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點成長吧
📝歡迎收藏或分享,推廣閱讀需要您。📝
這是著名Podcast「哇賽心理學」中蔡宇哲博士所出的書,編撰了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學生作業並改寫而來。淺寫易懂地道出心理學中各式專有名詞與釋義,並搭配圖表與插畫讓讀者更有印象。也讓我想到另一本書:「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裡頭記錄了101種在生活中會出現的慣性思考陷阱,兩本書配合著看,多少能讓自己在生活中看透很多事,也能有更好的應對方式。
書中分為人際、愛情、職場、生活四大章節,這邊摘錄2點對我有幫助的部分:(括弧內皆為摘錄)
〔▲要怎麼融入新的社交圈?
這就需要「自我揭露」,主動介紹自己,揭露的內容可深可淺。同時注意雙方談話是否能引發歡笑,或是在能引發笑聲的歡樂場合,都是快速融入社交圈的小撇步。〕
〔▲我們的愛情會天長地久嗎?
對浪漫關係的研究中,學者研究指出有兩種普遍的看法:一種是將愛視為「靈魂伴侶」,這類人注重的是彼此的連結,他們認為對方就是自己最完美的另一半。一種是將愛視為「旅程伴侶」,認為愛情最重要的是我們一起走了多遠,一起經歷了多少。並將這兩組分別給與生活滿意度、回憶衝突事件、回憶慶祝事件的調查,而旅程伴侶組滿意度都是高過靈魂伴侶組的。〕
也就是說他們重視這些相處的日子,願意一同守護與化解一次次的危機。能在各種感情中這樣理性思考與判斷,是我需要加強的。
這是本能在生活中運用與增加思考的書籍,聽聽他們的podcast頻道也能有很多收穫的!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日久生情 #佛系戀愛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
「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的推薦目錄:
- 關於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在 書閣&生活隨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在 書閣&生活隨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在 科教館GO好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在 [心得] 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在 [選書007]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已額滿) 的評價
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在 書閣&生活隨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來點成長吧
作者為心理學家,提出了101種慣性思考的陷阱,人們往往以為自己是最理性客觀的,但事實上很多觀念的判斷皆出現了偏誤,還不自知的繼續自己的方式,101種裡面還真的被講中了好幾種呢,真是慚愧呀。
以下小提幾種警惕的“招式”,整本看完能讓我們在生活上見招拆招更順暢。
1.面額效應:「即使是相同金額的貨幣,根據組成的不同,價值看起來也會有不同的現象。舉例來說,同樣是500元,分別是10個50元銅板、五張一百元、或是一張500元紙鈔,人們對這相同的500元,會有不同的價值判斷及使用傾向。」也就是說人們持有高面額的紙鈔時,會更珍惜錢,而持有低面額時則傾向花掉。
2.自制偏誤:「過度高估自己對誘惑的節制力的心理現象,雖然相信自己能控制食慾、性慾、睡眠慾等衝動,但實際上會屈於變化無常的慾望。」千萬別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實際請親友見證自制力的部分,讓他人幫助你並監督你。
3.正常化偏誤:「過度低估災害發生的機率,以及災害對自己的影響。人們往往無法做出適當的應對,而使損害加重。」不能有僥幸心理,例如家裡隨時備著滅火器,教導全家人消防觀念,以備不時之需。
🌻歡迎儲存或分享,讓更多人養成閱讀,需要你。:)🌻
#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李南錫 #本事出版 #思考 #習慣 #心理學 #心理測驗 #心理 #散文#手寫 #鋼筆字 #台北餐廳 #台北景點 #好書推薦 #好書分享 #閱讀 #閱讀日常 #信義誠品 #文學 #博客來 #書蟲 #好書 #語錄控 #書單 #勵志語錄 #誠品 #閱讀心得 #人生語錄 #圖書館
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在 科教館GO好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想當個萬人迷嗎?
有什麼小撇步讓人不知不覺對你充滿好感
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記得打開CC字幕 #日久生情 #佛系戀愛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49 【 但,真的不管什麼情境,相處久了,就可以日久生情嗎? 】
02:14 【 或許這時候我們可以先退一步想想,「感情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
03:36 【 那,「陪伴的不可替代性」又是什麼呢? 】
04:27 【 我們也可以用愛情三元論,來看看日久生情的不同面向。 】
06:23 提問TIME
06:30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
|腳本:+🐟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憨吉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p.64
→ 神經學者:愛情藥水10年可成真:https://bit.ly/2HdcOlJ
【 延伸閱讀 】
→ 單純曝光效應:https://bit.ly/2CVxt9o
→ 為何會拿好人卡(四) 共謀、涉入度、阻力最小的路:https://bit.ly/2C7B3M6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p89CgHRBHk/hqdefault.jpg)
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道歉好難!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46 道歉為甚麼這麼難?兩個心理機制!
