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 News 2022公布了最新的全美大學排行,我皺眉。
「啊我們學校怎麼全美排名被擠出五十名外啊!」
「沒關係啦,你就想想圖哥念的是第二名的,你們加起來除以二就還是在五十名內啊!」
「我才不要!」
「不然你去考普林斯頓,這樣就是圖哥在拉低你了。」
朋友真的很煩😂但這就是我們學校的老二哲學,沒有第一名也不會放在心上,其實我們全校在全美排名不高這件事我入學前就知道了,但是光是學校位在紐約市中心、學費比另外兩間在紐約的私校稍稍便宜一點,就已經讓我很滿足,而且我太知道念媒體的,學歷不是第一件要考量的事情。
說到普林斯頓,前陣子參加婚禮的回程途中經過,就下去晃了一圈,特地選從正門進入,覺得能不能增強運氣,吸吸常春藤大學校園內的空氣,看腦袋會不會好一點,校園內都是學生(廢話),真的有不少人帶著書本做在草地上,看起來就是認真沉浸在知識的世界,不是那種帶野餐籃跟原文書,然後書本只是用來構圖裝飾拍美照的那種。
逛著逛著,看到一棟建築物門口大排長龍,至少有一兩百人等著要進去,我心頭一驚,想說菁英們沒有那麼瘋吧?要進圖書館要排那麼長的隊伍嗎?忍不住好奇走近一看,原來是宿舍的二手拍賣,有人正奮力地合作把一個看起來至少有十年歷史的花布沙發搬出來,有人正在跟朋友討論等一下進去要買書桌跟椅子,上百個看起來十幾二十歲的孩子們,要嘛跟朋友一起,要嘛獨自帶著耳機。
我想起我上大學那年,明明家裡去學校一趟捷運就能到,卻吵著要在校園附近租個套房,開學前一天,爸爸請搬家公司載了床墊,親自帶我在學校附近買床單、櫃子,幫我安頓好一切才自己回家。看著這群正在大學校園內享受青春的孩子們,感覺他們的獨立,跟我的獨立,在某種程度上很不一樣。
工作穩定下來之後,過著由儉入奢易的生活,一下就忘記需要買二手家具省錢的拮据感受,看著那些在宿舍外排隊買二手家具的年輕孩子們,覺得他們好像手上什麼都沒有,但擁有的,卻比我多上許多。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ezukaOsamu #手塚治虫 #免費漫畫app #待在家 #人間昆蟲記 #阿童木 #漫画動画感動 Hello大家好我係呀Tsar, 今日為大家介紹一個免費的漫畫app 首先示範是ipad或手機上download的那個app 基本上這個app的漫畫是90%免費 間中有些漫畫是看到第幾...
浸會大學學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天花亂墜DSE]DSE嘅嘢,還是要考好。因為大學還是要讀。Maximize your options
TLDR:唔好玩skim reading,睇晒佢。當然你貪心當睇四仔嘅,睇第21段啦
1. 舊年放榜,都有寫DSE文。昨晚手痕走去睇返,大鑊。唔係汗顏寫得差,而係自己覺寫得幾好。咁可能係我已經退步中,但自問未必寫得好過之前兩篇(https://fbook.cc/3Wpb)(https://fbook.cc/3Wpc)
2. 繼續,都係寫畀啲考得唔好嘅人。考得好嘅,你本人或貴子弟應該唔會pathetic到要睇我嘅文。雖然呢,我又一盤冷水照頭淋,「其實今時今日要考DSE嗰啲,都等於開波已經輸咗一球先」。點解?我書中有講,我將社經地位分為九等,草根中產富有,我屋企當年應該係下級中產,而家應該係中級。而考得DSE嘅,照計都係中級中產或以下嘅小朋友。咁不幸地,你老豆唔係李嘉誠呢,你就搞唔到Viu TV食唔到郭家文的
3. 有啲人話起跑線好難聽,咁就係你的問題嘛,現今世界一大問題就係啲人只會圍爐聽啲自己感覺良好嘅嘢,你可以繼續飛機話「窮唔代表冇得發圍」「幾百億身家唔代表乜」「食郭家文唔代表乜」「一開波輸一球唔代表乜」,你開心就好。但現實係你一開波整個「全餐」嘅,賠率即時轉,市場好有效率,唔會理你咩「食全餐唔代乜」。記唔記得我係讀精算嘅?我地講概率,population,咁你可以話日日食一包煙都好長命嘅。我城嘅問題就係好多人鍾意將特例變為通例仲去論證。然後個個高估自己。
