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BO上看了一小段「噤界」。
男主角約翰卡拉辛斯基,我一直對他覺得眼熟,但想不起來在哪部電影看過,後來發現他在「班加西的秘密士兵」、麥特戴蒙的「心靈勇氣」、浪漫喜劇「戀愛沒有假期」,都曾經演出過,更讓人驚訝的,就是他還擔任像是「海邊的曼徹斯特」這些電影的監製或是編劇。
在「噤界」這部電影裡,他身兼編導。
這部電影在演技上的看點大概就是女主角艾蜜莉布朗,他也是男主角兼導演約翰卡拉辛斯基的太太,應該說約翰卡拉辛斯基是他的先生(我為這段敘述設下了性平防火牆)。
順帶一提很多朋友為艾蜜莉布朗叫屈,認為他應該能夠勝任很多漫威女英雄,卻總是沒有看到他出現在漫威,據我所知,他拒絕黑寡婦這個角色是有原因的,第一個是跟傑克布萊克的「格列佛遊記」撞期,這一點現在看來似乎是個極大的失誤。另外一個就是比較客觀的限制,也就是艾蜜莉布朗當時懷孕。
另外約翰卡拉辛斯基也曾經試圖角逐過「美國隊長」,這對夫妻看來都與漫威擦身而過,當然結果論看來可能有些讓人惋惜,但誰知道幾年後的情況會怎麼演變下去呢?
我必須要說「噤界」如果單純往恐怖驚悚電影的方向走,這必然就又是一部B級片。但是電影加了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就是親情,更深刻一點的來說,應該是親情之間的拉扯與誤會。
因為電影一開始其實是描述主角阿伯特一家人,因為一場意外而失去了家裡最小的兒子。
這個故事的背景是整個世界被一種可怕的外星生物給佔領,這些怪物速度非常快、力大無窮,但是看不見任何東西,僅靠著異常敏銳的聽覺來獵捕人類,很快地全世界的人類幾乎被滅絕,僅有少數的人們試圖無聲安靜地活在世界各個角落。
電影一開始的某天,男主角李帶著妻子,聽不到聲音的大女兒蕾根,兒子馬庫斯還有四歲的小兒子鮑爾,到附近小鎮上的超市裡試圖找尋補給,小兒子鮑爾想帶走一個太空梭玩具,但李害怕玩具發出聲響而不准他拿。但蕾根基於好心,偷偷將玩具還給弟弟。
在回程的路上,小兒子鮑爾因為打開玩具發出聲音,驚動一隻在附近的外星生物,李一家人只能目睹鮑爾被外星生物殺死。
於是這個家庭除了外部危機外,開始出現破壞家庭關係最可怕的內部裂痕。
李一方面非常自責與難過,他的妻子也同樣懷有一樣的心情,而李的大女兒則認為弟弟是因為自己而死,進而也覺得自己的父親討厭自己,另一個兒子馬庫斯則是變得異常的怯懦。
於是一家人在已經萬分艱困隨時可能喪命的生存困境中,還要試圖在沉默中解決家庭裡的內部問題。更糟糕的是,李的妻子懷了孕,另一個孩子正準備要出生,這對這一家人的挑戰更是艱困。
(後面有雷)
電影最精彩的大概就是最後的三分之一左右,這部電影並不長,結局給我一種「逃出絕命鎮」的感覺,也就是心中會納悶地問「怎麼這樣就結束了?」
兩部電影的片長都不算長,在一百分鐘上下。
這大概是當代電影(如果有這個詞彙的話)的質變,像「水行俠」這種兩小時以上的作品,我個人是覺得會越來越少,起碼一個全新的故事線都會試圖避開,但漫威跟DC無法迴避,因為改編的文本本身就過於龐大。
最後就會在電影院看到很多喝太多飲料也不尊重其他人的屁孩,邊聊天邊開手機從你面前大搖大擺地走出去尿尿,在嘻嘻哈哈地回座的悲傷狀況。
所以我越來越不愛去電影院就是如此。
回到「噤界」我想前面的敘述夠長,不再會有人誤入後面這段而踩雷了,這部電影最動人的應該就是最後男主角李為了救兩個孩子而犧牲的那一段,他的兩個孩子為了躲避外星怪獸的攻擊而困在一台卡車的駕駛座上,大女兒看到窗外的父親受了傷,然後對著他用手語說,我其實一直沒有責怪你,我一直非常愛你。
然後大吼一聲,吸引外星怪獸的注意力,最後用自己的死換取兩個孩子逃命的時間。
我相信任何一個做父親的男性都會對這段非常地有感,這也是為什麼我長期用「死亡」與「犧牲」這兩個定錨點來解讀電影的原因。
生命最後的底線就是死亡,所有的美好、憤怒、誤解、怨恨、傷害、痛苦等等,所有的情緒都會隨著死亡的出現而消失,於是當電影裡的角色主動選擇死亡的時候(只要他不是瘋癲的選擇),那這個死亡就必然存在著重要的動機,然後這個動機會拖帶出電影背後這個角色所要選擇的價值。
多半是由愛所轉變出來的價值,對全人類、整個世界的愛或是到小到對電影某一個角色的愛。
我認為噤界掌握了這一點,讓父親跟孩子之間的關係,一下子把電影從B級恐怖片帶到了另一個層次。
如果非常倫理學的來說,或許這些電影工作者或言創作者,對這個世界還是懷抱有許多正面的、浪漫的、不切實際的想像。
所以電影裡的許多角色在面對犧牲的時候,都是那麼地毫不猶豫,而他們的死都如此地牽動觀影者的內心。
