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說在寫的六週成果心得文🥺 超長文慎入!這真的不是粉絲業配文,但真的寫的太細節了看了一直有共鳴😭 這文筆真的可以寫小說了❤️❤️ 以下是這位New me的超厲害心得文:
6週 / 42天 / 1,008小時 / 60,480分 / 3,628,800秒,這些數字對某些人來說,也許就單純只是數字,或是行事曆上又翻過的一個頁面而已 ; 對白兔先生來說,也許是他永遠趕不上的宴會 ; 但其賦予我的意義,卻是我生命中一段極為重要的歷程,就跟愛麗絲一樣,在嘗試新事物中探險摸索,在自我挑戰中思考、對話、成長,但與這位七歲英國小女孩不同的是,我的冒險之旅不是荒誕夢境,而是真實人生。
想當年(上了年紀才會有的開場白)與我老公美麗地邂逅時,我是歐美尺寸4號,沒有高跟鞋跟緊身褲不出門的青春妹子,隨著我們相識、相戀、訂婚、到結婚,彼此找到生命中缺失的那一塊拼圖之後,終日沈浸在要把全世界與他分享的幸福浪漫之中,一起旅行️、一起大啖美食美酒、與體脂肪一起沈淪,於是我從Size 4晉升到 Size 6,老公還很貼心(鬼話連篇)地安慰我說現在fast fashion的布料不好,容易縮水,然後我就這樣輕信讒言地繼續放縱自己,直到Size 6的布料也開始”縮水”為止,於此同時,在我像愛麗絲一樣身形變變變(差別在於我只有變大沒有變小)的這段期間,我已經數不清被恭喜過多少次,我想如果都真有其事地誕生,應該已經可以組成一支足球隊。以前的我,只要臉看起來稍微圓一點,我就會馬上增加運動時間與忌口️,而現在,當自我放逐到一個程度時,我猜想,就像來到網球比賽中的Match Point,體脂肪選手就會戰勝羞恥心選手,拿下這一場比賽的勝利。於是乎,就算望著滿衣櫃吊牌標籤都還沒拆的Size 4戰袍 ; 就算搭乘大眾運輸一直被讓座 ; 就算硬要擠下昔日最愛的那件牛仔褲而扭傷了大拇指…,短暫地哀悼逝去的青春之後,一轉身我還是點了一桶德州炸雞外送。
劇情如果就這樣繼續白爛下去,我會主動請您到櫃檯去退票退錢,於是根據編劇界的靶心人公式,這個橋段,該是意外與轉折登場的時候了。每個人下定決心正視自己的問題,並跨出那一步的動機不盡相同,而我的轉捩點,是以諧星的人設來鋪陳,那一天,是2020年03月05日,驅動我的是人性的其中一個黑暗面---貪婪。這個影響我一生的日子,是"購買LTNM6週飲食指南,即贈送一份全植物飲食指南"活動的最後一天。當下我立即開啟走過路過不想錯過,以及輸人不輸陣的主婦模式,搭配著吶喊出"這怎麼可以沒買到"口號的儀式下,手刀購買了人生中的第一份保單,呃,我是說飲食指南。我的放養人生大概糜爛到連上帝都看不下去,於是就在收到飲食指南的隔幾天,我看到MTNM社團發出了一道光一則貼文:「三月份減脂活動」。我知道上帝在對我說:”胖女兒,我花了7天的時間創造天地萬物,並在第6天依著我的形象造了妳,妳的人生只有一次,還不TMD給我振作一點,為自己認真努力一次!”。就這樣,我展開了我38年的人生以來,第一屆超認真體重管理計畫。
時間咻一下地來到了6週活動結束時(精華版配合一下快轉),我所得到具體且可量化的成果為:體重-6Kg / 體脂-4% ; 抽象而持續發酵中的進程與影響為:
W1 --- 興奮、期待、腎上腺素爆棚、混亂、開始醒覺、面對過往惡習。
W2 --- 沈澱、開始靜心感受食物與我的關係、練習好好吃飯。
W3 --- 展開自我探索、更深層思考身體與食物的連結、謙卑/愛/分享之間的關係、自我跨越、開始為公公帶便當、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橋樑。
W4 --- 卡關、與兒時記憶重逢、誠實面對過去、切割過去惡習、與舊我和解、療癒心中的小孩、迎接未來。
W5 --- 臣服、定義完美、課題鍛鍊、轉折、原諒、放下執著、順流而活。
W6 --- 感恩、承諾、行動、持續學習、修復、彌補、重建。
無形感性的比擬描述先收斂一些,是時候拿出邏輯理性的觀點闡明,為什麼我樂意大力推薦Love the New Me作為一個非常非常值得嘗試的體重管理計畫。
除了身體上的變化之外,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改變呢:
1. 買一送多 意想不到的額外收穫
執行LTNM計畫後,我得到的不僅僅是體重體脂體態上的變化,還同場加映了身心靈成長(自我)、親密關係更緊密(伴侶)、家庭關係增進(公婆)、以及人際關係擴展(同事、菜市場攤販、LTNM戰友)。也默默解鎖了料理技能、擺盤技能、食物拍照技能、飲食寫作技能(a.k.a. bullsh*t技能)️、自我成長技能…等等,讓你照鏡子時會驚呼”你是誰”的各種成就。
2.健康觀念全面性提升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訓練自己每天從一個小習慣開始改變,哪怕再怎麼微小都不要緊,積沙成塔巴黎、滴水穿石,一段時日過後,就會看到顯著的成果,而這般顯著的成果,也會引導你更全面性地留意與改善身體外在內在其他方面的習慣,你會開始注意站立時是否抬頭挺胸、就座時是否姿態端正、行走時是否提起腳跟、用餐時是否細嚼慢嚥…等等,提醒自己將正面的能量貫穿於精氣神之中,帶領身體運作。
3. 當心上癮
萬事起頭難,LTNM計畫在初次剛開始執行時,因為生疏不慣,所以會有許多不適的地方,比如備餐速度奇慢、秤食材秤到懷疑人生、邊看運動課表邊運動脖子抽筋…等等的新手上路標準配備,但請莫急莫慌莫害怕,這些症頭,最慢在一個禮拜左右就會完全消失,你會越來越上手,越來越游刃有餘,然後你就會將LTNM模式自動內化,無縫接軌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最終當你意識過來時,你已經戒不掉也不想戒掉它了。
無形感性的比擬描述先收斂一些,是時候拿出邏輯理性的觀點闡明,為什麼我樂意大力推薦Love the New Me作為一個非常非常值得嘗試的體重管理計畫。
1. Nothing to hide不故弄玄虛
我最最最看不慣的,就是那種貼出體態前後差異照片,然後下好斗大醒目誘人標題(不用運動、不用節食、7天激瘦5公斤…等等),你一定有看過也有心動過,然後點開“更多”,卻發現內文含糊不清,根本沒有說明到底用了什麼方法,只是一昧繼續吹捧誇大,最終文末留下一句“欲知詳情請私”️。通常劇本看到這裡,江湖走跳夠久的你,就應該知道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了,但偶爾也會有誤入叢林的小白兔,被這樣浮誇絢麗的廣告詞給蠱惑,花了大把鈔票傷心事小,有甚者更是不幸傷身陪了健康。
這種利用想獲得健康體態的人們,那些急迫性、缺乏自信心、害怕辛苦過程的心理,而來獲取商業利益或一己私利的行為,我真的真的衷心希望有一天,大家能夠看破他們的手腳,拆穿他們的把戲✂️,不再任由他們欺瞞宰割。想要妥善管理好體態,均衡的飲食攝取、持續規律的運動,這兩大門神,從來就不是什麼秘密,所以也不需要隱瞞,你需要的只是一位熟門熟路的正派領隊,給予你正確且充足的資訊,引導你往適當的方向前進。Michelle與她的團隊,正是您的領航員,他們所設計發行的Love the New Me,一切資訊正當透明,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訣或價錢,在Stay Fit with Mi官網上,白紙黑字一目瞭然。
2. 經濟實惠不用花大錢
申請加入健身房會員,除了入會費手續費以及預收兩個月的月費之外,還有每個月定期定額扣款,而且請神容易送神難,如果簽約時沒有開啟偵探模式️♀,鉅細彌遺讀完合約背面密密麻麻用6pt字體印刷的每一條條款,並吃下記憶麵包擁有超強記憶地在合約到期前一個月主動提出不續約申請,那麼合約就會自動續約,你便自動再被按月收取月費。
尋求營養師諮詢,在毫無概念之下,也不知道如何判斷營養師專業與否,經驗是否足夠?收費是否合理?
