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Terminator: Dark Fate | ★★★★
後會有期,寶貝!
.
《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在拍攝前後的一舉一動,都受到許多媒體關注,因為它的每一步都充滿能夠拿來討論作文章的地方:包括一、二集導演-詹姆斯卡麥隆回歸監製、飾演T-800機器人的阿諾,和飾演莎拉康納的琳達漢彌頓兩人回歸卡司、《惡棍英雄:死侍》導演-提姆米勒執導。但最大條的莫過於,是將本片認定為「正宗第三集」,間接地否定了過去3、4、5集的故事,我想是讓人最好奇的地方。
.
電影開場的前五分鐘,清楚交代了第二集成功阻止了原定在1997年8月29日發生的「審判日」,也交代了這次「第三集」的走向,將完完全全改觀我們既定印象的「康納故事」。電影接下來的劇情發展與第二集類似,在「發現未來機器人來到現代追殺重要人士」,再到「另一個不知名人士前來現代幫助重要人士」的大前提下,看著這兩方人馬如何互相躲避追殺,朝著一個目標前進。就劇本的套路來說,確實和第二集相當類似。
.
而在這集的目標是什麼?我想,就是一行人在逃亡的過程中,感受到人性可貴;為自己的「命運」負責,而為自己所愛的一切「勇敢」;取名為「黑暗宿命」,正是因為在「生命已成定局」的框架下,人們又該如何找到自己「生命意義」,人生的「目的」和「價值」該如何定義呢?這些值得思考的哲理問題,在劇情的推演之中,透過角色們從互不信任,到最後緊密結合,為一個共同目標拼命;確實劇情到了結局階段的大高潮,成功營造了頗具史詩感的戲劇張力,令人感動。
.
我喜歡《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的大膽直率,也喜歡它嘗試探討本系列故事中,一直都在探討的「命運」及「選擇」,加深了本片故事的深度。這些在故事劇本上的耕耘,配合著詹姆斯卡麥隆這位技術流的電影人,以及提姆米勒這位懂得經營動作戲的導演而言,《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確實讓我這個魔鬼迷找回當年看《魔鬼終結者2》的感動,而且在腦袋裡不斷盤旋,揮之不去。
.
若要說《魔鬼終結者》系列故事的核心價值,在於人們有感於科技發展迅速,而最終取代人類的恐懼;進而探討我們的時代不斷進步的同時,人類是否跟著進步。那麼《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確實藉由這場發生在美墨邊境的故事,做出了批判科技與人性之間的矛盾與衝突。
.
人類一方面依賴機器,卻又懼怕機器;人類對抗科技發展,卻又同時抵擋不住科技所帶來的生活改變。種種的生活細節觀察,在劇本呈現一行人逃亡的過程中,漸漸地浮現;甚至也在劇情中段時安排這集「T-800」阿諾登場的時候,描述了人工智慧也在探詢自我生命價值和意義的英雄旅程。就我個人而言,劇情十分有層次且有效堆疊情緒、感情關係的過程,讓我十分著迷。
.
值得一提的是,詹姆斯卡麥隆一向喜愛描述女性英雄的成長旅程,也在《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中展露無遺;琳達漢彌頓所飾演的莎拉康納回歸,以及兩位新女角-由麥坎西戴維斯所飾演的「葛蕾絲」、娜塔莉亞雷耶斯所飾演的「丹妮」,三人無意間創造了世代人物的對話,講述了不論是這部片中所提及的科技變遷,或是對於《魔鬼終結者》系列故事的影迷們;我們是否也能夠看到女性意識在這段時間內變化而且進步的過程?或是從《魔鬼終結者2》後,第三、四、五集嘗試著將故事焦點放在約翰康納、馬可仕、凱爾瑞斯等男角身上後,無法創造出的戲劇張力。
.