4. 講返,呢個唔係要「睇唔起」「歧視」,我只係指出個事實。你當我好似啲冷面軍醫或教練咁,睇個小朋友嘅質地,唔似會成功 —但的確唔代表不可能,更不代表你要自怨自艾—反正都發生咗啦
5. 甚至好多人都知道,劣勢反勝仲開心,更加有排飛機。正如我一個仙都冇撚拎我屋企,亦都唔謀住佢副家產,「白手興家」,就有型過老母出首期嘅人啦。雖然有得揀,我都希望我老豆係李嘉誠,冇乜人為咗想激發鬥至,而自己踢個波入龍門先
6. 講返,既然考得DSE嘅,一般屋企都唔富貴,咁你考得差,係更加大鑊的。有錢人可以afford讀書唔掂,嘻咪去追夢焗蛋糕整公仔自己做設計師,甚至簡單啲嘅,咪話老豆留返三個太古城單位畀你,一個住一個收租一個炒,然後你大可以上網日日指點江山,幾好的。
7. 但唔富貴嘅人(例如我當年),考得差嘅,係更大鑊的。因為作為一個唔富貴嘅人,讀好書入大學呢個,都係還可以嘅脫貧方法。雖然似乎個效力越嚟越低。
8. 考得唔好嘅,正路你都係應該下年嚟過,雖然舊文都講過,最緊要檢討,可能你柒,可能你懶,可能你廢。三樣唔同嘅嘢,雖然有一定正相關性。
9. 講咗咁多,其中兩個好大嘅關鍵:第一,而家係1.4個人爭一個大學學位(聽講),第二,大學學費廿年年冇加過價,大家樂人工都升咗唔少啦下話?所以讀大學係易咗,亦都平咗。(不過而家四年,好一個惡政)
10. 相反去睇,你讀唔到(應該唔會有乜人讀到而唔去讀架?),問題就更大。大學嘅嘢,似乎讀咗都冇乜用,最低消費入場券咋,但唔讀就好擇洗—所以都係讀左幾有用。
11. 讀大學嘅原因,好簡單,錢。就係人工高啲,學位都冇個,你係幾難撈的。況且唔一定我要去做律師醫生或乜,但至少可以Maximize your options,好似龍應台同個仔都講類似嘅嘢,亦係我人生嘅核心價值。你揀人當然好過人揀你,你大可以拎個First Hon去做消防員或者開巴士,但呢個係你嘅選擇。掉轉頭,冇個學位嘅,好多嘢你根本冇得揀。
12. 而更重要嘅係,講真,我認為好多人,特別係男仔(包括我),三十歲前都係一舊飯,唔知自己想點。咁你十幾歲嘅小朋友,嗰啲「追夢」,得罪講句,有幾大含金量?你冇接觸過社會,冇接觸過個行業,冇接觸過啲社會上嘅仆街(例如我),太早覺得自己應該點點點,未必係好事。
13. 再次強調,雖然我好憎講,但都係要利申返,本人是一個學霸,夠晒maximize option.我要講呢樣嘢,係不停提防自己跌入嗰種「吳彥祖教你溝女」「美斯教你踢波」嘅「其實唔難」。記住人地唔係專登喎,但吳彥祖真係覺得,喂我開口約啲女就得架啦,美斯真係發現,喂我一推就過架啦,「其實唔難」。
14. 不過,入大學嘅嘢,真係,「其實唔難」。
15. 我教過成績唔好嘅學生,repeaters.當然事實我似乎應該教精英班(同事話阿媽係女人喎),當年成績冇咁好嘅學生,同我亦冇咁親近。但至少,我知道,教班霸同教護級係唔同玩法,你想拎A嘅玩法同拎pass又唔同。
16. 咁都係嗰句,在top level,我唔信咩「努力就成功」「人人可以成材」,人人可以做美斯美斯就唔係美斯啦,根本陳美詩繆美詩紐奴高美你都做唔到(冇錯,樓奴都做唔到)。
17. 但,我地係講拎個大學入學資格喎,照計呢啲位呢,係努力或正確態度幫到你好多的。因為同投資一樣(我本書都有講),高水平嘅競技當然係天才對決,但低水平嘅競技,一般都係Loser’s game,啲人個個自殺,開波出界,好多啲分係對手失,唔係你拎返嚟。所以你正正常常打好基本功,已經可以贏晒啲落場自爆嘅人。
18. 讀大學嘅好處,都係嗰句,人工高啲,同埋地位高啲。我知一街都大學生,事實。但正係因為咁,你「唔係大學生」,就更加顯眼。當然你又可以用特例駁我,我知,邊個邊個都冇讀完大學嘛,你咪去學下。我就講整體啫。BTW,你講呀朱生蓋生嗰啲,聽聞人地屋企點都係上級中產甚至低級富豪,人地係入到哈佛然後中途唔讀,就真係唔撚同你「連XX大學都唔收」。
19. 另一樣嘢,我諗都係識嘅人唔同,雖然而家又好似冇咁明顯。大學就中學化,成個社會都扁平化,太多有學位嘅七碌。我亦係好冷酷咁話你知,好多柒頭換咗廿年前點會有大學讀?呢個亦係好多咩「大學生收入」統計嘅虛妄,三十年前中位數大學生可能係最勁3%嘅學生(冇實數,舉例),而家中位數大學生係15%嘅,如何比較?
