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紓困懶人包
疫情衝擊百工百業,縣府與大家站在一起。我已指示縣府局處全力協助業者、民眾申請各項紓困、補助方案,減輕負擔,共度難關。民眾可洽詢1999或相關局處窗口,諮詢紓困方案。
#旅遊處
1.符合資格的民宿業、旅行業、導遊領隊、觀光旅館及旅館業可向觀光局申請3至5萬不等補助。
2.陸海運相關駕駛(計程車、遊覽車、租賃車代僱)、遊覽車業者營運、船舶運送、載客小船經營及海上平臺經營業補助。
#社會處
1.安心即時上工計畫、紓困貸款、就業保險費及勞工退休金緩繳協助、自營作業者或無一定雇主的勞工生活補貼。
2.視障按摩者補貼、2歲以下兒童家庭、擴大急難紓困。
3.充電再出發訓練計畫、庇護工場補助等紓困補助。
#教育處
1.協助私立幼兒園及準公共幼兒園、受中央政府命令停業的補習班、課照中心、運動事業及從業人員、社區大學及社區大學講師等紓困事宜。
2.6月15日起發放孩童家庭防疫補貼。
#建設處
1.出口貸款及保險行政費用補助、補資金(防疫千億保、利息補助)。
2.營業衝擊補貼(製造業及其他技術服務業、會展產業、商業服務業)。
#農漁局
1.110年農民生活補助每人1萬元,6月4日起陸續發放,直接入帳戶。
2.漁民生活補助可向漁會申請1-3萬元的補助。
#稅務局
1.主動辦理轄內93家娛樂場所辦理娛樂稅停徵。
2.展延接受治療、隔離或檢疫等納稅人,房屋稅繳納期限延至110年6月30日,延期時間最多延1年,分期繳納最多3年。
#紓困資訊
#澎湖縣政府官網疫情及防疫專區
#1999專線
澎湖縣政府大學補助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211例本土個案、26例死亡;政院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28日,大學指考20年來首度延期到7月底;苗栗電子廠群聚達265名,勞動部今頒布「移工指引」】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新增211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個案及3例境外移入,另今天新增26例死亡。陳時中指出因校正數已解決,今天起不再公布校正回歸數量。
由於全國疫情並未趨緩,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早召開行政院擴大防疫會議後,即宣布再延長全國的三級警戒管制兩週至6月28日,全國各級學校也配合停止到校上課至暑假;另外影響全國4萬名考生的指考,也首度延期到7月28日至7月30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下午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再度強調三級相關防疫作為、嚴守社區防線,包括外出全程佩戴口罩,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之家庭聚會(同住者不計)及社交聚會,避免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餐飲一律外帶等。
另外苗栗電子廠群聚案擴大延燒,其中三間電子廠至今已累計265名外籍移工跟本土員工確診,晚間再傳第四間電子廠出現6名移工確診。勞動部今天頒布新增的「移工指引」,包含只要廠區有1名員工確診,就要匡列職場密切接觸者並實施居家隔離,若有不同廠區,實施分艙分流,各廠區的人員不得相互移動。
■新增211例本土個案、26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11例本土病例,為106例男性、10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5月21日至6月6日。個案分布地區以新北市82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60例,苗栗縣45例,彰化縣8例,新竹市、桃園市、澎湖縣及基隆市各3例,宜蘭縣、嘉義縣、屏東縣及新竹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69例中,64例為已知感染源,1例有萬華區活動史,4例關聯不明。
