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 大盤表現》
萬七有守,但月線得而復失,都顯現了台股雖仍維持上升格局,但上檔的套牢賣壓還是很重,大家要尊重月線!先看到加權指數今天的開高,最主要是因為台積電跳空往上,最高漲到603元,但6字頭的台積電當然有很多套牢的人想逃命,才讓漲幅收斂。而且為什麼說要尊重月線反壓?今天如果把台積電的漲點貢獻拿掉,大盤一度下跌逾百點!
買盤還未全力翻多狀況下,昨天上漲的個股,特別是外資昨天大買的標的,都在台積電拉指數的掩護之下,似乎有資金偷偷出貨,像是電子零組件,以及昨天拉尾盤的航運股。要不要續抱?專家們看法不一,不過若不是習慣極短線操作的投資朋友,檢視手上個股有業績保護的話,特別是即將公布的八月營收若能有好消息,那麼短線震盪期間,不要破線應該都還能續抱。
那麼台積電今天到底對電子股造成什麼影響呢?首先台積電若真的漲價成功,如同昨天說的,毛利率揚升絕對會是好事。不過今天上六百後就被打下來,難道就漲這樣而已嗎?多位盤中的老師都分析,現在這個時間點公布漲價,代表的是第三季只能小幅度受益,主要第四季財報表現才會更明顯,所以慢慢往上,台積電今天股價高點603元絕對不是摸一下折返跑,慢慢把賣壓消化掉後,有充足的時間空間來反應利多!
至於今天大跌的聯發科,真的會受到漲價影響而毛利率大衰退嗎?這要先看到台積電漲價,其實主要是漲在成熟製程,先進製程漲幅較小,所以真的會受到影響的IC設計業者恐怕不會是聯發科,聯發科近期股價弱勢是反應下半年營收,成長幅度恐不如上半年強勁。
而其他IC設計業者的獲利會不會受到影響?兩個檢視重點:
(1)能否轉嫁成本到客戶端→需求強的就行
(2)是否自己握有晶圓產能→上肥下瘦確立
以上談到的這兩個重點,會是IC設計業者,接下來股價會不會受到影響的關鍵,投資朋友可以以此來檢查手上持股,下半年業績能不受影響甚至成長的人,就是接下來半導體多頭再起的主力成員,可以趁回檔整理,再配合大盤賣壓消化後來進場。也別忘了第三代半導體,昨天大漲今天修正,這類型股票有些人是獲利已經開始呈現,有人是明年才會有成績,財報不好的,公布前記得先波段出場。
傳產焦點,鋼鐵股今天人氣回籠多檔漲停,資金占比早盤回到難得的10%,因為除了看好第四季市況回溫,美國基建需求也加持,但人氣能延續多久,是鋼鐵股近期最大軟肋,急漲後尾盤的漲勢也有收斂。蜀芳老師說,現階段操作方不變,仍是看本益比區間來回,多觀察個幾天,若都能維持現在的量能,才有機會出現波段漲勢。
最後在航運股方面,多空有點意興闌珊,利多漲不動,利空也跌不動,長榮萬海都開平盤走低狹幅震盪,但支撐力道很強,陽明尾盤則是因為市場傳出,獨家搶下台積電美國設廠,要把設備從台灣運過去的貨櫃大單,尾盤才出現急拉。不過這樣的盤勢,稍微收上日關鍵價,分析師認為在收月線之前,貨櫃三雄股價走勢都會相對保守些,月線要收紅基本上不難,守住月線低點,九月才較有表現機會!
#台股 #大盤 #加權指數 #電子 #傳產 #航運 #台積電 #IC設計 #非凡最前線 #非凡新聞台 #最前線筆記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M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積電出乎眾多分析師預測之外,宣布要赴美建高階五奈米晶圓廠。為什麼台積電會做出這個決策?背後又彰顯了那些時代下的大趨勢? 本集M觀點,就來跟大家聊聊台積電美國設廠這件事。 #TSMC #台積電 #反脆弱 M觀點資訊 --- M觀點商學院 PressPlay 訂閱服務: https://lihi....
