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遙遙無期的星光旅社(艋舺謝宅)
上圖與中圖由張哲生攝於2021年4月3日,下圖由張哲生攝於2021年2月11日。
坐落在臺北市萬華區長沙街和西昌街口西南隅的星光旅社,早在1999年初被臺北市政府指定為古蹟「艋舺謝宅」,可惜該屋年久失修,目前僅在其外搭設鋼棚以保護建物,但後續之整修復原工程則是多年不見動靜。
在我小時候,這間名為「星光旅社」的老舊旅館已經沒有在營業(1971年歇業),我曾和鄰居進去玩過幾回,對裡頭的天井印象深刻,關於謝姓屋主的故事也略有耳聞;如今它成了古蹟「艋舺謝宅」,卻已不見天日許久,希望能早日見到它修復後的模樣。(不過,這裡真的有在進行修復工程嗎?)
「艋舺謝宅」位於臺北市萬華區西昌街88號,所在之地為艋舺市街發源地「番薯市(今貴陽街二段)」附近,原是一座三落大宅。此宅最初建於清光緒16年(1890年)左右,曾經是著名的「郊行」,掌握台臺北與漳泉間的貿易,對艋舺歷史發展有不少貢獻。
謝宅原為歐陽長庚所有,他於1880年代由福建晉江移民至艋舺,開設「建發船頭行」,專營閩南與北臺灣之間的貨物運輸,因生意興隆,遂於1890年代興建此一豪宅。民國34年(1945年),歐陽家傳至第三代歐陽江淮,因財務日漸困難,又將此宅賣給同窗謝溪圳。
原在廈門開設「建松洋行」作布匹生意的謝溪圳,於民國38年(1949年)返台定居於此,將其改闢為旅社與住家兩用的街屋。
此宅坐西向東,原為泉州建築「三落」帶有「左右護龍」的大厝,後因日治時代拓寬道路,此宅部份被拆,前落成了兩側臨街的三角窗街屋。
民國41年(1952年),謝宅進行整修,將原為船頭行的第一落兩層樓臨街建築修改為「星光旅社」;後又將昔日歐陽家族提供作為貨船船工住宿的第三落,改建成二樓磚木構造的「月光浴室」,但由於浴室需燃燒煤炭而屢遭環保局控告,便於民國60年(1971年)結束營業,於1970年代初期改建為四樓公寓。
第一落的星光旅社除了二樓改成旅館建築的隔間外,主要構造、規模、外觀風貌仍保有1890年代初建時的風格,房間面積分割狹小。屋身修建後,主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子使用磚砌,樓板則為傳統木桁架,木結構樑架高大,這種磚木混合構造盛行於日治時期的明治與大正年間。屋頂桁架為西洋式的三角桁架的變形;一樓外側附有拱廊騎樓,二樓則開設弧拱窗;牆面為洗石子材質,兩層樓間有一綠色裝飾帶。
第二進屬傳統閩南式的木構建築,面寬三開間。屋頂為硬山單簷式,並鋪以仰合瓦,採用火形山牆,山牆下有青釉花磚的通氣窗。中廳的樑架為疊斗式構造,兩側木隔牆為仿「閣樓挑台」的做法,收以精緻的格柵欄杆,更有抬高內部屋架的效果。中廳前步口作為前檐廊,內部構架為四桁架,捲棚屋頂,通樑下有透雕的通檖。入口採「三關六扇」門,左右四片格扇,上有螭龍透雕,造型生動,雕工精湛,為艋舺地區所罕見。正廳裡也有雕刻精美的神龕,奉祀祖先及神明,神龕的後方留有「前堂後」,是通往後方院落的空間。
院落間有一天井,被設置為簡單的小庭院,其護欄有石刻造型。天井兩側為廂房,廂房屋頂為平面,其樓頂與第一落後方二樓露台都築有高八十公分的女兒牆,中砌有青釉花瓶欄杆。第一落後方的門板上刻有「松、蘭、竹、梅」等造型。
1999年1月7日,艋舺謝宅被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宅第類,以作為清代中葉郊行的歷史回憶,並為1950年代鬧市裡傳統客棧的代表。
指定為古蹟之理由如下:
一、艋舺謝宅為臺北市僅存之清中葉郊行遺構,雖只剩第二進廳堂,但仍具有艋舺商業使之價值。
二、第一進內廳近代改建為旅社,內部為日式風格,亦具有時代特色。
三、第二進為閩南式傳統建築,用料巨大,木彫精美,深具藝術價值。
