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公共交通工具,過度活躍的我只好寫寫文章分享一下最近遇到的病人
米高是我在腫瘤科照顧的其中一位晚期癌症病人,七十歲的米高早前不斷出現吞嚥困難、常常因進食是不慎把食物吞到氣管內而患上吸入性肺炎。
米高因大量嘔血(Hemetamesis) 而入院進行治療。外科醫生為米高照胃鏡時發現食道有一顆頗大的惡性腫瘤,似乎已入侵到附近組織,造成氣管食道瘻管(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TEF)。
大概這顆腫瘤是令米高吞嚥困難和多次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吧。
每當有病人被診斷患上癌症的話,一般來說都會有MDT(Multidisciplinary Team),由外科、腫瘤科、放射科和病理科醫生一起開會商討病人的治療方案。視乎病人的年齡、健康狀況、癌症期數和癌症種類而決定到底是手術治療、藥物治療還是放射治療或其他治療。
可惜的是米高年紀太大同時患上多種長期疾病而癌症亦已入侵太多的組織,並不適合以手術治療,只能透過紓緩治療減輕病人的症狀讓他好好走完餘下的人生路。
外科醫生替米高置入了紓緩治療目的性的食道支架(Palliative esophageal stent)以確保食道的暢通,同時讓病人可以盡量進食他們喜歡的食物。
由於米高同時因食道不斷產生大量分泌物而常常嚥到,在大氣氧氣下他的血液氧分飽和度只在85%需要額外氧氣支援。為了讓米高能好好的回家跟家人渡過餘下的日子,我們安排了在家氧氣裝置給他(Home O2)
正當我們準備讓米高出院回家時,我的Call機響起,Medical Emergency,看到是米高病床號碼時,便想到大概是Desaturation吧。
到達病床時發現米高血含氧量跌至50%,不過由於米高還能跟我有講有笑,我想大概是儀器的誤讀吧。正當我想調整他的藥物和氧氣供應時,他的氣道突然出現一股受阻的噪音,我想大概是食道的分泌物卡住了氣道。
護士趕緊拿來抽痰用導管試圖抽走分泌物,怎料他卻突然停止呼吸。雖然米高生前已簽寫了不作心肺復蘇治療(DNR)同意書,但條件反射下,不作CPR我可以幫他開airway吧?我試圖為米高進行airway maneuver去確保氣道暢通,但馬上被高級醫生阻止了。
高級醫生跟我說,就算現在開氣道抽分泌物把他救回來,他大概很快也會再次死亡。airway maneuver是很不適和很辛苦的,我們不必讓米高在最後的日子經歷這些痛苦,他現在很安詳,就讓他這樣去吧。
再者,把他救回來他也未必會醒來,這樣對家屬來說是很不知所措的過程,還不如讓家屬好好跟他道別吧。
回想過來,驚覺原來我們醫學院教學都把我們訓練成條件反射的醫護人員。無他,在急救的情況下,時間就是生命,愈快進行急救程序愈能提升病人存活率。
但這些條件反射在晚期疾病病人身上並不管用,他們需要的或許並不是生命的延伸或存活率的提升,而是舒服地走完最後的一段路,從他獨一無二的人生中畢業。
最後我們把米高移至單人房,讓家人能好好的逐一跟他道別。
DNR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很多病人和家屬都以為醫護是為了省功夫做少點事情而勸病人簽署DNR文件。其實DNR並不代表醫護會完全放棄病人不作任何治療,而是不為他們提供futile的治療。
醫療不少的治療和程序其實涉及一定程度的入侵性和痛楚。當這些治療或程序無助改善病人病程時,我們不應該為了滿足大家對「希望」的執著而強行繼續無效的治療。
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DNR可以有很大的分別,要不要laryngeal suction, O2 supplementation, NIV, BVM, regular obs, clinical review or medical emergency review等等,都視乎病人的情況和期望而決定,沒有絕對的定律。
生命盡頭前的一段路並不容易,但別怯慌,這段路你並非自己一人孤單的走。
生命盡頭 症狀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4/19
*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說,美國政府將會繼續關注來自阿富汗的恐怖主義威脅。但他同時表明,在最後一批美軍撤離阿富汗之後,沒有人能確定阿富汗未來會發生什麼。
美國總統拜登4月14日宣佈,將在九一一恐襲20週年紀念日之前讓2500名駐阿美軍回國,為美國這場歷時最久的戰爭畫上句點。
蘇利文星期天(18日)接受福克斯FOX新聞訪問時被問及伊拉克的情況是否可能在阿富汗上演,蘇利文說:「我不能保證阿富汗的未來會怎樣。沒有人可以。」
另一方面,阿富汗總統加尼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表示,將阿富汗戰爭與越南戰爭相提並論是「錯誤類比」,他也駁斥有關其政府在美軍撤離後將在塔利班的壓力下面臨垮台的評論。
美國安顧問:無人能確定阿富汗未來會發生什麼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9-114047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新加坡白日如黑夜,西部昨午(4月17日)下了4月平均月降雨量91%的大雨,導致20多個地點發出淹水預警,武吉知馬大溝渠水位暴漲,雨水從溝渠溢到馬路上,路過的車輛不得不減緩車速導致大塞車;烏魯班丹河水位暴漲溢出,原本六至八米寬的河面,瞬成為寬度超過12米的滾滾洪水。