我想說的是,這並非是為那些質疑《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是女權意識宣傳片的護航言論,而是在電影創作上能不能利用男女性別上的差異,創造出不同的銀幕感受。在第二集中,詹姆斯卡麥隆利用「莎拉康納」這位主宰著人類命運的女角,從旁觀察了T-800與約翰康那間的互動,進而讓我們對人性和生命價值有了重新認識的機會;再對比到本集中的「沙拉康納」與「葛蕾絲」兩個同樣為了保護心愛的女性對話,漸漸讓我們認識到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只要是探討到「愛」,我們甘願犧牲奉獻的心,其實都一樣。而我們該如何在這個看似毫無希望的未來中,找到人類團結的重要契機?我想這已無關男女,「愛」似乎就是強大而且偉大的武器,足以讓我們對抗全世界。
.
說到底,《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就是一部探討「愛」的價值,藉由科技恐懼引發我們對人性探討的科幻電影。若要說科幻電影的最終目的,是讓我們能夠在科技快速發展的同時,能夠緩下步伐,讓我們重新認識彼此對於人性面或是生活面上的改變,進而重新思考生命價值,那麼我很肯定《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確實也做到了科幻電影在劇本上,以及視覺特效、動作場景、聲光效果上的水準,沒有讓我失望。
.
至於每一集都會出現的「I'll be back.」台詞,或是每一集都留下耐人尋味的伏筆,《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不去刻意強調「Hasta La Vista, baby.」而留下續集痕跡的做法,也是讓我相當喜愛的地方。在如今IP經營、「宇宙」建構的商業型娛樂電影當道的主流之中,《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的結局,象徵著一個世代經典的結束,「命運」和「選擇」依舊是我們能夠努力奮鬥,並且用盡全力去守護的東西;縱使時代改變,觀眾們的觀影習慣不斷接受不同刺激,劇本能否譜出有血有肉的核心價值,才是電影作品被創作出並改變你我想法的重要關鍵。
.
.
《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Terminator: Dark Fate
台灣上映日期:2019-11-07
.
.
.
同步發佈【影音影評】:
https://youtu.be/96SdNGqX_e0
同步發佈【方格子】:
https://vocus.cc/@XXY2018/5dc9986efd89780001553b63
同步發佈【幕迷影評】:
https://www.movier.tw/post.php?SID=160166
.
.
.
福斯影片 20th Century Fox
#魔鬼終結者 #黑暗宿命 #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
#terminator #terminatordarkfate #darkfate
#我不是工讀生
#我是你的好朋友
#XXY
生命的價值作文800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分享花費了許多心血,4 年多來的矽谷找工作系列、經驗文章、及人物專訪總結
矽谷-世界的科技之都,對很多有人又著莫大的吸引力, 在我來到矽谷之前, 我會幻想著到蘋果、Google、Facebook 的公司總部,一窺這些帶來世界性改變的公司的辦公環境及氣氛,並實際和在這些公司工作的科技人士交流。
自從我來到矽谷,在當時美國最大的太陽能公司 SolarCity 上班後,我開始把我的矽谷找工作面試經驗分享在我的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部落格,分享的契機是有一些朋友對於我的半路出家轉職的經驗很有興趣,同時因為一些人不在矽谷,很想了解在矽谷的找工作經驗是怎麼樣的。
於是我在幾年內,陸續分享了在美國矽谷找工作經驗系列,一共寫了 12 篇原創文章,從我的總結找工作經驗分享、軟體工程師找工作需要會什麼程式語言、美國軟體工程師的面試流程、如何寫 LinkedIn 讓各公司人資或獵人頭主動找上你、到美國現在主要用什麼工作平台來找工作、面試要如何練習、及被錄取後要如何談判,找工作的常見 F&Q等等,以下是我這 12 篇文章:
1. 軟體工程師美國找工作經驗分享
2. 程式語言- 到底學哪個好?我想進Google,我沒學OOO,他們會接受我XXX語言背景嘛?
