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斯達:點搞掂班後生仔? — 從 TVB 被大股東批評節目「老化」說起】
TVB 大股東接受別家傳媒訪問,猛烈批評 TVB ,包括「節目及管理團隊全面老化」,遠離年青觀眾。咁你有咩高見?大股東說要搞更多有創意節目,例如講下「內地年青人創富故事」。
如果說小米請日本著名設計師搞品牌重塑 (rebranding) 只是約花二百萬,那要重塑 TVB 在本地觀眾心目中的形象,花的就可能是天文數字,甚至好像中國自古以來的改革一樣,不改革尚且能慢慢死,一改革就會反噬,死得更快。
積習難返,年輕甚至中年人口對 TVB 的定見,已經起碼過了一代。示威者在新聞現場喊出「無線新聞,事事旦旦」的口號,已經起碼是十年之前,那時的年輕人,今日都正步入中年。又有一整代年輕人,在一個不看 TVB (甚至電視) 同樣眼界大開、見識超越上一代的環境下長大。現在他們去看 Viu 的明星,就像文藝青年長大以來都是玩開電子相機和光碟,之後再回頭接觸 analogy 的菲林攝影和黑膠唱片,是回鍋行為。回鍋就代表要有額外誘因,人家看其他頻道,可能因為對方比你多一種地氣、多一種青澀感、有些東西敢講多點,或者簡單來說,那些頻道「不是 TVB」 。
TVB 無論改不改,TVB 本身就無法做到 「不是 TVB」,改革二字,難。
國家人民有感情,不能隨意傷害,觀眾也有感情,傷害之後就很難恢復。TVB 在我們長大之後的經營方法,難言對錯,向大灣區發展也許可能是「唯今之計」,但很多人早已認定,TVB不會再服務他們,也自尋新的資訊娛樂來源,與 TVB 脫鉤。這個隱暗的運動,在大股東發聲之前起碼十年,就已經在民間生根。你十年前跟對方分手,對方的世界早就沒有你,你的 bargaining power 會有多少?
香港的水貨鋪和藥房發了十年自由行的財,已經去到不做本地人生意都可以盤滿盆滿。見你講廣東話,服務態度都特別差。香港人不仇富,你賺錢他沒話可說,但當你沒有自由行生意,要告急,然後說要重返本地,服務好本地顧客,自己的根一向在香港,本地顧客表情一定陰晴不定,說不準還會幸災樂禍一句:做咩返來做我地啲賤燦生意?
至於如何拉緊自己與年輕人的關係?聽到這件事,年輕人的表情一定也陰晴不定。這十年二十年,「主流社會」(包括傳媒) 重塑的社會觀,基本上就是說年輕一代是多餘人。否則不會有甚麼事情都叫他們北上發展,去大灣區,那潛台詞就是說本地已經沒有資源給年輕人發展,但同時高層們仍然在香港吃香喝辣,也就是那一代人心照不宣、跨越黃藍的主流價值觀,一邊消費香港的剩餘秩序,不管之後是移民還是帶入棺材,一邊掃除競爭世代,沒有「接班意識」,那麼後生一代為甚麼突然會回來「睇你台戲」?
否則,為甚麼中老年人和前輩世代,只要有個人說一句公道話,幫下手,年輕人就捧他們?因為這些品種萬中無一,反映整個社會反正是殺子成風的。
為甚麼他們會提議做「內地年青人創富故事」?這便是要立一個「中國夢」的碑,想對後來者說,你肯奮鬥,也可以像其他人一樣 (在中國) 出人頭地。這比起「獅子山神話」又更加神話。以李嘉誠為代表的成功神話,在香港經歷回歸之後,已經被批判得體無完膚,亦沒人再幻想現在只要努力就能成為下一個成功人士。這件事,2000 年初出生的《麥兜故事》已經說了,那隻豬跟朋友說:我怕自己做唔到果D「社會棟樑」喎。
老實是沒甚麼人會相信香港夢,更不會相信自己在地大脈博、人生路不熟、不知道內裡門路的中國,能夠成為成功人士。這個神話,在中國的年輕世代中間或許是可以推銷的,因為他們成長於經濟上升軌道,會有多一些樂觀,見過小溪,想著小溪的源頭還有一個大海;香港人則是倒轉的,見過大海,也見過大海乾涸。對他們來說,不敢想像「成功」,對大部份人來說,交得起納米樓的租,買不起樓,每年去兩次日本,已經是苦苦掙扎才能擁有的生活。跟一班主要是城市流民的年輕人談創富,是不是太離地呢?如果你沒多餘閒錢,你會去看股票貼士嗎?
