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burn our futures 讓我們一起改變
美國加州大火台灣珊瑚白化關我什麼事?
//「氣候災難的末日景象,無濾鏡。」今年提早進入乾旱野火季的加州,自8月中以來已至少11人因熊熊山火而無辜死亡。
研究氣候變遷的資深科學家格萊克(Peter Gleick)表示,「高溫不斷往上飆、氣候越來越乾燥,森林樹木死得越來越多,極端氣候還有狂風也更慘烈;氣候變遷顯然正加劇野火災難。」//-轉角國際udn Global
要在2030年維持全球不增溫超過1.5度的難度甚高!因為大部份的人依舊過著一樣的生活:認為賺大錢不斷的發展擁抱更舒適更方便更快捷的生活是重要的!
然而:如果地球再也沒有乾淨的水、空氣…不再是一個合適生物居住的環境的話,我們有再多錢再棒的房子再高尚的生活也沒有用,一場大火一個颱風一場地震都輕易帶走我們的所有。
這幾年不同的地方大火不斷:西伯利亞、亞馬遜、澳洲、加州…
最近台灣海域珊瑚正經歷20年來最嚴重白化危機!
//若全球升溫1.5度,珊瑚礁將減少70%到90%;
若升溫2度,超過99%的珊瑚礁將消失殆盡,
連帶衝擊海洋生態圈。//-新頭殼newtalk
不論是海洋陸地都拯受著我們釋放的熱力,
這些熱力來自我們大量排放溫室氣體到大氣中,
我們生活中的過渡浪費過於享受鍾愛即棄的方便…
我們對氣候變遷,全球暖化這字眼一點都不陌生,讀書會讀到,新聞會講到,每天生活都會影響到,所以在如此頻繁的災難的警示下,我希望你願意停下來,想一想,是真的因為不幸天災剛好臨到,還是地球真的正在發生什麼事,導致氣候變得極端。
地球有一個非常精心的系統去調節氣候,使地球的環境適合不同的生物居住,是我們最理想的棲息地。自工業革命後,大氣層的溫室氣體含量已大幅度增加,以致攔截過多的太陽輻射在地表,破壞地球原有的熱能平衡。地球因為表面不斷的增溫會透過更劇烈的自然調節方式去調整因應。過去一百年來,地球表面的增溫幅度僅約一度,是佔地球表面七成面積的海洋發揮了吸熱作用而產生的調節效果,也就是說因為海洋吸收了大量的熱能,大氣層升溫才沒有升得那麼快。
為此,海洋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包括海水溫度增加導致珊瑚白化以及更多二氧化碳溶解導致海洋酸化),海水增溫除了降低了調節的功效,也改變了海洋的緩衝功能使氣候變得更極端。
當海洋異常增溫時,海洋表面上方之大氣伴隨著海洋來之水氣,受熱上升,經由對流作用形成雨雲,導致附近地區降雨增加,發生豪雨及水災之機會增高。海水增溫,也對颱風的形成提升了動力,帶來可怕的後果…
全球暖化不但讓冰層融化(北極熊沒地方住吃不到東西),也使世界各大洲的表層地殼快速升溫,不但加劇氣候變化的極端性,也提升發生地震和火山活動的機率。異常高溫、乾旱、颱風、豪雨、寒潮、暴風雪等,都會在世界各地頻繁的出現。而讓地球這樣一直升增都是源於我們生活中的碳排放(或是其他增加溫室氣體的行為)…
面對必須面對的這些,我邀請你這樣做:
節能減碳減塑,多關心環境正面臨的問題。
馬上開始支持環保的行動:
🔸如果可以不開冷氣就不開冷氣,
不行就把冷氣定溫在26-28度。
🔸如果可以以單車代步上班上學就這樣做,
不行就多乘搭大眾運輸或是開放汽車共乘。
🔸如果可以隨手關燈關掉沒用的電器就這樣做。
不行就用各樣的方法去提醒自己記得要關。
🔸如果可以帶自己的餐具盒子杯子出門就帶吧,
不行就選擇有在用可重用容器餐具的餐廳用餐。
(拒絕使用一次性的物品對減碳對海洋都好處多)
🔸如果可以吃素就吃素,
不行就多菜少肉對身體對地球都健康(少吃牛)。
我們一起活在地球裡,
地球越來越熱她有她的辦法調節回來,
但當她真的認真地調節時你跟我都招架不住。
我們真的如地球裡的一粒塵一樣渺小,
試著謙卑一點去生活。
不要期望科技可以吸收大氣中的溫室氣體,
不要期望總是找到什麼東西把塑膠都吃掉。
不要期望有一天我們可以搬到火星住。
不應該期望有這些東西出現解決問題的原因是,
如果我們總是沒有節制的耗用地球的資源,
不斷破壞污染而期待不改變自身就有解決方法…
再多的科技,再多一個地球…搬到火星都沒用…
同樣的戲碼會重演一次…
我們需要生活得想到地球,想起地球…
記得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
試著不要把她弄得太糟糕,
以致她連棲息的地方都留不下給我們。
我希望各地的災難有讓我們學會一些事,
然後這些你學會的一些事可以化作行動。
在你每一天生活裡,想到要愛惜地球上的一切。
如果你愛自己,也請你愛地球。
地球不需要我們拯救,我們要救的是自己。
💩ig : imsheeppoo
圖片來源:cap立場新聞的
海洋酸化解決方法 在 觀玲的女力強化研究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觀玲推好物}大家都知道“對症下藥”吧👆! https://bit.ly/33zRmxl
針對痘痘問題的“4變化”也得對症下藥👉!