至於「噤界」其實我還是沒有完全暴雷,如果你沒看過讀到這邊的話,這部電影後面還是有驚喜存在,所以請放心地去找電影來看吧!
(如果是做影片的話,這裡就要下本人專屬的台詞了,然後觀看也會在這裡突然跳水,因為大家都知道這邊要收尾了)
「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結局」的推薦目錄:
- 關於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結局 在 Ian討厭想標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結局 在 Ian討厭想標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結局 在 膝關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結局 在 [好雷]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結局 在 班加西的秘密士兵又重新上架了,個人覺得是麥可貝少數好看的 ... 的評價
- 關於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結局 在 秘密與謊言結局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結局 在 秘密與謊言結局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結局 在 13 Hours :: 電影影評網 的評價
- 關於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結局 在 美國大使館被攻擊電影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結局 在 美國大使館被攻擊電影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結局 在 美國大使館被攻擊電影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結局 在 【MMV】American Sniper 美國狙擊手Angel with a shotgun 中 ... 的評價
- 關於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結局 在 [問片] 防守大使館的電影- 看板movi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結局 在 Ian討厭想標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HBO完整的看完真人真事改編的「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
這部電影的評價不一,IMDB上給了7.3的分數。我猜,大概是所有主角都長一樣的緣故。
許多影評確實認為這部電影的角色設定不夠鮮明,缺乏主軸。
但我倒覺得這部電影比以往看的戰爭片要來得寫實的多,一看導演還是爆炸之王麥可貝,想來他大概拍得很辛苦。
電影用了刻意不用穩定器的手持拍攝(我猜),導致整部電影晃動的很嚴重,如果是戰鬥場面我還能接受,但幾乎整部電影都是搖來搖去的,可能想要營造出,美國中情局秘密在利比亞安插軍隊以及幹員的那種危險以及不安全感吧。
這部電影描述狂人格達費死後的利比亞班加西,據說是當時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各國紛紛撤除了自家的領事館。只有世界警察大美利堅合眾國還敢設立外交駐點,以及秘密安排了中情局的工作站。
而這個工作站的護衛工作,就要由神秘的「GRS」小隊,他們分別是誰不重要,因為電影看起來他們都長一樣,加上我有老外臉認人障礙。這個小組是有許多不同身分背景的特種部隊所組成的六人特殊小隊。
隔了沒多久,偉大的大美利堅合眾國,居然還派了它們的大使史蒂文斯前往當地,並且史蒂文斯不聽勸阻,十分高調地與當地政府公開會晤。
最終,終於引來了利比亞的伊斯蘭武裝分子的全面性攻擊。
究竟大使能不能順利逃脫,這神秘的六人小組可否保護大使以及中情局的所有工作人員,讓他們順利撤出呢?