另外今日新增26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20位、女性6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0日至6月2日,確診日介於5月12日至6月5日,死亡日介於5月31日至6月6日。新增26例死亡個案中,有9例的症狀仍為「調查中」。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明,這部分是因為病例還沒有調到,或是疫調人員打電話詢問家屬卻沒有接聽或沒有進一步說明,才會列為調查中。
■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6/28,學校停止到校至7/2、指考20年來首度延期
早上行政院召開行政院擴大防疫會議後,宣布三期警戒再延兩週至6月28日,學校也停止上課到7月2日,影響全國考生的大學指定科目考試,更是20年來首度延期。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全國各級學校已經有430位學生確診,為了避免群聚風險,全國各級學校、公私立學園、兒童課照中心及補習班停止到校上課、前往的日期,同步延長至7月2日,等同直接停止到校至暑假。至於沒有暑假的私立、非營利幼兒園部分,屆時將會視疫情再決定是否再延長。
潘文忠說,除了全國學校延長停止到校外,大學指考也從原本的7月3日至5日,延期至7月28日至7月30日,因4萬多名學生要考指考,將會以最高防疫規格進行,包括每間試場人數調降至20人、確保考生間距達1.5公尺以上、試務人員優先施打疫苗,另原訂今年7月底舉行的111年學測試辦考試則取消,大考中心將另外提供紙本練習卷。至於7月底若疫情未趨緩,是否會再度延期?潘文忠說:「希望疫情能平緩,以這樣(防疫)規模希望能順利完成考試。」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朱俊彰接受《報導者》訪問時指出,大學指考從2002年舉辦以來,今年延期是開辦以來第一次;由於7月底正值颱風季,目前規劃若考試遇到颱風須需延期,會在一週內舉辦補考。
■蔡英文籲端午減少移動,台南鼓勵市民通報返鄉者篩檢、指揮中心不反對
端午節連假將至,總統蔡英文今日下午發表全國談話指出,到昨天為止,包括高鐵、台鐵和國道客運,端午連假期間共賣出10萬張票,經過各種宣導後,仍有8.5萬張票。她表示,今年對國人最重要的請託就是留在原地不要移動,「端午節明年還有,若因為跨區移動造成大爆發,家鄉、家人會陷入險境。」
針對端午返鄉潮,台南市市長黃偉哲昨天公布「端午守護台南行動」,返鄉者退票可到區公所申請200元獎金,以及鼓勵市民通報返鄉者前往篩檢,若PCR確診可領獎金10,000元。
此政策遭到外界質疑,台南在地公民團體「台南新芽」發文指,此政策與先前被衛福部撤銷的離島全面篩檢令頗為相似,但因進入台南市範圍的交通管道多元,無法達到強制效果,且台南快篩量能是否足以負擔,都沒有評估;貿然執行不但無法達到家戶聯防效果,反而會變相鼓勵疑似確診者為了獎金集中前往台南,也造成鄰里之間彼此猜忌,呼籲台南市府收回政策。
面對質疑,黃偉哲回應,篩檢是鼓勵性質,就算被通報的返鄉者拒絕快篩,不會強迫也不會處罰。陳時中今日則表示,地方政府篩檢措施若屬於強制性,一定要經指揮中心同意,但若是獎勵鼓勵方式,可根據財政需要去辦理。
■第四間電子廠傳出移工確診,勞動部補貼移工入住防疫旅館隔離
苗栗電子大廠頻傳確診,今晚再傳出第四間電子廠確診,半導體設備廠京鼎今天公告竹南廠有6名外籍員工確診,經初步調查其中1名移工6月5日發燒去醫院快篩陽性,同時採撿PCR後確診,另5位移工則於6月6日在新竹市竹科園區快篩站快篩出陽性後確診,預計將轉往集中檢疫所。據今日苗栗縣政府統計,京元電子群聚案已累計238例確診(外籍移工200 例、本國38例),智邦電子有12例確診(外籍移工10例、本國2例) ,超豐電子則15例確診(外籍移工14 例、本國1例),總數高達265名外籍移工跟本土員工確診。
勞動部次長王安邦表示,目前已經頒布「移工指引」,新增部分包含只要廠區有1名員工確診,就要匡列職場密切接觸者並實施居家隔離,若有不同廠區,實施分艙分流,各廠區的人員不得相互移動;勞動部正在針對50人以上的移工宿舍進行實地訪查,預計週三(9日)完成訪查,總數有1,168家。另外也會加強關懷移工,包括建立關懷中心機制、調派通譯人員進行疫調,以及母語電話關懷確診移工。
王安邦指出,針對移工有需要隔離或降載宿舍容量,而需要移到防疫旅館,勞動部會提供部分補貼。移工1人隔離補助1,000元,若是宿舍的人數降載,例如8人減為4人,則會以房間數來做補助,至於補助金額仍在研擬中。
■苗栗縣禁止全縣移工外出,時力立委:發布權責應屬中央非地方
為因應移工群聚擴大,苗栗縣縣長徐耀昌今日下午在苗栗縣防疫記者會上表示,全縣移工即日起,除了上下班外禁止外出,上下班並由事業單位或仲介單位接送,不能單獨通勤,以免無法掌控行蹤。移工的生活用品採統一採買管理,並要求警方加強社區巡查。