像是❶油性肌初學者、❷討厭毛孔堵塞者、❸已經冒痘者、❹急救程度者,這些苦主所面對的嚴重程度都不同,對應方法也不同
因此!精準煥膚成分,#親膚有感溫和果酸─「杏仁酸」也該分成4種濃度👏👏👏。
『朵璽Dr.Douxi』有非常完整的「杏仁酸居家型保養系列💯」,除了臉部保養及身體保養,光「杏仁酸精華液」就有四種不同濃度配方💪,❶初次使用可選擇最溫和的5%、❷想加強代謝避免毛孔阻塞就選10%、❸有痘痘肌及內包型粉刺問題就選18%(我目前用的是這款,剛開始有點擔心濃度太高,但用起來就溫和呀💓!),❹然後火燒屁股的痘痘急救問題還有30%(哇嗚~🤩)。對症下藥概念超精準又專業👏👏👏。
大家一定都很熟悉「杏仁酸」,那為何這成分會是淨痘專家呢🤔?它屬於親脂性果酸,溫和又有效果,而且它能「提升肌膚整體明亮度、加強代謝、細緻毛孔、溫和煥膚提升光滑度、調節油脂分泌、淡化細紋、改善肌膚油水平衡👍🏻👍🏻👍🏻」,因此它能從“前端”改善油脂過度分泌的問題,從“中端”代謝老廢角質避免毛孔堵塞,成分中還添加了尿囊素,所以可從“後端”舒緩痘痘肌的敏感不適,還有能保濕肌膚的「玻尿酸💦」及「海洋小白菊🌼」。
「✨杏仁酸精華液」不管幾%都使用於化妝水後、乳霜乳液前,也是一款「可全臉使用」的杏仁酸,我還會再加強下巴及兩頰粗大毛孔部位,使用量也是依使用範圍而定,🌞🌜每天早晚都可使用(🌞但白天使用的話請加強防曬喔!)。
如果想徹底解決油性及痘痘肌問題,建議可選用杏仁酸其他基礎保養品一起使用,例如清潔後使用的「杏仁酸化妝水💦」,成分中添加了舒緩洋甘菊、修護海藻、抗氧紅酒多酚等等,接著就用「✨杏仁酸精華液」,最後再用「杏仁酸深層保養乳液💎」,成分中添加了洋甘菊、玻尿酸,還有調節油脂分泌的墨角藻,雖然它是乳液,但保濕度不比乳霜差👏,對不喜歡過度滋潤的油性肌來說,在冬天用也很適合🥰。
我不是成天冒痘的類型🙄,只有生理期前才冒大顆痘(超痛😭),如果遇到剛好要工作真的很煩,但面對這種內分泌型不可抗拒的原因,平常就做好護理就很重要,防預勝於治療!這組杏仁酸使用後、我覺得最明顯的是👍🏻肌膚的細緻度,👍🏻粉刺變小顆,👍🏻很痛的大紅痘問題也改善了。那你是屬於哪一個階段呢?也該來對症下藥了吧!Dr.Douxi朵璽
🤩更多的「杏仁酸精華液」訊息:https://bit.ly/33zRmxl
#朵璽 #DrDouxi #杏仁酸精華液 #從杏出發 #不再荳留 #居家也能達到煥顏奇肌 #溫和不刺激
海洋酸化解決方法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自產自銷】很高興能跟 親子天下 合作這本給中學生的《晨讀十分鐘:科學和你想的不一樣》。本書以四大主題為主軸,精選 20 篇來自 PanSci 科學新聞網 作者群的好文,加上由 品學堂/閱讀生活 理解世界 創造未來 設計的專用閱讀素養題本,我覺得是很巧妙的內容再運用。能夠做一本我女兒很快用得上的書,也讓自己有點驕傲。
以下是我作為本書「選編人」之一,寫的一篇推薦序,以上課打瞌睡為主題,然而我認為同樣的思辨方式也適用在其他議題上,分享給各位:
------------------------------------
孩子上課老是打瞌睡的原因為何?
