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受邀撰寫交稿很 #硬 的
台灣經濟論衡 (國發會2019冬季刊)
題目:
打造地方品牌,創造在地特色產業新價值
綱要:
壹、認識自己是建立品牌的開始
貳、品牌定位在不可取代的風土條件裡
叁、日本案例參考之啟發
肆、台灣地方品牌的嘗試與案例
伍、結論與建議
認識自己是建立品牌的開始
你認識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嗎?
台灣的山很美,有幾座超過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呢?
台灣的海很藍,東海岸外圍那條深色的緞帶為何稱為黑潮?
台灣的人很多元,最早居住在這座島嶼上的原住民朋友們有幾族呢?
台灣的名字叫做台灣,我們總告訴外國朋友說是台灣人來自於台灣,名稱從何而來?
我總是愛在每一次的演講或者交流分享中,提出這個問題。因為倘若自己不理解自己所生存生活的這片土地,就無法因為足夠的認識而擁有自信,更何況建立希望他人理解與認同的品牌了。一個國家或者地方品牌的形成,得先從熟悉並熱愛自己開始。
台灣是一座神奇的島嶼,座落在世界最大的歐亞大陸與最大的太平洋海域交會之處的中心。
國土面積僅僅三萬六千一百九十七平方公里,跟歐洲的瑞士與荷蘭差不多大,是臨近的韓國三分之一、日本十分之一,更是只有澳洲的二百分之一,美國的二百七十分之一的面積大小,在國際上是個國土面積迷你的國家。
在這個因為菲律賓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擠壓形成造山運動,形成了地質年齡僅約六百萬年的台灣島嶼,也造就了兩百六十八座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成為世界上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也創造了地形地貌的多元以及生物多樣性。
而除了自然景觀,民族文化的豐富多樣亦同。
從南島語系的原住民族群、來自於歐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與閩南沿海的泉漳移民、福建廣東山區的客家族群。到日本人將台灣視為殖民地,撤退來台的眷村文化豐富多元,到現在很多東南亞新住民將台灣視為第二個家。
不同時代背景不同文化族群的人,都來到了這個島上。彷彿一片森林裡有著大大小小不同的樹木植被,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長或短,都因為這片土地適應外來不同物種的包容度很高,然後再把外來文化落地轉換長成台灣自己的樣子。
品牌定位在不可取代的風土條件裡
一座城市的品牌,要找到自己不可被取代的風土條件。如果比歷史文化,台灣無法和京都一千三百多年相比;要比文化多元,可能沒辦法跟紐約這民族大熔爐相比,要比乾淨整潔,那麼新加坡應該無人可及。
那麼,自己到底有什麼條件呢?
二○一五年起,筆者與團隊夥伴連續五年與台南市政府合作,前進日本大阪與東京等城市進行觀光品牌的行銷企劃。
面對國日本旅客,我們思考在當下的世代裡,日本人絕對不再是過去刻板的單一印象。居住在不同城市不同年紀的日本旅客,都有自己的嗜好與樣貌。
倘若我們沒辦法確認所有日本人各自的樣子是如何,那麼或許回過頭來想,我們只需要展現心目中最美好的台南原本真實樣貌。
台南是台灣公認的美食天堂,無論是街頭巷尾、家門前廟口處,都可以看見廉價耐用的紅色塑膠椅,跟人們的生活緊緊的連結在一起。所以嘗試把「紅椅頭象徵台灣移民島嶼的奮鬥個性」這樣的形象,連結成「#紅椅頭觀光俱樂部」來推廣台南觀光。
