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挑戰可以幾天不出門!!!]
對我來講可以說逼近了四天未出門,
整個在家的概念就很像颱風天,
糧食本人也是的,在這段時間精銳盡出。
昨天除夕中午吃的是北海道戰利品藍色咖哩,
晚上年夜飯是海底撈番茄鍋,
而今日大年初一,可是我封存已久的禮物,
來自同事提供的英國正宗方便麵,
因為他不用泡,我就借用了大陸用語較貼切!
晚餐則又是一鍋,海底撈麻辣鍋底。
不過今日本篇highlight是這個英國方便麵,
說到英國自然不會對他有所期待,
盒子打開有一個醬料與一包麵,
加入之後微波2分鐘即可食用!
這個口味盒子上寫的是Pad Thai,
吃過Pad Thai的人應該都明白是啥味道吧!
好的必須用文字來分享,
絕對不是那個我們腦袋中的味道,
但是很東南亞喔!麵體也還ok喔!
整體而言的心得就是很英國啦!
#不是好吃也不是難吃 #就是欠一味
#果然那句老話 #英國食物不意外
我的這些各國新奇料理,
就是要在這種物資缺乏的時候來使用,
明天假設要吃鍋,可以煮昆布涮涮鍋,
假設要吃特別,也有湯咖哩,
果然宅在家是餓不死我的呀!
番茄大陸用語 在 小樹文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年3月我到了西貢,準備前往越南華碩實習。
早在2015年我就曾經率團考察過,帶著亞細安研究會第一期,11個跟我一樣對越南有興趣的朋友(現在有6個都在越南工作)一起到當地考察。
所以又訪西貢,也算熟門熟路的,我到為於第一郡的公司報到後,就轉往居住的飯店放好東西,剩下半天,可以讓我自由運用。
我就在西貢亂晃,累了,就在范五老公園坐著發呆。坐我旁邊是一個看起來40到50歲的伯伯,雖然叫伯伯,不過因為矮矮瘦瘦的,看起來很機靈,所以比較謝長廷那種感覺。
我不經意跟他對到眼,就微笑點頭,他也跟我問候。
我禮貌性的用很破的越南文回他你好。他一聽發現我是外國人,覺得很有趣,就用英文跟我聊很多。
原來這位伯伯是胡志明交通大學的教授,他叫阿清伯伯。他是土生土長的西貢人。
這之後,我們換了臉書,他常常帶我吃了很多在地小吃,騎著機車穿越胡志明大街小巷,也讓我認識很多人,他的學生、朋友等等。
那段時間,讓初來乍到的我,吃了很多次越南家庭的晚餐。
他常常帶我去咖啡廳,我們就是坐在戶外,看著車水馬龍的人潮。談天談地的瞎聊,他問我台灣是怎樣的地方,也告訴我他認識的越南。
他說,他的父母原本在統一前,是幫美軍做事的,爸爸還當過南越軍官,媽媽則是翻譯,後來解放後就躲到肯特鄉下去。這也是為什麼他英文特別好的原因。
我在西貢的時候受到清伯伯很多照顧,我後來問他,為什麼要對我這個素未謀面的外國人這麼好呢?
