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選Monday』 每週一早上咖啡時間配上專論小文章。五分鐘一個觀點,深入思考新竹生活。
【0830主題】流浪動物攻擊事件:我們能怎麼做?
前幾天在南寮漁港週邊傳出流浪動物追趕老人,造成摔傷致死的意外,實在令人心痛。許多南寮鄉親當下的意見我都聽到了,南寮地區的流浪狗演進有時空背景的複雜性,我不想在事件發生的當下挑起情緒性的爭論,但在冷卻了幾天後,妍慧想要跟市民朋友談談 #新竹市的流浪動物議題,思考我們能做些什麼。
👉人口成長引爆 #人與流浪狗的衝突
首先,我認為,#生活環境與野狗重疊,是一切問題的前因。過去幾年,南寮人口(港南、港北、南寮、海濱、中寮)因為住宅區開發而逐漸上升,光是從2017到今年,就從19,000餘人上升到將近22,000人,成長約8%,若加上周邊的金雅、湳雅還有香山海岸增加的人口,以及因為重劃區建案與17公里海岸線單車道等設施完成,帶來的人潮更加可觀。開發土地壓縮了原本流浪動物棲息的地方,加上食物來源跟著人類聚落散布,因此人與流浪狗的衝突也與 #餵食、#環境重疊 等因素融合下,越來越明顯。
👉流浪狗數量下降但人狗之間相處的問題仍多
人與動物生活場域重疊是原因,但怎麼 #限制流浪動物數量、#進而有效管理 才是重點。「零撲殺」政策已經在2017年執行,看似會犬滿為患;但根據新竹市採用抽樣調查得到的估計,流浪狗數量從2015年將近兩千隻,到近一兩年只有800多隻相比,已經下降不少。根據動保所訊息,本次發生憾事的南寮周邊母狗幾乎已經全數結紮。數量下降、落實結紮,為什麼還是攻擊事件頻傳,造成人心惶惶?我想,一定有一些人狗之間 #彼此相處的問題,才導致衝突狀況激化。
👉將人與流浪狗生活區域阻隔?
這次事件觀察各大討論區,輿論紛紛指出所謂 #愛媽定點施放飼料 疑似是流浪狗 #進入市民活動區 的關鍵。但根據通報過流浪動物的里長表示,流浪狗事實上不單倚賴愛媽,最主要的覓食,仍然是人類生活的周遭,並不能完全歸責於餵食者,仍需要系統性處理食物來源、流浪狗數量、以及生活區域阻隔的辦法。
『零撲殺』以直接奪去犬隻性命來減少流浪狗數量,政府拿掉這個作法之後,還有什麼方式/工具可以處理城市居民vs.流浪狗生生區域衝突的問題?
👉處遇的困境,管理的原則
動保所表示,流浪狗平均壽命僅有一到兩年,與家中呵護的寵物狗壽命動輒七八年相比,不僅短命而且淒慘,受到寄生蟲、皮膚病以及營養不良的窘境。我認為,流浪動物也有生命權,政府應持續 #結紮有效降低來源數目、#嚴格執法緊縮寵物買賣、#設立更高誘因導引民眾認養動物,讓寵物基數控制,縮小街頭上流浪動物的數量,進而系統性地達成管理,降低悲劇發生的可能。
舉例來說,雙北曾經在河濱、山區等休憩景點劃設標示,提醒民眾警覺流浪動物,並搭配 #直搗違法狗場、#取締棄養的措施,控管源頭、劃設安全範圍,希望用最低干預的方式,讓人與動物的關係,趨於和平,減少憾事發生。
👉願景與阻礙
城市中流浪動物的處理是長期問題。在 #收容機構數目有限、#市民安全與動物福祉相同重要 的前提下,希望政府運用智慧,讓動物與市民的 #共善 能夠達成,彼此和平共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9的網紅簡舒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再和大家分享在疫情前和猛禽協會一起野放領角鴞的紀錄影片 領角鴞有著大大的眼睛,非常的可愛,是我們俗稱的貓頭鷹種類 領角鴞偏好再低海拔樹林或丘陵地區棲息 因此我們常常在都會區會看見他們的身影 也是因為與人類生活環境重疊 經常發生領角鴞撞到車子或是住家玻璃受傷的事情發生 如果有民眾發現受傷的領角鴞 也歡...
環境重疊 在 蘇治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治芬繞著 #湖山水庫 走了一大圈,大汗淋灕💦
和林務局林華慶局長等人以及社區夥伴們一起討論湖山水庫周邊林班地 #退竹還林、#林下經濟 等議題。
湖山水庫周邊的林班地現況以竹闊混合林為主,全區屬於水源涵養保安林,也與 #八色鳥重要棲息環境重疊,生態非常豐富,但是竹林其實無法涵養水源,多年未經營的租地上老去的竹林也無人清除,累積的腐植土層越來越厚,一旦過於乾燥就易自燃。社區有共識將來退竹還林、推動永續林業。
竹子退了其實用途很多,除了技術很成熟的竹炭、竹醋液等,其實也應考慮農林剩物成為 #生質能,形成零廢棄循環經濟,湖山社區可發展成一個熱電聯產基地,跟上國際碳中和的腳步,加上社區原本就有的生態導覽、#攀樹體驗,再逐步加入 #森林療癒,營造成一場含金量很高的觀光遊憩體驗。
局長承諾先執行2年計畫,分區分期辦理,保留原闊葉樹種外,栽植更多 #蜜源植物,創造林下養蜂經濟,今年底就會有初步成果。很感動協會和社區的夥伴一直在地方用心耕耘,未來的樣貌我很期待喔❤️
環境重疊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驚!五成以上保育動物 不在保護區裡】
😳 你知道嗎?在台灣,五成以上的 #保育類野生動物 並沒有棲息在 #國家保護區!
因為政府所劃設的保護區多位於中、高海拔,但有許多保育類野生動物與我們生活環境重疊的,卻多是平原及淺山地帶——像是苗栗國的 #石虎,牠們平常會出沒的區域,並沒有劃入保護區當中。
「啊政府腦袋在裝什麼?沒劃到的是不會再把它劃起來?」實際上沒那麼簡單,在里山或農田生態系,通常多為私有地。生態保育與私人利益的拔河之下,要劃設為保護區有相當大的難度與阻力。
就是因為執行上的困難,所以才更需要需要民間的力量加乘,共同維護。透過 #環境信託、 #里山倡議 及 #生態友善農業,都是實踐環境生態保育理念的方式。
不過⋯⋯環境信託是什麼?
👉 https://e-info.org.tw/node/228264
專題動起來了!
👉 https://e-info.org.tw/biodiversity-7-myth/#section7
#生物多樣性與他的7個小迷思
#重新翻轉你對生物多樣性的想像
#迷思陸續破解中
環境重疊 在 簡舒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再和大家分享在疫情前和猛禽協會一起野放領角鴞的紀錄影片
領角鴞有著大大的眼睛,非常的可愛,是我們俗稱的貓頭鷹種類
領角鴞偏好再低海拔樹林或丘陵地區棲息
因此我們常常在都會區會看見他們的身影
也是因為與人類生活環境重疊
經常發生領角鴞撞到車子或是住家玻璃受傷的事情發生
如果有民眾發現受傷的領角鴞
也歡迎聯絡猛禽協助救護野放
持續在人類與猛禽、多種類生物中取得平衡共存!
—
加入舒培line趁現在!
👉 https://lin.ee/f923iDU
加入舒培FB🔗
👉https://reurl.cc/eEKY4j
辦公室聯絡電話☎️
👉02-272977085轉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