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台灣真的人很多,在外面餐廳吃飯沒提前訂位幾乎都沒機會進去,有訂位進去餐廳裡面,會看到店家把桌子間的距離拉近些來放更多的位置,再加上過年會是長輩加上晚輩的多種排列組合,聊天的內容五花八門,也因為桌子距離拉近往往都能清楚聽到隔壁幾桌的聊天內容。
『阿聰誒,你房子賣掉賺多少啊?』
『阿呦,一下不見而已,小玲長那麼高啦!』
『你現在有沒有女朋友啦?要慢慢選啦』
『我們阿俊剛考上律師,就成才誒,你們的阿明現在如何啊?』
大家七嘴八舌寒暄(虛應一番)後,菜也慢慢上了,很快的討論內容會變成~
『這間片皮鴨還不錯,下次喔我帶大家吃一家米其林的,我上次去吃真的太好吃了』
『這湯圓要多沾點花生粉才會好吃啦』
『小朋友別搶轉盤,大人還在夾菜!』
通常這樣的過程會重複幾次,大家交換一下生活圈的心得,順便要旁邊小朋友多吃一點別顧著玩。
『媽媽,妳多吃一點豬肉配筍乾,多補點鈣』
『爸,這芥蘭炒的脆,我幫你夾喔』
通常當隔壁桌開始走類似這種溫馨風格後,長輩們會用靦腆的笑容回著
『賀啦賀啦,我會多吃啦』
『你們年輕人多吃點,我們吃了就只會胖』
從大年初一到初五,每年大概在外面用餐時聽到的聊天內容劇情都不太會變,是一種儀式也是習俗了。
這種溫馨風格,下一步的發展8成會是走健康關懷風。
『你阿母血糖高,醫生說湯圓甜的不能多吃啦』爸爸說著。
『這豬肉纖維太多,爸爸牙齒咬不動,要切小塊』
『血糖現在不是有那個xxxx,網路說很有用誒』有些年輕人會這樣回答
接著就會有一些醫療資訊、醫師推薦等等來回交流,我會特別仔細聽對牙治療相關的對話,因為我很想知道平常一些民眾對於這方面的看法。
牙齒咬不動食物等等的對話,之後通常會延伸出牙周病、缺牙等的聊天內容,我聽過最驚人的一次內容是這樣的~
『我的牙周病用藥膏抹一抹,然後都好啦,不要去治療啦,那些醫師都在騙錢』
恩,這是因為牙周發炎從『急性發炎』變成『慢性感染』,症狀暫時消失而已,病根都還在,然後自己卻以為痊癒了。
『我的牙周病啊,醫師說要開刀,嚇死我了,你那個是什麼藥膏,我也要買一個回去用』
『牙周病要先調整體質啦,體質太燥熱才會有牙周病,火氣大牙齦當然會腫啊』
我已經在旁邊聽到飯快吃不下了......
『我跟你說啦,椰子水多喝一點降火氣,多咬一點薄荷葉,牙周病就好了』
『多吃鈣質最快啦,牙周病缺鈣才會得病,骨質疏鬆就會牙周病』
我默默筆記中,原來『薄荷』加『椰子水』再加上『補鈣』,是治療牙周病的關鍵3兄弟。
我怕我誤會了什麼,就打開google搜尋上面這3兄弟的療效,尤其是口腔內牙周病致病菌真的有在怕薄荷跟椰子水嗎?搜尋出來的資料很中性,大致上有性涼、歸肺、肝經,清利咽喉等文字說明,真的沒看到『治療牙周疾病』的相關療效。
但說的人貌似有十足的把握,牙周病似乎是『體質及骨質』的必然,不是『細菌感染及清潔不足』的影響,而餐桌上的大部分人似乎也都蠻認同這樣的概念。
『補鈣質喔,多吃魚肝油跟鈣片試試,牙齦就不腫了,牙齒還可以吃芭樂』隔壁同桌的其他人說到。
回想自己門診的病人,牙周病有時候已經積重難返,也可能跟這些偏方資訊有些關聯。
『哇嘎你共,刷牙簡單刷就好了,天天刷牙還不是得牙周病,那個根本沒用啦』一位隔壁桌的人發難。
『緊家緊家,後面菜來啦』
畢竟隔壁桌沒有牙科專業人士在,我也不認識他們,總不能過去遞名片後坐下來,跟他們聊聊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當個流言終結者,大過年這樣做,可能自己會先被終結吧。
但是他們的對話有一個很多朋友會認同的內容:『天天刷牙還不是得牙周病,那個根本沒用啦』
大家加減都有刷牙,看來刷牙沒能阻止牙周病,說不定偏方才有效果,難道不是嗎?