3. 簡介美國軟體工程師面試流程
4. 等待機緣- 我要如何被人資或獵人頭發現? 我要如何脫穎而出? LinkedIn重要嘛?
5. 主動出擊- 我要找工作了,現在美國都用什麼找工作?哪個網站平台能讓我有較多面試機會?
6. 軟體工程師面試準備- 面試要練習什麼? 找工作和練習的時間要如何平衡拿捏?
7. 被錄取了- 我該注意什麼,我可以談判要求多一點薪水、股票或假期嘛?
8. 矽谷找工作之常見問題 FAQ
9. 面試技巧及心得,如何有條理的說服面試官?
10. 如何到美國科技公司工作?
11. 英文履歷怎麼寫? 美國科技公司注重什麼?
12. 最有效得到面試的方式- 內部推薦: 尋找內推資源 & 歹晚郎互助網絡
這一系列的找工作文章,加起來有超過 10 萬以上人次的閱讀, 有許多讀者的互動、共鳴、及詢問,更激勵了許多讀者、採取相關的行動, 面試了美國的科技公司,來到了美國、或是矽谷。
在找工作系列之後, 我關注探討了一些全球科技業及軟體工程師的現況的文章。 從 “2017 年科技業全球薪水趨勢 (2019 更新)”中分享了矽谷雖然名目薪水是全球之冠,但在考慮物價及支出水準之後, 德州奧斯汀其實是實質薪水最高的地區,比矽谷高出近 50 %。 總結來說,全世界的科技業人員的薪水還是在逐年上升的趨勢中。
在 “矽谷流行指南:矽谷標準配備入門包”, 我介紹了目前矽谷比較知名的一些流行事物。 許多在我們矽谷習以為常的日常所見事物,對於不在矽谷的朋友也算是開了眼界,多了解矽谷的現況。
“有感 ”陳瑞聰之矽谷誰在一例一休?" 不知是哪個矽谷?”,則是因為當時台灣許多人因為陳瑞聰用矽谷來評論一例一休,我用我在矽谷的經驗提出的觀察。 矽谷這裡大家都很拼命沒錯,我覺得在美國,應該就是矽谷的步調最快、壓力最大,要和全世界人才競爭,大家都很有自覺努力。但就工作時間來說,但除了在像是在 Tesla 工廠需要 24 小時輪班的工人及工程師要 6 點換班上班,軟體工程師們的上班時間都很彈性。況且上位者不是應該帶領大家走出更好的路,讓大家工作生活更有品質嗎?矽谷這裡公司都是在比福利的,領導階層是不會(也不敢)公開的要大家長時間工作的。
“Is winter coming? 凜冬將至?”, 則是我閱讀了 Uber 早期投資人 Jason Calacanis 寫給他投資的 250 多個創業者的信,他預估接下來兩年市場會有 20~30% 崩盤的機率。我佐以其他例子,像是許多科技公司趕著上市從資本市場拿錢,上市後的公司估值沒有想像中高,表示市場可能正在冷卻。而我們關注產業、世界趨勢。如果整個市場都即將修正,我們可以參考過往歷史,提前準備,避免自己及家人陷入危機之中。
“選擇比努力重要” 則是看到我的前公司 Tesla 的裁員新聞有所感觸, 一位我所尊敬的前輩說過 "職涯的成功發展,選擇非常重要,做什麼產品,跟什麼人一起工作,比每天埋頭加班更重要。一次好的選擇能讓你領先同儕十年、二十年,一個差的決定,也能白白浪費一個頂尖人才數年的人生黃金時期。" 在我們職涯發展,切記不要終日低頭努力,也要抬頭觀察趨勢,做出對自我最好的決定。
而在 2019 年以來, 我也嘗試藉由直播訪問矽谷傑出的人物,由了解他們的生命故事,來給大家帶來更多啟發。
第一個直播是訪問擁有多經驗的矽谷產品行銷經理(Product Market Manager) ,同時也是知名部落客矽谷阿雅, 幾個重點像是許多時候大環境不好,我們需要更加努力。阿雅主動出擊和教授、校友聯絡、參加networking event 先做好功課查詢好有誰會去,還準備好企劃書呈現。 我在參加農業圖書館的 conference 時準備好和館長自我推銷等等。 很多時候機會是可以被創造出來的。