01:01 原因一:避免認知失調
01:31 避免認知失調的實驗舉例
03:26 原因二:受動機性推理影響
04:39 兩種心態
05:50 我們的觀點
06:09 提問TIME!
06:41 掰比
06:42 神秘花絮
【 製作團隊 】
|企劃:鯉鼬
|腳本:鯉鼬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為什麼認錯這麼難?:https://bit.ly/2RF6YK8
→ 什麼是認知失調?:https://bit.ly/2ySNz1p
→ 為何自以為是?即使你錯了?:https://bit.ly/2zy8u9c
→ 即使你錯了,為何仍覺得自己是對的?:https://bit.ly/2QmXliT
→ 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不知不覺掉入的101種慣性思考陷阱:https://bit.ly/2qIEunk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7-XAF1HCuM/hqdefault.jpg)
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希望曼德拉效應可以順便把存摺數字多個零~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製作團隊 】
|企劃:想到未來看一看の +魚
|腳本:如果不行的話回到過去也ㄅ錯 の +魚
|剪輯後製:Pookie
|演出:想乘著時光機 の 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為甚麼他們會記得一套不存在的電影?
:https://bit.ly/2wu28ri
→「曼德拉效應」不可能錯,也不可信:
https://bit.ly/2NjdTHb
→甚麼我們會相信陰謀論-真相的背後-還有真相:
https://bit.ly/2wgKOFC
→為何會記得不曾發生過的事?你的記憶真的可靠嗎?——《神奇的心理學》:https://bit.ly/2oc57jm
→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第二章影響信念的偏誤,第55節 信念偏誤
p.229~p.232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LTgzboujKY/hqdefault.jpg)
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在 [選書007]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已額滿)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下一本書將再一次討論心理學讀書會選書007_<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為什麼這本書很重要值得選來讀呢? 大家是否在生活中,常常會覺得有些人的想法怎麼 ... ... <看更多>
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在 [心得] 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書名: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出版社:本事出版
作者:李南錫
網誌說書版 https://goo.gl/onACps
我們總是自認人類是理智的,做出的決策都是透過邏輯思考而決定的,但事實上我們
常常陷入慣性思考而不自知,人類為了能更快速的做出反應,在演化的過程中演化出了「
認知框架」,淺意識會將得到的資訊分門別類地歸納起來,將相似的情況歸納在一起,以
便利用過往類似或相近的經驗做出快速反應或是在學習上更容易理解(捷思),這樣的框架
雖然有許多優點,但同樣的也有相當大的副作用。
Kahneman將人類思考分成了兩個體系,直觀分成第一體系(捷思)、理性分成第二體系
,儘管古代哲學家或近代教育都強調理性思考,但相較於捷思遠自原始時代,人類在進化
的過程中更熟嫻於捷思。
本書將心理偏誤分成四個部分,分別是判斷行為偏誤、信念偏誤、人際關係與組織偏
誤及記憶偏誤,合計101個心理謬誤,每個偏誤都是一個小章結,很方便閱讀,適合放在床
頭櫃,睡前讀個一兩篇,作者在每個篇章結尾都有提出避免陷入偏誤的方法,有時甚至建
議小小的使用偏誤,可以適當的提升生活品質。
認知框架讓人類迅速的學習及做出快速的決策,但不論是誰,如果沒有意識到捷思的
副作用,就本能的依靠直覺做決策便容易掉入心理偏誤,甚至還沾沾自喜的認為自己是理
性的。閱讀完本書後,不僅時時提醒自己莫要陷入心理偏誤,即使是親眼所見也不要輕易
的使用捷思驟下結論,在與他人聊天時,常常發現有人陷入了心理偏誤,反而替聊天對話
多了一些樂趣,總而言之,本書受益匪淺,如果你非本科系而對心理學有興趣,本書不妨
一讀。
如果對書本內容有興趣,歡迎點網誌說書版。
--
讀書心得 https://goo.gl/dZ8ZM1
遊戲實況 https://goo.gl/9JBKRJ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8.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21961026.A.49F.html
※ 編輯: williams330 (123.194.8.30), 03/25/2018 15:35: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