是否由我接生,我都很愛聽媽媽分享生產經驗。一方面可讓我試著從產婦角度看生產,二方面也可得知哪裡可做得更好。最近身邊幾個友人接續順利生產,雖然更讓我深刻體會每個人的故事皆獨一無二,不過,也發現大家的抱怨都很類似:「以為生完就能專心擠奶、照顧寶寶,沒想到身體還是這麼多不舒服」、「怎麼都沒人說啊!如果可以事先知道,就不會那麼不知所措了!」
的確,在快生產前,媽媽注意力都放在迎接新生兒的前置作業,擔心是否能順產。
就連產檢醫師如我,在產檢時也多半會跟媽媽說,「一切先不用擔心,你一定會很順利的!」倒不是我報喜不報憂,刻意不提產後媽媽身體上可能遇到的困擾,)而是因為每個人對疼痛的主觀感受不同,體能和健康狀態也不同,以至於產後復原的狀態不同, 因此實在很難在產前把所有事情講個明白。不過,有幾種狀況,和產前想像有落差,每個媽媽的狀況又不同,為了減少產後的焦慮,讓自己可以從容應對,我認為還是先知道比較好。
**第二波傷口疼痛 來得又急又快
「媽咪,你再用力一次,小孩生出來以後就不痛了喔!」在最後關頭我們習慣性這樣鼓勵媽媽,但這句台詞其實只對了一半,胎兒娩出後,宮縮的痛雖緩解,但不表示真的就完全不痛了!
因為生產導致的撕裂傷,以及胎頭擠壓產道造成會陰部腫脹,都會使得很多媽媽產後坐立難安,走路時只得腳開開避免壓迫傷口、一走快就有明顯的撕裂感、小便時有如刀割。如果痔瘡因生產時腹部用力而掉出,還會造成肛門痛、大便更不敢用力。這些狀況,又以待產時間久的媽媽最為明顯。
另外,也有媽媽和我反應,減痛分娩效果太好了,生產時都不會痛,以為自己可以「無痛」下莊,結果麻藥退去後,一下床才發現傷口如此脹痛,站都站不穩,著實把她嚇了一跳!
所以我要藉此提醒,產後媽媽第一次下床一定要有人在身旁,避免因疼痛頭暈而跌倒,伴侶更是要拿出耐心來理解與陪伴。比起產前,產後因宮縮、傷口疼痛,行動可能更為緩慢、上下樓梯、如廁都需要人協助,不是生完就「沒事了」!
當然也有人產後第二天就健步如飛,但我還是要再次強調,每個人對疼痛的耐受性不同,妳不需要為了別人很「耐痛」,就「忍痛」。
@@烏烏的建議:這些脹痛不適,在產後第1-2天最明顯,通常會在二十四小時內的急性期建議媽媽冰敷傷口,之後改以溫水坐浴,並以溫開水沖洗傷口、搭配止痛藥、軟便劑、痔瘡藥膏(哺乳皆可使用)。
剖腹產的媽媽雖會陰沒有傷口,但當術後止痛藥移除,也會明顯感受到腹部傷口拉扯與宮縮痛。建議移動或下床時,可使用束腹帶來避免拉扯傷口。當咳嗽、大笑、打噴嚏、如廁腹部用力時,可再用雙手護著肚子減少晃動產生疼痛。
**惡露有時多、有時少,不過都會越來越少
很多媽媽會注意到出院後,惡露量反而變多,以為自己是大出血。其實,隨子宮收縮、內膜血管跟著萎縮的過程,惡露本來就會不斷地製造然後排出,一直持續到產後六週,並非一次就排完了。
只不過剛生完時,為促進子宮收縮、評估出血量,醫師會內診將惡露徹底清乾淨,所以產後一、兩天會有幾乎沒惡露的錯覺。出院後,疼痛減輕,活動量變大,站立時間變久,惡露就會順勢流出來。再加上餵奶時體內泌乳激素升高會促進子宮收縮,除了腹部悶痛,惡露量也會相對增加。
@@烏烏的建議:總結來說惡露約在兩週左右轉呈暗紅色,每日量的多寡取決於子宮收縮、活動量,也可能掉出血塊,約六週轉為淡黃色。但只要整體趨勢是逐步減少,出血量沒有自己平時月經第二天的量多,都屬正常範圍。
出血量也不是媽媽亂吃亂動造成的,不必擔心吃錯什麼、補過頭才讓自己出血。產後飲食方面只要避開人參、酒精明顯會影響宮縮的食物即可,不需動輒得咎。至於傳統上標榜排惡露的生化湯,對於產後恢復並沒有明顯的幫助,可喝可不喝。
**一句話惹怒產後媽媽:「不是生完了,肚子怎麼還這麼大!」
產後最讓媽媽焦慮的還是眼睜睜看到這麼大一隻的寶寶從肚子裡跑出來,但是肚子怎麼還像懷胎六個月一樣大,為什麼電視上的明星恢復得如此快,是不是一定要像其他人一樣穿塑身衣才回得去?
