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一星主廚的塔🥰🥰
巨峰葡萄巧克力塔💰108
楊枝甘露塔💰108
奇異果檸檬塔💰128
無花果瑞可達起司塔💰138
草莓香草塔💰168
焦糖布蕾塔💰78
黃金流沙塔💰78
北海道起司塔💰78
Tart Taipei是來自米其林一星主廚林明健,繼開創Chou Chou、LONGTAIL後的第三家品牌餐廳,其中店家主要販售水果酥塔及常溫塔,店家在還沒開幕前就引起了不小的波動,身為甜點迷在開放訂位後也立馬速度訂位,很幸運的搶到了平日傍晚的位子,不過比較可惜的是下班趕過去的我許多口味已經販售完(所以我去了兩次),這次的心得我把塔跟口味分開寫,然後話不多說我們就來開始閱讀吧(⁎⁍̴̛ᴗ⁍̴̛⁎)
#塔
🌕🌕🌕🌕🌗
話說行前看了看媒體的試吃文章介紹,一顆酥塔皮居然要花四天的時間才能完成,當時覺得台灣媒體都很浮誇,實際吃之後覺得這酥皮確實有水準,不管是塔皮的奶油香氣,還是那千層酥酥鬆的口感,都很不錯,論單塔皮而言表現的很不錯呢(^_^)v
#巨峰葡萄巧克力塔
🌕🌕🌕🌑🌑
這口味是以焦糖杏仁醬及70%巧克力卡士達醬為基底,上方放置巨峰葡萄。不過我個人覺得香濃的巧克力,與酸甜的葡萄氣味不同,分別吃還好,但一同入口時味道頗為衝突,沒有達到相輔相成的感覺。
#楊枝甘露塔
🌕🌕🌕🌕🌗
楊枝甘露塔是我在tart taipei吃到最喜歡的口味,它將芒果、柚子、西米露、椰奶,這些構成楊枝甘露的主角配角們,重新組裝的甜點。上層的柚子不苦不澀,配上下層的椰奶、西米露入口,甜中帶清爽的口感,最後再由酥塔的面皮香散入口中,為楊枝甘露這甜點帶來完美的詮釋。
#奇異果檸檬塔
🌕🌕🌕🌑🌑
上層充滿偏甜的奇異果,搭配下層檸檬凝乳,融合起來的味道不會過酸,在嘴中呈現的是清爽口感,整體味道在期待範圍值,好吃但卻不驚艷就是了。
#無花果瑞可達起司塔
🌕🌕🌑🌑🌑
無花果瑞克塔不僅是longtail的明星前菜,也是tart taipei的熱門口味,這口味以無花果為主角、下層填入Ricotta Cheese和香料波特酒。當天實際上吃起來,無花果的味道滿苦,和奶香濃郁的Ricotta起士味道及充滿大人的酸甜波特酒搭不起來,我跟同行的友人都吃不懂~~
#草莓香草塔
🌕🌕🌗🌑🌑
我一開始最期待的這顆小草莓塔,以新鮮草莓為主角,下層是香草卡士達及覆盆子果醬,整體來說不知道是不是草莓上淋的果膠有種化學味,讓我在實際吃時對這草莓塔沒有產生愛,但扣除這個部分,草莓跟卡士達本身表現的也很普通,感覺不用點。
#焦糖布蕾塔
🌕🌕🌕🌕🌑
這口味很像在吃高級版的肯德基蛋撻!!高級的地方有:價格貴一倍、焦糖的香氣更level up,值得稱讚的地方還有內餡的奶油布蕾,口感很滑順、好吃是好吃啦,只不過整體而言我還是會去買肯德基的葡式蛋撻(・_・;
#黃金流沙塔
🌕🌕🌕🌕🌗
這黃金流沙塔的味道像吃奶黃流包一樣,鹹香中又帶著濃郁的乳酪味,很刷嘴。將塔切半時,鹹蛋黃醬汁緩緩流出,看起來好療癒,至於為啥在我心中只有4點5顆星的原因,是因為這塔吃多了還是有點膩口,建議兩人分食。
#北海道起司塔
🌕🌕🌕🌕🌑
起司奶香味濃郁,跟cheese tart的起司塔味不分軒輊,不過論塔皮,tart taipei特有的千層酥酥塔皮,與後者的塔皮比較起來,前者偏特色,後者偏經典,所以建議喜歡起司塔的人兩個都可以試試看( ´▽`)
