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響力閱讀]寶寶學英文的秘訣,跟你想的不一樣!
#世茂出版
#寶寶學英文
開始有英文聽力的需求,是從公園開始!也許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在我們社區附近,常會有不同國籍的人出沒,帶寶寶到公園放電的時候,會時不時遇見外籍勞工帶雇主的孩子出來外面溜小孩,或是中日混血、中韓混血、中英西班牙混血等各國的孩子,在公園用英文對話。
#每個語言的初衷來自溝通
對我女兒來說,兩歲多,在家裡面她已經可以很用中文對話的孩子,可用中文舉一反三的思考,像是轉折語「可是、然後、因為、所以、比如說、對了等等」。延伸思考也蠻多的,例如我跟她親子共讀時,講到灰姑娘的故事,他就反問我「灰姑娘又不是動物,為什麼要被關起來?為什麼他不能穿漂亮衣服,為什麼不能去舞會?」「睡美人的嘴巴好臭,為什麼王子要親她?」「王子是陌生人欸,公主會不會嚇一跳」等等的好奇。
也因為她從小聽故事時,就愛想像、愛說話、愛設想對方的處境,十萬個為什麼就在他的小腦袋瓜裡面轉阿轉。在家中,就是跟我聊天,在公園想找比他大一點的哥哥姐姐「聊天」。但在各國孩子齊發的共和國公園中,她的中文非常吃鱉,當大家一起轉搖搖馬,她大喊「太多人了,太重了,停下來!」完全沒有人聽的懂ˇ__ˇ她覺得他講得很清楚,但別人很無感,因此感到挫折。
#她突然覺得世界不只一種語言可通
也當她看見我用日文跟日本媽媽聊帶孩子的點點滴滴,用英文跟菲律賓遠道而來工作的女性聊他們在菲律賓的生活、和美籍孩子都用英文聊被蚊子叮的苦,在一旁安靜觀察的她,感到語言吃鱉,反倒激發她對英文的興趣了。直到有一天,我看她去公園很悶,就問她說
「Emma妳想學英文嗎?我看見妳好想跟Tessa聊天,但她聽不懂妳說的,妳也聽不懂她在說什麼,妳也感到好挫折,對嗎?」
她表示「她想學英文,這樣就可以跟Tessa聊天了~!」
從那天開始,我就在找書籍,提及寶寶學英文的觀念和怎麼帶孩子,我很喜歡這本書中提到「說英語的目的是,孩子的世界就不只有台灣和華語社會,是接軌全世界!」語言的目的不是在於考檢定而已,而是溝通,就像我們在公園,遇見韓國母親,會跟她說上幾句韓文、日籍母親,也會跟她說上幾句我奶奶跟我說過的日文一般。
#不怕多國語言只怕不敢表達
每次看她在唱英文歌的時候,我都會演一些好笑的影像給她聽(因為不3c),也正因她才剛學會中文,我可以輕易的回想到,當時嬰兒時期,跟她講中文她鴨子聽雷了一年多,現在就可以蹦出許多話語的美好經驗。
#不只口語搭配影像理解語言更秒懂
這本書中,正應證了我們當時的想法,她說「當我們看到爸媽張開口,對她講了一堆話的時候,她正在猜測,爸媽到底在講什麼」這些揣摩的過程,包含影像和話語本身,視覺吸收程度就佔了83%,而大量的看,大膽猜測的過程,搭配敏感期,正是最自然而然學習的方式之一。
#寶寶正是解密天才
磨耳朵不一定是關鍵,「影像」+「聲音」+「語言」的搭配,有理解的語言才是有意義的。我想,這本書正在幫助我,在語言關鍵期的現在,搭配上她啟蒙的初衷「想去公園跟外國人聊天」。
想像力,推理力,聽的懂,再慢慢說的出,正是我在進行的事!
演給孩子看,說給孩子聽,以身作則,分享給有興趣的你一起實行唷~
#貼心提醒2歲寶寶平均注意力大約七分鐘喔!
#5歲可以慢慢延長到15分鐘喔
#前提是孩子喜歡有動力學習自然輸入
灰姑娘 國籍 在 Ariel -瑞典生活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聊點別的,情人節一早看到這樣的文章真是痛快。看過Game of Thrones,覺得這篇文章寫婚姻真的很實際。畢竟婚姻要面對的不是身邊那個人而已,還有對方的家人,怎麼讓自己講話有底氣就看自己手上有多少籌碼。
話說,來瑞典後遇過一些嫁給瑞典人的亞洲女生,一開始因為熱戀等等,瑞典男方也願意負擔兩個人的生活開銷,女方也就順理成章的待在家,小孩生了,在瑞典生小孩還可以拿錢,一切好像沒什麼不好。時間久了,婚姻終究是要歸於平淡生活,雙方若能維持自然是好,若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走到離婚,在瑞典人的觀念裡,他們對於離婚並沒有像亞洲文化一樣有太多的包袱在。這時女方即便有了瑞典國籍,若當初沒有好好經營屬於自己的生活跟事業,想憑一己之力留在瑞典還是相當困難,更別說如果前夫不要小孩,妳自己還得帶著小孩在瑞典求生存。
———
「現實中的婚姻很少像偶像劇那般有灰姑娘一夕之間麻雀變鳳凰的劇情;大多的時候,是龍配龍、鳳配鳳,因為婚姻就是一場權力遊戲。你手中握有對方沒有的籌碼,才有資格做利益交換,別人也才有興趣跟妳做交換。你和對方在天秤的兩邊份量差不多,說話才能大聲,也才談得上婚姻中的幸福。妳的籌碼可以是金錢和家族(如 Margaery)、可以是聰明才智(如 Tyrion)、可以是心狠手辣如 Cercei,最好是妳擁有不怕火燒的魔法和三隻龍(如 Daenerys )... 但你不能什麼籌碼都沒有,而將所有希望放在白馬王子會一輩子保護妳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之上。」
#沒有誰可以讓妳靠一輩子
#情人節快樂😏
灰姑娘 國籍 在 吳建衡 Ed Wu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網友有時候會在臉書或是IG上問我,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人是不是顯得更有人情味?
