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合作緣由
讓我們將時間倒回到1927年,剛過不惑之年並擔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蔣介石正思索一件事。
自清末以來,落後的中國就一直向西方列強學習軍事好提升實力,蔣介石麾下的國民革命軍也不例外。事實上,當國民黨在孫文提倡「聯俄容共」後,就跟蘇聯建立密切的軍事合作。
當時蘇聯除了輸送軍火,還派遣軍事人員協助訓練。像時任國民革命軍第7軍軍長─李宗仁的回憶中,就提到由他領導的廣西軍政府選擇投入國民政府,國民政府就撥贈了一批蘇聯製的莫辛那甘步槍裝備給廣西部隊。而李宗仁跟化名為「加倫將軍」的蘇聯軍事顧問─瓦西里·康斯坦丁諾維奇·布留赫爾有著不錯的交情,兩人還曾以白蘭地為賭注,來打賭軍事行動的發展。另外,作為蔣介石嫡系力量的國民革命軍第1軍,其成員是由蘇聯協辦的黃埔軍校畢業生組成,可見蘇聯軍事隊當時國軍的影響力極深。
而蘇聯的軍事協助效果也非常顯著,1926年,國民革命軍自廣州誓師北伐,1年後,國軍就攻佔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席捲全國之勢已是有目共睹。
但這一切都已經是過去式了。
1927年,蔣介石宣布清黨,利用武力排除國民黨內的共產黨勢力,這個舉動也讓國民黨與蘇聯的軍事合作宣告斷絕。
「沒了蘇聯,現在該和哪一個國家合作發展軍事呢?」蔣介石開始列出各種可能性。
日本?
由於距離近,加上明治維新的西化改革成效卓著,日本一直是清末中國學習軍事的主要流派之一,就連蔣介石自己都是日本軍校出身。但當時日本是國民政府的對手─奉系軍閥張作霖的合作對象,加上對中國的不懷好意,那是絕無合作之道理。
英國?美國?
雖然中國在一戰時,和這兩個昔日跟現今的世界第一強國屬同一陣線,但在戰後,英美兩國卻對當時陷入軍閥內戰的中國發起軍事禁運的制裁,美國更是瀰漫一股置身事外的孤立主義,自然不可能和國民政府進行軍事合作。
法國?
令人意外的是,這個老牌西方列強,竟跟國民政府表達過建立軍事合作的意願(甚至後來還說過中國政府可以不用付薪資給來華的法國將領,可謂半買半送),但蔣介石卻拒絕了。要說原因……「法國人在普法戰爭後,基本就沒打過什麼漂亮仗,這國家的軍事水平實在不靠譜呀。」
(在這裡,老ㄕ順便幫法國軍事「略微」平反。其實法國的軍事能力非常強悍,單以坦克製造為例,二戰初期,當時德國坦克對法國B1坦克的厚重裝甲完全束手無策。作為德國坦克部隊中最負盛名的指揮官─古德里安,就曾說過:「我看到德軍坦克主炮打在法軍坦克上,炮彈直接被對方裝甲彈開。」所以法國的軍事還是挺強悍的。
不過從事後諸葛的角度來看,國民政府沒選擇和法國進行軍事合作,倒也非常正確。因為二戰的法國在物資及軍備都擁有優勢的狀況下,卻被德國只用40多天的時間完敗。這個比普法戰爭還難看的戰績,也使法國人至今仍飽受調侃。)
「看來能合作的對象,就只有它了。」
蔣介石心中的最佳選擇,最後定睛在曾經是一戰中屬於敵對陣營的中歐強權─德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1870年才完成建國大業的德國,雖然是個新興國家,但在清末洋化運動中的重要性絲毫不弱於英法等老牌列強。
例如:號稱清末第一強軍的「北洋六鎮」,就是清朝聘用德國教官,並購買西洋軍火裝備的現代化部隊。而曾經排名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其主力艦「定遠」、「鎮遠」是由德國伏爾鏗造船廠打造。
所以中德兩國的軍事合作早有淵源,而德國軍事實力的強悍更是舉世聞名。
早在建國以先,德國的前身─普魯士,就以劣勢的國力及兵力,迅速扣倒奧地利、法蘭西兩大歐陸強權;到了一戰更是幾乎以一國之力強抗英法俄三大國,而且在美國參戰前,德國於東線戰場完勝俄國,西線戰場則佔領法國頗多的土地並保有主動權。
這也難怪德國即便是一戰的戰敗國,卻仍獲得蔣介石青睞。
問題是……德國人願不願意和當時的國民政府合作呢?
