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錯無罪,失敗有理】
雖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很多人仍對「犯錯」這回事怕得要命。有時前思後想、作繭自縛,遲遲不敢邁出嘗試的第一步。
到底是什麼時候,我們被教育成「不敢犯錯」的人?
《讓天賦自由》的作者、著名教育家肯.羅賓森爵士(Sir Ken Robinson)認為,現時工業化的教育制度難辭其咎。分數主宰一切的成長環境,令孩子缺乏適當的嘗試和容錯空間,也扼殺了他們創造力。
「我們以懲罰錯誤的方式在經營國家的教育制度,告訴孩子犯錯是最糟的事。而結果是我們教出一堆沒有創意的人。」
所有「應該」走的路都被已經設計好,從課程、答案到答題模式,都有套標準規格。學生化身一隻隻鴨子嗷嗷待哺,上個天皇補習班、背背名言佳句,連作文出來也一模一樣。而「許多有天份、有創意的、聰明的學生自我否定,因為他們的專長在學校不被重視,還可能因此受罰。」
這些被修剪翅膀的孩子,終究學會在別人批評前,先自我批判一番。「當他們長大成人時,絕大部份已經失去冒險的能力了。」在以犯錯為恥的社會,工作時情願「少做少錯」。甚者會推卸責任、說謊逃避,拒絕舒適圈以外的新挑戰,自嘲一句「我就爛」。
認清怕犯錯的背後是對懲罰、責罵、譏笑的恐懼,肯.羅賓森爵士認為教育者的角色不該是指揮與控制,而是為孩子準備一種充滿可能性(包括失敗)的環境,助他們發掘個體才能以及迎接未來挑戰。因為生命並非直線,反而是富有變化。
沒有失敗的心理準備,也就永遠無法發揮獨創性。正如企業家、維珍集團的董事長 —— 理查·布蘭森爵士(Sir Richard Branson)所言:「人不是依靠規則才學懂走路,而是透過不斷的嘗試和跌倒。」
把錯誤視為學習與成長的機會,才能在眾多可能性中覓得新的契機。生命的軌跡各有不同,冒險何嘗又不是探索自己的過程。
理查布蘭森名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贈書直播_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成功不是贏了一時,卻輸了整個人生
.
我找到了更好的方式定義成功,也找到與成功有約的更佳方式,我稱這叫長勝(Long Win)。長勝有三個關鍵領域,簡稱三C:
#想清楚(clarity)
清楚知道什麼東西對自己重要,採取更廣泛與更長期的視野定義成功的樣貌,以及邁向成功路上我們希望累積什麼樣的經驗。成功不只是短期的指標與結果。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指的是更廣泛地找出我們生活的「為什麼」,清楚我們生活的目的與使命,分析我們希望對周遭世界發揮什麼影響力。
#持續學習(continuous learning)
對於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養成持之以恆、不斷學習的態度。成功係建立在個人不斷成長,而非由呈現在外的結果定義(這麼做的好處是讓我們有機會將表現在外的結果做到最好)。
#建立連結(connection)
不論做什麼事,務必把建立關係視為首要之務。這可將注意力放在我們日常遇到的人(who):同事、合作夥伴、朋友、網絡裡的人、尚未建立關係但未來可能合作或協作的人。如何積極建立與他人的連結,擺脫一味與他人比較、你爭我奪的生活態度?
.
什麼時候勝利不等於成功呢?
例如美國自行車好手藍斯.阿姆斯壯(Lance Armstrong)因為禁藥醜聞,七次環法賽冠軍的頭銜被一筆勾消。英格蘭橄欖球得分王強尼.威爾金森(Jonny Wilkinson)是英格蘭球隊抱回二○○三年世界盃冠軍的最大功臣,原本以為賽後會喜不自勝,結果不然,套句他的話:「哪有開心,它連個鬼影都沒出現。」或是聽到奧運金牌得主一進到更衣室,立馬把獎牌丟到垃圾桶,因為為了奪金,一路下來實在太苦了。
我們開始看到成功呈現了哪些不一樣的畫面嗎?
成功人士為了取得勝利光環付出了什麼代價?
還有哪些其他參賽者被我們鄙視或忽視?
還有哪些有才之士、輝煌表現、未來成就可能因為我們狹隘的成功觀而被不屑一顧?
狹隘的成功觀死守搶當第一這個標準,不願擴大成功的範疇。
在教育界,學校體制圍繞分數、目標、排名打轉,導致大批老師離開教職。多個研究顯示,全A學霸雖是校園的「贏家」,但畢業後,職場的表現並非最成功。舉幾個家喻戶曉的人物為例。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自哈佛大學休學,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以及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在校時的表現也非頂尖。
美國女網好手克里斯‧艾芙特 (Chris Evert)曾說過一句名言,稱在溫布敦賽封后後,大約只會嗨(high)一週。一週之後會發生什麼?贏(或沒有贏)對於體育健將接下來的一輩子意味著什麼?