反而個人最感不解的是,為甚麼現在全世界的嘴上都在說如何爭取年輕人呢?幾年前,世代之爭早就進入政治爭論,當時面對年輕人有別的想法,某大黨的人甚至高呼「依家年輕人大哂咩」,一時氣硬,會在之後陸續結出果子。如果當初能夠擴大會議,未必不能減慢大家揭破香港那塊畫皮的速度,這不會導致軌道改變,但可以減速,也許他們就能安然休退,或者多做幾年。某古典音樂家曾經說過,真正的大師,懂得提攜後輩。不一定是說大師技藝一定會被超越,但當你安靜下來的時候,還有後輩尊重,還有人睇你台戲。現實一點說,有接班意識,為的主要不是後輩,而是自己台戲下台時,仍是漂亮的收場。
無意中看到本地學者王慧麟 2014 年在報章上一篇專欄,題為《搞掂班後生至講》,談到當時林鄭為了政改開「早餐飯局」,拉攏了各門各派的代表收窄分歧,但當時社會上的主流看法,是「其實政改都只係嗰幾個民主派大老嘅事,只要同幾個大老傾掂,個分歧越收越窄」,但其實權力是流動的,更大問題是你已沒有槌定音的條件,他這樣說:
//「以前華叔響度之時,一支大槌搞掂晒,主流聲音素來佔晒上風……好啦,即使將來主流聲音繼續贏咗,佢地會feel到,今時唔同往日,唔可以唔照顧,內部極之對立嘅聲音及意見。同一道理,大家唔好以為,依家枱面上之民主派大老八面威風,查實佢地好多做埋今屆,甚至選多一屆議員就真係要交棒,唔可以唔交出權力。唔通做到八十歲仲雙料議員咁老土咩!從呢個角度講,佢地依家做嘅決定,係會影響下個世代,甚至再下個世代之接班,唔可以咁自私也。
下個或者再下個世代對中國之態度係點呢?佢地會唔會好似依家大老輩咁樣,對中國有好大之情意結呢?佢地會唔會咁民族主義上腦呢?佢地會唔會好似華叔嗰輩愛國不愛黨呢?佢地同中國有乜嘢連繫呢?佢地嘅「中國因素」係乜嘢呢?
……年輕一代點樣睇中國,一定程度上影響緊大老們的決策。萬一呢班青年好唔鍾意大老們北上訪問,你估大老們敢唔敢大動作到,唔理黨內意見又監粗北上訪問呢?當然,民主派大老個個做慣大佬,把口一定好權威咁樣訓斥年輕一代太幼稚等諸如此類,但心底裡都 feel 到,決策唔可以再係咁樣唯我獨尊,畢竟下一代殺緊上嚟,唔可以獨裁到成個亞努科維奇咁樣。」//
這個分析,現在看來真是驚雷一道,基本上預示了之後幾年香港各行各業的大致發展。既有的領導人物 /公司壓不到場,顧此失彼,而主要市場也日漸分崩。這個年代會有年輕人說自己偶像是楊明嗎?也怕同輩歧視自己。沒錯 TVB 還是很多人看,偶爾也會有聲量,在很多地方都是壟斷性優勢,但社會下層建築的改變,還是細水長流,漸見功夫。你獨沽一味,自然「策略不穩健」。
王的文章,還有一句「依家西環同中環只係做大老之功夫,但就唔見佢地做下一代或下下一代之功夫,咁就好明顯見到,佢地工作之缺失」,這在 TVB 的例子也是一樣。你多年來做多少功夫,有沒有出力撩動各個年齡層的心?年輕觀眾,對 TVB 或者電視有沒有情意結?如果沒有,你的出品加倍地好、加倍親近,也可能會吸引到他們,但 TVB 如果能做肯做,早就做了,還需要老闆提點嗎?「搞掂班後生至講」,不過 TVB 處境難過特區政府,後者軍管即是, 商業機構如果還要打開門做生意,卻要拿到人們的心。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城寨 Singj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敢怒敢研」 主持:李達寧 嘉賓:王慧麟博士 研究員:王澄烽 題目:《用緊急法攬炒?條例的法律與政治》 逢星期三 8:30 ~ 9:3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localresearch...
