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TeamTaiwan
_時尚關鍵字:#東京奧運、#臺灣隊、#運動明星
.
奧運前夕,我在 IG 限動轉發日本版七、八、九月合刊的《GQ》封面,藍底白字呼應夏季奧運的活力,集結 17 名年輕世代的運動員,選手們快衝出畫面的那股張力與青春熱血,震撼了我。
.
同月,日版《VOGUE》封面是網球選手大坂直美,中國的網路版封面為滑雪選手谷愛凌,香港則是游泳選手歐鎧淳,內頁的三位選手游泳項目何詩蓓、帆船項目洛雅怡、擊劍項目朱嘉望,每個選手被打理得時髦有型,自信充滿。
.
幾個還在時尚雜誌工作的(前)同行,羨慕起日版《GQ》的封面,「好好看喔!」「好時髦。」「讚。」我們的對話以惆悵的口氣作結。賽前對於出戰東京奧運的台灣選手,除了幾位奪牌熱門,靠著新聞洗版才勉強把臉跟名字兜起來,實在慚愧。
.
奧運第一天,柔道選手楊勇瑋奪銀爆紅,追比賽、關注選手動態變成防疫在家的最大樂趣,被徹底圈粉,想不到比撈粽子還貼切的形容詞,一有空檔就研究選手們的背景跟比賽規則。結束十多天的奧運,真真切切地感受囊括 12 面獎牌的殊榮,這段時間的我很幸福,享受那麼多場精彩賽事,賽後為自家謙虛有禮的選手而驕傲。
.
一群自帶流量的運動明星橫空出世,追蹤人數超越百萬,一篇貼文吸引幾十萬讚,霸佔熱門關鍵字排行榜。向來苛刻的時尚產業,也折服於臺灣選手們的顏值跟人氣,奧運還沒結束,時尚品牌已經私下搶人搶翻,商討著要贊助誰、邀請誰出席活動,而新聞報導的切點也從勵志的基本盤,深入到選手的個人特質。
.
先在第32屆金曲獎驚喜亮相,九月號臺灣版的《ELLE》雜誌邀請到舉重女神 郭婞淳 KUO, Hsing-Chun擔任封面人物,內頁專訪有游泳選手 王冠閎 Eddie Kuan-Hung Wang、跆拳道選手 羅嘉翎 LO Chia-Ling +0、體操選手 李智凱 Chih Kai Lee、空手道 文姿云wen,tzu-yun。《Marie Claire》(美麗佳人)也拍了 #李智凱,《GQ》則有楊勇緯,有他們的出現,對於時尚面孔疲乏的臺灣民眾如我,是救贖也是鼓舞。
.
此刻的感覺就好比爺爺溺愛著孫子,不僅惜命命還要攬牢牢的那般喜歡。#郭婞淳 曾在2017年的世大運破世界紀錄,賽後她說那驚人一舉是全台灣人一起幫忙舉起來的。多虧有大家的關注,選手們才能在場內場外同樣閃耀,賽後仍然活躍,受到各界尊崇。
.
東京奧運是個很棒的起點,每個人在各自的位置護著自家選手的感覺真好。接下來你們就負責專心比賽,我們的加油聲不會斷,讚也會記得按。
.
🔥 《#ELLE》專訪:https://bit.ly/3l4QSdd
.
👉 追蹤威廉 IG:https://goo.gl/UtrmBS.
.
_source by ELLE Taiwan
.
#王冠閎 #文姿云 #羅嘉翎
滑雪比賽規則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這屆奧運會之中,我們看到了「滑板」成為了新的比賽項目。過往僅在街頭上或是滑板公園出現的運動項目,如今成為奧運的競技項目,會改變這樣運動的文化嗎?
這篇來自【報導者】上的文章,帶我們看到了滑板這項運動的發展歷程,其如何成為奧運項目的過程,以及滑板運動愛好者的反應。
————————————
並非所有滑板族都擁抱運動化與奧運。當IOC宣布納入滑板,許多滑板族感到被背叛的痛楚。例如《Vice》雜誌網站的一則留言說:「如果是在奧運,那就不再是滑板,而是站在有輪子的木板上的體操賽。會有一堆他媽的不懂滑板的人,搞出一堆鳥規則來。」滑板雜誌與網站中充斥著資深滑板族的咒罵,像是「滑板根本不是一項運動,也不是正規產業,但我超喜歡這樣。我們操他媽的頂多就是個恐怖片、或是個笑話。」
滑雪單板在1998長野冬奧納入賽事(恰好也是日本),曾激起世界冠軍霍孔森(Terje Håkonsen)的強烈抵制,反對成為「穿著制服、披上國旗與會走路的商標」。他不但拒絕參加當年冬奧,更發起由選手自發組織的「北極挑戰賽」(The Arctic Challenge),從1999年起每年舉辦。IOC在2007年就討論2012倫敦奧運是否納入滑板,同樣引發滑板族跨國連署抗議,公開嗆聲「滑板不該納入奧運」(No Skateboarding in the Olympics)。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tokyo-2020-olympics-skateboarding?fbclid=IwAR05yfLqGae8ATZSqvANMT8_iDlMpPM6tmoSqYc2MCP0YjdfJOWKFF8ZkGM
滑雪比賽規則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施威全 專欄】
奧運也能看出國際角力?作者點出,從19世紀開始,運動比賽規則一直改變,也促成各國實力的消長...
[本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也歡迎分享您的意見!]
我要投稿:http://bit.ly/1RCJmTt
🔔 加入新新聞Telegram頻道,熱門資訊一手掌握!
http://bit.ly/3c6Pi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