苗栗縣全縣有約2.2萬移工將受到影響,此政策屬於強制性並非鼓勵性質,是否為適合的防疫政策?時代力量立委、律師邱顯智接受《報導者》訪問表示,限制人民移動自由的防疫政策,應屬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下稱紓困條例)》第7條的法律授權,但其賦予得發布法令授權的對象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而不是地方縣市政府。他質疑,日前中央已經到苗栗成立前進指揮所,如果真的需要發布移工禁止外出命令,也應該由前進指揮所來發布才對。
邱顯智也質疑,本國籍勞工也有確診,卻只限制外籍移工外出,顯然有公平性跟防疫成效的問題。他認為,就算有紓困條例第7條的授權,仍需要說明必要限制措施跟想要達成的防疫目標彼此之間有沒有關聯性。
■疫苗施打全列入公費,北市規劃3處大型接種站
陳時中今天在記者會指出,接下來到貨的疫苗都不會開放自費施打,全部納入公費體系,施打順序將在明天定案。而台北市長柯文哲在今天下午記者會表示,目前的疫苗都還是優先提供醫療人員施打,未來要擴大到讓民眾施打時,已規劃花博爭艷館、和平籃球館,以及台北體育館等3處大型接種站場地。柯文哲說,這些地點都是北市適合大量民眾接種的場所,目前先準備再看中央給疫苗的速度,做適當部署,「不然東西擺好了,沒有疫苗也是浪費。」
柯文哲表示,目前北市的施打數量,在醫院院所、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都可以負荷,未來若是開放全民接種,接種數量超出這些醫院場所負荷時,才會動用到大型場館,疫苗進來的速度將會決定規劃布置打疫苗的場地,他也希望中央能提供清楚的數字。
(文/林雨佑、嚴文廷;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戴淨妍;攝影/余志偉、楊子磊、許𦱀倩)
#延伸閱讀
【「你們、我們」思維的代價:新加坡疫情,為何因移工宿舍感染失控?】https://bit.ly/3iiIFCc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武漢肺炎大事記:從全球到台灣,疫情如何發展?】https://bit.ly/3w3jffK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快篩 #苗栗 #群聚感染 #三級警戒 #指考 #疫苗 #端午連假
澎湖縣政府大學補助 在 關心羚 獸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心羚的動物保護政見
#落實飼主教育及寵物登記
[前言]
身為一個執業10多年的獸醫師,也是一般飼養犬貓的飼主,所以在醫療的過程中,常常與其他飼主分享自己在跟寵物相處的過程發生的事,潛移默化的傳遞一些觀念。當全台灣的寵物登記數量已逼近250萬隻的時候,寵物跟人們之間的關係,已不能再用過去的觀念來看待。望著牠們的雙眼,讓你覺得身心靈被慰藉的同時,身為飼主,怎麼樣是更能達到保護這些小生命的作為呢?
一、建立課程制度、完善飼主教育
1.教育是一輩子的事,特別是在飼養寵物人口持續增加的狀況下,許多關於飼養的教育課程,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讓民眾了解動保法的規範有哪些,介紹可能因沒有節育而引發的子宮蓄膿、乳腺腫瘤等疾病。台灣的馬爾濟斯是心臟病好發族群、臘腸犬易有椎間盤疾病問題、法國鬥牛犬等短吻犬品系可能會有短吻犬呼吸道阻塞性症候群等知識,都必須要入課程內容。當這些知識越普及,民眾預先知道後續在日常生活中給予的照顧,以及可能伴隨而來的醫療花費,對於飼養寵物犬貓前的考量越多,將可減少衝動行為。「飼主教育」也是在動物福利政策完整的國家,像是瑞士,所主推的重要政策[1]。
2.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已有推動飼主教育課程,然而各地方量能不同,課程的規劃由中央進行,也能減輕地方政府的負擔。
3.透過課程制度,能進一步進行認證,當然在認證策略上應考量課程的有效性,而不是影片放著播一陣子就能取得。認證能影響進一步的福利取得,或是讓愛心中途對於優良領養人有一個審核標準,近來虐待動物案件層出不窮,而且領養人也許會隱瞞實情,因此透過一個認證初步篩選掉沒有認真做功課的人,該認證可以成為優先認養動物的考量。
4.除了少許縣市動保處已積極推廣的線上課程外,也可結合各地優質的動物保護團體,及社區大學,開設飼主教育課程。
5.近期有許多大量領養後,並未妥善照顧動物的案件,甚至有不良的動保團體被揭發詐取政府節育補助之情事,我們認為不可為了增加犬貓被領養之績效,讓民眾短期內多次領養,若想要短期內領養下一隻寵物,必須要向動保處申請飼養環境的動物福利評估。
