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網友傳來的訊息,說的是Cell 科學期刊,刊出的一篇文,重點是要講一群很有名的科學家認為說covid-19來自武漢實驗室的說法沒有證據. 比較有可能的來源,是動物.
這個文對我來講太困難了,太多專有名詞.有看沒有懂.但我還是看了一圈,
第一,Cell是很有聲望的科學期刊,與Nature, Science這些期刊齊名.尤其在生物學相關期刊裡,排名應該是第一吧!
第二,這篇文章(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1)00991-0)
是列在Cell Press Coronavirus Resource Hub 我的理解是放在hub是為了讓更多資訊快速流通,所以可能沒有經過一般正常程序的檢驗,但的確也已經是cell的團隊挑過了之後,才能放上來.這個文有33頁, 點進去以後,上面寫著Journal Pre-proof.這是說Cell還沒有完成查證的意思吧?
第三,我讓我那醫生老公看了結論,大意大概就是,武漢實驗室的說法沒有證據. 比較有可能的來源,是動物.
我很希望有真的懂的朋友,看了以後,來告訴我們,可信度如何.
【證武漢實驗室清白!多國科學家重磅發聲】
多國科學家合作撰寫的一篇新冠病毒溯源綜述性文章本週在美國《細胞》雜誌上發表,這是該領域專業人士基於已有科學證據對溯源問題作出的重要評判。文章有力駁斥了一些美國政客鼓吹的「實驗室洩漏」陰謀論,並指出,#從動物到人的跨物種傳播是新冠病毒最可能的來源。
20余名世界主流科學家合作撰寫了這篇文章,包括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瑪麗·巴希爾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所的愛德華·霍爾姆斯、美國猶他大學人類遺傳系的斯蒂芬·戈德斯坦、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疫苗和傳染病組織的安傑拉·拉斯穆森、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病毒研究中心的戴維·羅伯遜等。文章預印本曾於7月上旬在開放科學數據平台Zenodo上發佈。
文章說,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場流行病由新型病毒逃逸引發,也沒有數據表明在新冠疫情暴發前,武漢病毒研究所或其他實驗室正在研究新冠病毒或任何足以成為新冠病毒祖先的病毒。武漢病毒研究所開展常規的病毒基因組測序,但這種操作無需細胞培養,風險可忽略不計。早期的新冠病毒分離物無法感染野生型小鼠等事實也表明,新冠病毒極不可能通過實驗室中的功能增益研究獲得。
武漢病毒研究所報告的RaTG13是迄今已知的與新冠病毒基因序列最相似的冠狀病毒,一些陰謀論者聲稱RaTG13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源頭。文章表示,武漢病毒研究所從未培養RaTG13冠狀病毒,僅以短測序片段組裝出RaTG13的核苷酸序列。如果考慮基因重組等因素,另外3種蝙蝠冠狀病毒RmYN02、RpYN06和PrC31可能與新冠病毒有更近的共同祖先,而這3種病毒都不是由武漢病毒研究所收集的,並且疫情暴發後才完成對它們的測序。
文章作者還審核了支持新冠病毒人畜共患起源和自然進化方面的證據。文章說,絕大多數能感染人類的病毒都是人畜共患起源,之前的幾種人類冠狀病毒也是如此。從新冠病毒流行病學史來看,它的出現與先前和動物市場相關、因人類暴露導致的冠狀病毒疫情暴發相似。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經歷了頻繁的突變,包括大流行早期出現的D614G突變以及發生在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的一些突變。這些突變是病毒在人群中傳播後發生的,增強了病毒適應性,同時也有力駁斥了新冠病毒出現時其刺突蛋白已優化到足以適應與人體細胞有關受體結合的說法。