馬路變「河」車輛涉水過 下來兩周或更多雨 https://www.zaobao.com/news/singapore/story20210418-114031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蒙古達里崗嘎縣的草原大火肆虐該縣多地後,目前已蔓延至中國境內。
蒙古國蘇赫巴托省發佈消息,18日蘇赫巴托省達里崗嘎縣發生的草原大火肆虐該縣多地後,經過額爾登查乾縣,已蔓延至中國境內。
蒙古國草原大火蔓延至中國境內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419-114049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顯示,現在美國有略超過50%的成年人至少接種了一劑冠病疫苗,其中約1億3000萬名18歲或18歲以上的美國人已接種一劑疫苗。
美國50.4%成人已接種至少1劑冠病疫苗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9-114047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路透社引述伊朗官方媒體: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阿拉格希(Abbas Araqchi)週六表示,恢復伊朗核協議的談判正逐漸形成新共識,中國談判代表王群也稱協商取得進展。
伊朗及中國代表稱核談判取得進展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419-114047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法國發行拿破侖去世200週年紀念郵票】該套郵票以小全張的形式印制,每張售價3歐元(約4.8新元)。全套郵票共兩枚,每枚郵票面值1.5歐元(約2.4新元),採用雕刻版印刷。郵票分別展示了拿破侖的肖像和他眺望遠方的畫作。郵票上印有拿破侖的生卒年份:1769年至1821年。
當天啓用的郵票首日戳分三款,雕刻三個不同地點,分別是阿雅克肖、巴黎和楓丹白露。這三個地點均對拿破侖具有重要意義,阿雅克肖是拿破侖的出生地;巴黎曾見證拿破侖走向其政治生涯的巔峰;而楓丹白露則見證了拿破侖的遜位。
該套郵票的發行是法國紀念拿破侖去世200週年活動的一部分。
* 【韓國單日新增冠病病例連續五天超600起】截至星期六(4月17日)午夜12時,韓國過去24小時新增了672起冠病確診病例,單日病例數已連續五天超過600起。
韓國目前累計11萬4115起確診病例,死亡病例則新增三起,累計1797起。
在新增的672起確診病例中,有23起屬於境外輸入病例。本土感染病例當中有202人是首爾居民,181人是京畿道居民。
* 【加拿大出現第二起阿斯利康疫苗血栓案例】加拿大艾伯塔省週六(4月17日)通報該國第二起注射英國阿斯利康疫苗後出現血栓的個案。
綜合媒體報道,患者是一名60多歲的男性病人,目前正在接受治療。
加拿大衛生部表示,加拿大目前已為國民接種70多萬劑阿斯利康疫苗,上述個案是加拿大第二起血栓病例,較全球平均每接種10萬劑至25萬劑阿斯利康疫苗,便出現一起血栓個案為少。
* 加拿大消息人士透露,安大略省決定從週二(20日)開始,為今年40歲或40歲以上的群體接種阿斯利康冠病疫苗。這款疫苗目前僅提供給當地的55歲或55歲以上者。
消息:安大略擬把接種阿斯利康疫苗年齡擴大至40歲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9-114048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財政部報告未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美國的其他貿易夥伴包括瑞士、台灣和越南也未被貼上匯率操縱標籤。美國指出,台灣、越南和瑞士去年與美國的雙邊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約266億新元),外匯乾預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2%,全球經常賬戶順差則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2%,這些都超過了2015年法律規定的操縱匯率標準。
* 【涉2014年軍火庫爆炸案 捷克驅逐18名俄羅斯使館人員】捷克政府星期六(4月17日)以俄羅斯情報人員涉嫌參與2014年捷克軍火庫爆炸事件為由,要求18名俄羅斯駐捷克使館人員48小時內離境。
捷克總理巴比什在新聞發佈會上說,捷克情報和安全部門有「充分證據」懷疑俄羅斯情報人員參與2014年捷克軍火庫爆炸事件。作為回應,捷克將驅逐18名俄羅斯駐捷使館人員。
巴比什說,捷克總統澤曼瞭解此事,並完全同意這一決定。
* 【印度新增逾23萬起冠病病例 新德里疫情最嚴重實施週末封鎖】印度昨天新增逾23萬起冠病確診病例,是九天來第八次創下單日新高,在在顯示這個人口大國疫情再次暴發。首都新德里已取代商都孟買成為最嚴重疫區。