「王慧麟」的推薦目錄:
- 關於王慧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王慧麟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王慧麟 在 健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王慧麟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王慧麟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王慧麟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王慧麟 在 王慧麟 的評價
- 關於王慧麟 在 拜登訪歐俄烏有轉機?|《王慧麟+太陽神李元玄》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王慧麟 在 雄關漫道.王慧麟 的評價
- 關於王慧麟 在 王慧麟(3ljjp475t3fzzh1) - Profile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王慧麟 在 王慧麟立場的八卦,YOUTUBE和Yahoo名人娛樂都在討論 的評價
王慧麟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盧斯達:點搞掂班後生仔? — 從 TVB 被大股東批評節目「老化」說起】
TVB 大股東接受別家傳媒訪問,猛烈批評 TVB ,包括「節目及管理團隊全面老化」,遠離年青觀眾。咁你有咩高見?大股東說要搞更多有創意節目,例如講下「內地年青人創富故事」。
如果說小米請日本著名設計師搞品牌重塑 (rebranding) 只是約花二百萬,那要重塑 TVB 在本地觀眾心目中的形象,花的就可能是天文數字,甚至好像中國自古以來的改革一樣,不改革尚且能慢慢死,一改革就會反噬,死得更快。
積習難返,年輕甚至中年人口對 TVB 的定見,已經起碼過了一代。示威者在新聞現場喊出「無線新聞,事事旦旦」的口號,已經起碼是十年之前,那時的年輕人,今日都正步入中年。又有一整代年輕人,在一個不看 TVB (甚至電視) 同樣眼界大開、見識超越上一代的環境下長大。現在他們去看 Viu 的明星,就像文藝青年長大以來都是玩開電子相機和光碟,之後再回頭接觸 analogy 的菲林攝影和黑膠唱片,是回鍋行為。回鍋就代表要有額外誘因,人家看其他頻道,可能因為對方比你多一種地氣、多一種青澀感、有些東西敢講多點,或者簡單來說,那些頻道「不是 TVB」 。
TVB 無論改不改,TVB 本身就無法做到 「不是 TVB」,改革二字,難。
國家人民有感情,不能隨意傷害,觀眾也有感情,傷害之後就很難恢復。TVB 在我們長大之後的經營方法,難言對錯,向大灣區發展也許可能是「唯今之計」,但很多人早已認定,TVB不會再服務他們,也自尋新的資訊娛樂來源,與 TVB 脫鉤。這個隱暗的運動,在大股東發聲之前起碼十年,就已經在民間生根。你十年前跟對方分手,對方的世界早就沒有你,你的 bargaining power 會有多少?
香港的水貨鋪和藥房發了十年自由行的財,已經去到不做本地人生意都可以盤滿盆滿。見你講廣東話,服務態度都特別差。香港人不仇富,你賺錢他沒話可說,但當你沒有自由行生意,要告急,然後說要重返本地,服務好本地顧客,自己的根一向在香港,本地顧客表情一定陰晴不定,說不準還會幸災樂禍一句:做咩返來做我地啲賤燦生意?
至於如何拉緊自己與年輕人的關係?聽到這件事,年輕人的表情一定也陰晴不定。這十年二十年,「主流社會」(包括傳媒) 重塑的社會觀,基本上就是說年輕一代是多餘人。否則不會有甚麼事情都叫他們北上發展,去大灣區,那潛台詞就是說本地已經沒有資源給年輕人發展,但同時高層們仍然在香港吃香喝辣,也就是那一代人心照不宣、跨越黃藍的主流價值觀,一邊消費香港的剩餘秩序,不管之後是移民還是帶入棺材,一邊掃除競爭世代,沒有「接班意識」,那麼後生一代為甚麼突然會回來「睇你台戲」?
