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的AARRR (中)
#汽車金融業:購買決策時長短則 1-2週,長則3-6個月
汽車業或金融業的消費決策過程跟品牌電商有點類似,但商業模型足以支撐1-2月甚至1-2年的資料留存。
A 自己或他的車子年紀到了,又看到新車上市或年度促銷-->
A 留聯絡電話預約賞車,開新車,爽 -->
R 開始比價砍價,詢問贈品與車貸付費方式 -->
R 付錢後掛牌交車驗車等等 -->
R 開車載朋友家人上網炫耀,甚至貼出自己的轉介碼(特斯拉充電!)
金融業中信用卡過去因為被當成信貸、理財等商品的敲門磚,一度有價值上千元的辦卡禮,那是把消費者辦卡當獲取『跟你聯絡,知道從你身上賺錢潛力的許可』,而不是從辦卡本身賺錢。隨著利率降低,貸款利潤變薄,信用卡的辦卡禮也逐漸縮水變首刷禮甚至變成要年費才有禮等等,都是產品在公司內角色的改變。
#教育或軟體:決策時長7-30天
教育類或者軟體類的app ,很多有試用的服務,那就可能回到獲利在轉介前。我試用 Roam Research 的經驗是
A 好幾個筆記控與學習控朋友推薦好用,找來下載看看-->
A 免費試用30天但要留信用卡,就試看看吧 -->
R 找各種攻略跟著做做看,看習不習慣 -->
R 30天過了忘了取消付費,被扣款了(寫信去請他們取消) -->
R 雖然沒有繼續使用,但因為客服回信迅速態度友善,下次遇到朋友討論時候也推
#訂閱制或SaaS服務:決策時長7-90天
同樣是教育或軟體類,有趣的事情來了。
你讓消費者第一次買單就能獲利嗎?以一個消費者取得廣告成本200元來看(算不貴了),一個月的月租費如果是300元可以回本嗎?還是很難吧,畢竟還是有產品成本(不要跟我說軟體無邊際費用這種夢話啦,你還是有房租水電、雲端機房安全維護更新...等會隨著使用者數量增加的支出吧)
所以大家會想盡辦法讓消費者續用(=續付),家底厚得像蘋果谷歌網飛給你長達30-90天的免費試用、家底沒那麼厚但還是得招攬客人的像Roam也會盡量給足30天。
為什麼?就是希望你用得久了,愛上產品,自然會習慣了忘了懶了取消訂閱。利用人性讓你繼續付錢(至於你有沒有一直用,就不是廠商要煩惱的問題)(也只有網飛客戶基礎夠大,真的有社會良心或者可能有社會責任包袱,才會推出『你太久沒有用,我自動幫你取消訂閱』這種機制)
所以訂閱制產品持續有收入的結構是
A 好幾個筆記控與學習控朋友推薦好用,找來下載看看-->
A 免費試用30天/90天雖然要留信用卡,就試看看吧 -->
R (Revenue) 過了免費期,但用起來還不錯,姑且用一個月看看-->
R (Retention) 用久了資料都在上面,要搬也很難搬走,就繼續用吧 -->
R (Referral) 因為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跟錢在上面,感覺跟開發者同群了。為了感覺心安,朋友問起時候也大力推坑
當然也可以把這兩段合而為一,變成 AAR4,讓retention 出現兩次。不過我看到大部分的企業遇到獲客續留都重要的時候,就會拆開兩組人馬管理了,各自有各自的P&L了,不需要硬是把大家湊成一團。
//也有人(Gabor Papp, Andrew Chen)把這些用RARRA框架來說明,也就是
R retention 留存是目的
A activation 啟用
R referral 分享
R revenue 獲利
A acqusition 獲取新用戶
我比較駑鈍,目前還沒有參透 RARRA 的使用法,等我想清楚會再寫另一篇。//
#手遊App:購買決策時長 0.1-14天
手遊類商品(你搶劫我的村莊)是非常典型的轉介可能在獲利前的例子
A 原來遊戲玩膩了,聽說新遊戲不錯玩,正好看到廣告就去下載-->
A 下載後註冊帳號,試玩一下決定要刪掉還是留著app -->
R 7天後還是繼續玩,打發時間挺不賴 -->
R 邀請朋友進來玩幫助我破關 -->
R 朋友圈內要玩的都玩了,或者遇到破關半夜,只能自己課金
根據統計,休閒類遊戲的七天留存率中位數是3%,100個付費取得的客人只有3個人會留到七天以上,那不用說有多少人會課金了。這種狀況下遊戲業者怎麼賺錢?想當然是靠廣告,於是遊戲內廣告可以讓遊戲玩家從第一天就開始當業者賺錢工具人(也要遊戲夠好玩才會一直當工具人啦,算是互相互相)。
.....