許多人常有疑慮說我不知道我可不可以做ABC...請就勇敢的去嘗試把!不管是轉領域、換工作、換大學專業、出國、你可以小小的在業餘時間嘗試、上課、做兼職、你做了一陣子就會知道你會不會想要真的百分之百的投入! 不管你做或是不做, n 年後你都會變老 n 歲, 不要 30 年後你後悔在 2019 年沒有做你現在有的念頭。
我不知道我的經驗會不會不夠? 公司不要我? 怎麼辦? ...我們也不知道阿,你可以試試看投履歷阿? 像我 2015 年請朋友內推臉書工程師職缺,早上內推完,下午就被拒絕了! 那我就知道我的經歷還不夠,達不到臉書標準! 之前有朋友說我都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我問了一下他投了幾個工作,他告訴我投了 10 來個!我 2012 年投了 800 多份履歷,2015 年找工作投了 180 幾個, 阿雅也提到她 2008 年投了 500 多份履歷, 如果你沒有投超過 100 份以上,先別說你還找不到工作阿!
和矽谷阿雅訪問的完整內容歡迎收看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PivotSoftwareEngineer/videos/255076742045622/
第二個直播訪問了矽谷的社會學家及 UX(使用者經驗) 研究員 Tiffany, 社會學的她目前在矽谷頂尖科技公司做使用者經驗研究員,她同時也是換日線的知名作者"葉蒂芬/出走社會學家的音樂之旅"。
她從醫療領域的 consulting 出發, 一步一步的走到 UX (User experience 使用者經驗) Researcher 的身分。 從訪談中,我了解到 Tiffany 做事情認真的一面。 她說, 在醫療器材公司的時候,如果她要訪問醫生,她會把所有可能相關會談到的期刊都讀過,並且把專有名詞都搞懂! 事情做到極致, 成功就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在美國科技公司的 UX 團隊, 成員組成可能有社會學家、人口學家、經濟學家、心理學家, 大家用研究方法,來探詢使用者想要或是還沒想到的功能。
最後,學生時期,社團的朋友們在找工作的時候會幫忙很多,大家在學生時期多認識朋友交心,未來可能都會是你生命路上的貴人。 如果可以在學生時期多去實習的話,盡量多得到實習經驗,這可以幫助你快速判斷你是否想要做一件事情。
和 Tiffany 訪問的完整內容歡迎收看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PivotSoftwareEngineer/videos/1100681920124093/
第三個直播訪問了女神學霸 PM Jackie, 她是 MIT 畢業的高材生,2011 年 MIT 林肯實驗室以她的英文名字,為火星附近編號 26424 的小行星命名。她的故事也被出版成書 “星星女孩遇見MIT:台灣洪瑀勇闖麻省理工學院的追夢旅程”, 她目前也是矽谷知名科技公司的 PM Manager。
她的經驗分享中告訴了我們,她是各很會為自己規劃目標,並且強力執行的人。 同時她很多生命的關鍵決定,像是在某個時間點做什麼實習, 錢不是最大的考量!每個經驗她都是為自己人生的終極大目標而決定的!
