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戴口罩來運動】#廢氣汙染 #台北市
今日環境保護意識進步,
早期的嚴重工廠污染已漸為人淡忘。
看到老照片中,42年前的台北市區,
還有工廠終日運轉,排出廢氣威脅國小師生健康。
戴著口罩運動不是今日才有的事,
雖然原因不同,回首過往,
你有什麼感觸呢?
日期:1979/3/9
圖說:台北市松山國小學童,每日身陷附近工廠排放廢氣汙染的空氣當中,學童戴起口罩上體育課表達抗議。
來源:聯合報
攝影:徐燦雄
歷史新聞
【1979-03-11/聯合報/03版/】
松山國小罩濁煙 師生無語問「灰」天!
半數以上罹染.喉頭鼻腔毛病.紛請轉學調職.不堪常期污染
【本報記者周萍、趙南雍專訪】初到台北市松山國小附近的人,很容易把天空中灰濛濛的一片當作濃霧,等弄清楚了竟是工廠排出來的廢氣,不禁訝異的蹙眉掩鼻,避之唯恐不及。然而,松山國小近三千位學童,百餘位教職員,卻天天呼吸這些嚴重污濁的空氣。
去年,松山國小遭受空氣污染危害的情形,經過本報披露,曾引起有關單位重視,並即謀求改善。但是,時隔九個月,確實改善了嗎?目前,和松山國小東側毗鄰的三家工廠,永明鐵工廠配合該校作息時間,白天停工,夜晚操作。永和鐵工廠及寶山磚廠排放的含金屬氧化物的黃濁色煙,及黑煤煙,仍然每天隨風飄向該校每一個角落。晴朗風勁的天氣,濁煙倒還容易揮散,陰雨或無風的日子,灰濛濛的廢氣就籠罩整個松山國小,滯留不去。一片朦朧中,從校園這端竟然無法看清楚對面距離四十公尺的三樓教室。
教室門窗上的玻璃每天蒙上褐黃色的一層物質,粉白的牆壁也薰成灰黑色,課桌椅不到半天就舖上一片灰層,清潔工作令教師和學生感到頭痛。建成甫一年的游泳池,看台欄干已受廢氣侵蝕的斑鏽不堪,雖然每天由校工做清潔工作,水面還是飄浮著黑煤渣,池底總是一道黑垢,刷不勝刷。
事實上,根據最近的各區污染測定結果顯示,台北市空氣中浮游塵、落塵量、鐵板腐蝕度,仍以松山、南港區最高。而松山國小附近的落塵量仍然高居松山區首位,每平方公里達二十二點多公噸,較去年未見降低。 最叫人擔心的,是金校學生的健康問題,林宗源校長嘆氣說: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他們的健康也是國家的財富啊!
去年,松山國小曾作了一項全校學生健康狀況的統計,發現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學生患過氣管炎,百分之六十學生經常咳嗽或喉嚨不舒服,百分之十的學生上課經常有頭暈現象。據該校教師們最近觀察,這些情況目前並未改觀。三年一班學生章上林和陳念平說:上課時,常有帶瓦斯味的黑煙飄進教室,聞了就耍咳嗽、喉嚨痛。同班同學嚴心逸上星期甚至還流鼻血,醫生說是得了過敏性鼻炎。 二年四班的王杏如也是一嗅到廢氣煙霧就不停的咳嗽,有時戴上口罩也沒用。另一位同學李松樹,則是經常頭暈、噁心,等「臭臭的煙」消失後就好了。
一年級的曾繁華小弟弟,去年才進松山國小就讀,那時身體沒有一點毛病,現在卻已患了嚴重的鼻塞,必須天天用藥。曾小弟弟的父親說:他一開學鼻病就發作,寒假期間不上課在家,症狀就輕了許多。 家長們心疼子女健康受摧殘,要求轉學的愈來愈多。上學期已轉走五十六個學生。這學期至今也有三十二人轉至其他小學,據該校教務處說,轉學的理由至少三分之二是基於無法忍受污染的空氣。
松山國小八十多位教師中,到校服務滿一年以上的,多少都有呼吸系統疾病。教社會科的高老師有嚴重鼻竇炎;上六年級課的曾姓老師經常喉嚨作痛,肺部難過;教美勞的董老師則氣管過敏,老是咳嗽,有濃黑色痰;林宗源校長更是經常隨身攜帶鼻孔通霧器。
由於松山國小教師們經常前往公保醫院聯合門診中心耳鼻喉科求治,該中心李宏信醫師曾開玩笑地說:『松山國小的教師一律特別用最好的藥。』他並且贈送數本自著的「淺論耳鼻喉病」給該校全體教師,囑咐他們多吸收有關知識,以對抗烏煙瘴氣的環境,保養健康。
教師們忍受不住廢氣薰染,多萌去意,上學期就有近十位教師請調他校,由於積分的資格限制,僅有兩位調成。對於污染禍源的工廠,有關單位雖然一再管制、罰款,黑煙還是照冒,工廠方面不願花幾十萬元裝置處理廢氣的設備。市政府輔導污染性工廠遷移至桃園大園工業區的計劃,又因為電力線路費用等問題,還在作業階段。經濟部、市政府、工廠各有苦衷。何時重見新鮮空氣,松山國小師生只有無話問「灰」天。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1萬的網紅小伶玩具 Xiaoling To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小伶玩具#Xiaolingtoy 欢迎订阅频道《小伶玩具》 https://bit.ly/2htxgRB 关注频道《小伶剧场》 https://bit.ly/2KFT3EX 第一时间收看魔法世界更新哟! 這裡是小伶玩具的新开频道: 马树奇趣秀:https://bit.ly/2V...