在展覽時,我們用一百張紅椅頭來展示一百樣屬於台南的物件,它似乎也反映了台灣移民島嶼的個性───吃苦耐勞、具有韌性,就像在路邊街頭看到的紅色塑膠椅一樣,它成本低廉,實際上卻非常實用耐用,幾乎不怕風吹日曬雨淋。
椅子上展示著無論是腳上穿的藍白夾腳拖、還是理髮店裡的洗頭器具、熱門小吃碗粿店裡的碗盤食器;武廟裡怎樣拜才會生意興隆的金紙、文昌帝君可以讓你考試順利的祭品、月下老人如何求來婚姻緣分的可能性。
每一個物件都可能是誘使人來到台南的原因,因為它就真實存在於城市的生活裡。無論是廟宇、小吃、生活、工藝等,都會是由腳下的那片土地長出的美好與記憶。
而展覽結束時,我們在每一張紅椅頭貼上以年度視覺設計的紀念貼紙,把它視為少量而珍貴的禮物送給在場的日本朋友,大家索取的反應出乎意料的非常熱烈,甚至市府後續拜訪其他日本城市時,亦被要求希望得到這份伴手禮。
這些從風土生活裡挖掘的樣貌,形成了品牌。
我一直認為台灣島嶼極為豐富,在每一座城市裡都存在的 #清粥小菜店 家,就像是台灣這社會的微小縮影。菜色裡有早上清淡口味的麵筋、蔭瓜、花生、豆棗、豆腐乳、豆枝,也有方便配飯較重口味的三層肉、蒜泥白肉、炒小捲、紅燒蘿蔔,也有一種食材可以變出各種菜色的水煮蛋、荷包蛋、吻仔魚蛋、九層塔蛋、蔥花蛋、菜脯蛋、雙菇炒蛋,連主食都能有地瓜粥、白粥、白米飯、糙米飯、饅頭等不同選項。
多元文化交匯的生活彷彿就像那擺滿一千盤小菜的店家,旅客彷彿就像是要來吃飯的消費者一樣,無論他什麼時候來到,是深夜或者清晨,當午飯或者晚餐,小菜都可以隨著心意自由選擇,讓消費者自己決定組成自己滿桌的菜色。
這也是品牌,一座島嶼想要給人們的印象。
用時間耕耘被眾人認同才是品牌利基
我總認為,地方品牌建立的成功關鍵在於時間與創意。
移民島嶼的個性中,低頭前進勤奮打拼、面對問題靈活應變是優勢。但往往優點的另外一面便是缺點,過度重視眼前立即可見的成績會忘記將視野放遠格局做大,依賴聰明經驗見招拆招也會忘記建立制度組織盤點。
而這樣的習性反映在地方品牌的堆疊過程中,就會期待外人專家可以給答案得到成效,而不是耗時往下挖掘越來越深,思考積沙成塔、滴水穿石的耕耘,才是品牌形塑的不二法門。
這關係到時間,只有願意如同蚯蚓不斷的翻土耕耘,儘管人們看不見那樣的辛苦,但是在每一片土地裡,都能挖掘屬於自己的樣子無可取代的DNA基因。
夏威夷的原住民生活裡,沒有夏威夷衫,顏色鮮豔花樣豐富的設計,其實來自於日本與菲律賓等種植業工人的服裝樣式,結合了日式絲綢面料與和服印花,還有菲律賓人的傳統襯衫樣式,融合創造出最初的夏威夷襯衫,想讓你連結到熱情洋溢的太平洋島嶼。
鄰近的日本新潟縣,亦有一個由二個城市「燕」和「三条」組成的「燕三条」,這是一個像是台灣某些地方金屬加工、機械製造廠房林立的鄉鎮區,以盛產鍋碗瓢盆等金屬餐具而聞名。他們邀請設計師山田遊參與新的品牌規劃,運用與黑手工廠印象完全相異的粉紅色做為視覺,與灰色交錯形成如何廠區封鎖線般的線條,重新吸引了世界與各地的目光。
設計能夠轉換風土條件,和新的世代新的世界連結。
地方品牌的未來得串連著永續
在建立地方品牌的同時,另一個不能不關注的是永續的議題。
我可以開一間清粥小菜店,供應一千種小菜,可是如果不在意這些小菜的來源、種植對環境是不是永續,只會做美味,卻不在意背後更多影響,這個品牌將會在未來的發展上產生問題。
推動觀光是將旅行者從一個地方吸引移動到另一個地方,一定無法避免交通的使用,產生能源的消耗,當旅客進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不管是自然或是人文歷史的環境裡,對地方都產生一種改變,因此能不能在得到感動之餘也有所回饋,是必須要重視檢討與非常關鍵的事情。
在發展地方產業,透過品牌創造更大收益的同時。
可是有多少人會去思考當從中得到了所要的,是不是更應該珍視這些貢獻給我資源與機會的資源?