「為什麼要到美國設廠」的推薦目錄:
為什麼要到美國設廠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新消息:全國人大常委会委員長會議决定,暫不表决將《反外國制裁法》納入基本法附件三。
請各位重温一次日前拙作:
不要做毀掉香港的千古罪人!
看到林鄭月娥、鄭若驊等港府高官自詡「政治正確」,以若無其事姿態談論將《反外國制裁法》引入香港的表演,簡直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令人不禁想起愛國詩人屈原「黃鐘毀棄 ,瓦釜雷鳴」的慨歎,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真的「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衆所周知,當今中國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矛盾越來越尖銳,充斥着競爭、脫鈎、冷戰傾向,由此衍生的「制裁」與「反制裁」的拳來腳往,歸根結底,反映出兩種社會制度、兩種終極價值觀的深刻對立。問題是,在香港引入《反外國制裁法》,將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地與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綑綁到一起與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拚個你死我活,究竟有利於化解矛盾還是只會加劇矛盾?究竟對國家、香港是「利」還是「害」?是「福」還是「禍」?
中共百年黨史本身就有最好的答案:
案例一,儘管1949年4月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向解放军發佈了「解放全中國」的《向全國進軍令》,但當年10月四野雄師席卷華南到了布吉正要向深圳河逼近之際,毛澤東、周恩來急令陳賡兵團「原地待命」,不要逼近香港。原來中共中央巳作出對香港要「長期打算,充分利用」決策。不久韓戰爆發,中國出兵「抗美援朝」,雖然英國也有派兵加入聨合國軍與中國軍隊血戰沙塲,但毛澤東等中國領導人並未因此動搖戰略定力去「解放香港」,相反保留和利用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動員愛國商人霍英東等將戰略物資運到內地,打破「巴統」經濟封鎖,有力地支援了國家建設。假若當初大軍南下「解放香港」,豈不是自行堵塞對外通道令自己全封閉嗎?幸虧毛、周老一輩革命家高瞻遠矚,保留香港現狀,給國家留了一個「通風口」!
案例二,1967年,內地「文化大革命」進入了「全面奪權,打倒一切」瘋狂時分。影響之下,香港一度掀起所謂「反英抗暴」狂潮。是年8月,北京發生火燒英國代辦處惡性事件,毛澤東、周恩來在清算王力、關鋒、戚本禹等極左分子的同時,也果斷指示剎停了香港「67暴動」。即使1968年「全國山河一片紅」,也未考慮將香港「染紅」。嗣後,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香港商人嚮應内地「招商引資」號召,帶頭返大陸「三來一補」、投資設廠,一馬當先帶動美、歐、日外資萬馬奔騰来華之勢,令中國市場與國際市場從此「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令中國經濟騰飛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香港與內地其他城市的「不同」恰恰是香港之所以對國家改革開放大局作出獨特貢獻的緣由!
案例三,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英兩國就香港主權開展談判,為什麼以鄧小平爲代表的中國領導人會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思而不是乾脆來個「一國一制」呢?這既是對毛澤東、周恩來對香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決策的承傳,也是基於對資本主義的再認識,和中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際戰略需要,以及意圖對台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作出良好示範。
綜上所述,中共老一輩革命家之所以在三個歷史關鍵時刻對香港「特事特辦」,沒有按照對待內地普通城市的一般政策去「一刀切」,從哲學角度來看,正是基於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區別對待。而林鄭月娥、鄭若驊一類港府高官「因為內地實施了《反外國制裁法》,所以香港也必須引入」的思維,根本就違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辯證法精神,與鄧小平「一國兩制」初衷背道而馳!