他回我:「因為你一個年輕人隻身來越南,離家這麼遠,互相幫忙是應該的。我們很歡迎你們這樣的外國人來建設越南!」
這句話讓我很驚訝,也很感慨。
我以前在台灣的時候,有認識很多越南留學生,但也很少深入接觸「移工」——這些離開家鄉,也為台灣做出貢獻的朋友們。
後來,我到了首都河內旁的省分,北寧工業區工作。那裏就向桃園一樣,是為於首都旁的工業區,很多日商韓商在那設廠,生產電子相關的產品。在那我也是沒事會跟當地人聊聊天。
有次跟一個計程車司機聊天,他問我在什麼公司。
我心裡想,講出來你八成也不知道吧,雖然我在一家很大的電子製造企業,但是在越南的投資遠遠比不上台塑寶成有名,隨口直接用公司的中文名說了。
很意外是當我講出來以後,他說:「我知道你們公司,我還知道你們台灣跟中國的糾葛。就是內戰結束後對立分裂吧?」
聽到這裡我瞪大眼睛,我北中南越都走跳過,大部分的越南人對台灣的認識,就一中政策下,台灣屬於中國這樣簡單而已。
他能這麼深入,讓我很意外。
原來,他的弟弟在台灣工作過。
在北寧,很多年輕人來過台灣工作。
「我很多親戚朋友都去過台灣工作,他們說台灣很棒,很先進。」
他講得讓我很害羞,作為一個台灣人,放眼世界,台灣或許沒他說的這麼好。
有次,跟一群華人幹部一起,在北寧的一家中餐廳,問問服務生有啥推薦的蔡,那服務生能講流利的漢語,但是她一句話露了餡。
「我們這裡番茄炒蛋也很好吃。」
我猛然一聽,又再看看菜單,就脫口而出:「妳之前是不是待過台灣?」
換她很驚喜的問,我怎知道的。
因為,我看到菜單寫著大陸說法的「西紅柿雞蛋」,而番茄炒蛋其實是台灣的用語。
她說,她待過台灣,而且來來回回總計待了12年。
要不是有限制,而且要回越南結婚,她想繼續待在台灣。
這些越南朋友的故事,都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我常常在想,台灣的人們又是怎樣看待來自東南亞的朋友呢?
誠然,有很多的誤解,我曾經到很多大專院校演講,常常就談到我在東南亞時的經歷。
有些是自主報名的講座,那種來到學生都對東南亞有了解,或者就想前往東南亞發展。跟他們分享,都能在同一個頻率上。
但突破同溫層厚,往往是實令人震撼。後來我受邀到一些通識課分享,東南亞對這群學生來說又是很陌生的。
就曾經有個通識講座的學生在結束後問我:「為什麼不去歐美,而想去比較落後的東南亞?」
這句話讓我驚呆了,原來在政府不斷推廣新南向下,還是有很多人認為東南亞是落後的,而且,到了今天還不在少數。
其實就如同我到海外工作,這樣的地域流動下,我們都是移工,同樣地每一個在海外的台灣年輕人,大家也都是移工,本質上跟那些從其他國家來台灣打拼的年輕人沒兩樣。
當我們聽到台灣青年,在澳洲打工度假,受到黑心雇主剝削時,或者發生意外時,大家的心一定會很痛,因為這些都是我們的朋友,我們的孩子。
那另一群一樣也懷抱夢想,來到台灣打拼,為台灣做出貢獻的年輕人,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可以用同樣的心情去理解呢?
不論走到哪裡,我們都是人,我們都一樣。
我寫很多文章也想讓大家對東南亞這個土地,跟來自這片土地的,現在在台灣打拼的年輕朋友,期待能因此,在台灣這片土地能不再有歧視。
但,又有人說,歧視是很正常的事情。就算台灣人到歐美,也會被歧視。
不應該像道德魔人一樣,一直講一直講,令人感到厭煩。
誠然,歧視無所不在,即便在台灣內部,不同地域,不同族群,階級都可能存在歧視。
但或許,我們面對的最大挑戰,正是連「政治正確」的意識都沒有,也根本不把歧視當成問題。
我在北寧時,我們公司提供的宿舍是承租的透天厝,跟當地的人民混居在一起。鄰居可能就是越南人。那個社區,就一半是台幹,一半是越南當地人。
走出去一點,是一片田,我在附近的河粉店吃完晚餐,常常在附近散步。
有一次回到社區,我看到兩個男孩在玩耍。
他們好像兄弟一樣,玩得很開心。
後來,我注意到,這兩個人溝通用的完全是兩種語言。
一個小朋友講中文,另一個卻是越南語。
我問了講中文的弟弟「這是你兄弟嗎?」
他立刻揮揮手「不是,我是台灣人,他是越南人。我今天下午才認識他。」
這種情況讓我瞬間濛了,這兩個小朋友一點關係都沒有。原來這台灣孩子是寒假跟來媽媽派駐地玩的。
我回頭用越語問那越南孩子「弟弟你會講英文嗎?」
那看起來才五六歲的孩子,回我他不會,到底,他們是怎麼溝通的?也或者,他們根本不需要語言作為媒介,只要一顆單純想認識對方的心吧!