但該屋因年久失修,目前第一落(星光旅社)外觀施作鋼棚架工程,給予建物保護,尚待修整;後又因前面道路施工使地基下陷,如今老屋岌岌可危。謝家尚有一子孫住在兩側早已破舊的廂房,並開設雜貨舖,正處在老屋翻修和古蹟維護的兩難之中,期待政府能將已被列為古蹟的謝宅早日維修完善。
我在2014年1月19日拍攝的艋舺謝宅:http://goo.gl/FyJ0d1
營柱變形維修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情緒:爆發的三層次】
過年前,熟知我的人,都知道我的先生,在我急著開車出門工作前,把家中的轎車的後車廂蓋子給撞壞了。
當時的情況是,先生熱心的帶川川到機械停車場的車庫,取出放置在後車廂的腳踏車,想讓孩子騎車,卻沒有順手把車廂蓋蓋回去,就這樣跟著女兒離開了。
由於後桶蓋沒蓋,鄰居使用機械停車位時,後桶蓋高過機械停車格的限制,於是就這樣被機械停車格直接撞歪了,扭曲變形非常嚴重。
我是在車子撞壞的第二時間接到管理室來電,通知我的車子被撞壞了,起因是我沒有關上後車廂的蓋子。
當時我聽得一頭霧水,但隨即想起,肯定是先生剛剛使用車子時,忘了關。
我立刻跑去質問我的先生,確定是不是他真忘了關後車蓋。
先生當時在廁所幫狗兒洗狗,他大叫一聲,表示真的是他疏忽沒蓋蓋子呀。
先生問我該怎麼辦,老實說,當時我的腦袋嗚嗡作響,我全身發涼,因為當天我就需要用車上山辦營隊,現在車壞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能感覺我憤怒的情緒一直往上冒,火熱的,從腹部,燃燒到咽喉,最後漲滿了整顆腦袋,我明白自己非常想要發洩我憤怒的情緒,以罵,以怒吼,以肢體。
但最後,我什麼都沒做。
我只跟先生說:你趕快去看看車子吧,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先生去看車後,我進了廁所,接著先生未完成的工作,幫狗兒洗澡、吹毛、清潔等等。
最後先生開著後車廂開口笑的車子,在街上繞了一圈,找不到修車的地方,只得又回家。回家後,我已經把狗兒打理乾淨,等著開車送孩子去褓母家,並且山上展開為期三天的工作。
對於這個事件,我能感覺,我是忍著情緒,不發一語,並且依舊進行我已安排好的事物。
開車開口笑的車,即將送孩子到褓母家之際,我終於開口對先生說話了。
我嘆了口氣,才說:「對於這整件事情,你有什麼想法嗎?」
先生懊惱的說:「我本來想說拿了腳踏車,只一下下,等等騎完我就回來關車蓋,沒想到騎完我們就回家了,因此忘記車蓋了,我真該養成順手就關車蓋的習慣。」
我點著頭:「是阿,真的應該要養成順手關車蓋呀!車子壞在上山工作前,對我們而言,影響甚劇呀!希望你記住這次的事故,下次別再忘了。」
說完這句,我知道,我已完全放下怒氣了,我明顯感覺胸口、腹部、腦袋,都不再如剛剛的灼熱,我已經全然接受這次的意外了呀。
事故後,為了此事,朋友與我有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我才想起,我跨越了情緒帶來的行為的三個層次,因此沒有釀成更大的爭執,我把我與朋友的對話,紀錄於底下────
朋友:「妳為什麼不罵你先生,他做出這樣的行為,真的應該好好罵他,以洩心頭怒火!」
我:「我罵了他,就會想打他。」
朋友:「那就打阿,他這樣的行徑,真的該打!」
我:「我打了他,就會想殺他。」
朋友:「阿?」
我:「你以為,他會乖乖讓我罵嗎?被罵,心情不好,就會頂嘴,一頂嘴,我就會想用更大的暴力制止他的頂嘴,不是嗎?」
朋友:「那就打一打就好,怒氣就會消了啦,不用到殺。」
殺人,當然只是一種情緒上的形容詞,但如果真的動手打了人,難道對方就會乖乖挨打,不會回手嗎?萬一對方回手,難道不會升起我更多怒氣嗎?社會上許多衝突殺人的事件,也就是這麼來的呀!