.
因為長久以來,這一直是我們外宣單位、觀光單位、甚至是每個人常常掛在嘴巴上所引以為傲的。
.
我的答案是沒有。
.
曾經我以為日本人是大家所說的冷漠,但我曾經深夜為了找巴士在東京迷路,是一個、一個路過的年輕人、大嬸、上班族,共同七嘴八舌,才拼湊出我的目的地。
.
我曾經在阿富汗最偏遠的峽谷走廊,那裡的居民每個人都窮得亂七八糟,可是卻把每天最珍貴的收入:兩顆雞蛋,當作給我這個過客最大的歡迎禮。
.
我在外來觀光客最少的巴布亞紐幾內亞,當我要離開某一個待了四個晚上的村子,整個村子浩浩蕩蕩三十幾個人,陪我走了兩公里到村子外的巴士站,並且目送我離去。
.
我在泰國北邊的山區,騎機車進入沒有觀光客的村莊,碰到一位在彰化打工七年的泰勞,硬要我吃路邊的烤香腸,還有喝上一瓶“必魯”。
.
因為拍攝工作的關係,我接觸過一些在台灣的外勞,而透過一些台灣的新聞報導,我也知道某些工作環境跟待遇,真的對待這些外籍勞工非常不平等,根本沒有提供給他們一些身為“人”的基本需求。
.
可是奇妙的是,當我跟這些外籍勞工在一起,我從來沒有聽過他們抱怨過任何的事情,沒有抱怨過雇主,沒有抱怨過工作累,彷彿一切降臨在他們身上的遭遇、考驗,都是他們所應得的。
.
甚至連在足球場踢球,都要被當成是不正當的集會,被當成一群有問題的壞人。
.
他們一切逆來順受,這是我覺得最不可思議。
.
如果換作是我們台灣的年輕人,有多少人願意為了一個月兩萬、三萬的薪水,飄洋過海到他國,一次就是三年、五年、七年,就為了扶養另一邊家裏的長輩還有小孩。
.
至少我做不到。
.
如果你想了解,在如此富裕、充滿人情味的台灣,部分外籍勞工遭遇過什麼樣的不公平對待還有欺負。
.
或著想了解為什麼他們會成為逃跑外勞,推薦以下書籍:
.
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
https://reurl.cc/MdkgeW
.
血淚漁場:跨國直擊台灣遠洋漁業真相
https://reurl.cc/n052ae
.
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
https://reurl.cc/Ld7g8e
.
奴工島:一名蘇州女生在台的東南亞移工觀察筆記
https://reurl.cc/5q2Nqq
.
【移工於校園場地踢足球,未來將面臨警方勸離?】
和美小鎮的臉書社團中,有鎮民貼文詢問:「帶著小孩到學校運動,被正在踢足球的移工的球傷到,該向誰索賠?」的問題。
校方隨後對於該事件回應:
「1.校園場地為開放空間,歡迎民眾利用於運動、遊戲、散步......
2.即日起,球場足球門會於週五放學後收起。
3.商請派出所員警協助巡查,遇有『外勞』聚集時予以勸離。」
球門屬學校資產,收與不收的決定權實屬校方。不過校方指出:校園場地為開放空間,歡迎民眾利用運動、遊戲。那為何校方又要商請派出所員警協助巡查,遇有移工聚集時予以勸離呢?是因為校方認為「移工」不屬「民眾」?還是校方為了學童的「安全」勸離移工?
台灣學童每日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待在學校裡,除了作為教育場所,同時也扮演著集會聚所、社區公共場域的角色,政府建設校園場所,形成校園與社區的連結,現今校方卻限制部分民眾的使用權,是相當不合理的。如果今天是金髮碧眼的白人在學校操場打棒球而導致小孩受傷,校方又會是如何處理呢?
「台灣外籍工作者發展協會」每年都會舉辦「台灣盃國際移工足球比賽」,理事長期望能夠透過競賽系列活動及移民工在台足運歷程紀實打破固有的藍白領階級分野,促進不同國籍工作者的交流和在地連結,並開創一個雙向交流的社會,減少台灣社會對移工的既有偏見。許多移工將台灣視為第二個家,在台灣舉辦許多活動期盼能夠更加融入台灣社會,但地方上的處理方式卻將移工視為足球踢了出去。國內時常傳出移工受虐、遭到勞動剝削的新聞,台灣在國際上卻有著「對外國人最友善的國家」的美名,這個美名,聽在移工們的耳裡,盡是諷刺。
從台北車站研擬禁止席地而坐事件,到現在移工足球事件的校方回應,顯見的是,台灣之於移工人權茁壯的那天,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
—
公視新聞網:https://reurl.cc/v1gqMo
—
如果您認同我們為彰化的努力,懇請捐款支持我們!
捐款資訊👉https://reurl.cc/ejj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