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周嘉慧攝影
《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
魏海敏新戲《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四月九日將在國家戲劇院演出了,至今卻未見盛大宣傳,然而節目單上幾個名字並列在一塊就足以讓人興奮到發抖──魏海敏演出、張照堂攝影、陳界仁影像設計、黃文英服裝設計、王景生導演,夢幻卡司,名字字級放到最大,印在海報上,即是萬丈光芒。
三月初,魏海敏隻身一人與記者茶敘,說她單槍匹馬也不盡然正確,席間,她還與人在韓國布展的陳界仁、因來台隔離中的新加坡導演王景生視訊,暢談合作心情。COVID-19自去年蔓延之今未有緩和趨勢,鎖國、封城,隔空視訊會議變成大疫之年的日常。表定去年春天公演的《千年舞臺》,因疫情延誤了一年,但魏海敏說去年比往年還要忙碌,《四郎探母》、《王熙鳳大鬧寧國府》、《樓蘭女》一推出,票房不是秒殺就是加場演出,三齣戲馬不停蹄的巡演,結束已是今年二月,接著是四月《千年舞台》,下半年還有與王安祈國光劇團的新戲。對她而言,2020年是人生的回顧和再出發,《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將重現她過往演過的六個經典角色,何嘗不是一次新歌加精選?
八零年代中期,她與吳興國接連將莎士比亞、希臘悲劇改編京劇,脫胎自《米蒂亞》的《樓蘭女》精彩可及。一九九三年,她拜梅葆玖為師, 梅蘭芳經典戲碼《穆桂英掛帥》《太真外傳》自然來也是要來一下。《曹七巧》、《孟小冬》是後期與國光劇團王安祈合作代表作,前者是她對張愛玲理解與詮釋,後者是對京劇老生皇帝致敬。三年前,她與劇場導演羅伯․威爾森跨界合作吳爾芙的《歐蘭朵》,舞台上一個人撐兩個小時的獨角戲自是不容錯過。
舞台上她用京腔翻唱希臘悲劇、莎士比亞或張愛玲,一代青衣翻過一個又一個巔峰,唱念做打俱佳、文武昆亂不擋,然而此番演出,除了上述六個角色,她面對是更巨大的山頭——她要在戲台上扮演自己,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那個「我」即是魏海敏,空蕩蕩舞台上一桌二椅,她追憶往事,講對父親的孺慕之情,與母親的心結,孤梅冷月的心內話,也與素顏沒什麼兩樣了。
她本名魏敏,家中三姊妹排行老么,父母早年離異,父親因在嘉義某工廠謀得廠長一職, 舉家搬遷嘉義文化新村。十歲那年,因兩個大姊姊負笈北上,單親爸爸平日駐廠,無暇照顧年逾青春期的么女,只得送她到左營海軍附設的海光劇校,本名「魏敏」中嵌入海光的「海」字,成了魏海敏,她說但電影《霸王別姬》演的都是真的,晨起練功,吊嗓子,拉山膀、跑圓場,稍有差錯,老師一棍子就下來,然而她嗓子好,模樣好,學戲速度超快,十三歲就已挑大梁。
王景生拉著她去當年左營學戲的學校舊址,去金門勞軍的地方,企圖重建魏海敏的少女時代,一回他拿著張照堂的照片,照片是火車上的旅人,想知道那個時代,魏海敏在幹嗎?魏海敏便回憶,她們當時會從左營搭清晨第一班車,去各個地方勞軍表演。王景生不斷地拋出問題,「美麗島事件發生時,妳有沒有記憶?」、「解嚴前後,妳的生活有沒有改變?」、「妳最喜歡父親的哪道菜?是怎麼做的呢?」她反射性地回應:「這不是很重要的東西呀?」王景生說:「我想要聽。」
「我要演別人是天經地義,要演自己反而困難,」舞台上可以是鬚生,可以是花旦,可以帝王將相,可以才子佳人,絕世名伶戲台上扮演他人,但發現對自己何其陌生,「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創傷,這些事當時可能心裡很有悸動,但後來回想時,往往已經煙消雲散,如何把這些回憶抓回來,是很重要的功課。」
出科後,她與海光劇團簽約,成了當家花旦,演出機會應接不暇,又連連得獎,二十一歲,已然是個角兒了,然而她卻在此時嫁給了大她九歲的香港商人。十歲進劇校,父親在她十五歲的時候過世,十六歲與母親相認,維持不冷不熱的關係,事業越成功,內心越寂寞,「當年才二十一歲,但我想反正早晚要結婚,就結了吧!這輩子就屬那時期最感寂寞,每到放假又特別愁煩,姊姊們有自己的家,媽媽早已另嫁,更不方便去找她,我就孤家一人,沒地方可去。坐科時有個專心的目標,一畢業整個人好像突然架空了,大好人生似乎正要開始,但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麼?只是徬徨無依,好想有個家……。」
