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一段旅程
他是我訪問過年紀最大的長輩(104歲)
事先張揚的死亡事件教會我太多太多
這是一份很深遠的禮物
轉送給你們
希望你們也能收到❤️
【老天爺送給我們的禮物】
本文摘自 #曾寶儀《#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那些讓我又哭又震撼的跨國境旅程》
大衛.古道爾在澳洲加入了死亡醫生菲利普的諮詢團體,因此由團體裡的護士陪伴大衛去瑞士。他們先到法國見大衛家人最後一面,再飛往瑞士巴塞爾。
菲利普知道這是宣揚他理念的好機會,因此他歡迎全球各大媒體前來拍攝。
我們先打聽好大衛所下榻的飯店,打算入住同一間。由於延宕離開機場的時間,在計程車開進飯店花園時,正巧看到護士推著大衛進花園,向我們迎面而來。
在沒做任何準備下,我向大衛搭訕,閒話家常。雖然只是聊天,但對我而言,這段談話比第二天我坐下來與他正式訪談還來得更真實與珍貴。
當時溫暖陽光灑落花園中,我面對大衛,像孫女一般蹲在面前聽他說話,近距離看著他的臉、握著他的手時,我腦子閃過一個念頭:他真的好老啊。
大衛的皮膚不停掉下小屑屑,手的皮膚非常皺。當他喝著茶時,茶水會不自覺從他唇邊流下……
大衛是我訪問過最老的人瑞,看著他帶給我強烈的衝擊感。
在身旁陪他用午餐,對於我的問題,他輕鬆回應我,或是不時開玩笑說:「歐洲人真不懂得做茶,我不該點茶喝的。」
我問他:「對您來說,安樂死是個困難的決定嗎?」
大衛說:「對我來說是個很簡單的決定,因為我這幾年的生活已經變成悲劇了。我一直盡力在忍受生活,雖然希望有能力享受它,但現在已經不可能了。真希望澳洲政府能讓安樂死變得容易,但政府一直說不不不,所以我只能向瑞士尋求幫助。這不是最好的選擇,我真的不想選擇在瑞士結束生命,要是能直接在澳洲安樂死就好了。」
我注意到大衛的衣服上印著一句話:丟臉地衰老。
於是問他:「如您衣服上這句話所說,您真的認為衰老是一件丟臉的事嗎?」
他說:「我不太清楚今天選了哪件衣服穿,但如果我穿著這件衣服去演講,我想那會有很好的諷刺效果。」
儘管已高齡104歲,大衛仍不忘幽默。
他繼續說:「#我不認為衰老是丟臉的,人們想活得久是很正常的事,但我寧願在沒這麼老的時候死去。我也曾經認為長壽很好,直到95歲之後大部分的生活我無法自理,被吊銷了駕照,對我而言這是結束生命的開始。」
我接著問他:「離開這世界後,你最想念的會是什麼?」
他回答:「我會很想念在斐濟做研究的那段時光。」
高齡104歲的大衛沒有任何慢性病,兒孫成群,年過百歲的他仍然在大學教書做研究,從一般人眼中看來,他沒有安樂死的理由。
我猜想,也許最主要原因是我看過的一則報導:1、2個月前,獨居的他在家中跌倒,3天後才被來幫忙打掃的人員發現。整整3天無法求救,只能躺在地上,這3天的他到底經歷了什麼?他會想些什麼?