「流鼻血看什麼科」的推薦目錄:
- 關於流鼻血看什麼科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流鼻血看什麼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流鼻血看什麼科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流鼻血看什麼科 在 小伶玩具 Xiaoling To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流鼻血看什麼科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流鼻血看什麼科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流鼻血看什麼科 在 [問卦] 鼻子過敏吃過敏藥也沒用還有救嗎-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流鼻血看什麼科 在 流鼻血是耳鼻喉科門診常見的主訴。雖然有幾個診斷跟必要的 ... 的評價
- 關於流鼻血看什麼科 在 香港紅十字會-急救速成班(流鼻血處理方法) 的評價
流鼻血看什麼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打一劑隔離採檢的心理疫苗 #如何應對隔離引發的情緒
本文章由 黃天豪 心理師 / 撰文 林長揚 / 製圖
.
疫情指揮中心在5/25宣布三級警戒要延長到6/14;緊接著在5/26,單日死亡率來到11人新高,累計本土病例逼近5000。我相信,病毒一旦進入社區,就回不去了;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開始做更多準備。如同身在加拿大的賴孟泉醫師所說:「這不是三級四級到五月底或更久的問題。這會是整個2021甚至進入2022的議題。我們需要把目光放到一個不同的未來,而非幻想回到過往的正常。」
.
與此同時,也陸續看到許多人分享自身因為接觸確診者,需要「隔離、採檢」的經歷。無論PCR結果是陰是陽,那些過程呈現出「校正回歸」背後的實際場景。也許看著「校正回歸」,還可以覺得那只是數字;但是當發生在自己身邊,那就是切膚的真實。
.
然而,少有人提及如何因應這些過程中的心理衝擊。成功的心理準備在於「凡事儘量往好處想,同時仍有一小部份做最壞的打算」;這就好比先打一支「心理疫苗」,讓我們在遭遇這些情緒衝擊時,可以獲得「心理抗體」,安穩度過。
.
所以,這篇文章想談談:某天得知自己接觸過確診者,需要「隔離」與「採檢」時,我們可能 #有什麼情緒反應,又可以 #如何因應。
.
〈#恐懼〉
.
最近和一個因家人採檢(偽)陽性、被隔離兩天三採的朋友談過話。
.
他是醫事人員,有三個孩子,太太肚子裡還有第四個。當時,幾個孩子輪流出現上呼吸道症狀與發燒,加上他曾到過風險區域;於是幾天之間,他很警覺地分別帶出現症狀的孩子前往急診兩次。後來接到通知結果:他是陰性,但大兒子竟是陽性。於是,在接到衛生局電話的十幾分鐘後,老婆陪著大兒子坐上救護車先前往醫院;而他趕忙隨意收拾三大包行李,準備帶著兩個小的,再坐另一台救護車到醫院急診篩檢,也預備接受可能的住院隔離。
.
當時,他腦中滿滿的想法都是「怎麼辦?」
.
「孩子怎麼辦?他們都是高風險⋯⋯」「誰要陪孩子進去隔離?」「老婆懷孕了,怎麼照顧小的?」「可是現在沒有其他人可以來幫忙⋯⋯」「同事怎麼辦?」「隔離要準備什麼?」「要帶牙刷嗎?」「最近接觸過的病人怎麼辦?他們大多沒辦法好好照顧自己⋯⋯」⋯⋯
.
每想到一個「怎麼辦」,他的心就不停沈下去;但有些部分,甚至是連想都不敢想下去。
.
另一個寫下經歷的朋友是位臨床心理師。她接到通知,某天會談的某位個案確診。「當下腦袋一片空白,很不確定當天對方是否有拉下口罩,在這之前我已經和孩子在家宅了一個禮拜,若我是無症狀帶原怎麼辦,心理很不安。」
.
這陣子,有年輕且無慢性病史的確診者猝死,讓「隱形缺氧」的話題浮上檯面。這也讓許多年輕的學子惶惶不安、蠢蠢欲動,真的開始感到害怕。
.