她台北香港兩地跑,八零年代初期,中國改革剛開放,她在香港看到梅葆玖與一班上海、北京京劇院名角匯演,當時她懷胎數月,但在劇場裡感受的不是胎動,而是藝術的震動。為人妻、為人母,生命中的眾多腳色有了不同的優先順序,她想當藝術家,一流的大藝術家,比想媽媽和妻子還的念頭強烈,選擇離婚,至今一個人。
戲台上唱戲五十載成績斐然,但回首自己的人生,彷彿交了白卷,「沒怎麼活過」。梨園冬皇孟小冬晚年來到台灣,一人一狗孤老終身,問她對此會不會有兔死狐悲的傷感,她很篤定地回答:「她真的把藝術發展到極致,我認為她這一生是沒有遺憾的。」生為一個女性創作者是不是真的得在家庭與事業二選一?「當媽媽是一個經驗,家庭是一個經驗,太太也是一個經驗,他是一個階段性任務。那些任務都是必然的,有那時候的任務,才有現在的我。如果是一條何,前面隨波逐流,後來才越來越清晰了。」粉塗描紅 ,勾眉點墨,她在鑼鼓齊鳴聲響中款款登場,不是為丈夫而活,不是為子女兒活,她愈來愈篤定自己只為舞台而活。
王安祈金鎖記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創新其實與年紀無關,而在自覺──專訪台灣新創京劇幕後推手王安祈】
台灣能做出什麼京劇?對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來說,是永遠的命題。
她曾將張愛玲小說與劇作家趙雪君的唐代後宮女同志故事搬上舞台,深掘女性內在、呼應當代兩性平權運動議題,《快雪時晴》更觸及敏感沉重的身分認同,試圖以文學性和藝術性為國光劇團定錨、用劇場現代化解答本土化提問。
這些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創新京劇到中國演出時,也讓對岸吃驚,京劇可以這樣演。
只是新編劇票房雖多獲好評、吸引年輕觀眾進場,但仍免不了與傳統的拉扯,戲迷老公對她的改編「理解卻不認同」,已故菊壇耆宿顧正秋更曾致電關切。每齣戲的發想過程,更是常常從編導到演員吵成一片。
「我不敢說,國光創作的都是好作品,但我期許它要能成為台灣當代文壇關注和討論的動態文學。」即使新編劇殺出血路,王安祈仍於延續傳統與回應時代的創新路上,以台灣人性價值打造屬於台灣的京劇新美學。
#延伸閱讀
【京戲,何夕──伶人劇人的戲夢與人生】https://bit.ly/3w8vsQR
★藝術即生活,《報導者》帶您貼近文化現場,看見深層價值,#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國光劇團 #京劇 #兩廳院 #戲曲 #報導者 國光劇團 GuoGuang Opera Company
王安祈金鎖記 在 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勇奪金馬獎 黃文英影像美術設計展即將下檔 千萬別錯過!
第五十二屆金馬獎剛剛落幕,好消息也傳進清華校園。以《刺客聶隱娘》獲得最佳造型設計獎的黃文英,正是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校友。而由清華大學藝術中心策劃的「此曾在‧黃文英影像美術設計展」,目前也正在清華圖書館內舉行,展示她歷年來與侯孝賢導合作的電影美術作品,包括珍貴的設計圖稿、飾品、道具、劇照等,並搭配電影放映,邀請觀眾從美術的角度認識電影。
清大表示,黃文英一九八六年畢業於清華大學中語系(現今為中文系),之後赴美取得匹茲堡大學戲劇製作碩士,以及卡內基美倫大學設計藝術碩士。二00六年,黃文英參與國光劇團新編京劇《金鎖記》時,為文寫下創作心路歷程,並提到她如何從中文系踏入戲劇圈。
黃文英說,當初清華設立中文系時,為了讓學生擁有更多人文藝術涵養,也助學生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開設了戲曲、音樂、小說、傳播等課程供學生選修,而她因為從王安祈教授所開設的「中國戲曲史」受到啟發,從此確認自己要朝戲劇製作的道路前進,而後延伸至電影圈,持續努力至今且卓然有成。而過去的人文訓練,總在關鍵時刻在設計上提供許多參考係數,讓表達形式更多元。
在今年以《刺客聶隱娘》獲得最佳造型設計獎之前,黃文英已經得過許多獎項肯定。一九九六以《好男好女》獲第四十一屆亞太影展最佳美術指導;一九九八年以《海上花》獲金馬獎最佳美術指導、台北電影節最佳美術指導、四十三屆亞太影展(台北)最佳美術指導。