就請有興趣的朋友自行觀看。
(我是防雷線)
(我是防雷線)
(我是防雷線)
(我是防雷線)
(我是防雷線)
(我是防雷線)
(我是防雷線)
(我是防雷線)
(我是防雷線)
(我是防雷線)
(我是防雷線)
(我是防雷線)
電影有一半的時間都在演出游擊戰的戲碼。但是我覺得戰鬥的場景蠻真實的,不過伊斯蘭武裝分子有點太笨,美國的科技有點太高。
說實話看完只覺得眼睛很酸,因為畫面實在是太晃了。前半段不知道在演什麼,因為劇情實在是太亂,每個角色實在是長太像。
結局當然有所謂美國式的英雄元素以及情懷,看完後,就會覺得美國人真的是世界警察好棒棒。
因為是真人真事改編,片尾還是介紹了一下那些英勇殉職的隊員,也加深不少電影的情感層次。說實話電影也不太狗血,沒有太多的英雄主義,以及殺不死的主角,這點真的要好好稱讚一下。
(我對美帝沒啥好感,但電影還算好看)
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結局 在 膝關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也是為何,我喜歡《報》這部片。
很少會看到一個導演出來講這麼多細節,值得你看。
不曉得這一篇,是不是關於導演隨聊怪物劇情的最終,但心情上是如此沒錯。
那就聊聊,林書偉為什麼要跟這個世界同歸於盡吧。
秉持著對友情的懷疑,林書偉背叛了所謂的朋友,藉怪物的力量扯爛了段人豪、廖國鋒以及葉偉竹(他們的名字我取引了段、鋒、竹,大家應該知道藉典何處),這一點,雖然令林書偉事後感到非常孤單,也讓自己在學校失去了靠山,但我想,林書偉可能過得去。
他可以在往後的人生陰影裡,用對這三人累積的恨意慢慢稀釋掉犧牲朋友的罪惡感------人是很容易原諒自己的動物,這句話不全是諷刺,因為的確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值不值得被原諒。
小怪物在大怪物進入囚禁房時,一直沒停止過可憐兮兮的哀號,因為很明顯是哀號,不是怒吼,我想她肯定是沒有唆使她的姐姐殺掉林書偉的------事實上,大怪物對待其他人都是凌厲的瞬間暴殺,唯獨對林書偉就是丟來丟去,更像是洩恨,畢竟慢慢虐殺或是玩弄食物都不是大怪物在電影裡的殺人風格,這種角色行為從沒有建立過,即使大怪物在校車上面對掛著妹妹牙齒做成手鍊的班花,依舊是一擊暴頭,沒在廢話。
大怪物開始暴吼,狂丟林書偉。
而小怪物一直哀哀叫,但小怪物到底有沒有確實求情?即使有,大怪物到底會不會暴衝殺了林書偉,或是撕下他身上的任一部分作為最低額度的代價,也未知數。
面對一路殺進來的大怪物,一直被摔被吼的林書偉實在是太害怕了。
林書偉最擅長的東西是什麼?
求生。
所有上學的每一天,每一天,林書偉都在拼命求生,求生一直都是被霸淩者的最完整也最可悲的訓練,當林書偉聽見手機傳來的日出app鈴響時,他瞪大眼睛,踩上貨架,打開了原本偷偷預留給大小怪物逃出火場的窗戶。
「對不起。」
陽光在林書偉的手邊炸開,射在他一直口口聲聲說要拯救的小怪物臉上。
大怪物毫無遲疑,轉身飛躍,用背脊為小怪物擋住燒灼的陽光,拼命將鐵鍊一截又一截扯斷,扯,斷,扯,斷,扯,斷,直到十根手指都著火燒裂為止。
小怪物明白自己再無可能活下去,她向姐姐點點頭,示意接受了命運。
大怪物難以接受地舉起十指俱斷的手掌,捧著妹妹逐漸失去氣息的臉。
林書偉看著大怪物悲痛欲絕地緊緊擁抱小怪物,燒成一團帶著詭異藍光的火焰。
林書偉的表情,從絕對的震撼,一直到無法喘息的道德窒息。
在目睹大小怪物相擁焚死的那一刻,林書偉很清楚發生了什麼。
人為了生存下去總是有許多藉口,通常都沒什麼問題,如果有人責備,只要把決定回丟給提出質疑的人:「如果換做是你,不開窗的話,你就會死,你也一定會這麼做啊!憑什麼責備我!」
是的,沒有人可以責備林書偉。
但想想。
如果你是一名在納粹集中營負責毒氣室的士兵,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許多猶太人進入密室後,按下按鈕,釋放毒氣,殺死一批又一批的猶太人。
你想當好人,你當然不想,也不認同殺死猶太人,但你不按下按鈕,你就會被槍斃,而你被槍斃的結果,並不會改變毒氣室裡這一批猶太人的結果,因為下一個士兵會馬上把按鈕按下去。所以,不管你按不按鈕,毒氣室都不會停止運作,裡面的猶太人都會死,明天新的一批猶太人也會死。
但你按鈕,你活著,你不按鈕,你馬上死。
但你活著的每一天,就是一直按鈕,一直按鈕,一直按鈕。
然後你每天回家陪伴妻子兒女,是個好丈夫好父親,但你是不是一個好人呢?