於是我問大衛:「是因為你在家裡跌倒了,才做這個決定嗎?」
他說:「不是。在我不能自由旅行、不能自在閱讀想讀的書、沒辦法好好教書,那時我就覺得差不多了,我該離開這個世界了。」
我們互動非常自然。我臉上一點妝也沒有,頭髮由於十幾個小時的飛行而亂七八糟,也只能用簡單英文交談。儘管如此,這段時光比任何訪問都來得有價值。
最後與他道別時,他執起我的手,親吻了一下。我也親吻了他的手。在那一刻,我們祝福了彼此。
沒有死亡陰影下的悲傷與恐懼,我們就像來自地球兩端的忘年之交,一起在瑞士飯店有著美好陽光灑落的花園裡,吃了一頓愜意的午餐。
巴塞爾第二天,英國導演安排了一些採訪行程,包含當天上午的正式記者會,以及機動性訪問陪著大衛來巴塞爾的護士、死亡醫生菲利普等相關人士。
當我們抵達記者會現場時,陣仗之大,彷彿全世界的大媒體都來了。美國CNN、英國BBC、澳洲ABC、路透社……但東方面孔只有我們。
大衛由孫子陪他到現場,孫子也是從另一個城市特地飛到瑞士,陪爺爺走完人生。
雖然會場內擠滿媒體,但氣氛卻瀰漫著一股凝重,有種山雨欲來之感。
一名記者打破沉悶的氣氛問大衛:「在您的最後一刻,您會放點什麼音樂嗎?」
大衛說:「我應該會放《歡樂頌》。」
說完,大衛竟大聲唱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中的《歡樂頌》。他的歌聲,鎮住了現場所有人。
瞬間,會場內彷彿亮了起來。這顯示大衛仍是活力充沛,他並非虛弱到必須結束生命的老人。
而這反差,又更加突顯這整件事的荒謬,與考驗著我們一般人對死亡甚至是安樂死的認知。
接下來,我們打聽到大衛的孫子可能會推著爺爺去附近植物園散心。這段出發前的空檔我們訪問了護士,我問護士:「為什麼大衛的家人沒打算幫他請24小時的看護?或許他就不必面對跌倒3天後才被發現這件事。」
但護士反問我:「換作是妳,妳想要嗎?有人24小時監視著妳,盯著妳的吃喝拉撒睡,妳想過著這樣的日子嗎?」
我被護士問倒了。
對於家中長輩,我們理所當然認為要全天候無微不至地照顧,這似乎就是最好的安排,但我們從來沒有問過長輩:你們想不想要?
會不會長輩為了讓晚輩不那麼愧疚,把自己的尊嚴放到一邊了呢?這麼一來,反而是強加壓力在長輩身上。
如果連你自己都不想要過這樣的生活,又為什麼你會覺得這是最體貼長輩的方法?
我重新思考了過去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價值觀。
大衛告別世界的日子到來。那天我同樣起了個大早,並且挑選了一套黑衣。我們陪著大衛以及他的家人去執行安樂死診所的現場。
看著大衛上車之後,再坐上我們的車,英國導演沿路問我:「寶儀,妳在想什麼? 」
當時我回答了這個問題4、5次,但每次都語無倫次。
我在採訪?我在送一位老人家最後一程?我去見證他人的死亡?當時我腦中沒有任何消化這件事的機制。
這到底是什麼?我到底在幹麼?大衛孫子心中的問號,或許和我是相同的。
仍然有許多媒體到場。大衛與他的親人圍坐在房間中央的長桌。有媒體想上前對大衛說話,但此刻我一句話也說不出口,也不認為我有資格走上前去說些告別的話。
診所裡的人員忙進忙出處理事情,大衛似乎等得不耐,忍不住出聲問了:「我們到底還在等什麼呢? 」
當他一說出口,所有人都愣住了。
此時,他的孫子反而笑了,說:「我們還有一些表格要填。」
大衛便說:「總是有這麼多表格要填。」
所有人這才跟著笑了。
這些笑聲令我稍稍放鬆。這一刻我看見幽默的珍貴—笑,能讓緊繃的能量找到宣洩的出口。
當下我突然明白,大衛早已準備好了,他人的悲傷對他而言沒有任何意義。那麼身為旁觀者的我,到底在糾葛什麼?到底為了什麼要無所適從。
此時此刻,我知道自己要以何種角色站在這裡了,心中糾葛倏地鬆開。
這時有人進來說話: 「時間到了,大家可以出去了。」所有媒體移動到另一個房間等待。
我在等待室中走來走去,心想不如來看書吧。書架上只有魯米的詩集是英文,其他都是我不懂的語言。
或許我可以問問這本詩集,今天到底要教會我什麼?