掛醫院的減重門診,光是進出醫院的繁複手續,以及漫長不定的候診時間,就足以讓人卻步。
條條大路通羅馬,當然以上這些管道,都可以幫助你走向健康之道,就像柴郡貓說的,該往哪個方向走,就看你想去哪兒了。但對於毫無頭緒的新手來說,如果由一種經濟負擔較少、理解過程較快速、執行方面較簡易的方式來入門,著實會可親許多。Love the New Me 健康健身飲食計畫,整套不需要一次健身房入會費的親民價格,卻包含了(購物台主持人口吻):
✔️12週的運動課表(以6週為單位,分成2冊,並以掛曆設計呈現,方便親朋好友來家裡拜訪時,可以有圖有真相地說,”姊姊有練過”)
✔️12週飲食指南 (以6週為單位,分2次執行,簡單明瞭到叫媽媽~)
✔️正確觀念建立手冊(欲練此功,必先用功)
✔️教練指導體驗券(Bonus)
✔️專業營業師折價券(Bonus)
✔️精美收納盒(也可以拿來藏私房錢,因為老公通常對充滿少女心的物品免疫)
這套飲食與運動計畫Michelle已經親身反覆實作行之有年(她的體態看起來應該很明顯不是每天在坐在螢幕前面,吃雙層牛肉堡然後遠端操控團隊執行),就是要確保她跟團隊能以最精簡易懂好操作的流程,將這套計畫呈現出來,所以絕對沒有你想像中的麻煩與困難,不要自己嚇自己,只要你先看過觀念書(中文白話文繁體字寫的,不是火星文),建立正確的概念與邏輯,你不需要是人體構造專家、專業營養師、或是在線教練才能看得懂,基本上,只要你會讀中文,就可以百分百操作。
我覺得Love The New Me的設計
1. 簡單且人性化的設計
這套飲食與運動計畫Michelle已經親身反覆實作行之有年(她的體態看起來應該很明顯不是每天在坐在螢幕前面,吃雙層牛肉堡然後遠端操控團隊執行),就是要確保她跟團隊能以最精簡易懂好操作的流程,將這套計畫呈現出來,所以絕對沒有你想像中的麻煩與困難,不要自己嚇自己,只要你先看過觀念書(中文白話文繁體字寫的,不是火星文),建立正確的概念與邏輯,你不需要是人體構造專家、專業營養師、或是在線教練才能看得懂,基本上,只要你會讀中文,就可以百分百操作。
2. 超強團隊資源豐沛
我不只一次好奇地猜想,這個由Michelle領軍的團隊究竟有多少組員?才能這麼有效率且全面性地照顧到每一位New Me們。不論你是菜鳥新手或識途老馬,在這裏,你可以找到幾乎所有你需要的資源。
3. 你的專屬行動健身房營養師
這套計畫讓你擁有時間與空間的高度彈性,可依照自己的生活作息來自行掌控,不用在健身房人擠人排隊等器材、也不怕團體課搶不到好位置或跟不上進度(我領教過那些每天定時定點報到的阿姨團們功力)、更不用被隔壁自以為肌肉很大男一直啊斯啊斯地噪音污染,還可以播放自己喜歡聽的音樂,選用放鬆平靜的香氛,帶著你最愛的那條小墊墊(瑜珈墊),享受與自己獨處的時光。飲食方面,親自秤重也能透過觸摸,來感受新鮮原型食材的溫度與美好、嘗試各種不同香料️與佐醬搭配出來的風味變化、精確掌握鹽糖油的用量,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4. 加值服務
n 成果分享 --- 透過官網的成果分享,可以看到每位New Me學姊們合理真實且毫無誇大作假的心路歷程,這會讓你的心也踏實許多,知道自己在往正確的方向努力前進中,每個人的經歷或有相同或有不同,在文字的咀嚼中,總會拾獲那一份熟識的感動,或嶄新的啟發。
✔️影音專區 --- 在官網的部落格,可以看到Love the New Me的運動教學影片,所以可以放一百二十個心,教到你會為止️。
✔️運動直播 --- Michelle不定期地會推出不同主題的運動直播,可以讓你轉換一下心情、嘗試一些新組合、挑戰自己的新極限(就算只看不做,至少也是個賞心悅目的畫面)。
✔️直播發問 --- 除了運動直播,Michelle也安排了發問專屬的時間,在直播之前都會先預告當天會聊一些什麼主題,但你也可以發問任何你想問的事情,因為你想問的,也有可能是其他害羞女孩兒想知道卻不敢問的,一人發問,眾人受惠(而且很常一不小心就聊開~)。
✔️居家運動系列影片 --- 這系列我好愛,可以存下來當傳家寶,有一次還教你如何善用家中的瓶瓶罐罐來鍛鍊臀腿手臂,是不是很智慧王。
✔️Meet the New Me社團 --- 不定期舉辦活動,提供獎金獎品來激勵你向自己挑戰,就算你視錢財如糞土,至少路途中,社團裡的戰友們和小幫手也都會互相交流勉勵督促,你獲得了無價的友誼,陪你走完整個過程。
✔️官方Line (@stayfitwithmi)小幫手 --- 我生目睭發目眉毋捌看過這麼熱心貼心細心耐心的小幫手,簡直就是土地公廟有求必應,任何疑難雜症,小幫手都會盡心盡力為你找到解答,而且不管你有十萬個為什麼,或是提出的問題有多荒謬,小幫手都不會嘲笑你看輕你或已讀不回,江湖人稱”有你真好幫”果真是實至名歸。
大結局要來了,如果你看到這段文字,而且還沒感到昏昏欲睡,那代表一件很重要的事:你都能為了我的囉哩吧唆心得分享文撐到現在了,那麼你一定更能為自己努力奮戰到最後!
