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強化離岸風電產業鏈本土化的進程,正在一步一腳印地向前邁進中。加油!加油!加油! - 台灣風電供應鏈平台上線 國內業者可投標 沃旭率先開出1億元離岸風電相關採購需求(09/15/2021 EIC環境資訊中心)
離岸風電從設計建置到完工後的25年維運階段,需要許多在地供應鏈的參與,每年商機上看300億。風電維運需求包羅萬象 沃旭率先刊登1億元採購需求。
(記者 孫文臨報導)全球離岸風電領導企業沃旭能源(Ørsted)深耕台灣,協助金屬中心建置「風電供應鏈推動平台」,今(15日)宣布正式啟用,該平台提供風電開發商公開透明地刊登採購需求,給有意參與投標的台灣本地製造商提案,以後風力發電零件也能「網購」。
沃旭能源並率先在該平台上刊登10項採購合約需求,包含運維中心物業管理、工作人員認證訓練等,總金額超過台幣1億元。
沃旭攜手金屬中心打造供應鏈平台 「網購」本土風電材料
我國近年積極發展離岸風電,盼引入國際風電技術,帶動國內產業發展。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指出,全球離岸風電的運維市場在2018~2028年將成長超過3000億元台幣,「初步估計,台灣風電運維市場的產值也高達每年300億。」從歐洲經驗也發現,風電的成本最佳化就需要供應鏈產業在地化。
沃旭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風電業者,也積極推動產業本土化,為開發大彰化離岸風電的四座風場,2018年建立全台首創的風電供應鏈平台「彰化縣風電供應媒合平台」,並由彰化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經營,媒合離岸風場從開發、建造到維護營運各階段的採購需求,連結風電開發商、大型承包商與當地業者的橋樑。
為持續推動離岸風電產業在地化、協助台灣的中小企業廠商跨足離岸風電產業,沃旭進一步發起並全額贊助建置「風電供應鏈推動平台」,建置完成後已於今年8月移交給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營運,串聯風電產業供應端及需求端,建立透明公開的線上採購制度。
風電供應鏈推動平台將開放給風力發電相關業者註冊登記。風電開發商會在平台上刊登「採購需求」,包含提供風電產業相關的產品零件與運維服務,以及風場工作人員所需的食衣住行等日常所需等,有意願的在地廠商則可到平台上「提案報價」,平台也有提供商業技術諮詢,可提升本土產業技術能力。
金屬中心指出,沃旭搭建該平台並非政府要求,是一個額外的產業關聯性服務,希望能擴大本地企業,「尤其是中台灣中小企業參與離岸風電供應鏈。」今日說明會吸引上百名風電相關業者,透過線上及實體會議參加,許多中小企業業主都認真學習該平台,以免錯過風力發電的上百億龐大商機。
風電維運需求包羅萬象 沃旭率先刊登1億元採購需求
沃旭能源台灣總經理汪欣潔表示,沃旭900MW大彰化東南及西南離岸風場,多項建造工程服務及組件都由本地供應商提供,「風場完成後進入超過25年運維階段,需要相關專業產品和運維服務,風場運維團隊也需要各類生活服務,都希望能與更多本地優秀供應商合作,共享離岸風電長期商機。」
沃旭能源也率先在平台上刊登10個採購需求,包含專業技師簽證、雙都卜勒雷達站頻率監測服務、運維中心物業管理、國際風能組織(GWO)訓練服務、水下基礎轉接段專製鎖扣等,橫跨風場建置及完工後的運維需要,尋求在地供應商加入離岸風場建置工程,並台中港的沃旭運維中心提供服務。
金屬中心董事長林仁益則說,「風電產業供應鏈推動平台」串連國內外離岸風電企業專業與資源,搭配金屬中心所另外營運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也可協助台灣潛力供應商提升技術和標準、培育人才,「跨入離岸風電產業,成為合格供應鏈廠商。」
沃旭能源指出,未來離岸風場進入運維階段,會有各式各樣的服務需求,例如安全設備採購、餐飲、飯店住宿、物業管理、衛生清潔、交通等,形成運維產業鏈,在地業者皆能透過「風電供應鏈推動平台」,尋找適合跨入風電產業的契機,成為風電供應鏈的一員。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32292
♡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阿明@liv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四面環海,在此地成長的我們,與海洋是如此的息息相關,卻又如此陌生。大多數人可能都看過海,但您對於海底下的生態是否熟悉呢? 《海洋台灣》一書,由《經典》雜誌出版、海洋記者黃佳琳(黃小莫)所撰寫,歷時逾三年製作,作者黃佳琳自二〇一四年來出海、潛水採訪,游走東西海岸、東沙環礁、小琉球、澎湖、綠島、蘭嶼...