Q:我每天都至少刷2次牙,為什麼還會得牙周病?
有刷牙,不代表有刷乾淨,刷牙次數與牙齒乾淨的程度,真的沒什麼關聯。#牙齒與牙齦邊緣的交界是細菌的集散地,刷牙必須要刷到這些位置才是真的清潔,而且必須搭配牙線使用才夠。我明白大家會感到挫折,畢竟又不是沒刷牙,只要改進這個「刷牙的位置」及「牙線使用」,牙周就會乾淨,牙周病就很難來找你了。
火氣大牙齦腫椰子水 在 亞美將 AmiJan - 鄧莉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姐今天從西頭跑到西尾(看末圖便知)
早上九點出門
五個行程跑透透不停歇到現在
覺得明天腿會痠死
外加皮膚黑三階跳級融合當地人
唐老師說的真準
水瓶座火星
什麼都容易火氣大
因為牙齦火氣大腫痛痛
大姨媽來又不能狂用椰子水漱口
我整個就是用熱情在渡過這一日啊
獻上今天看到的美麗夕陽送給大家
晚安咖(拉迪撒瓦咖🙏)
#希望明天不要自動五點半醒來
#已經自動醒來快一週了
#亞美將輕旅行
#泰國象島
火氣大牙齦腫椰子水 在 禾睿牙醫植牙牙周美學中心-呂睿庭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的牙不痛了?小心牙周病像不定時炸彈
常聽到有人說:「我昨晚沒睡好,牙肉紅腫,頭也痛得厲害,這應該是火氣大吧?」結果想了各種降火方法,包括猛喝椰子水,或是找醫師洗牙了事,就是沒想到其實是牙周病已經虎視眈眈,持續置之不理的後果,才發現自己已成為中度,甚至重度的牙周病患了,未有髮蒼蒼,卻已達齒牙動搖的悲慘境地。
臨床上遇到某些牙周病患常有消極的鴕鳥心態,當第一顆由牙醫師宣告牙周病要拔牙時,覺得無關痛癢,先換另一側牙繼續咀嚼食物,等到接二連三掉下3至5顆牙時,兩邊都已不能正常嚼食,才趕緊看醫生,一聽到牙周病嚴重要拔牙,因為害怕不相信醫師想另尋找第二意見,結果又因為忙碌時間一拖,一來一往反而耽誤治療時間,等到事態嚴重全口牙都動搖,以致原本可以保留的牙齒都保不住,才後悔不已。
牙周病的病程長,初期多半無聲無息,更容易讓人忽視它的存在,通常如果前一位醫師說要開刀治療,後一個醫師說只要洗洗牙就好,大多數的人都寧可選擇後者。這是一般人會有「自我矇蔽」的心態,往往也容易因此錯過黃金治療期,臨床上最常見的40、50歲的社會菁英份子,因為工作忙碌沒有時間看牙,最後卻導致50歲左右牙齒就爛光光的下場。呂睿庭醫師建議,如果醫師醫療意見相左時,建議可以再諮詢第三意見,以做出正確的就醫判斷,或運用3D電腦斷層作深入檢查,已確定牙床骨受侵蝕的嚴重度。
牙齦炎是牙周病的最初階段,此時易出現牙齦紅腫及刷牙容易出血的症狀,牙醫師呂睿庭表示,這是因為細菌毒素侵入牙齦造成發炎反應的現象,此時藉由洗牙、再加強上口腔衛生清潔,可以讓病人回到正常的狀況。但若不理會、輕忽以待,就如同大開門戶,更加速增加牙菌斑趁隙而入的機會,隨著牙菌斑逐漸增長,朝向牙齒內部繼續侵犯,使得牙齒週遭的牙肉及齒槽骨受到破壞,便形成牙周炎,最後嚴重甚至造成牙齒掉落。但值得注意的是,當細菌侵蝕到骨頭這段過程,疼痛感並不會比牙齦發炎來得明顯,所以更得提高警覺、提早治療牙周病。
有些忍功一流的男性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為了省錢,拒絕進行補骨或牙肉重建的療程,抱持「得過且過」的心態,非到最後關頭,不會想好好治療牙周病,牙醫師林筱恩表示,如果掉一顆牙就先徹底治療好牙周病,才能避免口中細菌擴散蔓延,往往可以省下日後得植10顆牙的費用,也說明了牙周病治療拖不得,切莫因小失大。
以上來源由禾睿牙醫美齒再造醫學提供
資料出處:http://www.models-smile.com/main.php
#禾睿牙醫 #呂睿庭醫師 #北投牙醫 #無痛牙周病治療
#牙周病 #雷射牙周治療 #水波雷射 #無痛牙科 #無痛看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