目前在清華圖書館內展出的「此曾在‧黃文英影像美術設計展」,可說是多年來黃文英在電影藝術工作的精華集錦。一部電影視覺畫面的構成元素,除了攝影/分鏡、燈光之外,美術設計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電影美術的工作簡言之即是創造具有時間感的人與空間,包括時代考據、建築搭景至場景的設計,還有演員的造型服裝。演員穿上戲服置身場景之中,便進入角色的心境,觀眾也隨之進入導演要說的故事裡。觀者可從展覽中的設計圖稿、道具、劇照等,設想美術設計者從發想到視覺化的設計脈絡,並看她如何帶領觀眾走進每一部電影的時空裡。
http://www.cdns.com.tw/news.php?n_id=0&nc_id=61026
王安祈金鎖記 在 金鎖記-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金鎖記》首演於2006年,脫胎自知名小說家張愛玲同名作品,同時亦是張愛玲作品首次以京劇形式改編演出。編劇王安祈及趙雪君,將張愛玲「刻薄尖銳」特有風格的文字,化 ... ... <看更多>
王安祈金鎖記 在 [心得] 京劇《金鎖記》 - 看板NCCU_TWoper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今晚看到公視播出的金鎖記 國光劇團演出
開始的時候有採訪導演和王安祈的片段 說他們致力於京劇的現代化
金鎖記是一齣滿吸引人的戲劇 對中文係來說吧 因為是張愛玲的名著 也曾被改拍為電影
本身文本就相當有戲劇性 曹七巧真的是個很恐怖的人
"金鎖記"的dm也製作的相當精巧 宣傳做的很好
魏海敏演出曹七巧 唐文華飾演姜季澤
這齣戲真的和以往的京劇相當不同
服裝 化妝 文本 演出方式等等 以前兩天的《伐東吳》和他比較起來
就可看出其現代化之處囉
服裝→ 不是以往京劇服飾 而是配合文本 是清末民初的服裝 感覺相當不同
化妝→ 偏向彩妝 沒有傳統京劇的大花臉 和小旦明顯的勾勒等 沒有國劇臉譜
道具→ 當然不止傳統的一桌二椅, 整個道具就是金碧輝煌 呈現出姜家的氣派
(現在的舞台演出大多如此)
精緻化的演出,與傳統有所隔閡,應可以稱為新劇種(所以才叫"現代化吧")
文本→ 非忠孝仁義的內容 而是張愛玲那種偏向內心探討的作品
人性慾望受到環境壓抑而變形的故事 很深刻
音樂→ 從開頭聽那個音樂 就讓我覺得很詭異 很恐怖 很壓抑 在阿飄月聽到又特別令人
害怕 以音樂來呈現大家族中的可悲嗎...(突然想到《大紅燈籠高高掛》這個文本
,與《金鎖記》也有其類似性。一入侯們深似海 悲劇一個一個來@@ 爭權 奪利
痛楚 傷害 瘋狂 崩潰... )
演出方式→倒敘法 在舞台上顯示現在與回憶 (以燈光的方式區別) 滿像舞台劇的
其實...如果他們沒有開口唱歌的話,我看不太出來是京劇...XD~
===============================================================================
曹七巧和姜季澤之間的曖昧演的很好 曹七巧在後面要纏自己女兒的腳那場戲
讓我心裡超級恐懼...好恐怖的人阿...
這個人物因為年輕時的長期壓抑 到了年老的時候 已經有些精神不正常了
她想要女兒留在身邊 不想女兒受騙 但是 卻反而讓女兒一生殘廢@@
當時的年代 丈夫是女人的依靠 但是七巧等於被自己兄嫂半欺騙的方式嫁與
又癱又瞎 一身病殘的姜二爺 脾氣暴躁 終身與病榻纏綿 她有何幸福可言?
終年怨嘆 因為青春年華逝去 在情欲上沒有紓發的管道 雖與姜家三少爺有曖昧
但始終沒有發生關係 (情慾無法舒展 )所以慾望轉移在金錢 對財物抓的更牢
這算是一種補償心態 所以之前她會在分家時力爭財產 後來又怕別人會來騙她的錢
因為她剩下的只有錢 那是她用一生的青春年華換來的代價...
(以她的說法 可說是賣身換來的@@) 連姜三爺想藉著兩人的曖昧情感 趁機騙錢
也沒有成功
曹七巧的生活充滿惶恐 不安 這種恐怖的氣氛 蔓延到她的子女 ---
姜長白和姜長安身上(精神虐待阿!!)她的子女也是七巧悲劇延伸下的受害者
曹七巧親手毀滅了自己兒女的幸福 ><"
(才看到第三幕就覺得這麼恐怖 我期待下星期的殘暴情節@@) Orz...
--
繁華事散逐香塵
流水無情草自春
春日東風怨啼鳥
落花猶似墜樓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64.20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