說來時機巧合,身為一戰戰敗國的德國,當時也對中國情投意合。
在外交上,德國需要有盟友,一方面改善身為戰敗國的國際形象,另一方面則是突破被英法兩國壓制下的外交困境。
在經濟上,德國因大戰耗損大量的人力、物力,戰敗後又身負2000億馬克的賠款,這讓德國經濟陷入蕭條。所以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企業,都迫切需要外銷收入重振經濟。
更實際的一點,就是失業的德國軍事人員需要找到頭路。因為在凡爾賽條約中,德國被規定只能保留10萬陸軍,極少數的海軍(分別是6艘過時的戰艦、6艘輕巡洋艦、12艘噸位數不足1000的驅逐艦、12艘魚雷艦),還有3個軍官學校;其他像:裝甲部隊、潛艦部隊、空軍部隊、化學部隊,一律廢除。一時之間,許多身懷絕技的德國軍人身陷窮困落魄的窘境(這其中就包含後來成為納粹德國元首的希特勒大大),成為社會上的不安定因素。
如果能跟其他國家進行軍事合作,不但能讓失業軍人盡展所長,還可以避免他們待在國內,成為治安上的未爆彈(像是咱們的阿希,就跑去參加了納粹黨後,竟然還發動了一場啤酒館政變試圖顛覆當時的德國威瑪政府)。
這邊廂,國民政府想要提升軍事科技,那邊廂,德國政府需要中國的市場以及原物料。
於是乎,蔣介石透過留學過德國的政治委員─朱家驊,先接觸德國民間的名望人士,之後向德國軍政界透漏蔣介石希望聘請德國軍事顧問的意願,並且開出一份理想人選的名單。
德國政府則開始研究中德合作的可行性,而當他們打開蔣介石的名單後,只見印入眼簾的第一人是: 奧古斯特·馮·馬肯森(August von Mackense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成為老蔣心中的顧問第一人選,馬肯森是何許人也?
此人在一戰中多次擔任東線戰場的軍團指揮,首先在1914年開戰之初連挫俄軍因此被封為德國陸軍元帥,後在1915年領軍橫掃巴爾幹戰場,攻佔了塞爾維亞以及羅馬尼亞。其用兵風格,就是充分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在遼闊的戰場中突破敵方防線,日後被封為中共開國十大元帥之首的朱德,甚至尊他為心中世界名將的第一人。
然後德國政府表示:「否決!」
德國政府接著看名單第二人,名字是:埃里希·魯登道夫(Erich Ludendorff)。他們不假思索地表示:「再次否決!」
如果說馬肯森是德國一戰中的東線戰場英雄,那魯登道夫則是德國戰爭後期的靈魂人物。
在一戰初期,魯登道夫以參謀長的身分協助上司興登堡在坦能堡重創俄軍,使德國在東線戰場由守轉攻;一戰中期,魯登道夫進入德國的參謀總部,開始制定許多重要戰略方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無限制潛艇戰」(也就是用潛艦擊毀所有通往敵方英國的船隻,這個戰略雖然後來成為美國參與一戰對抗德國的原因之一,但短期內,曾把英國逼到物資短缺的恐慌中,可見這個戰略的巨大殺傷力......無論是對敵我都是如此);到了戰爭後期,魯登道夫直接架空德國皇帝讓軍方成為實際執政單位,然後他先把列寧送回俄羅斯,引發俄羅斯的共產黨革命,使其退出一戰,從而讓德軍在東線中獲勝,後來又主持對西線戰場的大規模攻勢,曾一度讓德軍推進到法國首都巴黎的近郊。由這些經歷可以看到魯登道夫,是個能量巨大,並在戰略上極度大膽進取的有能人物。
那為何德國政府毫無懸念的拒絕讓上述兩人成為蔣介石的德國顧問?