訂閱與手遊兩類都是行動網路時代商業模式的種種變化,但其實也沒那麼新。有線電視、電信服務也都是訂閱模式,只是增加綁約門檻的變化。拉斯維加斯或澳門等大型娛樂賭場,也是從提供很多免費或低價服務開始吸引你進去,甚至呼朋引伴,最後讓你逐步想變大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女子車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敲碗已久的 Tesla V3 超級充電設備終於要啟用啦!廢話不多說,直接幫大家整理重點如下: ▌ 地點:台大辛亥停車場 B2 M7 停車區(入口處在辛亥路) ▌ 數目:V3 超級充電樁 3 座 / 壁掛式目的地充電 3 個(其中兩個為 J1772 充電頭) ▶️ V3 充電設備特色 ① D...
特斯拉充電敲兩下 在 柴女阿美的大城小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身體知道。
人到了中年,就算試著保持著年輕的心境,身體也會時刻提醒,不一樣了。
大學時期有陣子流行下午茶吃到飽,我的低標是十盤蛋糕。現在就算是最喜歡的 Lady M 千層派,最多也只能吃三塊。
期末通宵寫報告,早上再直接去上課,放學後相約錢櫃,三十六小時沒闔眼仍然精神奕奕像吃了特斯拉電池。(二十歲真的是最適合生孩子的年紀啊各位鄉親。)現在飯後看電視看一看就昏迷,凌晨三點驚醒,又再也睡不回去。(誒這年紀好像也很適合生,反正睡眠品質很差剛好半夜起床奶孩子。)(我催生文寫得這麼真摯,老少通催,是不是要開發票給內政部?)
隱約記得發現第一根白髮時,大驚小怪地在PTT2個人版發了一篇哭天喊地的文章。而當你終於在身體別的部位發現白色毛髮,才會明白頭上的白髮根本一點都不值得崩潰。(我才不會透露是什麼部位。)
這兩天聽Podcast,某企業家也聊到他的中年之旅,說年輕時一夜九次(?),而現在只剩一張嘴。
高中同時參加韻律體操隊和熱舞社,回家後還可以趁還珠格格的廣告時間做一百個仰臥起坐,不知肌肉痠痛為何物。現在練完一個鐘頭的空中環,就要按摩棒,喔不是,是筋膜按摩槍伺候。
小孩子才做選擇,按摩棒和CairO筋膜按摩槍,兩個都是乾老公,兩個我都要。
*此篇文章由CairO筋膜按摩槍贊助。
筋膜按摩槍,是藉由高頻率的震動,放鬆緊繃的肌肉和筋膜,比起滾筒和按摩球更能快速達到舒緩和修復的效果。不論你是專業運動員、有運動習慣的老百姓、久坐的上班族、家務繁重的家庭主夫/主婦,或是跟我當年一樣會穿高跟鞋去KISS跳舞(完全洩漏年紀)的妹子,都需要有一支。
市面上的筋膜槍,功能都大同小異,決定推薦CairO Mini,是因為它的重量輕巧(630克),56度夾角設計的人體工學握把,以及:
*5段震動強度,任意切換不同的頻率和幅度。
*4款專業按摩頭,準確按摩放鬆肌群。
*2000mAh鋰電池:充電3小時,續航9小時。
*最高速每分鐘3000次敲擊,快速敲擊深層放鬆肌膜。
*支援USB(Type-C)。插電腦就可以充電,不用擔心美國和阿布達比電壓不同,對我來說超重要。
團購時間02/17-03/02,優惠價$3680,並附贈一組我為大家挑選的親膚矽膠按摩圓頭 ,限量100組,贈完為止。
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後,使用時請避開頸椎、脊椎、和關節。筋膜槍只適用於你的肌肉,和老公的腦門。(誒不是)
絕對不鼓勵家庭暴力的筋膜按摩槍這裡買:https://fitwell.vip/Hy2Yl
特斯拉充電敲兩下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百度攜手吉利打造智慧汽車、特斯拉找中國設計總監!為何科技巨頭紛紛插旗中國市場?