「恐懼」,是人們在此刻第一個可能會出現的強烈情緒。我們感受到生死的威脅逼近,想要戰鬥(如果有對手的話)或逃跑(如果逃得掉的話),若打不過、逃不走,還可能進入凍結癱瘓。
.
「恐懼」,是為了提醒我們威脅有多靠近,提醒我們每日如常的生活其實可能是一種幻想。適當的恐懼,讓我們得以正視風險的存在、做出未雨綢繆的準備。
.
〈#自責〉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活在社群中。當想到自己可能影響到的其他人,會有另一種強烈的情緒出現:「自責」。
.
談到自責,不由得讓我想起SARS當年,好友兼同事心怡發燒疑似染疫,被居家隔離的經過。
.
當時,我們都在台大醫院實習。她在神經科,我和另一個同學勝翔在家醫科。疫情初起,人心惶惶;SARS是新的敵人,無人熟悉;學校對於是否要召回實習生,意見分歧。我們雖然會盡量避免在大樓間移動(當天只待在舊館做門診業務,或只待在新館做病房業務),但同學間仍忍不住抱團取暖、互相打氣。
.
就是這個忍不住,讓我們三人在某天中午一起吃了飯。而後當天傍晚,心怡發燒了。
.
她說,當時的她,其實沒有太多害怕,但想到我和勝翔,心中滿滿自責,反覆想著會不會因此害到我們。當打電話告知我們的時候,想要強顏歡笑,卻笑中帶淚。
.
作家 陳茻 最近也寫下一篇經歷,提到「第一時間想起妻小家人,而後馬上又想起我的學生。我開始回憶我上課的時候有沒有把口罩戴好。有吧,我有好好消毒吧,我如何如何。但無論如何去想,總有一股不理性的自責情緒緩緩升起。」
.
「自責」,不是犯錯的人才會有的情緒。當此之時,即使每天小心翼翼帶著口罩、噴酒精消毒的人,也無法百分之百確認自己不會被傳染。如果已經萬般小心,卻還是確診、更感染身邊最愛的親友,那樣的自責,其實比什麼都更龐大。
.
「自責」,讓我們感受到對身邊他者的強烈責任,讓我們真的看見他人的存在、把他人安危放在心上。適當的自責,其實會產生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也讓我們對他人多一些慈悲與利他。
.
〈#無助〉
.
回到第一個故事中的朋友。當他去到急診,又是另一個挑戰。雖然在路上福至心靈,趕忙跟小朋友說了要「讓棉花棒到鼻孔裡探險」的故事,但實際上來到急診,篩檢的不舒服仍然是小朋友難以忍受的。於是,他一手抱著四歲多正在大哭的老二,試圖控制他被採檢;另一手還得壓著一歲多、採檢完也在大哭還掛著鼻血的老么。而三袋行李,身邊沒人敢幫忙、又怕地板髒,該放還是掛在身上?那模樣,說多狼狽有多狼狽。
.
沒有人能告訴他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沒有人能回答他腦中那堆「怎麼辦」的問題。我幫他命名出當時那種強烈的感覺,其實不是恐懼,更多是「無助」。
.
陳茻也寫到:「有太多事我需要弄清楚了。我到底何時要被隔離?如果我確診,那妻子孩子該如何安置?孩子只有兩個月,有社工會接手嗎?我需要去篩檢嗎?有防疫專車會來嗎?什麼條件符合才會被匡列?沒有答案,只有不斷重複的台詞:『我們不清楚』『要等疫調單位』『要醫生判斷』電話那頭的聲音聽起來很茫然,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生氣,我知道他也無助。」
.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實驗者讓狗待在籠子裡,每當警示燈亮起,地板就通電。通電時,狗可以跳過小柵欄,逃到沒有電的另半邊籠子裡。很快地,狗兒就學會「看到警示燈就跳到另一邊」。不過,心理學家後來做了壞心的版本:即使逃到另半邊籠子,地板還是有電。於是很快地,狗兒又學會了:「做什麼都沒用」;當警示燈亮起,牠會趴在地板上,縮起身體,等待電流過去。最後,即使把牠放回正常的、逃得掉的籠子,牠也仍舊會縮在地板等待,放棄得以不被電的機會。
.
「無助」,正是當我們認為「做什麼都沒用」時,心中最強烈的感受。我們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或覺得自己嘗試了所有的努力,仍無法改變困境。這樣的感受,甚至可能讓我們看不見環境的改變與機會的出現。
.
「無助」,其實也是一種保存能量的方式,讓我們在真正無望的情境中,不浪費多餘的體力、腦力與心力。適當的無助,也可能讓我們願意放下尊嚴,開口尋求幫助,從而創造出過去未曾接觸到的資源。
.