有道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已有報道,在人大常委會制訂《港區國安法》和《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後,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巳向在港美國企業發出撤離的「風險警告」。在美國、英國、歐盟等巳因新疆、香港及智識產權等問題對中國某些企業、某些官員包括香港若干官員實施制裁的情況下,若將《反外國制裁法》引入香港,勢所必然劍指美資的花旗銀行、美國銀行、AlA保險、摩根史丹利、高盛等等公司,打擊英資的滙豐銀行、渣打銀行等等機構,甚至瑞士公民投票通過制裁違反人權的國家的法案後,香港對瑞士銀行、瑞士信託等等企業也加以懲罰……香港身為「國際金融中心」却跟随内地一樣依照《反外國制裁法》對「國際金融」機構「以牙還牙」,趕盡殺绝,為淵驅魚,為叢驅雀。屆時,請問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還剩下什麽!只能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毫無疑問,中國現在與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關係急劇惡化,但是朝鮮戰争的歷史經驗證明,中外關係愈是險惡,衝突越是激烈,即使是爆發熱戰,越發應該保留香港不同於内地普通城市的特殊地位,以作為國家與外部世界的「緩衝地帶」和「走火通道」、「透氣孔」!既然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没有因為「解放全中國」的命令而「解放香港」,没有因為「全國山河一片红」而「染紅香港」,没有因為收回香港主權而和內地一樣實行「一國一制」,有什麼理由因内地通過《反外國制裁法》就要在香港引入該法? 內地有其完整的工業體系,有龐大的內需市場,即使實施《反外國制裁法》趕絕外資外企,仍可搞它的內循環過苦日子;但香港本身是外向型的小型經濟體,國際金融中心是它最寶貴的核心資產,不顧兩制差異,盲目引入《反外國制裁法》,在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打擊和驅逐外資外企,「簡直是在非常清醒的時候做的瘋狂白日夢」(邱吉爾語)!
我由衷希望,為了國家根本利益和改革開放大業,為了香港百年心血造就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應該讓香港為戰狼外交墊背埋單!將《反外國制裁法》引入香港,完全違反毛澤東、周恩來對香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偉大决策,完全違反鄧小平一國两制初衷,完全違反習近平「堅持一國原則,尊重两制差異,二者不可偏廢」指示,必定犯颠覆性歴史錯誤!謂予不信,拭目以待!
為什麼要到美國設廠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要做毀掉香港的千古罪人!
看到林鄭月娥、鄭若驊等港府高官自詡「政治正確」,以若無其事姿態談論將《反外國制裁法》引入香港的表演,簡直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令人不禁想起愛國詩人屈原「黃鐘毀棄 ,瓦釜雷鳴」的慨歎,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真的「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衆所周知,當今中國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矛盾越來越尖銳,充斥着競爭、脫鈎、冷戰傾向,由此衍生的「制裁」與「反制裁」的拳來腳往,歸根結底,反映出兩種社會制度、兩種終極價值觀的深刻對立。問題是,在香港引入《反外國制裁法》,將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地與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綑綁到一起與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拚個你死我活,究竟有利於化解矛盾還是只會加劇矛盾?究竟對國家、香港是「利」還是「害」?是「福」還是「禍」?
中共百年黨史本身就有最好的答案:
案例一,儘管1949年4月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向解放軍發佈了「解放全中國」的《向全國進軍令》,但當年10月四野雄師席卷華南到了布吉正要向深圳河逼近之際,毛澤東、周恩來急令陳賡兵團「原地待命」,不要逼近香港。原來中共中央已作出對香港要「長期打算,充分利用」決策。不久韓戰爆發,中國出兵「抗美援朝」,雖然英國也有派兵加入聯合國軍與中國軍隊血戰沙塲,但毛澤東等中國領導人並未因此動搖戰略定力去「解放香港」,相反保留和利用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動員愛國商人霍英東等將戰略物資運到內地,打破「巴統」經濟封鎖,有力地支援了國家建設。假若當初大軍南下「解放香港」,豈不是自行堵塞對外通道令自己全封閉嗎?幸虧毛、周老一輩革命家高瞻遠矚,保留香港現狀,給國家留了一個「通風口」!