而矽谷的 PM , 有別於其他地方,注重 Business Plan 撰寫, 產品的方向規劃、用戶需求的痛點、各種分析。和 engineer、 researcher、 analyst、 data scientist、designer 等合作。如果想要往 PM 領域發展, Jackie 的建議多嘗試 & 多學習!網上許多資源的可以幫助你,像是Medium 上的文章, 還有也推薦 High Output Management 這本書。
和 Jackie 訪問的完整內容歡迎收看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PivotSoftwareEngineer/videos/605409796634177/
第四個直播訪問了我的偶像大師士旗,大師是台灣政治大學畢業、清大碩士, 畢業後曾任職於趨勢科技、台灣 Yahoo 。 後來調來矽谷 Yahoo, 隨後又在 Spotify、 Netflix、及 Facebook 任職。 集各大亮點經歷於一身, 2017 年,因為看好區塊鏈的未來, 毅然決然辭掉 Facebook 總部工作, 加入台灣新創奮鬥。
大師分享了在工作上要勇於 Say no ( Focusing is about saying no),並勇於做決定 Ask for forgiveness, not permission,許多時候你的專案你就是最了解的人,不需要因為你的老闆或是其他資深人員的意見而動搖你的專業判斷。
大師找工作經驗算是一個奇蹟旅程, 調來美國的機會是剛好來美國 Yahoo 出差的時候聊到,剛好有缺就立刻面試。Spotify 是前 Yahoo 同事去紐約 Spotify 做事,推薦他一起去 (fun fact: 那時候近 30 歲的他將近是公司年紀最資深的員工)。Netflix 也是前 Yahoo 同事介紹, 認同要做原創內容(像是紙牌屋)所以加入,Facebook 是因為認同 Facebook 在前端領域的技術及新突破,想要加入在引領趨勢的公司。
而加入台灣新創則是剛好有學長聊到要做的新創, 因為認同公司的理念及目標,所以放棄在矽谷的累積回台灣一起加入。大師同時也希望可以有更好的環境可以讓年輕工程師發揮, 他們的公司也在盡一份心力提升台灣的軟體工作環境 ,其中一個例子像是希望每個加入 MaiCoin 或 AMIS 的工程師至少可以拿到 100 萬台幣的年薪。
和大師士旗訪問的完整內容歡迎收看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PivotSoftwareEngineer/videos/2381514728798071/
第五個直播訪問了矽谷狂熱棒球魂的軟體工程師,同時也是鳥人球棒台灣負責人的麒仁。 麒仁大學念政治大學資管系, 畢業後先於仁寶電腦擔任軟體工程師, 並來美國 Carnegie Mellon 念碩士, 畢業先到矽谷 Oracle 擔任軟體工程師。 目前是 Workday 的軟體工程師。
除了軟體工程之外, 麒仁有一個熱愛棒球的心。 他週末都會參加灣區的棒球聯盟, 曾在棒球聯盟得到冠軍,之後更籌組灣區台灣棒球隊。 為了讓更多人用到好球棒, 他也在業餘時間幫忙推廣“鳥人球棒”。 蘋果日報今年還有訪問他的專題。
在訪問中他提到了許多棒球上的科技輔助,而他幫忙的鳥人球棒則是因為他一起在灣區打棒球認識的好朋友,鳥人球棒的創辦人想要拓展市場, 於是麒仁就開始幫忙台灣的部分。希望介紹美國的好球棒給台灣的職業、業餘、或是喜愛棒球的朋友。
他白天上班,晚上及週末忙棒球事物,他完美的讓大家知道夢想和工作是可以並存發展,如果你有想要達成什麼目標,你一定可以找到時間做到的!。
和麒仁訪問的完整內容歡迎收看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PivotSoftwareEngineer/videos/2318037851743236/
