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水果之王的「榴槤」,於夏日進入盛產期,主要產於汶萊、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品質優良並供給全球需求。其果肉呈淡黃色、果肉綿密、軟香味甜,因氣味特殊且口感濃郁如冰淇淋,讓許多人愛不釋口,但也有不少人因其特殊氣味或口感而避而遠之
榴槤為何會散發濃烈且揮之不去的氣味?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經科學家破解其基因,並將研究發表在《自然遺傳學》中指出,該氣味與其內部產生的硫化物有關,是一種由脂類化合物合成之醇厚果香。當中控制合成硫化物的相關基因在成熟時會被刺激,便讓果肉在成熟時散發出刺激張揚的氣味。而氣味感受十分主觀,所以有人覺得奇香無比,自然也有人聞之色變!
就中醫觀點而言,榴槤屬性溫熱,味甘,歸肝、腎、脾經,有強健身體,健脾補氣,補腎壯陽,活血散寒的作用。體質偏寒、虛弱的人,可適量食用榴槤,以補充體力。產後的婦女體質虛弱,忌吃生冷食物,也可根據體質吃些榴槤來補充營養。而燥性體質者,則應適量或避免食用
根據美國農業部資料指出,100克榴槤含有維生素B1(占每日建議攝取量的33%)、B2(17%)、B6(24%)、C(24%)以及多元維生素B及少量維生素A,亦含鎂、鉀、磷、鋅、鐵、鈣等富足的礦物質和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100公克的果肉含有170大卡的熱量,食用前應注意分量。若一次吃一顆榴槤,就會忽然攝取近千卡的熱量,可能會影響健康,這可不能開玩笑!以下「5個榴槤忘煩的理由」,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❶膳纖順暢促消化
一瓣榴槤的膳食纖維達9.23克,相等於一天攝取量的36%。,其豐富的膳纖能有助消化系統分泌並增進腸胃蠕動,以避免便秘與腹瀉
❷情緒愉悅助安眠
當中含色胺酸,屬胺基酸的一種,可有助增加體內的血清素和褪黑激素;又因糖分含量高,適量食用後可令人心情愉快,且有利提升睡眠品質
❸心血養護記性佳
含豐富鉀元素,可平衡人體細胞內之水分,使血壓平穩,減低心血管疾病的形成;並有助增進腦部血液循環,對於減低失智或失憶狀況有加分作用
❹滋陰補陽好健康
其含葉酸、鐵和銅等元素,能助女性紅血球的製造,亦可保護胎兒的腦和脊椎發展。而根據馬來西亞賽城醫藥大學學院基礎醫學系的研究,榴槤亦能提升性功能和體力,可提高男性精子的活躍度及雌性激素含量,以降低不孕機率
❺養顏美容增青春
蘊藏豐富維生素C,有利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將氧化壓力降低;亦具提升肌膚潤澤力,以減緩早衰及老化等現象,並包括皺紋、老人斑、黃斑點退化、脫髮、牙齒鬆動、關節炎等症狀。另,B群等植物營養素,則可避免壞細胞的形成,以保護身體的免疫系統運作正常化
#榴槤異味消
▶️口腔
將茶葉放入口中咀嚼30秒,漱口後便可去除異味。因茶葉的孔隙能夠吸附異味,原理與活性碳相似
▶️室內
將活性碳放置在吃過榴槤的地方,原理在於利用其碳中的多孔洞結構去吸附異味分子進而達到除臭的效果,不僅是異味,香味分子也能被吸附
▶️冰箱
用榴槤皮加適量清水燒開,如果有柚子皮、檸檬皮或橘子皮可同煮,煮好後再加適量清洗劑混合均勻,用抹布沾取擦拭冰箱內部,即可有消除異味作用
#榴槤的品種
1.D24
果肉色澤淺、纖維高,果核較大。口感滑順綿密,味道香甜並帶有奶香味
2.金鳳
果肉偏奶白色,果型偏細,個頭較小但肉厚核小。入口甜中帶微苦,尾韻帶有花香味