否則,為甚麼中老年人和前輩世代,只要有個人說一句公道話,幫下手,年輕人就捧他們?因為這些品種萬中無一,反映整個社會反正是殺子成風的。
為甚麼他們會提議做「內地年青人創富故事」?這便是要立一個「中國夢」的碑,想對後來者說,你肯奮鬥,也可以像其他人一樣 (在中國) 出人頭地。這比起「獅子山神話」又更加神話。以李嘉誠為代表的成功神話,在香港經歷回歸之後,已經被批判得體無完膚,亦沒人再幻想現在只要努力就能成為下一個成功人士。這件事,2000 年初出生的《麥兜故事》已經說了,那隻豬跟朋友說:我怕自己做唔到果D「社會棟樑」喎。
老實是沒甚麼人會相信香港夢,更不會相信自己在地大脈博、人生路不熟、不知道內裡門路的中國,能夠成為成功人士。這個神話,在中國的年輕世代中間或許是可以推銷的,因為他們成長於經濟上升軌道,會有多一些樂觀,見過小溪,想著小溪的源頭還有一個大海;香港人則是倒轉的,見過大海,也見過大海乾涸。對他們來說,不敢想像「成功」,對大部份人來說,交得起納米樓的租,買不起樓,每年去兩次日本,已經是苦苦掙扎才能擁有的生活。跟一班主要是城市流民的年輕人談創富,是不是太離地呢?如果你沒多餘閒錢,你會去看股票貼士嗎?
反而個人最感不解的是,為甚麼現在全世界的嘴上都在說如何爭取年輕人呢?幾年前,世代之爭早就進入政治爭論,當時面對年輕人有別的想法,某大黨的人甚至高呼「依家年輕人大哂咩」,一時氣硬,會在之後陸續結出果子。如果當初能夠擴大會議,未必不能減慢大家揭破香港那塊畫皮的速度,這不會導致軌道改變,但可以減速,也許他們就能安然休退,或者多做幾年。某古典音樂家曾經說過,真正的大師,懂得提攜後輩。不一定是說大師技藝一定會被超越,但當你安靜下來的時候,還有後輩尊重,還有人睇你台戲。現實一點說,有接班意識,為的主要不是後輩,而是自己台戲下台時,仍是漂亮的收場。
無意中看到本地學者王慧麟 2014 年在報章上一篇專欄,題為《搞掂班後生至講》,談到當時林鄭為了政改開「早餐飯局」,拉攏了各門各派的代表收窄分歧,但當時社會上的主流看法,是「其實政改都只係嗰幾個民主派大老嘅事,只要同幾個大老傾掂,個分歧越收越窄」,但其實權力是流動的,更大問題是你已沒有槌定音的條件,他這樣說:
//「以前華叔響度之時,一支大槌搞掂晒,主流聲音素來佔晒上風……好啦,即使將來主流聲音繼續贏咗,佢地會feel到,今時唔同往日,唔可以唔照顧,內部極之對立嘅聲音及意見。同一道理,大家唔好以為,依家枱面上之民主派大老八面威風,查實佢地好多做埋今屆,甚至選多一屆議員就真係要交棒,唔可以唔交出權力。唔通做到八十歲仲雙料議員咁老土咩!從呢個角度講,佢地依家做嘅決定,係會影響下個世代,甚至再下個世代之接班,唔可以咁自私也。
下個或者再下個世代對中國之態度係點呢?佢地會唔會好似依家大老輩咁樣,對中國有好大之情意結呢?佢地會唔會咁民族主義上腦呢?佢地會唔會好似華叔嗰輩愛國不愛黨呢?佢地同中國有乜嘢連繫呢?佢地嘅「中國因素」係乜嘢呢?