你會說:「我只是為了活下去。而且即便我死,並無法改變任何事。」
可如果你某一天,看見毒氣室裡,一個母親拼了命把孩子的口鼻塞往密室唯一的通風口,犧牲自己,就是為了讓孩子多呼吸一口新鮮的空氣,多活一分鐘,多活一秒。她自己的命可以不要,也想保護比性命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愛。
也許你還是會用「所有事情都無法改變」而繼續按鈕。
也許,你會深深嘆一口氣,站起來,離開毒氣室,接受軍法審判被納粹槍斃。
然後有二根宣稱只是執行命令的手指,再度按下了毒氣室的按鈕,所有悲劇繼續上演,沒有任何事情被改變。
BUT!歷史上最感人的就是這個BUT!
BUT如果第二個人也拒絕按下去,被槍斃,第三個人也拒絕按鈕,被槍斃,第四個,第五個,第六個,第七個第八個第九個第十個人通通拒絕執行惡魔的命令而通通被槍斃!直到第一百個第一千個抗命的士兵出現了,歷史就會改變!
歷史,從來不是被「想被大家當做好人」的人給改變。
歷史是被革命出來的,不斷被一群願意犧牲自己生命的人給改寫。
林書偉太恐懼了。
一個從來沒有從這個世界裡獲得溫暖的友情、關愛與幫助的人,你不能譏嘲他沒有足夠的勇氣戰勝恐懼。他僅有的,只是天性的善良。(唯一向他發出過友善聲音的,竟然是比他更弱勢的存在,走廊上的惡臭女孩,這叫他情何以堪,竟然被邊緣人給同情!)
為了活下去,他打開了窗戶。
陽光殺死了小怪物。
但陽光沒有殺死大怪物。
大怪物明明可以從容不迫地站在陽光不及的陰影下,等到日落,再提著林書偉的腦袋地大搖大擺出去。
但沒有。
大怪物為了守護小怪物到最後一刻,化成了火焰。
殺死大怪物的不是陽光,是這個世界上最純真的力量,愛。
總是拼命催眠自己是個好人的林書偉,此時此刻再也無法說服自己了。
他知道自己做了什麼。
這不是一場人類與怪物的生死對決,而是一個卑鄙的陷阱。
林書偉活下來了,卻從此成為了一個卑鄙的人。
他不但無法原諒自己,更悲慘認清了,即使願意死,他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守護。
從那一刻開始,林書偉身後的陽光變成了紅色,沸騰了整個螢幕。
悲傷落魄的林書偉走到雜貨店,被洗劫一空的雜貨店已經實現了他的黑色預言,智障守著母親遺留的雜貨店,傻呼呼地重複:「一百元,自己找……」這個世界跟他一樣無可救藥,腐爛透了,完全不值得繼續存在下去。
我不曉得,林書偉或許有點羨慕那個智障,不知道自己被這個世界惡整惡搞亂弄一通的白痴,真幸福啊。
林書偉流下眼淚,不為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並不值得。
他回到學校,一切都沒有改變。
面對黑板上關於畢業旅行誰跟誰睡的詭異房間分配,走廊上無理取鬧的拍頭大叫、惡形惡狀的莫名飛踢,林書偉毫無感覺,他不屑給予任何感覺,去餵養那些依賴他人痛苦而茁壯的惡意。
他只是拖著一桶足以毀滅全世界的怪物血水,呆呆地走著。
他並沒有任何一絲復仇的喜悅,沒有,你找不到的。
你在林書偉的臉上再也找不到任何的感覺。沒有期待,也沒有怨恨,因為自認完全沒有高於他人的情操,都是劣質品。整個世界通通都是劣質品。
低劣的林書偉,只是想要跟這個低劣的世界同歸於盡。
他凝視著手上那一碗怪物之血……
等等。
等等啊!
等等啊林書偉!你必須在喝掉那碗怪物之血前!做點什麼啊!