印度本月以來新增病例超過200萬起,累計病例增至近1450萬起,全球僅次於美國,而累計死亡病例已超過17萬5000起。
由於疫情嚴峻,印度全國各地的醫院多已不堪負荷,不僅床位極度緊張,醫療物資如醫療氧氣和冠病藥物都普遍短缺。當地醫生透露,45歲以下的冠病病患有增加趨勢,其中包括兒童。
* 【智利公佈科興疫苗數據 預防有症狀感染效能為67%】智利衛生部公佈對中國科興疫苗克爾來福(CoronaVac)進行的首次真實世界研究顯示,該疫苗在第二劑接種14天後預防冠病有症狀感染的效能為67%。
綜合路透社與新華社報道,研究表明,科興疫苗在第二劑接種14天後對預防住院治療的有效率為85%,預防進入重症監護病房的有效率為89%,預防感染所致死亡的有效率為80%。
真實世界研究是指通過收集真實世界環境中與患者有關的數據,以取得醫療產品的使用價值及潛在益處或風險的證據。
* 【俄羅斯和烏克蘭互逐外交官】俄羅斯週六(17日)指控烏克蘭一外交官試圖竊取其機密信息,並宣佈驅逐該外交官,烏克蘭隨後也採取相應的行動。
路透社報道,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當天發表聲明說,烏克蘭駐聖彼得堡總領事館的領事亞歷山大·索索努克(Alexander Sosonyuk),從一名俄羅斯公民處取得一些敏感信息。
索索努克週五被俄羅斯聯邦安全局拘留了幾個小時。
俄羅斯外交部過後向索索努克發佈驅逐令,限令他在72小時內離開俄羅斯。
烏克蘭隨即也下令俄羅斯駐基輔的一名外交官離境。
* 【反擊布拉格行動 俄驅逐20捷克外交官】
捷克指控兩名俄羅斯間諜涉及2014年捷克軍火庫爆炸事件並驅逐18名俄羅斯外交人員後,克里姆林宮星期天(18日)以牙還牙,宣佈驅逐20名捷克外交官。
* 【中美聯合聲明:期待領導人氣候峰會】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15日至17日同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在上海舉行會談。中國生態環境部18日通過微博發表聯合聲明,強調中美兩國均期待領導人氣候峰會,也認同峰會的目標,即在11月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前提高包括減緩、適應和支持的全球氣候雄心。
* 【中國特稿:中伊關係拉近威脅美國影響力】中國和伊朗醖釀超過四年的《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協議》上月底簽署後,持續引起國際社會關注。
在中美和美伊關係持續緊張的背景下,美國頭號競爭對手和宿敵聯手,在橫跨經濟、軍事等領域進行重磅合作,
* 【勞爾·卡斯楚卸任古共中央第一書記】古巴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勞爾·卡斯楚將正式卸任黨的最高領導人職務,將國家領導權移交給有準備、有經驗、堅守革命原則的新一批領導人。
現年89歲的勞爾·卡斯楚在古巴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說,新一批黨的領導人代表古巴革命的延續,自己對國家未來充滿信心。他還表示,卸任第一書記後,他將不會在黨的領導機構內擔任任何職務,但作為一名革命戰士將繼續為黨貢獻綿薄之力,直至生命盡頭。
* 【中國央行將擴大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 北京冬奧前向國際用戶開放】
自2019年底以來,中國央行數字人民幣相繼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和上海等10個地區進行試點。
*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李波18日晚在博鰲亞洲論壇分論壇上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正研究對比特幣、穩定幣的監管規則。
中國央行高官:正研究比特幣監管規則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419-114049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在中國的數據中心,將在今年第二季度建成。
特斯拉中國數據中心二季建成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419-1140509?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埃及發生客運列車脫軌事故,造成至少11人死亡、98人受傷。
埃及列車脫軌 至少11人死98人傷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9-114050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中美昨天(4月18日)發佈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承諾將致力於相互合作解決氣候危機,今後十年在《巴黎氣候協定》框架下提高力度強化行動,意味著剛結束的中美氣候特使上海會談,為拜登時代緊張的中美關係開啓第一道合作之門。