如果不重視,我認為無論觀光也好,就算農業漁業也罷,都不會是一個長遠的生意,所產生的結果就是在每一個地方創造了被發現的機會之後,去掠奪那個創造出來的價值,假設低價、大量的方式不斷像蝗蟲過境般席捲一個地方,最後留下來的就是一片被蹂躪過的土地,要再讓它復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聯合國推動的永續發展目標,用17 個永續發展目標、169 個細項目標和 230 個指標來期待,創造一個更公平更和平的世界。
這是每一個人都該研究並努力的議題,它會是一個志業的努力,也是一個永續事業的可能性。
我很喜歡從種子到森林的說法與意象。當所有人都在嚮往讚嘆所看到的一大片美好森林,卻忽略了那可能是數百、數千年前,有一顆種子落地發芽,不斷成長、擴散,才成就了現在可見的這片遼闊森林。因此現在所撒下的那顆種子,正是決定了未來最重要的開始。
品牌,從撒下種籽那一刻開始累積。地方,永遠都在那裡。
作者:風尚旅行與蚯蚓文化總經理 游智維(台灣觀光策略發展協會前理事長)
生物多樣性 和 基因 有 何 關係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奎寧治療冠狀病毒⁉️加入抗生素更有效⁉️微菌告訴你為什麼‼️㊙️]
自從最近的研究出現奎寧類(hydroxychloroquine)藥物加上專殺非典型肺炎的抗生素(Azithromycin)可以有效快速清除病毒的消息,很多人都會問:為什麼呢?
其實,我並沒有很訝異,在粉專前面幾篇都有提到微菌在免疫系統的調節佔有很重要的角色,在過去研究發現自體免疫疾病(包括第一型糖尿病、乾燥症、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重症肌無力等等)跟腸道微菌的失衡有很大的關係,除了有部分腸道菌被發現跟具免疫調節有關,細菌的代謝產物短鏈脂肪酸SCFA(如:丁酸(butyrate))可以活化一些跟T細胞分化有關的基因(如:forkhead box P3(FOXP3),因此能夠改善自體免疫疾病的藥可以直接影響菌相,是可以理解的事。(參考資料:疫苗有沒有效?腸道菌跟代謝產物是關鍵https://www.facebook.com/Dr.Amortality/photos/a.188037631999209/586374398832195/?type=3&theater)
舉一個2019年的動物實驗,讓我們一窺其中機轉。這個研究把風濕性關節炎的老鼠分成三組,分別吃對照組飲食(control diet (CD)),高脂肪飲食(high fat diet (HFD)), 高脂肪飲食加上氯奎藥物(HFD with hydroxychloroquine (HFD + HCQ))。高脂肪飲食對腸道菌跟心血管的傷害眾所皆知,但研究發現加入氯寧的老鼠在高脂肪飲食下,可以減少高脂肪的影響,「逆轉」高脂肪食物對血脂跟血管硬化的影響。(低密度膽固醇下降、高密度膽固醇上升、三酸甘油脂下降)
至於微菌的改變呢? 🤔
研究發現相對於對照組(CD)的小鼠,高脂肪飲食組的小鼠具有更多的Ruminiclostridium(一種跟腸-腦軸有關的菌)。相對於高脂肪飲食組(HFD)中的小鼠,加入奎寧(HFD+HCQ)組中的小鼠具有更多的副擬桿菌(Parabacteroides,一種可抗肥胖的菌,在吃高脂飲食的人身上會變少)。且有非常令人訝異的結果‼️
拉遠看界門綱目科屬種的「綱」,HFD + HCQ組的小鼠的微生物多樣性比對照組跟高脂肪組還要增加,而🔍拉近放大來看,居然比一般對照組小鼠有更多的好菌副擬桿菌外,還有更多的黏液阿肯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ㄚㄚㄚ🤩,另外屬於壞菌的梭狀芽胞桿菌(Clostridium)也比較少一些。
有在發漏我粉專的人應該都知道我不只一次提到這阿肯大神,因為她不但是腸道黏膜屏壁的守門員,也跟許多免疫、代謝和肥胖相關,(參考: 腸道菌能當減肥藥嗎?—談阿肯(AKK)菌的人類臨床測試結果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494792367990399?sfns=mo、瘦身終極公式https://www.facebook.com/Dr.Amortality/photos/a.188037631999209/532314794238156/?type=3&theater)。因此這研究告訴我們,氯奎的確用比飲食更粗暴地做法快速的改變了跟免疫相關的腸道菌,而且目前看起來是往好的方向發展👍。
至於抗生素阿奇黴素Azithromycin(以下簡稱阿奇XD)扮演甚麼腳色呢?這就要講到腸-肺軸(gut-lung axis)惹~~~
近幾年研究發現,腸道菌群的失衡(dysbiosis)透過改變免疫反應產生了呼吸道疾病,今年2月一篇探討Azithromycin如何改變了腸道菌相,而減緩了過敏性氣喘病人的呼吸道發炎現象。這研究在氣喘老鼠身上試了兩種抗生素---Cefixime(第三代頭孢菌素,一種廣效抗生素) 跟阿奇來做比較,發現阿奇比起頭孢菌素更能大幅降低呼吸道過度敏感反應(airway hyperressponsiveness)還有降低發炎指標(嗜酸性顆粒細胞、介白素-4、5 、13),比較有趣的是,阿奇治療組的梭狀芽胞桿菌(如Ruminococcaceae和Lachnospiraceae)顯著增加!!而這兩種呢,都是著名可以產生短鏈脂肪酸(SCFA)的好菌呢‼️😍