冷靜來想,肚子被撐開九個月,組織要歸位當然也需要一定時間,不可能瞬間平坦。一般來說皮下水腫、脹氣需兩週、子宮回到骨盆腔也要六週,被撐開的腹直肌甚至要半年才會復原。
另外,肚子縮小的速度個體差異也很大,有些人胎兒小、羊水少、皮膚組織較緊緻、脂肪層薄,縮小速度當然比較快,相反的,若懷雙胞胎、子宮有肌瘤的媽媽縮小幅度當然會慢上許多。
也有不少媽媽會發現,產前沒有水腫,卻在生完下肢腫得和象腿一樣、繃緊脹痛,面部浮腫。這是因為產後,原先聚集在子宮的血液和體液要重新分配,因此除了大冒汗、尿多,也容易積在四肢。
@@烏烏的建議:被動式的腹帶、塑身衣、骨盆帶,不僅無效還可能因慢性增加腹內壓,反而提高子宮下垂風險。
若是水腫嚴重,則可藉抬腿、按摩、穿彈性襪來緩解症狀。另外多走動、喝水,也會幫助身體將多餘的鈉排出。
**核心像極了洩氣的皮球
另一個常見的狀況是核心無力,很多人會發現產前拿手的棒式一秒都撐不起來、徒手深蹲也是東倒西歪,肚子完全使不上力,下半身好像一灘爛泥。這也常常是許多媽媽在產後會特別失望、甚至不想再運動,對自己失去信心的主因。
其實這是因為產後肚皮像瞬間洩了氣的皮球,相對產前的飽滿緊實,核心相對變得鬆垮無力,運動表現也因此不如產前,另外因為剖腹的傷口在腹部,剖腹產後核心無力的症狀則更明顯。
@@烏烏的建議:產後運動的回歸大原則是「戒急用忍」,不妨先將重心放在精神體力的恢復。可從腹式呼吸、死蟲式、貓馱式慢慢開始練習,再慢慢進階到棒式、深蹲,慢慢就可找回肚子用力的感覺,避免操之過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講了這麼多,我還是得強調,產前功課做的「剛剛好、差不多」即可,各式的狀況只要心裡有底,大概知道怎麼應對即可,不需要越查越細,一頭鑽進罕見的併發症做「學問」,反而會越查越焦慮。
另外,我認為與其查一堆資料、看眾多明星網紅神奇產後瘦身的心得,倒不如在產前就找到自己信賴的資訊來源,比如自己產檢醫師的文章、書籍、有經驗又不給壓力的好姐妹、有專業醫師巡診的月子中心。這樣在產後遇到突發狀況時,才知道該聽誰的意見,不至於迷失在一堆雜亂資訊中,無所適從。
最重要的是,不斷告訴自己今天比昨天好,明天一定會更好。可參考別人的意見,但避免過度比較,尤其是社群間的陌生人。因為你完全無法確定,他們呈現出的美好到底是真是假,伴侶也要了解這個時間點,媽媽正經歷一場人生「劇變」,身心靈都很脆弱,有時候只能陪著媽媽見招拆招,給助力而不是壓力。
#產後回歸是個考驗
大家覺得預先知道多一點才安心,還是先不知道比較快樂呢?
產後又有什麼事情著實「嚇到」妳嗎?
痔瘡大便不乾淨 在 二寶媽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懷孕嚴重便秘 #羊咩咩大便
#外痔 #大便出血 #怎麼坐都不是
#沒有懷孕也很多天才排便
回想起懷孕後期😔😔😔(搖搖頭)
實在是太晚認識它了~~~
原本還沒懷孕前我就是屬於
每天排便一次的人~~
感覺好像沒有很嚴重ㄚ😏
是不嚴重,只是每次排便都有
"殘便感"好像都沒有大乾淨的感覺……(要不然就是都跟羊咩咩便便一樣)
永遠都覺得肚子很大,小腹突出🤣
都這樣過了36年了,也就習慣了
直到懷孕之後才知道事情嚴重……
懷孕一直到5個月開始,我的肚子就超級霹靂無敵大(裡面裝了一個Baby,一顆8cm肌瘤,還有宿便😅)
所以整個壓迫腹部,變成一到2天才會排便一次,每次都在廁所蹲很久,還要很用力才有辦法順利排便😭,甚至到了後期8個月,很用力上廁所,竟然看到馬桶有血……我的天哪……去問了我的婦產科醫生,他說正常啊,10個孕婦有11個便秘🤣(因為先生也是)
醫生還說我算好了,有的後期還外痔,上完廁所還要自己用手指,把痔瘡推回去的咧……😱😱😱我嚇死了
直到懷孕很後期大概快9個月了接觸到這個排便茶(現在網路討論度極高,還有上yahoo新聞,去年拿到了SNQ獎認證)
好喝ㄟ!!!這個茶對於孕婦的敏感味覺,就是茶的味道啦,香香😋))
就這樣最後一個月,幾乎天天靠茶,讓我排便順暢
👉而且排便量增加))很重要
(我個人懷孕期間非常排斥吃🚫西藥,瀉藥🚫不想冒險為了排便吃藥…
#天然植萃 #不含西藥 #不含瀉藥
#排便好順暢 #肚子沒有負擔 #好喝的茶
有興趣留言給我
或是+1
私訊也可以
痔瘡大便不乾淨 在 才能除卻搔癢的根因。 但如果不是痔瘡帶來的問題,是 ... 的推薦與評價
痔瘡 的本體是老化的肛門軟組織和血管,當它隨歲月老化脫垂,可能會在脹縮時帶來刺、痛、癢,各種症狀。這樣的搔癢不適,若再加上病人怕肛門髒、怕清潔 ... ... <看更多>
痔瘡大便不乾淨 在 大腸癌vs痔瘡傻傻分不清! 血便解便不乾淨【國民大會 美人顧 ... 的推薦與評價
Comments4 · 【長安保健室】血便別急著冲,教你分辨腸道健康-大腸直腸科-王愷晟醫師 · 2種「 大便 流血」下場差很多? · 大腸鏡檢查不用怕讓我來告訴你 · 大腸癌 ... ... <看更多>
痔瘡大便不乾淨 在 [轉錄] 黃士修:不好意思把你們家馬桶塞住了- 看板HatePolitics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