情緒並不是萬惡的淵藪,但情緒一旦變成事件的主人,就會混淆了原本用意,我和先生的相處,肯定就會變成以情緒對抗情緒的狀態,那樣的狀態並不是我樂見的。
我很慶幸自己情緒來臨時,我能感覺到有個「小我」在窺看我的情緒,讓我很快速的看清以情緒怒罵的模式來處理這件事,完全無濟於事,於是我當下選擇了另一條平穩情緒的路徑。
這讓我想起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Festinger)的法則,他說: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事實上,確實如此呀!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親子關係,兩性關係的相處上,肯定會面臨到很多事情的不如意,甚至意外,如果我們都以高張怒氣的情緒反應來面對,那麼後果肯定會更糟。反言之,如果任何事,我們都能在接納情緒後,得到平緩的情緒,那麼很多不必要的傷害,就能避免了呀。
Ps.補述:事後車子送修,車損害的遠比想像的大上好幾倍,最後只得換了後車廂蓋,換了兩支全新的鋼條支柱,拆了後窗玻璃藉此焊接支柱,進廠維修了12天,因為過年亟需用車,因此提早借調出場,下個月(3月)還得再繼續回廠維修。
=====================
【李儀婷的親子教養與溝通工作坊】
課程總表https://ez2o.com/54ZfT
課表:
1. 一秒讀懂孩子的情緒(非語言訊息):理解冰山理論
2. 三步驟解決親子&手足衝突:薩提爾模式的應對姿態
3. 五分鐘學會親子對話引導術:一致性的溝通姿態
4. 教養最終極的核心:建立孩子自我價值
場次:
【一日工作坊】
1.高雄場:2018.3.17(六)https://ez2o.com/0b5uB
2.台北場:2018/04/14(六)https://www.accupass.com/go/familly1
3.台中場:2018/06/09(六)課程活動將於近日上架
【二日工作坊】
1.(預告)台北場:9/15~9/16(由長耳兔心靈維度https://www.facebook.com/lopwilldo/主辦)
#李儀婷的親子教養部落格:https://goo.gl/XftzVi
【薩提爾模式~親子教養工作坊】
一、.9月份 9/16(六)教養工作坊(僅剩2個名額)
報名表單:https://goo.gl/wrbgTd
二、11月份 11/11(六)教養工作坊(加開場)
報名表單:https://old.accupass.com/go/familly
三、預告11月份 11/25(六)緊急加開「台中場」教養工作坊
報名表單:https://old.accupass.com/go/family2
課表:
1. 一秒讀懂孩子的情緒(非語言訊息):理解冰山理論
2. 三步驟解決親子&手足衝突:薩提爾模式的應對姿態
3. 五分鐘學會親子對話引導術:一致性的溝通姿態
4. 教養最終極的核心:建立孩子自我價值
#李儀婷的親子教養部落格:https://goo.gl/XftzVi
營柱變形維修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情緒:爆發的三層次】
過年前,熟知我的人,都知道我的先生,在我急著開車出門工作前,把家中的轎車的後車廂蓋子給撞壞了。
當時的情況是,先生熱心的帶川川到機械停車場的車庫,取出放置在後車廂的腳踏車,想讓孩子騎車,卻沒有順手把車廂蓋蓋回去,就這樣跟著女兒離開了。
由於後桶蓋沒蓋,鄰居使用機械停車位時,後桶蓋高過機械停車格的限制,於是就這樣被機械停車格直接撞歪了,扭曲變形非常嚴重。
我是在車子撞壞的第二時間接到管理室來電,通知我的車子被撞壞了,起因是我沒有關上後車廂的蓋子。
當時我聽得一頭霧水,但隨即想起,肯定是先生剛剛使用車子時,忘了關。
我立刻跑去質問我的先生,確定是不是他真忘了關後車蓋。
先生當時在廁所幫狗兒洗狗,他大叫一聲,表示真的是他疏忽沒蓋蓋子呀。
先生問我該怎麼辦,老實說,當時我的腦袋嗚嗡作響,我全身發涼,因為當天我就需要用車上山辦營隊,現在車壞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能感覺我憤怒的情緒一直往上冒,火熱的,從腹部,燃燒到咽喉,最後漲滿了整顆腦袋,我明白自己非常想要發洩我憤怒的情緒,以罵,以怒吼,以肢體。
但最後,我什麼都沒做。
我只跟先生說:你趕快去看看車子吧,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先生去看車後,我進了廁所,接著先生未完成的工作,幫狗兒洗澡、吹毛、清潔等等。
最後先生開著後車廂開口笑的車子,在街上繞了一圈,找不到修車的地方,只得又回家。回家後,我已經把狗兒打理乾淨,等著開車送孩子去褓母家,並且山上展開為期三天的工作。