絕不是因為德國人要把好人才留給自己用(馬肯森跟魯登道夫當時都已經從軍隊退役,而從魯登道夫後來還跟希特勒一起聯合搞政變,就知道他在德國政壇不受待見),而是因為在一戰落敗的德國,在簽署的凡爾賽條約被規定:「德國國民不得到外國政府或其部隊擔任軍事顧問,且德國政府有義務阻止有此意願的德國國民。」
所以德國政府很遵守這條規定,以至於他們阻擋國民前往國外從事軍事相關活動?答案是:倒也沒有。
其實德國政府蠻鼓勵退役軍人往國外發展。原因除了先前所提:可以解決凡爾賽條約限制下的軍人失業問題。另一方面,這些出國發展的軍人若是回到德國,說不定還能把在國外發展的經驗帶回到國內,促進本國軍隊發展。
像德國一戰中的王牌飛行員─烏德特,就在戰後跑去美國從事特技飛行表演。如果各位覺得烏德特只是跑去雜耍,所以跟軍事活動沒發生關係,那可就想簡單了;因為後來烏德特藉由這些飛行經驗,大力推動德國裝備俯衝轟炸機,也就是德國在二戰中具有相當知名度的斯圖卡轟炸機,成為德國日後閃擊戰的關鍵。
但魯登道夫和馬肯森卻有個問題導致無法出國,那就是:知名度太高,怕惹出爭議呀!
雖然各國為了讓德國保持穩定,對於德國中低階的退役軍人出國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畢竟條約白紙黑字寫在那,要是德國動作搞得太誇張,各國還是會跑來質問,尤其是魯登道夫這個基本把所有國家都打了個遍的猛人,那更是嚴加看管的對象。
接連打槍蔣介石的人選後,德國政府後來想到變通的方法:「乾脆讓魯登道夫推薦,一個可靠但知名度不高的人選去跟南京國民政府合作吧。」
而魯登道夫考慮一番後,則說:「讓馬克思‧鮑爾去中國活動吧。」
圖片為:
第一張─奧古斯特·馮·馬肯森,蔣介石預設德國顧問的首選
第二張─埃里希·魯登道夫,蔣介石第一批提出的顧問團人選之一
第三張─魯登道夫與希特勒合照
這兩人有一段時間密切合作,甚至一起策畫了啤酒館政變企圖奪取德國政權,但該政變很快被鎮壓,魯登道夫甩鍋給希特勒,自己完全沒被判刑,希特勒則為該事件背鍋吃了幾個月的牢飯,但也在蹲苦窯時,阿希完成他的著作─《我的奮鬥》
烏俄戰爭原物料影響 在 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產業隊長張捷(主流產業選股術-油價崩盤勢市場盪補充包):面對系統風險,保命比賺錢更重要
• 各位同學們大家好,我是產業隊隊長張捷,今天是2020年3/10號,一早幫大家國際盤勢的分析與整理,會以最快的速度發文給大家。結論就是反彈時,先減碼,持股水位降到50%以下,最好買股票的錢是現金,賠錢賺錢都賣,守紀律,保住自己的財富,等待下一次的機會來臨。
• 受到國際油價 9 日 重挫 20%、武漢肺炎疫情 (COVID-19) 持續蔓延之影響,美股昨夜能源股(艾克森美孚、雪弗龍等)的領跌之下,道瓊工業指數收盤下跌2013點,-7.79%,也因為股市、原油的下跌,也刺激各年期美債殖利率週繼續下挫,目前已全數低於 1%。
1. 石油輸出國OECD與俄羅斯無法達成減產協議:
• 原油價格崩盤,油價創下自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主要產油國沙特阿拉伯(可稱沙烏地阿拉伯或沙特)和俄羅斯爆發油價戰,此舉可能會導致全球油市受供應衝擊。
• 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周末均表示,它們將提高產量。此前,它們與其它主要產油國達成的一項為期三年的限產協議在上周五宣告結束。
• 起因: 上週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在維也納舉行會談之前,原本雙方關鍵人物都已經達成了初步接觸的共識,但是上週四開會的 OPEC 部長們經過兩輪磋商作出的決定,拋出一個比預期更大的減產提議:額外150萬桶 日的減產,且非 OPEC 成員國將為整體額外減產承擔 50 萬桶/日,並且減產協議要持續到年底,而不是只有第二季。新協議將意味著共計減產約360萬桶/日且維持到2020年底 ,相當於全球供應量的3.6% 。