20. 至於咩「獨立思考」「critical thinking」之類就算鳩數啦,你要靠大學先有,你都肯定係冇的。你由一街都仲要講「邊個邊個冇讀大學都搵到錢」「行行出狀元唔係讀醫嘅都可以好高人工」,知你啲網友有幾「獨立思考」「critical thinking」
21. 仲有,「讀唔到大學」,帶嚟嘅打擊,都真係唔細。首先十分現實,大家都知come on James,條女入到大學而你入唔到嘅,基本上你一定被飛或者戴帽,我晚晚同你賭都得。我話知你識轉彎定靚仔過阮民安,there are many guys like you all over the world,條女入咗大學,面對一大堆禽獸組爸之類(我冇做過,我可以掟石),真係同拍AV人間廢業差不多的。正面啲講,條女眼界都唔同咗,再唔係以前大西北嗰個食爭鮮都好感動畀你中出嘅小妹妹啦。同樣地,啲女由大學到出嚟做嘢,又係另一個重災區,原因同上。掉轉呢?條仔入到大學條女入唔到呢?「就反而冇乜所謂」「你條仔唔會飛咗你的」「因為啲仔唔介意條女唔識嘢,最好乜都唔識」「條仔搵到錢唔止食爭鮮可以食名將,你更加獎勵佢添」「況且好多人鍾意玩校服」「咁我知啲人入到大學都係玩返中學件校服」「但就係唔同嘛,你條女柒個金毛笠件Hall Tee在底仲扮學生妹咩」「咁都得嘅你去油麻地一樣有校服玩添」「正如啲人約空姐都要睇證件嘛,唔只係要件制服咯」
22. 呢段完全過火,但真係示範,你再叻都好,你入唔到大學呢,都係要面對一定壓力。咁當然千金難買少年窮,都係經歷,你捱得過嘅之後仲強大 — 但有啲人就捱唔過自此自暴自棄一世嘛。都係嗰句,有得揀嘅,我唔會揀一開波輸兩球先然後激發鬥志咯,梗係開波對手趕一件出場再輸全餐,然後再自爆輸多球,我拎住兩球在手練波咁踢試下新人試下戰術,玩到你完場最開心。
23. 你見我呢篇文,係唔得assertive,充滿猶豫。因為個世界真係唔同咗,我唔sure嘅嘢我就寫唔sure.十年前我可以好肯定咁話你知,梗係讀大學搵份好工啦。但世界一路變。呢刻我都仲相信讀大學係個好選擇,因為人工高啲,識嘅人正常啲。但呢個溢價係一路縮緊嘅,扁平化嘛。你學好多嘢亦唔使經大學。
24. 況且,新書都有寫,傳統嗰種爬corporate ladder嘅玩法,越嚟越難玩。特別係香港。特別係你係一個考DSE嘅非富貴家庭。我就係有咁嘅自覺,我當年係行呢條路,雖然唔係完全一帆風順,但大致條路都係 讀好書入間好大學搵份牛工 入商業機構 升職上位加人工 儲錢投資 再搞其他嘢。但唔等於你而家你照行都會OK。我大學畢業係2000年喎大佬
25. 呢篇的確寫得唔係幾好,不過大家應get到我嘅意思。有啲人話我寫文冇重點,我嘅重點就係冇重點,sorry我係唔興好似伊索寓言咁話你知有乜教訓。嗰啲文我都識寫,打工成日寫,Tell the audience what you're going to say, say it; then tell them what you've said嘛。但在某天我已拒絶再玩。See?呢啲就係maximize your option,我知道點玩,但唔跟佢。同你完全唔識係兩回事。
26. 我新書有講,你睇好多戲都可以谷阿莫三分鐘講完,但你唔係浸住兩個鐘,就唔係嗰回事的。正如好多書都可以幾句講完,但就係你要睇晒先浸到嗰種味。唔係你楊丞琳大閘蟹咁濕一濕水就得。
27. 而即係,留到最尾先講,屌你老母睇三千幾字都冇耐性,就咪撚讀大學浪費社會資源啦。我講真的,我啲讀者好多都兩三日睇完我本7萬字大作,完全唔難入口。咁你睇幾千字都搞唔掂嘅,你同我講咩創意咩知識型社會?即係你係日日在whatsapp send voice message嗰啲撚樣啦下話?