……年輕一代點樣睇中國,一定程度上影響緊大老們的決策。萬一呢班青年好唔鍾意大老們北上訪問,你估大老們敢唔敢大動作到,唔理黨內意見又監粗北上訪問呢?當然,民主派大老個個做慣大佬,把口一定好權威咁樣訓斥年輕一代太幼稚等諸如此類,但心底裡都 feel 到,決策唔可以再係咁樣唯我獨尊,畢竟下一代殺緊上嚟,唔可以獨裁到成個亞努科維奇咁樣。」//
這個分析,現在看來真是驚雷一道,基本上預示了之後幾年香港各行各業的大致發展。既有的領導人物 /公司壓不到場,顧此失彼,而主要市場也日漸分崩。這個年代會有年輕人說自己偶像是楊明嗎?也怕同輩歧視自己。沒錯 TVB 還是很多人看,偶爾也會有聲量,在很多地方都是壟斷性優勢,但社會下層建築的改變,還是細水長流,漸見功夫。你獨沽一味,自然「策略不穩健」。
王的文章,還有一句「依家西環同中環只係做大老之功夫,但就唔見佢地做下一代或下下一代之功夫,咁就好明顯見到,佢地工作之缺失」,這在 TVB 的例子也是一樣。你多年來做多少功夫,有沒有出力撩動各個年齡層的心?年輕觀眾,對 TVB 或者電視有沒有情意結?如果沒有,你的出品加倍地好、加倍親近,也可能會吸引到他們,但 TVB 如果能做肯做,早就做了,還需要老闆提點嗎?「搞掂班後生至講」,不過 TVB 處境難過特區政府,後者軍管即是, 商業機構如果還要打開門做生意,卻要拿到人們的心。
王慧麟 在 健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閱讀香港政治,不能直線理解。一定要多線並行,曲線思考,才會有機會參透不同面向。
如果現在香港「好地地」,怎麼會需要「#變革香港」?尤其是你應該知道香港人做事的方式: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唔做唔錯。為什麼建制派第一大黨,呢兩日阿姐要落區,阿信要傍住,頻頻扮做野,日日口說變革?
有人覺得他們做得不好了吧?
為什麼會有人覺得他們做得不好?
當 #首要敵人 完全被消滅,#反對派聲音 完全被割殺,自然就要清理門戶。
所以,我一直都說,過去的日子,泛民與建制(尤其是溫和反對派),根本就是建制的好朋友。他們心知,你知我知單眼佬都知係黃絲及泛粉詐唔知。 而這些觀點,在 #王慧麟博士 的 #閱讀殖民地 中都已有陳述。也是公關資料,不贅。買到的,讀到的,請好好細閱。
你用膝蓋想想都知,如果真係有咁不共戴天之仇,點解可以上晝開會後,傍晚就笑哈哈出席婚宴合照相見歡?
香港人睇唔明參唔透就走去鬧果d話畀佢地聽既人係鬼,然後為自己推果個民主idol 搖旗吶喊,消滅反對聲音。呢種民族,被極權管治係世道使然,亦都係大家既共業。而家冇人反對架啦,我都會叫 #香港人加油 。因為,我知道我嘗試過,即使我不成功,我無憾,我無悔。我就算而家恐懼,行山,無人可以怪我。
~~~~~
我patreon:www.patreon.com/eatgoodsite
對抗霸權,滋養另一霸權。
我mewe: http://bit.ly/kengomewe
加我ICQ群:https://icq.im/kengoicq
一齊同你喔噢喔噢。
我clubhouse: @kengoclub
日日傾半個鐘,不留痕跡,閱後銷毀。
王慧麟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敢怒敢研」
主持:李達寧
嘉賓:王慧麟博士 研究員:王澄烽
題目:《用緊急法攬炒?條例的法律與政治》
逢星期三 8:30 ~ 9:3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localresearch
王慧麟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敢怒敢研」
主持:李達寧
嘉賓:王慧麟博士 研究員:王澄烽
題目:《用緊急法攬炒?條例的法律與政治》
逢星期三 8:30 ~ 9:3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localresearch
王慧麟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彌敦道政交所」
主持:湛國揚
嘉賓:楊岳橋 立法會議員 (公民黨黨魁)
題目:《時空錯對 惡法回魂 VAMPIRE RESURRECTION》
逢星期四 9:00 ~ 10: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NathanRoadPoliticsExchange
王慧麟 在 拜登訪歐俄烏有轉機?|《王慧麟+太陽神李元玄》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俄烏局勢持續緊張,多國雖展示不少外交努力,但為何卻徒勞無功?究竟拜登訪歐會否為俄烏局勢帶來新轉機?今集邀請到重量級嘉賓 王慧麟 博士同大家拆解! ... <看更多>
王慧麟 在 雄關漫道.王慧麟 的推薦與評價
雄關漫道.王慧麟. 573 likes · 131 talking about this. 我係王慧麟,即係拍檔口中嘅「王博」。 ... <看更多>
王慧麟 在 王慧麟 的推薦與評價
You're offline. Check your connection. Retry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