• 俄羅斯的莫斯科大使,當然相對地對於臨時的提議,表顯出強悍的態度,俄羅斯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拒絕支持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再大幅減產的提議,於是,老師認為這種狀況有點類似外面風風雨雨,內部卻拿刀互砍,OPEC做出回應,甚至還決定取消對其自身產量的所有限制,這是想用危機的油價來 逼俄羅斯回到談判桌,如果互相這樣鬥氣下去,那麼到 3 月底,可能出現多年來首次 OPEC 產油國沒有產量限制的局面。
2. 油價下跌導致金融市場崩盤: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打頭浪
• 油價崩跌,張捷老師認為會有四個連鎖反應
• 第一,主權基金賣股:
中東主權基金中,沙烏地阿拉伯貨幣總局與阿布達比投資機構,持有台股上市上櫃公司市值分別為91與30億美元(舊資料),為第4大與第20大機構投資人,這些主權基金賣股求現,股價自然就往下走。
• 第二,債務問題:
油價崩跌,頁岩油與開採石油相關公司違約機率提高,影響美高收億債與銀行債。美國的頁岩油公司為了開採天然氣跟石油,在2008年之後陸續透過發債或是跟銀行貸款的方式,籌湊資金。
2008年美國的高收益債約 9940億美金,目前約有1兆8千億美元,其中約有20%是能源相關的公司所發的債。
而根據惠譽信評旗下公司的研究,2017年有1290億元,當中有20%是頁岩油公司所發的債,12%是中國的石油與天然氣。
因此油價的下跌,可能會讓這些公司因為付不出借貸的款項,進而違約甚至倒閉,油價越低違約風險越高,美國高收益債與銀行類股的價格自然呈現下跌的走勢。
• 第三,能源原物料出產國出口下滑:賣原物料的國家收入減少
賣石油的國家會影響匯率(資金外移)、總體經濟(賣油收入大減少)
對於新興市場國家主要有兩種獲利模式,一種是幫已開發國家代工賺製造出口財,比如台灣、中國。一種是賣原物料,比如鐵礦砂、石油,比如巴西、俄羅斯等。
因此當油價下跌,出口石油為主的國家,就會出現出口不振的打擊。
出口不振影響經濟+資金外移影響匯率下跌,
• 第四,心理因素:油價下跌,消費者普遍會認為是因為景氣衰退,以及景氣即將陷入蕭條的心理因素。
3. 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擴散全球:全球經濟停滯或陷入通縮
• 目前武漢肺炎的情況判斷,歐美確診人數的大幅增加。
• 樂觀的假設,歐美跟中國或是新加坡或是亞洲其他地方一樣,一個月後趨緩。但歐美的防疫觀念較差,這部份我們只能做最壞的打算,懷抱最好的希望。
• 消費者不出門造成的需求不振與通貨緊縮,進入四月後,才是企業檢視好需求與存貨然後決定是否回來砍單的關鍵時點,而以目前狀況來看,恐慌的確是蔓延了。
• 恐慌甚麼時候停止?影響多少?疫情還要擴散幾國?影響多久?這些老師都無法回答,但是戒慎有理,恐懼不必,保護好自己跟家人,目前台灣疫情控制得很不錯,輕症的患者佔了80%以上,這是事實,老師引用川普的話來緩解大家的恐懼,川普表示:「去年有 3.7 萬美國人死於普通流感,平均每年 2.7 萬到 7 萬人死。美國沒有停滯不前,生活和經濟仍在持續發展。目前美國有 546 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其中 22 例死亡。好好想想!」
• 回顧一下SARS的幾個重要下挫時間點如下圖:
• 歷史經驗來說,恐慌過後會有反彈,例如上圖的2003年一月的反彈。
• 疫情尚未控制住的幾個月內,例如上圖的2003年2月到4月的區間震盪整理,這一段時間會一直有疫情的新聞與更新,持續關注與等待即可。
• 疫情擴大或變嚴重之後,例如和平醫院封院,會有急殺破底趕底,洗清浮額跟籌碼,例如上圖2003年4/24、4/25、4/26號三天連續分別重挫189點(4.16%),141點(3.23%)與94點(2.2%),連續三天就跌了接近10%的恐慌性殺盤。
• 最後階段,當然就是藍色框框的量縮整理,例如上圖2003年五月到五月中的量縮。
• 這一次的石油與肺炎風暴,也是一產全球資產負債表的重分配,依照裡使經驗,風暴過後會有政策刺激、貨幣寬鬆,恐慌解除或是疫苗研發與治療藥物問世,歷史經驗給我們的借鏡,就是崩盤的時候,靜待量縮,靜靜的等待,持盈保泰,機會,就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大家要有信心,未來,透過老師的產業資訊與人脈,加上勤訪公司,依然會有好的產業,好的股票,在未來大盤落底的時候,成長的產業,優質的公司會提供我們幫助,通往財富重分配之路!