3.貓山王
產自馬來西亞,果肉呈薑黃色,味道濃郁,甜中帶甘,特徵是底部呈五角星形或六星形
4.寶石球
被喻為泰國高級的榴槤之一,青綠色外殼,體積較一般泰國榴槤小。果肉綿細爽口,果核較大
5.青尼
外觀與金枕頭相似,但外型較小,外殼顏色較綠,尾錐凹陷,果肉呈深黃,肉少果核大,香味濃郁
6.金枕頭
為最常見的品種,巨型呈橢圓狀,果皮帶有粗刺,尾錐凸出,果肉呈淡黃色,肉多種子小,味道清淡
7.干堯
來自泰國中部的特波爾Thonburi,當地農業部更將其選定為皇室御用的榴槤。其外型呈圓球狀,圓錐刺較細圓,頂部有根長莖。因產量較少,故價格高昂
#榴槤這樣吃
▶️現剖現吃,新鮮味美
▶️用保鮮膜包裹,放入冰箱冷凍後食用,口感猶如冰淇淋
▶️榴槤殼放入鍋內加水煮開,加適量鹽,放涼或冷藏,吃榴槤後可適量飲用,有利清火
#榴槤停看聽
⚠️榴蓮含有的糖分多屬單糖,包括果糖、葡萄糖等,其升糖指數GI值82,高血糖者和糖友應盡量避免食用
⚠️當過量會使腸胃無法吸收且上火,易出現眼睛生分泌物、牙齦腫痛或生口瘡。中醫認為,其性熱而滯,不可過量,易導致生痰、呼吸困難、面紅胃脹,甚至流鼻血等不適症狀
⚠️屬高鉀水果,患腎臟、心臟等疾患者應慎吃食;罹癌或有發炎症狀的人也不宜食用。榴槤屬性溫熱,燥熱體質(如口乾、長痘、便秘)者應少吃,一般人也該酌量,避免上火或造成身體負擔
⚠️榴槤與酒類勿共食,因身體攝取酒精後,需要分泌「乙醛脫氫」來分解酒精,但是榴槤當中含有「硫」的成分,會阻礙分泌,導致血內酒精含量過高,有可能造成酒精中毒,徵狀包括噁心、嘔吐和心跳加快等
#凱鈞話重點
#5個榴槤忘煩的理由
牙齦癌特徵 在 我每天都吃綜合維他命,那你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失智症權威醫師劉秀枝 失智了
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臺北榮總特約醫生。台灣失智症研究與治療的權威,更是她那個年代裡,少數可以當上主任的女醫生。
劉秀枝醫生這次刊登一封非常感人的信,平靜地道出輕度失智者的心聲,此信係獲得這位可敬的女士同意後刊載。
親愛的朋友:
我寫這封信只是想告訴大家我失智了。不過,不必震驚,目前還是輕度,否則我也無法寫這封信。當然,有些字眼想不起來,許多事情無法串在一起,思緒也常會中斷,因此這封信是在妹妹幫忙之下完成的。今年70歲的我,比各位年長許多,常和大家一齊聚餐、打高爾夫球、出國旅遊,相識相知,受大家的照顧已20年。妹妹常怪我不用心,丟三落四,一問再問,還把約定日期搞錯。
在一次出門忘了關水龍頭,把水塔裡的水流光後,妹妹帶我去看神經科醫師,經過仔細檢查,醫師告訴我得了失智症,是大腦退化所造成的阿茲海默症,並且開藥讓我服用,希望能退化得慢一點。從此,當我又忘了,妹妹不再有「不是告訴過你了」的責備語氣,或我反覆說時,也不會有「你說過好幾次了」的奇怪眼神,反而是輕聲細語的說「沒關係」或「我替你記住就好」,我就知道我是真的病了!我的高爾夫球技一向差,但最近半年來,連每一洞打了幾桿都記不清楚,到底揮的是第二桿還第三桿?球友都會幫我算桿數或請桿弟幫我算。那天打了幾洞後,我忽然問:「我們現在是打第一洞嗎?」看到球友們驚愕的眼光,我覺得是對大家承認我失智的時候了。
醫師說生病並不可恥,身體每一個器官都可能生病,失智症是大腦的疾病,就好像膽結石是膽囊的疾病;乳癌是乳房的疾病一樣。然而,我變得很沒有信心,容易恐慌,因為我不知道我將要踏出去的每一步對不對,要說出的話是不是已經說了多次,而且心裡想的無法表達,愈急愈講不出來。我常覺得氣喘不過來,在餐廳吃一頓飯,會上好幾次洗手間,兒子帶我去看心臟科和泌尿外科醫師,都說沒事,是因為緊張的關係。我瞭解我的記性和其他認知功能就像雙手握滿東西般,一面走,會一件一件的掉,甚至像沙灘上腳下的流沙,會很快的流失。也許有一天,我熟悉的路不會走,也叫不出你的名字,最終可能不會吃飯盥洗。但目前還是輕度失智的我還能揮桿,享受小白球進洞的喜悅,能享受美食,欣賞美景,也還聽得懂笑話,更能感受到大家的關愛,也許過後就不記得,的確是「活在當下」。