海洋科技 與 研究 在 博物館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博物報報-什麼!? 博物館竟然要開幼兒園】
全台首例‼️‼️‼️
正是位於基隆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結合館藏資源在博物館中開設幼兒園
類似於「博物館學校」的館校合作
借重鄰近豐富的海洋自然資源
設計符合在地特性的幼兒海洋教育課程
為幼兒打造以下新穎的教學特色
👉「博物館探究主題學習」
👉「追求理解的幼兒閱讀教育」
👉「科技與人文整合的STEAM教育」
👉「國際教育-網路無邊界的跨域合作學習」
小編看到都為之一亮🤩
實在是個很嶄新的嘗試
如果你/妳或是身邊的朋友
剛好有家裡有可愛的孩子準備要上幼兒園
從今天開始可以到海科館官網開放線上報名登記囉
到6月3日下午4點為止
GOGOGO!
招生簡章內容於海科館官網:
https://www.nmmst.gov.tw/chhtml/newsdetail/30/6025
#博物報報 #博物館 #museum
#疫情 #防疫 #疫情下的生活
#教育 #展覽 #典藏 #研究
#文化 #culture #海洋 #sea
#幼兒園 #幼兒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海洋科技 與 研究 在 IC 之音 FM97.5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年,台灣夏季高溫屢創紀錄,海洋的溫度也隨之增高,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更是在2020年7月,將台灣南部海域的珊瑚白化警告提升到最高等級──珊瑚群正面臨20年來最嚴重的白化危機。
為此,《氣候戰役在台灣》推出海洋專題系列,邀請聽眾一同聽見水下世界的聲音。策劃7個單集,自不同面向探討海洋議題。
1.專訪《男人與他的海》紀錄片導演黃嘉俊,了解海洋和人文之間的微妙關係。
2.山海天使保育協會陳映伶秘書長,分享珊瑚復育的技術手法。
3.台大海洋研究所戴昌鳳教授,剖析國內外珊瑚研究的動向與復育策略。
4.海洋保育署黃向文署長分享國內海洋保護的現況、成果及未來方向。
5.海洋大學海洋資源研究所郭庭君助理教授,探討漁業如何因應氣候變遷做出改變。
6.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的陳麗淑主任,帶來國際上最新的海洋生態監測技術。
7.中山大學海洋化學所陳鎮東講座教授,帶領聽眾了解水環境面臨的窘境以及研究調查結。 以下是本週為您精選的節目內容👇:
📌第8講:普法戰爭及巴黎公社事件
📌家庭主婦的冒險之旅|專訪:全職家庭主婦 高麗婷
📌口罩實名制,讓全世界看見台灣
📌網路成癮症
IC之音由衷感謝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歡這期電子報內容,我們竭誠歡迎您分享給所有親朋好友們,讓更多人聽見我們的節目,使知識傳得更遠,滿足更多好奇心。
#IC之音電子報 #IC之音 #電子報 #水下世界的聲音 #氣候戰役在台灣 #海洋專題系列 #珊瑚
海洋科技 與 研究 在 阿明@liv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灣四面環海,在此地成長的我們,與海洋是如此的息息相關,卻又如此陌生。大多數人可能都看過海,但您對於海底下的生態是否熟悉呢?