案例二,1967年,內地「文化大革命」進入了「全面奪權,打倒一切」瘋狂時分。影響之下,香港一度掀起所謂「反英抗暴」狂潮。是年8月,北京發生火燒英國代辦處惡性事件,毛澤東、周恩來在清算王力、關鋒、戚本禹等極左分子的同時,也果斷指示剎停了香港「67暴動」。即使1968年「全國山河一片紅」,也未考慮將香港「染紅」。嗣後,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香港商人嚮應内地「招商引資」號召,帶頭返大陸「三來一補」、投資設廠,一馬當先帶動美、歐、日外資萬馬奔騰来華之勢,令中國市場與國際市場從此「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令中國經濟騰飛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香港與內地其他城市的「不同」恰恰是香港之所以對國家改革開放大局作出獨特貢獻的緣由!
案例三,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英兩國就香港主權開展談判,為什麼以鄧小平爲代表的中國領導人會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思而不是乾脆來個「一國一制」呢?這既是對毛澤東、周恩來對香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決策的承傳,也是基於對資本主義的再認識,和中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際戰略需要,以及意圖對台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作出良好示範。
綜上所述,中共老一輩革命家之所以在三個歷史關鍵時刻對香港「特事特辦」,沒有按照對待內地普通城市的一般政策去「一刀切」,從哲學角度來看,正是基於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區別對待。而林鄭月娥、鄭若驊一類港府高官「因為內地實施了《反外國制裁法》,所以香港也必須引入」的思維,根本就違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辯證法精神,與鄧小平「一國兩制」初衷背道而馳!
有道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已有報道,在人大常委會制訂《港區國安法》和《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後,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巳向在港美國企業發出撤離的「風險警告」。在美國、英國、歐盟等巳因新疆、香港及智識產權等問題對中國某些企業、某些官員包括香港若干官員實施制裁的情況下,若將《反外國制裁法》引入香港,勢所必然劍指美資的花旗銀行、美國銀行、AlA保險、摩根史丹利、高盛等等公司,打擊英資的滙豐銀行、渣打銀行等等機構,甚至瑞士公民投票通過制裁違反人權的國家的法案後,香港對瑞士銀行、瑞士信託等等企業也加以懲罰……香港身為「國際金融中心」卻跟隨内地一樣依照《反外國制裁法》對「國際金融」機構「以牙還牙」,趕盡殺绝,為淵驅魚,為叢驅雀。屆時,請問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還剩下什麽!只能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毫無疑問,中國現在與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關係急劇惡化,但是朝鮮戰争的歷史經驗證明,中外關係愈是險惡,衝突越是激烈,即使是爆發熱戰,越發應該保留香港不同於内地普通城市的特殊地位,以作為國家與外部世界的「緩衝地帶」和「走火通道」、「透氣孔」!既然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没有因為「解放全中國」的命令而「解放香港」,没有因為「全國山河一片紅」而「染紅香港」,没有因為收回香港主權而和內地一樣實行「一國一制」,有什麼理由因内地通過《反外國制裁法》就要在香港引入該法?
內地有其完整的工業體系,有龐大的內需市場,即使實施《反外國制裁法》趕絕外資外企,仍可搞它的內循環過苦日子;但香港本身是外向型的小型經濟體,國際金融中心是它最寶貴的核心資產,不顧兩制差異,盲目引入《反外國制裁法》,在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打擊和驅逐外資外企,「簡直是在非常清醒的時候做的瘋狂白日夢」(邱吉爾語)!
我由衷希望,為了國家根本利益和改革開放大業,為了香港百年心血造就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應該讓香港為戰狼外交墊背埋單!將《反外國制裁法》引入香港,完全違反毛澤東、周恩來對香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偉大决策,完全違反鄧小平一國兩制初衷,完全違反習近平「堅持一國原則,尊重兩制差異,二者不可偏廢」指示,必定犯顛覆性歷史錯誤!謂予不信,拭目以待!