在心中默唸問題,隨意翻開一頁,這首詩的中譯是這樣的:
「今日如此美妙,
沒有可讓悲傷容身之處,
今日讓我們從知識之杯裡啜飲那叫做信任的酒,
既然不能只靠麵包與水過活,
就讓我們吃點從神的手中接過來的食糧吧。」
看了第一句我便笑了出來,答案多麼清楚明白。
如果一路走來,我都在學習死亡不一定是悲傷,我為什麼要被悲傷困住,並且緊抓住它不放?
或許我們能從這件事中得到一份禮物,這份所愛的人離開而留下來的禮物,我們有沒有拆開它並好好學習。
讀完這首詩後不久,診所宣布大衛的死亡時間。
這首詩不只是給我答案,它也給了〈告別的權利〉這部紀錄片一個答案。於是我將詩集這頁拍了下來。
這的確是老天爺送給我們的禮物——如果我們能認出它來,並且明白它是如此珍貴。
最後,我把我的愛與祝福送給大衛。
我相信有死後的世界,他在那裡將被眾人的愛與祝福擁抱。
而最後的最後,我終將與那些悲傷與不捨道別。
-
曾寶儀《#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那些讓我又哭又震撼的跨國境旅程》
作者:曾寶儀 Bowie
博客來:https://is.gd/yrxgt3
誠品線上:https://is.gd/kgFdHx
金石堂網路:https://is.gd/NCVIk0
晨星網路:https://is.gd/Zgs6QO
#安樂死 #euthanasia
#生命禮物 #giftoflif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一詩家傳戶曉,在剛過去的清明節,你也有親歷類似情景嗎? 「呢啲無依靠嘅人,佢哋多數都會話撒灰,因為佢哋覺得做咗墓碑,根本都唔會有人去獻花或者拜祭。」退休護士徐玉英(Joyce),道出了香港一些孤寡老人的心結與...
「獨居老人死亡處理」的推薦目錄:
- 關於獨居老人死亡處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獨居老人死亡處理 在 賴芳玉(生活與法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獨居老人死亡處理 在 台北市議員秦慧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獨居老人死亡處理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獨居老人死亡處理 在 單身者後事誰處理?達人曝2重點避免「孤獨死」|三立新聞網 ... 的評價
- 關於獨居老人死亡處理 在 苗栗縣警察局粉絲團- 【從警之後,每次處理死亡案件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獨居老人死亡處理 在 #獨居單身獨居老人死亡後多久會被發現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獨居老人死亡處理 在 [問題] 一個人住的時候死了怎麼辦| WomenTalk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獨居老人死亡處理 在 賴芳玉(生活與法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端午,除了祝福端午節平安健康外,有些心情想分享。
古人在端午用艾草、菖浦、雄黃驅毒避邪,對照今日,不用雄黃,改以酒精驅毒避邪,古今對照,頗有防疫的共時性。當然粽子的功能,不投江,而是成為很多人冰箱中避免外出以粽子果腹的重要糧食。