4. 總結:停損是紀律,亂砍是情緒
• 破季線、跌破前波低點、跌破整理平台,這三個當作判斷賣股的準則,
• 面對風暴操作SOP:減壓、不接刀、耐心等量縮、專注、保持信心
I. 持股高反彈減碼減倉,減壓力,讓自己持股低壓力自然低,判斷自然平常心。不要急著再進場,等局勢明朗之後,例如OECD與俄羅斯在是談判,油價止跌回穩之後。非要進場,盡量分批,盡量先試單,並且嚴設停損。整理或是有下跌不代表不會再跌。
II. 汰弱留強關鍵在於掌握度,專注於受惠的產業,趨勢不變的產業,獲利持續高成長,產業趨勢對,肺炎影響程度小,本益比愈低,殖利率愈高,掌握度愈高,勝算100%愈大。
III. 例如雲端伺服器相關、手遊宅經濟、記憶體、防疫概念股這四個族群。
IV. 陽光總在風雨後!反敗為勝與財富重分配需要的都是鍥而不捨的持許努力,還有對自己強大無比的信心,先相信自己能做到,之後才有大賺的可能!看到不相信的事情叫恐懼,相信看不到的事情叫做信念,我們要有強大的信念,未來會更好!要有強大的信念,將來我們會繼續是贏家,產業隊長與大家共勉之。
烏俄戰爭原物料影響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4月10日 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金融時報新聞標題彙整
今日圖片:漫畫一則,美國人對新興市場崛起的印象,1950年代,爸爸會跟兒子說,快吃飯,印度和中國的小孩沒飯吃,現在,爸爸會跟兒子說,快讀書,印度和中國的小孩在讀書,他們要跟你競爭。今年相關新聞是,IMF上調印度成長率,中印今年仍將維持高成長。
華爾街日報星期三以多篇報導,分析IMF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報告指出,印度、印尼和中國,過去幾個月的經濟狀況已經好轉,亞洲新興經濟體今年將成長,再次煥發光彩。
這跟2013年底的狀況相當不同,當時資金快速從新興市場撤退,這些國家的資產和貨幣受到衝擊,經濟成長預期也大幅下調。
但根據這份最新報告,印度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到5.4%,優於2013年的4.4%的經濟成長率。今年美元兌印度盧比也下跌了3%。
資金也開始回流,根據EPFR Global的數據,海外基金經理上週投入印度股市的資金達到3.422億美元,為去年10月份以來首次出現單週淨流入,也是自2013年1月份以來金額最大的一次。
印尼方面,華爾街日報並未分析IMF最新報告中,印尼的成長數字,但根據JakartaGlobe的報導,IMF將印尼2014和2015年的經濟成長率,由5.5和6下調為5.4和5.8,因為印尼緊縮貨幣政策,限制了該國經濟發展。但華爾街日報分析,資金正在回流印尼,印尼盾兌美元今年以來上漲了7%,印尼股市累計上漲14%。印尼股市上週淨流入資金1.036億美元,為2013年4月份以來單週最大淨流入規模。
中國方面,IMF預期中國經濟今年將成長7.5%,IMF總裁拉加德之前就表示,中國經濟雖然放緩,但相較全球其他經濟體仍是高速成長,而且,由於中國人均收入增加,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會發生結構改變,高級家電使用的鋁、高蛋白食品、鋅等大宗物資,未來需求將成長,鐵、銅、煤炭、大米,需求將下滑,這將影響全球供給中國原物料的新興市場經濟。
IMF在報告中也指出,中國必需修正影子銀行的老問題,因此,這次中國的微刺激,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李克強其實是用債券和傳統銀行為建設募資,不依賴影子銀行募資。
俄羅斯、巴西和南非三國,經濟前景則不樂觀。