如果我們能攙扶一位因中風而行動不便的朋友,當他的柺杖,讓他慢慢走,也希望大家能接受一位因失智而容易遺忘的朋友,做他的引導,讓他慢慢來。有條有理是不失智者的生活習慣,但失智的人很難辦得到;改善的辦法,只有創造有利的條件,讓它慢慢修復。如果大腦是銀行,你的存款夠多嗎?儲備充足腦力存款,從今天開始。 有人問知名的神經學家斯默爾(Gary Small)醫師:年齡多大就太遲了?就算改變壞習慣,也不能保護自己的腦子了? 斯默爾醫師說,「請聽我大聲說明白:永遠不嫌晚,只要今天開始改善生活型態,就可以開始修復昨天的損傷。」
為了保持大腦的青春,必須改變生活型態,這些生活型態不僅可以照顧大腦,多數也能維持體能強健,不僅你的身體,連你的大腦也會變年輕。
1.細嚼慢嚥:
日本神經內科醫學博士米山公啟說,老人家愈缺少健全牙齒,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愈高。因為咀嚼時,大腦皮質區的血液循環量會增加,而且咀嚼也會激發腦神經的活動。
2.曬太陽:
台中榮總老人身心科主任卓良珍也建議,預防失智要多外出走走曬太陽。因為陽光能促進神經生長因子,像「長頭髮」一樣,使神經纖維增長。現在已經有專家研究曬太陽的量是否與失智症的發展有關,雖暫無定論,但每天接受陽光照射,至少能形成較好的睡眠模式,比較不容易憂鬱。
3.列清單:
「無論任何年紀,健全記憶運作關鍵都在於注意力」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記憶增強計劃執行主任史威爾醫師建議,藉由列下工作清單,將每日工作設立一個嚴格的程序,無論工作困難與否,都能幫助有效完成工作。你可試試規定自己中午11點半才讀E-mail,或是直到工作完成到某一個程度、才回覆一些較不緊急的電話,或是付完帳單才做別的事。
4.吃早餐:
吃早餐不僅為了健康,也為了大腦。過去常有人說小孩沒吃早餐上課無法專心,這是對的。因為大腦不具有儲存葡萄糖的構造,隨時需要供應熱量。經過一夜之後,大腦的血糖濃度偏低,如果不供應熱量,你會想睡、容易激動,也難以學習新知。
5.開車繫安全帶騎車戴安全帽:
頭骨雖很硬,腦卻很軟。無論年紀老少,腦傷對一生影響極大。你開車時不繫安全帶或邊講手機嗎?請戒掉腦傷風險的行為,也避免會重創腦部運動。
6.常做家事:
別小看做家事,做家事不僅要用腦、規劃工作次序,也要安排居家空間。曬棉被、洗衣服需要伸展身體,使用吸塵器也會使用到下半身肌肉。只要運用肌肉,便會使用到大腦額葉的運動區。況且,將骯髒油膩的碗盤洗乾淨、將髒亂房間整理清潔,成就感的刺激,也能為大腦帶來快感。
7.多喝水:
大腦有八成是水,只要缺水都會妨礙思考。臨床神經科學家、精神科醫師亞蒙(Daneil G. Amen)曾經掃瞄過一位知名的健美先生,他的腦部影 像很像毒癮患者,但他激烈否認。後來得知他拍照前為了看起來瘦一點,曾大量失水,而掃瞄的前一天他才剛拍照。後來經過水分補充後,腦部的影像看起來正常多了。
8.跟人笑笑打招呼:
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卓良珍主任認為,打招呼不但有人互動,降低憂鬱症的風險,而且為了主動打招呼,要記住對方的姓名與外特徵,也能提高自己的腦力。
9.每週走一條新路:
打破舊習、嘗試不熟悉的事可以激發短期記憶,建立大腦解讀訊息的能力。例如嘗試改變每天從家裡走到車站的路線、或是改變每天下車的車站,嘗試早一站或晚一站下車,或改變每天坐車的時間,單是做這項,就能對「前額葉」產生刺激。
10.健走:
身體懶得動對大腦很辛苦。有氧運動最好,可以使心跳加速,而且有些動作需要協調四肢可以活化小腦,促進思考,提高認知和資訊處理的速度。有氧運動很簡單,穿起球鞋出門健走即可。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發現,只要每週健走3次、每次50分鐘就能使思考敏捷。
11.深呼吸:
當你很焦慮時,做什麼都難。美國清晰大腦網站負責人芙喃達茲Alvaro Fernandezs提供一個取巧的冥想法:閉上眼睛、大拇指按小拇指,想像運動後美好的感覺,再深呼吸30秒鐘。然後大拇指按無名指,想像任何你喜歡的事物30秒鐘,然後再按中指回想一個受關愛的時刻30秒鐘,最後按食指、回想一個美麗的地方30秒鐘。
12.看電視少於1小時:
看電視通常不需用腦,所以愈少這麼做愈好。澳洲的研究人員在網路上測試29500人的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發現記憶力較好的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少於1小時。
13.吃葉酸和維生素B12:
這兩種維生素可以控制血液中會傷害大腦的同半胱胺酸。瑞士的研究發現,230位60歲以上的人攝取這兩種維生素過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是適量攝取的人的4倍。富含葉酸的食物如四季豆、蘆筍等,維生素B12如銀魚、鮭魚、沙丁魚等。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徐文俊提醒,維生素B12只存在於葷食,素食者要特別透過維他命補充。
14.吃香喝辣:
吃咖哩可以預防失智,因為咖哩中的「薑黃素」是一種高效能的抗氧化劑,可以抑制氧化作用傷害細胞,還能預防腦細胞突觸消失。薑黃不只用在咖哩,也用在抹在熱狗上的黃芥末。
15.每天都要用牙線:
美國20~59歲上千個個案的研究發現,牙齦炎、牙周病和晚年認知功能障礙有關。所以,聽從牙醫的建議,每天都要用牙線,每次刷牙的時間至少超過2分鐘。
(轉貼分享)
牙齦癌特徵 在 擁抱你的內在小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劉秀枝 國立陽明大學 兼任教授、臺北榮總特約醫生。 (台灣失智症研究與治療的權威,更是她那個年代裡,少數可以當上主任的女醫生。)
編按: 劉秀枝 醫生專欄這次刊登一封非常感人的信,平靜地道出輕度失智者的心聲,此信係獲得這位可敬的女士同意後刊載。
親愛的朋友,我寫這封信只是想告訴大家我失智了。不過,不必震驚,目前還是輕度,否則我也無法寫這封信。當然,有些字眼想不起來,許多事情無法串在一起,思緒也常會中斷,因此這封信是在妹妹幫忙之下完成的。
今年70歲的我,比各位年長許多,常和大家一齊聚餐、打高爾夫球、出國旅遊,相識相知,受大家的照顧已20年。妹妹常怪我不用心,丟三落四,一問再問,還把約定的日期搞錯。在一次出門忘了關水龍頭,把水塔裡的水流光後,妹妹帶我去看神經科醫師,經過仔細檢查,醫師告訴我得了失智症,是大腦退化所造成的阿茲海默症,並且開藥讓我服用,希望能退化得慢一點。從此,當我又忘了,妹妹不再有「不是告訴過你了」的責備語氣,或我反覆說時,也不會有「你說過好幾次了」的奇怪眼神,反而是輕聲細語的說「沒關係」或「我替你記住就好」,我就知道我是真的病了!
