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39] 細說分鏡 Vol.16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21
🖍正是因為如此,讓我們體驗到,攝影是一個剎那間的永恆
🖍沒有任何人能複製的他人的感動,
🖍每一個感動都是私密的,只有自己清楚
🖍因此我們才如此的著迷
照片帶來的意義,除了我們眼睛看得到的「 內容」,點線面組成的線條、曲線、圖案,色彩與亮暗表現之外,再加上作者的創作目的,這樣子就代表了這張照片的生命與價值嗎? 當然不只,想一想,是不是每次看自己的照片總是一看再看,縱使說不出千百字形容它對你的好,但若看著他人的作品,他人口沬橫飛地訴說照片的故事,我們也不容易觸動心弦,這代表我相信無論如何,照片與作者、觀者三人之間,總是有完全觸及不到與不同的心境。
🟥永恆、照片、與我們
太陽與月亮交際,照片地表上每一生態角落,這地球上沒有任何一樣東西可以長久永恆,萬般生物皆有生命周期,周而復始不斷循環,不過這樣想法也有些狹礙,「非生命」的物體也是有可能「永恆」的保存,就像是「數位照片」就可以透過電磁記錄方式一直保留下去,只要妥善的保存,比如定期的更新硬碟,小心使用,那麼一張數位照片哪怕過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他都能一如按下快門那一刻的模樣,「永恆」地保存下去。
🔹將照片透過拆解,透過電磁特性記錄,這個動作,只是記錄一張照片「01010001…」等二進制的數位資料,只是拼湊成圖案,我們稱為「照片」,若只把照片的「永恆保存」挶限在 0 與 1 的電磁特性記錄,若從這個角度來定義「數位照片的永恆」,就顯十分可惜,因為我們知道,電腦等物理電磁特性,只是保存了照片的「物理形式」,卻無法保存了「代表的意義」,那顯然不足以說服許多人,物理電磁性能如實永恆地記錄照片,一張照片除了這些 01 組成的資料以外,應該還有更多東西才對,沒錯,那就是「照片的故事」。🔹
就像前數篇文章提到「照片的故事」,就無法透過電磁特性記錄下來,除非像我這樣子的透過電腦、作業系統、中文輸入,將每張照片背後故事保留記錄下像,或著像是這篇文章存在目的 - 將我把這隻影片,每一分鏡、畫面、旁白等,再多說一點「分鏡後面的故事」,再透過數位檔案記錄下來,若能為照片做到這種方式的記錄,我才覺得那達到「永恆」更進一步。
🟥照片故事的生命
由於工作的關係,為了寫文、備課,我會有特定目的,在電腦硬碟裡不斷尋找某些照片,這時間的幅度可能一跨就是五年、十年,看到多年前的照片,有時會有一種陌生的感覺 – 像是在看別人的作品一樣陌生,有一種「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觸,這些照片無疑是我親手拍的,卻又有點距離,有些還想得到為何這個角度拍、拍來做什麼,但隨著時間越久,對這張照片解讀的空間也越有限,對一張照片記憶不斷的流失,而且還是數萬張照片,想想是有些可惜、恐怖。
🔹如果數位照片背後的 0 與 1 能保存所有的照片與故事,那就不會有上面的感觸,以及「照片意義在我們心中滋長」的可能。🔹
