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子才做選擇 我全都要!
別再為升學、就業放棄音樂了
清華藝術學院明年將增設「音樂組」,招收從小學音樂、學科成績也優秀的學生。入學後接受 #雙專長 的培育,第一專長為音樂,第二專長可以選擇醫學、資工、電機、材料、管理、幼教等。
鼓勵學生 #跨域學習,未來成為音樂治療、AI音樂創作、音樂科技等「音樂+X」的 #多元音樂人才。
#熱愛音樂的高中生有福了
#學音樂絕對有前途🥰
💗來聽聽正在清華 #跨領域學音樂 的學長姐怎麼說👉👉
🗣雙主修音樂+化工的音樂系大四生趙繼群說,當年準備升大學時,家人希望他放棄音樂、全力準備學測,最終他與家人達成協議,報考音樂系,並雙主修化工系。
趙繼群說:「所幸念了清華大學,可以追求自己所愛,同時滿足父母的期待。」他很看好「藝術學院音樂組」的招生✌️
🗣目前就讀科管院學士班大四的李悅榮,一專經濟,二專外語,同時還雙主修最愛的音樂。她從小學小提琴,考大學時也曾想以音樂系為第一志願,但被家人「勸退」,因此最終選擇了能兼顧興趣與就業的清華大學。
李悅榮認為如果藝術學院新設音樂組,應該可以讓像她一樣熱愛音樂的學生學習之路走得容易一些。她說:「這條路上有無限可能,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夠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清華首頁故事:https://www.nthu.edu.tw/hotNews/content/1000
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學士班藝設跨域組 在 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賀陳弘校長來到清華南大校區,與竹師教育學院及藝術學院的新生有約。校長為新生說明清華從1.0、2.0的歷史回顧,到現在的「清華3.0」,並表示「最新的變化就是在座的各位」!😉
#合校後加入重要的教育與藝術能量
#決戰未來
音樂所音樂工程組碩一的朱同學詢問,藝術與科技結合的新興系所,其發展方向及未來在學界的地位將為何?未來是否有機會與國際交流?
對此校長鼓勵同學們能去爭取各種出國交流的機會,也建議同學們可多考慮非英語系的國家,如拉丁美洲,或其他金磚國家如巴西、俄羅斯、印度等,皆擁有豐富的文化藝術,且去第三語種的國家,除了英語,還可以多學習一種外語呢!
清華學院學士班戊組的林同學發言,想知道學校對於新成立的戊組有什麼樣的期許?
以及英語教學系大一的楊同學詢問,學校如何消弭南大校區的新生是清華皮、竹大骨等言論?
賀陳校長說,雖然很多事情未到位,但「第一屆」是一種特權與驕傲。大一不分系的學院學士班,可以朝跨領域、雙專長的面向發展,校長也很期待同學們自主性的表現。
論語有曰:「我欲仁,斯仁至矣!」教育是自我成長,校長也勉勵同學自行設計學習歷程,抱持著強烈的企圖心,給自己最大的挑戰與動機。
同學們也很關心南大校區宿舍床位遞補、未來新生床位保留,以及兩校區的交通車時刻表等等事情,這些學校都收到囉,也祝福各位清華新生🤗
#藝術學院
#竹師教育學院
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 NTHU Hsinchu Teachers College
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學士班藝設跨域組 在 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清華大學與新竹教大11月1日合併
歷經十年的努力,國立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的合併案獲行政院及教育部審核同意,兩校將於105年11月1日正式合併為「國立清華大學」,並於106學年起合併招生。兩校合併後,將在研究與教學等多方面攜手合作,營造更多元的學術環境,發揮更強大的研究能量,並為學子提供更完整的學習空間,迎接下一世代的競爭。
清華大學創建於民國元年,今年適逢建校105年。清華校長賀陳弘指出,合校案是清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組織發展,也將是清華師生面對未來挑戰的躍進契機。清華有信心在未來幾年內,蛻變成為更優質、培育更多優秀人才的國際一流大學。
賀陳弘指出,兩校合併將發揮四大合校效益,包括跨領域創新提升學術及教育競爭力、提升十二年國教師資與成效、資源整合及強化、提升社會貢獻。
新竹教大校長陳惠邦指出,透過兩校的合併,期盼能夠將全體教職員生帶向更好的未來。
合校後,清華大學將新設「竹師教育學院」與「藝術學院」兩大學院,竹教大的系所師生與行政單位未來將全數遷入清華校區,整合兩校軟硬體資源,發揮精簡組織的合併效益,共同發展教學研究與跨領域合作。
清華指出,清華大學理工、人文社會及科管等學門將與竹教大藝術與教育學門進行跨領域的激盪,建立更寬廣學術平臺,開創一加一大於二的新領域,例如科技與藝術結合的數位創作和多媒材藝術、科技與教育結合的科學教育、線上傳播互動和移動式虛擬實境等。
清華將規劃「教育與學習科技」、「幼兒教育」、「特殊教育」、「教育心理與諮商」、「體育」、「環境與文化資源」、「音樂、科技與健康」及「藝術與設計」等第二專長學程(30 學分),配合既有學士班跨領域學習方案,提供全校學士班學生修習雙專長學程更多元選擇。
配合十二年國教的推動,清華大學也將善用理工優勢,培育數理強項師資,成為全國師資培育與未來前瞻教育研究的重鎮。
目前清華與竹教大的生師比仍高(清華為19:1,竹教大為22:1),兩校合併後,此一問題也可望獲得大幅改善,達到少於16:1的生師比目標。
在中長程的發展方面,原竹教大校區則將轉型成為「清華創意與大學臍帶園區」,運用整合後之十大學院優勢,修繕現有建築,推動教學推廣、研發生產、青創育成,形塑學界與產業界的連結,如開創智慧城市、無人駕駛車、數位創作和多媒材藝術、科學教育、線上傳播互動和移動式虛擬實境、音樂與健康科技、建立國內外高科技醫療院所等創新產學互聯基地;建置從幼兒、兒童、青少年、壯年至樂齡長者客製化課程之全齡健康學習館;國際會展設施、國際學人及有眷研究生宿舍,以及國際展演場所與國際特色社區等,發展為文化教育、創新創業與樂活生活之創意園區。
在提升社會貢獻方面,清大未來也將結合理工與人社藝術特色,引導深化科技人文及第三部門產業全面合作,結合在地產業、培養在地人才,創造社會産業與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