佛洛伊德(最後一集連他老人家都請出來了)和最近很紅的阿德勒都認為,人生任務(Life Tasks)中應該包括遊戲、工作、友誼與愛️(play, work/school, friendship, and love),除了孩童之外,即便我們已是成年人,也喜歡遊戲,若可以偶爾暫時拋下手邊繁雜的瑣事,像孩子一樣盡情嬉鬧玩耍,平衡緩和一下緊繃壓抑的心情,短暫適時地充電,才能擁有全新的心情與精力來面對生活中的各項挑戰。Love the New Me這套計畫,帶給我的就是這樣一個驚喜組合包,將每一個階段(可以用每一週為單位)的目標化為遊戲,讓自己樂在其中,留意均衡的飲食與適時適當適量的運動,這是指派給身體的工作,在社團中與戰友們交流,讓友誼的力量支撐彼此,與家人和朋友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將愛的力量分享出去,願你也能創建一個屬於自己的Wonderland!
〰️〰️〰️〰️〰️〰️〰️〰️〰️〰️〰️〰️〰️〰️
現在Love the new me還有Blooming Fit 都在雙十一購物節特價中!今天就是折扣最後一天囉!
Love the new me 12週健康飲食計畫 - https://bit.ly/34C7hwh
Blooming Fit 6週彈力繩飲食計畫 - https://bit.ly/2PcrDqh
「牛仔褲中不包括哪種資源」的推薦目錄:
牛仔褲中不包括哪種資源 在 Carol 凱若的生活・教育・實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天天氣好冷_一出門就跟老公說住在帳篷的難民小孩怎麼辦呢?
已經很久沒買新衣了,最新的一件,是因為這四年唯一的一件冬天外套穿到破三個洞,才買的一件新外套。希望能穿比四年還久一點。
每天穿同一雙靴子
同一款買三件的牛仔褲,一件黑色褲子
同一款黑藍灰色的無袖內搭
秋冬總共五件的帽T或Pullover,夏天那麼幾件的短袖
內衣褲和襪子(穿破才丟)
加上睡褲三件(睡覺穿上面的內搭)
以上我能夠全部用兩個抽屜裝完。外加一件皮衣,一件大衣。結束了。
有些外套我與女兒一起穿,這樣也省了不少。
我的顏色最多的就是灰,再來是黑,然後就是牛仔與白色。
所以要搭配其實不太需要思考。
我已經這樣過了三年半。覺得非常滿足。
而且身材不變形可以穿很久很久。
上回婆婆來訪,我從「我要準備一下」到「我好了!」只花了五分鐘不到,她整個瞠目結舌。她以為是我為了怕她等而趕時間,我說:「我每天都是這樣,簡單就省時間啊!」
每次和女兒出門,她都問我「要不要逛街,我陪妳!」
因為她也知道我很少買衣服,希望我多花點錢在自己身上。
我說:「我不是因為要省錢啊!就需要的都有了就好。」
然而我以前不是這樣的。
我一次出國兩週,一個人就要帶兩大箱行李,有時候還超重。
我以為這叫做「打點自己」,叫做「跟得上流行」,一雙兩萬的鞋子我也沒在猶豫就刷卡。
但有段時間,我臨時住到媽媽家的小房間,只有兩個抽屜,我用了這麼點「細軟」也過得很好,突然發現自己過去迷失在「擁有」,而非真正的「珍惜」,不只是衣服,還包括生活、時間,與關係。
從那之後我就把衣服一袋一袋整理出來捐掉,更發現根本很難捐!
這些衣服也不能禦寒,更不能隨便洗,如果真正有需要的人怎麼穿啊?
兩萬的高跟鞋,誰要?也不能穿著跑,也不保暖,送他們可能都嫌累贅!
既然如此,這些衣物就等於是垃圾了不是嗎?
一雙鞋,能餵飽一個村子啊!
當然我也努力賺錢,也好好享受,但我現在寧願把錢花在「體驗」上,比擁有物質更讓我滿足。
這幾年,我這樣過得很好。外在簡單,內在卻滿滿滿滿滿。
「你的褲子壞掉了。」好幾個敘利亞的小男孩特別來提醒我。
我對他們笑了一笑,謝謝他們的提醒,告訴他們我會想辦法的。其中一個小男孩拉著我到衣物間,指著裡面的衣服叫我去看。
在我眼前的,是一個一個的籃子,上頭貼著「男性襯衫」、「女性裙子」之類各式各樣的標籤,基本上不管是男生、女生、小孩、青少年;冬季、夏季;衣服、褲子到鞋子、襪子,應有盡有。
旁邊的志工跟我說,這些衣物有些之前的難民離開後留下來的,有些則是附近的住戶要捐給難民的。
「不過反正這些衣服真的太多了,你看到用的到的就直接帶走吧。」
我在裡頭翻翻找找了一陣,好不容易找到一件可以勉強符合我腰身的牛仔褲,相對一般歐洲男性來說,我腰圍有點太細了……因為沒有皮帶,所以我將腰包上的背帶取下,扣在腰上,瞬間變成一個很不正式的皮帶。
我很喜歡這件褲子,不單單是因為它救了我,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很清楚,如果我不帶走,這件褲子很可能就不會有人再穿了。
隔天,為了整理嚴重過剩的衣服,我們花了好幾個小時重新整理、分類,然後當天晚上,我丟了一兩百公斤重的衣服到街角的垃圾桶裡…...因為衣物間實在是裝不下了。
許多人會覺得:「哎呀這樣好浪費阿,這些衣服如果能夠捐給有需要的人那該有多好啊?」
然而,這就像是食物的問題一樣,我們常常以為,我們捐出去的食物,總會有非常飢餓貧窮的小孩滿懷感激的來吃下肚;我們捐出去的衣服,總會幫助到那些買不起衣服在寒夜裡受凍的街友或難民……
但現實是,人們從快速時尚所購買的便宜服飾,根本沒有辦法幫助到有需要的人。從前衣服少,品質好,如果衣服不穿留給別人還是可以穿;如今衣服的數量跟種類都暴增,品質卻越來越差,極度大量的二手衣物裡參雜著大量根本不適合捐給別人的衣物,要將這些衣物分類所需要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就算真的捐到了開發中國家,這種過於巨量的”善意”近期也被證實反而毀滅了當地的成衣產業。
【快時尚,慢消費】裡很完整的從個人到整個產業鏈、從消費端、生產端到回收端來描述整個快速時尚。看到書中描述慈善二手衣回收中心每天報廢好幾頓的衣服真的讓我有嚇到……
我是個對時尚完全沒有概念的人,我身邊大概沒有幾個朋友像我這樣這輩子從來沒有去買過衣服的……然而,我衣櫃裡的衣服卻仍然多到我永遠都穿不完,我並不是真的不喜歡新的衣服,只是我不希望我現在穿的衣服因此被取代甚至被丟掉。
我們現在的衣服便宜到前人完全無法想像的地步,但是所需負擔的代價卻也高的令人難以想像,曾幾何時,不過只是去買一件便宜的衣服,竟然會造成一個國家的勞工失業,同時助長著另一個國家的勞工被血汗剝削。
最近,因為食安問題,人們已經開始會關注食物是從哪裡來的了,但仍然很少人在買衣服時會去想到衣服從哪裡來的,材質會不會傷害環境,這並不是在叫大家從此以後都不要再買衣服了,而是先從關注衣服是怎麼來的開始,然後去思考我們還有甚麼選擇。選擇其實很多,可以去二手商店買二手衣,可以試著跟其他朋友共享衣櫃,也可以試著拿舊衣服自己裁縫做成更適合自己的新衣服,或是最近也有人在嘗試用
衣櫥醫生的方式,到人們家裡,透過穿搭及收納的方式讓大家衣櫥裡的衣服能夠被更有效的利用。