對於這個事件,我能感覺,我是忍著情緒,不發一語,並且依舊進行我已安排好的事物。
開車開口笑的車,即將送孩子到褓母家之際,我終於開口對先生說話了。
我嘆了口氣,才說:「對於這整件事情,你有什麼想法嗎?」
先生懊惱的說:「我本來想說拿了腳踏車,只一下下,等等騎完我就回來關車蓋,沒想到騎完我們就回家了,因此忘記車蓋了,我真該養成順手就關車蓋的習慣。」
我點著頭:「是阿,真的應該要養成順手關車蓋呀!車子壞在上山工作前,對我們而言,影響甚劇呀!希望你記住這次的事故,下次別再忘了。」
說完這句,我知道,我已完全放下怒氣了,我明顯感覺胸口、腹部、腦袋,都不再如剛剛的灼熱,我已經全然接受這次的意外了呀。
事故後,為了此事,朋友與我有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我才想起,我跨越了情緒帶來的行為的三個層次,因此沒有釀成更大的爭執,我把我與朋友的對話,紀錄於底下────
朋友:「妳為什麼不罵你先生,他做出這樣的行為,真的應該好好罵他,以洩心頭怒火!」
我:「我罵了他,就會想打他。」
朋友:「那就打阿,他這樣的行徑,真的該打!」
我:「我打了他,就會想殺他。」
朋友:「阿?」
我:「你以為,他會乖乖讓我罵嗎?被罵,心情不好,就會頂嘴,一頂嘴,我就會想用更大的暴力制止他的頂嘴,不是嗎?」
朋友:「那就打一打就好,怒氣就會消了啦,不用到殺。」
殺人,當然只是一種情緒上的形容詞,但如果真的動手打了人,難道對方就會乖乖挨打,不會回手嗎?萬一對方回手,難道不會升起我更多怒氣嗎?社會上許多衝突殺人的事件,也就是這麼來的呀!
情緒並不是萬惡的淵藪,但情緒一旦變成事件的主人,就會混淆了原本用意,我和先生的相處,肯定就會變成以情緒對抗情緒的狀態,那樣的狀態並不是我樂見的。
我很慶幸自己情緒來臨時,我能感覺到有個「小我」在窺看我的情緒,讓我很快速的看清以情緒怒罵的模式來處理這件事,完全無濟於事,於是我當下選擇了另一條平穩情緒的路徑。
這讓我想起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Festinger)的法則,他說: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事實上,確實如此呀!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親子關係,兩性關係的相處上,肯定會面臨到很多事情的不如意,甚至意外,如果我們都以高張怒氣的情緒反應來面對,那麼後果肯定會更糟。反言之,如果任何事,我們都能在接納情緒後,得到平緩的情緒,那麼很多不必要的傷害,就能避免了呀。
Ps.補述:事後車子送修,車損害的遠比想像的大上好幾倍,最後只得換了後車廂蓋,換了兩支全新的鋼條支柱,拆了後窗玻璃藉此焊接支柱,進廠維修了12天,因為過年亟需用車,因此提早借調出場,下個月(3月)還得再繼續回廠維修。
=====================
【李儀婷的親子教養與溝通工作坊】
課程總表https://ez2o.com/54ZfT
課表:
1. 一秒讀懂孩子的情緒(非語言訊息):理解冰山理論
2. 三步驟解決親子&手足衝突:薩提爾模式的應對姿態
3. 五分鐘學會親子對話引導術:一致性的溝通姿態
4. 教養最終極的核心:建立孩子自我價值
場次:
【一日工作坊】
1.高雄場:2018.3.17(六)https://ez2o.com/0b5uB
2.台北場:2018/04/14(六)https://www.accupass.com/go/familly1
3.台中場:2018/06/09(六)課程活動將於近日上架
【二日工作坊】
1.(預告)台北場:9/15~9/16(由長耳兔心靈維度https://www.facebook.com/lopwilldo/主辦)
#李儀婷的親子教養部落格:https://goo.gl/XftzVi
【薩提爾模式~親子教養工作坊】
一、.9月份 9/16(六)教養工作坊(僅剩2個名額)
報名表單:https://goo.gl/wrbgTd
二、11月份 11/11(六)教養工作坊(加開場)
報名表單:https://old.accupass.com/go/familly
三、預告11月份 11/25(六)緊急加開「台中場」教養工作坊
報名表單:https://old.accupass.com/go/family2
課表:
1. 一秒讀懂孩子的情緒(非語言訊息):理解冰山理論
2. 三步驟解決親子&手足衝突:薩提爾模式的應對姿態
3. 五分鐘學會親子對話引導術:一致性的溝通姿態
4. 教養最終極的核心:建立孩子自我價值
#李儀婷的親子教養部落格:https://goo.gl/Xftz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