《海洋台灣》一書,由《經典》雜誌出版、海洋記者黃佳琳(黃小莫)所撰寫,歷時逾三年製作,作者黃佳琳自二〇一四年來出海、潛水採訪,游走東西海岸、東沙環礁、小琉球、澎湖、綠島、蘭嶼等離島間,視野從陸地延伸到海平面下,看見台灣海洋生態的驚喜與震撼,也為台灣海洋環境的變遷感到無奈。
《台灣海洋全紀錄攝影展》除了精選《海洋台灣》一書中精彩攝影作品外,也集結國內珊瑚權威─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戴昌鳳教授所拍攝的海洋生態攝影作品。
「台灣海洋全紀錄攝影展」期間(2020/03/18至2020/04/30),現場持《海洋台灣》一書進入海科館可享購票優惠活動。此外,若出示加入《經典》雜誌FB粉絲頁,即可獲兌換典藏版《經典》雜誌一本(數量有限,換完為止),詳情可參:
經典雜誌官方網站:http://www.rhythmsmonthly.com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活動訊息:https://bit.ly/39Ha0Xx
主辦單位 : 經典雜誌、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海洋科技 與 研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2015世界海洋日暨潮藝術開幕嘉年華系列活動
2015世界海洋日主題為「Healthy oceans,healthy planet.」(健康的海洋,健康的地球),因此,海科館號召關心海洋的朋友於6月6日(六)歡慶世界海洋日,共同守護海洋環境。
6/6活動當天,主持人團隊親赴海科館活動現場,早上09:00首先訪問海科館經營管理組的 #何林泰主任,請他先將一整天的活動做一個介紹。早上10:00-12:00,9位藝術家也在他們的作品前面,直接和參觀的民眾互動,館方也安排遊園車,由策展人 Jane Ingram Allen在車上,為大家介紹9件藝術作品。車上主持人也訪問 #Jane Ingram Allen小姐,並由館方志工 #陳映伶,為大家翻譯,最後由主持人之一 #陳慧玲,為大家訪問了二位藝術家,#Michael and Anna Rofka (Germany & Ukraine )作品是:走進海的房子。 #李蕢至(台灣)作品:流亡的珊瑚礁。下午三點是整天活動的高潮,潮藝術-國際環境藝術季開幕典禮,收錄有海科館 #吳俊仁館長、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 #黃鴻燕副署長,致詞及中央研究院多樣性研究中心 #邵廣昭執行長,捐贈巨口鯊的致詞。
2015 年,海科館結合在地及國際的民眾和藝術家,從跨域、美學概念出發,以藝術介入空間手法,搭起「裝置藝術」、「八斗漁村」及「海科館」的溝通平台。本次徵集來自美、歐及亞等各大洲共200件作品,並最終選出 9 件優秀提案,期帶領民眾利用俯拾皆是的自然素材創作,傳達藝術季主題「Paradise:看見博物館城」及資源永續使命感,使人們暢遊「博物館城 / 漁村」同時,彷若悠游「樂園」般,與環境裝置藝術創作共舞,潮藝術致敬!(9件作品將原地展示一年,歡迎聽眾朋友,到現場參觀)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海洋科技 與 研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海洋科學廳
今天是第二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入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由館方展示教育組的研究人員 #彭海鯤博士,來為大家介紹這個常設展。
「海洋科技博物館」談海洋科學是名正言順且不可或缺的項目,但基於一般民眾生活在四周充滿科學的環境中,但又常聞「科學」而色變、對「科學」感到疏離高深又難親近,因此本廳的目的在於讓民眾消除對於海洋科學的排斥,進而產生對海洋科學的興趣。本廳將以活潑有趣的互動方式,呈現出海洋科學中已經了解與尚待探索的課題,同時也讓參觀者感受到海洋科學的發展對人類帶來的福祉,也希望藉由參觀者提出觀後省思,共築海洋可能的未來。
展廳主題:
海洋科學廳包含四大主題。為了讓參觀者從地球整體的角度了解所看到的海,同時也循著歷史軌跡介紹海洋的誕生,因此我們安排第一個主題為海洋面貌。在設計成海洋研究中心的空間裡,將以重視體驗的方式多元地呈現展示。為了呈現海洋波浪產生的情形,海中光線與聲音的傳遞方式,模擬深海水壓的實驗裝置、實際運用於海洋調查與資源探勘的儀器等,介紹海洋的科學特性以及海洋科學的現狀,我們安排第二個主題為「海洋探索」。為了展示日常生活中利用海洋資源製造的產品與一些半成品的原料實物,提醒參觀者其實在各種情形下我們不知不覺使用了許多海洋資源,生活中更少不了海洋資源,藉以說明海洋資源的重要性,我們擬定第三個主題為「海洋資源」。在對海洋科學有些瞭解後,民眾可能會對現況有些好奇,因此我們介紹國際與國內最新的海洋科學研究情形,同時介紹台灣海洋研究的歷程與發展狀況,安排第四個主題為「海洋資訊」。
主題一 海洋面貌:
利用七塊LED 柱狀的顯示板顯示裝置,以燈光與聲音製造出波浪、冰山、海嘯與海中生物等的海洋意象空間效果,稱為Data Pole。「海水的運動」是從不同的時間點、尺度,呈現海水的各種動態。「海洋生態剪影」呈現飛魚躍出水面、浮游生物群在海中徜徉、大鯨鯊在海上覓食、淺水的海藻隨波漂動、深海巨大的魷魚身影晃動、帶著螢光的水母群等。「海嘯」顯現海底發生地層斷裂大水激湧,跨越大洋的海嘯衝上海岸,形成一片汪洋滾流。「海冰與冰山」展現冰川與海水匯合處的大片崩落冰山,激起如山高的水花並形成一座座大型的冰山。北極熊帶著小熊追逐著海獅,最後出現一路挺進的破冰船。這四段重複播放的影片,讓參觀者一進展廳就感受到海洋的氣氛。地球是一個「水的星球」,地表有七成是海洋。這裡要從全球的角度介紹海洋的分布,海洋的寬度與廣度,同時讓參觀者與陸地作比較。另以「海洋相簿」來「重現古代海洋環境」與認識「海洋環境的變遷」。接著介紹水的行星、地球上的水、海的分布與深度、地球剖面與地殼厚度、全球海洋拼圖、從空中看地球(SOS)等課題。其中SOS 球型劇場是以「海洋與地球」為主題介紹全球性的現像,例如全球的洋流、海溫、海風、海面高度、海底地形、溫室效應等。
主題二 海洋探索:
將模擬研究中心創造空間感覺,以體驗型的展示方式介紹海水的性質與運動等等。
「海水的特性」是讓參觀者了解海水所具有的各種性質(溫度、鹽分濃度、壓力、光線、聲音等),同時也透
過海洋生物的生態學習海水所擁有的各種性質。「海水的成份」是介紹海水中含有哪些物質、多少份量,及各佔多少比例。比較海水所含物質與人體所含物質,可以發現主要成份的種類十分類似。「海洋生產力」是介紹在海洋生態系的最底層是微小的植物浮游生物,二氧化碳與陽光等無機物會產生養分供應給其他生物。另在全球物質的循環上,海洋與海洋生物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介紹海洋與海洋生物所扮演功能的重要性。
「海水的運動」介紹海中發生各種運動,同時利用實驗裝置讓參觀者體驗、學習該性質。過去在研究海洋時,必須實際到海上才能進行調查,但是由於遙測技術的發展,讓人類在不必到海上即能進行觀測,並且將觀測的結果應用到許多領域,「海洋遙測」將介紹相關內容。
「海洋調查船探勘」是以我國最新建造的海研五號為題,介紹研究船的結構、船內研究室所從事的活動、調查儀器等,引發參觀者對海洋調查的興趣。
主題三 海洋資源
呈現可從海洋取得各種資源的圖像,並利用影像與實物介紹人類對各種海洋資源的利用
其中海洋的非生物資源包含海洋礦物資源、海洋空間資源、海洋能源等。海洋礦物資源的應用,包含化工、紡織、造紙、染料、治金、陶瓷、肥皂、玻璃、醫藥、農漁業、食用等。海洋深層水以水產養殖與農業為應用重點,並用於漁牧、食品醫療、觀光休閒與溫差發電等相關產業。空間資源指可以利用的各種海洋空間,例如人工島、海上機場、海底隧道、海上度假村等。海洋能展項介紹溫差發電、波浪發電、海流發電等。
主題四 海洋資訊:
介紹國際與國內最新的海洋科學研究情形,同時介紹台灣海洋研究的歷程與發展狀況。
海洋的未來:
是以越來越熱的地球,引出全球暖化下的海水溫度上升等海洋的危機,作為本區的引言,讓參觀者警覺「我們僅有一個藍色地球」,開始關心海洋。然後針對人類與海洋關係的四大主題(環境、科學、科技、能源)一一介紹,讓參觀者了解世界各地保護海洋、研究海洋、運用海洋的各種未來可能的海洋願景,而達到「築夢海洋」。最後以「向海洋立約」為題,讓參觀者以自己的話或畫,寫「給海洋的一封信」,傳達對海洋未來的反思與展望。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