我想說的是划龍船的象徵。對照今日,就是同一條船,共同奮力划槳往前行的意念。
台灣,曾經用"我ok,你先領 "的口罩運動,溫暖很多人,也溫暖這個社會。
隨著疫情爆發,累積很多不安與憤怒悲傷,高度生存與死亡焦慮。整個如壓力鍋,曾有試圖以"看好了,世界,台灣只示範一次"鼓舞大家,等兩周就可以解除三級警報。當然,這已成往事。許多人覺得那個口號簡直是丟臉到國際了。
但那是搖旗者的加油聲。從此岸到彼岸奪標的意念。
有人說:"我ok 你先打"。
當然,這句話是真實,也是反諷的。真實的是,在疫情焦慮下,我們少了這個慷慨。有經濟能力者,花了1、20萬機票費到國外施打,有資源者,在國內也能憑著特殊人脈關係優先施打。我ok、不ok,你也是先打的。這是真實現狀,也是現形記。實況,就如同喝了雄黃酒的蛇妖。
而疫情讓瘖啞人、做工的人、無家者,獨居老人、身心障礙者...這些弱勢者,更無助,別說病毒,僅僅因為防疫就已經跌到深淵。疫苗已難以拯救他們了。
病毒不選人,但疫情階級化,這是真實的。生命無價,但不等值。
很多人以"我ok,你先打",不再是"我ok,你先領"的互相扶持,而是反諷國產疫苗。疫苗是專業的領域,我連"重組蛋白質疫苗",都聽不懂,實在很難用意識流做出任何決定。但看出眾人的"不信任",這倒是足以判斷的。
不安,恐慌、悲傷、憤怒、焦慮,四處尋找咒罵、征討,以宣洩這股情緒,帶來整個社會的瘴癘之氣。病毒打敗我們了嗎?疫情擊垮我們這艘同一條船上互相打氣、支持的溫暖力量。
今早,刷開line新聞,我看到一則新聞,一位確診者在醫護人員交班時站在窗邊不斷揮手,醫護人只能看到揮手的剪影,而後這個揮手的剪影,變成敬禮的剪影時,我都酸了眼。
是的,我們感恩、我們敬佩、我們一起、加油。
我點開證嚴法師,"本來面目"的紀錄片預告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lv-47vWe0
2021,端午節,我們需要的不是法海收妖,而是這股力量:心安人平安,還我本來面目。
也期盼如羅一鈞在臉書提到的,"希望有一天,回首來時路,也無風雨也無晴"。
祝福各位,端午佳節,平安。
獨居老人死亡處理 在 台北市議員秦慧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生最後一次搬家
暖心療癒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
疫情嚴重,最近五天(5/23~5/27)已有42個人死亡。這波染疫的往生者,後事肯定辦的匆忙簡單,因為他的家人也可能染疫在治療中,而其他家人也怕染疫而不敢接觸,政府又不允許公祭,人生最後一程想必走的孤單淒涼。
最近三級警戒,假日只能宅在家裡,上周日我看了Netflix推出的韓劇《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深受感動,每個人都有「人生最後一次搬家」的時候!
一開始我對這部劇有些抗拒,因為疫情期間已夠苦悶了,不想再看這類講生命臨終的苦情戲,但看到Netflix不斷做的宣傳,以及點擊率全台夯劇排名第二的成績,還是把它列入追劇。
劇中男主角是一名20歲患有亞斯伯格症的青年韓可魯,在父親韓靜佑開的「Move to Heaven」公司裡,跟父親一起擔任「遺物整理師」。這個行業在台灣很少見,我特別上網去查,台灣只有極少數人在從事,韓國也是近幾年政府部門才同意單獨成立的行業別。
可魯的父親意外猝死,留下遺書把可魯託給剛出獄又素未謀面的叔叔曹尚久照顧。執行遺書的律師對叔叔說只要他可以跟可魯一起好好生活、工作三個月,經評估合格後,就可以取得可魯的監護權,包括處理可魯父親留下的遺產。