結論:可見阿奇做了一些事,殺死了好菌的敵人,讓這些好菌的繁殖數量得以上升,當然再加上氯奎造成的黏液阿肯曼氏菌增加,🔆Akkermansia muciniphila+Ruminococcaceae+Lachnospiraceae💪💪💪三強聯手,打擊病毒的效果當然如虎添翼。不過這些研究模組都建立在有菌相異常(有疾病)的人身上,一般健康的人完全不鼓勵濫用這兩種藥喔!!畢竟藥物是兩面刃阿~~
以上分享為個人專家等級見解,歡迎有興趣的人分享囉!🤗
腸道好菌飲食加強免疫力相關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627803991355902/?d=n、 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620114092124892/?d=n)
Reference:
1. Shi, Na, 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hydroxychloroquine on rheumatoid arthritis‐associated atherosclerosis." Anim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2.2 (2019): 98-106.
2. Park, Han-Ki, et al. "Altered gut microbiota by azithromycin attenuates airway inflammation in allergic asthma."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20).
#阿肯聯手阿奇天下無敵
#腸道菌真的非常有趣啊😍
生物多樣性 和 基因 有 何 關係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請你以後別再叫我阿姨了。」
:「那要叫你甚麼?」
:「叫我姊姊。」
--
吵了一百年的開花植物家族難題,終於要有解了:
「木蘭類植物」和「真雙子葉植物」究竟是什麼關係?
中研院找出牛樟所有的DNA,一分析後不得了,開花植物的「族譜」可能要重畫了!───「木蘭類植物」和「真雙子葉植物」是「姊妹群」。
中研院多樣中心趙淑妙特聘研究員與蔡怡陞助研究員共組團隊,發表最新研究,將牛樟的基因體定序解碼,重劃了開花植物的演化系譜。此研究成果可望強化牛樟的復育,同時,也有助解釋為何牛樟具獨特芳香且有利牛樟芝生長。研究論文已於本(2019)年1月9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該期刊以專文評論其重要性。
新聞稿全文:https://www.sinica.edu.tw/ch/news/6130
--
Stout camphor tree is one of the many remarkable plant species endemic to Taiwan. Conservation of stout camphor tree has become especially urgent as poachers have been illegally taking trees for cultivation of a specialized fungus used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reported to have cancer-fighting agents. Now a team of scientists lead by researchers at Academia Sinica's Biodiversity Research Center in Taiwan has decoded a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for stout camphor tree. The article is published on Nature Plants on January 11, 2019.
Press Release: https://www.sinica.edu.tw/en/news/6130
—
研之有物:牛樟為什麼香香的?
https://www.facebook.com/615486518635582/posts/1020350634815833/
—
【媒體報導】
[蘋果] 找出牛樟近全數基因 中研院發現牛樟芝愛寄生關鍵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122/1505050/
[中時] 搶救國寶牛樟! 牛樟全基因體定序重寫植物族譜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20190122002255-260410
[公視] 牛樟基因體定序 有助復育.追盜採來源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20404
[ETtoday] 復育國寶牛樟! 中研院找出「全數基因」重寫族譜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122/1362675.htm
#搶救國寶牛樟
#叫我姐姐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趙淑妙特聘研究員
#蔡怡陞助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