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大學考試分發錄取率幾乎都在九成以上,私立大學碩士班錄取率甚至100%,高等教育已從早年菁英教育轉為普及教育,只要繳得起學費,幾乎不怕沒大學或研究所念。有大學教授表示,幾近百分百錄取率是高教之癌,建議削減高教供給量,才有機會重拾品質。
台灣接受高教比率 超越日、韓、美、加
民國75年,台灣有105所大專校院,且當時還有不少是專科學校;如今大學激增至150多校,許多專科都改制大學;大考錄取率也從早期二、三成,近年大幅提高為九成多。根據教育部2019年統計,我國25至34歲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比率近七成,高過日、韓、美、加等國,更是德國(31%)兩倍多。
大學「好進去」,研究所也越來越好考,除了台清交成等頂大部分所錄取率只有一、二成,有些後段國立大學或私立大學,碩士班錄取率已經達100%,只要報名就會上。例如世新大學108學年度研究所碩士班招生錄取率,公廣、行管和中文系錄取率都是100%。
招生名額沒有太大變化,但少子化報名人數逐年減少情況下,研究所錄取率自然提升。以老牌私立大學為例,逢甲大學碩士班101學年度報名人數有1966人,108、109學年度只剩600多人,短短不到10年剩三分之一;另一個老牌私校淡江大學,101學年度碩士班報考人數有2261人,109學年度狂瀉只剩下642人。
少子化加速失衡 高教品質一落千丈
正因為高教供給快速擴張,但學生人數逐年遞減,導致高教品質就一瀉千里。淡江大學教授包正豪指出,大學幾近百分百錄取率是高教之癌。要扭轉這樣的趨勢,只能從量著手,削減高教給量,才有機會重拾品質。
大學廣招碩博士生後,有教授批評現在的研究生像「巨嬰」,上課不認真,論文一團糟,有些人連論文格式還得靠指導教授幫忙調整,才不致太難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1的網紅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的主題是兼職,又或者可以稱為打工,英文叫做part-time 根據維基百科 兼職是勞工的就業形式類型之一,,每週工作時間比全職工作少,意指有全職者或學生於工餘或課餘時間另找一份或多份工。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資料顯示,近20年來在大多數已開發國家(不包括美國,兼職人數已經從四分之一增加到一半。 ...
「淡 江 大學 學生人數」的推薦目錄:
- 關於淡 江 大學 學生人數 在 羅文好公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淡 江 大學 學生人數 在 葉慶元律師(葉狀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淡 江 大學 學生人數 在 吳家揚的樂透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淡 江 大學 學生人數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淡 江 大學 學生人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淡 江 大學 學生人數 在 淡江大學學生人數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淡 江 大學 學生人數 在 淡江大學學生人數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淡 江 大學 學生人數 在 udn.com 聯合新聞網- 記得淡江在私校裡算是學生人數很多的 的評價
- 關於淡 江 大學 學生人數 在 學生變少淡大房東上街找房客-民視新聞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淡 江 大學 學生人數 在 淡江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淡 江 大學 學生人數 在 葉慶元律師(葉狀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轉型求生
淡江蘭陽校區不辦大學,改辦高中,何故?
淺見以為,少子化浪潮下,大學生日漸減少只是表面原因(因為高中生也會跟著減少);重點在於,教育部嚴格管控大學學雜費(每年上限約9萬),但是並不管制中學以下學雜費。
同樣是雙語教學,私立托兒所一年突破20萬比比皆是,私立中學突破15萬也所在多有,而且老師的薪資又較低,辦中學以下教育比大學教育划算多了,何不改辦基礎教育?