不修邊幅、靠打拳擊為生,因為失手打傷人而坐牢的叔叔,聽到可以處理同母異父哥哥的遺產十分高興,決定留下來跟這個他一點也不了解的怪姪子相處。但他對「遺物整理師」這個工作毫無興趣,所以工作時經常摸魚,可魯只能自己一個人承擔,學習自立。
每接到家屬委託的整理故人遺物的工作,可魯都會帶好工具,照父親教他的SOP去處理。到達現場觀察好需整理的環境後,他會先低下頭說,「某某某先生,你在某年某月某日過世,我是Move to Heaven的韓可魯,我們現在幫你搬最後一次家。」
不管是生病或自殺死亡的故人,不管是年輕或年老的逝者,他們把東西分成「可丟棄」和「可保存」的,將大部分可丟棄的遺物當成垃圾處理,少部分有紀念意義的收拾好、裝成箱、簽上名,送給家屬留念。但有些故人無家屬,無人接收遺物,只能燒毀;有些家屬不願接收遺物,要求他們通通當成垃圾丟棄。
劇中他們整理的遺物包括因工傷過世的年輕人、獨居老人、因病痛而一起自殺的老夫婦、被父母不認可的同性戀者、遭母親遺棄的私生子……每個遺物的故人都有一個辛酸感人的故事。
可魯最後整理的故人遺物,是自己父親的。父親已死亡好幾個月,但他始終把骨灰和遺像放在家裡,不願送走的父親。可魯雖然不捨,最後還是放手,也象徵患有亞斯伯格症的他,終於「成人」了。
網路上列出了「我是遺物整理師」中的催淚台詞,都是父親告訴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可魯的,包括:
1、死者沒辦法像活著的時候用聲音說話,所以我們要試著解讀他們的想法。
2、幸福是什麼?幸福是讓人心情好的事,一想到就會笑的事。
3、眼睛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只要你記得,就永遠不會消失。
4、人到了要分離的時刻,就會變得很不會說謊。
5、眼前擺著一樣的東西,有人看到愛、有人卻看到恨。
6、一定是有特別的緣分,才可以一路走來成為了家人。
7、亡者想傳達的話,就靠著這些遺物拼湊出來,像拼圖一樣。
8、只要自己的孩子跟別人不一樣,父母就會無條件開始擔心。
9、我以為不懂得愛才丟臉,愛一個人也是丟臉的事情嗎?
10、跟其他人不一樣不是錯了,因為我們沒有做錯事,所以不需要感到丟臉。
可魯的父親對可魯這個「不一樣的兒子」從不放棄,但到了最後才揭露可魯並不是他親生的孩子;可魯的叔叔對可魯父親在他十歲時失約,遺棄了他讓他成為孤兒感到無法原諒,二十多年來一直不肯跟哥哥見面,但最後他發現哥哥當年失約是因為他去幫自己買生日禮物,卻碰上百貨公司倒塌,被壓傷住院而無法赴約。(韓國曾發生三豐百貨倒塌事件,造成502人死亡,937人受傷,因為事涉官司勾結,三豐集團因此而倒閉。)
這場災難讓可魯的父親決心當消防員,以救難為職志,後來在救難中救出了被遺棄的可魯,決定收養他。當他發現可魯發展遲緩後,決定辭掉消防員的工作,和妻子一起教育可魯。妻子過世後,可魯父親開設了「天堂移居」公司,帶著長大後的可魯一起工作。
叔叔為了照顧被他打傷成植物人的朋友需要錢,不斷的到地下賭博拳擊場打拳,讓可魯被人擄走當人質,最後可魯憑著超強的記憶力反而救了叔叔。
叔叔最後被律師評鑑為不適合擔任可魯的監護人,但可魯卻表示願意接受叔叔的監護。可魯的選擇讓一直沒有家人的叔叔,流下歡喜感動的眼淚。
這是一部非常暖心療育的電視劇,值得在疫情苦悶的生活中觀賞。而看完了之後,我也不禁想著:目前滿屋的東西,那些是值得留下來給家人作紀念的?而家人是否會珍惜它們?
而你呢?想過這些問題嗎?
獨居老人死亡處理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一詩家傳戶曉,在剛過去的清明節,你也有親歷類似情景嗎?
