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妞評電影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可愛可恨的人生
·
(全文刊載於 電影神搜 )
·
時隔15年《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再次重現於大銀幕,「15年了,你成為理想中的自己了嗎?」海報上的標語如此寫著,導演中島哲也先在《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拋出對於人性及生命價值的疑問,而後在《告白》、《渴望》、《來了》等片,洞察社會,直指人性。
·
昭和22年至平成13年:二戰後集體迷失的人們
·
生於昭和22年,死於平成13年的松子,故事背景從1950年代橫跨到1990年代,二戰結束,戰敗的日本以經濟發展為首要目標,戰後的日本人就隨著這社會趨勢一起向前走,補足了物質所需,但心呢,或許早就遺失在戰爭,每個人像被現實生活拉著,一個拉一個,不斷地往前,卻不知自己為何前進,追求什麼。《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中的角色多半都是這樣的心境,沒有特別想做的事情,沒有特別的目標,只是平凡地生活著。松子遺失了愛的能力,從小渴求愛,卻又不知如何愛自己,甚至是愛人,心靈上的自卑讓松子盲目地去愛,只求對方不會離開。松子窮極一生追求愛,用盡生命去愛人,付出卻與獲得不對等,或許有人會認為松子的行為是盲目的,甚至是有點可悲的,我們討厭她的傻個性,卻又因此愛著這樣的她,因為她代表的正是人性的弱點,令人又愛又恨。
·
花的意象:以童話包裝的悲劇
·
電影一開始跑出華麗的片名,彷彿是童話故事書的封面似的,廣告出身的中道哲也以美好童話及華麗歌舞秀的形象,包裝松子一生哀傷的故事,在故事前半段多以喜劇形式來掩飾這椿悲劇,直到電影快到尾聲,才收起童話般的偽裝,而悲傷情緒也跟著湧了上來。「花」在這部片當中是一大重要元素之一,幾乎每幾個場景就會出現花,要不然就是松子手上總拿著一束花,大量地將花運用在電影裡,象徵著松子對於愛的意象及嚮往,也可比喻成松子的愛是如此美好及真誠,可惜花並非永久的,儘管松子不斷綻放生命中的花給予他人,卻總是被散落一地,從沒有人好好珍惜過。
·
扮鬼臉:家庭關係中的自我防禦
·
電影開始不久,松子在片中的出現就是扮鬼臉,原以為是松子小時候俏皮的一面,看到後來才發覺「鬼臉」的背後意義,竟是如此心酸。家中的妹妹久美因從小臥病在床,父親總是愁眉苦臉,某一次松子扮鬼臉時,父親不同以往地笑了,自此之後松子都會時常扮鬼臉給父親看,只為看他一展笑顏,不僅如此,松子照著父親的期望走,讀他喜歡的科系,做他喜歡的工作,但最後當他在幫松子拍和服照時,一句「我可能永遠都看不到這麼美的久美了。」讓松子真正知道自己長久以來的努力是白費的。這種甘願犧牲自己取悅別人的個性,也使她往後在每段關係中都如法炮製,只為彌補自己年少時所缺乏的愛。
·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
松子在牆上絕望地寫著這幾個字,卑微地終其一生,為何她要感到抱歉?看到後來,其實該感到抱歉應該不止於她,導演帶給觀眾的不僅僅是這幾個字落在眼裡的震撼,更是拋出對於愛的疑問,為何愛人要感到抱歉,為何渴望愛要覺得愧疚,是愛讓人犯錯,亦或是人們的心讓愛變得墮落。
·
·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memoriesofmatsuko
Flash Forward Entertainment 前景娛樂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松子 在 何穎怡的大耳朵-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昨日起床看到新聞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它原本是引自寺內壽太郎寫的組詩〈遺書〉,被放在太宰治的《二十世紀旗手》,而後出現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一生》而得到極大共鳴。 究其意義,其實就是「人間失格」。不配 ... ... <看更多>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松子 在 [心得] 兩種「失格」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兩種「失格」──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晚年的松子近乎絕望地在牆上寫下,重現了太宰治筆下大庭葉藏的頹喪與死亡。 比照《令人討厭的松子的 ... ... <看更多>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松子 在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 心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大家可能是從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或是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面知道,但是,事實上是從日本昭和時期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