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過日考察系列21: 首爾路7017
圖文:好過日特派員
昨天 三民惟新 陳柏惟 提到紐約high line的空間改造案例,網友馬上聯想到首爾車站旁,同樣由高架橋改成的公園:首爾路7017。
好過日去年其實已派員考察過相關規劃,但實際走訪後,覺得似乎少了什麼,因而暫未向大家報告,直到柏惟收集回high line實地經驗與更多文獻後,我們再來比較兩處案例。
「首爾路7017」這個名詞,是結合了跨站高架橋(類似中博高架橋)於「1970」興建,並於「2017」年改造完成這個意義。1960年代後,首爾大量興建快速道路,來疏導快速增加的車輛,然而,到了80年代以後,市區已經變得過度雍塞,環境也逐漸惡化。還好,首爾找到了轉變之道,從清溪川的案例中,當局發現拆除快速道路,縮減車道,引進更多徒步區,不但沒有惡化交通,反倒讓整個城區活了起來(聽起來有沒有很像先前某些抗議的案例?)。
因而,在2015年跨站高架橋結構老化後,首爾選擇將整座橋保留作為人行步道,並賦予這座1km長的橋更大的任務:改造首爾站前商圈。
和日本不同,韓國國鐵(Korail)在都市通勤上規模弱很多,因而首爾站雖然有間共構樂天百貨,並非首爾區域重要商圈,KTX+城際列車日運量約5萬多人,也僅是新左營台鐵+高鐵的規模(首爾地鐵運量才高)。近年來商圈發展出現瓶頸,首爾路7017的大型改造正式要突破此困境。
設計上,首爾路7017請到了世界知名的MVRDV事務所操刀,以多個分支和出入口串連前後站與站前辦公區,並已直徑不一的圓形配置平面,把橋上轉變成有24000多株植栽的多樣公園,同時設置了商店、旅客服務中心、藝術與遊樂場等亮點。成了首爾2017年最新景點。
然而,實際走完high line之後,我們會覺得首爾此案的「樂趣性」與「都市性格」少了一點。
相較於穿梭在大街小巷裡,景觀多變的high line,首爾路7017大部份的跨距都用於跨越鐵路和站前後道路。此處過大的城市尺度,減少了景觀變遷的異質性,整個廣場雖然一覽無遺,但也沒有那種「下個轉彎是什麼?」的驚喜。
另外,此案由政府主導,雖然與沿線各大樓建立了聯通道,但周邊尚無刻意配合首爾路設計的民間開發案。而全案規劃雖然一致,但也會讓人覺得稍稍缺乏了變化。植栽的部分種類雖多,但栽種的方式較為類似。在沿途有幾個地方保留了高架橋未改裝的水泥結構,也沒有鑄鐵鐵道橋來得有趣,不過,這當然不能苛求。
反過來說,首爾道7017在經營上,也有不少細膩地方。例如指標完整性足夠;橋上圓形結構屋,有的是出入口,有的是餐廳,紀念品店,販賣品項各有不同,統一招商,和公園形成一個可玩可逛的場域。和high line上的咖啡店、義工小舖、橋上市集相比,顯得更刻意規劃(好壞見仁見智)。不管何者為優,這也是我們強調高雄園道宜導入更多商業或非盈利民間機能之處。
從紐約到首爾,不同城市條件不同,自然會有其限制,我們期望高雄的空間改造,能分段加入區域特色,強化與周邊聯通機能,引進藝文商業活動到開放空間,才能達到活化地域的真正目標!
清溪川 高架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開播12周年經典回顧:之五
【世界周報主持人陳文茜2005年 製作“Korea, the Next Giant”專題 在韓國深入採訪首爾大魄力拆高架橋,重現清溪川 一年内親自主持743場協調會,組織義工說服民眾搬遷 將貧民窟打造成新金融中心 “準總統候選人的成績單” 深入報導李明博在首爾市長任內 以遠見.魄力與執行力交出城市治理的漂亮成績單】
清溪川 高架橋 在 Tracy黃鶯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蠻期待台北市高架橋下的開放空間。🌷💐🌿🌻☘
《一個城市的高架橋下,看到她的文化水平》
十一年前,當直立式花園開始掀起全球熱潮時,我曾經對首都市長、中央部會首長建議:把難看的高架橋包括高架捷運變成直立式花園及常設花卉小店、咖啡等休閒區域,當時首長不語,一位年輕的幕僚表示:會不會有爭議?先從一個實驗起。
結果他們把提案送到內部會議,多數局處首長認為「太創新」,民眾不能接受。
首長們的文化文平也是我們社會文化水平的一部分現象,他們只是坐在某些位子,和一般人的守舊欠缺開放的視野沒有太大差異。
我的遊說,只得到當時台中市長胡志強全面推動,還自己創新,選擇在工地法定綠色圍籬。從此台灣各城市紛紛推出綠色直立牆,其中我認為跟進後,做的最好的是高雄。
2006年,11年前歐洲絕大部分城市已拒絕了城市高架。波士頓「大開挖」工程拆掉了濱水高架,改成地下鐵;首爾的清溪川高架拆除,復原為城市綠色空間;紐約的高線公園成了鐵路高架再利用的典範;同在紐約的皇后廣場,則把多重高架打造成功能豐富的公共空間。
我的提議,其實一點都不前衞,只是跟進。
最近紐約濱水空間重建工程,才是真正的厲害!有分析圖之王美譽的 BIG,竟然在高架下設計了一家影院。
日本近年城市高架下空間的再利用,所參照的不是歐美的範例,而是這座城市裡人們最需要的、使用最高的功能類型。
比如東京秋葉原高架下的 2k540,基於御徒町的歷史文化,打造成了「手工藝之街」。中目黑高架下則成了擁有 28 家特色店鋪的個性商業街,還包括東京文化地標之一的蔦屋書店。
日本城市高架下的空間藏著微縮版的城市——店鋪、健身房、咖啡館、診所以及老人福利中心等,曾經流行於歐洲大陸的拱廊街,在百年之後的東方,居然在醜陋的高架橋下重獲生命。
歐洲城市向來習慣於傷筋動骨地修整,日本城市熱衷於小修小補的再造。
最後再看看阿姆斯特丹一座小鎮的創意實踐,或許會讓我們對自身的城市愈加感到不堪。
阿姆斯特丹遠郊小鎮被一條高速橫穿,於是高架路下被開發成了公共空間。泛舟的小港灣遊戲區,高架橋下的籃球場,高架橋下的兒童遊樂場。
我們的城市,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