文章結尾寫道,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起源自實驗室,沒有證據表明任何早期新冠病例與武漢病毒研究所有任何聯繫。相較於野生動物貿易中經常發生的人與動物大量頻繁接觸,實驗室來源這一路徑極不可能。如果不能通過合作與認真協作的研究全面調查新冠病毒的人畜共患起源,世界未來面對由同樣的人類活動引發的大流行時將依然脆弱。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西班牙政府與加泰隆尼亞分離運動人士,中斷了19個月的會談,預定這個星期將重新啟動。11日,也就是加泰隆尼亞民族日這一天,首府巴塞隆納街頭湧現了40萬人,響應分離運動人士的號召,以行動展現爭取獨立的決心。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
病毒分離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又是米國栽贓誣陷
🥴🥴🥴🥴🥴🥴🥴🥴🥴🤬
【證武漢實驗室清白!多國科學家重磅發聲】
多國科學家合作撰寫的一篇新冠病毒溯源綜述性文章本週在美國《細胞》雜誌上發表,這是該領域專業人士基於已有科學證據對溯源問題作出的重要評判。文章有力駁斥了一些美國政客鼓吹的「實驗室洩漏」陰謀論,並指出,#從動物到人的跨物種傳播是新冠病毒最可能的來源。
20余名世界主流科學家合作撰寫了這篇文章,包括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瑪麗·巴希爾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所的愛德華·霍爾姆斯、美國猶他大學人類遺傳系的斯蒂芬·戈德斯坦、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疫苗和傳染病組織的安傑拉·拉斯穆森、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病毒研究中心的戴維·羅伯遜等。文章預印本曾於7月上旬在開放科學數據平台Zenodo上發佈。
文章說,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場流行病由新型病毒逃逸引發,也沒有數據表明在新冠疫情暴發前,武漢病毒研究所或其他實驗室正在研究新冠病毒或任何足以成為新冠病毒祖先的病毒。武漢病毒研究所開展常規的病毒基因組測序,但這種操作無需細胞培養,風險可忽略不計。早期的新冠病毒分離物無法感染野生型小鼠等事實也表明,新冠病毒極不可能通過實驗室中的功能增益研究獲得。
武漢病毒研究所報告的RaTG13是迄今已知的與新冠病毒基因序列最相似的冠狀病毒,一些陰謀論者聲稱RaTG13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源頭。文章表示,武漢病毒研究所從未培養RaTG13冠狀病毒,僅以短測序片段組裝出RaTG13的核苷酸序列。如果考慮基因重組等因素,另外3種蝙蝠冠狀病毒RmYN02、RpYN06和PrC31可能與新冠病毒有更近的共同祖先,而這3種病毒都不是由武漢病毒研究所收集的,並且疫情暴發後才完成對它們的測序。
文章作者還審核了支持新冠病毒人畜共患起源和自然進化方面的證據。文章說,絕大多數能感染人類的病毒都是人畜共患起源,之前的幾種人類冠狀病毒也是如此。從新冠病毒流行病學史來看,它的出現與先前和動物市場相關、因人類暴露導致的冠狀病毒疫情暴發相似。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經歷了頻繁的突變,包括大流行早期出現的D614G突變以及發生在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的一些突變。這些突變是病毒在人群中傳播後發生的,增強了病毒適應性,同時也有力駁斥了新冠病毒出現時其刺突蛋白已優化到足以適應與人體細胞有關受體結合的說法。
文章結尾寫道,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起源自實驗室,沒有證據表明任何早期新冠病例與武漢病毒研究所有任何聯繫。相較於野生動物貿易中經常發生的人與動物大量頻繁接觸,實驗室來源這一路徑極不可能。如果不能通過合作與認真協作的研究全面調查新冠病毒的人畜共患起源,世界未來面對由同樣的人類活動引發的大流行時將依然脆弱。
分享于 #今日海峽 文/圖
病毒分離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COVID-19 的兒科急診日記
重要新聞
美國口罩政策大轉彎,由於Delta變異株肆虐,美國CDC 7/27呼籲打完疫苗在疫情熱區室內仍應戴口罩。
美國官員表示,調查發現打完疫苗後染疫個案的體內病毒量,與未打疫苗者相當,仍可能散播病毒。
美國官員強調這是個「艱難決定」,更新口罩指引是反映最新科學證據。
原因為何?