#總評
🌕🌕🌕🌑🌑
酥塔皮本身很棒,但口味的部分確實顯得普通,除了楊枝甘露塔外其餘的驚豔度偏低,比起水果塔我個人比較prefer常溫塔,環境方面,這裡的空間跟設計以橘白色為基底,明亮的外觀屬於活潑風格,我蠻喜歡的。話說第一次到訪是在剛開幕不久的時候,現在應該比較少人在排了~如果沒吃過的可以嚐鮮試試~好了這次介紹就到這結束了,喜歡的就按讚收藏分享跟追蹤我吧,我們下次見^ _ ^
————————————————
📍Tart Taipei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187巷55號
🚇忠孝敦化站
💳現金/信用卡
#台北甜點 #台北美食 #台北 #甜點 #相機食先 #手機食先 #taipei #taipeifood #tart #delicious #林明建主廚 #popdaily #popyummy #popdaily波波黛莉的異想世界 #dcard #dcard美食板 #4foodieforfoodie #alli吃甜點 #alli吃台北
現在 開始是大人的時間 dcard 在 閱部客yuubuk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大家都叫我們草莓時,我們把自己當柳丁】水丰刀-水聊
很多因其抗壓性低、承受挫折力低被稱作「草莓族」。
接下來的每個世代都被冠上不同的稱呼,「爛草莓族」、「果凍族」還有「水蜜桃族」等等
好一陣子之前在「Dcard」上看到PO文,「誰說我們是草莓族?我們是他媽的是柳丁啊」,稱呼自己是「柳丁族」。(Dcard文章來源:https://www.dcard.tw/f/mood/p/226942136)
原由是看見飲料的新廣告「100%純壓榨」,聯想到鮮嫩多汁的柳丁,人為取其汁液,榨到只剩果渣,突然發現「我們好像跟柳丁一樣啊!也是被這個社會『100%純壓榨』」。
原PO說被父母教養成人後,原本對社會充滿好奇、充滿好勝心,沒想到卻「被這個社會榨到只剩一副軀殼,沒了靈魂、熱忱」,根本柳丁一般,他宣佈廢棄草莓族的稱號,改名稱「柳丁族」!
紛紛有網友回應說「笑了卻心好酸」、「我覺得檸檬族也是一樣的概念。而且檸檬皮還會被刨下來做菜做飲料,最後只剩下酸得要命的果渣。我們是檸檬族」、「工作到一半都覺得自己是社畜」、「我們就是社畜沒錯」、「草莓那麼貴,我們八年級才沒有那麼值錢呢 QQ」。
看了看我也不經想起前些時候,我回去參加了高中的同學會;原本沒打算參加的,一方面不想回答自己在做甚麼?也不想面對人人都會好奇的問題:你當Youtuber很好賺嗎?業配都多少錢?
人人總是看到別人光鮮亮麗的時刻,老實說我倒貼進去的錢真的是多得多了,雖可以接業配,但大多也是不適合或是合約要求拿走智慧財產權等等諸多原因(當然也有一些好的廠商)而選擇捨棄或是拒絕。
※要把時間用在值得經營的廠商、夥伴,別把生命消耗在不對盤的人身上!
想說的是,當你們都在跟朋友出去玩或是躲在家中放鬆的時候,而我們是在每個夜裡,即使沒有任何聽眾也堅持更新與進步,在你們面前短短呈現的10分鐘影片,卻要花上好幾天的心血製作整理後製,但我不後悔因為這是我自己的選擇。
※當有人忌妒羨慕其他人時,他只是不願承認自己的不夠努力罷了!