在台灣做免費商店到現在,收到最多的東西,真的就是衣服,我現在身上穿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從免費商店來的。免費的選擇其實是很重要的,如果今天人們需要衣服時,能夠在免費商店找到,那他就不需要去購買,製作那件衣服所需要的資源跟人力,也就能夠被省了下來,同時,如果今天我們有免費的選擇,卻還是選擇花錢去購買新衣服的時候,應該就代表著我們是真的喜歡那一件衣服,而且會好好珍惜這一件衣服。
。
「但如果我很想要一件衣服,免費商店裡面沒有,我又不
想要買的話怎麼辦?」我想到之前有人問我這樣子的問題。
「恩……那你應該不夠想要。」我當時這麼回答。
「If you wouldn’t pay for the full price, you probably don’t need it.」
(如果你不願意用原價購買的話,你應該就不是那麼需要。)
這是我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句非常有感觸的話,知道快速時尚的代價以後,人們也許不會停止消費,但我相信,他們自然而然會試著更有意識的消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次幫新書寫推薦序....剛好我的褲子就破掉了XD
不過這已經是三個月前在希臘的事情了,剛好把它當成難民飯店裡面的一篇故事。
想要多了解快速時尚的,歡迎去看看「快時尚 慢消費」這本書囉。
#那個洞實在是有夠大的
#不知道出版社知道我用這張照片來推薦他們的書會是怎麼樣的心情
#CP飯店 #希臘
牛仔褲中不包括哪種資源 在 水瓶鯨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母語與母國-陳丹青演講全文】
大家好,
我第一次來到新加坡,飛機飛過來時,往下看,以為會遇到幾架搜救(註:馬航MH370)的飛機。海面波浪非常細膩,遠遠看下去像皮膚一樣,上面一小朵、一小朵雲。然後就降落了。降落以後呢,非常快我就發現,太好看的一個島,一個城市。
我不會講演,每次都請邀請方給題目,看看能不能說。
彭導就說新加坡華人對華語的教育,華語的前途,有各種擔憂——我的無知和輕率就上來了:我想,好啊,我也在海外待過,我也說華語,跟母國有種種糾纏的關係,那就講「母語和母國」。多麼輕率啊,直到來了新加坡才被警告:「你踩了雷區,要慎重對待,要不然你會傷人,也傷你自己。」
此前我成個老油子了,這回有點緊張,新加坡是個讓人緊張的地方。(眾笑)剛才等在後台,看視頻,看到諸位的大會開始了,好嚴重,像是開十八大的樣子,一套一套介紹……但這也是新加坡的好,有點兒像日本,幹什麼事都如臨大敵,結果來了個傻逼,不知輕重,談什麼「母語和母國」。
(眾笑)
昨天差不多沒敢出去走,宅在賓館房間寫發言稿。前天倒是參觀了孫中山待過的小房子,當年孫先生在那兒聚眾謀反——現在的說法是「顛覆國家罪」(眾笑)——照片裡他跟一幫本地老華僑坐著,都長得很有樣子,在那兒合計謀反。
我是廣東台山人,我的父親這次也一起來看看新加坡。我們非常服氣,沒話說。早聽說新加坡多麼乾淨、多麼現代化,眼見爲實。我走了幾圈,找不到一個地方讓我覺得這裡沒弄好,那裡又不對。沒有——我來自一個醜陋的瘋狂的城市,就是北京;我又生在曾被過度讚美的,但現在也非常醜陋的城市,上海,所以我有對比。每次到日本,很沮喪,我想,什麼時候中國也有個城市能夠跟日本比比——隨便日本的哪個城市——想來想去,想不出。
二戰前的東京,沒法子跟上海比,很土,從前的東京人要飛到上海才能趕上應時的好萊塢電影。諸位一定知道現在的東京,也去過東京。這次在新加坡,我發現終於有座城市,住著很多中國人的城市,可以對日本說:「我們也很好,還比你大!」
可是父親告訴我,半個多世紀前,或者更早,台山老家的人,最好是到美國,到舊金山,比較窮的,會跑到南洋,其中包括新加坡。我們祖村裡有個人從新加坡回鄉,穿的衣服跟他走的時候一樣。他老婆氣死了,就在門口打他:「你怎麼混成這個樣子?!」
南洋華僑曾經很苦的。我相信在座各位的祖上肯定很早過來,天翻地覆。二戰以來,1965年以來,70年代以來,在座很多跟我同輩的人,一定目擊了這個國家怎麼變成今天的樣子。
接下來試著談談我的不知輕重的題目:「母語和母國」。
我先要說,當我想到這個題目時,有個低級錯誤:我自己曾經是海外華人,要來新加坡,就把這裡的聽衆也想成海外華人。我很謝謝這兩天當地朋友警告我:這裏是「新加坡華人」,不是「海外華人」,完全兩個概念。
所以我先退回自己在紐約的身份。我在大陸被稱爲「海歸」,所有仍在國外的華人羣體 ,被稱爲「海外華僑」。大陸還有個「僑辦」,我們都是僑辦的工作對象。所有海外華僑,說母語,或者不說母語,用母語批評母國,或者讚美母國,都會牽扯到劇烈的感情問題、情緒問題,有時候會打起來。因為母語問題,就是語言問題,語言問題,就是政治問題。在所有國家,在所有歷史階段,語言問題從來不會超越政治。
我1982年出國。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新世紀,海外華人的變化非常大。我剛去時,很少很少大陸人,主要是廣東人,其次是臺灣人。今天完全不一樣了。大家去過紐約就知道,華人社區再也不是從前的廣東台山幫,中原大陸各省份的人都有。大家知道 「法輪功」。法輪功要是在紐約街上示威,罵中國,就有東北大漢,女大漢,上去就打,暴打,警察都扯不住。
這是今天的 「海外華僑」。可是換在30多年前,我親眼看見唐人街的廣東青年過春節時,舞龍燈、耍獅子,舞到大陸開辦的店面,會用獅子頭伸進去拱幾下子,同時戲謔地說:「打倒中共!打倒中共!」現在呢,每到十月一日,唐人街掛出許多五星紅旗。
所以三十年來中國大陸的變化,直接影響海外華僑的變化。此下我要非常審慎地區分,這麼一大群海外華僑——北美南美的,西歐東歐的,日本的——不包括新加坡華人。
我來試試看會不會說走嘴。大家知道,大陸是個不能隨便說話的地方。在這兒不知道能不能稍微隨便一點。如果不能,大家當場告訴,我趕緊打掉幾個牙齒,講完後,再裝回去。(眾笑)
剛才說了,語言問題是政治問題。著名的文學作品,都德的《最後一課》,大家知道。大家也知道,英國人在所有殖民地推行英語教育,德國人在佔領區推行德語教育,絕對是政治問題。
像早期東正教俄國和希臘語的關係,西班牙和整個南美國家的語言關係,也都是政治關係。中國就早一點了,中國的語言政治開始得很早,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兩千多年前,秦始皇就實行「車同軌,書同文」。此後有五四運動、白話文運動,乃至今天在蒙、藏、新疆推行漢語教育,全都是政治。
我起先不知道這些。我生在大陸,只會說國語。我的第一語言其實是上海話,之後在江湖上混,會說幾個省的方言。直到出國前,我沒有母語意識,也沒有母國問題,一切都理所當然。可是一出去,就發現我從小講的普通話,在不同區域的華人圈,上演不同的劇情,這些劇情,就是母語和母國的不斷錯位。