回到「照片背後的故事」這點,今天看這張照片,拍攝當下有了感受,了解為何這麼做、為何這麼拍,按下快門回家欣賞後,同時再為這張照片寫下故事,這樣子就結束了嗎? 不,還差得遠,當你時過境遷,過上好段時間,無意間再翻看同一張照片,你又會對這一張照片的故事,心裡又會有更多不同的感想 – 多年前的照片不變,同時留在照片底下的故事說明也一字不動,它就是電磁特性永恆不變數位記錄特性,但變得是我們,一張照片所帶來意義又更加延伸,好像他會跟隨著我們,隨著我們的人生滋長下去。
若真的有興趣,做一個實驗 (雖然我自己也沒這麼做過,相信挺好玩的),隨機挑一張最近拍的作品,寫下當下的感受,最好是字數多一點比較能記下更多的想法,過了半年好了,再把檔案打開來欣賞一下,再參考底下的照片故事,也許心裡不會有什麼變動,但如再過個半年、一年、二年再重看這份照片與資料,我相信心裡的感受絕對又更加不同。
照片與當時寫下的故事都是不變的,變的是我們,一張照片故事,似乎可以又再更加的無止境的延伸下去,若是以這個觀念看待照片的「永恆」,那就沒完沒了,一張照片對自己的意義與價值不斷的增生下去,但我們人生肉體生命有限,直到那一刻,照片生命或許才算是真的結束,自那時才開始「永恆」保留下去。
而正是如此過程,才會讓我重新體會「照片」「照片故事」與「我們」三者的關係是會不斷的變化,有些照片不但讓我重新回想起當下的感受,更因時間因素產生了模糊的距離,讓日後的我重複看這些照片,賦予了新的感受、價值,這樣子的心情每天都在我的大腦裡不斷的上演類似的劇碼,我才更去想著一些我們常說的「一張照片真的訴說千言萬語嗎?」「照片故事真的一成不變嗎?」「如何保留這樣感動持續下去」…等各個有趣的話題。
🟥剎那間的永恆
撰文的今天,我在擷取影片裡的畫面,想想當初製作這影片時,挑選適當的素材放進來,那時在挑選素材,也都是為了要傳達旁白所說的事情,比如說這句話「攝影是一剎那間的永恆」這句好了,為何挑選那張照片,我當然知道為什麼,因為這張照片一定要有一種「多踏一步、快慢一秒就失去眼前畫面的感動」的感受,所以我挑選了一段影片,我走在德國國王湖山林路徑時,不時抬頭欣賞這片湖邊森林的美,不時陽光自林間透射錯落進來的感受,那真的就是「多踏一步」就會錯過一些景像的場景,於是我選了這個片段影片、這張照片來說著「剎那間的永恆」。
🔹前面說到「永恆」,在我看來你很難去為永恆做一個邊界,我自己的邊界,就是直到我離開人世為止,這張照片所代表真正的故事,到此為止,沒了,再多的他人解讀都是個人多元詮釋,不是我的故事,但如果加個「剎那」兩個字,就更加簡單一些「剎那間的永恆」,就是那一個身體感受環境後的瞬間感受,所按下的快門,產生的照片,將照片生命剪裁至「那一刻」就好,我想還算是可以辦得到「永恆的保存那一刻」。🔹
意思是,若我們同意照片生命是會伴隨我們不斷的成長 (或是消失),我們只限定「某時、某刻」,也許就那 3-5 秒,那樣子來解讀一張照片「剎那的永恆」就稍微講得通了,至少按下快門當下前後一刻的心情,較不容易隨著我們時間生命的推移,而有太多不同的解讀。
🟥照片是私密的感動
到現在看到那張選進影片的照片,仍可回憶我胸前背後滾滾發燙的感覺,那天天氣正好,說不定超過 40 度絕對有的,但好在濃密林間給了旅人遮避的空間,流動的風讓我這一路稍感舒適些,不時仰望、回頭看看身處的環境多麼美好,還可聽到接駁船電動馬達,以及水面波動的聲音,這一路真是享受,若時間再給我多點,我更願意放慢腳步想想「我幹嘛來這裡」「走那麼快幹嘛」「幹嘛帶這多的相機與鏡頭在背後」等等雜念。