那畫面深深的印在我腦海,這兩個小朋友來自不同家庭,甚至不同國家。他們語言也根本不通,卻親暱的好像兄弟一樣玩在一起。
而到底人們在成長過程中,是經歷過什麼,讓我們失去這種童貞的能力。學會分辨你我、族群?或者用一個人的出身判定他是怎樣的人。
或許我們一直談的「不歧視」,根本的目的,只是希望大家能找回那個像孩子純真的心吧。
台灣一直希望走出目前的「亞細亞的孤兒」困境,而我深信,只要願意真誠的了解他人,了解其他國家,在這樣交流互動中,也能讓對方看到台灣最真誠美善的一面。
最近換日線編輯太陽跟我說,他們正在辦一個講座,這個講座很特別。
請了一位來台灣工作許多年的印尼女孩尤絲妮跟在印度打拼的台灣女孩尤芷薇。(好巧都是尤開頭)
來分享他們各自在異國的「移工」經歷,這實在是很冷門的講座。
既不是什麼成功大人物分享經驗,談論的主題也不主流。
或許很多人知道這活動後會問:「為什麼要辦這種擺明不會『爆場』,還在這樣大的場地,花這麼多精力(每個參與的人會有精美禮物)。」
太陽告訴我:「想透過這樣來自基層的聲音,讓大家知道『其實我們都一樣』,就像許多懷抱夢想去海外打拼的台灣年輕人,這些來自東南亞的青年也是一樣的。」
然而,很多刻板印象,卻讓我們少了認識他們的機會。
太陽很用心,在一流的場地、線上線下的宣傳,還會贈送每個與會者禮物。
然而,或許因為主題太冷門,加上顧及成本有酌收入場費,讓這場活動比較少人關注。
但我很認同換日線想要辦這場活動的初心,就想讓台灣青年,看到不一樣的國際,聽到不同於一般成功大人物,屬於每個跨國移動青年的生命歷程。
我告訴太陽,我願意贊助五張門票,支持這場活動。
她回我:「沒關係,只要讓更多人知道,就好了。」
我深信,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參與的活動,也是目前台灣最需要的一堂課。太陽還偷偷告訴我,這場活動會有的神祕驚喜,知道真相以後,讓我超級想參加。
這場活動 換日線 Crossing聯合了台灣知名的東南亞組織 One-Forty,跟華人最大印度介紹媒體, YaoIndia 就是要印度︱認識印度,從這裡開始 ,這樣堅強的陣容跟神秘的豐富禮物,真的很值得去。
雖然我不在台灣,沒能參與這場活動,但是我還是誠摯的推薦給想看到世界不同面貌,那年輕的你。
因為成本關係,讓這場活動需要收費,我在想,或許因為這樣,讓一些有興趣,卻有現實考量的青年卻步。
在這裡我有個提案,寫給還是學生的朋友們,如果你覺得這個活動很棒,但因為經濟考量而猶豫的話,歡迎私訊我,我願意私人贊助支持你參加這有意義的活動。
因為我大學時也因為家境不好,錯失很多很棒卻需要付費的活動。
也在這裡,推薦給每一個對世界好奇的朋友,一起參與,試著聽聽不同以往主流成就人物的故事,聽見不一樣的台灣故事。
最後,如果你很認同這樣的理念,可惜還是許多現實因素不能參與,誠摯的邀請你分享這篇文章,或者就簡單的按讚、留言,讓更多朋友有機會了解。
活動連結:我們都是移工── 交換身分,移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