生物學研究顯示,大約從十三歲開始,青少年的生理時鐘會產生變化,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由於腦內褪黑激素的分泌時間改變,隨著青春期的發育,流入青少年大腦的時間會愈來愈晚,晚上的睡覺時間及早上的起床時間都會延後,這個改變在青春期的前期開始增強,而在後期的時候,最為顯著。
既然如此,我們臺灣的國高中生,每天那麼早去學校上學,有必要嗎?如果延後半小時到一小時上學,我們的學習效果會不會更好呢?
我以前在唸國中跟高中的時候,總是覺得睡不飽。我家離學校蠻遠的,所以每天都很早起床,睡眼惺忪的去搭公車,晚上又常常補習,補完習還有作業要寫,很晚才能躺上床睡覺。有一段時間,我坐在班上的最後一排,又剛好是靠牆壁的座位,這實在是一個打瞌睡的完美角落,我時常在上課時,左手當枕頭,靠著牆壁,然後沒幾秒鐘就睡著了。就算被老師叫起來,甚至被叫去洗臉,回來也撐不了多久,又用同樣的姿勢睡著了。
所以說,當我最近知道,原來這是因為那段時期的我,生理時鐘已經因為褪黑激素分泌時間的變化而有所改變,就覺得自己真是白挨了很多罵,上課想睡覺真的不是我的問題啊!因此我非常支持國高中的上學時間,應該要延後,這樣肯定對大家的學習效果有所幫助,你們說是不是啊!
不過,我還有一些故事沒跟你說,雖然我在唸國高中時有報名補習班,但其實我常常翹課去跟同學鬼混,而且我超愛看漫畫,就算回到家、寫完作業已經很晚了,我還是幾乎天天看漫畫看到睡著。也幾乎天天帶漫畫去學校,趁著下課、午休狂看,有時上課也放在桌子下或是夾在課本裡頭看。
所以,到底我上課那麼愛打瞌睡,是褪黑激素的影響,還是愛看漫畫的後果?是家裡離學校遠的必然,還是晚上補習熬夜寫作業的下場?是老師上課太無趣該負責,還是教室的燈光不夠亮?是我的座位太讓人放鬆,還是我總是喜歡吃宵夜所以吃飽飽躺上床又睡不著,又或者就只是因為我是天生的瞌睡蟲,怪不得任何人或任何事呢?
#孩子一定需要的「科學思辨力」
到底我老是打瞌睡的原因是什麼,其實我自己也說不準,但從剛剛這個例子,我想跟大家說三件事:
第一:科學研究一直在推陳出新,而這些知識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我們都該有能力、有意願去了解。像是剛剛這個關於青少年睡眠的研究發現,就可能讓學校改變上課時間,並連帶影響到很多事情,例如,如果以後學生可以比較晚上學,跟大部分上班族的上班時間重疊了,那麼交通的尖峰期會不會更塞呢?
第二:儘管我們現在可以用科學來了解這個世界,替很多問題找到答案,但我們更喜歡也更習慣的方式,是找一個符合自己需求的答案,甚至掰出一個答案。例如,我在前面的例子,就馬上支持學生應該晚點上學,並以我以前愛打瞌睡的故事,來「證實」生物學的研究,把我打瞌睡的原因歸咎於那時候我的生理時鐘發生了變化,因為這樣就可以讓我少擔一些成績不好的責任了。
最後,我們得知道,一件事情之所以發生,原因可能有很多很多。例如我愛打瞌睡,原因可能是青春期生理時鐘的變化,但也有可能是因為我熬夜看漫畫或吃宵夜太晚睡。該怎麼找出真正的原因,而不是只憑著直覺,或聽信網路傳言、專家、媒體的說法,就認為自己知道正確答案。要逼近答案,需要一種人類先天不具備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科學思辨力」!
身為泛科學的創辦人,過去八年來,我,以及我的同事,還有數百位各領域的作者和專家,最在乎的就是如何讓更多人在遇到跟科學有關的生活議題、社會議題、未來議題時,都能避免直覺的陷阱,而是運用科學思辨力來剖析,並且對這個世界保持好奇心。作為臺灣最大的科學網站,泛科學上有近一萬篇的科學文章,已經影響了三億人次的網友,創造了一個跨領域、不分文科理科,共論共學的線上社群。既然已經做了那麼多事情,為什麼還要出這本書呢?