※成功的路,要來得比你想像得要久,更多的是每天夜裡,面對心中的不安與質疑!
看到許多人對於新世代的標籤:草莓世代、爛草莓;或是我們自嘲自己是柳丁族,心中默默地笑了起來。
同學會當中有位朋友,上了一家不錯的外商公司,薪水高、地點近、結合他第二外語與專業的能力、福利好:可出國又可攜伴,覺得有發展的機會,原本想說這是人人稱羨的工作,而大家也都如此說。
但他自己始終過得很不快樂,由於公司人際上形成一個極大的斷層,學習的空間也受限,導致自己生理狀態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瘦了10幾公斤,導致失眠、沒食慾等等嚴重的影響,甚至可能產生的抑鬱等,他說:「我想離開」,但是我媽說「我這樣太草莓了,才沒工作幾個月就辭職這能看嗎?」「大家都覺得我這工作很好,就表面上真的是很不錯的工作,起薪好、頭銜好、福利好,我好掙扎」,但我好痛苦。
我能讀懂它背後說話的意思:我是想要離開,但是這是符合大眾期待的工作、我該符合大人口中應有的形象,不當草莓族。所以我沒有辦法自己作決定要離開。也因為「我更多在意外界的眼光大於我自己的判斷。」
有多少我們這世代的人,拿著外界的眼光看待自己、否定自己,認為自己也許就只是顆草莓,不好意思草莓太貴,是柳丁才對。
甚麼時候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被叫作草莓族?甚麼時候我們被迫符合社會朋友所定義的人生勝利組?
※有多少自以為是,給我們貼上的標籤,讓我們不得不開始越來越質疑自己!
※有多少普世眼光,讓我們被迫抗拒自己內心的想法,不得不開始質疑自己!
※我們的痛苦是,夾在把「外界評斷的標準當作自己定義的工作,而這樣的工作也只把我們當作顆柳丁」
所以朋友們,看開一點,沒有甚麼值得你傷身、沒有甚麼值得你必須符合期待他人的眼光。
你看每個世代都被前個世代稱作「爛草莓」,但是時代卻是一再一再的被「爛草莓」帶領進步到現在!
如果當你迷惘時,別害怕,去作出自己的決定吧!年輕的時候就該看遍世界、嘗試更多你所想要前往的地方,沒有人可以定義你,發掘自己想要做的事!
補個一句:你永遠都可以找到把你當顆柳丁的工作,所以何不當顆快樂的柳丁呢?
水丰刀
#為什麼水丰刀都不發文呢?
#那是因為我原本只想用影片傳達想法
#可是水丰刀我不想當顆柳丁我想當顆水蜜桃(誤
#這是社會觀察不是雞湯
現在 開始是大人的時間 dcard 在 閱部客yuubuk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當大家都叫我們草莓時,我們把自己當柳丁】水丰刀-水聊
很多因其抗壓性低、承受挫折力低被稱作「草莓族」。
接下來的每個世代都被冠上不同的稱呼,「爛草莓族」、「果凍族」還有「水蜜桃族」等等
好一陣子之前在「Dcard」上看到PO文,「誰說我們是草莓族?我們是他媽的是柳丁啊」,稱呼自己是「柳丁族」。(Dcard文章來源:https://www.dcard.tw/f/mood/p/226942136)
原由是看見飲料的新廣告「100%純壓榨」,聯想到鮮嫩多汁的柳丁,人為取其汁液,榨到只剩果渣,突然發現「我們好像跟柳丁一樣啊!也是被這個社會『100%純壓榨』」。
原PO說被父母教養成人後,原本對社會充滿好奇、充滿好勝心,沒想到卻「被這個社會榨到只剩一副軀殼,沒了靈魂、熱忱」,根本柳丁一般,他宣佈廢棄草莓族的稱號,改名稱「柳丁族」!