時光倒回三週前。
怪物正式上映後的第一天,票房並不理想,我的電影團隊跟我說,要在上映第二天的一系列映後座談前,緊急舉行一個戰鬥會議,討論該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把電影介紹給大家,問我還有沒有體力參加。
其實連續好幾天的密集訪問下,一遍又一遍說著很重複的話,各種摧殘,唯一的小確幸就是鬼扯為什麼要選劉奕兒演大怪物的一萬種離譜唬爛,我極度疲倦,很想睡到自然醒再出門。
我將自己的疲倦投射到電影宣傳團隊上,以為當我抵達電影公司時,只會看到我的經紀人曉茹姊跟宣傳隊長克勞蒂,而她們的臉上一定爬滿了舞告雖的表情符號,半死不活地趴在桌上。
但沒有。
我竟然是最後一個到的。
辦公室裡早已人聲沸騰,十幾個人像吃了滿嘴跳跳糖,各種激烈無厘頭的古怪意見不斷噴發,辦一場長達兩小時的瘋狂映後啦、在影城佔據一個角落不斷拿著麥克風跟散客聊劇情啦、索性釋出一個本片精采片段送你看啦、舉辦線上給你問到死的映後啦、等等等等完全沒打算認輸,神經質的大笑聲此起彼落。
哇。
雖然被各種瞧不起,明的暗的看扁唱雖,但大家一點也沒有沮喪,興高采烈,嘻嘻鬧鬧,好像我拍的是家有喜事之南拳北腿孫中山一樣,拼了命的,就是想製造出又一次的奇蹟。
我很感動,但沉浸在戰鬥氣氛中的大家沒有想到的,其實奇蹟早已發生。
能夠繼續寫作,繼續寫劇本,繼續拍電影,對我來說非常難能可貴。
在撰寫怪物電影劇本時,每一天,我一睜開眼,就得跟活在血液裡的怪物搏鬥,每一天,我都得死一次。但到了即將進劇組的前一天,我忽然意識到,能夠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喊下一聲「ACTION!」到底是擁有了多大的幸運,再一次與奇蹟相遇。
我充滿感激,腦中瞬間浮現出最後一個進入電影的角色------走廊上的惡臭女孩。
這是一個美好到無法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近乎虛擬的人物。即使每天上學都飽受同學歧視與嘲弄,遭老師絕對的冷落,卻依然想要幫助其他被欺負的同學,不想要有其他人跟她一樣。她每天努力保護自己的心,堅守善良的信念,期待著畢業後擺脫這一群惡霸臉孔,在新的校園裡重獲新生。
我非常想要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如此美好的存在,於是緊急聯絡了高百合,問她願不願意飾演這個最後誕生在怪物故事裡的超級角色。
我信了,而我也必須讓活在黑暗裡的林書偉相信,雖然自己無法擁有相同的愛與善良,卻願意相信,這個世界還是飄蕩了一滴光明,而這樣的光明的確可以綻放在最黑暗的惡意裡。
林書偉不能只是跟這個世界同歸於盡。
他必須在絕望裡,保留他脆弱的善念,做出毀滅之外的「選擇」。
於是,我不得不讓林書偉在飲下那碗骯髒恐怖的怪物之血前,看見------
看見走廊上的特別座女孩。
「你跟我們,不一樣。」
他不屑的語氣,其實是說給自己聽的。
他壞掉了。
他必須壞掉。
不壞掉的話,他就會變壞,變得很壞,壞到連自己很壞都無法意識、無法反省、無法自我毀滅。在變壞之前,他必須終止自己關於生存的一切功能。
腥紅依舊。
前座的女孩打賭輸了,站在椅子上,對林書偉的臉放了一個超級響屁。
全班哄堂大笑聲中,林書偉面無表情,飲下了怪物之血。
他飲下了。
我真希望他沒有。
電影必須有個結局,林書偉不自我毀滅,觀眾會誤解他真正成為了一個卑鄙的人,他燒掉這個世界再燒掉自己,不帶仇恨,而是一種懺悔,毀滅性的贖罪。作為電影的最後一幕,林書偉的焚身以火,才能讓電影充滿了憤怒的控訴,而不是對林書偉的冷言唾棄。
最後一場戲之前,我告訴鄧育凱,其實我非常不贊同林書偉這個決定。
不管林書偉有多鄙視他自己做過的決定,有多後悔,他都應該努力活下去。
是的,內心的黑暗秘密將糾纏他一輩子,不管他脫離了校園霸淩圈之後擁有多好的成就,多棒的未來,這些黑暗都將在午夜夢迴伏擊他,刺痛他,詛咒他,但這就是他的代價,都是他人生的一部分。