28. 下篇實用啲,教你揀乜科。不過好忙,過兩日先寫。呢篇照顧咗啲考得唔好嘅先,唔係我大愛左膠,只係有緩急。「女人就係唔明,我睇埋場波先得閒執勞蘇,唔等於場波緊要過勞蘇」。
29. 我from day one 都係精英主義的,但處理先後同重唔重要,唔係同一回事。我教書時都係搵啲考得唔好嘅學生傾計先的,即時平時可能唔係太多計傾。考得好嗰啲,你自己有排鳩威啦,暫時唔使我錦上添花。
==============
月頭訂最抵!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已經18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
浸會大學學費 在 胡川安的 Life Circu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自序]
大部分的博士論文都沒有出版成書的機會,
還有很多人讀了博士寫不出論文,
一直掛著博士候選人。
我很幸運,
能夠出版,
又是華文最具人文影響力的聯經出版社。
星期六晚上來讀長文,
讀書背後的故事。
---------------------------------------------
作為一個歷史學徒,大學的時候我深深受到民族主義史觀的影響。當時我熟讀了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數十遍,並且沉浸於他對於中國歷史的論述。我始終記得他在《國史大綱》前面所說的:「對本國歷史的溫情與敬意。」懷抱著浪漫且孺慕之情,愛好中華文化。然而,隨著知識的開展,我漸漸認識到同一個時代的學者顧頡剛和傅斯年。大二那年在臺大對面的書店買了整套的《古史辨》,並且開始讀傅斯年對於古代歷史的看法,他認為擴充歷史研究的方式就是要增加材料,並且擴張研究的方法。
大三的時候,開始讀了杜正勝院士的著作。從《周代城邦》、《編戶齊民》和《古代社會與國家》,對於中國古代史進行了有機且整體的歷史解釋,而且杜正勝院士強調要有臺灣觀點的中國古代史解釋。進了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之後,開始古代史的研究。由於不滿足於歷史系所開的課,沒有辦法理解考古和人類學的方法,於是同時雙修了人類所。
碩士開始,我到了中國進行田野,從山東、河南、陝西,最後選定了四川作為我研究的基地。當時臺大人類學系的陳伯楨教授(1973-2015)帶領我到四川,我們從成都、郫縣、綿陽,到都江堰,前前後後去了好幾次。他讓我了解親臨當地的感受,還有田野調查工作的重要性。碩士畢業後,我感到自己在知識層面上的薄弱,特別是理論上的貧乏,缺乏比較的視野。於是,我開始精進日文、英文和法文,選擇出國讀博士,希冀增進自己在理論上的認識。
感謝我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葉山(Robin D.S. Yates)老師,還有亨利.魯斯(Henry Luce)基金會的幫忙,我有了全額的獎學金。除了學費全免外,還有固定的生活費。在加拿大蒙特婁的麥基爾大學攻讀博士,指導老師希望我增加學問的視野,於是開始修習羅馬考古、殖民主義考古和相關的考古學理論。羅馬征服歐洲大部分的地區,發展出一套「殖民主義」;歐洲海外擴張時期,對於大量異民族的統治,發展出多樣化的「殖民主義」。透過比較的視野,我對於中國和世界的歷史有了更加宏觀的認識。
在本書中我認為秦與漢帝國對於周邊文化、族群和國家的征服、擴張、統治和殖民,在世界史上有特殊也有普遍性的一面。特殊性就是秦漢帝國有本身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從戰國中期以來所發展的法家思想,運用在實際的政治改革上,讓國家機器的運作更加順遂。普遍性就是他們都造成了「沒有歷史的人」。秦漢帝國的「殖民主義」不亞於羅馬和歐洲大航海時代的嚴厲與殘酷,而且從本書的例子來看,秦漢帝國的統治技術更加細緻且深入。如果我們用更廣闊的視野加以思考,邱吉爾曾說過:「英國歷史由凱撒征服開始。」英國的歷史由羅馬征服者殖民後開始;艾瑞克.吳爾芙(Eric R. Wolf)在《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當中給了我們重要的啟示,歐洲向外擴張和殖民的過程中,「沒有歷史的人」是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原住民。因為歐洲人「發現」他們,讓他們進入歷史。秦漢帝國擴張與征服的過程中,伴隨著大量「沒有歷史的人」。並不是這些人本來沒有歷史,而是歷史書寫、詮釋和流傳的權利,被征服與殖民的族群所掌握。
麥基爾大學有很好的人類學系傳統,過世的特里格教授(Bruce Trigger)是當代考古學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我雖然沒有機會修習他的課,但麥基爾大學的人類學系深受其影響。在讀博士班的時候,除了自己導師的課,也大量修習考古理論的課,讓我知道理論對於理解中國古代史的重要性。修完了兩年的課,在麥基爾大學要考資格考,當時我的博士指導委員是自己的導師、哥倫比亞大學的李峰教授,還有專長在民間宗教的丁荷生(Kenneth Dean)教授。博士資格考要準備超過兩百本以上的書籍應考,現在想想雖然有點辛苦,但也是在那樣的過程中,確認本書的理論還有材料上的堅實。