我的高爾夫球技一向差,但最近半年來,連每一洞打了幾桿都記不清楚,到底揮的是第二桿還第三桿?球友都會幫我算桿數或請桿弟幫我算。那天打了幾洞後,我忽然問:「我們現在是打第一洞嗎?」看到球友們驚愕的眼光,我覺得是對大家坦承我失智的時候了。
醫師說生病並不可恥,身體每一個器官都可能生病,失智症是大腦的疾病,就好像膽結石是膽囊的疾病;乳癌是乳房的疾病一樣。 然而,我變得很沒有信心,容易恐慌,因為我不知道我將要踏出去的每一步對不對,要說出的話是不是已經說了多次,而且心裡想的無法表達,愈急愈講不出來。
我常覺得氣喘不過來,在餐廳吃一頓飯,會上好幾次洗手間,兒子帶我去看心臟科和泌尿外科醫師,都說沒事,是因為緊張的關係。 我瞭解我的記性和其他認知功能就像雙手握滿東西般,一面走,會一件一件的掉,甚至像沙灘上腳下的流沙,會很快的流失。也許有一天,我熟悉的路不會走,也叫不出你的名字,最終可能不會吃飯盥洗。但目前還是輕度失智的我還能揮桿,享受小白球進洞的喜悅,能享受美食,欣賞美景,也還聽得懂笑話,更能感受到大家的關愛,也許過後就不記得,的確是「活在當下」。
如果我們能攙扶一位因中風而行動不便的朋友,當他的柺杖,讓他慢慢走,也希望大家能接受一位因失智而容易遺忘的朋友,做他的引導,讓他慢慢來。
15個不會失智的生活習慣如果大腦是銀行,你的存款夠多嗎?儲備充足的腦力存款,從今天開始。 有人問知名的神經學家斯默爾(Gary Small)醫師:年齡多大就太遲了?就算改變壞習慣,也不能保護自己的腦子了?斯默爾醫師說,「請聽我大聲說明白:永遠不嫌晚,只要今天開始改善生活型態,就可以開始修復昨天的損傷。」為了保持大腦的青春,必須改變生活型態,這些生活型態不僅可以照顧大腦,多數也能維持體能強健,不僅你的身體,連你的大腦也會變年輕。
1.細嚼慢嚥 日本神經內科醫學博士米山公啟說,老人家愈缺少健全牙齒,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愈高。因為咀嚼時,大腦皮質區的血液循環量會增加,而且咀嚼也會激發腦神經的活動。
2.曬太陽 台中榮總老人身心科主任卓良珍也建議,預防失智要多外出走走曬太陽。因為陽光能促進神經生長因子,像「長頭髮」一樣,使神經纖維增長。現在已經有專家研究曬太陽的量是否與失智症的發展有關,雖暫無定論,但每天接受陽光照射,至少能形成較好的睡眠模式,比較不容易憂鬱。
3.列清單 「無論任何年紀,健全記憶運作關鍵都在於注意力」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記憶增強計劃執行主任史威爾醫師建議,藉由列下工作清單,將每日工作設立一個嚴格的程序,無論工作困難與否,都能幫助有效完成工作。 所以你可以試試規定自己中午11點半才讀E-mail,或是直到工作完成到某一個程度才回覆一些較不緊急的電話,或是付完帳單才做別的事。
4.吃早餐 吃早餐不僅為了健康,也為了大腦。過去常有人說小孩沒吃早餐上課無法專心,這是對的。因為大腦不具有儲存葡萄糖的構造,隨時需要供應熱量。經過一夜之後,大腦的血糖濃度偏低,如果不供應熱量,你會想睡、容易激動,也難以學習新知。
5.開車繫安全帶騎車戴安全帽 頭骨雖然很硬,腦卻很軟。無論年紀老少,腦傷對一生影響極大。你開車時不繫安全帶或邊講手機嗎?請戒掉腦傷風險的行為,也避免會重創腦部的運動。
