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故事——漢代長信宮燈 | 生活知史
想來現代人應該沒有什麼機會使用燃料燈,除了化學課燒燒酒精燈外,也不會接觸到燃料燈。不過在古代,燃料燈是必備的室內照明用具,也是室內的裝飾品,工匠們做出了不同形態的燈具。例如陶燈、青銅燈、鐵燈、玉燈和石燈,又有人形、動物形、器物形等等不同的設計。不過漢代工匠們最厲害的,還是設計出無煙燈。
在古代,燈具的燃料主要是動物油脂。這些油脂的起煙溫度很低,稍加燃燒就會揮發油煙,再加上一些沒有完全燃燒的炭粒和燃燒後留下的灰,一點燈就會造成室內煙霧彌漫,污染了室內的空氣。於是在漢代工匠的巧思之下,他們設計出利用清水除煙的燈具。通常這種無煙燈會在上方設有導煙管,將煙從燈的上方引導至下方的燈體,然後在燈體內注入清水。當燈燃燒時,煙塵就會通過導煙管融入清水中,從而實現了無煙的效果。而工匠們為了美觀,還會將大部分象形燈具都用身體中的某一部分作為導煙管,如舞姬的手臂、牛的雙角,或者禽鳥的頸部等。
這類無煙燈在漢代十分常見,在中國各處的考古遺跡中都有發現。其中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妻子竇綰的墓葬中發掘出一盞長信宮燈,可謂無煙燈的傑作,又有「中華第一燈」的美譽。這盞燈的造型是一個雙膝跪地的宮女,左手托著燈座,右手伸入燈罩。燈具高48厘米,通體鎏金,至今仍然燦爛發光。燈盤、燈座和執燈宮女的右臂、頭部,都可以拆卸。燈罩和燈盤能夠隨意開合,能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隨時調節燭光照射的亮度和角度。而宮女的右臂實際上是煙道,它與宮女的身體連通,雙膝跪地的宮女下部底層設水盤,這樣,燈煙通過宮女右臂、身體,進入底層水盤,經過濾以後,去掉燈煙中的塵埃和異味,排出比較乾淨的煙。
同類的燈其實還有不少,例如1985年,在山西省平朔縣出土的西漢雁魚銅燈。該燈通高53厘米,整體造型為一回首銜魚的鴻雁,雁頸與燈體以子母口相接,魚身、雁頸、腹腔中空並相通,雁腹中空可儲水。1980年5月,在江蘇省甘泉鄉出土了東漢錯銀飾銅牛燈。該燈通高46.2厘米,燈盞承接在牛背中的圓形座基上,牛頭頂部有煙筒直上而後彎曲與燈罩相接,牛腹中空可儲水濾煙塵。這些燈具紛紛展示了漢代工匠的高超技藝,
#知史 #生活知史
#中國歷史 #中国文化 #古代 #古代文化
#漢代 #長信宮燈 #無煙燈 #漢代工藝 #國寶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圖解台灣傳統宗教文化」介紹 訪問作者: 謝宗榮 內容簡介: 由傳統的宗教信仰所衍生出的各個文化面向,一向是人類社會中的重要文化資產。或謂一個人的旅遊地圖中,一生所必要親眼目睹的人類文明史景觀,諸如中國的雲岡造像、敦煌莫高窟、希臘的神殿、義大利與西班牙的教堂等...
漢代工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傳統宗教文化」介紹
訪問作者: 謝宗榮
內容簡介:
由傳統的宗教信仰所衍生出的各個文化面向,一向是人類社會中的重要文化資產。或謂一個人的旅遊地圖中,一生所必要親眼目睹的人類文明史景觀,諸如中國的雲岡造像、敦煌莫高窟、希臘的神殿、義大利與西班牙的教堂等,無一不是宗教文化的產物。而在世界上著名的古代藝術作品中,不論是中國先秦的銅器與玉器、漢代的帛畫、三星堆的青銅面具,以及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的石雕像、達文西與拉菲爾的聖壇畫、聖母像等,皆是宗教文化的展現。
台灣傳統宗教文化中的神像、寺廟建築等,雖然無法和這些世界頂尖的宗教作品相提並論,然而由於台灣傳統宗教文化的內容豐富,除了起源自遠古時代的自然崇拜與巫術信仰之外,更有儒教與道教、佛教的巨大影響,面貌十分多元化。這些宗教文化的內涵,也隨著各族群、地域的不同而各自呈現出其特殊的文化形貌,再加上台灣民間的廟會活動興盛,無形的信仰文化資產更讓這些以寺廟建築為主的有形文化顯得活潑而生動,而不再只是脫離當代生活經驗的「遺產」。
台灣的社廟宛如一座挖掘不完的寶庫,不論其規模大小,只要我們用心加以深入觀察,都可以編織、描繪一幅十分生動而精彩的「圖畫」,而且更是年復一年不斷上演的「動畫」。《圖解台灣傳統宗教文化》中所呈現的文字與圖片,是筆者二十多年來在全台踏查之下所累積的成果。以筆者一己之力,雖然無法將全台每一座社廟及其廟會活動都考察一遍,但是從數萬張的圖片中逐一檢視而挑選出較具有代表性者,對於年近花甲的本人來說,也是視力與記憶力上的一大考驗。因此,若是以「圖文書」的標準來說,這本《圖解台灣傳統宗教文化》無疑是全新的呈現。
作者簡介:謝宗榮
謝宗榮(1960~)
◆出生於南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
◆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助理、私立大葉大學兼任講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傳統工藝系兼任講師。
◆現職宗教與民俗研究者,輔仁大學進修部宗教系兼任講師。
◆著有《神像與信仰》(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台灣傳統宗教文化》(晨星出版)、《台灣傳統宗教藝術》(晨星出版)、《臺灣的信仰文化與裝飾藝術》(博揚文化)、《台灣的王爺廟》(遠足文化)、《臺灣的廟會文化與信仰變遷》(博揚文化)、《臺灣的道教文化與祭典儀式》(博揚文化)、《臺灣的民俗信仰與文化資產》(博揚文化)等書。
作者粉絲頁: 耕研居宗教民俗研究室
出版社粉絲頁: 晨星出版、 晨星圖解台灣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yqfxZQuwA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