第一個原因是,儘管泛科學上已經有了很多文章,但一篇文章只是一個節點,需要有一條線,把節點連起來,才能形成一個網狀的知識系統,而「書」這個載體,我們認為就像是「線」,可以將一篇篇文章連起來,所以我們覺得這本書非常重要。
第二個原因是,我們所處的世界,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巨變,首先是自然環境的改變,特別是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海洋酸化,極端氣象如大規模的乾旱跟水患,物種滅絕速度越來越快,甚至可說是第六次大滅絕已經正在進行中。
再來則是科技的改變。資訊科技與生物科技,過去幾十年間以等比級數快速發展,像是再生醫學、基因編輯、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等,讓人類掌握了近乎於神的能力。而這些科技可能用在軍事、犯罪、政府監控、改造人類跟所有生物上,讓我們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更別提,就在短短十多年內,這世界擁有手機的人從幾萬人變成四十億人,人類每天在Youtube、Facebook、Instagram 或抖音等熱門網路服務上頭,創造出永遠都看不完的內容,我們的政治、社會、經濟以及科學,都因此深受影響。
在這樣的改變時刻,人類社會的適應力已經跟不太上,此時最不該做的就是停留在原地。我們要讓自己能夠應對未來,做出好的判斷,最好的辦法就是學習,而我認為最該學習的,不會是任何一個特定領域的知識,而是要學科學思辨力。
有些人學了很多科學知識,但卻沒有科學思辨力,當他們看到某些專家或科學家說話,又或者是媒體上的內容,包含看似理性的科學專有名詞跟數據資料,就直覺認為那是值得相信的,這樣反而是對科學的一知半解,更容易成為偽科學的信徒。
科學跟信仰,不見得是互斥的,有時反而是最好的夥伴。如果知識就是力量,那科學就是得到這股力量的方式,而信仰則是告訴我們該在乎什麼,什麼人或什麼事比較重要,哪些該排在前面、哪些該排在後面。以農藥的使用為例,認為身體健康比較重要的人,跟認為生產效率比較重要的人,對於種植蔬果該不該使用農藥,就會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有科學家發展出不用農藥的植物工廠,也有科學家發展出除蟲更有效、更不傷身的農藥。
再以能源的使用為例,相信全球暖化的前美國總統歐巴馬跟不相信全球暖化的現任總統川普,就會有不同的施政方向。例如前者可能針對使用大量能源的企業課徵碳稅,後者則反過來補貼石油、煤炭、頁岩氣的企業,讓他們更有競爭力。
上面舉的幾個例子,想要跟大家說的是,光靠科學本身,沒辦法決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在許多議題上,人們還是抱著不同的信念,因此我們更需要科學思辨力,才能在科學的基礎上辯論、試圖達成共識,或起碼了解分歧在哪裡。
#擁有科學思辨力才能適應未來甚至創造未來
科技的顛覆與生態的崩壞,就像四周往我們靠近的牆壁,我們若繼續做出糟糕的決定,轉圜空間就會越來越小。資訊越是爆炸,我們越需要簡潔、理性的方式來理解這個世界,並從中找到改變現狀的方法,但改變現狀是困難的,遇到困難、無法控制的事情,人就容易陷入迷信,所以更需要有堅強的理性,堅持以證據為依歸。這就是科學思辨力如此重要的原因。
正是因為科學思辨力很重要,所以在新的十二年國教自然科學領域綱要中,就強調要「使學生具備基本科學知識、探究與實作能力,能於實際生活中有效溝通、參與公民社會議題的決策與問題解決,且對媒體所報導的科學相關內容能理解並反思,培養求真求實的精神。」目前這樣的能力,一般被簡稱為「科學素養」。不過,我覺得有點太小看這能力了,聽起來好像很基本、很簡單似的,但我認為,這其實是一種能讓人在生活中做出最佳判斷、去適應未來跟創造未來的能力,所以我才稱呼這種能力為「科學思辨力」。在本書中,我們會透過選文來更深入探討喔。
做個深呼吸,咱們開始囉!
------------------------------------
關於本書其他資訊或購書,可透過以下鏈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3548
海洋酸化解決方法 在 海洋酸化-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什麼是海洋酸化?海洋「變酸」的原因是什麼?海水酸鹼值的變化對海洋生態如珊瑚、海膽、小丑魚有哪些影響?有哪些解決方法呢?也許首先必須瞭解,海洋酸化和全球暖化(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