教育部漠視憲法保障大學自治的精神,過度限制私人辦學的自主性,才是淡江大學不辦大學辦高中的真正原因。
---
淡江大學,位於宜蘭縣礁溪鄉的蘭陽校園,預計110學年度起,該校區的四個系將陸續回歸淡水校本部。淡江大學董事會日前通過,原校址擬規畫籌設「宜江實驗教育中學」。
淡江大學今年全校學生人數兩萬四千多人是史上新低,位於宜蘭山區的蘭陽校園註冊率連三年下降。為讓學校永續經營,校方預計111學年時,該校園四個系的學生全部遷回淡水校區。當時校方說法是,所留的40公頃土地,可能規畫作為國中、高中、長照或在職教育等用途,如今有了新進度。
淡 江 大學 學生人數 在 吳家揚的樂透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淡江大學全校學生人數2萬4,000多人創史上新低。校長葛煥昭表示,11月校務會議通過,將蘭陽校園的四個學系併入淡水校園,預計110學年度實施。
#淡江大學 #蘭陽校園 #少子化 #教育部
淡 江 大學 學生人數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的主題是兼職,又或者可以稱為打工,英文叫做part-time
根據維基百科
兼職是勞工的就業形式類型之一,,每週工作時間比全職工作少,意指有全職者或學生於工餘或課餘時間另找一份或多份工。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資料顯示,近20年來在大多數已開發國家(不包括美國,兼職人數已經從四分之一增加到一半。
離島人剛好認識一個奇葩慶應高材生,在超多有趣的地方做過兼職
從最常見的發傳單到麥當勞,後來兼作日文導遊、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做日文逐步口譯志工。
透過打工旅行簽證來到日本後,也做過普通的飯店櫃檯,也曾經到位於品川的建築倉庫、文具控天堂Loft、偶像演唱會工讀,知名建築事務所作模型。
這陣子改走高級路線,轉移陣地到GUCCI和Apple store。
讓我們歡迎慶應媒體設計所高材生-胡珈瑄
雖然離島人也想要了解他在慶應媒體設計所的狀況
但後來想想,你在很多很妙的地方做過很多不可思議的打工
光是建築倉庫就有很多好笑的事情,如果方便聊聊所有做過的打工應該會很有趣
-淡江大學建築系
-慶應媒體設計所
#胡珈瑄
#バイト
#離島人
#淡江建築
#humansoffshore
#podcast
#播客
#經驗分享
#口譯
#interpreter
#建築倉庫ミュージアム
#ARCHI-DEPOTMuseum
#LOFT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Youtube | https://bit.ly/ho_youtube
🎙 參與錄音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nterviewform
🎧 收聽 on Spotify | http://bit.ly/podcast_humansoffshore
👉🏼 Follow us on Instagram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g
👉🏼 Follow us on Facebook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f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U-1LqAGKWg/hqdefault.jpg)
淡 江 大學 學生人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原泉滾滾:臺師大噴泉詩社50周年詩選」新書介紹
專訪:顧蕙倩老師、康書恩同學、曾映泰同學
內容簡介:
民國54年師大國文系進來了一批新鮮人,這些文學青年雖來自四面八方,沒多久就發現有一個共同的興趣:耍弄文筆。其中年紀最大的是退伍老兵秦嶽(貴修),因為比較年長,且已有社團經驗,就帶動了同班及校內同學一起籌組詩社:同班的凡有林秀燕、古添洪、黃癸楠及李弦(豐楙);而英文系陳慧樺(鵬翔)、美術系藍影(建廷)等,也都惠然肯來。校內課外活動雖有文藝社,大家也會參加,但組詩社的意義卻不一樣:既能因應臺北詩壇的文學氣氛,也可以和其他大學的詩社交誼,如文化大學的華崗詩社。大學詩社不像「創世紀」、「藍星」等,強調文學主張的一致性,而較重以文會友的創作活動。當時臺北的大詩社、詩刋均已沒落,唯街頭奇景的周夢蝶詩攤猶在明星咖啡屋前。詩壇後生既不畏一切,當時政治氛圍雖則嚴峻,在校內只要和課外活動組溝通,仍可召兵湊齊人數籌組社團,通過時間正是民國56年,到今年(106年)剛好正滿50年。