〈#委屈〉
.
台北市議員林亮君,前陣子也被隔離採檢。她的臉書貼文有這麼一段:「同仁打電話給民眾,說由於我們辦公室有確診者,某日您前來服務處也將會被匡列,希望您要自主管理到某日,沒想到電話那頭是一陣狂罵『垃圾,你們都是垃圾!會害我得病不能出門』,也有民眾對我的確診同仁指指點點說一些十分難堪的話語。我實在很生氣,也十分心疼。」
.
前面那位帶著兩個孩子前往急診的朋友,也描述當他坐上救護車時,聽見鄰居用力關門、大聲耳語的聲音。後來他身邊謠言四起,甚至有來自其他縣市的朋友傳訊詢問,聽說有人確診云云(渾然不知他正是謠言的中心,而且其實他沒有確診)。沒錯,當疑似確診或確診時,可能會遇到最殘酷的人性:排斥。
.
中古世紀,歐洲蔓延著痲瘋病;高度的傳染性,讓世人極度恐懼。為了擺脫威脅,開始有人把病人放在船上,漂流遠方,史稱「愚人船」。於是,這些被排斥的異己之聲,再也沒有人願意聆聽。林亮君那種生氣與心疼的感覺,其實是一種「委屈」。
.
「委屈」是當我們自認沒有做錯什麼,卻被誤解、錯待、冤枉,卻無從辯解、無人聆聽、無法靠近時的痛苦感受。委屈的人覺得自己明明不是故意(染疫)的,卻感覺自己被(社會)放逐了。
.
「委屈」的人常常會生氣,因為我們心裡有滿滿壓抑的感覺想要釋放。委屈讓我們想要用力伸展、用力表達出自己。適當的委屈,其實讓我們更有勇氣挺身而出,矯正我們心中的錯誤。
.
「恐懼」、「自責」、「無助」、「委屈」,正是當人們接受到可能要「隔離篩檢」的通知時,可能會產生的初級情緒反應。至於後續最常出現的「憤怒」反應,可以參考先前另一篇「#息怒靜心 心法」。
.
現在,你已經看過四種不同情緒的故事。如果可以,接下來給自己一點時間,照著以下的步驟做。
.
—— #模擬Simulation ——
.
現在,做一個深呼吸。將自己帶入上述的場景,體會那樣的心情。
.
如果這些故事真的難以帶入,也可以回想一個「可比擬的經驗」。
.
什麼是可比擬的經驗?例如孩子雖然無法真正理解失去摯愛的傷痛,但也許可以想像心愛的狗狗過世,或是最愛的糖果紙被丟掉。這種「失落」的經驗看似天差地遠,但是仍然算是某種「可比擬」的失落經驗。
.
因此,我們也可以分別想像一個可比擬「恐懼」、「自責」、「無助」、「委屈」的人生經驗,並且體會這段回憶帶給我們的身體感覺、想法與情緒感受。
.
這些引發出的情緒,就是「心理抗原」。
.
—— #喚醒Evocation——
.
現在,做一個深呼吸。回想一下:當時的自己,是怎麼度過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如何超越當時的恐懼、自責、無助、委屈,來到這裡的?運用了什麼資源?得到了什麼幫助?創造了什麼樣的結局?學到了什麼經驗?得到了什麼成長?
.
其實,我們的生命中,早有許多成功因應的經驗;只是在情緒高張的時刻,那些內在的資源會被我們「忘記」。很多時候,我們不一定需要學會全新的能力,而是需要辨識出這是我們已經完成的挑戰,將我們的舊能力重新組裝起來。
.
因此,我們要找出這些能力,並且好好體會當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因為我們其實已經做到過)時,心中升起的自信與能力感。
.
這種被喚起的自信,就是「心理抗體」。
.
—— #鞏固Consolidation——
.
現在,做一個深呼吸。把過去曾經成功轉化困境的自信,融入現在的場景。想像自己今天忽然得知接觸過確診者,需要隔離採檢,知道自己可能會出現「恐懼」、「自責」、「無助」、「委屈」的情緒。然後——準備好面對它!相信自己可以度過、也知道自己可以度過,更知道這些情緒不會擊垮自己。接著引導自己想像,在那樣的時刻,自己正專注在接下來應該採取的適切行動中。
.
我們仍然可以有情緒,然而我們得以讓情緒留在「適當的程度」,並且帶給我們最大的幫助。
.
現在,當完成以上「SEC」步驟後,再做一個深呼吸,感謝自己花時間看了這篇文章,做了練習,帶給自己力量。
.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個簡單的「SEC」步驟中,為自己秒打一劑「心理疫苗」。果若事件發生(我們每個人現在真的必須要把這樣的可能性放在心中),便能有足夠的心理抗體應對;同時,因為這樣的心理疫苗,也讓此刻的自己更加謹慎: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不必要的社交與移動。
.