第六個直播則是特別針對的主題,訪問前臉書工程師 Alexander 談如何成為頂尖的行動開發工程師。Alex 是前 Facebook 工程師, 也曾任職於 WhatsApp、 Tango、及 Instagram,目前是是全球最大同志交友平台 Grindr 的行動開發 VP。
訪問中我們先定義一流人才是是能幫公司把一個 app 從 80 分做到 100 分的人, 矽谷科技公司願意花大錢雇用這樣的人,因為一個成熟的 App 會遇到很多有挑戰性的問題,而頂尖的行動開發工程師可以在程式碼審核中把關,在架構上調整, 讓 app 可以持續進步。
頂尖的行動開發工程師常常有的特質是: 邏輯思維清晰、知道如何做有效率的溝通、有App 效能優化的經驗、善長解決棘手的問題、能夠做好審核程式碼、並且知道如何定義好個人及團隊的方向。
而挑選一個能讓自已快速成長的戰場則是讓人可以快速變成一流高手的秘訣。公司能提供的發展空間很重要,對於自已的 career path 在規畫的時候,須要注意自已做事的內容,是不是有持續的提昇自已的價值。另外,公司有發展、持續賺錢,有正向現金流,個人也才會相對的有機會發展。加入一間公司前可以仔細查看公司的商業模型/成長/高層的背景, 並多了解自已老板的背景,很多人做不開心是因為老板不懂自己的貢獻,自己被低估。
台灣的軟體業及行動開發近來有顯著的成長,希望各位軟體工程師都有找到方向,早日晉升頂尖的工程師。
和 Alexander 訪問的完整內容歡迎收看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PivotSoftwareEngineer/videos/489210741639987/
未來的許多直播也在聯繫規劃中,希望藉由我一系列的工作文章、生活體驗、以及人物訪問,帶給大家更多矽谷經驗及成功故事啟發。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9/07/SiliconValleySummary.html
生命的價值作文800 在 黃文熙 Xanth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臉書好友喝咖啡計劃 800+coffee 受訪人:#南山人壽業務襄理戴淨珊小姐】
●時間:2014/11/18
●地點:星巴克
●受訪人:戴淨珊小姐
●記者+小編輯:文熙
【本日採訪】
本日將手邊的工作完成後,就匆匆趕到了本日的約訪地,也就是我的採訪小基地-星巴克。今日我故作文青模樣,戴上了眼鏡。(其實是我隱形眼鏡戴太久,眼睛有點痛)
本日的專訪人物是我的一位臉書好友,也就是現職為南山人壽的業務襄理-戴淨珊小姐。
【因為壽險和三鐵賽而和戴淨珊小姐結識】
好的,我和戴淨珊小姐是如何認識的呢?恩,或許這也是很奇妙的緣分。
大約在去年11月份的時候,我在網路上報名了今年三月所舉辦的高雄愛河鐵人三項錦標賽。在報名簡章上規定,參賽的所有選手都必須要投保旅遊平安險。那時候的我,一個壽險從業人員也不認識。不過我很確定我要參加高雄愛河的鐵人賽。
所以我就在網路上google了一下,離我租屋最近的保險公司在哪。於是我就查到了「南山人壽」。然後沿著google map走,我就來到了這家壽險公司。
通常都是業務人員出門去找客戶「賣保險」,結果我竟然是那位自己跑到保險公司說我要「買保險」的那位令人感到奇怪的小姐。我也因此與戴淨珊小姐結了一個美好的緣分。
【被壽險與真誠的服務所深深感動】
我記得當初,戴淨珊小姐聽到我一個19歲的小女生要去參加鐵人三項賽時,那個驚訝與興奮的眼光。並且帶著大大的笑容與服務的熱忱,幫助我處理我的一份旅遊平安險。
我那次所投保的旅平險的保費大約是一百元左右而已,但是戴小姐服務我,卻如同服務一個像是要投保保費一百萬元的客戶一樣,同等地熱忱與細心。甚至將我的投保文件同時也寄給了三鐵賽的主辦單位。這讓我覺得非常感謝。