他必須帶著那些代價繼續成長。
他一直想成為一個好人,那就得不斷努力。不為了證明給誰看,別聽信那些心靈雞湯專家的胡說八道:「過得比看不起你的人還要好,就是最好的反擊!」不,你的人生干那些霸淩垃圾屁事,通通無關,他們喜孜孜霸淩別人譏嘲別人的酸性人生,已經自我證明了垃圾無誤。
但你可以不是。
你必須用所有不可知的人生,向你自己證明,你是一個好人。
所有過去的善惡因果都造就了你的現在。
但你的未來,只需要一個新的決定。
別想著跟這個世界同歸於盡。
這個世界不值得你跟它修度。
有種,就幹掉這個腐爛的世界,硬是活下去。
如果你再也遇不見那個走廊上的特別座女孩,鼓勵你,扶持你,關懷你------
你就,成為另一個她。
你也可以很美好。
你也可以即使飽受踐踏嘲諷拳打腳踢,卻還是想綻放出那一滴光明。
我說完了。
我想,很明顯的,我的電影是無法改變現役霸淩者的態度,說過了,現役霸淩者絕對不會認為電影在批判的就是他們,他們根本壞到毫無知覺。所有我收到的霸淩者的懺悔文,他們的改變與反省都早在看電影之前,早已不是霸淩者,他們看了怪物電影,只是再度深深感到抱歉面紅耳赤,他們的改變都不是怪物電影的啟發,是他們自己漸漸成熟的人生際遇。
這段日子我接到數百封被霸淩者的來信,透過電影我們有了奇異的連結,我肯定不是很好的心靈導師,卻聽到了很多破碎心靈的過去,信中的內容是一個個巨大的黑暗深洞,但不管洞有多深,依舊激烈迴盪著被霸淩者的悽厲怒吼。
我真正有機會能改變的,是被霸淩者的人生。
被霸淩者必須反擊。
很遺憾這個世界上沒有怪物之血,有的僅僅是你的勇氣。
不要陪笑打哈哈,不要假裝他們是你的朋友,不要認為忍耐可以熬過一切。
用你的孤獨反擊,用你的冷眼反擊,用你的人生反擊。
然後看看你會丟失什麼,搶回什麼。
------即使被劫掠剝奪了很多,也會因為你的拼命反擊,你依然完整。
我說完了。
很高興我跟我的夥伴們完成了「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一部很SPICY的電影!不是在講談戀愛的,裡面有最近最流行的怪物!中二屁孩!還有一個被燒毀了的老師!不管是誰!我通通都不換!
咻!
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結局 在 班加西的秘密士兵又重新上架了,個人覺得是麥可貝少數好看的 ... 的推薦與評價
班加西的秘密士兵 又重新上架了,個人覺得是麥可貝少數好看的片,片中從救助大使到後面的基地圍攻戰動作場景十分的棒. ... <看更多>
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結局 在 秘密與謊言結局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 王牌大賤諜2:時空賤諜007. 更有海量高清视频、相关直播、用户,满足您的在线观看需求, 看韩剧秘密与谎言大结局就上. ... <看更多>
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結局 在 [好雷]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這次終於看到麥克貝導演沒有拼命爆炸了,
唷,不...還是有。畢竟是打來打去的槍戰。
但這次改編小說的班加西秘密士兵卻拍得很好。
大多數公認的缺點都是在黑暗中戰鬥認不出來誰是誰,
六人小組每個人都是大鬍子,我們看起來辨識度尤其低。
這部也比較難歸類,前半比較悶。
除非是愛看軍事題材的,或者對時空背景
比較有了解,否則會覺得很悶。
畢竟這部片的事件跟現在的恐怖組織IS也有所聯結。
麥克貝很挺士兵,卻不一定挺美國高層。
這部片中帶有很多隱喻,應該也算政治電影吧。
在這一點拍得不錯。
防雷頁:觀影前閱讀更能了解:
1.利比亞在北非,就在埃及隔壁。
隔著地中海上面就是歐洲。