上頭這段短短 188 個字,你能感受多少? 我相信多或少,能帶給你近似的經驗,但與我當下拍下照片的感動仍有不少的距離,一來單單 188 個字是無法說完當下我所有的心情寫照,再乘個 10 倍來到 1880 字放在這裡,只能更拉近你,與「我跟照片」之間的距離,再極端想像一下,你跟我同一時刻走在一起,肩並肩步伐步速一樣,同樣抬起頭來,採著相同的構圖,但這一路來我們對那一刻旅程的感受絕對不同,相同的畫面,採用的曝光決定也不同,「你拍你的,我拍我的」,我們擁有各自對自己照片的感動,當下馬上交換看彼此的作品,還是無法百分之百感受對方心裡的那份心境。
🔹所以,每張照片帶來的感動,都是無法複製的,也是非常私密的故事,也只有自己最清楚,我們已經重複過類似的經驗無數次,相信你我都有類似的感受過,而這一層「私密的感動」如此的珍貴,而將照片「剎那間的永恆」解放開來,照片故事又隨著生命不斷的滋生出更多意義出來,唯有你與照片之間的「連結」,這種關係才得已存在,他人只能遠遠、盡可能感受,無論如何貼近你,始終只是隔在門外,透過細縫看著你與照片、作品間是如何的相知、相愛。🔹
我了解這層關係,多麼想為每張照片寫下與照片的連結與故事,但可惜那是一輩子無法做完的功課,我只能盡可能保留其 0 與 1 的電磁特性記錄下來,讓未來不同的我再次看到,除了帶來回憶,也希望給未來的我更多剌激與想像空間..
🔹「現在拍的照片,都是給未來自己的一份禮物」,當你這麼想,也許你會更珍惜每一張自己拍的照片,無論好壞,不用與他人比較,都是你自己的寶藏、禮物。🔹
最後再回到一個場景,聽著他人分享作品,無論表達過程如何,我們始終感到「照片與說者」與「我們」之間,還是有很大的距離,怎樣都能抓到說者與照片之間的感動、連結,對我來說,始終還是覺得「故事表達得好如隔層紗,反之表達拙劣如同隔座山」,那樣的感受,而我也能同樣換位思考,當別人聽著我如何分享我的作品,也是有著相同的感覺,最直接的例子就是 – 寫到這裡近 3400 字,你能感受我多少心境上的想法呢?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龍柱#北埔#慈天宮 在從事台灣清朝龍柱相關研究時,最重要的就是透過實物觀察,發現某些廟宇的龍柱是採用台灣本地石材,並在現場雕刻而成。 最好的例子就是北埔慈天宮,以當時的經濟及交通條件,位在山區的廟宇是很難進口石材或龍柱,做為興修改建之用。而解決的辦法即是招聘匠師們來此居住生活,並利用當地的岩場...
照片保存硬碟 在 Jon 就走走看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用過iPhone的人應該有知道,iPhone的售價是用儲存容量來分的,明明同一支手機,因為儲存容量不一樣可能差價會超過一萬,而需要大容量儲存空間,最直接的影響應該就是拍照的張數了,本來我不太拍照的,開始寫文之後,生活中所有大小事都想記錄下來,手機裡的照片數量爆增,光靠手機內建的儲存空間真的不太夠用所以找了Maktar 蘋果認證專家的20W GaN口袋快充搭配Qubii Duo USB-C 備份豆腐,充電同時自動備份,告別雲端也能用力按快門
【20W GaN口袋快充】半小時可以充滿50%電量,5W充電頭半小時只能充20%電量,效率真的差很多,畢竟現在包含我在內的很多人,大部份的工作和休閒都在手機上,手機充電需要離手的時間當然是越短越好了
Maktar網站上有【Qubii Duo USB-C 備份豆腐】搭配記憶卡合購的組合,一起買比較划算
它可以單獨用,加在任何充電座上都可以運行,也可以直接插上電腦讀取記憶卡裡的資料,當然我是把【20W GaN口袋快充】和【Qubii Duo USB-C 備份豆腐】組合在一起用,設計得很有一致性,接在一起就樣是同一個裝置,看著就覺得心情愉悅