成為博士候選人之後,我開始走訪田野,曾經在四川的不同地點待過。感謝田野過程當中,每個單位都熱情接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四川省考古文物研究所、成都市考古文物研究所的同仁們,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和四川師範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們都讓我在四川的田野有了豐富的收穫。撰寫博士論文的過程中,還獲得蔣經國學術交流基金會的補助,讓我有更加充裕的資源完成最後的部分。
二○一四年一月,剛完成田野工作回到學校不久,我的母親謝秀琴打電話通知我說父親胡得鏘(1949-2014)罹癌的消息。放下手邊的論文,回到臺灣照顧父親,從一月到七月,父親最後以六十四歲的壯年離世。父母從小就讓我追求自己的興趣,任性的在知識中遨遊,但父親過世前,還是希望我能完成學業。帶著父親對我的期許,還有自己對於「沒有歷史的人」的責任,在二○一七年十月我完成了學業。期間我的兒子也出生,給予了我新生命的力量。
博士論文的審查由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的蒲慕州教授,還有我們學校歷史系的方麗特(Griet Vankeerberghen)教授,其他還包含中國文學專家方秀潔(Grace Fong)教授、東亞系主任巴克萊(Philip Buckley)教授。在口試的過程中,都給我很好的意見,成為此書的基礎。拿到博士後,雖然在國外有其他工作的可能性,但我在臺灣還有不少的工作與責任,毅然決然地回臺。感謝中央研究院讓我剛回臺之際,在學風質樸的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做博士後研究,當時的指導老師黃銘崇老師也給我很多學問和工作上的建議。二○一九年二月,我開始在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服務,穩定的工作環境,讓我將本書的初稿完成。
本書得以出版問世,得非常感謝聯經出版公司的林載爵發行人。聯經是我知識啟蒙的重要泉源,能得到林發行人的首肯,簽下此書,是我莫大的榮幸。本書的編輯黃淑真,仔細的梳理文稿,並且洽詢版權圖片,都讓本書增色不少。現任的聯經總編輯涂豐恩博士是我臺大歷史所的學弟,也是「故事StoryStudio」的創辦人,過去我曾在網站擔任主編,我們對於歷史有很多相同的理念,很開心能在他擔任總編輯期間完成此書。
《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說了一個過去與我們認知的歷史不同的故事,建立在最新的考古材料和歷史文獻之上。回顧我的學習過程,從臺灣、中國到北美,我有幸得到最好的歷史、人類學和漢學的資源。在不同的學習傳統還有文化脈絡中,我嘗試還原中國古代歷史,同時也讓中國史有了世界史的比較視野。
辛丑年於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
《#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殖民統治下的古代四川》
聯經:https://linkingunitas.com/L161397
博客來:https://linkingunitas.com/B161397
誠品:https://linkingunitas.com/E161397
金石堂:https://linkingunitas.com/K161397
浸會大學學費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ezukaOsamu #手塚治虫 #免費漫畫app #待在家 #人間昆蟲記 #阿童木
#漫画動画感動
Hello大家好我係呀Tsar,
今日為大家介紹一個免費的漫畫app
首先示範是ipad或手機上download的那個app
基本上這個app的漫畫是90%免費
間中有些漫畫是看到第幾多冊才會開始問你收費
當然有好多不同的畫家選擇啦,
我今日要介紹的就是在日本漫畫界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被後世尊稱為「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 是一位多產的漫畫家,
我將他形容為日本漫畫界的金庸一些都不為過
他是日本的國民級漫畫家、動畫製作人、醫生、醫學博士。
亦是日本現代電視動畫及其製作制度的鼻祖。
創作主題多樣化,除了他最為關注的生命主題以外,
成人主題和人與自然關係都是他反覆思考和探討的問題。
為了紀念手塚治虫, 日本人起了一間手塚治虫博物館位於兵庫縣神戶寶塚,
由JR/阪急「寶塚站」行8分鐘或從阪急「寶塚南口站」步行5分鐘就可以到達。
大家有興趣去關西旅行的時候可以去朝聖,
因為除了日本人之外,台灣好多文化人都好崇拜他
手塚治虫的作品內涵豐富,充滿了東方智慧以及對未來的思索。
他的一生創作超過400部作品,其中當然有好出名的作品藍寶石王子,
阿童木小飛俠和怪醫黑傑克..........