6.做家事別小看做家事,做家事不僅要用腦規劃工作次序,也要安排居家空間。曬棉被、衣服需要伸展身體,使用吸塵器也會使用到下半身肌肉。只要運用肌肉,便會使用到大腦額葉的運動區。況且,將骯髒油膩的碗盤洗乾淨、將髒亂房間整理清潔,成就感的刺激,也能為大腦帶來快感。
7.多喝水 大腦有八成是水,只要缺水都會妨礙思考。臨床神經科學家、精神科醫師亞蒙(Daneil G. Amen)曾經掃瞄過一位知名的健美先生,他的腦部影像很像毒癮患者,但他激烈否認。後來得知他拍照前為了看起來瘦一點,曾大量失水,而掃瞄的前一天他才剛拍照。後來經過水分補充後,腦部的影像看起來正常多了。
8.跟人笑笑打招呼 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吧。卓良珍主任認為,打招呼不但有人際互動,降低憂鬱症的風險,而且為了主動打招呼,要記住對方的人名與外型特徵,也能提高自己的腦力。
9.每週走一條新路 打破舊習、嘗試不熟悉的事可以激發短期記憶,建立大腦解讀訊息的能力。例如嘗試改變每天從家裡走到車站的路線或是改變每天下車的車站,嘗試早一站或晚一站下車,或改變每天坐車的時間,單是做這項,就能對前額葉產生刺激。
10.健走 身體懶得動對大腦很辛苦。有氧運動最好,可以使心跳加速,而且有些動作需要協調四肢可以活化小腦,促進思考,提高認知和資訊處理的速度。有氧運動很簡單,穿起球鞋出門健走即可。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發現,只要每週健走3次、每次50分鐘就能使思考敏捷。
11.深呼吸 當你很焦慮時,做什麼都難。美國清晰大腦網站負責人芙喃達茲Alvaro Fernandezs提供一個取巧的冥想法: 閉上眼睛、大拇指按小拇指,想像運動後美好的感覺,深呼吸30秒。然後大拇指按無名指,想像任何你喜歡的事物30秒,然後再按中指回想一個受關愛的時刻30秒,最後按食指回想一個美麗的地方30秒。
12.看電視少於1小時 看電視通常不需用到腦,所以愈少這麼做愈好。澳洲的研究人員在網路上測試29500人的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發現記憶力較好的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少於1小時。
13.吃葉酸和維生素B12 這兩種維生素可以控制血液中會傷害大腦的同半胱胺酸。瑞士的研究發現,230位60歲以上的人攝取這兩種維生素過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是適量攝取的人的4倍。富含葉酸的食物如四季豆、蘆筍等,維生素B12如鮭魚、沙丁魚等。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徐文俊提醒,維生素B12只存在於葷食,素食者要特別透過維他命補充。
14.吃香喝辣 吃咖哩可以預防失智,因為咖哩中的薑黃素是一種高效能的抗氧化劑,可以抑制氧化作用傷害細胞,還能預防腦細胞突觸消失。薑黃不只用在咖哩,也用在抹在熱狗上的黃芥末。
15.每天都要用牙線 美國20~59歲上千個個案的研究發現,牙齦炎、牙周病和晚年認知功能障礙有關。所以,聽從牙醫的建議,每天都要用牙線,每次刷牙的時間至少超過2分鐘。
~轉 載:邱 蚓~
牙齦癌特徵 在 【口腔癌】口腔黏膜病變癌變的徵兆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