二、落實寵物登記,加強飼主責任
1.依照動保法第22條第2款,繁殖場要強制進行寵物登記,這部分應持續監督是否落實,而最近期的特寵法規裡,其實也鼓勵優良的繁殖業者加入政府的寵物登記站,讓飼主在帶走寵物前,就已確實進行寵物登記,以避免部分飼主在購買後沒多久就有棄養之情形。飼主在認養及購買犬貓時,也應主動索取寵物登記証,違者一經檢舉,應加強開罰。
2.法制化獸醫師確認寵物登記之程序,讓飼主帶寵物去獸醫院看診時也必須由獸醫師協助確認寵物登記有無。獸醫師若能在診察動物的第一時間,依據法源勸導飼主進行寵物登記,便更能加強源頭管理。
3.促進規劃推動寵物登記雙軌制,除了現有的寵登晶片制,在其他國家也有入戶籍制度。過去早已有市議員提倡過,一軌是將寵物納入戶口管理,也就是戶籍謄本加註貓狗數量,第二軌則是讓寵物登記系統與戶役政連結,因為戶籍是地方的戶政事務所辦理,有些很希望讓毛小孩跟自己成為一家人的民眾,更多一種踏實的選擇。
4.擴大動物保護檢查員量能,加強稽查與宣導能量,落實開罰。
以上多數的政策,都需要仰賴動物保護檢查員的落實。然而台灣現況是,一個縣市通常只有極少數的動物保護檢查員編制。根據農委會動物福利白皮書顯示,108 年 3 月全國動物保護檢查員共計 136 人 ( 其中專職 76 人、兼職 60 人),若以 107 年全年接獲民眾檢舉及自行稽查 ( 例如:寵物登記、飼主未辦理寵物絕育案等) 計有 360,975 案,平均每年、每人辦理各類動物保護申訴檢舉及稽查案件數為 3,111 案。(此處原文應有誤,應是2654案)甚至像是彰化縣、嘉義縣、澎湖縣這些縣市僅有1位動物保護檢查員。整體人數不足外,地方政府人力分配不均也是一大問題。
綜合以上數據,我們認為必須從動物保護檢查員的來源、薪資福利做改善,以增加報考意願,國家也應積極培養專業動物保護人才:
A.中央機關應根據每年各地方縣市動保案件業務需求,提供補助以增額動物保護檢查員人數。
B.目前動物保護檢查員薪資並不高,建議可以從調整專業加給、危險加給等方式調高薪資。
C.建請教育部以及高教單位增設相關科系,以培育專業動物保護人才,以高等教育訓練改善台灣動物保護之處境。
三、調整絕育補助政策,以低收入戶及領養者優先
1.寵物登記是絕育補助的依據,但絕育補助更應該建立優先順序,例如以低收入戶者和從收容所領養流浪犬貓者為優先(如美國芝加哥的政策),其次是通過飼主教育課程者,避免資源分配不均。針對通過飼主教育課程,並領養流浪犬貓者,除給予絕育補助,也能補助寵物保險,增加領養率。把公共資源優先用在補助低收入戶及領養流浪動物之飼主。
2.此外,將絕育政策推進與獸醫學系合作,讓年輕在學的獸醫系實習醫師在已執業獸醫師的帶領下,為流浪犬貓進行節育手術,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擴大收容所動物結紮的數量。而近年來多起被不法團體詐領節育補助的案件,大量的國家經費若能轉為政府機關與學術機構的配合,更能遏止國家經費之不當被利用。
引用資料:
[1] 飼主教育在瑞士聯邦法的規定:在瑞士的聯邦法強制要求:(1)寵物登記、(2)飼主教育、(3)寵物稅。在瑞士,在擁有寵物後之10天內,由獸醫師親自執行晶片植入,並將資料鍵入瑞士ANIS全國資料庫。瑞士有寵物保險制度,其強制性由各州自訂。寵物稅屬地方稅。瑞士規定凡帶狗出家門一律繫頸鍊,飼養第二隻寵物即課以「重稅」,故可以大幅減少寵物繁殖之機會。聯邦法要求飼主在養狗之前必須先完成「理論課程」,養狗後一年內要完成「實務課程」。理論課程包括:(1)購買或認養一隻狗之理由;(2)飼主義務;(3)狗之營養知識;(4)狗之健康知識;(4)飼主對寵物之義務;(5)相關法律與規定。各州法律略有差異,但都遵循聯邦法原則。飼養危險狗種之飼主必須向主管機關報備,並接受較為嚴格之安全規定與訓練課程。全瑞士以首都日內瓦市規定最嚴,規定危險狗品種在出門時需繫頸鍊、戴口罩;頸鍊必須要套上警察局核發之官印套。飼主需檢附(1)寵物登記証、(2)寵物保險証、(3)狂犬病三年效期疫苗注射証、(4)飼主訓練結業證書四樣證件,方可向警察局申請頸鍊官印套,沒有帶官印套之狗,警察會臨檢飼主與狗 (「在瑞士的聯邦法強制要求」,費昌勇,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教授)
澎湖縣政府大學補助 在 澎湖縣政府教育處- #大專院校學生助學金及交通圖書券 ... 的推薦與評價
澎湖縣政府 教育處, profile picture ... 提醒符合本次申請資格之學子,請於9月1日至10月15日申請期間檢附相關證明文件提出申請 而領有公教人員子女教育補助費或農漁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