作品多不勝數, 但是我今日推介的是五本给大人看的
描寫人性黑暗面的五本漫畫, 第一本, 首推人間昆蟲記(創作年份1970-1971),
社一部漫畫可以用兩句說話去形容,
弱肉強食昆蟲世界,光怪陸離人情冷暖
這部漫畫出了四個chapter,第一個chapter是春蟬與浮塵子
講及她自己在文學界得到成就的背後, 巧取豪奪,層層蛻變
漫畫非常之有電影感, 第一幕已經講她在再文學得獎的同時
另一邊廂有個女人看著電視的直播而吊頸
主角十枝子成功的「秘密」, 就是能夠將身邊人的勞動成果以巧妙的方式納為己有。
十枝子與周圍人的關係,就像昆蟲與樹木的關係。
昆蟲吸取樹木的養料,樹木因此枯萎壞死。
在天牛的chapter裏面, 講十枝子如何利用自己的魅力
成功誘惑她身邊的男人、女人為她做事, 達到目的。
十枝子這種集美貌、心計與危險性於一身, 在商場非常之普遍的一件事
但是以我睇漫畫來說, 即使課長島耕作, 都寫不出手塚治虫那種人性黑暗面
她寫這部漫畫的時候是70年代, 在當時社會是非常震撼
日後有好多劇集和電影都是抄襲了這種角色的心理狀態
她的狡猾和冷酷, 在她身邊的男人都望塵莫及
畢竟現實就是一個殘酷的世界, 弱肉強食, 這本漫畫寫得好到肉
當中亦有描述女主角經常回到自己的舊居,
除去所有衣服對著媽媽一般的玩偶,
這些不為外人道,在出面的虛偽, 回返到母親的懷抱
隱喻重新回到孩子般的自然天真狀態
2019年有一套美劇叫What If, 是由今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Renée Zellweger
當中就有類似的情節,漫畫是70年代製作
現在回看, 一點也不老土
在螽斯那個chapter, 十枝子將老家的屋燒毀,
在日本銷聲匿跡,遠走高飛到了希臘。
逃過去一切做過的壞事, 故事結尾,
獨自一人的十枝子望着神廟廢墟,深感寂寞。
或許是她回憶起了自己曾經扮演過的重重身份,
以及那些被她誘惑、利用又拋棄的人們,到頭來自己究竟得到啲什麼
這部漫畫, 你再聽回陳百強的一生何求, 就會了解箇中滋味
“沒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第二部我要介紹呀漫畫就是佛陀(1972-1983)
描述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成為僧侶的一生經歷的故事。
作品在美國受到高度評價,
並且在2004年及2005年的Eisner獎中得到最優秀國際作品獎。
手塚治虫以佛陀的一生來闡明世間相,無論是身分、情感、權力、欲望,甚至戰爭的殘酷。
釋迦牟尼親眼見證了英雄的死亡,以及愛情中的痛苦,
年輕的王子開始了解人世間生命的短暫與疾苦,
而面對這些無奈,即使是他的皇家血統,亦都無可奈何;
就算自己位高權重,但自己最親近的人面對生死苦難,亦救不了他們。
這個漫畫我在二十幾歲的時候看到, 情節相當感人到流淚
雖然我自己本身是天主教, 但是我一直視佛教如一種哲學的洗練
誠意推薦, 第三步要介紹的漫畫是火之鳥(1954)
火之鳥是一部以探討「生」與「死」為核心的漫畫。
分為黎明篇(漫畫少年版)、未來篇、大和篇、宇宙篇、鳳凰篇、
復活篇、羽衣篇、望郷篇、亂世篇、生命篇、異形篇、太陽篇、埃及篇、希臘篇、羅馬篇。
故事是對輪迴、人性的描寫、探討、哲理等等,
人類為了長生不死,不斷地追尋火鳥。
火鳥是能夠浴火中重生的神鳥,代表着一個有着永恆生命的個體,
作品的時間從古代到遙遠的未來,
地點從以日本為主的地球到宇宙中其他星球,
探討生命的本質、人類的業障等等,
以手塚治虫宏大、獨特的思想為基礎凝結而成。
故事由擁有喝了就會長生不老的血液的「火之鳥」
與各個為這隻火鳥煩惱、痛苦、戰鬥,並因此擁有殘酷命運的主角們組成。
除了火鳥貫穿整部作品,另外的重要角色是個大鼻子,
從武將、盜賊我王到博士等,在不同時代活著,活出不一樣的生命。
美好的梦想可以眨眼间被打得粉碎,
但整个宇宙的生命大合唱却生生不息,永无休止,就好象火中的凤凰
現在世界面對好多生離死別, 假以時日, 最壞的處境必然會過去
就等我們懷住這些充滿善良的希望, 捱到最後一分鐘,
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 有一日問老師