我先到舊金山,見了一堆從未見過的親戚。糟糕,幾天內不能交流,他們生在那裏,全說英文和台山話,可我只會說國語,最讓我著急的是,我無法告訴他們,這幾十年,一家人在大陸經歷了什麼,他們也無法讓我懂他們在外面經歷了什麼。
救星來了,是我一位表舅媽。表舅媽是緬甸華僑,小時候曾經拿著花去歡迎過周恩來總理,她能說國語——這倒有點兒像新加坡華人,說的是普通話——那幾天我跟在她後面,所有講話的場合,靠她翻譯:中國人替中國人翻譯。
結果我要飛去紐約了,語言靠山沒了,我很慌。1982年,大家想想看,中國大陸還土得要死,完全是第三國家,我蓬頭垢面,穿了條自己做的牛仔褲,排在機場的隊伍裏,表舅媽知道我慌了,就在人羣裏找,一找,找到一對臺灣夫婦。哎呦!新救星來了,說國語。一路上五個鐘頭,我們聊到紐約。
可是這麼一交談,語言錯位又來了:他們說的是「國語」,我說的是「普通話」,我很感慨:國語、國劇,國術、國醫、國畫,都是民國語言,我頭一次當面聽一位中國人很坦然地說,他講得是「國語」,在大陸,沒人說自己講「國語」的。
到紐約後,我除了少數大陸朋友,此外的交際便是臺灣華人,理由很簡單,就是彼此懂國語,說國語。
可我很快又發現「國語」的錯位。有一次在飯店看到一位壯姑娘給我們端菜,隨口問「您從哪兒來呀」,她背過身去,高聲回答:「自由中國!」這句話,80年代初很多臺灣人會對大陸過去的人說,口頭語是:「 你們大陸」,「你們中共」,我們的口頭語呢,是「你們臺灣」。
跟臺灣朋友初次見面,我們會說「解放後」,他們立即糾正,說,那是「淪陷後」(眾笑)。我說「北京」如何,他們會說「No,對不起,陳先生,我們只說『北平』,不說『北京』」。
我的祖父是國民黨軍官,黃埔七期的學生。1989年我終於去台灣見到爺爺了。我隨口說起他曾經參加過的「淮海戰役」,爺爺在那裡被俘過,他說,那是「徐蚌會戰」。1992年,祖父終於被我父親拉回大陸定居了,父親帶著爺爺參觀黃埔軍校,參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也是隨口提到旁邊的「廣州烈士紀念館」要不要去看看。爺爺大怒:「什麼廣州起義,那是廣州暴動!」(眾笑)。
那時爺爺很年輕,在廣州當憲兵隊長。張太雷先生,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共產黨早期的地方領袖,三十多歲年紀,在廣州暴動,死了不少人,以後有個「廣州烈士紀念館」。
所以,明明祖孫之間,明明兩張中國臉,明明說的是普通話,但是,不斷錯位。
我有一位作家朋友,名叫阿城,他有個非常精闢的,樸素的結論。他說,大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是,中華民國;香港是,清朝。(眾笑)
非常準確。想想看,香港,沒有被國民黨統治過,目前回歸了,我不想說她被共產黨統治,好像開了五十年的支票,不會變,但至少我們說這句話時,香港真的是清朝。
證據呢,據說直到七十年代,香港九龍街區的告示,頭一句話,叫做「爾等臣民」,還是朝廷口氣。如果這是訛傳,那麼香港電影大家都看,《無間道》看過沒有?兩張超英俊的臉,一個是劉德華,一個是梁朝偉,拿槍盯著腦袋,說「我是當差的」(粵語發音)。
「當差」,是清朝話,不是民國話,更不是共和國話。共和國說「我是人民警察」,民國話怎麼說,我不知道,「老子警察局的」,或怎麼樣,但不會說:「我是當差的」。香港直到新世紀,還在講:「我是當差的」。
台灣呢,是另一套說法。「本黨同志」,「莊敬自強」,等等等等,大家要是熟悉臺灣語言,就知道那是國民黨敗走臺灣帶過去的語言。九十年代我在台北中國時報報社走廊,還看到員工獎懲名單,跟電影裡民國時期的格式一模一樣。
大陸不必說了。凡是大陸出來的我這一輩,都記得各種口號標語,共產黨是個語言黨,非常會創造語言。五十年代,我小時候,百貨公司頂層巨大的標語,「多快好省,建設社會主義」,六十年代是「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七十年代是「造反有理」;八十年代呢,是「摸著石頭過河」;九十年代變成「三個代表」;到了新世紀,「和諧社會」;現在呢,「中國夢」……
所以語言會變成人羣互相辨識互相認同的符號,不可替代。
八十年代,散在各國的大陸人很少,我聽英國留學的朋友說,有一次他看完電影,忽然有個女孩衝過來說「你們是北京來的?」「是。」女孩當場嚎啕大哭,說是太久沒聽北京話了。
我在紐約時,1983年左右,有一次和我表兄下了地鐵往回走,發現跟隨的影子,有個人遠遠跟著我們,聽我們說話。我就回頭跟他聊。他說「你們是上海來的?」,我說「是」,他說:「哎呦,二十年沒聽過上海話了」。我說爲什麼,他承認他是1972年中共最早到聯合國的時候,他叛逃留下來,隱名埋姓。但畢竟忍不住思鄉,夜裏聽到兩個人在街頭說上海話,就跟著我們。
這是方言認同,還不是母語認同。我相信倫敦的北京女孩如果聽到雲南話,不會嚎啕大哭,上海的叛逃者聽到貴州話或者寧夏話,不會跟著我們走。所以在大陸,港臺,海外,上百年形成了三套話語。三套話語之間,彼此很難溝通,有時甚至聽不懂。
自古以來,中國是個宗法文化,宗族文化,認同鄉,認同姓,認同宗,但未必認母語,認國家。「國家」概念傳進來,只有一百多年,是洋人弄出來的名號。法國,英國,最早創立現代國家,有了「國家」這個詞,這個概念。此後,各國跟上來了,愛國主義啊,叛國啊,敵國啊,友國啊,等等。
你到東晉去問陶淵明,他不會說「我是中國人」,他會說「我是東晉人」。《桃花源記》說:「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你去問蘇東坡,他會說「我是北宋人」不會說「我是中國人」。你去問董其昌,他會說「我是(某一代皇帝的)明朝人」,我忘了他的一生經歷了幾個皇帝。他的畫,那個時候也不叫「中國畫」,甚至不叫「水墨畫」。
所以,中國,國家,母語,母國,都是外來詞的翻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中華民國——臺灣,清朝——香港,還可以延伸,延伸到越南華人,緬甸華人,馬來西亞華人,印度尼西亞華人,都沒有經歷民國和共和國,那裏的人說廣東話,閩南話,大致是清朝語言,是傳統的母語。
問題來了,這兩天我開始受教育,就是,新加坡一地的華人華語,講的是普通話,寫的是簡體字,是共和國版本——據說貴國的李光耀會六種語言。
我聽說,他到臺灣,跟蔣經國一塊兒下農村,他忽然直接用閩南語和臺灣農民溝通,小蔣看在旁邊,不舒服,「他可以直接和我的民衆溝通,我無法跟本島人溝通」。我相信小蔣的政治思路,以後改變了。同樣是這位李總理跑到中國講演,聽說是楊瀾用英文主持,李總理就說:「No,今天我要說普通話」,這可不得了,底下人服,這傢伙會說中國話!然後呢,他是劍橋畢業的,他用流利的英語跟西人辯論,他是位語言政治家。
據說,他啓動了當時的華語運動,也據說,他持久抑制華語教育。我不知道在座對李總理的意見,但我想要說一個更大的歷史背景,更大的政治背景。