就是擔心--「突破性感染」
我們來看一篇新的論文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7/28發表一篇來自以色列的重要研究,這篇文章為現實環境中接種後的突破性感染風險提供了參考。
「研究重點先說明」
1. 在完全接種疫苗的醫護工作人員中,突破性感染發生率為0.4%,且大多數人幾乎沒有症狀,也沒有進一步傳播給他人。
2. 以色列的這篇研究,85%突破性感染的病毒分離株為Alpha突變株。
3. 突破性感染者在感染期間的某個時間點具有高病毒載量。
4. 突破性感染與中和抗體水準不高有關。
這項研究在以色列最大規模的Sheba醫療中心進行,研究人員分析了2021年1月20日-4月28日期間醫護工作人員中的突破性感染情況。
2020年12月19日至2021年4月28日,Sheba醫療中心所有12586名醫護人員中,11453人(91%)接種了兩劑BNT疫苗。
突破性感染率低,僅為0.4%。
完全接種疫苗的醫護工作人員中共1497名(13.1%)接受過核酸檢測,其中共發現到39例新冠突破性感染(定義為接受第二劑BNT疫苗 ≥11天後檢測到核酸陽性,且接種後6天內沒有報告明確的暴露或症狀)。
而且,每發現一個突破性病例,就有超過38人接受檢測,總體檢測陽性率為2.6%。研究團隊指出,這一陽性率遠遠低於當時以色列全國人口中的整體陽性率。
如果考慮所有完整接種疫苗的人數,突破性感染率很低,僅為0.4%。
這些突破性感染病例中85%(28/33) 的病毒分離株經檢測為Alpha突變株,在研究期間,Alpha突變株是以色列最普遍的流行毒株。
接種疫苗後感染的症狀輕微、傳染性低。
這39例發生突破性感染者平均年齡為42歲,大多數(64%)是女性。
整體來看,接種後感染的大多症狀並不嚴重。
在所有39例突破性感染中,26例(67%)有輕微症狀,沒有人需要住院治療。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症狀輕微,但持續時間可能不短。31%感染者在診斷後14天仍有殘留症狀;在診斷後6周後,19%感染者報告仍有長期症狀,包括失去嗅覺、持續咳嗽、疲勞、虛弱、呼吸困難或肌痛。
此外,74%(29例)突破性感染者在感染期間的某個時間點具有高病毒載量(核酸PCR檢測Ct值<30),其中17例(59%)的同步抗原檢測快速診斷測試(Ag-RDT)結果呈陽性。
詳細流行病學調查未發現任何繼發感染,也就是說,這39例突破性感染沒有造成進一步傳播。
突破性感染的可能原因是甚麼?
突破性感染與中和抗體水準不高有關!
結果發現,突破性感染者在感染前中和抗體水準明顯更低(GMT[幾何平均效價] 192.8 vs 533.7),中和抗體效價與未感染者的比值僅為0.361。
在突破性感染者中,感染前的中和抗體效價越高,病毒載量越低(N基因Ct值較高)。
此外,突破性感染者在感染前的S蛋白特異性IgG抗體水準也更低(GMT水準與對照組比值0.514)。
基於這些發現,論文總結指出,罕見的突破性感染與中和抗體水準不高有關,考慮到病例具有傳染潛力,且通常症狀不明顯,可能帶來相應防疫控制的挑戰。
最後,無論如何,接種疫苗仍是防重症或死亡最有效方式,即便是面對Delta變異株,疫苗也能降低病毒在社區間傳播,但是打完兩劑疫苗就一定不會染疫?
答案已經很清楚了!
圖:登山都是一種突破性的挑戰!
病毒分離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西班牙政府與加泰隆尼亞分離運動人士,中斷了19個月的會談,預定這個星期將重新啟動。11日,也就是加泰隆尼亞民族日這一天,首府巴塞隆納街頭湧現了40萬人,響應分離運動人士的號召,以行動展現爭取獨立的決心。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54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病毒分離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以色列一對後腦勺相連的1歲連體女嬰,日前完成了分離手術,兩人也在手術後相見歡。這次手術花費超過12小時,由十幾位來自海外的專家共同操刀,全球成功案例只有20例,也創下以色列的首例。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346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病毒分離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全國高中職以下學校今天開學,因應防疫,家長和訪客原則不能入校,避免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出現「分離焦慮」情緒。有學校上周就開放校園兩次,讓家長帶孩子熟悉環境。而實體開學後,因為小朋友都沒有打疫苗,有家長說,希望學校防疫要特別小心注意。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267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