不過,中國仍未宣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將接受美國總統拜登之邀,出席下周在美國召開的領導人氣候峰會。受訪學者說,這份聯合聲明為習近平與會敞開可能性,但此舉又形同為美國及拜登站台,面對美國對華幾乎全面施壓之際,不排除中國降低規格與會。
中國生態環境部官網昨天發佈消息,指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上週四至週六,在上海與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凱瑞舉行會談。雙方就合作應對氣候變化、領導人氣候峰會等議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建設性溝通交流,取得積極進展,達成《中美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並重啓中美氣候變化對話合作渠道。此前,中美氣候對話在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後曾一度停擺。
根據聯合聲明,中美致力於相互合作解決氣候危機,未來堅持攜手加強實施《巴黎氣候協定》。雙方均期待4月22日至23日美國主辦的領導人氣候峰會,但並未確定習近平是否與會。
生命盡頭 症狀 在 許皓宜.心理學與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世上有些人,連離開都特別動人。
—
有趣地走向生命盡頭
欣賞是枝裕和導演的人大概都知道,他的電影裡常常出現一個令人深刻的女演員。在《橫山家之味》中,她扮演一個走不出喪子之痛的老媽媽,靠著折磨別人來發洩心裡的苦,但那份內斂卻充滿爆發力的演技所展現出來的哀愁,卻讓人對這個角色充滿同理,而沒辦法討厭她。《小偷家族》這部作品同樣發揮這種深入人心的表演風格——她是才剛逝世的日本女演員樹木希林。留下了一本溫暖又有趣的遺作《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
我很喜歡這本書。一方面是每個篇章都短短的,讓人很好消化;但這些短短文字又帶有很重的份量,有時當你忙完一天躺在床上,這些內容會突然冒出來敲在你心上,讓我想起影像裡樹木希林的模樣。
她是一名女演員,卻有罕見的不上妝的勇氣,因為呈現皮膚原有的質感「不也很好嗎?」所以接受採訪時她說:「我只是為原本就有的東西找到出路。」這樣不是蠻有趣的嗎?
但是她又不喜歡我們因她的話「找到救贖」,因為這是一種「依存症」,她還拜託我們好好想想這種症狀。我看了也忍不住覺得有趣,然而換個角度想就明白,或許樹木希林指的是:我們只是透過她說的話來「為自己原有的心智找到出路」。
這樣的想法她也實踐在自己的生命上。對於疾病和死亡,她也抱著「哦,原來會變這樣啊!」的想法,甚至在面對癌細胞的過程中,把疼痛視為理所當然,發現自己原來可以更謙虛、原來因為得癌症而有事先準備身後事的機會。
面對許多人覺得的「苦」,她總是固執地要找出「其中的樂趣」。所以即便身為一個讀者,讀著她的思維感到鼻酸了,也要想辦法露出微笑,來回報她帶給這個世界的樂趣。
一個有趣的人,勢必也用有趣的方式度過她的人生。即便是別人眼中的苦難,都可能成為她生命中的養分。
我學習著。像妳一樣有趣地走到生命最後。
—
樹木希林說——(我,不能同意更多)
對於幸福,她說──
所謂的幸福,並非「時常在那裡」,而是「要靠自己去發覺」。
對於工作,她說──
不被期待,才能做出最好的東西。
對於夫妻,她說──
我可以感覺到自己與內田是看向同一個方向。我們共同擁有一種反叛份子式的、想破壞一切的衝動,彼此像是同志。
對於家人,她說──
感覺上每個人先是獨立的個體,然後才一起組成這個家庭。
對於人際,她說──
我喜歡狠狠跌過一跤的人。
對於癌症,她說──
生病也是有好處的。即使得獎,也不會引來嫉妒;稍微失言,也不會有人責怪你;漸漸沒力氣吵架了,變得十分謙和。
對於老去,她說──
變老絕對是一件有趣的事。年輕時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漸漸辦不到了,但我並不認為這樣是不幸的,反而覺得有趣呢。
—
推薦者怎麼看———
許多我們只敢迂迴在心底的話,樹木希林說出來了;也由於她搶先一步說出來了,與她共事的人,或包括讀者,彷彿得到逃生梯,在人生進退無據時,有路可退。──吳曉樂(作家)
那些哲理名句被完整收錄在一本書裡,覺得很是感恩。搭捷運公車,或睡前翻一翻這本書……總會莫名得到些指引或者一點療癒。──阿潑(文字工作者)
原來這個讓人舒坦的長者畢生說過非常多有趣的話,對我這個修佛的幼兒園生來說,簡直是佛經的白話文版。──徐譽庭(編劇、導演)
我一向不信人生格言,但樹木希林這本書所留下的這些人生訊息是不一樣的……看似無關於愛,卻是愛的本質。──馬欣(作家、影評人)
我很喜歡這本書。一方面是每個篇章都短短的,讓人很好消化;但這些短短文字又帶有很重的分量……我們只是透過她說的話來「為自己原有的心智找到出路」。──許皓宜(心理諮商師)
即使才剛被這些灑脫又帥氣的箴言觸動得內心激動,下一秒卻又被她的明朗直白帶回當下,不自覺地噗哧笑出聲。──連俞涵(演員)
樹木希林只是回到外星球了,沒事的。活你自己的人生吧,記得活得有點滋味。──龍貓大王通信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8723?loc=P_0004_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