九成的人信伊斯蘭教。
利比亞阿拉伯人為主,黑人很少;他們也喜歡看足球。
2011格達費鎮壓革命反而被推翻,因為聯合國決定進行空襲。
2014已經發生第二次內戰,政府控制不了各地,含政府軍的指揮官。
片中有描寫這一點。
2.主角屬於CIA的GRS(全球應對工作人員:Global Response staff),
911之後才成立。在週邊保護CIA人員,
不是正規軍職,
算是獨立的外圍承包商,
就像台灣的外包血汗派遣:你在門市上班,
卻是派遣公司發你薪水。
到時候撇清容易得多,也不會有撫卹等問題。
GRS每次簽約一季三或四個月,
作滿一年約領14萬美元,算是高薪工作。
當時全美平均工資年薪約4萬3千美元,
美國普通牙醫年薪15萬美元 普通律師年薪12萬美元
當然只招募菁英,不公告徵選,是介紹跟面試引進的
(都召募退役的經實戰的菁英士兵,陸戰隊、游騎兵、海豹特種部隊,都是硬底子單位)
但是CIA的人不尊重這些GRS,認為他們都是沒必要的大老粗。
GRS也不屬於正規軍,沒有他們從前在戰場上熟悉的空中與火力支援;
也沒有任何直升機接應實施空中機動。
3.班加西是利比亞的第二大城,
在首都的黎波里東邊,距離不遠:車程一千多公里。坐車要十幾個小時。
所以大使館是臨時的,等救援也都遠水救不了近火。
4.污辱伊斯蘭的電影『天真穆斯林(Innocence of Muslims)』
美國多元文化可以接受大開耶穌的玩笑,
但是這部片惡意醜化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好色、同性戀和戀童癖。
演員(如Cindy Garcia)證明是後製被篡改。
預告片被加上阿拉伯配音後在youtube上播放,引起軒然大波。
這對伊斯蘭教是嚴重污辱跟攻擊,
尤其伊斯蘭教教義特性跟族群,引發激烈衝突。
****以下有雷****
電影開始後,有一段介紹時空背景的片段,
讓不了解利比亞的人也可以帶入劇情中,
麥克貝這點說故事的功力還不錯,
因為GRS的特性,
所以主角到機場後,羅恩在等著接機就偷偷的跟過去。
一來是他們不希望引人注目,讓當地人發現這些老外到底
在做什麼;要去哪裡。
另外也是因為GRS是用引薦的,所以他們應該原來就認識。
而主角傑克又去做危險工作(CIA的GRS)又一副百般不願意的樣子
經過多年在外國戰場,美國訓練出來的菁英士兵,
每個人都是政府花大錢培訓出來的,
卻像第一滴血裡面的藍波一樣,回歸社會不良。
海豹特種部隊官兵都有很高的離婚率,幾乎在半數以上結了又離。
就像「美國狙擊手」,克里斯·凱爾不退役回家也是離婚。
雖然反恐戰爭後的美國軍人地位很受尊敬,
但是職業軍人回鄉往往適應不良,回去找不到適應的工作
一身殺人技術無用武之地。
除非是警察或是出書、上電視。
就像裡面有一位作保險理賠
回去鞠躬哈腰的,讓這些軍人在柴米油煙醬醋茶中拼命討生活
往往暈頭轉向。
所以這些特種士兵常常走回頭路,像是私人軍事承包商(PMC,其實就是現代傭兵)
(海牙公約是禁止傭兵的...但是換個形式就叫PMC)
而GRS跟PMC同樣沒什麼保障,出生入死卻沒有榮耀,
所以結局時,他們說到中情局的人有獎章;來支援的正規軍三角洲部隊有獎章
但是他們什麼都沒有。
傑克算是資深的海豹部隊,外派十二次也好幾年。
所以傑克為了生活,老婆又不大同意,又有經濟壓力;
只好重操危險的舊業,幾個月一簽而又有高薪。
但他穿著西裝到炎熱的利比亞,卻有一種回到老地方的感覺。
而一開頭導演就特別設計了一段攔車劇情,
雖然羅西恐嚇他不要搶車,
因為無人機隨時在天上待命監控,暫時嚇住了帶頭的首領。
但是其實他們沒有任何支援。
而這段反映了這幾年從小布希開始
美國拉下了很多世俗化伊斯蘭國家政黨,
卻往往讓原教旨主義─宗教狂熱的伊斯蘭抬頭。
利比亞也是,伊拉克也是,
讓宗教狂熱的原教旨主義不受壓制。
反而造就了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的興起!