點樣可以好似你那麼能幹, 帕拉圖二話不說,
將亞里士多德的頭浸落去河水度撳到去差不多窒息
亞里士多德不想死, 不斷掙扎, 希望在垂死之中, 伸番個頭出嚟繼續生存
然後拍拉圖對他說, 無論你遇到什麼困境, 只要你仲有一啖氣
我撳得你個頭越大力, 你的掙扎就會越強勁
繼續勇敢掙扎求存, 你仍然是有機會活得更精彩
第四部漫畫學介紹給大家是罪與罰(1949~1960),
罪與罰是一部俄國革文學巨著, 手塚治虫改變了成為漫畫
故事是講述在聖彼得堡貧民區一家公寓,住著一個窮大學生拉斯柯爾尼科夫。
他原本是讀法律系,有著天才般的智慧和超乎常人的思維模式。
他也在一些著名雜誌上發表了諸如"超人論"的文章,受到無政府主義毒害,思想上十分偏激。
他因交不起學費而被迫輟學,這時他遇見了小公務員馬爾梅。
馬爾梅因失業而陷入絕境,長女索尼婭被迫當了街頭妓女。
男主角為了生活,將母親給自己的一隻珍貴的手錶當掉,
當鋪的老太婆卻只得借給了他50元,甚至讓他背上債務。
他恨透了這放高利貸的老太婆。想到馬爾煤和她妻兒的貧窮,
又想到世上如這老太婆般不義的有錢人,他氣憤的拿起斧子,殺死了老太婆。
事後 因內心處於痛苦的矛盾衝突中,無法擺脫內心的恐懼,
他感到自己原先的一切美好的感情都隨之泯滅了,
這是比法律懲罰更嚴厲的精神枷鎖。
他懷著痛苦的心情來到妓女索尼婭處,受到索尼婭思想的感召,
向她說出了犯罪的真相與動機。與此同時,
轟轟烈烈的人民革命正在打響,在索尼婭勸說下,
在混亂人群中大聲呼喊:"是我殺死了老太婆!"實則在世界面前對自己的控訴。
世界的複雜,社會財富的分布不均,而許許多多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貧富懸殊不應該成為犯罪的藉口
在這個殘酷的社會, 有時可能會做錯事,
這種懲罰, 即使你未必受法律制裁, 但是良心都過意不去
不能夠宣諸於口的內疚感, 比起法律對你的制裁,
懲罰更加大, 內心每日都在煎熬。
第五部漫畫介紹透明人(1970-1971), 這部漫畫劇情比較簡單
但是娛樂性豐富, 70年代已經講著一些好科幻的故事
非常之前圍, 講述為了報復薄情負心的女友,
肌膚呈透明狀的怪人阿拉巴斯特現身於世。
他憎恨世界上所有美麗的事物,
並且集合了透明少女亞美及不良少年阿弦等人為夥,一起向社會挑戰……
嚟緊將會是復活節長假期, 大家待在家中, 希望這五套漫畫書
可以帶給你娛樂之餘, 亦都會反思好多人生問題
下一集我會再講下一個題目, 漢源影片記得留表情符號以示支持呀,88 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今日は無料の漫画アプリをご紹介します
最初のデモは、iPadまたは携帯電話にダウンロードされたアプリです
基本的に、このアプリの漫画は90%無料です
当時の一部の漫画は、巻数を見て初めて料金を請求することがあります
もちろん、さまざまなアーティストが選べます。
今日紹介したいのは、日本のコミック業界に決定的な影響を与え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です。
後世には「日本のマンガの神」手塚父として知られ、多作漫画家、
日本の漫画界では彼をジン・ヨンと表現できます。
彼は日本の国民的漫画家、アニメーター、医者、そして医者です。
現代日本のテレビアニメとその制作システムの創始者でもあります。
多様化する創造のテーマ、そして彼が最も懸念している人生のテーマに加えて、
大人のテーマと人間と自然の関係は、彼が繰り返し考え、議論する問題です。
手塚治虫を記念して、兵庫県神戸市高島にある宝塚に昆虫治療博物館を建設した。
JR・阪急「宝苑駅」から8分、阪急「宝苑南口駅」から徒歩5分。
関西への旅行に興味があるなら巡礼に行くことができ、
日本人を除いて、台湾の多くの文化人は彼を崇拝しているので
手塚の作品は内容が豊富で、東洋の知恵と未来への思いが詰まっています。

浸會大學學費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輩子偷偷藉由小說來偷偷抱怨自己太太公主病的費茲傑羅?