美國傳奇體操教練瓦洛里.康多斯.菲爾德(Valorie Kondos Field)告訴我,我們癡迷於獲勝,這心態正在教育界、體壇、企業界製造「破碎的人類」(broken human beings)。誠如她在TED的演說,為什麼獲勝未必就是成功:
「……我們創造了不惜一切代價獲勝的文化,這讓我們陷入危機……整個社會推崇在金字塔頂端的人。我們為那些奪冠、打贏選戰、獲獎者熱烈鼓掌。但不幸地,頂著全A頂尖成績光環的學生畢業離校時已是『傷兵』。運動員帶著獎章與獎牌離開隊伍時,往往毀的毀傷的傷,不只身體受傷,感情與精神也受了傷。員工離開公司時,儘管帶著鉅額獲利,也已受傷。」
.
今天要討論的重點主要有兩點:
■ 成功,是長線經營,慢慢存出大贏家
■ 了解自己的價值,累積出你自己版本的勝利
.
討論書籍:
《#長勝心態》
贏家不是一時得勝,卻輸掉人生!成功是慢慢存、可持續終生的行動
作者:凱絲.畢曉普
直播時間:
7/8(四)晚上9點半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理查布蘭森名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贈書直播預告_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成功不是贏了一時,卻輸了整個人生
.
我找到了更好的方式定義成功,也找到與成功有約的更佳方式,我稱這叫長勝(Long Win)。長勝有三個關鍵領域,簡稱三C:
#想清楚(clarity)
清楚知道什麼東西對自己重要,採取更廣泛與更長期的視野定義成功的樣貌,以及邁向成功路上我們希望累積什麼樣的經驗。成功不只是短期的指標與結果。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指的是更廣泛地找出我們生活的「為什麼」,清楚我們生活的目的與使命,分析我們希望對周遭世界發揮什麼影響力。
#持續學習(continuous learning)
對於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養成持之以恆、不斷學習的態度。成功係建立在個人不斷成長,而非由呈現在外的結果定義(這麼做的好處是讓我們有機會將表現在外的結果做到最好)。
#建立連結(connection)
不論做什麼事,務必把建立關係視為首要之務。這可將注意力放在我們日常遇到的人(who):同事、合作夥伴、朋友、網絡裡的人、尚未建立關係但未來可能合作或協作的人。如何積極建立與他人的連結,擺脫一味與他人比較、你爭我奪的生活態度?
.
什麼時候勝利不等於成功呢?
例如美國自行車好手藍斯.阿姆斯壯(Lance Armstrong)因為禁藥醜聞,七次環法賽冠軍的頭銜被一筆勾消。英格蘭橄欖球得分王強尼.威爾金森(Jonny Wilkinson)是英格蘭球隊抱回二○○三年世界盃冠軍的最大功臣,原本以為賽後會喜不自勝,結果不然,套句他的話:「哪有開心,它連個鬼影都沒出現。」或是聽到奧運金牌得主一進到更衣室,立馬把獎牌丟到垃圾桶,因為為了奪金,一路下來實在太苦了。
我們開始看到成功呈現了哪些不一樣的畫面嗎?
成功人士為了取得勝利光環付出了什麼代價?
還有哪些其他參賽者被我們鄙視或忽視?
還有哪些有才之士、輝煌表現、未來成就可能因為我們狹隘的成功觀而被不屑一顧?
狹隘的成功觀死守搶當第一這個標準,不願擴大成功的範疇。
在教育界,學校體制圍繞分數、目標、排名打轉,導致大批老師離開教職。多個研究顯示,全A學霸雖是校園的「贏家」,但畢業後,職場的表現並非最成功。舉幾個家喻戶曉的人物為例。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自哈佛大學休學,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以及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在校時的表現也非頂尖。
美國女網好手克里斯‧艾芙特 (Chris Evert)曾說過一句名言,稱在溫布敦賽封后後,大約只會嗨(high)一週。一週之後會發生什麼?贏(或沒有贏)對於體育健將接下來的一輩子意味著什麼?
美國傳奇體操教練瓦洛里.康多斯.菲爾德(Valorie Kondos Field)告訴我,我們癡迷於獲勝,這心態正在教育界、體壇、企業界製造「破碎的人類」(broken human beings)。誠如她在TED的演說,為什麼獲勝未必就是成功:
「……我們創造了不惜一切代價獲勝的文化,這讓我們陷入危機……整個社會推崇在金字塔頂端的人。我們為那些奪冠、打贏選戰、獲獎者熱烈鼓掌。但不幸地,頂著全A頂尖成績光環的學生畢業離校時已是『傷兵』。運動員帶著獎章與獎牌離開隊伍時,往往毀的毀傷的傷,不只身體受傷,感情與精神也受了傷。員工離開公司時,儘管帶著鉅額獲利,也已受傷。」
.
今天要討論的重點主要有兩點:
■ 成功,是長線經營,慢慢存出大贏家
■ 了解自己的價值,累積出你自己版本的勝利
.
討論書籍:
《#長勝心態》
贏家不是一時得勝,卻輸掉人生!成功是慢慢存、可持續終生的行動
作者:凱絲.畢曉普
直播時間:
7/8(四)晚上9點半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理查布蘭森名言 在 維珍集團創辦人理查德·布蘭森有一句名言:You never know... 的推薦與評價
維珍集團創辦人理查德·布蘭森有一句名言:You never know with these things when you're trying something new what can happen. This is all experimenta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