使用【Qubii Duo USB-C 備份豆腐】可以搭配「Qubii Pro 備份豆腐」app,在app裡登入之後還可以享有延長保固至10年的福利
app的使用介面非常直覺,備份過去的照片都照日期排好了很容易查找,我用的這張記憶卡是之前放在相機裡的,現在拿來備份手機,不同裝置的照片也會自動分好資料夾,全家人的手機都備份在一起的話也不會亂掉,還可以備份社群軟體,例如FB、IG的照片
我的文章:https://hanging.ja-anything.com/?p=29376
【Maktar】QubiiDuo雙用備份豆腐
官網:https://r.maktar.com/76l
Maktar 蘋果認證專家 @maktar_tw
#手機備份 #備份 #充電頭 #豆腐頭 #QubiiDuo #蘋果認證 #隨身碟
#qubii #maktar #qubiiduo #備份神器 #備份豆腐
#キュービー #データバックアップ #データ保存 #microsd #便利アイテム #時短アイテム
照片保存硬碟 在 潛水夫Golden Retriever哞哞&喳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知道Rainbow媽咪要寄小禮物送哞哞喳喳,打開才驚喜的開始,畫中的哞哞喳喳,瞬間讓我想起哞哞喳喳小時我一點一滴帶過她們的回憶,尤其是哞哞,她小時候照片有80%放在硬碟壞了,永遠找不會這些記錄。看到這份禮物真的是送到心坎裡了...趕緊叫拔拔來看..愛畫畫的拔拔也非常喜愛這份禮物。
粉專的創立,其實就是因為哞哞的硬碟照片遺失了,飼養喳喳想保存她們的生活點滴而創立。粉專串連了好多跟粉絲們的小故事,很多故事也正在發生。
三年前寵物展外圍帶著哞哞喳喳等待,公車下來了一位清秀有氣質的短髮女孩,認出來是哞哞喳喳,我們留下了合照照片。這半年,因為我們救援的安啾長相,實在太像她現在領養的米克斯Rainbow,我們有緣分,能偶遇哞哞喳喳機率不高,Rainbow媽咪表示當時看到哞哞喳喳心中超開心,心中尖叫不斷,卻忘了抱抱哞哞喳喳。期待下次的相見。
還沒收到禮物前,我還真不知道Rainbow媽咪是創作者,第一次見到似顏繪作品,居然是我自己的毛孩,也認識了這作品的粉專 @Ciao Dog | 蹺班狗勾
很有意思的創作者,很有愛心的創作者,很有想法,才能的創作者。
謝謝妳的禮物❤我們全家都超級喜歡,會掛在小森嬣哞哞喳喳的專屬農場。也許有一天妳能造訪,看看妳的作品掛在那裡。。。
#蹺班狗勾 #似顏繪
https://www.facebook.com/CiaoDogDesign/
照片保存硬碟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龍柱#北埔#慈天宮
在從事台灣清朝龍柱相關研究時,最重要的就是透過實物觀察,發現某些廟宇的龍柱是採用台灣本地石材,並在現場雕刻而成。
最好的例子就是北埔慈天宮,以當時的經濟及交通條件,位在山區的廟宇是很難進口石材或龍柱,做為興修改建之用。而解決的辦法即是招聘匠師們來此居住生活,並利用當地的岩場找尋適當的石料,就近開鑿雕刻,來減少運送過程的耗損與費用。
這種採取現場雕刻的做法,對培植台灣本土相關石雕師傅具有一定的關鍵因素。匠師渡海而來,帶來的技術與工法,對當地民眾來說是最好學習觀摩的機會,也對石作事業有了更多的認識和了解,甚至匠師完工後留在台灣,例如日治時期的辛阿救家族及張火廣和張協成父子,對後學的養成及產業的發展,絕對有著正面的貢獻。