紛紛有網友回應說「笑了卻心好酸」、「我覺得檸檬族也是一樣的概念。而且檸檬皮還會被刨下來做菜做飲料,最後只剩下酸得要命的果渣。我們是檸檬族」、「工作到一半都覺得自己是社畜」、「我們就是社畜沒錯」、「草莓那麼貴,我們八年級才沒有那麼值錢呢 QQ」。
看了看我也不經想起前些時候,我回去參加了高中的同學會;原本沒打算參加的,一方面不想回答自己在做甚麼?也不想面對人人都會好奇的問題:你當Youtuber很好賺嗎?業配都多少錢?
人人總是看到別人光鮮亮麗的時刻,老實說我倒貼進去的錢真的是多得多了,雖可以接業配,但大多也是不適合或是合約要求拿走智慧財產權等等諸多原因(當然也有一些好的廠商)而選擇捨棄或是拒絕。
※要把時間用在值得經營的廠商、夥伴,別把生命消耗在不對盤的人身上!
想說的是,當你們都在跟朋友出去玩或是躲在家中放鬆的時候,而我們是在每個夜裡,即使沒有任何聽眾也堅持更新與進步,在你們面前短短呈現的10分鐘影片,卻要花上好幾天的心血製作整理後製,但我不後悔因為這是我自己的選擇。
※當有人忌妒羨慕其他人時,他只是不願承認自己的不夠努力罷了!
※成功的路,要來得比你想像得要久,更多的是每天夜裡,面對心中的不安與質疑!
看到許多人對於新世代的標籤:草莓世代、爛草莓;或是我們自嘲自己是柳丁族,心中默默地笑了起來。
同學會當中有位朋友,上了一家不錯的外商公司,薪水高、地點近、結合他第二外語與專業的能力、福利好:可出國又可攜伴,覺得有發展的機會,原本想說這是人人稱羨的工作,而大家也都如此說。
但他自己始終過得很不快樂,由於公司人際上形成一個極大的斷層,學習的空間也受限,導致自己生理狀態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瘦了10幾公斤,導致失眠、沒食慾等等嚴重的影響,甚至可能產生的抑鬱等,他說:「我想離開」,但是我媽說「我這樣太草莓了,才沒工作幾個月就辭職這能看嗎?」「大家都覺得我這工作很好,就表面上真的是很不錯的工作,起薪好、頭銜好、福利好,我好掙扎」,但我好痛苦。
我能讀懂它背後說話的意思:我是想要離開,但是這是符合大眾期待的工作、我該符合大人口中應有的形象,不當草莓族。所以我沒有辦法自己作決定要離開。也因為「我更多在意外界的眼光大於我自己的判斷。」
有多少我們這世代的人,拿著外界的眼光看待自己、否定自己,認為自己也許就只是顆草莓,不好意思草莓太貴,是柳丁才對。
甚麼時候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被叫作草莓族?甚麼時候我們被迫符合社會朋友所定義的人生勝利組?
※有多少自以為是,給我們貼上的標籤,讓我們不得不開始越來越質疑自己!
※有多少普世眼光,讓我們被迫抗拒自己內心的想法,不得不開始質疑自己!
※我們的痛苦是,夾在把「外界評斷的標準當作自己定義的工作,而這樣的工作也只把我們當作顆柳丁」
所以朋友們,看開一點,沒有甚麼值得你傷身、沒有甚麼值得你必須符合期待他人的眼光。
你看每個世代都被前個世代稱作「爛草莓」,但是時代卻是一再一再的被「爛草莓」帶領進步到現在!
如果當你迷惘時,別害怕,去作出自己的決定吧!年輕的時候就該看遍世界、嘗試更多你所想要前往的地方,沒有人可以定義你,發掘自己想要做的事!
補個一句:你永遠都可以找到把你當顆柳丁的工作,所以何不當顆快樂的柳丁呢?
水丰刀
#為什麼水丰刀都不發文呢?
#那是因為我原本只想用影片傳達想法
#可是水丰刀我不想當顆柳丁我想當顆水蜜桃(誤
#這是社會觀察不是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