詩社成立後的第一目標:出詩刊?窮學生的辦法就是大家湊錢、出力,《噴泉》詩刊創刊號就是這樣出爐的。當初取名「噴泉」,既因紅樓前圓環有此一景,也謙喻只是滴水成泉而期待將來的巨流。創刊號所訂的黃道吉日:民國57年1月1日,指導老師當然搬請「藍星」名星:余光中先生,秦貴修當社長、美編則靠梁建廷,我們這一小群都在噴泉中匯成一股湧泉。社長就代表大家寫了〈創刊的話〉,其中有些話現在不容易體會,當時卻有諸多真實感受:如強調不躭心「蔑視的眼光」、不畏懼「冷冷的譏嘲」,就曲達了中文系未能正視新詩、現代詩;而關鍵句的「難懂、費解」,乃至不標榜主義、不依附流派,則是反映當時詩壇的困境:「創世紀」提倡的現代主義、「笠」刊登的圖像詩……,都曾被文學界所批評。當此之際,噴泉湧現的涓涓細流,既實踐於早期的詩刋中,也在畢業後持續噴湧,如成立「大地」詩社,和「龍族」、「主流」等彼此呼應,印證了大學詩社就是搖籃的作用。
在大學詩社的文化生態中,與噴泉相前後的詩社、詩刊也不少,為什麼只有噴泉竟然延續了五十年?縱使其間頓挫起伏,仍能持續迄今。期間和噴泉結緣的,後來離開校園後也續有發展,既有詩壇長青樹如陳黎,也有從社會到學院持續播種如陳義芝;最關鍵的則將新詩從大學帶入中學。在文學素養的培育中,新詩詮釋的方式愈來愈多樣化,從文本細讀到音聲朗誦,都能曲盡現代詩之美。記得林秀燕在新竹高中期間,從課內到課外,既詮釋新詩也帶動朗誦,如此播下種子而引發學子的興趣,在政大曾有學生提起:他對新詩有興趣閱讀、創作,就是在竹中被林老師啓發的,這樣的例證比比皆是。此即噴泉詩杜的創社目標,既對彼此的創作形成激盪效應,也將新詩的愛好帶入中學、大學及社會。五十年,整整半個世紀,今天文學世界早已被改變:中小學有朗誦詩比賽、臺北捷運上貼掛新詩獎作品,絕不會出現蔑視的眼光!這就表示臺灣的師範教育不「保守」,文學和社會也非斷裂。相信噴泉還會連噴五十年,這樣的精神從創社持續至今,願大家共同禱祝:噴泉精神永在。
主編簡介:
康書恩
1995年生,臺灣花蓮人。逐漸明白生活是為不斷辯證,時刻擁有更新穎的說詞與假設。國立花蓮高中畢業,臺師大國文學系百六級。曾任師大噴泉詩社第48屆社長、第49屆顧問長;《詩生活》現代詩報創辦人暨發行人。現為太平洋文藝營營隊總籌及授課講師。曾獲臺積電文學獎、師大紅樓現代文學獎,並著有詩集《潮海印象》。
曾映泰
1987年生。噴泉詩社第48屆社員,49屆創作股股長,50屆社長。曾任教於國中,現就讀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班。多向人類以外的事物學寫詩,但沒得過幾個獎。習慣寫給愛情,寫給人類社會,寫給身邊的人類,希望他們重新成為人。曾經編過幾本書,目前努力將文學結合桌遊中。
策畫簡介:
顧蕙倩
噴泉詩社第19屆創作組組長。1965年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曾任中央日報副刊編輯、國立師大附中教師、現任臺灣師大及銘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曾獲師大噴泉詩獎、臺北詩人節新詩即席創作首獎、2014教育部特色課程特優獎、2016國家文藝基金會文學類創作補助、第51屆廣播金鐘獎「單元節目獎」。
許碧華
1966年生。噴泉詩社19屆副社長、20屆社長。師大國文系畢業、師大國文系研究所結業、輔大宗教系在職專班碩士畢業。板橋高中專任教師、導師、國文科召、訓育組長、社團活動組組長、教師會理事長、退休教師聯誼會會長(現任)。曾任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教學部主任和新北市分會副會長、台北市公私立中等學校詩歌朗誦比賽評審委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iYeiULww5g/hqdefault.jpg)
淡 江 大學 學生人數 在 淡江大學學生人數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淡江大學學生人數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南實踐要倒了,淡江大學學生人數,實踐大學註冊率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淡江大學學生人數 ... ... <看更多>
淡 江 大學 學生人數 在 udn.com 聯合新聞網- 記得淡江在私校裡算是學生人數很多的 的推薦與評價
老牌私校淡江大學全校學生人數2萬4000多人創史上... ... 這樣的計畫很實際也正確. 兩年前帶姪女去參訪時,超大校園少人煙, 有校狗相迎,有校猴一家相送! 但風景實在美, 對 ... ... <看更多>
淡 江 大學 學生人數 在 淡江大學學生人數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淡江大學學生人數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南實踐要倒了,淡江大學學生人數,實踐大學註冊率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淡江大學學生人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