格達費被推翻後,大量武器流入市面。
目前真的是利比亞家家戶戶都有槍,
電影前頭有介紹故事背景,
中間也有帶到菜市場軍火裡面,
要買火箭炮(RPG-7),到處都有。
中間傑克偽裝探員的老公,以石油公司名義去跟當地人洽談
是完完全全的間諜活動,
當然探員對傑克他們嗤之以鼻,一直認為不需保母。
從利比亞到烏克蘭,外國干預介入就這樣進行。
不過當地人也開始搜尋跟紀錄,
充分展現QRS的專業跟緊張情勢。
不過中間還是充分有鐵漢柔情的片段,
傑克有經濟壓力,有家要養。
他後來又自拍影片道歉,戰鬥中又衝回去緊急用筆電上傳影片
在這邊插了滿滿的死期,我還以為他會掛點。
麥克貝立場本身就是大美國主義,
不過羅恩剛出生的小孩子;
傑克老婆開車載小車孩子去買速食,
讓角色不那麼平面。
而片中對武器跟戰鬥也有很多細節描寫,
GRS小隊的colt M4突擊步槍都是單發射擊,
每槍都是精準射倒敵方,不會有爽片的連發不停。
麥克貝的爆炸不停,居然停了。
因為提格的 HK69A1 榴彈發射器,
在臨時大使館外射倒武裝皮卡的機槍座,
他回去工作站的時候,
居然......掉了
所以後來防守工作站沒什麼機會爆炸了:p
班加西民兵在臨時大使館外面
戰場對坦托(不確定?)講:嗨!美國隊長,我是為利比亞而戰的!
Hello, Captain America! I’m fighting for my country.
他手上AK的瞄準點(表尺)是整個往前翻起來的,
故意要突顯民兵的不專業,沒受過軍事訓練甚至根本不知道怎麼用槍。
而那位民兵(更像市民)也是真的充滿滿腔熱血,為國家而戰。
奧茲(不確定;p)在羅恩(都是鬍子;p)排用機槍(M240B)旁邊射擊,
羅恩拉拉柄兩次把彈鏈上膛,
奧茲他先問槍聲會很大聲嗎,
(7.62X51的槍聲真的很大,因為聲波會擴散,射手還好。)
鄰兵就慘了。
沒戴抗噪耳機,所以只好耳朵先塞布條,還被吐嘈沒用衛生棉條塞。
不過這樣才能避免戰場槍聲致聾
(黑鷹計劃裡面的尼森就是被托比的槍聲震聾的)。
口譯的阿毛真的是有情有義重感情,被抓去戰場,又陪他們到最後,
主角最後還是不免要說句你們國家的問題要你們自己解決。
不過到現在為止還是沒有解決呀!
而且利比亞政府控制力越來越弱。
IS從利比亞開始練兵,現在也變得很強。
這個問題也跟外國勢力介入有關。
這片過程中的政治考量跟黑鷹計劃一樣。
黑鷹計畫中柯林頓政府不希望投入重火力武器,導致特種部隊被圍毆。
而片中的臨時大使館也由羅恩吐嘈,沒有防汽車炸彈衝撞,沒有陸戰隊保護
撤退到中情局工作站後,工作站也是不存在的活動,
即使無人機馬上上線,當時華府就已經掌握情資。
但是完全沒有派出正規軍,
因為CIA的間諜活動本身就不能曝光,
所以是否也可能打算讓CIA工作站犧牲掉?
不過民兵的火力跟組織性還不高,
所以在GRS的身手跟夜視鏡、足夠的彈藥面前
幾波攻擊都不見效。
而最後迫砲攻擊,葛蘭先倒;奧茲的左手炸斷
,而羅恩要過去拉他,
就在鏡頭跟著迫砲落下,爆炸後
戰術背心裡跟寶寶照片一起從天空落下。
而羅恩也不能回家,在片尾也有羅恩跟寶寶的真人照片。
這部片GRS應該有三個人當拍片顧問。
*****防雷結束*****
這部片背後也帶了很多政治情勢,
尤其是當代跟我們習習相關。
而動作跟武器戰鬥的細節,
也是拳拳到肉,
雖然劇情是小說改編,
跟史實不止有出入,
而且出很大,出不用錢。
但是是麥克貝近年(主觀啦)的好片。
說故事的功力很好,
也把觀眾帶到當年的利比亞去,
讓很多人了解當代發生了什麼事情。
而不知道背景的人去看,也不會覺得不好看,
與台灣的大家共勉之,能一起多了解世界: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182.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54321000.A.F9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