為什麼要到美國設廠 在 M觀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積電出乎眾多分析師預測之外,宣布要赴美建高階五奈米晶圓廠。為什麼台積電會做出這個決策?背後又彰顯了那些時代下的大趨勢?
本集M觀點,就來跟大家聊聊台積電美國設廠這件事。
#TSMC
#台積電
#反脆弱
M觀點資訊
---
M觀點商學院 PressPlay 訂閱服務: https://lihi.cc/zY5Qc
M觀點 Telegram - https://t.me/miulaviewpoint
M觀點Podcast - https://bit.ly/34fV7so
M觀點電子報: https://bit.ly/345gBbA
M觀點YouTube頻道訂閱 https://bit.ly/2nxHnp9
M觀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miulaperspective/
任何合作邀約請洽 miula@outlook.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5r3xpL1tfg/hqdefault.jpg)
為什麼要到美國設廠 在 【M觀點】#45 台積電為何非到美國設廠不可?美國與台積電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台積電出乎眾多分析師預測之外,宣布要赴美建高階五奈米晶圓廠。 為什麼 台積電會做出這個決策?背後又彰顯了那些時代下的大趨勢?本集M觀點, ... ... <看更多>
為什麼要到美國設廠 在 【M觀點】台積電為何非到美國設廠不可?美國與台積電各自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台積電出乎眾多分析師預測之外,宣布要赴美建高階五奈米晶圓廠。 為什麼 台積電會做出這個決策?背後又彰顯了那些時代下的大趨勢? 本集M觀點, ... ... <看更多>
為什麼要到美國設廠 在 [新聞] 台積電赴美設廠業界:迫於政治壓力預- 看板Stock 的推薦與評價
1.原文連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66377
2.原文內容: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赴美國投資設廠終於今天有眉目,
不過,從美國近期大肆敲鑼打鼓,美國媒體搶先曝光宣布具體投資內容,台積電再跟進宣
布有意在美國興建且營運1座先進晶圓廠,業界都認為此決定純粹是「政治壓力」,有的
更直指台積電這投資設廠不是「利潤廠」,而是「費用廠」。
今天一大早,美國多家媒體搶先曝光台積電在美投資設廠案具體內容,台積電緊接著宣布
,有意在美國興建亞利桑那州投資先進廠,預計2021年動工、2024年開始採用5奈米製程
量產,規劃月產能2萬片,2021年至2029年共將投資約120億美元(新台幣3600億元),將
直接創造超過1600個高科技專業工作機會。
騰旭投資投資長程正樺表示,美國想要保護自己半導體業,也居於國防安全考量,近年來
,持續要台積電去美國投資設廠,講了1年,可以說台積電「被凹了1年」,終於確定要去
投資,這擺明是迫於「政治壓力」,毫無經濟效益。
不過,程正樺認為,月產能2萬片是小廠,台積電總要應付一下美國,從9年投資約120億
美元(新台幣3600億元),平均每年約13.3億美元(新台幣4百億元),對台積電每年資
本支出150到160億美元規模來看,可說很少。
他表示,重點是美國生產成本高,人力成本貴,或許台積電可以從台灣調派工程師過去,
說不定美方還有獎勵配套可拿綠卡,吸引一堆工程師願意去;但晶圓廠投資設廠設備佔8
成之多,美國若沒有補助投資設備,營運將賠錢,每年折舊成本可能要10-20億美元。
3.心得/評論:
在八卦版也有看到一篇文說台積赴美是蔡總統牽線的
所以現在是把台積電當塑膠嗎?
台積電 : 我看起來好像很有錢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7.151.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89618920.A.519.html
※ 編輯: hh800315 (122.117.151.23 臺灣), 05/16/2020 16:48:5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