以下是非常粗略的介紹——我讀過一本書,也在其他一些書裏得到印證,就是,整個亞洲地區落後國家爲什麼會在這兩百年,一百年,經歷劇烈的文化震撼和政治動盪。原因,一切的一切,差不多要追溯到啓蒙運動以後。十七八世紀,英國、法國,建立了現代共和國,建立了現代國家概念。
現代國家起來後,同文同種的人群在一個划定的區域,結合為共同體,很多小公國,封建主,小皇帝,變成共同體,便於調動資源和軍隊,抵禦外敵,也便於侵略外國,使自己的共同體空前強大,這種共同體,被叫做國家。
最早受刺激的,是歐洲日耳曼民族和區域。那裡是歐洲後起的國家,受刺激時還是上百個小公國,是普魯士人的農業區域,相比法國、英國,很落後。他必須急起直追。急起直追,立刻遇到兩個尖銳的問題:就是,我要是把你的新觀念,新結構,新器物,學過來,本國的文化怎麼辦?我的民族記憶怎麼辦?所以最早,是德國人提出了文明和文化這兩個概念——浪漫主義運動也是德國人弄起來的。
大家如果去聽華格納的音樂劇,大部分是德國古代神話——用中國話概括,就是,德國人在他們的現代化過程中,在轉型為現代「國家」的催逼之下,開始了中國人叫做「整理國故」的這麼一個文化運動。
從此,不得安寧的是什麼?就是所有後進區域都要轉型為先進國家,都處於以上兩難,非常屈辱,痛苦,但非常切迫,必須作出選擇——如果保全自己古老的原有的文化、傳統、習俗,你很可能亡國;如果學來先進國家的器物、觀念、思想、技術,你,第一步可能喪失自己的傳統,然後一步一步喪失自己的記憶。
這是很難調和的事情。很難調和。
日耳曼地區當時對法國做出了回應。不久,德意志民族慢慢強大了,也變成現代國家,變成所謂帝國主義。而這股現代國家的風,慢慢往東,吹到斯拉夫地區。斯拉夫地區也布滿小國,往東,往北,還有一個龐大的帝國,就是俄羅斯。
俄羅斯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雖然此前有過彼得大帝強行推進西化運動,但被法蘭西共和國的現代概念一衝擊——自由,平等,博愛——俄羅斯也發生了跟德國一樣的運動。什麼運動呢?就是,到底保持自尊,我俄羅斯人最好,最優秀,我俄羅斯文化最美,最善——還是,我要西化,我要學西方?
托爾斯泰那代人,車爾尼雪夫斯基(Chernyshevsky)那代人,別林斯基(V.G. Belinskiy),還有更早的果戈里(Gogol-Yanovski),都經歷過同樣的啓蒙和掙扎。俄羅斯藝術家,包括更多的政治家,大致分成兩派,有偏西方的,有偏東正教的,兩種意見,兩股勢力。
我最近的新書《無知的遊歷》,就是談俄羅斯印象:我舉出六個偉大的藝術家。作家是托爾斯泰(Tolstoy)和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yevsky)對應,音樂家是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和莫索爾斯基(Mussorgsky)對應,畫家是列賓(Repin)和蘇里柯夫(Surikov)對應。
前者,托爾斯泰、柴可夫斯基、列賓,相對代表傾向西化的經驗;後者,陀思妥耶夫斯基,莫索爾斯基,蘇里柯夫,相對代表俄羅斯本土的經驗。雖然後者的藝術語言全部學的是西方,是從法國、意大利、奧地利、德國學過去的,但是他們的主題,他們的情緒,他們的精神性,偏向東正教的舊俄——俄羅斯。
這樣一種自卑的,驕傲的,糾結的,同時必須有所選擇的情況,到了19世紀中期,開始從歐洲大陸,從斯拉夫地區,從俄羅斯,轉到亞洲。一個是印度,一個是中國,一個是日本。
這三個亞洲國家對西化的態度,西化的步驟,尤其是西化過程中的劇情,非常不一樣。但無一例外經歷了共同的痛苦、自卑、驕傲、掙扎——我們到底要全盤西化,還是保留傳統文化?這種糾葛,比歐洲人,比俄羅斯人,更尖銳。亞洲文化,東亞文化,跟西歐文化差異太大了。
中國和印度那麼古老……此後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清末,從朝廷,直到士子,直到老百姓,對西洋人的怨恨,恐懼,然後慢慢瞭解,慢慢想要學習,這麼一個過程,流了很多血,做了很多噩夢。但是,一百多年來,我們最後的選擇還是西化,強國,不然你就被滅掉,至少,總是挨揍,受欺負。在日本,這條路曾經引發持續的政變和謀殺。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人艾凱(Guy S. Alitto)(註:世界範圍內的反現代化思潮-論文化守成主義,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艾凱,中文寫作),他例舉了一大堆名字,把每個國家的文化守成主義者和反現代化、反西方的偉大人物,作了排列:
在印度,是泰戈爾,甘地。
在中國,是辜鴻銘,梁啓超,梁漱溟,張君勱。
在日本,那堆名字我無法複述。
他舉出一個有趣的現象,幾乎是通例:這些人早年受的全是西方教育,甚至直接在西方大學畢業,甘地、泰戈爾都是這樣——辜鴻銘根本就是外國人,二十幾歲才回到中國——可是在青年和中年時期,忽然由於某種原因,一種內在的自尊,他們回向文化保守主義,對西方和西化的過程,持續抨擊,希望喚起民衆對本國文化的注意。這個龐大的歷史敘述,今天只能粗略地介紹到這個樣子。
略微瞭解中國近代史的人,都知道,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之後,龐大腐朽的朝廷,最後,不得不屈服,不得不採取開放政策,西化政策。第一步,就是派留學生,留學的第一步,就是學外語。
所以,強國,西化,現代化,項目非常多。
一百多年過去了,幾代人奮鬥、犧牲,從硬件上說,目前可見的器物指標——機器的「器」,物質的「物」——中國幾乎全部達到了。可是在文化層面,對不起,改變是改變了,根子里,很難改變。要從文化深處現代化,第一恐怕還是語言,因爲語言影響思維,思維漸漸改變現實。
英語,可能是實現現代化和西化最有效、最通用的語言。香港是個例子,它根本就是殖民地。但這幾天我才知道,跟新加坡比,香港英語普及程度,似乎還沒新加坡徹底。
印度是另一個例子,我無能回答。很多印度人會說英語,受英語教育,爲什麼還是髒、亂、差?為甚麼印度不會出現一個新加坡——我無法回答。
我只能說,中國人太聰明了。中國人的制度,太早熟。什麼意思呢?古代的例子,總要說到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那是全世界最早的語言統一的先例,語言統一,直接影響中國建立全世界最早的文官制度,最早的科考取士制度。英國後來的科考受益於中國的啓示,雖然他們到中國來,已過了明朝。直到今天,歐洲大陸的語言,不統一。
語言的統一,不統一,各有利弊,這裡無法談論。但是貴國的李總理是個語言政治家。他可能想在小國家,小族羣,率先高效地西化。語言必定是第一步。所以在這裏,馬來語是母語(註:新加坡國語);英語是實際上的「國語」;華語呢,成爲輔助語言,對外,方便跟中國作生意,對內,可以成全族羣認同,族羣和諧——是這樣嗎?