IMF將俄羅斯今年經濟成長率,由1.9%下調為1.3%,主因是烏克蘭地區的動盪,導致資金逃出俄羅斯。
IMF也將巴西的經濟成長率,由2.8%,下調為2.3%,主因是巴西的高通膨和高公共負債,考量到巴西六月將舉辦世足賽,IMF等於預測世足賽無法帶動巴西經濟。
IMF也將南非的經濟成長率,由2.4%,下調到1.9%,因為南非無法縮減經常帳赤字,失業率高達25%,這可能導致南非進一歩加息,或更嚴格保護本國產業。
以下是今天的新聞標題
華爾街日報
歐央行理事Bonnici:會考慮歐元走強問題
中國房屋建築質量之憂
讀報:英學者稱普丁的真正對手是中國
IMF:公司債膨脹或對新興經濟體不利
IMF敦促中國控制信貸以遏制金融風險
黑格希望中國進一步遏制朝鮮
北韓推出Pyongyang Touch智慧手機
標普:中國比日本更易受公司債違約沖擊
萬洲國際為IPO定價
東京股市大跌 受日央行行長言論影響
銀監會核準中行成為首批巴塞爾Ⅲ合規銀行
中國央行:將全力配合做好上海自貿區建設工作
印尼總統熱門人選所在黨議會選舉表現不佳
俄羅斯威脅將要求烏克蘭預付天然氣款項
G7將考慮向俄羅斯施加新制裁
美聯儲官員在3月會議前曾討論修改利率指引
民生銀行董文標:馬雲沒有革命的本事
阿裡巴巴創始人掀起收購狂潮
摩托羅拉移動任命Osterloh為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長
俄羅斯威脅將要求烏克蘭預付天然氣款項
李澤楷低價出售北京盈科中心
豐田在全球召回639萬輛汽車
中國放開民營醫院醫療服務價格
新聞集團收購英國奢侈品購物網站
互聯網公司緊急應對Heartbleed漏洞
IMF:中國大宗商品需求遠未見頂
IMF稱美國未有效監控金融市場風險
IMF經濟展望報告相對看好亞洲前景
美國賓州一高中發生持刀傷人事件
美聯儲Evans:仍需採用激進政策以提振經濟
美元走軟 因美聯儲紀要未顯示加息跡象
金價上漲 受美聯儲會議紀要影響
油價升至五周高點 地緣政治擔憂揮之不去
美股全線走高 道指漲1.1%
美國宣佈核裁軍計劃
搜尋人員再度探測到黑匣子信號
370萬美元名畫疑被當垃圾丟棄
中國限期六地方政府整改土地違規問題
央行首席經濟學家提出放開金融體系計劃
金融時報
媒體劄記:三隻老虎
即將到來的美中沖突?
當心互聯網搶了你的飯碗
中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與監管
警惕盧安達種族屠殺捲土重來
中國經濟難題不可再依賴政府干預
中國需要建立地方金融系統
投票混合所有制:等等看
中國開放資本賬戶應緩行
通用汽車因故障點火開關被罰
FastFT: 豐田將召回640萬輛汽車
中國萬洲國際擬在港籌資60億美元
阿澤維多警告全球貿易復蘇緩慢
人民幣何時才會國際化?
希臘發行2010年以來首批國債
華融擬引入戰略投資者
新興經濟體鋼鐵需求增長將放緩
分析:央行與銀監會分歧危及市場信心
“監管機構內耗阻礙中國金融改革”
紐約時報
故鄉的病與有毒的河
打敗普丁要靠經濟
召回事件是通用汽車的試金石
權貴階層才是高失業元兇
忌憚普丁,俄國富人慎購美國豪宅
中國即將成為第一旅遊大國
美國頂尖學府錄取率創新低,史丹佛只收5%
馬航客機搜索耗費資金將破歷史紀錄
面對競爭,中國國有汽車企業不願放棄合資模式
選民渴望改變,莫迪想當印度CEO
美國聯邦新規限制銀行舉債額度
美國與北約警告俄羅斯不要插手烏克蘭事務
美國資助古巴社交網站是為了顛覆政府?
統計顯示今年阿富汗大選違規現象減少
網路加密技術漏洞威脅用戶密碼安全
胡德堡槍擊案算不算恐怖主義?美國為難
周永康舊部郭永祥被宣佈「雙開」
日本外相稱不改變就戰爭道歉立場
歐巴馬再難推動影響深遠的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