2021.01.12 by 陳建鈞
中國搜尋引擎巨頭百度宣佈與吉利汽車合作,兩者將攜手投入智慧汽車開發製造,與此同時特斯拉也在中國祕密尋找設計總監,眾多玩家都盯上這最具潛力的電動車市場。
繼12月傳出涉足電動車領域的風聲後,中國搜尋引擎巨頭百度於本週正式宣佈籌組一間智慧汽車公司,中國汽車巨頭吉利將成為其戰略合作夥伴,敲響中國的電動車之戰。
從多年前開始,百度就已顯露對汽車的興趣,不僅在2017年推出自駕技術平台Apollo,也是電動車新創威馬汽車的主要投資者,目前還在北京、長沙、滄州等地試行自駕計程車服務Apollo Go,預計未來3年內在30個城市推出。
利用網路公司軟體優勢,百度與吉利合力造車
新成立的百度汽車公司為一間獨立公司他們聲稱將運用網路科技基因、人工智慧技術,投入智慧汽車的研發、製造與銷售。
而百度過往研發的導航系統小度車載、百度地圖、Apollo自駕平台等技術,也賦予百度汽車競爭上的獨特優勢,他們預計下一步將利用吉利汽車最新研發的電動車平台SEA浩瀚架構,作為打造下一代智慧汽車的基礎。
這則合作消息一度令百度、吉利的股價雙雙上漲。吉利表示,他們正致力向智慧電動交通科技公司轉型,除不斷提昇技術實力外,也與全球夥伴開放合作,積極布局智慧交通未來。
吉利旗下還擁有瑞典汽車品牌Volvo、並持有馬來西亞寶騰汽車(Proton)近50%股份,有看法認為這次合作有望讓百度汽車未來的產品走入國際視野。
特斯拉尋找中國設計總監,龐大商機吸引眾多玩家加入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按照國際能源署的資訊,截至2019年底全球共有約720萬輛電動車,其中47%位於中國,同時中國也是汽車充電樁最為普及的國家,全球82%快速充電站在中國境內。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估,包括混合動力車、電動車及燃料電池車在內,統稱「新能源車」的銷量將在2021年成長40%,達到180萬輛。
世界上各家看準電動車商機的業者,無不盯上中國這全球最具潛力的市場。就在百度與吉利公佈合作造車消息的同一天,特斯拉傳出正在中國物色設計總監,計畫針對中國消費者推出一款「中國設計、中國製造」的電動車款。
《路透社》披露,特斯拉希望找到一位能夠抹平中美文化差距,擁有20年以上經驗資深人才。一旦找到設計總監人選,後續將繼續招募設計師、建模師等,組建一個約20人的團隊。
值得一提的是,馬斯克也曾在2020年初表示,「我認為在中國建立設計與工程中心,為全球市場打造一款100%中國血統的電動車,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過去一年來,特斯拉股價暴漲近700%,不僅市值超越Facebook,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近期更因此身價大增成為世界首富,超越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
特斯拉崛起與中國有著密切關聯,2020年啟用的上海超級工廠讓特斯拉產能有大幅度提昇,並得以維持相對親民的售價,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指出,特斯拉於中國的月度銷量已經突破2萬輛,Model 3是中國第二熱門的電動車款。
目前中國約占特斯拉整體銷量的20%,不過維德布什證券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預估,2022年時這個比例將成長至40%。屆時中國可能將超越美國成為特斯拉最大市場。
不單特斯拉想咬下中國這塊大餅,鴻海前陣子也與陷入財務危機的中國電動車新創拜騰合作,計畫提供先進製造技術、營運管理經驗與產業鏈資源,協助其在2022年第一季實現電動車M-Byte量產。
去年初鴻海攜手飛雅特克萊斯勒,雙方成立合資公司一起開發、生產電動車,首個瞄準的市場也是中國;先前鴻海還參與過中國電動車新創小鵬汽車22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顯示對中國電動車市場寄予厚望。
電動車已被科技界視為未來數十年的兵家必爭之地,不只百度、鴻海等公司跨界投入,蘋果在甚囂塵上的Apple Car消息後,稍早也傳出正在與現代汽車洽談製造電動車與電池合作事宜;甚至日本Sony也在去年初發表概念電動車Vision S。
這股席捲全球的電動車浪潮,已不只是傳統車廠與電動車新創之間的角力,隨著科技公司紛紛透過合作加入戰局,電動車產業的發展或許正要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附圖:吉利百度合作
吉利汽車將提供最新電動車平台技術,協助百度研發智慧汽車。
吉利汽車
tesla shanghai gigafactory
特斯拉能夠崛起,有相當大一部份必須歸功於2020年初啟用的上海超級工廠。
Tesla
鴻海近年積極投資電動車領域,並將中國視為最具潛力的市場。
360b via shutterstock
資料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0918/baidu-geely-ev-china-tesla?utm_source=dable
特斯拉充電敲兩下 在 女子車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家敲碗已久的 Tesla V3 超級充電設備終於要啟用啦!廢話不多說,直接幫大家整理重點如下:
▌ 地點:台大辛亥停車場 B2 M7 停車區(入口處在辛亥路)
▌ 數目:V3 超級充電樁 3 座 / 壁掛式目的地充電 3 個(其中兩個為 J1772 充電頭)
▶️ V3 充電設備特色
① DC 直流電充電功率最高達 250 kW(V2 為 120 kW)
② 簡單來說,官方提供數據為:五分鐘可以為 Model 3 車款補充 120 公里的續航力
不知道大家對這次全台第一個 V3 充電站的位置還滿意嗎?如果不滿意也沒關係,因為未來在「台南美術館二館」以及「新北汐止」會再有兩座 V3 超級充電站,大家一起期待一下吧⚡
透過我們的 Tesla 推薦連結訂車可獲得 1,500 公里的免費超級充電里程
⚡️ https://supr.link/BFCLx
#Tesla #超級充電 #V3超充
關於分流的問題,過去 V2 為雙槍分流,新一代 V3 則為機櫃分流;不過,官方並未提供說明機箱可提供之最高瓦數,故無法得知電流分配狀況。因此,為避免誤導觀眾,我們已將關於分流的說明片段下架,一切以官方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