【戴淨珊小姐(以下簡稱淨珊)的故事】
距離上次與淨珊見面至今,已經滿一年了。淨珊常常在臉書上給予我文字上的鼓勵。這次能夠面對面和淨珊做一次深度的交流真是我的榮幸。
【希望自己得到肯定的心靈】
淨珊在家中排行老二。由於從小身旁的姊妹們的課業表現都比自己還要優秀,相較之下,淨珊覺得自己卻顯現地很平凡。於是淨珊發願自己也可以成為一個能夠被親人肯定、社會肯定的美麗女性。
【不斷地探索適合自已的人生】
淨珊在高中時期學習美容專業,之後轉換成會計領域。畢業之後,淨珊仍然想要為自己的人生做出一點不一樣的努力,自己辛勤工作,存了約台幣七十萬元的費用,自己出國到日本就讀語言學校,大約一年的時間。
日本的課程結束之後,淨珊回到了台灣,隨後便到了一家咖啡廳工作。而這一幫忙,就是四年的光陰。
【認識壽險的契機】
就在97年結婚後,又面臨到了親人逝世,淨珊認識了老公的表舅,也就是目前淨珊在南山人壽的直系主管。從33歲開始,因緣際會並且充滿了善良與使命感,淨珊加入了南山人壽,希望能夠用自己的生命照顧台灣更多需要保障的家庭。同時也能滿足自己需要被肯定的心靈,並且得到成就感。
【一份愛的事業】
在台灣的壽險業務百百種,一直到今天,淨珊在壽險業裡得到了許多的正向能量與成長。有的壽險業務非常地勢利,不過淨珊卻認為壽險是份「充滿愛的事業」,一切都要以客戶的利益為利益,而非自己的業績。
【親子教育】
由於淨珊自己的成長背景,淨珊渴望未來能夠有充裕的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淨珊總共有三個可愛的小孩。兩個女兒,分別是5歲與4歲。兒子則是1歲。
由於自己壽險業務領域上的學習,淨珊會將自己所學套用在親子教育上。透過與孩子們「模擬分享與開會」的方式,淨珊教育孩子能夠大膽發言,並且學習與人分享收穫。
【夫妻經營】
淨珊與自己先生從交往到結婚,大約花了兩年的時間。淨珊與記者文熙分享,她認為「先生是自己人生的禮物」。淨珊認為自己先生最大的優點,便是一個「真誠的內心」。夫妻的經營之道,淨珊覺得先生的「真誠」使他充滿了安全感。「真誠」,在彼此的真心交流與坦然。就算偶爾真的「冷戰」,也會透過文字的方式來溝通。
很多事情都有一體兩面。即使是最親愛的伴侶,都會有優點和缺點。能夠肯定伴侶的優點並且包容對方的缺點,是文熙在淨珊身上看見了極高的EQ,也是最難能可貴的愛情。
【未來的人生目標】
淨珊認為,在人生當中,經地高潮迭起是必然的。在業務單位裡服務,工作的壓力是免不了。不過淨珊也用很正面的態度來思考,期待自己未來在工作上,有更棒更好的表現。同時淨珊也知道自己背負的是客戶的生活保障使命,與為了自己最親愛的家人的生活品質、教育而努力。
●淨珊的五年目標:
1. 成為單位優秀並且貢獻價值的區經理
2. 時間自由來陪伴親愛的家人
3. 養成運動的習慣,保持健康
4. 學會開車。帶著自己三個最親愛的孩子,開著休旅車全家一同出遊。
【淨珊給自己最大的肯定】
淨珊是個善良而且正直可靠的女性。每一次為客戶的服務,她都用自己強大的使命感與熱忱來貢獻自己的個人價值。有著高度的親和力與正向的理念,淨珊期許自己未來幫助更多所需要的人們,並且貢獻自己生命的價值。
【文熙的收穫】
每一次的採訪,都像是從朋友的人生經歷當中,閱讀了一本書籍。淨珊透露,其實她一開始得知道文熙的採訪邀約時,感到有些許的緊張。或許是有點擔心自己或許還不夠功成名就。(根本太謙虛)
人生本來就有高低起伏。雖然或許現在我們還沒有到達最好,但是我們都相信自己能夠更好。
成為一個正直,而且善良的人。這是淨珊小姐透過今天的交流,讓文熙學習到很珍貴的生活態度準則。
生命的價值作文800 在 生命的價值二(聖嚴法師-大法鼓1241)DVD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