「呢啲無依靠嘅人,佢哋多數都會話撒灰,因為佢哋覺得做咗墓碑,根本都唔會有人去獻花或者拜祭。」退休護士徐玉英(Joyce),道出了香港一些孤寡老人的心結與悲哀。
關愛最有需要的老人
Joyce曾經在公立醫院服務接近三十年,接觸過無數老弱病人,深深體會他們患病後身體及心靈需要。醫療界出身的她,於是在十年前創立「關愛病患基金會」,專為那些又有病、又年老、又沒錢的一群提供服務:「我發動一啲退休護士、義工,或者係受訓嘅陪診員,上去呢啲老人家屋企,抄低佢所有覆診日期,然後搵義工打電話提佢,如果佢再有需要,我就去搵陪診員。」
陪伴孤寡老人 走人生最後一里路
除了關顧孤寡老人的日常醫療需要,Joyce亦會陪伴他們「迎接死亡」:「我一直陪住佢哋,嚟解決佢哋心靈上面嗰個枯乾、缺乏或者驚恐,咁佢唔使再擔心。無論佢信咩宗教或者民間概念,覺得有靈魂好冇靈魂都好,全部我都會幫佢哋安葬好。我會提醒佢哋『你赤身嚟到呢個世界,你就赤身走』,唔好帶住任何事情,一定要死得安樂。」
長者的心靈需要
曾參與醫院院牧工作,令Joyce更明白病人的心靈需要,服務過的對象包括至親:「我爸爸因為癌病,2009年過身,當時佢都90歲。佢係好傳統嘅中國男人,話死都唔入醫院。咁我哋開咗家庭會議後,就決定畀佢喺屋企去到最後嗰分鐘。我就每日返工前,同佢傾下偈,佢嘅心靈狀態就好舒緩,最後佢好安樂咁走咗。」
Joyce認為今日的香港社工界、醫療界都開始注重心靈關懷,但礙於沒有很清晰的運作模式,怎樣有系統地向了解獨居長者的心靈需要?問題似乎仍有待解決。
資源有限 幫得一個得一個
雖然Joyce所帶領的志願組織規模不大,能夠服務的對象亦不多,但她秉持「幫得一個得一個」信念。凡是接觸到的,又或是其他慈善機構、社工轉介給她的,她都會盡量幫:「我開咗呢個服務之後,一嚟我唔收費,二嚟我咩『奇難雜症』都接,咁社工知道之後都會搵我。」
Joyce在鏡頭前分享了其中一個「奇難雜症」:一個是差不多八成失明的婆婆,她相依為命的丈夫在醫院彌留,醫生表示伯伯只剩一、兩天時間。當時婆婆很想去看丈夫,於是醫院的社工向Joyce求助:「我話當然可以,幾艱難都做,搵唔到義工,我自己都會嚟。婆婆探完伯伯後,伯伯第二日就離世了。」
Joyce隨後亦幫婆婆處理好丈夫的殮葬,而由於婆婆視力不好,Joyce和社工更一人一日去買飯給她,又幫婆婆安排做白內障手術和入住老人院舍:「婆婆做完手術,喺院舍生活得好開心,咁我哋先完結呢個個案。」
最有價值的人生
基金會新的「身心靈護理及痛症舒緩中心」5月將會投入運作。Joyce希望可以發展更多形式的病人服務,以及找到合適的接棒人:「我係未結婚嘅,從來都冇結過婚,我嘅時間就真係好充裕。我覺得將自己嘅心力,全部放喺又有病、又年老、又冇錢嘅一群,其實已經好足夠。我覺得係我最大嘅滿足、最有價值,此生都不枉過。」Joyce滿足地笑着說。
今集《港。故》用7分鐘,向大家訴說一個花盡精力與心力,遊走於生死之間的白衣天使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獨居老人死亡處理 在 苗栗縣警察局粉絲團- 【從警之後,每次處理死亡案件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從警之後,每次處理死亡案件,總會讓她省思,重新檢視自己. ... 粗略知道那位老人是獨居老人,沒有子嗣只有遠房親戚,因為年紀大走路慢,已經好幾年婉拒親戚邀請來祭祖 ... ... <看更多>
獨居老人死亡處理 在 #獨居單身獨居老人死亡後多久會被發現 - 閒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我已經決定這輩子單身了,常常腦海在想的就是,我死了可是沒親人處理我的後事,從小我就是邊緣人,以後我不結婚不生小孩,沒有任何親人,那我老了死在 ... ... <看更多>
獨居老人死亡處理 在 單身者後事誰處理?達人曝2重點避免「孤獨死」|三立新聞網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