☞〈那些年我們一起(錯)追的女孩〉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1/14/%E9%82%A3%E4%BA%9B%E5%B9%B4%E6%88%91%E5%80%91%E4%B8%80%E8%B5%B7%EF%BC%88%E9%8C%AF%EF%BC%89%E8%BF%BD%E7%9A%84%E5%A5%B3%E5%AD%A9%E2%94%80%E2%94%80%E8%B2%BB%E8%8C%B2%E5%82%91%E7%BE%85%E3%80%8A%E5%A4%A7%E4%BA%A8%E5%B0%8F%E5%82%B3%E3%80%8B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fbclid=IwAR0CRPn_h2sypklRnpQIdV4Xx-hOR28qLbHmC-tuF2f_g2KkK0GNzQAsOjs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大亨小傳 #費茲傑羅 #書單
────
那是西元一九二五年。時年二十九歲的費茲傑羅剛剛出版了《大亨小傳》──他尚且是個炙手可熱的文學新秀,娶了貌美又有才氣的名門千金賽爾妲(Zelda Sayre);同時為了揮金如土的奢華生活,他必須快速產製大量短篇小說供稿給通俗雜誌。他自己就是明星,他自己就是幻象(一個天才作家,一位美女,一對璧人,觥籌交錯,彷彿一場永恆的電影,絕無散場燈亮之時)。那想必就是出生於冰雪之鄉明尼蘇達的費茲傑羅的夢想,他的愛,他個人的顛倒夢想,他身處其間的海市蜃樓。伊格言說,沒有什麼比對熾烈愛情的執著與貪婪更頹廢更「誤事」的了,也沒有什麼比那樣的堅持更動人的了。我們很難用任何文字去再現《大亨小傳》中那世故與天真、清醒與迷醉的奇異並存──對,《大亨小傳》最厲害最深沉的地方正在於,作者費茲傑羅既無比清醒地譴責了幻象的欺騙性,同時卻又誠摯而充滿同情地讚頌了幻象的美麗迷人。
故事結尾,蓋茲比已死,豪宅人去樓空,尼克已決定離開紐約,放棄金融投機事業轉而回鄉。但放棄幻象真的是常人辦得到的嗎?不,別傻了,就算是得道高僧都不見得辦得到了。所以,為了這些,為了人類永恆的顛倒夢想,《大亨小傳》的結尾這樣寫:
我們繼續前行,像逆流而行的船隻,不斷地被浪潮推回到過去。
飛蛾撲火。這同樣可能是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小說結尾之一了......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浸會大學學費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一輩子偷偷藉由小說來偷偷抱怨自己太太公主病的費茲傑羅?
#大亨小傳 #費茲傑羅 #書單
☞〈那些年我們一起(錯)追的女孩〉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1/14/%E9%82%A3%E4%BA%9B%E5%B9%B4%E6%88%91%E5%80%91%E4%B8%80%E8%B5%B7%EF%BC%88%E9%8C%AF%EF%BC%89%E8%BF%BD%E7%9A%84%E5%A5%B3%E5%AD%A9%E2%94%80%E2%94%80%E8%B2%BB%E8%8C%B2%E5%82%91%E7%BE%85%E3%80%8A%E5%A4%A7%E4%BA%A8%E5%B0%8F%E5%82%B3%E3%80%8B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fbclid=IwAR0CRPn_h2sypklRnpQIdV4Xx-hOR28qLbHmC-tuF2f_g2KkK0GNzQAsOjs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黛西顯然依舊依戀著蓋茲比,然而同時卻又態度曖昧──她舉棋不定,不知是否該就此放棄不怎麼完美的婚姻(以及相當完美的物質生活,以及「慣於」此類生活的惰性)。而蓋茲比呢?伊格言說,他比黛西單純得多;毀滅他的並不只是他對黛西的純愛,還有對純愛的貪婪。那貪欲如此純真無邪,璀璨耀眼,如同鮮花、香檳泡沫或豪宅中川流不止的人群般指向永恆的虛空。問題在於,對純愛的貪婪是有罪的嗎?對幻象的迷戀真是有罪的嗎?
故事中緊接著發生了一場現實定義中的「罪行」。湯姆、蓋茲比、黛西、尼克一同開車進城去,準備前往另一場聚會──對吧,我們說了,當然要想辦法把所有人都湊在一起才有戲;那也是好萊塢通俗電影的敘事技術之一:快速升高角色間的衝突以導向結局。炙人的暑熱隱喻著所有人內心的焦躁,預示著災難即將來臨。一場致命車禍發生了,同車的蓋茲比和黛西不小心撞死了人,而執掌方向盤的正是黛西。
對,「死亡」和「罪行」緊接在這繁華宴席之後。這當然也是為了召喚最強烈的對比:一切事物皆瀕臨毀敗,而城市的無數幻影正試圖將其自身之輪廓隱沒入漫無邊際的蒼茫暮色之中。怯懦的駕駛黛西隱瞞了此事,因為有人十分樂意幫她隱瞞;那就是痴痴愛著她的蓋茲比。他乾脆謊稱自己就是駕駛,替黛西頂罪。在這罪行和死亡的場景之後,費茲傑羅如此描寫敘事者尼克與大亨蓋茲比的最後道別:
我們握握手,我慢步離去。走到樹籬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什麼,於是轉過身去。
「他們是一群混蛋!」我隔著草坪對他喊道:「他們那群人全部加起來都比不上你!」
我一直很慶幸當時說了那句話。那是我對他說過的唯一一句讚美,畢竟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贊成過他。剛開始他只是禮貌地點點頭,接著他臉上綻放出那種容光煥發的會心微笑。他那件華美的粉色西裝在白色臺階的相襯下顯得特別鮮豔。我想起了我第一次來到他這棟豪宅時的情景,那是三個月前──當時他的草坪和車道上擠滿了猜測著他是靠什麼罪行賺得大錢的面孔,而他就站在臺階上,隱藏著他那無罪的夢想,揮手向他們道別。
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人為何總愛上不該愛的人?......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