我希望大家反駁我,給我指教。族羣的母語不影響國家語言,官方語言,族羣假使落後,暫時也不影響國家的現代化——李總理有他的算盤。
總之,全世界各國華僑,沒有一國像新加坡華人這樣,能說雙語。美國六七成以上的中老年華僑,大家清楚,一輩子因為不會說英文而受苦。各種法律糾紛,各種歧視事件,各種日常生活,包括代與代之間的情感,因爲語言問題,帶來很多悲劇。
三、四年前,貴國《聯合早報》曾邀請我來講演,說,「你來,這兒有你的讀者」。我很驚訝,但粗暴地回答,「我不喜歡李光耀,也不喜歡新加坡,太乾淨了。」(眾笑)就沒有來。現在想想,真是個狼羔子,非常無知,非常粗暴。
爲什麼我不喜歡李?因爲八十年代紐約有很多關於他和新加坡崛起的報導。一方面,我覺得他是對的,另一方面,我很糾葛,因爲我討厭權威主義,討厭儒家式的道德統治。我生長在毛時代,毛試圖用極端的道德統治。我從小目擊威權和道德統治,荒謬到什麼程度,付出多大代價。
所以看到任何人想用權威主義,想用變了形的儒家道德統治,都會反感——所以,我剛才說的話,並沒有資格,也沒有意圖,爲這裏的語言政策辯護。諸位生活在這個語言場域,你們的痛感,你們的心理,跟我不一樣。我需要諸位指教。
母語,講還是不講?講多少?講到什麼程度?永遠牽扯到兩個問題,一是自尊心,一是安全感。例子,幾乎舉不完。在語言問題上,我們非常容易受傷:對外容易受傷,對內也容易受傷。
大家一定聽說太多華語家庭,我指的是華僑——這裏的情況,請諸位告訴我——就是,我所見過在歐洲的溫州人,在美國的福建人、廣東人,很多很多悲劇,來自家庭兩代之間語言無法溝通。對外,事情就更多了:你開個罰單,來張傳票,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我親眼在紐約海關口見過很多台山鄉親,大嫂、老太太、鄉下小孩,站在官員面前,什麼話都說不出來,必須臨時請人幫忙,才能過關,雙方都困擾。
我女兒在美國長大,不會讀中文,也不會寫。她會說,但詞語有限。我在大陸有不少年輕讀者,比我女兒還年輕,但女兒從未讀過我一本書,一行字。
此外就是安全感。語言的安全感,推至極端,歷史上許多國族要征服另一個國族,第一件事,滅你的語言。人殺不光,滅你的語言。
昨天這裏的客人問我,目前此地實行這種雙語教育,弄得英文沒那麼好,漢語也一般,我怎麼看?我想,其實很簡單。各種統治術裏,最聰明的統治術,就是愚民教育——讓你大約知道一點,但不很深。(眾笑,鼓掌)
(你看,動到諸位這根筋了。)
中國從先秦開始,孔孟開始,就知道愚民教育。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不懂國學,但我知道孔孟這幫聰明人,很早很早就告訴君王,你怎麼統治老百姓,怎麼耍他,他還不知道。愚民統治的最高境界,以我所知,是最近六十多年。爲什麼是最高境界呢?就是人民差不多已經不知道,也不在乎被愚,簡直出神入化,就是,民開始自愚(眾笑)。今天大陸的太多現象,一句話,就是「民自愚」。
那麼,母語在國內的情形怎麼呢——啊,除了新加坡!我現在一講到新加坡就緊張(眾笑)——我要告訴大家,大陸的中文教育,中文水準,也是江河日下。
大家可能知道我十年前提出辭職。我完全瘋掉了,四年招不到一個研究生。為甚麼?英語差一分,政治差一分,絕對不可以。我對政治、英語的統一考試,深惡痛絕,最後決定不幹了。可是呢,另一面,我發現所謂報考研究生博士生的孩子,十之六七,一篇清通的文章,寫不下來,一張字條,寫不清楚。
我回國後,在南北各地大學有過講演,所有學生的提問、錯別字、筆誤,所有的文句不通,幾乎一模一樣。無論清華、北大,還是別的大學,一模一樣。這種狀況不僅僅是年輕人,太多小學中學老師、大學教授,甚至作家,都逃不了。
大家可能聽說有位德國漢學家顧彬(Wolfgang Kubin)前些年扔了炸彈,傷了中國作家的心。
他說,中國當代寫作,中國當代文學,致命傷,是「語言不好」。這太荒謬了。你可以說俄羅斯作家、法國作家,哪篇不好,哪位是二流,但你批評俄羅斯或者法國作家,說他「語言不好」,那是斷命根子。在所有國家和時代,一國的語言,總歸是詩人和作家(包括哲學家、思想家)語言最好,結果中國作家全體性「語言不好「?這是劇烈的批評,致命的批評。
他的理由是什麼呢?他說,中國當代作家,從80年代到現在,很少,或者,幾乎沒有一個人通雙語。不通雙語,對世界文學,世界訊息的大參考,大思維,本身的知識結構,文化眼光,不可能好到哪裏去。
他舉了民國的例子,他說,魯迅、郁達夫通日文;胡適、林語堂通英文,張愛玲用英文寫作……好不容易,這麼多年過去了,有個高行健用法語寫作,得了諾貝爾獎,可是中國政府不認。我記得朱鎔基說,「他是法國作家吧!」。這句話厲害,一句給你擋回去。
美國還有一位用英語寫作的中國作家,大家聽說過,名叫哈金,我見過他,很尊重他,是個憨厚的人。他的文學立場非常清楚。他也得過美國文學大獎,中國政府也不提,國內的寫作圈提起他,好幾位作家嗤之以鼻,不放在眼裏。
母語在母國的狀況,尚且如此,海外華人,海外華語,情何以堪?