甚至,也可能幫助我們彼此,獲得群體的心理免疫,讓我們的社群,變得更強壯。
.
因為,我們真的同島一命。
.
--
.
📒延伸資訊:
.
◼️ 文章中提到的陳茻的經驗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181225211899150&id=100000351387623
.
◼️ 文章中提到的林亮君的經驗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181225211899150&id=100000351387623
.
◼️天豪與長揚之前製作的息怒靜心五步驟
https://www.facebook.com/KnKpsy/posts/361263768678590
.
◼️心理師想跟你說製作的的隔離心理學
https://www.facebook.com/KnKpsy/posts/360524175419216
.
◼️台大心理系陳淑惠老師翻譯的家長/照顧者協助家庭因應COVID-19疫情指南
https://www.facebook.com/suehuei.chen/posts/4683708274989717
流鼻血看什麼科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骨折的聲音 🇺🇸
「你有聽到她骨折的聲音嗎?」美國科羅拉多州拉夫蘭(Loveland)警局,當地警員在去年6月,被指控以不當武力對待一名73歲的失智老婦,不只在強行逮捕的過程中將她壓倒在地,還害她肩膀脫臼;在昨日釋出的警局錄影畫面中,更被發現當逮捕她之後,幾名警察同事還在辦公室重溫她的「逮捕畫面」,並大聲嘲笑當事人。在近期不斷出現警暴爭議的美國輿論社群中,隨即引發群眾怒火──為何警方對待手無寸鐵的高齡老者,依然使用如此粗暴的武力?從佛洛伊德案、萊特案延燒至今的警暴爭議,美國警方是否真的建立了有效的問責機制?
.
這名73歲的失智症婦人名叫凱倫.加納(Karen Garner)。整個事發過程,根據加納的律師說法,指出加納因患有失智症與感覺型失語症(sensory aphasia),因此記憶力減退、時常無法聽懂他人的對談。在去年6月26日下午4點半左右,加納在沃爾瑪拿了糖果棒、T恤等共計價值13.88美元(約台幣420元)的商品,但是在付款機刷卡的時候,沒注意到交易未成功通過,就逕行離開。當店員報警處理後,警方隨即前來調查。
.
「妳想玩這招嗎?女士,立刻給我停下來!」
.
根據警方的錄影監視器畫面,當日下午4點37分,加納正從沃爾瑪慢慢散步離開,警察試著叫她停下來,加納轉頭看了看,但神情十分困惑,似乎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手上還拿著剛剛在路上摘的野花。她沒有理會警方的叫喚,而是繼續轉身準備回家。而此時警方則直接大步上前扣住她的手臂,加納痛得大喊「讓我回家」,不過旋即遭壓制在地,銬上手銬、雙腿也被綁上束帶。整個過程只有短短的8秒鐘。
.
隨後她被帶回警局,反手銬上板凳長達六個小時,不只肩膀脫臼,臉上還留著鼻血。在警局期間,她沒有得到任何一般醫療或精神醫療的協助,警方更在她的逮捕文件上勾選加納抵達警局時「沒有任何受傷/疾病」的選項。直到晚上10點,她才被送到醫院治療。
.
不只是當時處理過程的嚴酷警暴,讓人質疑的也是警方為何要如此兇狠地對待一名失智老婦。在今年4月26日,警局內部監視器影片更被加納的律師釋出,發覺案發之後,警察們更是冷血地圍觀、嘲笑這名遭到警方暴力、還滿臉是血的老太太。
.
「我覺得把她銬上板凳是個好主意。她還說『我要跑走!』(I am gonna run!),哈哈哈!」在近期釋出的監視器畫面中,在逮捕加納沒多久,負責的警員奧斯汀霍普(Austin Hopp)就坐在辦公室裡,說他很擔心加納的年紀,但隨後又表示把加納銬上板凳是個好主意,並且刻意模仿了她的語氣說話,其他警員則跟著一起大笑。隨後,他們更聚在電腦前「重溫」迦納的逮捕影片,霍普問道:
.
「你們有聽到『啪擦』的聲音嗎?(Hear the pop?)」
「什麼聲音?」
「我猜是她的肩膀的聲音。」
.
霍普指的是當他將加納壓倒在地之際,她骨折的聲音。另一名逮捕當下也在場的女警賈拉利(Daria Jalali)似乎不敢直視電腦螢幕,她用帽沿壓低臉部,說道:「我不喜歡這個。(I hate it.)」而另一名警員則說:「我好愛看這個。(I love it.)」
.
「拉夫蘭警局過去沒有收到加納嚴重受傷的投訴案件,只在4月14日得知她將要提起訴訟。對於這次事件,我們將會針對所有可能涉案的人員進行調查。」
.