從現有資料來看,廣東潮州的粵派匠師是最早來台尋找機會,在兩百多年前的乾隆年間已經有用觀音石或砂岩雕刻的作品誕生,例如新莊廣福宮和嘉義水上苦竹寺等。咸豐年間前後福建惠安閩派匠師也前來,並在北港朝天宮及萬華祖師廟用觀音石材雕刻龍柱。
而在清朝最大規模粵派現場石藝雕刻並保存妥善的即是北埔慈天宮,同治年間共雕刻了八根紋飾柱,兩對龍柱和兩對人物柱,此外三川殿石獅及所有的牆堵也是用砂岩堆砌雕鑿而成。從雕刻的題材與內容來說,體現了客家鄉親的宗教觀與家庭觀,也為我們保存了相當珍貴的歷史文化資產。
北埔慈天宮的兩對龍柱,因為是現場雕刻,也產生了一些不見於其他廟宇類似作品的狀況,例如同對龍嘴牙齒的造型及排列為何會不同?兩對公龍中間的尾鰭為何被刻意敲斷,是基於何種理由而為之?改天有機會去北埔老街旅遊時,千萬別錯過,一定要去一探究竟呦!
【台灣龍柱】圖像拍攝過程經驗分享
2006年開始研究台灣龍柱,歷經四年的時間,過程中曾蒙國家文藝基金會美術類研究與調查補助,走訪台灣三百多間廟宇,拍攝超過兩萬多張的照片,最後撰寫了14萬餘字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且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審訂,華香園出版社發行。
因為是龍柱圖像造型研究,所以現場拍攝是無法避免的工作,有時一天要跑四、五間廟宇,拍到手酸到不行,不過這樣的過程也是讓自己重新認識台灣文化的契機。
有時下午三點過後,就會發現陽光會透過天井,照耀正殿,此時的廟裡充滿了神光普照的視覺氛圍,也是最適合拍攝正殿龍柱的時間。
升龍柱例的龍首是最難拍攝的,除非用梯子,不然沒有辦法拍攝到完全正面的照片,也就無法精確的做圖像分析的研究工作,但是梯子並不容易攜帶,所以我是先把相機固定在腳架上,再用雙手提高到龍首差不多的高度,最後用無線遙控快門線來幫助按下快門,當然因為不穩,所以都是設定三連拍的模式處理。
拍了這麼多張照片,儲存是一個最大的問題,買了一個桌上硬碟好備份,但是到了後期,因過度使用,結果把硬碟搞壞,萬分懊惱,只好花錢請人把硬碟資料的圖片救回。
修圖也是一份苦差事,背景過於凌亂,就只能用修圖軟體慢慢的塗黑,不過也發現透過如此這般的改造,視覺感受竟然完全不同,那種純雕塑的美感自然散發。當然用鐵欄保護的龍柱就愛莫能助,也就盡量挑選看不出有欄杆的照片,加減使用。
有時候運氣不好,只能多跑幾趟,像北港朝天宮第一次去的時候正逢大修,整個觀音殿是全部拆解編號,龍柱也用氣泡布完全密封。到鹿港龍山寺也是適逢大修,整個廟宇都圍起來,只好拜託廟方人員破例讓我進去拍攝,可惜五門殿那對乾坤交泰的龍柱,四周都佈滿施工用的鷹架,很難拍攝到理想的照片。
清朝龍柱都是單龍盤柱的佈局,一柱一龍,背後偶有八仙四獸,整體造型簡練,氣勢非凡,其中最讓人驚訝的是位在金山老街的慈護宮正殿龍柱下竟然出現螃蟹等水族造像,象徵台灣本土意識的抬頭,具有極為重要的文物價值。
偶爾來一趟台灣古廟之旅,看看那百年龍柱所散發的迷人魅力,也是不錯的文化旅遊新選擇呦!
北埔慈天宮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post/144900081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