可是另一訊息又徬彿極樂觀。台灣詩人瘂弦先生告訴我,他說,華語寫作是全世界各語種罕見的現象。西班牙有流亡作家,俄羅斯有流亡作家,其他國家也有,但從來不會在外國組成自己的俄羅斯寫作圈,西班牙寫作圈。沒有。全世界只有華人,用華語寫作,到任何地方,溫哥華、舊金山,更別說紐約、華盛頓,一定會有個小小的華人作家協會——我相信新加坡一定有。但趕緊停住,少談新加坡。(眾笑)
我聽了後,不知道這是語言的訊息,還是民族性訊息。不知道該高興呢,還是不高興。爲什麼?剛才說了,中國是個龐大悠久的宗族傳統,人類學術語叫做「熟人社會」,個人服從家族,爲了家族,可以犧牲個人。中國現代化了,可是骨子裏還是宗法傳統,熟人觀念一點沒變化。中國人是一流的羣居動物,海外作家圈,作家協會,不一定是文學訊息,而是羣居抱團吧。非常抱歉,可能在座就有新加坡作協成員。我又慌了。我自己不是作協,我是單幹戶。
不管怎樣,我想,沒人能夠否定,母語,不管哪國的母語——我不想強調中文——都是人的「庇護所」,是人的「存在感」。語言的困境,不管是文學的,社會的,心理的,精神的,情感的,和每個國家的所有人休戚相關。
我熱愛中文,但我不是國家主義者。語言問題,我的體會不是訴諸羣體,訴諸國家,訴諸政治,而是訴諸我自己。在自己的手中,珍惜母語,提煉她,無論說話還是寫作,把母語弄得更有意思,一個一個的個人,母語說得好,寫得好,未必影響整體,但會是母語的光榮,母語的驕傲。
這裏我要說到我的老師木心先生。不知道在座多少朋友聽說過這個名字。(台下舉手零星)謝謝大家。不是很多,國內也一樣,每次請聽眾舉手,大約就是百分之一,二。
木心先生前年去世了。他幾乎一輩子沒有名聲,也沒有組織,沒有任何背景,不屬於任何作家協會,就是一個人。他畢生只有一件武器,護身符,就是他的母語寫作。
文革前,木心先生私下寫了二十二本書,有哲學書,有詩,有散文,有小說,有論文,等等,不能發表,也無意發表,文革初,全部抄沒了。文革中,他被關進監獄,就在獄中——其實是非法囚禁,不是正式監獄,把他關在地下室,有水滲進來——繼續偷偷寫作。大家想想看,那樣的年代,你獄中寫作如果被發現,罪加三等。
我親眼見到那些手稿,密密麻麻,正反面寫滿。寫完後,縫在棉褲內層,日後帶出來。他爲誰而寫?不爲誰寫,更不可能發表,不可能被看見——他爲自己寫。他寫的不是政治論文,也不是政治抗議,而是詩、散文和隨筆。他只爲寫作而寫作。在絕望的環境中,他讓母語陪他一起玩。當他失去尊嚴,失去安全,幾乎失去一切,他靠母語寫作活下來,他說,他是 「一個字一個字把自己救出來」。
出國後,他的著作在臺灣出版,一時引起轟動,剛才說的那位詩人瘂弦面對許多台灣作家,親自擊鼓,唸他的散文。他被稱爲「文學不明飛行物」,因爲你去查1949年以後所有作家名單,沒有 「木心」。
木心先生七十九歲時,2006年,終於等到了他的著作在大陸出版。不明飛行物飛到大陸了,引起小範圍驚訝。沒想到的是,很多「80後」,「90後」,喜歡閱讀他的書。他過世之前,病重之際,上百位完全不認識的小孩從各地趕來,守護他,爲他送葬,這是我親眼看見的。我很奇怪,問:「你們爲什麼喜歡木心?」好幾位青年說,「我們不懂他,但是願意讀,因爲他,我們才知道漢語可以寫得這麼美。」
木心曾經說,他對翻譯是絕望的,屈原無法譯成英文,陶淵明無法譯成法文。他說,「我活在方塊字裏,死在方塊字裏,想想能夠和屈原、陶淵明、老子共存亡,心也就漸漸平了。」
他對文字是這樣一種態度。這是一個中國人對母語的態度,這種態度是文學的,美學的,內心的,精神的,和諸位在新加坡遭遇到的語言困境,不太一樣,但他指向中文,指向漢語,指向我們所有人的母語。
我想說,一個言說母語的人,可能不在母國,可能恐懼他的母國,被他的母國迫害,但他的生命卻是母語,他靠母語自救,甚至拯救沒落的母語。木心先生,是一個例子。他用母語調整和母國的關係,可能正是憑了母語,在內心和母國分離。
在木心的個案中,母語的力量,大於母國,高於母國。他說,「我是翻了臉的愛國主義者」。他回國後,臨死前,偷偷寫道——我在他的遺稿裏面發現的——他說:「向世界出發,流亡,千山萬水,天涯海角,一直流亡到祖國、故鄉。」
這段話,是我見過對母國問題的最高見解,非常決絕,非常瀟灑。他把母國、故鄉、老家、祖宅,統統看成流亡之地,而陪他流亡的,是他的母語。
這不是一個中國人的思維,而是西方 「人權高於主權」 的思維,是尼采 「藝術高於一切」 的思維。自古以來,故鄉、故國、故園,是中國古典詩人的終極鄉愁,可是木心把故國、故園視爲流亡之地。他用古老、優美、簡練的母語——譬如「千山萬水」,譬如「天涯海角」——實踐了他的世界主義和個人主義。他用母語推開母國,他背離母國的鄉愁,對母語表達敬意。
不管新加坡華人面對華語是怎樣的情結,但大家願意同意:一個現代中國人,不會說母語,是屈辱和尷尬;一個現代中國人,不會說英語,另是一種屈辱和尷尬。諸位能說母語,又能說英語,比起海外千千萬萬不懂英語,只說母語和方言的華僑,我想,新加坡華人免除了雙重的屈辱和尷尬。
我說錯了嗎?
再者,千千萬萬海外華僑,說著母語,或無法回到母國,或不肯回到母國,或回到母國感到失落……我相信,在座諸位大部分,可能也免除了無法回去,不肯回去,回去失落的苦境。我當過十八年僑民,我羨慕在座各位,爲諸位驕傲。我羨慕,因爲大家又會華語,又會英語。我驕傲,是因爲大家仍然在爲免除更深層面的屈辱,而爭奪華語在更高層面的尊嚴。
今天就這樣子,可以嗎?
(全體鼓掌)
希望沒有傷害到哪一位,如果傷害了,別上來打我,怎麼都行。
by 彭文淳
http://blog.omy.sg/purefilms/2014/04/14/%E6%AF%8D%E8%AA%9E%E8%88%87%E6%AF%8D%E5%9C%8B%EF%BC%8D%E9%99%B3%E4%B8%B9%E9%9D%92%E6%BC%94%E8%AC%9B%E5%85%A8%E6%9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