4月14日,加納的家人決定對拉夫蘭警局提起使用不當武力的訴訟。而在影片公開後,拉夫里警方才緊急出面滅火,表示將會確認警員是否真有不當行徑。他們在警方聲明中提到,將會認真看待這份影片、並且能夠理解民眾對此的擔憂。
.
而根據加納女兒的說法,那一天媽媽被捕時身上沒有攜帶手機,家人都以為她還在自己家裡。直到接到醫院的電話,才知道媽媽遭到逮捕,並且手骨折。加納的女婿到醫院將她接了回來,當時她仍然感到驚魂未定,不斷詢問家人「他們為什麼傷害我」,且一再堅持表示她有試著在沃爾瑪付錢,而且非常想要回家。
.
「從那天之後,奶奶的病情就開始不斷惡化。」加納的外孫女斯沃茨(Jessa Swartz)說。不只沒辦法清楚為自己辯護,無法說明當天到底遇到怎樣惡劣的對待,更退化到無法與人交流,只能每天吃抗焦慮劑維持穩定。
.
「當我們看到監視器畫面,警察們還在討論那個『啪擦』聲......我簡直心都碎了。」加納的女兒說。她的家人也稱警方不僅只給出不痛不癢的官腔回應、更沒有打算讓霍普立刻離開崗位,這些消極做法都令人憤怒,「就像是在子彈的傷口上貼上OK繃一樣。」
.
目前拉夫蘭所屬的地方政府、以及檢察官辦公室都在追查這起案件,也將在近期開始民事案件審理。加納的家人更表示,訴訟的目的不是賺錢,而是要求警方能夠確實問責。
.
「我們所看到這些警方暴力事件,都是在日積月累之下才會存在的,」她說,「這不只是個案老鼠屎,而正是所謂的集體警暴文化。」
.
photo credit:拉夫蘭警局監視錄影畫面
.
#美國 #科羅拉多 #警暴 #警察 #失智症 #警察暴力 #US #police #Colorado #Loveland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
流鼻血看什麼科 在 小伶玩具 Xiaoling To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小伶玩具#Xiaolingtoy
欢迎订阅频道《小伶玩具》 https://bit.ly/2htxgRB
关注频道《小伶剧场》 https://bit.ly/2KFT3EX
第一时间收看魔法世界更新哟!
這裡是小伶玩具的新开频道:
马树奇趣秀:https://bit.ly/2V2BXoL
伶可兄弟: https://bit.ly/2VNi8im
有更多新奇有趣的影片等著大家唷!💗
喜歡我們的話就不要忘記訂閱我們的頻道!❤
想要更多互動
【追蹤伶可家族的sns吧】
► Weibo: http://t.cn/RHiozMB
► Wechat: ID: xiaoling|wanju
► EMAIL: contact@xiaolingent.com
流鼻血看什麼科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99集特別QA,今天我們就回答大家幾個問題,首先我先說明一下,那很多問的是國際情勢的問題,我們這一次節目時間上很短,那我覺得沒有辦法很完整地回答大家,譬如說中美之爭啦,或是很多芬蘭教育問題,將來我們有機會會談到,那我們會針對一些大家很有興趣知道的問題進行回答,譬如說很多人想知道,我們這個團隊怎麼形成的,那這其實基本上很簡單,就是我先認識張嘉玲,然後張嘉玲就介紹動眼,然後動眼介紹莉,凱莉再去拉鄒宗翰,就是一個抓交替的一個交替鏈,基本上就是這樣形成的。
那編輯會議,我們通常是在禮拜六的早上,基本上是多數決,大家會丟題目出來進行投票,基本上每個單元主筆是有比較大的權力的,然後大家在各自提出意見,其實我覺得這也是做新聞工作或當記者有趣的地方,因為你報稿要怎麼樣把這個東西講得有趣,所以我覺得有時候不一定是新聞的重要性,而是你可以怎麼把它呈現,因為我一直在講說,主筆對這個題目多有興趣,這件事情對我來講很重要,所以你如果表達得很好,你對這個事情很有熱情,你覺得這事情很重要,一定會加分的嘛!然後還有一個網友問到說催稿的問題,就是問說我會不會催稿;基本上是這樣子,他們很容易操縱,凱莉妳只要跟她說:「這一題很難喔!」,她就會努力地趕快把它寫出來,然後他們這這幾個其實都一樣,題目交出去之後,就是流鼻血、不睡覺,也都一定會寫出來這樣!
那接下來的問題是在講說,我們的這個來賓的人選是怎麼來的?其實我們就是希望有專家可以跟我們一起討論,所以我們會依照我們這個節目的需求去邀請來賓,請專家來發表他專業的意見,所以我們比較是會往他可能針對這個議題,譬如說有寫過一些評論,或是過去有受過相關的採訪,或是他原本就是研究這個東西的,我們希望讓大家更了解事件的全貌。
下一個問題就是有網友在問,那怎麼樣在生活中有效地跟政治觀或是價值觀有差異的人,進行有營養的對話,譬如說跟親中的人,就很難解釋security或是人權相關的問題,那他還問說對社會新聞漠不關心或事不關己的人,要怎麼樣讓他們了解這個東西?
基本上我覺得這是兩套問題,我們先講價值觀完全不同的人,你怎麼樣跟他們溝通,我覺得其實有幾個技巧,一個就是因為你知道他價值觀就跟你不一樣,所以你可以先從他想聽的開始講,但是不是講他想聽的話,是他願意聽的方式、他可以聽的,而且舉例很重要,要舉到那種他可以感同身受的例子,或是有些人他是很科學理性思考,需要很多數據的,那我就會找給他,那如果是一些比較感性的人,或者他本來就已經有很強烈的價值觀的話,我覺得我通常採取的策略,是會轉換我的講話的方式,或至少先讓他喜歡或認識我這個人,因為我覺得有很多事情是,他認識你、信任你之後才可能開展出來的對話!而最重要的是你要聽,我覺得你要先靜下心來聽他講什麼,然後我覺得他講得越多,你其實有越多的素材,可以知道跟他價值觀哪邊不一樣,你也可以知道他關心的地方,就可以找到矛盾的點,或是他關心的地方從那裡切入,你聽完以後再想辦法用由淺入深的方式來做說明!那聽這個事情我覺得是比較難的,所以我覺得大家是要經過練習的,因為很多時候很容易聽到就受不了,當然聽完以後你要說,我覺得你不能只聽而已,你要說好那現在該我說了,你要有回饋!
下一個問題我們是談談個人的問題,我們先從動眼開始,有一個觀眾特別想問:「他就說妳這個理科的,跟我們這些文科的,常常妳要解釋一些醫學名詞、科學,妳會不會覺得很痛苦?」,還好,因為我覺得本來就是大家學的東西、背景不一樣啊。
那宗翰的部分,這個觀眾是這樣寫的,他說很喜歡宗翰的新聞播報,口齒清晰、思路很清楚,那顏值也真的跟內涵一樣高,那請問這個宗翰在做自己的過程裡面,如何面對外界的眼光,依然保持信念不失去信心?我覺得對我來講,如何面對外界的眼光,已經練習了很多年了,包含自己的性別認同跟別人不一樣,所以我覺得會看說,外界的眼光是針對什麼,那如果是針對我的專業的話,這是我覺得最在意的事情,我會去仔細地檢視說,我的專業在我的工作裡面,是不是有受到影響,但是如果是跟我私人有關係的,我是完全不會受到任何的動搖,因為我已經很確定,這個世界上有很愛我的人,包含我老公,所以這個東西很確定。
那接下來是問凱莉的,身兼數職的情況下,怎麼樣保持該有的生活以及吸收新的知識,還要保持那個很鏘的這個人設?我覺得吸收新知這件事情,我覺得就跟大家一樣,我們做節目就是要專業,所以妳就是要看很多東西,這是一定的!我覺得保持很鏘的人設這件事情,首先我覺得事實答案就是,你要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然後都不管別人怎麼看你,就是我最鏘;然後不管是國際新聞還是做法律,做什麼專業也好,我覺得我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看了開心,我覺得這是核心,所以我希望我的人設讓大家很開心,然後它其實也是我本人啦!
那最後一個問題是,這些年從事媒體領域下來,覺得台灣人對於國際新聞的興趣或敏感度,有沒有什麼變化?那國際新聞的敏感度,對於日常生活會有什麼幫助?這個我覺得有,我回來以後我有明顯地感覺到就是,大家對於國際新聞,從幾年前我在美國,那也有可能是因為,我那時候在美國比較遠,那回來以後感覺上,我自己覺得這幾年國際新聞比以前好做,因為我以前在有線新聞台的時候,說實在的做國際性的議題很難做很難做,可是我覺得現在差很多,所以我的確是覺得有好轉,至於原因我覺得原因很多,就譬如說像寰宇漫遊啊,就是很多新聞台願意做,然後再來就是我覺得中美、香港,都會讓大家覺得,台灣如果不關心、不注重我們的國際地位的話,我們可能就會被吃掉。
還有一個我實在是真的覺得,我是真的覺得現在講故事的方法,進步很多啦,我覺得因為就有趣很多嘛,像我們做的事情,這個我不客氣,我是說真的我覺得我們做的事情有幫助,因為我覺得我們講故事的方法,跟一般國際新聞的講法,是不一樣的,那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那如果想看更多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你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流鼻血看什麼科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當摯愛親屬臥病在床,醫師建議放置鼻胃管時,究竟該不該同意?」知名作家瓊瑤認為放鼻胃管是對丈夫平鑫濤的折磨,但前妻的三個子女卻持相反意見,掀起兩方論戰,「鼻胃管」也成為熱門話題。
鼻胃管是什麼?
顧名思義,鼻胃管是一種導管,因為需從鼻子一路放入胃部,管長超過100公分都有,胸腔重症科醫師蘇一峰說明,主要是患者出現「吞嚥困難」的情形時會使用。
怎麼樣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吞嚥困難?他表示,老化、失智、中風等,都會造成吞嚥困難,患者就容易嗆到導致吸入性肺炎,更嚴重還可能會需要插管,進加護病房。「此時我們就會建議患者使用鼻胃管,透過鼻胃管餵食,就不用自己吃東西。」
鼻胃管的缺點
1、造成患者不適
蘇一峰醫師透露,鼻胃管是會造成患者相當不舒服的醫療處置,經過口咽會有嘔吐、咳嗽反射,因此患者插鼻胃管時,通常都會出現咳嗽、嘔吐、乾嘔等症狀。
2、裝設過程困難
「不是醫師推鼻胃管就好,還需要病人配合吞口水,」蘇一峰醫師解釋,要順利裝置鼻胃管,需要患者配合醫師吞嚥鼻胃管,就像平常吃飯一般,將導管吞進食道中。
但問題在於,有些患者已經失智或中風,無法自行吞嚥,甚至會抵抗放置,就會以咳嗽、嘔吐等方式排拒鼻胃管,導致過程非常困難。加上鼻胃管一個月必須更換一次,因此患者每個月都必須重複痛苦的過程;而有些患者因為鼻胃管造成不舒服,會自行將導管拔除,同樣又得經歷一次痛苦的重放鼻胃管的過程。
3、易造成鼻腔受傷
蘇一峰醫師說明,鼻胃管放久了容易造成鼻腔受傷,包括鼻腔壓瘡、潰瘍、出血等;放置過程也可能桶到鼻腔黏膜造成流鼻血,「其實是相當不舒服。」
胃造口是什麼?
胃造口,是透過手術或內視鏡在腹壁上打洞穿孔至胃內,擺置一條胃造廔管,作為長期灌食之用。蘇一峰醫師表示,胃造口的好處在於施行時患者幾乎沒有感覺,「有時候病人一邊看電視,我們一邊就完成了。」
比起鼻胃管,胃造口手術較舒適
雖然相較鼻胃管,胃造口聽起來對患者負擔較小,台灣目前使用率卻不高,蘇一峰醫師提及,原因在於錯誤迷思。許多人聽到「胃要打一個洞」,心裡就難以接受,因此傳統鼻胃管仍然是多數人的選擇。
蘇一峰醫師說,如果患者的鼻胃管並非暫時性的,要放置半年、一年,甚至更久,通常會建議以較舒適的胃造口、胃造廔手術替代,「而且對病人而言也是比較有生活品質的選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4月號《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課》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10
【相關影片】
重症醫師的生命課程。到那一天,我不要被插鼻胃管︱陳秀丹醫師
https://youtu.be/cG-F2baV7Bs
不抽菸卻得末期肺癌!醫師警告:空汙正嚴重威脅你我生命!|蘇一峰醫師
https://youtu.be/Ej3_8PNlee4
必學!照護2堂課。鼻胃管、胃造口︱蘇一峰醫師
https://youtu.be/xnb2oZUVs3U
【相關文章】
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問:當家人倒下,你能做對醫療、照護的選擇嗎?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431
「醫師,幫爸爸放鼻胃管好不好,我不想看他餓死...」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716
陳秀丹醫師: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744
#蘇一峰 #鼻胃管 #胃造口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流鼻血看什麼科 在 流鼻血是耳鼻喉科門診常見的主訴。雖然有幾個診斷跟必要的 ... 的推薦與評價
流鼻血 是耳鼻喉科門診常見的主訴。雖然有幾個診斷跟 必要的檢查會在聽到主訴後就反射性地出現,但我的 ... ... <看更多>
流鼻血看什麼科 在 香港紅十字會-急救速成班(流鼻血處理方法) 的推薦與評價
流鼻血 ,你地會點做呢? 會揑住個鼻、然後抬高個頭? 定還是用紙巾塞住鼻孔呢?其實呢啲做法,都唔係咁正確! 好似係抬高個頭咁,咁樣血液好容易倒流番入 ... ... <看更多>
流鼻血看什麼科 在 [問卦] 鼻子過敏吃過敏藥也沒用還有救嗎-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
最近鼻子過敏越來越嚴重
吃了過敏藥也沒用
還是狂流鼻水流一整天
到晚上才好
有鼻子過敏的過來人嗎
請問這樣還有救嗎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4.249.13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96571652.A.D8A.html
... <看更多>